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八校2025年中考一模化學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八校2025年中考一模化學試題

資源簡介

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八校2025年中考一模化學試題
1.(2025·潮陽模擬)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醉翁亭記》中主要體現化學變化的是(  )
A.風霜高潔 B.水落石出 C.臨溪而漁 D.釀泉為酒
【答案】D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
【解析】【解答】A、風霜高潔,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選項A不符合題意;
B、水落石出,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選項B不符合題意;
C、臨溪而漁,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選項C不符合題意;
D、釀泉為酒,有新物質酒精生成,屬于化學變化,選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據此分析
2.(2025·潮陽模擬)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文物承載著文明的記憶。下列廣東省博物院藏品中,材質屬于金屬材料的是
A.明青花八角勾蓮紋燭臺
B.西周獸面紋青銅盉
C.北宋木雕羅漢像
D.元白玉鏤雕龍穿牡丹蓋鈕
【答案】B
【知識點】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對人和環境的影響
【解析】【解答】A、根據圖示,該燭臺屬于瓷器,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A錯誤;
B、根據圖示,該青銅器材質為合金,屬于金屬材料,B正確;
C、根據圖示,該羅漢像是木器,材質為木頭,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C錯誤;
D、根據圖示,元白玉鏤雕龍穿牡丹蓋鈕是玉器,材質為青白玉,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D錯誤。
故答案為:B。
【分析】材料可以分為:無機材料和有機高分子材料。無機材料可分為金屬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可分為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和復合材料。
3.(2025·潮陽模擬)關于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人體所需的水只能靠飲水補充
B.人體缺少維生素C會引起貧血,吃水果可以為人體補充維生素
C.蛋白質、糖類、油脂都屬于有機物,在體內消化會放出熱量,維持體溫
D.血液中缺少葡萄糖可能會使人出現昏迷、休克等癥狀
【答案】C,D
【知識點】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均衡營養與健康
【解析】【解答】A、食物中也還有水,所以人體所需的水不僅可以通過飲水補充,還可以通過食物補充,故錯誤;
B、人體缺少鐵元素會導致貧血,缺少維生素C會引起壞血病,B錯誤;
C、蛋白質、糖類、油脂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在體內消化會放出熱量,維持體溫,C正確;
D、葡萄糖是人體主要的供能物質,血糖過低容易出現昏迷、休克等癥狀,則血液中缺少葡萄糖可能會使人出現昏迷、休克等癥狀,D正確。
故答案為:CD。
【分析】1.人體六大營養物質包括: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水、維生素。
2.根據元素在機體內的含量,可劃分為常量與微量兩種:含量占人體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上稱常量元素,如碳、氫、氧元素。含量占人體總量萬分之一以下稱微量元素,如鐵元素。缺鐵容易導致人體貧血,缺鈣容易導致骨質疏松或佝僂病,缺碘容易導致大脖子病。
4.(2025·潮陽模擬)下列化學用語的意義敘述正確的是
A.:1個氫離子 B.:2個碳元素
C.:2個一氧化碳分子 D.:3個氧原子
【答案】A
【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解答】A一個氫離子可表示為:H+,A正確;
B、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2C表示2個碳原子,B錯誤;
C、CO2表示一個二氧化碳分子,兩個一氧化碳分子表示為2CO,C錯誤;
D、3個氧原子應寫為3O,O3表示1個臭氧分子,D錯誤。
故答案為:A。
【分析】微粒的表示方法:
(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2)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數字。
(4)化學式中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為在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標在數字前面。
5.(2025·潮陽模擬)加快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建設美麗中國。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禁止使用化肥和農藥,防止水體污染
B.推廣新能源汽車,減少汽車尾氣排放
C.發展廢舊電池回收技術,促進資源循環利用
D.提升石油化工水平,實現綠色低碳轉型
【答案】A
【知識點】合理使用化肥、農藥;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
【解析】【解答】A、 禁止使用化肥和農藥影響作物產量,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即可防止水體污染。符合題意;
B、推廣新能源汽車,減少化石燃料使用,可減少汽車尾氣排放。不符合題意;
C、發展廢舊電池回收技術,既可減少污染,保護環境,又可節約資源,不符合題意;
D、 提升石油化工水平,實現綠色低碳轉型 ,可減少碳排放,保護環境,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空氣、水、環境污染的原因分析,由此確定各說法與環保的關系是否合理。
6.(2025·潮陽模擬)某外控型食品保鮮劑以淀粉、二氧化硅()為載體,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鮮原理是酒精緩慢揮發,在食品周圍形成一定濃度的氣體保護層。完成下面小題。
(1)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價為
A.-2 B.+2 C.-4 D.+4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屬于單質 B.該保鮮劑不能與明火接觸
C.揮發性屬于酒精的化學性質 D.酒精被吸附后分子停止運動
【答案】(1)D
(2)B
【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單質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1)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氧元素顯-2價,設硅元素的化合價是x,可得x+(-2)×2=0,則x=+4。
故答案為:D;
(  )A、二氧化硅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屬于化合物,A錯誤;
B、酒精具有可燃性,因此不能與明火接觸,以防止發生火災,B正確;
C、揮發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所以揮發性屬于物理性質,C錯誤;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酒精被吸附后酒精分子仍在運動,D錯誤;
故答案為:B。
【分析】(1)單質中任何元素的化合價都為零;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
在化合物,各元素常顯的價態:
H、K、Na、Ag:+1;
Ca、Ba、Mg、Zn:+2;
Al:+3;
O:-2,在過氧化物中,氧元素顯-1價;
Fe:+2、+3
Cl和N為變價元素
(2)1.物質可以分為純凈物和混合物,純凈物又可以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構成的物質;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2.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表現出來的性質是其化學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是其物理性質。
(1)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氧元素顯-2價,設硅元素的化合價是x,可得x+(-2)×2=0,則x=+4。
故答案為:D;
(2)A、二氧化硅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屬于化合物,A錯誤;
B、酒精具有可燃性,因此不能與明火接觸,以防止發生火災,B正確;
C、揮發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所以揮發性屬于物理性質,C錯誤;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酒精被吸附后酒精分子仍在運動,D錯誤;
故答案為:B。
7.(2025·潮陽模擬)“鵝毛忽作春風寒,春城春雨倒春寒。”下列化肥可以增強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的是
