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東省廣州市第六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1.(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氮化硼是一種超硬、耐磨、耐高溫的新型材料。下列物質的晶體類型與氮化硼相同的是A.C60 B.鐵 C.硝酸鉀 D.金剛石【答案】D【知識點】原子晶體(共價晶體)【解析】【解答】由于氮化硼具有超硬、耐磨、耐高溫的性質,因此氮化硼是屬于共價晶體。C60為分子晶體,鐵為金屬晶體,硝酸鉀為離子晶體,金剛石為共價晶體,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結合氮化硼“超硬、耐磨、耐高溫”的性質可知氮化硼為共價晶體,據此結合選項個所給物質分析。2.(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p能級能量一定比s能級的能量高B.d區、ds區全部是金屬元素C.2p和3p軌道形狀均為啞鈴形D.、、軌道相互垂直,但能量相等【答案】A【知識點】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原子核外電子的能級分布;元素周期表的結構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p能級能量不一定比s能級的能量高,如3s能級的能量高于2p能級的能量,A錯誤;B.d區包括第ⅢB~ⅦB族的元素(除了鑭系元素和錒系元素)和第Ⅷ族的元素,ds區包括ⅠB、ⅡB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屬元素,B正確;C.由分析可知,2p和3p軌道形狀都是啞鈴形,C正確;D.2px、2py、2pz軌道相互垂直,且能量相等,D正確;故答案為:A【分析】A、注意比較不同能級能量要看是否處于同一能層。B、d區包括第ⅢB~ⅦB族的元素和第Ⅷ族的元素,ds區包括ⅠB、ⅡB族的元素。C、p能級軌道形狀都是啞鈴形。D、2px、2py、2pz軌道相互垂直,且能量相等。3.(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PCl3是極性鍵構成的極性分子B.H+能與H2O以配位鍵形成H3O+C.分子晶體中,分子間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穩定D.對固體進行X射線衍射測定是區分晶體和非晶體最可靠的科學方法【答案】C【知識點】配合物的成鍵情況;分子晶體;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晶體的定義【解析】【解答】A.PCl3中的P-Cl鍵為極性鍵,空間結構為三角錐形;分子中正、負電荷的中心是不重合的,屬于極性分子,故A正確;B.H2O中O原子存在孤電子對,H+能與H2O以配位鍵形成H3O+,故B正確;C.分子間作用力只影響分子晶體的物理性質,如溶解性,熔沸點等;而物質的穩定性是由化學鍵的鍵能大小決定的,故C錯誤;D.構成晶體的粒子在微觀空間里呈現周期性的有序排列,晶體的這一結構特征可以通過X-射線衍射圖譜反映出來,因此可用X-射線衍射實驗區分晶體和非晶體,故D正確;故答案為:C【分析】A、不同種元素形成的共價鍵為極性共價鍵;分子結構中正負電荷的重心不重合的,屬于極性分子。B、H2O中氧原子提供孤電子對,H+提供空軌道,二者共同形成配位鍵。C、分子間作用力只影響物理性質,穩定性屬于化學性質。D、X-射線衍射實驗,可用于區分晶體和非晶體。4.(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下列反應均經一步完成,關于類型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加成反應:乙烯→乙醇 B.取代反應:苯→硝基苯C.消去反應:溴乙烷→乙烯 D.氧化反應:乙炔→乙醛【答案】D【知識點】有機化學反應的綜合應用【解析】【解答】A.乙烯轉化為乙醇的過程中,碳碳雙鍵斷裂,發生加成反應,A正確;B.苯與硝酸在濃硫酸催化作用下,發生取代反應生成硝基苯,B正確;C.溴乙烷在氫氧化鈉的醇溶液加熱的條件下,發生消去反應生成乙烯,C正確;D.乙炔與水發生加成反應,生成乙烯醇,發生重排得到乙醛,D錯誤;故答案為:D【分析】A、乙烯轉化為乙醇的反應為加成反應。B、苯生成硝基苯的反應為取代反應。C、生成碳碳雙鍵的反應為消去反應。D、乙炔與H2O反應加成反應,生成乙烯醇,乙烯醇發生重排得到乙醛。5.(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下列化學用語或圖示表達正確的是A.溴的簡化電子排布式:B.基態24Cr原子的價層電子軌道表示式為C.1-丁醇的鍵線式:D.NH3分子的VSEPR模型為【答案】B【知識點】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判斷簡單分子或離子的構型【解析】【解答】A.溴的原子序數為35,因此其簡化電子排布式:,A錯誤;B.根據洪特規則特例,d能與為半充滿時,結構穩定,因此基態24Cr原子的價層電子軌道表示式為,B正確;C.1-丁醇的鍵線式:,C錯誤;D.NH3分子中氮原子是sp3雜化,VSEPR模型為四面體形,空間結構為三角錐形,D錯誤;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溴的原子序數確定其簡化的電子排布式。B、根據d能級半充滿穩定結構確定基態Cr原子的價層電子軌道式。C、根據名稱確定有機物的鍵線式。D、根據中心氮原子的雜化方式,確定其VSEPR模型。6.(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與互為同分異構體B.分子組成符合CnH2n+2的烴一定是同系物C.正丁烷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在一條直線上D.新戊烷的一氯取代物有1種【答案】D【知識點】同分異構現象和同分異構體;同系物;烷烴【解析】【解答】A.與 分子式和結構都相同,屬于同一種物質,A錯誤;B.分子組成符合CnH2n+2的烴不一定是同系物,也可能屬于同分異構體,B錯誤;C.根據甲烷中4個C-H鍵的空間位置關系可知正丁烷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條直線上,呈現鋸齒狀結構,C錯誤;D.新戊烷只有如圖所述一種氫原子,因此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種,D正確;故答案為:D【分析】A、二者的分子式和結構都相同,屬于同一種物質。B、若二者的分子式相同,則為同分異構體。C、烷烴分子中碳原子呈現鋸齒狀結構。D、新戊烷中只含有一種等效氫原子。7.(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下列事實不能用有機化合物分子中基團間的相互作用解釋的是A.苯酚能與濃溴水反應而苯不能B.乙烯能發生加成反應而乙炔不能C.苯酚能與NaOH溶液反應而乙醇不能D.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答案】B【知識點】苯的同系物及其性質;苯酚的性質及用途;加成反應【解析】【解答】A.酚-OH影響苯環,使得苯環上鄰位、對位H原子變活潑,因此苯酚與溴水直接就可反應;而苯與溴反應則需要加鐵屑,體現了苯環上的取代基活化了苯環, A不符合;B.乙烯和乙炔均能發生加成反應,B符合;C.在苯酚中,由于苯環對-OH的影響,使得酚羥基具有酸性;對比乙醇,雖含有-OH,但不具有酸性,因此說明苯環活化了羥基,C不符合;D.甲苯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說明H原子與苯基對甲基的影響不同。甲苯能使高錳酸鉀酸性溶液褪色,說明苯環使側鏈甲基易被氧化,與有機物分子內基團間的相互作用有關, D不符合;故答案為:B【分析】A、苯酚與濃溴水發生取代反應,說明酚羥基使得苯環上H原子活化。B、乙烯、乙炔都能發生加成反應。C、苯酚能與NaOH溶液反應,說明苯環使得羥基H原子活化。D、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說明苯使得甲基活化。8.(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已知A、B、C、D是周期表中前三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其中A、B、C為同周期的非金屬元素,且B、C原子中均有兩個未成對電子,D元素s能級與p能級電子數相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原子半徑:A>B>C>DB.第一電離能:AC.D與 C 可形成高熔點的化合物D.最低價氣態氫化物的沸點:A【答案】C【知識點】元素電離能、電負性的含義及應用;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氫鍵的存在對物質性質的影響;微粒半徑大小的比較【解析】【解答】由分析可知,A為B、B為C、C為O、D為Mg。A.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大;電子層數相同時,核電荷數越大,原子半徑越小。因此原子半徑:Mg>B>C>O,A錯誤;B.同一主族元素,核電荷數越大,原子半徑越大,第一電離能越小;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數越大,第一電離能越大。因此第一電離能:MgC.D與C形成的化合物氧化鎂,為離子晶體,熔點較高,C正確;D.簡單氫化物水能形成氫鍵導致沸點升高,因此簡單最低價氣態氫化物的沸點水大于甲烷,D錯誤;故答案為:C【分析】B、C原子中均含有2個未成對的單子,因此其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2、1s22s22p4,因此B為C、C為O。A、B、C為同周期的非金屬元素,因此A為B。D元素s能級與p能級電子數相等,因此D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故D為Mg。據此結合元素周期律分析選項。9.(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中鍵的數目為6NAB.92g甘油中雜化的原子數目為3NAC.標況下甲醇完全燃燒,消耗分子的數目為1.5NAD.向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氣至中性,的數目小于0.1NA【答案】D【知識點】配合物的成鍵情況;原子軌道雜化方式及雜化類型判斷;阿伏加德羅常數【解析】【解答】A.在[Ag(NH3)2]+中,每個NH3分子中含有3個N-H鍵,另外還形成N→Ag+配位鍵,配位鍵也屬于σ鍵,每個OH-中含有1個O-H鍵,因此中鍵的數目為9NA,A不正確;B.甘油為丙三醇,其結構簡式為,甘油分子中,C、O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都是4,因此都采用sp3雜化,92g甘油(物質的量為1mol)中雜化的原子數目為6NA,B不正確;C.標況下甲醇呈液態,不能應用氣體摩爾體積進行計算。因此無法求出甲醇的物質的量,也就無法求出甲醇完全燃燒消耗分子的數目,C不正確;D.向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氣至中性,此時溶液中c(H+)=c(OH-),溶液中存在、NH3 H2O、CH3COO-、CH3COOH。由電荷守恒可得,溶液中c()=c(CH3COO-),溶液中c(CH3COOH)+ c(CH3COO-)=0.1mol/L,則c(CH3COO-)<0.1mol/L,所以c()<0.1mol/L,的數目小于0.1NA,D正確;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Ag(NH3)2]OH的結構分析其中所含的σ鍵個數。B、甘油中C、O原子都是采用sp3雜化。C、標準狀態下,甲醇不是氣體,不可應用氣體摩爾體積進行計算。D、中性溶液中c(H+)=c(OH-),結合電荷守恒分析。10.(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氯元素有多種化合價,可形成等微粒。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中Cl原子的雜化方式均為雜化B.基態原子核外電子的空間運動狀態有9種C.鍵角:D.的空間構型為V形,分子中的化學鍵的鍵長和鍵角可以通過X射線衍射實驗獲得【答案】C【知識點】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鍵能、鍵長、鍵角及其應用;判斷簡單分子或離子的構型;原子軌道雜化方式及雜化類型判斷【解析】【解答】A.這三種離子中氯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均是4,則Cl原子都是采用sp3雜化,A正確;B.基態Cl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5,則核外電子的空間運動狀態共有1+1+3+1+3=9種,B正確;C.這幾種離子的中心原子均為氯原子,中心原子孤電子對越多,對成鍵電子排斥越強,鍵角越小,而、、、中心原子的孤電子對數分別是3、2、1、0,則鍵角大小為,C錯誤;D.中心原子為O原子,采用sp3雜化,空間構型為V形, 分子中的化學鍵的鍵長和鍵角可以通過X射線衍射實驗獲得 ,D正確;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中心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分析。B.s能級有一個軌道,p能級有3個軌道,結合基態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進行分析。C.中心原子相同時,孤電子對越多,對成鍵電子排斥越強,鍵角越小。D. 晶體的X射線衍射實驗可以測定鍵長和鍵角。11.(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有關晶體的結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在晶體中,每個晶胞平均占有4個B.在金剛石晶體中,碳原子與碳碳鍵個數之比為C.在晶體中,陰陽離子的總個數為D.由E原子和F原子構成的氣態團簇分子的分子式為EF或FE【答案】D【知識點】晶胞的計算【解析】【解答】A.根據均攤原則,在CaF2晶體中,Ca2+位于晶胞的頂點和面心位置,因此每個晶胞平均占有Ca2+數為,A正確;B.在金剛石晶體中,每個碳原子與4個碳原子形成4個碳碳鍵,每個碳碳鍵被2個碳原子共用,因此每個碳原子平均連有4×=2個碳碳鍵。所以碳原子與碳碳鍵的個數之比為1:2,B正確;C.是由1個Ca2+和1個構成,因此在晶體中,陰陽離子的總個數為,C正確;D.