A. B. C. D.
【答案】B
【知識點】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
【解析】【解答】磷肥的作用是促進植物根系發達,增強抗寒、抗旱能力。A、NH4NO3屬于氮肥,A錯誤;
B、Ca(H2PO4)2屬于磷肥,B正確;
C、KNO3氮元素和鉀元素,屬于復合肥,但不含有磷元素,C錯誤;
C、KCl屬于鉀肥,D錯誤;
故答案為:B。
【分析】氮、磷、鉀,是植物生長需要的三種營養元素。化學肥料通常可以分為鉀肥、氮肥、磷肥和復合肥料。復合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鉀中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化肥。
氮肥有促進植物莖、葉生長茂盛,葉綠濃綠,提高植物蛋白質含量的作用;磷肥的作用是促進植物根系發達,增強抗寒、抗旱能力;鉀肥促進作物結果和提高作物的抗寒、抗病能力,從而提高農業產量。
8.(2025·潮陽模擬)下列實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
A.干燥O2
B.連接儀器
C.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D.蒸發食鹽水
【答案】D
【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蒸發與蒸餾操作;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根據濃硫酸或堿石灰的性質確定所能干燥的氣體
【解析】【解答】A、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且與氧氣不反應,可用濃硫酸干燥氧氣;干燥時應“長進短出”,A不符合題意;
B、連接儀器時,應先將玻璃管口用水潤濕,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進橡皮管,B不符合題意;
C、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推動注射器活塞,如果裝置氣密性良好,裝置內壓強增大,故長頸漏斗內液面上升,C不符合題意;
D、蒸發時,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1.取用固體藥品:打開瓶塞,用鑷子夾取出藥品,將試管橫放,讓藥品放在試管口,慢慢的將試管豎起來,讓藥品滑到試管底部,不可直接放入試管或其他容器中,會砸破試管或容器;
2.傾倒液體時,瓶塞要倒放,標簽要對準手心,試管微微傾斜,試管口緊挨試劑瓶口,使液體緩緩倒入。
2.檢查裝置氣密性:將導管放入水中,用手緊握裝置外壁,一段時間后,導管口有氣泡產生;松開手后,導管內形成一段穩定的水柱,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3.pH試紙的使用方法:取一片pH試紙放在玻璃片上,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在試紙上,待顯色后立即與標準比色卡比對
4.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兩查”:檢查燈心是否浸入酒精中,檢查酒精燈中酒精是否多于容積的三分之一;“二禁”:禁止向燃著的燈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燈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燈;“一不可”:不可用嘴吹滅酒精燈,應該用燈帽蓋滅火焰。
5.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地擴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濃硫酸中,因為濃硫酸密度比水大,且稀釋過程會放出大量熱,若將水注入濃硫酸,水會浮在濃硫酸上面,溶解時放出的熱能使水立刻沸騰,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飛濺。
6.檢驗氫氣純度的方法:收集一試管氫氣,用拇指堵住試管口,管口朝下靠近酒精燈火焰,松開拇指,聽到輕微的噗噗聲,說明氫氣純凈;聽到尖銳的爆鳴聲,說明氫氣不純。
7.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試管里的液體,且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
8.實驗室聞氣體的氣味時應使用“扇聞法”即用手在瓶口輕輕的扇動,使極少量的氣體飄進鼻子中,不能直接用鼻子聞氣體的氣味,以防止氣體有毒。
9.膠頭滴管吸取液體后不能平放或倒置,以防液體流入膠帽,從而腐蝕膠帽。
10.連接儀器時,應先將玻璃管口用水潤濕,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進橡皮管。
9.(2025·潮陽模擬)喜歡辛辣食物的同學有可能會胃酸過多,以下食物能緩解該癥狀的是
A.蘋果 B.蘿卜 C.土豆 D.板栗
【答案】D
【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解析】【解答】胃酸的主要成分為鹽酸,因此胃酸的pH<7,胃酸過多應食用堿性物質,即pH>7的食物。
故答案為:D。
【分析】當溶液的pH<7時溶液顯酸性,當溶液的pH>7時溶液顯堿性,當溶液的pH=7時溶液顯中性。pH值越小說明溶液酸性越強;pH值越大說明溶液堿性越強。
10.(2025·潮陽模擬)下圖是一種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及該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該元素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鎵是一種金屬元素
B.x的數值是2
C.鎵在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D.該元素的氫氧化物的化學式為Ga(OH)3
【答案】C
【知識點】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漢字鎵的偏旁為金字旁,所以鎵是一種金屬元素,A正確;
B、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所以31=x+8+18+3,則x=2,B正確;
C、根據鎵的原子結構示意圖,鎵原子有4個電子層,所以鎵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C錯誤;
D、該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為3,小于·4,容易失去3個電子,化合價為+3價,氫氧根的化合價為-1價,氫氧化物的化學式為Ga(OH)3,D正確;
故答案為:C。
【分析】1.當元素漢字的偏旁為“金”字旁時,該元素一定為金屬元素。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原子的質量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
2.元素周期表單元格中,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的中文名稱;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
3.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電子數=核電荷數;
4.在原子中:當電子層數大于1且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時,該原子易失去電子,使次外層成為最外層,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當電子層數大于1時且最外層電子數大于4時,該原子易得到電子,使最外層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
11.(2025·潮陽模擬)葉綠素在光合作用的光吸收中起核心作用,其中葉綠素a的化學式為。下列關于葉綠素a的說法錯誤的是
A.葉綠素a屬于有機化合物
B.葉綠素a中氫、鎂元素的質量比為3:1
C.葉綠素a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D.葉綠素a中含有5個氧原子
【答案】D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有機物的特征、分類及聚合物的特性
【解析】【解答】A、由葉綠素a的化學式可知,葉綠素屬于有機物,A正確;
B、由葉綠素a的化學式可知,葉綠素a中氫、鎂元素的質量比為:(1×72):24=3:1,B正確;
C、由葉綠素a的化學式可知,葉綠素a中碳、氫、氧、氮、鎂的質量比為:(12×55):(1×72):(16×5):(14×4):24=165:18:20:14:6,所以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C正確;
D、由葉綠素a的化學式可知,葉綠素a是由葉綠素a分子構成的,而1個葉綠素a分子中含有5個氧原子,D錯誤。
故答案為:D。
【分析】某種物質中元素的質量比的計算方法為: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數目之比;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所以水中氫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等于(1×2):(16×1)=1:8。
12.(2025·潮陽模擬)工業上主要采用“直接水合法”生產乙醇,其反應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甲的化學式為
B.丙物質由碳、氫、氧三種原子構成
C.該反應涉及的物質均為有機物
D.參加反應的甲、乙質量比為
【答案】D
【知識點】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別
【解析】【解答】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由微觀示意圖可知,甲的化學式為,A錯誤;
B、由微觀示意圖可知,丙的化學式為;乙醇這種物質由乙醇分子構的成,而一個乙醇分子是由碳、氫、氧三種原子構成,B錯誤;
C、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甲()、丙()均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乙物質為水(),不含碳元素,不屬于有機物,C錯誤;
D、參加反應的甲、乙質量比為(12×2+1×4):(1×2+16)=28:18=14:9,D正確;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微觀示意圖能書寫出化學方程式是解答該題的關鍵。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
(1) 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 :明確反應中的所有物質,包括反應物和生成物。
(2) 寫出化學式 :使用正確的化學式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
(3) 配平化學方程式 :通過添加系數使等號兩邊各元素的原子數量相等。
(4) 標注物質狀態 :沉淀和氣體,需要在化學式后面標注“↓”或“↑”等符號。
13.(2025·潮陽模擬)甲、乙兩種固體物質溶解度曲線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15℃時,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40℃時,等質量的甲、乙飽和溶液中,溶劑質量:甲<乙
C.將 40℃時 150g 甲的飽和溶液降溫到 20℃,溶質質量分數為 23.1%
D.20℃時,甲、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
【答案】D
【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由溶解度曲線可知,15℃時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A正確;
B. 由溶解度曲線可知,40℃時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即單位質量甲、乙分別形成飽和溶液所需的水的質量乙要更多,所以等質量的甲、乙飽和溶液中,溶劑質量:甲<乙,正確
C. 將 40℃時,150g甲的飽和溶液溶劑的質量為100g,150g 甲的飽和溶液降溫到 20℃,溶質質量分數為=23.1%,C正確;
D. 20℃時,甲、乙溶液的溶解度相同,所以該溫度下甲、乙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選項中沒有強調飽和,所以不能比較溶質質量分數,D錯誤;
故答案為:D。
【分析】1.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中的溶解度。比較物質的溶解度大小必須指定具體溫度,否則沒有意義。
2.溶解度曲線上的點有兩個方面的作用:
(1)根據已知溫度查出有關物質的溶解度或者根據物質的溶解度查出對應的溫度;
(2)比較相同溫度下不同物質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
14.(2025·潮陽模擬)下列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探究質量守恒定律
B.探究白磷燃燒需要氧氣
C.探究氧氣濃度對燃燒劇烈程度的影響
D.探究鐵、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答案】C
【知識點】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燃燒的條件與滅火原理探究;金屬活動性的探究;定性實驗(控制變量、空白實驗、對比實驗)
【解析】【解答】A、該實驗中,銅和氧氣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銅,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但是有氣體參與了反應,反應后質量增加,無法探究質量守恒定律, A不符合題意;
B、左邊燒杯白磷在水中不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了白磷的著火點,但不燃燒;右邊燒杯中白磷與氧氣接觸,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不燃燒,不能得出燃燒需要氧氣,B不符合題意;
C、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氧氣中氧氣濃度比空氣中氧氣濃度大,說明相同條件下,氧氣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C符合題意;
D、銅、銀都不與硫酸亞鐵反應,無明顯現象,說明鐵比銅、銀活潑;但該實驗無法探究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控制變量法 :科學實驗中,如果發現某個事物或問題有多個影響因素(即多個變量),常采用控制變量的方法,把對多因素的研究分解成對多個單一因素的研究。即每次實驗只改變其中一個因素(稱為自變量),而控制其他因素始終保持不變,從而可知被改變的這個因素對該事物(稱為因變量)的影響,然后綜合分析所有實驗結果,得出最終結論。
15.(2025·潮陽模擬)文物考古彰顯我國古今科技文明。考古成果社會共享,“博物館熱”持續升溫有助于發揮以史育人、以文化人作用。
Ⅰ.科技助力文物發掘
(1)用作測定文物年代的碳-14屬于   (填“元素”、“分子”、“原子”、“離子”),它衰變時核內   數(填“電子”、“質子”、“中子”)發生改變,導致了衰變后元素的種類發生改變。目前,國際上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Ar)以某種原子質量的為標準,該原子的名稱是   。
Ⅱ.璀璨文明再現
(2)石青[主要成分為Cu3(CO3)2(OH)a]是彩繪陶俑的一種礦物顏料,銅元素化合價為+2,則a=   。
(3)“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生鐵在空氣中加熱,反復捶打,成為韌性十足的“百煉鋼”。由此推斷,含碳量:生鐵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鋼。
Ⅲ.文物修復與保護
(4)熟石膏(2CaSO4·H2O)可用于文物修復,當其與適量水混合時會逐漸變硬、膨脹,生成生石膏(CaSO4·2H2O),熟石膏、生石膏   (填“是”或“不是”)同一種化合物。
(5)發掘的某些珍貴文物可放入氮氣保護箱中,主要原因是   。
【答案】原子;質子;碳-12;2;大;不是;氮氣的化學性質穩定
【知識點】空氣的組成;合金與合金的性質;元素的概念;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
【解析】【解答】(1)碳-14是含有6個質子和8個中子的碳原子;元素是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衰變時核內質子數發生改變,則衰變后元素種類改變;
目前,國際上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Ar)以碳-12(含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原子質量的為標準;
(2)Cu3(CO3)2(OH)a中銅元素顯+2價,碳酸根離子顯-2價,氫氧根離子顯-1價,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可得:(+2)×3+(-2)×2+(-1)×a=0,a=2;
(3)生鐵的含碳量比鋼高,生鐵在空氣中加熱,反復捶打,成為韌性十足的“百煉鋼”,該過程中,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生鐵的含碳量降低;
(4)熟石膏可用于文物修復,當其與適量水混合時會逐漸變硬、膨脹,生成生石膏,根據熟石膏(2CaSO4·H2O)和石膏(CaSO4·2H2O)化學式不同,所以不是同一種化合物;
(5)發掘的某些珍貴文物可放入氮氣保護箱中,是因為氮氣化學性質穩定,可作保護氣。
【分析】1.國際上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Ar)以碳-12(含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原子質量的為標準;
2.單質中任何元素的化合價都為零;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
在化合物,各元素常顯的價態:
(1)H、K、Na、Ag:+1;
(2)Ca、Ba、Mg、Zn:+2;
(3)Al:+3;
(4)O:-2,在過氧化物中,氧元素顯-1價;
(5)Fe:+2、+3
(6)Cl和N為變價元素。
3.空氣各組成的用途:
(1)氮氣可以制硝酸和化肥,可以作保護氣等;
(2)氧氣供給呼吸、支持燃燒等;
(3)稀有氣體做電光源;
(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6.(2025·潮陽模擬)閱讀下面材料。
氫能是一種清潔能源,氫氣的生產和儲存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制氫的方法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氫和電解水制氫。由化石能源(煤、天然氣)制得的H2中含有CO,利用液氮的低溫可將CO液化分離,從而獲得純凈的氫氣。電解水法制氫的能量轉化如圖所示,氚可用于核能發電,氚是一種原子核中有1個質子和2個中子的原子。
氫氣的儲存有物理儲氫和化學儲氫。物理儲氫包括加壓儲氫和吸附儲氫。用物理方法將石墨進行剝離,得到的石墨烯可用于常溫吸附氫氣。鋰氮化合物可用于化學儲氫。
(1)下列有關氫能的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氫氣的燃燒產物無污染,所以氫能是一種清潔能源
B.利用太陽能發電并電解水制氫可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C.現階段氫能已經能完全替代化石能源
(2)化石能源屬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利用液氮的低溫能將H2與CO分離,說明氫氣的沸點比CO的沸點   。
(4)①寫出電解水法制氫的化學方程式:   。
②氚屬于   元素的一種原子。
③下列示意圖能表示氚原子的是   (填字母)。
(5)將氫氣壓縮進儲氫瓶的過程中,發生改變的是   (從微觀角度解釋)。
(6)化合物中,Li的化合質量比,則x=   。
【答案】(1)C
(2)不可再生
(3)低
(4);氫;A
(5)氫氣分子間的間隔
(6)3
【知識點】電解水實驗;化學式的相關計算;化石燃料的利用與保護;氫氣的制取和檢驗
【解析】【解答】(1)A、氫氣燃燒只生成水,產物無污染,所以氫能是一種清潔能源,故A不符合題意;
B、利用太陽能發電并電解水的過程中沒有二氧化碳產生,可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故B不符合題意;
C、氫氣的制取成本太高,儲存比較困難,所以現階段氫能還不能替代化石能源,故C符合題意。
故選C;
(2)化石能源屬于不可再生能源,故填:不可再生;
(3)利用液氮的低溫可將CO液化分離,從而獲得純凈的氫氣,說明氫氣的沸點比CO的沸點低,故填:低;
(4)①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填:;
②元素是具有相同質子數一類原子的總稱。氚原子中有一個質子,所以氚屬于氫元素的一種原子,故填:氫;
③氚是一種原子核中有1個質子和2個中子的原子,則下列示意圖能表示氚原子的是A,故填A;
(5)將氫氣壓縮進儲氫瓶過程中,氫氣分子的大小不變,發生改變的是氫氣分子間的間隔,故填:氫氣分子間的間隔;
(6)化合物LixN中,Li的化合質量比m(Li):m(N)=7x:14=3:2,則x=3,故填:3。
【分析】1.煤、石油、天然氣是三大化石能源;
2.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
(1) 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 :明確反應中的所有物質,包括反應物和生成物。
(2) 寫出化學式 :使用正確的化學式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
(3) 配平化學方程式 :通過添加系數使等號兩邊各元素的原子數量相等。
(4) 標注物質狀態 :沉淀和氣體,需要在化學式后面標注“↓”或“↑”等符號。
17.(2025·潮陽模擬)Ⅰ.下圖是實驗室制備氧氣常用的裝置。
(1)寫出裝置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①   ,②   。
(2)甲興趣小組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測量收集氧氣的體積。
①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填字母)。
②用高錳酸鉀制備氧氣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③若用測量生成的體積,如圖讀數,則讀數   (填“偏大”或“偏小”)。
Ⅱ.現在市場對制氧機需求旺盛,市場上出現多種類型的制氧機。
(3)化學試劑制氧機:如圖1是某品牌制氧機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在反應倉中首先加入水、粉末狀過碳酸鈉(),然后加入粉末狀二氧化錳,即產生氧氣。該制氧機的制氧原理:
第一步:;
第二步:   。
Ⅲ.乙組同學用圖2裝置測定制得的“富氧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集氣瓶中“富氧空氣”體積為,底部殘留少量水,燃燒匙內有足量紅磷),操作如下:
①往量筒內加入適量水,讀出量筒內水的體積為。
②用電點火裝置點燃紅磷,充分反應。
③冷卻至室溫后打開止水夾,待右側量筒內液面不再變化時,排出氣球中的氣體,調節兩邊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讀出量筒內水的體積為。
(4)用排水法收集“富氧空氣”,氣體應從裝置圖3中管   (選“a”或“b”)通入。
(5)本次實驗測得“富氧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
【答案】試管;水槽;A;;偏小;;b;27%
【知識點】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
【解析】【解答】(1)標號①的儀器名稱是試管,標號②的儀器名稱是水槽;
(2)①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需要加熱,該反應為固體加熱型,故選用的發生裝置為A;
②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③C中量筒倒置,用C測量生成的O2體積,俯視讀數,會使得排出水的實際體積大于讀數,讀數偏小;
(3)第一步產生了過氧化氫,第二步是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氣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4)氣體的密度比水小,多功能瓶排水法收集“富氧空氣”,氣體應從短管進,水從長管排出,故氣體應從裝置圖3中管b通入;
(5)本次實驗測得“富氧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分析】1.發生裝置的選擇:需要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發生裝置,可分為固體加熱型裝置和固液常溫型裝置。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式一般有3種: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氯酸鉀在加熱及二氧化錳催化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生成氧氣和水;前兩種的發生裝置都是固體加熱型,后一種的發生裝置為固-液常溫型。
2.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
(1) 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 :明確反應中的所有物質,包括反應物和生成物。
(2) 寫出化學式 :使用正確的化學式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
(3) 配平化學方程式 :通過添加系數使等號兩邊各元素的原子數量相等。
(4) 標注物質狀態 :沉淀和氣體,需要在化學式后面標注“↓”或“↑”等符號。
18.(2025·潮陽模擬)治理鹽堿地,使荒地變糧倉是解決糧食問題的一大突破。
【查閱資料】鹽土:主要受氯化鈉和硫酸鈉等鹽影響的土壤;堿土:受堿解鈉鹽(碳酸鈉、磷酸氫鈉、硅酸鈉)影響的土壤。
某興趣小組同學欲對某地區的土壤進行探究:
Ⅰ.識士。檢查土壤的成分,實驗步驟如下:
(1)測土壤的酸堿度:小組同學測定土壤浸出液pH的正確操作是圖中_____(填字母)。
A. B. C.
(2)檢測土壤中含有的物質:該小組同學欲選用合適的試劑來逐一檢驗出土壤中含NaCl、兩種鈉鹽,加入試劑的先后順序是________(填字母)。
a.硝酸銀溶液 b.稀硝酸
Ⅱ.改土。該興趣小組同學欲改良此土壤,從以下角度進行著手:
(3)除堿。經過分析,土壤呈堿性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土壤中含有較多碳酸鈉,碳酸鈉俗稱________,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
①小組同學向碳酸鈉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發現開始沒有氣泡產生,一段時間后才開始產生氣泡。測得反應中溶液的變化與加入鹽酸體積的關系如圖2所示。(已知:本實驗條件下,溶液和溶液的分別為12.0和8.2)
②由圖可知,反應主要分為、兩個階段。段、段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________。
③C點溶液的pH略小于7的原因除了可能是鹽酸略過量外,還可能是________。
(4)降鹽。鹽土含有較多的、等。農業上根據“鹽隨水來,鹽隨水去”的規律,把水灌到地里,在地面形成一定深度的水層,使土壤中的鹽分充分溶解,再從排水溝把溶解的鹽分排走,從而降低土壤的含鹽量。這個原理相當于化學實驗中的________(填操作名稱)。
(5)增肥。鹽漬土除了鹽漬危害以外,干旱、瘠薄常常制約著農作物生長,并呈現著鹽化程度加重、土壤肥力愈低的趨勢。請你給鹽堿地增肥提一個合理的建議________。
【答案】(1) B
(2) ba
(3) 純堿 生成的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4) 洗滌
(5) 合理使用化肥,利用酸性物質中和堿性土壤(合理即可)
【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鹽的化學性質;合理使用化肥、農藥
【解析】【解答】(1)A、測定溶液pH時,不可將pH試紙直接伸入待測液中,以免污染待測液,實驗操作錯誤,故不符合題意;
B、測定溶液pH時,可以將干燥的pH試紙放在干燥的點滴板上,用干凈的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涂在pH試紙上,操作正確,故符合題意;
C、測定溶液pH時,不可用潮濕的點滴板,以免使pH試紙變濕,導致待測液被稀釋,從而使pH測定不準確,實驗操作錯誤,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氯化鈉只能和給出的硝酸銀反應生成不溶于硝酸的氯化銀沉淀。碳酸鈉可以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碳酸銀沉淀,和硝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檢驗氯離子一般先排除干擾后再檢驗。所以先加入過量稀硝酸,有氣泡產生說明有碳酸鈉,之后加入硝酸銀,有白色沉淀出現,說明有氯化鈉。所以加入試劑順序為ba。
(3)碳酸鈉俗稱純堿或蘇打;
②由題干可知,碳酸氫鈉溶液的pH為8.2,BC段反應的起點是8.2,說明B點為碳酸氫鈉溶液,滴加稀鹽酸,碳酸氫鈉與稀鹽酸的溶質氯化氫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NaHCO3+HCl=NaCl+H2O+CO2↑;
③碳酸氫鈉與稀鹽酸的溶質氯化氫反應,產物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僅能溶于水,而且與水反應,生成碳酸,使C點溶液的顯酸性,pH略小于7;
(4)“鹽隨水來,鹽隨水去”把水灌到地里,在地面形成一定深度的水層,使土壤中的鹽分充分溶解,再從排水溝把溶解的鹽分排走,從而降低土壤的含鹽量,相當于化學實驗操作洗滌,將可溶性雜質用水從固體上沖走;
(5)鹽漬土除了鹽漬危害以外,干旱、瘠薄常常制約著農作物生長,并呈現著鹽化程度加重、土壤肥力愈低的趨勢,給鹽堿地增肥提一個合理化的建議:合理使用化肥,利用酸性物質中和堿性土壤。
【分析】1.pH試紙的使用方法:取一片pH試紙放在玻璃片上,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在試紙上,待顯色后立即與標準比色卡比對
2.常見物質的俗稱:氧化鈣:生石灰。氫氧化鈣:熟石灰、堿石灰。氫氧化鈉:火堿、燒堿、苛性鈉。碳酸鈉:蘇打、純堿。碳酸氫鈉:小蘇打。
3.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
(1) 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 :明確反應中的所有物質,包括反應物和生成物。
(2) 寫出化學式 :使用正確的化學式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
(3) 配平化學方程式 :通過添加系數使等號兩邊各元素的原子數量相等。
(4) 標注物質狀態 :沉淀和氣體,需要在化學式后面標注“↓”或“↑”等符號。
4.氮、磷、鉀,是植物生長需要的三種營養元素。化學肥料通常可以分為鉀肥、氮肥、磷肥和復合肥料。復合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鉀中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化肥。
19.(2025·潮陽模擬)碳酸鈣在工業上用途廣泛,可用于生產鈣片、牙膏等產品。某小組同學查閱資料獲得了古代傳統煅燒石灰石獲取碳酸鈣和現代工業化生產碳酸鈣的流程如下:
(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的化學式為   。
(2)古代傳統流程中錘、鑿山石發生的是   變化(填“物理”或“化學”);煅燒石灰石過程與現代流程中   設備內發生的反應相同。
(3)石灰石加入石灰窯之前要進行粉碎處理,目的是   。
(4)消化池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   熱量(填“吸收”或“放出”)。
(5)窯氣凈化后進入碳化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6)現代工藝制碳酸鈣相對古代傳統工藝的優點是   (寫一點)。
【答案】(1)
(2)物理;石灰窯
(3)增大受熱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4);放出
(5)
(6)節能環保
【知識點】常用鹽的用途;鹽的化學性質;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
【解析】【解答】(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化學式為CaCO3;
(2)錘、鑿山石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煅燒石灰石過程與石灰窯中內發生的反應相同,都是石灰石中碳酸鈣高溫條件下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
(3)將石灰石粉碎能增大受熱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4)消化池中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方程式為:,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會放出熱量;
(5)窯氣凈化后進入碳化塔中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方程式為:;
(6)現代工藝中將窯氣凈化后得到的二氧化碳可被循環利用到碳化塔中,則現代工藝相對古代傳統工藝的優點是節能環保等。
【分析】1.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區別在于是否有新物質的產生,有新物質產生的變化是化學變化,反之則是物理變化。
2.增大反應速率常見的措施有:將原料粉碎、增大反應溶液濃度等。
3.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
(1) 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 :明確反應中的所有物質,包括反應物和生成物。
(2) 寫出化學式 :使用正確的化學式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
(3) 配平化學方程式 :通過添加系數使等號兩邊各元素的原子數量相等。
(4) 標注物質狀態 :沉淀和氣體,需要在化學式后面標注“↓”或“↑”等符號。
(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化學式為CaCO3;
(2)錘、鑿山石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煅燒石灰石過程與石灰窯中內發生的反應相同,都是石灰石中碳酸鈣高溫條件下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
(3)將石灰石粉碎能增大受熱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4)消化池中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方程式為:,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會放出熱量;
(5)窯氣凈化后進入碳化塔中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方程式為:;
(6)現代工藝中將窯氣凈化后得到的二氧化碳可被循環利用到碳化塔中,則現代工藝相對古代傳統工藝的優點是節能環保等。
20.(2025·潮陽模擬)在含鎳電鍍廢液的回收鎳工藝中,需要除去鐵元素(以Fe2+形式存在)。方法是:先將Fe2+氧化為Fe3+再沉淀除去。氧化時反應為,在不同溫度、pH時,沉鐵過程中Fe2+轉化所得產物可能不同,如圖所示。
(1)化學方程式中a=   。
(2)現有某一定量的廢液,其中含的質量為15.2g,其被過氧化氫溶液完全氧化,可得到溶質的質量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3)沉鐵過程中,在160℃、pH=7時,Fe3+轉化為   (填化學式)。若調節溫度為30℃,pH=6,則可得到最終的含鐵固體質量為   g(假設沒有損耗)。
【答案】(1)2
(2)解:設得到Fe2(SO4)3溶質的質量為x,
解得:x=20g
答:可得到Fe2(SO4)3溶質的質量為20g。
(3)Fe2O3;10.7
【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化學反應的實質
【解析】【解答】(1)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前有4個氫原子,故反應后也應該有4個氫原子,故a為2;
(2)見答案;
(3)由圖可知,沉鐵過程中,在160℃、pH=7時,Fe3+轉化為氧化鐵,化學式為Fe2O3;
若調節溫度為30℃,pH=6,則可得到氫氧化鐵固體,152份質量的硫酸亞鐵和107份質量的氫氧化鐵中的鐵相等,根據鐵元素質量守恒,最終的含鐵固體質量為。
【分析】1.當溶液的pH<7時溶液顯酸性,當溶液的pH>7時溶液顯堿性,當溶液的pH=7時溶液顯中性。pH值越小說明溶液酸性越強;pH值越大說明溶液堿性越強。
2.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時,第一要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確的數據,第三計算過程要完整。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基本思路:
首先,要搞清楚問題是什么,即題目中要求的未知量是什么;
其次,要弄清楚化學反應的原理,寫出化學方程式,并明確題目中哪些已知量是有用的;
第三,根據化學方程式中反應物與生成物間的定量關系,確定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的關系;
第四,將上述關系列成比例式求解;
最后,檢查計算過程和結果 。無誤后,簡明地寫出答案。
1 / 1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八校2025年中考一模化學試題
1.(2025·潮陽模擬)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醉翁亭記》中主要體現化學變化的是(  )
A.風霜高潔 B.水落石出 C.臨溪而漁 D.釀泉為酒
2.(2025·潮陽模擬)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文物承載著文明的記憶。下列廣東省博物院藏品中,材質屬于金屬材料的是
A.明青花八角勾蓮紋燭臺
B.西周獸面紋青銅盉
C.北宋木雕羅漢像
D.元白玉鏤雕龍穿牡丹蓋鈕
3.(2025·潮陽模擬)關于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人體所需的水只能靠飲水補充
B.人體缺少維生素C會引起貧血,吃水果可以為人體補充維生素
C.蛋白質、糖類、油脂都屬于有機物,在體內消化會放出熱量,維持體溫
D.血液中缺少葡萄糖可能會使人出現昏迷、休克等癥狀
4.(2025·潮陽模擬)下列化學用語的意義敘述正確的是
A.:1個氫離子 B.:2個碳元素
C.:2個一氧化碳分子 D.:3個氧原子
5.(2025·潮陽模擬)加快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建設美麗中國。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禁止使用化肥和農藥,防止水體污染
B.推廣新能源汽車,減少汽車尾氣排放
C.發展廢舊電池回收技術,促進資源循環利用
D.提升石油化工水平,實現綠色低碳轉型
6.(2025·潮陽模擬)某外控型食品保鮮劑以淀粉、二氧化硅()為載體,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鮮原理是酒精緩慢揮發,在食品周圍形成一定濃度的氣體保護層。完成下面小題。
(1)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價為
A.-2 B.+2 C.-4 D.+4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屬于單質 B.該保鮮劑不能與明火接觸
C.揮發性屬于酒精的化學性質 D.酒精被吸附后分子停止運動
7.(2025·潮陽模擬)“鵝毛忽作春風寒,春城春雨倒春寒。”下列化肥可以增強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的是