團簇分子中每一個原子都歸該分子所有,由圖可知一個團簇分子中含有4個E和4個F,所以該氣態團簇分子的分子式為E4F4或F4E4,原子個數比不能約簡,D錯誤;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均攤法確定晶胞中所含Ca2+的個數。B、根據碳原子成鍵情況和均攤法確定碳原子與碳碳鍵的個數比。C、根據CaC2的化學式確定陰陽離子的個數。D、由結構可知,該團簇分子中所含E、F原子的個數都是4。12.(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A.實驗①可證明酸性:鹽酸>碳酸>苯酚B.實驗②可用于實驗室制備并收集乙烯C.實驗③可用于檢驗消去產物D.實驗④可用于實驗室制備硝基苯【答案】D【知識點】苯的結構與性質;鹵代烴簡介;乙醇的消去反應;苯酚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A.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揮發出的HCl與CO2一起進入試管中,無法確定苯酚是哪個物質制備產生,因此無法判斷碳酸與苯酚的酸性強弱,A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B.乙烯的密度與空氣接近,無法用排空氣法收集,需選擇用排水法收集,B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C.乙醇具有揮發性,揮發的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存在干擾,無法驗證,C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D.實驗室制硝基苯時,應使用60℃左右的水浴加熱,溫度計測量水浴的溫度,則④裝置可用于實驗室制硝基苯,D項能達到實驗目的;故答案為:D【分析】A、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揮發的HCl會造成干擾。B、乙烯的密度與空氣接近,無法用排空氣法收集。C、揮發產生的乙醇的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苯與硝酸反應的溫度為60℃,采用水浴加熱。13.(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耦合反應制備丙烯酸甲酯的機理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由步驟①②知:加成反應也可生成酯類物質B.反應過程中存在C-H鍵的斷裂C.該反應的原子利用率為100%D.若將步驟②中換為,則產品將變為丙烯酸乙酯【答案】C【知識點】酯的性質;加成反應【解析】【解答】A.步驟①②發生加成反應,且產物中均含有酯基,說明 加成反應也可生成酯類物質,故A正確;B.步驟③中存在C—H鍵的斷裂,故B正確;C.原子利用率為100%的反應產物只有一種,結合機理圖,該反應的 原子利用率不是100% ,故C錯誤;D. 根據反應機理,若將步驟②中換為 ,則 產品將變為丙烯酸乙酯,故D正確;故答案為:C【分析】A、加成反應所得產物含有酯基,屬于酯類物質。B、反應③中存在C-H鍵的斷裂。C、原子利用率為100%的反應產物只有一種 。D、將CH3I換為CH3CH2I,則可得到丙烯酸乙酯。14.(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過渡金屬的氮化物和碳化物都表現了較好的催化性能,由碳(C)、鎢(W)兩種元素形成的兩種碳化物甲(晶胞邊長為)和乙(晶胞邊長為)的立方晶胞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晶胞乙中兩個原子最近距離為B.晶體甲中與原子距離最近的原子有8個C.甲、乙兩種晶胞的密度比為D.碳化物甲的化學式為WC【答案】A【知識點】晶胞的計算【解析】【解答】A.晶胞乙中兩個原子最近距離為面對角線長度的一半,為,A正確;B. 晶體甲中兩個W原子最近距離為面對角線長度的一半,則與原子距離最近的原子有12個,B錯誤;C.根據晶胞甲、乙的結構式,甲中W原子數為8×+6×=4,C原子數為4×+1=2,則其化學式為,乙中W原子數為8×+6×=4,C原子數為12×+1=4,則其化學式為,根據m==ρV,二者密度比不會是,C錯誤;D.由C項可知,甲的化學式為,D錯誤;故答案為:A【分析】A.兩個原子最近距離為面對角線長度的一半。B.根據晶胞結構分析。C.根據均攤法及m==ρV進行分析。D.根據均攤法確定原子個數比,從而得到其化學式。 15.(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電池自燃是限制電動車發展的瓶頸,某電池阻燃劑的結構式如圖所示,其中X、Y、Z、Q、W、M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分子中Q和Y原子的雜化方式相同B.Z、Q、W三種元素形成的單質鍵能:Z2>Q2>W2C.X、Z、Q三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離子晶體D.六種元素的基態原子中未成對電子數最多的是Q【答案】D【知識點】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原子軌道雜化方式及雜化類型判斷【解析】【解答】A.分子中C形成四個單鍵,為四面體結構,采用sp3雜化;O形成2個單鍵,且含有2對孤對電子,因此也采用sp3雜化,A項正確;B.N、O、F三種元素形成的單質中所含的化學鍵分別為三鍵、雙鍵、單鍵,軌道重疊程度依次減小,所以鍵能:N2>O2>F2,B項正確;C.H、N、O三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HNO3、NH4NO3等,其中NH4NO3屬于離子晶體,C項正確;D.六種元素的基態原子中未成對電子數最多的是N和P,都含有3個未成對電子,D項錯誤;故答案為:D【分析】X、Y、Z、Q、W、M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其中X只形成一個共價鍵,因此X為H。Y形成四個共價鍵,所以Y為C。Z形成三個共價鍵,所以Z為N。Q形成兩個共價鍵,所以Q為O。W形成一個共價鍵,所以W為F。M形成五個共價鍵,所以M為P。據此結合選項分析。16.(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哌醋甲酯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劑,如圖為哌醋甲酯的結構。下列關于哌醋甲酯的說法正確的是A.1mol哌醋甲酯最多與4molH2發生加成反應B.哌醋甲酯有1個手性碳C.該有機物既可以與鹽酸反應,也可以和NaOH反應D.該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面【答案】C【知識點】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酯的性質;酰胺;有機分子中原子共線、共面的判斷【解析】【解答】A.分子中只有苯環能與H2加成,因此1mol哌醋甲酯最多與3molH2發生加成反應,A錯誤;B.連接有4個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團的碳原子為手性碳原子,因此哌醋甲酯有2個手性碳,如圖所示:,B錯誤;C.該有機物含有堿性基團-NH-可以與鹽酸反應,含有酯基可以和NaOH反應,C正確;D.該分子中含有同時連有3個碳原子的sp3雜化的碳原子,為四面體結構,最多只有3個原子共平面,因此不可能所有碳原子共面,D錯誤;故答案為:C【分析】A、分子結構中苯環能與H2發生加成反應。B、連接有4個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團的碳原子為手性碳原子。C、分子結構中的氨基能與鹽酸反應,酯基能與NaOH反應。D、采用sp3雜化的碳原子為四面體結構,最多只有3個原子共平面。17.(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肉桂酸(結構簡式:)是合成香料、化妝品、醫藥和感光樹脂等的重要原料。實驗室可用下列反應制取肉桂酸,反應原理如下:+(乙酸酐)+CH3COOH已知:部分試劑相關數據如下名稱 相對分子質量 密度(g/cm3) 熔點℃ 沸點℃ 溶解度苯甲醛 106 1.044 -26 179 微溶于水乙酸酐 102 1.082 -73 140 與水緩慢反應生成乙酸肉桂酸 148 1.248 135 300 難溶于冷水,可溶于熱水,易溶于乙醇ⅰ.合成粗品:向三頸燒瓶中先后加入研細的無水醋酸鈉、5.3g苯甲醛和6.0g乙酸酐,振蕩使之混合均勻。在150~170℃加熱1小時,保持微沸狀態(實驗裝置如圖所示)。ⅱ.粗品精制:將上述反應后得到的混合物趁熱倒入圓底燒瓶中,進行下列步驟的操作:回答下列問題:(1)肉桂酸的反式結構是 。(2)儀器a的名稱是 ,a的上口連接盛有CaCl2固體的干燥管,目的是 。(3)粗品精制步驟①中Na2CO3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4)粗品精制步驟②中操作a的名稱是 。(5)進一步提純肉桂酸的方法是: 。(6)設計簡單實驗證明肉桂酸中含有碳碳雙鍵: 。(7)若最后得到純凈的肉桂酸4.81g,則該反應中肉桂酸的產率是 。【答案】(1)(2)球形冷凝管;防止空氣中水進入裝置(3)除去未反應的原料乙酸酐,中和生成的乙酸,并將肉桂酸轉化為肉桂酸鈉(4)冷卻結晶(5)重結晶(6)向樣品中加入溴水,溶液褪色,說明肉桂酸中含有碳碳雙鍵(7)【知識點】蒸發和結晶、重結晶;有機物(官能團)的檢驗【解析】【解答】(1)兩個相同原子或基團在雙鍵兩側的為反式異構體,肉桂酸的反式結構為。故答案為:故答案為:(2)儀器a的名稱為球形冷凝管;乙酸酐與水反應生成乙酸,a的上口連接盛有CaCl2固體的干燥管,目的是防止空氣中水進入裝置,使得乙酸酐水解。故答案為:球形冷凝管;防止空氣中水進入裝置(3)加入飽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未反應的原料乙酸酐,中和生成的乙酸,并將肉桂酸轉化為肉桂酸鈉,增大它在水中的溶解性利于后續分離。故答案為:除去未反應的原料乙酸酐,中和生成的乙酸,并將肉桂酸轉化為肉桂酸鈉(4)肉桂酸難溶于冷水,加入鹽酸酸化,使得肉硅酸鈉轉化為肉桂酸,然后降溫冷卻使其結晶析出,故:步驟②中操作a的名稱是冷卻結晶。 故答案為:冷卻結晶(5)若得到的肉桂酸晶體產品不純,提高純度可以用重結晶,采用重結晶方法可得到純度更高的產品。故答案為:重結晶(6)碳碳雙鍵能和溴加成使得溴水褪色,故實驗為:向樣品中加入溴水,溶液褪色,說明肉桂酸中含有碳碳雙鍵。 故答案為:向樣品中加入溴水,溶液褪色,說明肉桂酸中含有碳碳雙鍵 (7)5.3g苯甲醛為0.05mol,6.0g乙酸酐約為0.06mol,則理論上生成0.05mol肉桂酸,若最后得到純凈的肉桂酸4.81g,則該反應中肉桂酸的產率是。 故答案為:65%【分析】(1)肉桂酸的反式結構為。(2)儀器a為球形冷凝管。CaCl2為干燥劑,可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3)精制的目的是除去乙酸酐和乙酸,據此確定Na2CO3的作用。(4)步驟②中操作a為冷卻結晶。(5)晶體的提純操作為重結晶。(6)證明肉桂酸中含有碳碳雙鍵,可根據碳碳雙鍵能使溴水褪色的性質設計實驗。(7)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計算肉桂酸的理論產量,結合計算產率。(1)兩個相同原子或基團在雙鍵兩側的為反式異構體,肉桂酸的反式結構為;(2)儀器a的名稱為球形冷凝管;乙酸酐與水反應生成乙酸,a的上口連接盛有CaCl2固體的干燥管,目的是防止空氣中水進入裝置,使得乙酸酐水解;(3)加入飽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未反應的原料乙酸酐,中和生成的乙酸,并將肉桂酸轉化為肉桂酸鈉,增大它在水中的溶解性利于后續分離;(4)肉桂酸難溶于冷水,加入鹽酸酸化,使得肉硅酸鈉轉化為肉桂酸,然后降溫冷卻使其結晶析出,故:步驟②中操作a的名稱是冷卻結晶;(5)若得到的肉桂酸晶體產品不純,提高純度可以用重結晶,采用重結晶方法可得到純度更高的產品。故答案為:重結晶;(6)碳碳雙鍵能和溴加成使得溴水褪色,故實驗為:向樣品中加入溴水,溶液褪色,說明肉桂酸中含有碳碳雙鍵;(7)5.3g苯甲醛為0.05mol,6.0g乙酸酐約為0.06mol,則理論上生成0.05mol肉桂酸,若最后得到純凈的肉桂酸4.81g,則該反應中肉桂酸的產率是。18.(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產、科學研究中有廣泛應用。回答下列問題:(1)在第四周期過渡元素中,基態原子未成對電子數最多的元素的最高化合價為 。該元素正三價簡單基態離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 。(2)綠礬(FeSO4·7H2O)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結構如圖所示。該結構中鍵角1、2、3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填序號)。(3)實驗室常用鎳試劑檢驗Ni2+,可觀察到鮮紅色沉淀,該沉淀的結構如圖所示。①該沉淀中存在的化學鍵類型有 (填字母)。A.配位鍵 B.氫鍵 C.金屬鍵 D.共價鍵 E.π鍵②碳氮雙鍵中的σ鍵是由 軌道重疊而成的(填字母)。A.sp2和sp2 B.sp和sp2 C.sp和2p D.2p和2p E.sp2和2p(4)由鐵、鉀、硒形成的一種超導材料,其晶胞結構和xy平面投影如圖所示。①該超導材料的化學式是 。②該晶胞參數分別為a nm、c nm ,該晶體密度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 )【答案】(1)+6;3d3(2)3>1>2(3)ADE;A(4)KFe2Se2;×1023【知識點】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判斷簡單分子或離子的構型;配合物的成鍵情況;晶胞的計算【解析】【解答】(1)在第四周期過渡元素中,基態原子未成對電子數最多的元素即為3d54s1,Cr元素,其價電子數目為6,則其最高化合價為+6價,該元素正三價簡單基態離子即Cr3+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d3。故答案為:+6;3d3(2)由圖干圖示信息可知,1為形成配位鍵的H2O,價層電子對數為4,有1對孤電子對,2為沒有形成配位鍵的H2O,價層電子對數為4,有2對孤電子對,3為硫酸根離子,價層電子對數為4,沒有孤電子對,由于孤電子對對成鍵電子對的排斥力大于成鍵電子對對成鍵電子對的排斥力,即價層電子對數相同時,孤電子對越多鍵角越小,故該結構中鍵角1、2、3由大到小的順序是3>1>2。故答案為:3>1>2(3)①由題干沉淀的結構示意圖可知,該沉淀中存在的化學鍵類型有Ni與N之間的配位鍵、C-H、C-N、N-O、C-C間的共價鍵,雙鍵中存在π鍵,不存在金屬鍵,氫鍵不屬于化學鍵。故答案為:ADE②由題干沉淀的結構示意圖可知,碳氮雙鍵中碳和氮均采用sp2雜化,雜化軌道形成σ鍵,即sp2-sp2重疊,而未參與雜化的2p軌道重疊形成π鍵,故碳氮雙鍵中的σ鍵是由sp2-sp2軌道重疊而成的。