A. B. C. D.
8.(2025·潮陽模擬)下列實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
A.干燥O2
B.連接儀器
C.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D.蒸發食鹽水
9.(2025·潮陽模擬)喜歡辛辣食物的同學有可能會胃酸過多,以下食物能緩解該癥狀的是
A.蘋果 B.蘿卜 C.土豆 D.板栗
10.(2025·潮陽模擬)下圖是一種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及該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該元素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鎵是一種金屬元素
B.x的數值是2
C.鎵在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D.該元素的氫氧化物的化學式為Ga(OH)3
11.(2025·潮陽模擬)葉綠素在光合作用的光吸收中起核心作用,其中葉綠素a的化學式為。下列關于葉綠素a的說法錯誤的是
A.葉綠素a屬于有機化合物
B.葉綠素a中氫、鎂元素的質量比為3:1
C.葉綠素a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D.葉綠素a中含有5個氧原子
12.(2025·潮陽模擬)工業上主要采用“直接水合法”生產乙醇,其反應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甲的化學式為
B.丙物質由碳、氫、氧三種原子構成
C.該反應涉及的物質均為有機物
D.參加反應的甲、乙質量比為
13.(2025·潮陽模擬)甲、乙兩種固體物質溶解度曲線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15℃時,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40℃時,等質量的甲、乙飽和溶液中,溶劑質量:甲<乙
C.將 40℃時 150g 甲的飽和溶液降溫到 20℃,溶質質量分數為 23.1%
D.20℃時,甲、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
14.(2025·潮陽模擬)下列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探究質量守恒定律
B.探究白磷燃燒需要氧氣
C.探究氧氣濃度對燃燒劇烈程度的影響
D.探究鐵、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15.(2025·潮陽模擬)文物考古彰顯我國古今科技文明。考古成果社會共享,“博物館熱”持續升溫有助于發揮以史育人、以文化人作用。
Ⅰ.科技助力文物發掘
(1)用作測定文物年代的碳-14屬于   (填“元素”、“分子”、“原子”、“離子”),它衰變時核內   數(填“電子”、“質子”、“中子”)發生改變,導致了衰變后元素的種類發生改變。目前,國際上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Ar)以某種原子質量的為標準,該原子的名稱是   。
Ⅱ.璀璨文明再現
(2)石青[主要成分為Cu3(CO3)2(OH)a]是彩繪陶俑的一種礦物顏料,銅元素化合價為+2,則a=   。
(3)“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生鐵在空氣中加熱,反復捶打,成為韌性十足的“百煉鋼”。由此推斷,含碳量:生鐵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鋼。
Ⅲ.文物修復與保護
(4)熟石膏(2CaSO4·H2O)可用于文物修復,當其與適量水混合時會逐漸變硬、膨脹,生成生石膏(CaSO4·2H2O),熟石膏、生石膏   (填“是”或“不是”)同一種化合物。
(5)發掘的某些珍貴文物可放入氮氣保護箱中,主要原因是   。
16.(2025·潮陽模擬)閱讀下面材料。
氫能是一種清潔能源,氫氣的生產和儲存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制氫的方法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氫和電解水制氫。由化石能源(煤、天然氣)制得的H2中含有CO,利用液氮的低溫可將CO液化分離,從而獲得純凈的氫氣。電解水法制氫的能量轉化如圖所示,氚可用于核能發電,氚是一種原子核中有1個質子和2個中子的原子。
氫氣的儲存有物理儲氫和化學儲氫。物理儲氫包括加壓儲氫和吸附儲氫。用物理方法將石墨進行剝離,得到的石墨烯可用于常溫吸附氫氣。鋰氮化合物可用于化學儲氫。
(1)下列有關氫能的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氫氣的燃燒產物無污染,所以氫能是一種清潔能源
B.利用太陽能發電并電解水制氫可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C.現階段氫能已經能完全替代化石能源
(2)化石能源屬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利用液氮的低溫能將H2與CO分離,說明氫氣的沸點比CO的沸點   。
(4)①寫出電解水法制氫的化學方程式:   。
②氚屬于   元素的一種原子。
③下列示意圖能表示氚原子的是   (填字母)。
(5)將氫氣壓縮進儲氫瓶的過程中,發生改變的是   (從微觀角度解釋)。
(6)化合物中,Li的化合質量比,則x=   。
17.(2025·潮陽模擬)Ⅰ.下圖是實驗室制備氧氣常用的裝置。
(1)寫出裝置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①   ,②   。
(2)甲興趣小組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測量收集氧氣的體積。
①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填字母)。
②用高錳酸鉀制備氧氣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③若用測量生成的體積,如圖讀數,則讀數   (填“偏大”或“偏小”)。
Ⅱ.現在市場對制氧機需求旺盛,市場上出現多種類型的制氧機。
(3)化學試劑制氧機:如圖1是某品牌制氧機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在反應倉中首先加入水、粉末狀過碳酸鈉(),然后加入粉末狀二氧化錳,即產生氧氣。該制氧機的制氧原理:
第一步:;
第二步:   。
Ⅲ.乙組同學用圖2裝置測定制得的“富氧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集氣瓶中“富氧空氣”體積為,底部殘留少量水,燃燒匙內有足量紅磷),操作如下:
①往量筒內加入適量水,讀出量筒內水的體積為。
②用電點火裝置點燃紅磷,充分反應。
③冷卻至室溫后打開止水夾,待右側量筒內液面不再變化時,排出氣球中的氣體,調節兩邊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讀出量筒內水的體積為。
(4)用排水法收集“富氧空氣”,氣體應從裝置圖3中管   (選“a”或“b”)通入。
(5)本次實驗測得“富氧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
18.(2025·潮陽模擬)治理鹽堿地,使荒地變糧倉是解決糧食問題的一大突破。
【查閱資料】鹽土:主要受氯化鈉和硫酸鈉等鹽影響的土壤;堿土:受堿解鈉鹽(碳酸鈉、磷酸氫鈉、硅酸鈉)影響的土壤。
某興趣小組同學欲對某地區的土壤進行探究:
Ⅰ.識士。檢查土壤的成分,實驗步驟如下:
(1)測土壤的酸堿度:小組同學測定土壤浸出液pH的正確操作是圖中_____(填字母)。
A. B. C.
(2)檢測土壤中含有的物質:該小組同學欲選用合適的試劑來逐一檢驗出土壤中含NaCl、兩種鈉鹽,加入試劑的先后順序是________(填字母)。
a.硝酸銀溶液 b.稀硝酸
Ⅱ.改土。該興趣小組同學欲改良此土壤,從以下角度進行著手:
(3)除堿。經過分析,土壤呈堿性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土壤中含有較多碳酸鈉,碳酸鈉俗稱________,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
①小組同學向碳酸鈉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發現開始沒有氣泡產生,一段時間后才開始產生氣泡。測得反應中溶液的變化與加入鹽酸體積的關系如圖2所示。(已知:本實驗條件下,溶液和溶液的分別為12.0和8.2)
②由圖可知,反應主要分為、兩個階段。段、段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________。
③C點溶液的pH略小于7的原因除了可能是鹽酸略過量外,還可能是________。
(4)降鹽。鹽土含有較多的、等。農業上根據“鹽隨水來,鹽隨水去”的規律,把水灌到地里,在地面形成一定深度的水層,使土壤中的鹽分充分溶解,再從排水溝把溶解的鹽分排走,從而降低土壤的含鹽量。這個原理相當于化學實驗中的________(填操作名稱)。
(5)增肥。鹽漬土除了鹽漬危害以外,干旱、瘠薄常常制約著農作物生長,并呈現著鹽化程度加重、土壤肥力愈低的趨勢。請你給鹽堿地增肥提一個合理的建議________。
19.(2025·潮陽模擬)碳酸鈣在工業上用途廣泛,可用于生產鈣片、牙膏等產品。某小組同學查閱資料獲得了古代傳統煅燒石灰石獲取碳酸鈣和現代工業化生產碳酸鈣的流程如下:
(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的化學式為   。
(2)古代傳統流程中錘、鑿山石發生的是   變化(填“物理”或“化學”);煅燒石灰石過程與現代流程中   設備內發生的反應相同。
(3)石灰石加入石灰窯之前要進行粉碎處理,目的是   。
(4)消化池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   熱量(填“吸收”或“放出”)。
(5)窯氣凈化后進入碳化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6)現代工藝制碳酸鈣相對古代傳統工藝的優點是   (寫一點)。
20.(2025·潮陽模擬)在含鎳電鍍廢液的回收鎳工藝中,需要除去鐵元素(以Fe2+形式存在)。方法是:先將Fe2+氧化為Fe3+再沉淀除去。氧化時反應為,在不同溫度、pH時,沉鐵過程中Fe2+轉化所得產物可能不同,如圖所示。
(1)化學方程式中a=   。
(2)現有某一定量的廢液,其中含的質量為15.2g,其被過氧化氫溶液完全氧化,可得到溶質的質量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3)沉鐵過程中,在160℃、pH=7時,Fe3+轉化為   (填化學式)。若調節溫度為30℃,pH=6,則可得到最終的含鐵固體質量為   g(假設沒有損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
【解析】【解答】A、風霜高潔,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選項A不符合題意;
B、水落石出,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選項B不符合題意;
C、臨溪而漁,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選項C不符合題意;
D、釀泉為酒,有新物質酒精生成,屬于化學變化,選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據此分析
2.【答案】B
【知識點】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對人和環境的影響
【解析】【解答】A、根據圖示,該燭臺屬于瓷器,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A錯誤;
B、根據圖示,該青銅器材質為合金,屬于金屬材料,B正確;
C、根據圖示,該羅漢像是木器,材質為木頭,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C錯誤;
D、根據圖示,元白玉鏤雕龍穿牡丹蓋鈕是玉器,材質為青白玉,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D錯誤。
故答案為:B。
【分析】材料可以分為:無機材料和有機高分子材料。無機材料可分為金屬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可分為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和復合材料。
3.【答案】C,D
【知識點】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均衡營養與健康
【解析】【解答】A、食物中也還有水,所以人體所需的水不僅可以通過飲水補充,還可以通過食物補充,故錯誤;
B、人體缺少鐵元素會導致貧血,缺少維生素C會引起壞血病,B錯誤;
C、蛋白質、糖類、油脂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在體內消化會放出熱量,維持體溫,C正確;
D、葡萄糖是人體主要的供能物質,血糖過低容易出現昏迷、休克等癥狀,則血液中缺少葡萄糖可能會使人出現昏迷、休克等癥狀,D正確。
故答案為:CD。
【分析】1.人體六大營養物質包括: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水、維生素。
2.根據元素在機體內的含量,可劃分為常量與微量兩種:含量占人體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上稱常量元素,如碳、氫、氧元素。含量占人體總量萬分之一以下稱微量元素,如鐵元素。缺鐵容易導致人體貧血,缺鈣容易導致骨質疏松或佝僂病,缺碘容易導致大脖子病。
4.【答案】A
【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解答】A一個氫離子可表示為:H+,A正確;
B、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2C表示2個碳原子,B錯誤;
C、CO2表示一個二氧化碳分子,兩個一氧化碳分子表示為2CO,C錯誤;
D、3個氧原子應寫為3O,O3表示1個臭氧分子,D錯誤。
故答案為:A。
【分析】微粒的表示方法:
(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2)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數字。
(4)化學式中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為在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標在數字前面。
5.【答案】A
【知識點】合理使用化肥、農藥;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
【解析】【解答】A、 禁止使用化肥和農藥影響作物產量,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即可防止水體污染。符合題意;
B、推廣新能源汽車,減少化石燃料使用,可減少汽車尾氣排放。不符合題意;
C、發展廢舊電池回收技術,既可減少污染,保護環境,又可節約資源,不符合題意;
D、 提升石油化工水平,實現綠色低碳轉型 ,可減少碳排放,保護環境,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空氣、水、環境污染的原因分析,由此確定各說法與環保的關系是否合理。
6.【答案】(1)D
(2)B
【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單質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1)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氧元素顯-2價,設硅元素的化合價是x,可得x+(-2)×2=0,則x=+4。
故答案為:D;
(  )A、二氧化硅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屬于化合物,A錯誤;
B、酒精具有可燃性,因此不能與明火接觸,以防止發生火災,B正確;
C、揮發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所以揮發性屬于物理性質,C錯誤;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酒精被吸附后酒精分子仍在運動,D錯誤;
故答案為:B。
【分析】(1)單質中任何元素的化合價都為零;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
在化合物,各元素常顯的價態:
H、K、Na、Ag:+1;
Ca、Ba、Mg、Zn:+2;
Al:+3;
O:-2,在過氧化物中,氧元素顯-1價;
Fe:+2、+3
Cl和N為變價元素
(2)1.物質可以分為純凈物和混合物,純凈物又可以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構成的物質;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2.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表現出來的性質是其化學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是其物理性質。
(1)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氧元素顯-2價,設硅元素的化合價是x,可得x+(-2)×2=0,則x=+4。
故答案為:D;
(2)A、二氧化硅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屬于化合物,A錯誤;
B、酒精具有可燃性,因此不能與明火接觸,以防止發生火災,B正確;
C、揮發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所以揮發性屬于物理性質,C錯誤;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酒精被吸附后酒精分子仍在運動,D錯誤;
故答案為:B。
7.【答案】B
【知識點】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
【解析】【解答】磷肥的作用是促進植物根系發達,增強抗寒、抗旱能力。A、NH4NO3屬于氮肥,A錯誤;
B、Ca(H2PO4)2屬于磷肥,B正確;
C、KNO3氮元素和鉀元素,屬于復合肥,但不含有磷元素,C錯誤;
C、KCl屬于鉀肥,D錯誤;
故答案為:B。
【分析】氮、磷、鉀,是植物生長需要的三種營養元素。化學肥料通常可以分為鉀肥、氮肥、磷肥和復合肥料。復合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鉀中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化肥。
氮肥有促進植物莖、葉生長茂盛,葉綠濃綠,提高植物蛋白質含量的作用;磷肥的作用是促進植物根系發達,增強抗寒、抗旱能力;鉀肥促進作物結果和提高作物的抗寒、抗病能力,從而提高農業產量。
8.【答案】D
【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蒸發與蒸餾操作;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根據濃硫酸或堿石灰的性質確定所能干燥的氣體
【解析】【解答】A、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且與氧氣不反應,可用濃硫酸干燥氧氣;干燥時應“長進短出”,A不符合題意;
B、連接儀器時,應先將玻璃管口用水潤濕,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進橡皮管,B不符合題意;
C、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推動注射器活塞,如果裝置氣密性良好,裝置內壓強增大,故長頸漏斗內液面上升,C不符合題意;
D、蒸發時,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1.取用固體藥品:打開瓶塞,用鑷子夾取出藥品,將試管橫放,讓藥品放在試管口,慢慢的將試管豎起來,讓藥品滑到試管底部,不可直接放入試管或其他容器中,會砸破試管或容器;
2.傾倒液體時,瓶塞要倒放,標簽要對準手心,試管微微傾斜,試管口緊挨試劑瓶口,使液體緩緩倒入。
2.檢查裝置氣密性:將導管放入水中,用手緊握裝置外壁,一段時間后,導管口有氣泡產生;松開手后,導管內形成一段穩定的水柱,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3.pH試紙的使用方法:取一片pH試紙放在玻璃片上,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在試紙上,待顯色后立即與標準比色卡比對