故答案為:A(4)①由晶胞結構和xy平面投影圖可知,K位于頂點和體內,個數為8×+1=2,Fe位于面上,個數為8×=4,Se位于棱上和體內,8×+2=4,K:Fe:Se=2:4:4=1:2:2,故化學式為KFe2Se2。故答案為:KFe2Se2②由上述分析可知,一個晶胞質量為g,晶胞體積為(a2c×10-21)cm3,晶體密度ρ==g/cm3=×1023g/cm3。故答案為:×1023【分析】(1)第四周期中基態原子未成對電子數最多的元素即為3d54s1,據此分析。(2)根據孤電子對數對鍵角大小的影響分析。孤電子對數越多,鍵角越小。(3)①根據沉淀的結構確定其所含的化學鍵類型。②根據碳氮雙鍵中C、N原子的雜化類型分析。(4)①根據均攤法確定該超導材料的化學式。②根據公式計算晶體密度。(1)在第四周期過渡元素中,基態原子未成對電子數最多的元素即為3d54s1,Cr元素,其價電子數目為6,則其最高化合價為+6價,該元素正三價簡單基態離子即Cr3+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d3,故答案為:+6;3d3;(2)由圖干圖示信息可知,1為形成配位鍵的H2O,價層電子對數為4,有1對孤電子對,2為沒有形成配位鍵的H2O,價層電子對數為4,有2對孤電子對,3為硫酸根離子,價層電子對數為4,沒有孤電子對,由于孤電子對對成鍵電子對的排斥力大于成鍵電子對對成鍵電子對的排斥力,即價層電子對數相同時,孤電子對越多鍵角越小,故該結構中鍵角1、2、3由大到小的順序是3>1>2,故答案為:3>1>2;(3)①由題干沉淀的結構示意圖可知,該沉淀中存在的化學鍵類型有Ni與N之間的配位鍵、C-H、C-N、N-O、C-C間的共價鍵,雙鍵中存在π鍵,不存在金屬鍵,氫鍵不屬于化學鍵,故答案為:ADE;②由題干沉淀的結構示意圖可知,碳氮雙鍵中碳和氮均采用sp2雜化,雜化軌道形成σ鍵,即sp2-sp2重疊,而未參與雜化的2p軌道重疊形成π鍵,故碳氮雙鍵中的σ鍵是由sp2-sp2軌道重疊而成的,故答案為:A;(4)①由晶胞結構和xy平面投影圖可知,K位于頂點和體內,個數為8×+1=2,Fe位于面上,個數為8×=4,Se位于棱上和體內,8×+2=4,K:Fe:Se=2:4:4=1:2:2,故化學式為KFe2Se2,故答案為:KFe2Se2;②由上述分析可知,一個晶胞質量為g,晶胞體積為(a2c×10-21)cm3,晶體密度ρ==g/cm3=×1023g/cm3,故答案為:×1023。19.(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我國化學工作者開發了一種回收利用聚乳酸(PLA)高分子材料的方法,其轉化路線如下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乳酸的分子式為: ,0.05mol乳酸與足量Na反應,產生標況下 L氫氣。(2)MMA中含有的官能團名稱為: ;該轉化路線中,第二步的反應類型為: 。(3)MP的化學名稱是 。(4)MP的同分異構體中,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有 種。(5)MMA可在一定條件下,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該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簡式為: 。(6)對甲基苯酚與HCHO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合成線型的酚醛樹脂,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答案】(1)C3H6O3;2.24(2)碳碳雙鍵、酯基;消去反應(3)丙酸甲酯(4)7(5)(6)【知識點】有機化合物的命名;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同分異構現象和同分異構體;消去反應【解析】【解答】(1)乳酸為HOCHCH3COOH,乳酸的分子式為:C3H6O3,乳酸分子中羧基、羥基均會和鈉反應,則0.05mol乳酸與足量Na反應,產生0.1mol氫氣,標況下為2.24L氫氣。故答案為:C3H6O3;22.4(2)MMA中含有的官能團名稱為:碳碳雙鍵、酯基;該轉化路線中,MP首先和甲醛加成生成羥基,羥基消去引入碳碳雙鍵,故第二步的反應類型為:消去反應。故答案為:碳碳雙鍵、酯基;消去反應(3)由圖可知,MP的化學名稱是丙酸甲酯。故答案為:丙酸甲酯(4)MP的化學名稱是丙酸甲酯;MP的同分異構體中,能發生銀鏡反應,則含有醛基,有7種。故答案為:7(5)MMA中含有雙鍵結構,可以發生加聚反應生成高分子;.故答案為:(6對甲基苯酚含有酚羥基,與HCHO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合成線型的酚醛樹脂,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故答案為:【分析】(1)根據乳酸的結構簡式確定其分子式。乳酸中羥基和羧基都能與Na反應生成H2,據此計算0.05mol乳酸反應生成額H2的體積。(2)根據MMA的結構簡式確定好其官能團名稱。MP轉化為MMA的過程中縣發生加成反應,再發生消去反應。(3)根據MP的結構簡式確定其化學名稱。(4)能發生銀鏡反應,則分子結構中含有-CHO,據此確定同分異構體的結構。(5)MMA中含有碳碳雙鍵,可發生加聚反應,形成高分子化合物,據此確定該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簡式。(6)對甲基苯酚能與甲醛發生縮聚反應,據此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1)乳酸為HOCHCH3COOH,乳酸的分子式為:C3H6O3,乳酸分子中羧基、羥基均會和鈉反應,則0.05mol乳酸與足量Na反應,產生0.1mol氫氣,標況下為2.24L氫氣。(2)MMA中含有的官能團名稱為:碳碳雙鍵、酯基;該轉化路線中,MP首先和甲醛加成生成羥基,羥基消去引入碳碳雙鍵,故第二步的反應類型為:消去反應;(3)由圖可知,MP的化學名稱是丙酸甲醇;(4)MP的化學名稱是丙酸甲醇;MP的同分異構體中,能發生銀鏡反應,則含有醛基,有7種。(5)MMA中含有雙鍵結構,可以發生加聚反應生成高分子;;(6)對甲基苯酚含有酚羥基,與HCHO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合成線型的酚醛樹脂,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0.(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某研究小組按下列路線合成胃動力藥依托比利。已知: CH=N 請回答下列問題:(1)化合物G的官能團名稱是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A.化合物A能與發生顯色反應B.A→B的轉變也可用在酸性條件下氧化來實現C.在B+C→D的反應中,作催化劑D.依托比利可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發生水解反應(3)化合物C的結構簡式是 。(4)已知D→E的轉變經歷了加成和消去的過程,請寫出總的化學方程式 。(無需標明反應條件)(5)研究小組在實驗室用苯甲醇為原料合成。利用以上合成線路中的相關信息,設計該合成路線 (用流程圖表示,無機試劑任選)。(6)寫出任意一種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化合物D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①分子中含有苯環②1H NMR譜和譜檢測表明:分子中共有4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有酰胺基()。【答案】(1)羧基和醚鍵(2)B;C(3)(CH3)2NCH2CH2Cl(4)+HONH2+H2O(5)(6)【知識點】有機物中的官能團;有機物的合成;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同分異構現象和同分異構體【解析】【解答】(1)由題干合成流程圖可知,化合物G的官能團名稱是羧基和醚鍵。故答案為:羧基和醚鍵;(2)A.由題干化合物A的結構簡式可知,化合物A中含有酚羥基,則能與FeCl3發生顯色反應,A正確;B.由題干化合物A的結構簡式可知,化合物A中含有酚羥基,酚羥基也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即A→B的轉變不可用KMnO4在酸性條件下氧化來實現,B錯誤;C.由題干合成路線圖可知,在B+C→D的反應中生成了HCl,HCl與K2CO3反應,從而使得上述平衡正向移動,即K2CO3不是作催化劑,C錯誤;D.由題干依托比利的結構簡式可知,依托比利中含有氨基和酰胺基,故可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發生水解反應,D正確;故答案為:BC(3)由分析可知,化合物C的結構簡式是(CH3)2NCH2CH2Cl。故答案為:(CH3)2NCH2CH2Cl(4)由分析可知,E的結構簡式為:,已知D→E的轉變經歷了加成和消去的過程,結合D的結構簡式和D到E的轉化條件可知,該轉化的總的化學方程式為:+HONH2+H2O。故答案為:+HONH2+H2O(5)苯甲醇即催化氧化可得到:,催化氧化可得到,根據題干流程圖中G到H的轉化信息可知,和SOCl2反應可得到,據此分析確定該合成路線為:。故答案為:(6)由題干信息可知,D的分子式為:C11H15NO2,不飽和度為:5,任意一種同時符合下列條件①分子中含有苯環,②1H NMR譜和譜檢測表明:分子中共有4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有酰胺基(),說明同分異構體分子含有醚鍵或酚羥基,結合對稱性,則化合物D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為:。故答案為:【分析】(1)根據G的結構簡式確定其所含的含氧官能團。(2)A、酚羥基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B、酸性KMnO4溶液能將酚羥基氧化。C、B+C→D的過程中生成HCl,K2CO3與HCl反應,促進反應的進行。D、依托比利中含有酰胺基,酸性或堿性條件下都能發生水解反應。(3)由B、D的結構簡式可確定C的結構簡式為 (CH3)2NCH2CH2Cl 。(4) F發生取代反應生成依托比利,結合F的分子式知,F為,E發生取代反應生成F,E為 ,據此書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5)可由苯甲酸與SOCl2發生取代反應生成;而苯甲酸可由苯甲醛氧化生成;苯甲醛可由苯甲醇氧化生成,據此確定的合成路線圖。(6)根據限定條件確定同分異構體中所含的結構單元,從而確定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1)由題干合成流程圖可知,化合物G的官能團名稱是羧基和醚鍵,故答案為:羧基和醚鍵;(2)A.由題干化合物A的結構簡式可知,化合物A中含有酚羥基,則能與FeCl3發生顯色反應,A正確;B.由題干化合物A的結構簡式可知,化合物A中含有酚羥基,酚羥基也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即A→B的轉變不可用KMnO4在酸性條件下氧化來實現,B錯誤;C.由題干合成路線圖可知,在B+C→D的反應中生成了HCl,HCl與K2CO3反應,從而使得上述平衡正向移動,即K2CO3不是作催化劑,C錯誤;D.由題干依托比利的結構簡式可知,依托比利中含有氨基和酰胺基,故可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發生水解反應,D正確;故答案為:BC;(3)由分析可知,化合物C的結構簡式是(CH3)2NCH2CH2Cl,故答案為:(CH3)2NCH2CH2Cl;(4)由分析可知,E的結構簡式為:,已知D→E的轉變經歷了加成和消去的過程,結合D的結構簡式和D到E的轉化條件可知,該轉化的總的化學方程式為:+HONH2+H2O,故答案為:+HONH2+H2O;(5)苯甲醇即催化氧化可得到:,催化氧化可得到,根據題干流程圖中G到H的轉化信息可知,和SOCl2反應可得到,據此分析確定該合成路線為:,故答案為:;(6)由題干信息可知,D的分子式為:C11H15NO2,不飽和度為:5,任意一種同時符合下列條件①分子中含有苯環,②1H NMR譜和譜檢測表明:分子中共有4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有酰胺基(),說明同分異構體分子含有醚鍵或酚羥基,結合對稱性,則化合物D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為:,故答案為:。1 / 1廣東省廣州市第六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1.(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氮化硼是一種超硬、耐磨、耐高溫的新型材料。下列物質的晶體類型與氮化硼相同的是A.C60 B.鐵 C.硝酸鉀 D.金剛石2.(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p能級能量一定比s能級的能量高B.d區、ds區全部是金屬元素C.2p和3p軌道形狀均為啞鈴形D.、、軌道相互垂直,但能量相等3.(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PCl3是極性鍵構成的極性分子B.H+能與H2O以配位鍵形成H3O+C.分子晶體中,分子間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穩定D.對固體進行X射線衍射測定是區分晶體和非晶體最可靠的科學方法4.(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下列反應均經一步完成,關于類型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加成反應:乙烯→乙醇 B.取代反應:苯→硝基苯C.消去反應:溴乙烷→乙烯 D.氧化反應:乙炔→乙醛5.(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下列化學用語或圖示表達正確的是A.溴的簡化電子排布式:B.基態24Cr原子的價層電子軌道表示式為C.1-丁醇的鍵線式:D.NH3分子的VSEPR模型為6.(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與互為同分異構體B.分子組成符合CnH2n+2的烴一定是同系物C.正丁烷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在一條直線上D.新戊烷的一氯取代物有1種7.(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下列事實不能用有機化合物分子中基團間的相互作用解釋的是A.