4.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兩查”:檢查燈心是否浸入酒精中,檢查酒精燈中酒精是否多于容積的三分之一;“二禁”:禁止向燃著的燈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燈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燈;“一不可”:不可用嘴吹滅酒精燈,應該用燈帽蓋滅火焰。
5.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地擴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濃硫酸中,因為濃硫酸密度比水大,且稀釋過程會放出大量熱,若將水注入濃硫酸,水會浮在濃硫酸上面,溶解時放出的熱能使水立刻沸騰,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飛濺。
6.檢驗氫氣純度的方法:收集一試管氫氣,用拇指堵住試管口,管口朝下靠近酒精燈火焰,松開拇指,聽到輕微的噗噗聲,說明氫氣純凈;聽到尖銳的爆鳴聲,說明氫氣不純。
7.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試管里的液體,且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
8.實驗室聞氣體的氣味時應使用“扇聞法”即用手在瓶口輕輕的扇動,使極少量的氣體飄進鼻子中,不能直接用鼻子聞氣體的氣味,以防止氣體有毒。
9.膠頭滴管吸取液體后不能平放或倒置,以防液體流入膠帽,從而腐蝕膠帽。
10.連接儀器時,應先將玻璃管口用水潤濕,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進橡皮管。
9.【答案】D
【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解析】【解答】胃酸的主要成分為鹽酸,因此胃酸的pH<7,胃酸過多應食用堿性物質,即pH>7的食物。
故答案為:D。
【分析】當溶液的pH<7時溶液顯酸性,當溶液的pH>7時溶液顯堿性,當溶液的pH=7時溶液顯中性。pH值越小說明溶液酸性越強;pH值越大說明溶液堿性越強。
10.【答案】C
【知識點】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漢字鎵的偏旁為金字旁,所以鎵是一種金屬元素,A正確;
B、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所以31=x+8+18+3,則x=2,B正確;
C、根據鎵的原子結構示意圖,鎵原子有4個電子層,所以鎵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C錯誤;
D、該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為3,小于·4,容易失去3個電子,化合價為+3價,氫氧根的化合價為-1價,氫氧化物的化學式為Ga(OH)3,D正確;
故答案為:C。
【分析】1.當元素漢字的偏旁為“金”字旁時,該元素一定為金屬元素。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原子的質量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
2.元素周期表單元格中,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的中文名稱;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
3.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電子數=核電荷數;
4.在原子中:當電子層數大于1且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時,該原子易失去電子,使次外層成為最外層,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當電子層數大于1時且最外層電子數大于4時,該原子易得到電子,使最外層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
11.【答案】D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有機物的特征、分類及聚合物的特性
【解析】【解答】A、由葉綠素a的化學式可知,葉綠素屬于有機物,A正確;
B、由葉綠素a的化學式可知,葉綠素a中氫、鎂元素的質量比為:(1×72):24=3:1,B正確;
C、由葉綠素a的化學式可知,葉綠素a中碳、氫、氧、氮、鎂的質量比為:(12×55):(1×72):(16×5):(14×4):24=165:18:20:14:6,所以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C正確;
D、由葉綠素a的化學式可知,葉綠素a是由葉綠素a分子構成的,而1個葉綠素a分子中含有5個氧原子,D錯誤。
故答案為:D。
【分析】某種物質中元素的質量比的計算方法為: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數目之比;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所以水中氫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等于(1×2):(16×1)=1:8。
12.【答案】D
【知識點】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別
【解析】【解答】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由微觀示意圖可知,甲的化學式為,A錯誤;
B、由微觀示意圖可知,丙的化學式為;乙醇這種物質由乙醇分子構的成,而一個乙醇分子是由碳、氫、氧三種原子構成,B錯誤;
C、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甲()、丙()均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乙物質為水(),不含碳元素,不屬于有機物,C錯誤;
D、參加反應的甲、乙質量比為(12×2+1×4):(1×2+16)=28:18=14:9,D正確;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微觀示意圖能書寫出化學方程式是解答該題的關鍵。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
(1) 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 :明確反應中的所有物質,包括反應物和生成物。
(2) 寫出化學式 :使用正確的化學式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
(3) 配平化學方程式 :通過添加系數使等號兩邊各元素的原子數量相等。
(4) 標注物質狀態 :沉淀和氣體,需要在化學式后面標注“↓”或“↑”等符號。
13.【答案】D
【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由溶解度曲線可知,15℃時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A正確;
B. 由溶解度曲線可知,40℃時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即單位質量甲、乙分別形成飽和溶液所需的水的質量乙要更多,所以等質量的甲、乙飽和溶液中,溶劑質量:甲<乙,正確
C. 將 40℃時,150g甲的飽和溶液溶劑的質量為100g,150g 甲的飽和溶液降溫到 20℃,溶質質量分數為=23.1%,C正確;
D. 20℃時,甲、乙溶液的溶解度相同,所以該溫度下甲、乙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選項中沒有強調飽和,所以不能比較溶質質量分數,D錯誤;
故答案為:D。
【分析】1.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中的溶解度。比較物質的溶解度大小必須指定具體溫度,否則沒有意義。
2.溶解度曲線上的點有兩個方面的作用:
(1)根據已知溫度查出有關物質的溶解度或者根據物質的溶解度查出對應的溫度;
(2)比較相同溫度下不同物質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
14.【答案】C
【知識點】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燃燒的條件與滅火原理探究;金屬活動性的探究;定性實驗(控制變量、空白實驗、對比實驗)
【解析】【解答】A、該實驗中,銅和氧氣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銅,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但是有氣體參與了反應,反應后質量增加,無法探究質量守恒定律, A不符合題意;
B、左邊燒杯白磷在水中不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了白磷的著火點,但不燃燒;右邊燒杯中白磷與氧氣接觸,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不燃燒,不能得出燃燒需要氧氣,B不符合題意;
C、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氧氣中氧氣濃度比空氣中氧氣濃度大,說明相同條件下,氧氣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C符合題意;
D、銅、銀都不與硫酸亞鐵反應,無明顯現象,說明鐵比銅、銀活潑;但該實驗無法探究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控制變量法 :科學實驗中,如果發現某個事物或問題有多個影響因素(即多個變量),常采用控制變量的方法,把對多因素的研究分解成對多個單一因素的研究。即每次實驗只改變其中一個因素(稱為自變量),而控制其他因素始終保持不變,從而可知被改變的這個因素對該事物(稱為因變量)的影響,然后綜合分析所有實驗結果,得出最終結論。
15.【答案】原子;質子;碳-12;2;大;不是;氮氣的化學性質穩定
【知識點】空氣的組成;合金與合金的性質;元素的概念;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
【解析】【解答】(1)碳-14是含有6個質子和8個中子的碳原子;元素是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衰變時核內質子數發生改變,則衰變后元素種類改變;
目前,國際上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Ar)以碳-12(含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原子質量的為標準;
(2)Cu3(CO3)2(OH)a中銅元素顯+2價,碳酸根離子顯-2價,氫氧根離子顯-1價,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可得:(+2)×3+(-2)×2+(-1)×a=0,a=2;
(3)生鐵的含碳量比鋼高,生鐵在空氣中加熱,反復捶打,成為韌性十足的“百煉鋼”,該過程中,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生鐵的含碳量降低;
(4)熟石膏可用于文物修復,當其與適量水混合時會逐漸變硬、膨脹,生成生石膏,根據熟石膏(2CaSO4·H2O)和石膏(CaSO4·2H2O)化學式不同,所以不是同一種化合物;
(5)發掘的某些珍貴文物可放入氮氣保護箱中,是因為氮氣化學性質穩定,可作保護氣。
【分析】1.國際上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Ar)以碳-12(含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原子質量的為標準;
2.單質中任何元素的化合價都為零;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
在化合物,各元素常顯的價態:
(1)H、K、Na、Ag:+1;
(2)Ca、Ba、Mg、Zn:+2;
(3)Al:+3;
(4)O:-2,在過氧化物中,氧元素顯-1價;
(5)Fe:+2、+3
(6)Cl和N為變價元素。
3.空氣各組成的用途:
(1)氮氣可以制硝酸和化肥,可以作保護氣等;
(2)氧氣供給呼吸、支持燃燒等;
(3)稀有氣體做電光源;
(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6.【答案】(1)C
(2)不可再生
(3)低
(4);氫;A
(5)氫氣分子間的間隔
(6)3
【知識點】電解水實驗;化學式的相關計算;化石燃料的利用與保護;氫氣的制取和檢驗
【解析】【解答】(1)A、氫氣燃燒只生成水,產物無污染,所以氫能是一種清潔能源,故A不符合題意;
B、利用太陽能發電并電解水的過程中沒有二氧化碳產生,可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故B不符合題意;
C、氫氣的制取成本太高,儲存比較困難,所以現階段氫能還不能替代化石能源,故C符合題意。
故選C;
(2)化石能源屬于不可再生能源,故填:不可再生;