苯酚能與濃溴水反應而苯不能B.乙烯能發生加成反應而乙炔不能C.苯酚能與NaOH溶液反應而乙醇不能D.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8.(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已知A、B、C、D是周期表中前三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其中A、B、C為同周期的非金屬元素,且B、C原子中均有兩個未成對電子,D元素s能級與p能級電子數相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原子半徑:A>B>C>DB.第一電離能:AC.D與 C 可形成高熔點的化合物D.最低價氣態氫化物的沸點:A9.(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中鍵的數目為6NAB.92g甘油中雜化的原子數目為3NAC.標況下甲醇完全燃燒,消耗分子的數目為1.5NAD.向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氣至中性,的數目小于0.1NA10.(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氯元素有多種化合價,可形成等微粒。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中Cl原子的雜化方式均為雜化B.基態原子核外電子的空間運動狀態有9種C.鍵角:D.的空間構型為V形,分子中的化學鍵的鍵長和鍵角可以通過X射線衍射實驗獲得11.(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有關晶體的結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在晶體中,每個晶胞平均占有4個B.在金剛石晶體中,碳原子與碳碳鍵個數之比為C.在晶體中,陰陽離子的總個數為D.由E原子和F原子構成的氣態團簇分子的分子式為EF或FE12.(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A.實驗①可證明酸性:鹽酸>碳酸>苯酚B.實驗②可用于實驗室制備并收集乙烯C.實驗③可用于檢驗消去產物D.實驗④可用于實驗室制備硝基苯13.(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耦合反應制備丙烯酸甲酯的機理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由步驟①②知:加成反應也可生成酯類物質B.反應過程中存在C-H鍵的斷裂C.該反應的原子利用率為100%D.若將步驟②中換為,則產品將變為丙烯酸乙酯14.(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過渡金屬的氮化物和碳化物都表現了較好的催化性能,由碳(C)、鎢(W)兩種元素形成的兩種碳化物甲(晶胞邊長為)和乙(晶胞邊長為)的立方晶胞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晶胞乙中兩個原子最近距離為B.晶體甲中與原子距離最近的原子有8個C.甲、乙兩種晶胞的密度比為D.碳化物甲的化學式為WC15.(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電池自燃是限制電動車發展的瓶頸,某電池阻燃劑的結構式如圖所示,其中X、Y、Z、Q、W、M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分子中Q和Y原子的雜化方式相同B.Z、Q、W三種元素形成的單質鍵能:Z2>Q2>W2C.X、Z、Q三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離子晶體D.六種元素的基態原子中未成對電子數最多的是Q16.(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哌醋甲酯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劑,如圖為哌醋甲酯的結構。下列關于哌醋甲酯的說法正確的是A.1mol哌醋甲酯最多與4molH2發生加成反應B.哌醋甲酯有1個手性碳C.該有機物既可以與鹽酸反應,也可以和NaOH反應D.該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面17.(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肉桂酸(結構簡式:)是合成香料、化妝品、醫藥和感光樹脂等的重要原料。實驗室可用下列反應制取肉桂酸,反應原理如下:+(乙酸酐)+CH3COOH已知:部分試劑相關數據如下名稱 相對分子質量 密度(g/cm3) 熔點℃ 沸點℃ 溶解度苯甲醛 106 1.044 -26 179 微溶于水乙酸酐 102 1.082 -73 140 與水緩慢反應生成乙酸肉桂酸 148 1.248 135 300 難溶于冷水,可溶于熱水,易溶于乙醇ⅰ.合成粗品:向三頸燒瓶中先后加入研細的無水醋酸鈉、5.3g苯甲醛和6.0g乙酸酐,振蕩使之混合均勻。在150~170℃加熱1小時,保持微沸狀態(實驗裝置如圖所示)。ⅱ.粗品精制:將上述反應后得到的混合物趁熱倒入圓底燒瓶中,進行下列步驟的操作:回答下列問題:(1)肉桂酸的反式結構是 。(2)儀器a的名稱是 ,a的上口連接盛有CaCl2固體的干燥管,目的是 。(3)粗品精制步驟①中Na2CO3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4)粗品精制步驟②中操作a的名稱是 。(5)進一步提純肉桂酸的方法是: 。(6)設計簡單實驗證明肉桂酸中含有碳碳雙鍵: 。(7)若最后得到純凈的肉桂酸4.81g,則該反應中肉桂酸的產率是 。18.(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產、科學研究中有廣泛應用。回答下列問題:(1)在第四周期過渡元素中,基態原子未成對電子數最多的元素的最高化合價為 。該元素正三價簡單基態離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 。(2)綠礬(FeSO4·7H2O)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結構如圖所示。該結構中鍵角1、2、3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填序號)。(3)實驗室常用鎳試劑檢驗Ni2+,可觀察到鮮紅色沉淀,該沉淀的結構如圖所示。①該沉淀中存在的化學鍵類型有 (填字母)。A.配位鍵 B.氫鍵 C.金屬鍵 D.共價鍵 E.π鍵②碳氮雙鍵中的σ鍵是由 軌道重疊而成的(填字母)。A.sp2和sp2 B.sp和sp2 C.sp和2p D.2p和2p E.sp2和2p(4)由鐵、鉀、硒形成的一種超導材料,其晶胞結構和xy平面投影如圖所示。①該超導材料的化學式是 。②該晶胞參數分別為a nm、c nm ,該晶體密度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 )19.(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我國化學工作者開發了一種回收利用聚乳酸(PLA)高分子材料的方法,其轉化路線如下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乳酸的分子式為: ,0.05mol乳酸與足量Na反應,產生標況下 L氫氣。