(3)利用液氮的低溫可將CO液化分離,從而獲得純凈的氫氣,說明氫氣的沸點比CO的沸點低,故填:低;
(4)①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填:;
②元素是具有相同質子數一類原子的總稱。氚原子中有一個質子,所以氚屬于氫元素的一種原子,故填:氫;
③氚是一種原子核中有1個質子和2個中子的原子,則下列示意圖能表示氚原子的是A,故填A;
(5)將氫氣壓縮進儲氫瓶過程中,氫氣分子的大小不變,發生改變的是氫氣分子間的間隔,故填:氫氣分子間的間隔;
(6)化合物LixN中,Li的化合質量比m(Li):m(N)=7x:14=3:2,則x=3,故填:3。
【分析】1.煤、石油、天然氣是三大化石能源;
2.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
(1) 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 :明確反應中的所有物質,包括反應物和生成物。
(2) 寫出化學式 :使用正確的化學式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
(3) 配平化學方程式 :通過添加系數使等號兩邊各元素的原子數量相等。
(4) 標注物質狀態 :沉淀和氣體,需要在化學式后面標注“↓”或“↑”等符號。
17.【答案】試管;水槽;A;;偏小;;b;27%
【知識點】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
【解析】【解答】(1)標號①的儀器名稱是試管,標號②的儀器名稱是水槽;
(2)①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需要加熱,該反應為固體加熱型,故選用的發生裝置為A;
②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③C中量筒倒置,用C測量生成的O2體積,俯視讀數,會使得排出水的實際體積大于讀數,讀數偏小;
(3)第一步產生了過氧化氫,第二步是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氣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4)氣體的密度比水小,多功能瓶排水法收集“富氧空氣”,氣體應從短管進,水從長管排出,故氣體應從裝置圖3中管b通入;
(5)本次實驗測得“富氧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分析】1.發生裝置的選擇:需要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發生裝置,可分為固體加熱型裝置和固液常溫型裝置。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式一般有3種: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氯酸鉀在加熱及二氧化錳催化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生成氧氣和水;前兩種的發生裝置都是固體加熱型,后一種的發生裝置為固-液常溫型。
2.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
(1) 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 :明確反應中的所有物質,包括反應物和生成物。
(2) 寫出化學式 :使用正確的化學式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
(3) 配平化學方程式 :通過添加系數使等號兩邊各元素的原子數量相等。
(4) 標注物質狀態 :沉淀和氣體,需要在化學式后面標注“↓”或“↑”等符號。
18.【答案】(1) B
(2) ba
(3) 純堿 生成的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4) 洗滌
(5) 合理使用化肥,利用酸性物質中和堿性土壤(合理即可)
【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鹽的化學性質;合理使用化肥、農藥
【解析】【解答】(1)A、測定溶液pH時,不可將pH試紙直接伸入待測液中,以免污染待測液,實驗操作錯誤,故不符合題意;
B、測定溶液pH時,可以將干燥的pH試紙放在干燥的點滴板上,用干凈的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涂在pH試紙上,操作正確,故符合題意;
C、測定溶液pH時,不可用潮濕的點滴板,以免使pH試紙變濕,導致待測液被稀釋,從而使pH測定不準確,實驗操作錯誤,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氯化鈉只能和給出的硝酸銀反應生成不溶于硝酸的氯化銀沉淀。碳酸鈉可以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碳酸銀沉淀,和硝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檢驗氯離子一般先排除干擾后再檢驗。所以先加入過量稀硝酸,有氣泡產生說明有碳酸鈉,之后加入硝酸銀,有白色沉淀出現,說明有氯化鈉。所以加入試劑順序為ba。
(3)碳酸鈉俗稱純堿或蘇打;
②由題干可知,碳酸氫鈉溶液的pH為8.2,BC段反應的起點是8.2,說明B點為碳酸氫鈉溶液,滴加稀鹽酸,碳酸氫鈉與稀鹽酸的溶質氯化氫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NaHCO3+HCl=NaCl+H2O+CO2↑;
③碳酸氫鈉與稀鹽酸的溶質氯化氫反應,產物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僅能溶于水,而且與水反應,生成碳酸,使C點溶液的顯酸性,pH略小于7;
(4)“鹽隨水來,鹽隨水去”把水灌到地里,在地面形成一定深度的水層,使土壤中的鹽分充分溶解,再從排水溝把溶解的鹽分排走,從而降低土壤的含鹽量,相當于化學實驗操作洗滌,將可溶性雜質用水從固體上沖走;
(5)鹽漬土除了鹽漬危害以外,干旱、瘠薄常常制約著農作物生長,并呈現著鹽化程度加重、土壤肥力愈低的趨勢,給鹽堿地增肥提一個合理化的建議:合理使用化肥,利用酸性物質中和堿性土壤。
【分析】1.pH試紙的使用方法:取一片pH試紙放在玻璃片上,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在試紙上,待顯色后立即與標準比色卡比對
2.常見物質的俗稱:氧化鈣:生石灰。氫氧化鈣:熟石灰、堿石灰。氫氧化鈉:火堿、燒堿、苛性鈉。碳酸鈉:蘇打、純堿。碳酸氫鈉:小蘇打。
3.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
(1) 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 :明確反應中的所有物質,包括反應物和生成物。
(2) 寫出化學式 :使用正確的化學式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
(3) 配平化學方程式 :通過添加系數使等號兩邊各元素的原子數量相等。
(4) 標注物質狀態 :沉淀和氣體,需要在化學式后面標注“↓”或“↑”等符號。
4.氮、磷、鉀,是植物生長需要的三種營養元素。化學肥料通常可以分為鉀肥、氮肥、磷肥和復合肥料。復合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鉀中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化肥。
19.【答案】(1)
(2)物理;石灰窯
(3)增大受熱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4);放出
(5)
(6)節能環保
【知識點】常用鹽的用途;鹽的化學性質;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
【解析】【解答】(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化學式為CaCO3;
(2)錘、鑿山石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煅燒石灰石過程與石灰窯中內發生的反應相同,都是石灰石中碳酸鈣高溫條件下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
(3)將石灰石粉碎能增大受熱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4)消化池中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方程式為:,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會放出熱量;
(5)窯氣凈化后進入碳化塔中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方程式為:;
(6)現代工藝中將窯氣凈化后得到的二氧化碳可被循環利用到碳化塔中,則現代工藝相對古代傳統工藝的優點是節能環保等。
【分析】1.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區別在于是否有新物質的產生,有新物質產生的變化是化學變化,反之則是物理變化。
2.增大反應速率常見的措施有:將原料粉碎、增大反應溶液濃度等。
3.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
(1) 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 :明確反應中的所有物質,包括反應物和生成物。
(2) 寫出化學式 :使用正確的化學式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
(3) 配平化學方程式 :通過添加系數使等號兩邊各元素的原子數量相等。
(4) 標注物質狀態 :沉淀和氣體,需要在化學式后面標注“↓”或“↑”等符號。
(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化學式為CaCO3;
(2)錘、鑿山石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煅燒石灰石過程與石灰窯中內發生的反應相同,都是石灰石中碳酸鈣高溫條件下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
(3)將石灰石粉碎能增大受熱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4)消化池中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方程式為:,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會放出熱量;
(5)窯氣凈化后進入碳化塔中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方程式為:;
(6)現代工藝中將窯氣凈化后得到的二氧化碳可被循環利用到碳化塔中,則現代工藝相對古代傳統工藝的優點是節能環保等。
20.【答案】(1)2
(2)解:設得到Fe2(SO4)3溶質的質量為x,
解得:x=20g
答:可得到Fe2(SO4)3溶質的質量為20g。
(3)Fe2O3;10.7
【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化學反應的實質
【解析】【解答】(1)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前有4個氫原子,故反應后也應該有4個氫原子,故a為2;
(2)見答案;
(3)由圖可知,沉鐵過程中,在160℃、pH=7時,Fe3+轉化為氧化鐵,化學式為Fe2O3;
若調節溫度為30℃,pH=6,則可得到氫氧化鐵固體,152份質量的硫酸亞鐵和107份質量的氫氧化鐵中的鐵相等,根據鐵元素質量守恒,最終的含鐵固體質量為。
【分析】1.當溶液的pH<7時溶液顯酸性,當溶液的pH>7時溶液顯堿性,當溶液的pH=7時溶液顯中性。pH值越小說明溶液酸性越強;pH值越大說明溶液堿性越強。
2.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時,第一要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確的數據,第三計算過程要完整。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基本思路:
首先,要搞清楚問題是什么,即題目中要求的未知量是什么;
其次,要弄清楚化學反應的原理,寫出化學方程式,并明確題目中哪些已知量是有用的;
第三,根據化學方程式中反應物與生成物間的定量關系,確定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的關系;
第四,將上述關系列成比例式求解;
最后,檢查計算過程和結果 。無誤后,簡明地寫出答案。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浦县| 鲜城| 广昌县| 邵东县| 化隆| 黔南| 婺源县| 麻城市| 古浪县| 巫溪县| 怀柔区| 化德县| 沂水县| 原阳县| 衡山县| 富源县| 罗江县| 谷城县| 巴里| 油尖旺区| 乐平市| 静乐县| 叶城县| 无为县| 大埔区| 阜宁县| 金川县| 轮台县| 大同市| 九台市| 安福县| 莱西市| 宜城市| 增城市| 原阳县| 高密市| 台湾省| 光山县| 贡山| 固始县| 尖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