(2)MMA中含有的官能團名稱為: ;該轉化路線中,第二步的反應類型為: 。(3)MP的化學名稱是 。(4)MP的同分異構體中,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有 種。(5)MMA可在一定條件下,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該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簡式為: 。(6)對甲基苯酚與HCHO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合成線型的酚醛樹脂,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0.(2024高二下·廣州期末)某研究小組按下列路線合成胃動力藥依托比利。已知: CH=N 請回答下列問題:(1)化合物G的官能團名稱是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A.化合物A能與發生顯色反應B.A→B的轉變也可用在酸性條件下氧化來實現C.在B+C→D的反應中,作催化劑D.依托比利可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發生水解反應(3)化合物C的結構簡式是 。(4)已知D→E的轉變經歷了加成和消去的過程,請寫出總的化學方程式 。(無需標明反應條件)(5)研究小組在實驗室用苯甲醇為原料合成。利用以上合成線路中的相關信息,設計該合成路線 (用流程圖表示,無機試劑任選)。(6)寫出任意一種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化合物D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①分子中含有苯環②1H NMR譜和譜檢測表明:分子中共有4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有酰胺基()。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原子晶體(共價晶體)【解析】【解答】由于氮化硼具有超硬、耐磨、耐高溫的性質,因此氮化硼是屬于共價晶體。C60為分子晶體,鐵為金屬晶體,硝酸鉀為離子晶體,金剛石為共價晶體,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結合氮化硼“超硬、耐磨、耐高溫”的性質可知氮化硼為共價晶體,據此結合選項個所給物質分析。2.【答案】A【知識點】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原子核外電子的能級分布;元素周期表的結構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p能級能量不一定比s能級的能量高,如3s能級的能量高于2p能級的能量,A錯誤;B.d區包括第ⅢB~ⅦB族的元素(除了鑭系元素和錒系元素)和第Ⅷ族的元素,ds區包括ⅠB、ⅡB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屬元素,B正確;C.由分析可知,2p和3p軌道形狀都是啞鈴形,C正確;D.2px、2py、2pz軌道相互垂直,且能量相等,D正確;故答案為:A【分析】A、注意比較不同能級能量要看是否處于同一能層。B、d區包括第ⅢB~ⅦB族的元素和第Ⅷ族的元素,ds區包括ⅠB、ⅡB族的元素。C、p能級軌道形狀都是啞鈴形。D、2px、2py、2pz軌道相互垂直,且能量相等。3.【答案】C【知識點】配合物的成鍵情況;分子晶體;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晶體的定義【解析】【解答】A.PCl3中的P-Cl鍵為極性鍵,空間結構為三角錐形;分子中正、負電荷的中心是不重合的,屬于極性分子,故A正確;B.H2O中O原子存在孤電子對,H+能與H2O以配位鍵形成H3O+,故B正確;C.分子間作用力只影響分子晶體的物理性質,如溶解性,熔沸點等;而物質的穩定性是由化學鍵的鍵能大小決定的,故C錯誤;D.構成晶體的粒子在微觀空間里呈現周期性的有序排列,晶體的這一結構特征可以通過X-射線衍射圖譜反映出來,因此可用X-射線衍射實驗區分晶體和非晶體,故D正確;故答案為:C【分析】A、不同種元素形成的共價鍵為極性共價鍵;分子結構中正負電荷的重心不重合的,屬于極性分子。B、H2O中氧原子提供孤電子對,H+提供空軌道,二者共同形成配位鍵。C、分子間作用力只影響物理性質,穩定性屬于化學性質。D、X-射線衍射實驗,可用于區分晶體和非晶體。4.【答案】D【知識點】有機化學反應的綜合應用【解析】【解答】A.乙烯轉化為乙醇的過程中,碳碳雙鍵斷裂,發生加成反應,A正確;B.苯與硝酸在濃硫酸催化作用下,發生取代反應生成硝基苯,B正確;C.溴乙烷在氫氧化鈉的醇溶液加熱的條件下,發生消去反應生成乙烯,C正確;D.乙炔與水發生加成反應,生成乙烯醇,發生重排得到乙醛,D錯誤;故答案為:D【分析】A、乙烯轉化為乙醇的反應為加成反應。B、苯生成硝基苯的反應為取代反應。C、生成碳碳雙鍵的反應為消去反應。D、乙炔與H2O反應加成反應,生成乙烯醇,乙烯醇發生重排得到乙醛。5.【答案】B【知識點】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判斷簡單分子或離子的構型【解析】【解答】A.溴的原子序數為35,因此其簡化電子排布式:,A錯誤;B.根據洪特規則特例,d能與為半充滿時,結構穩定,因此基態24Cr原子的價層電子軌道表示式為,B正確;C.1-丁醇的鍵線式:,C錯誤;D.NH3分子中氮原子是sp3雜化,VSEPR模型為四面體形,空間結構為三角錐形,D錯誤;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溴的原子序數確定其簡化的電子排布式。B、根據d能級半充滿穩定結構確定基態Cr原子的價層電子軌道式。C、根據名稱確定有機物的鍵線式。D、根據中心氮原子的雜化方式,確定其VSEPR模型。6.【答案】D【知識點】同分異構現象和同分異構體;同系物;烷烴【解析】【解答】A.與 分子式和結構都相同,屬于同一種物質,A錯誤;B.分子組成符合CnH2n+2的烴不一定是同系物,也可能屬于同分異構體,B錯誤;C.根據甲烷中4個C-H鍵的空間位置關系可知正丁烷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條直線上,呈現鋸齒狀結構,C錯誤;D.新戊烷只有如圖所述一種氫原子,因此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種,D正確;故答案為:D【分析】A、二者的分子式和結構都相同,屬于同一種物質。B、若二者的分子式相同,則為同分異構體。C、烷烴分子中碳原子呈現鋸齒狀結構。D、新戊烷中只含有一種等效氫原子。7.【答案】B【知識點】苯的同系物及其性質;苯酚的性質及用途;加成反應【解析】【解答】A.酚-OH影響苯環,使得苯環上鄰位、對位H原子變活潑,因此苯酚與溴水直接就可反應;而苯與溴反應則需要加鐵屑,體現了苯環上的取代基活化了苯環, A不符合;B.乙烯和乙炔均能發生加成反應,B符合;C.在苯酚中,由于苯環對-OH的影響,使得酚羥基具有酸性;對比乙醇,雖含有-OH,但不具有酸性,因此說明苯環活化了羥基,C不符合;D.甲苯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說明H原子與苯基對甲基的影響不同。甲苯能使高錳酸鉀酸性溶液褪色,說明苯環使側鏈甲基易被氧化,與有機物分子內基團間的相互作用有關, D不符合;故答案為:B【分析】A、苯酚與濃溴水發生取代反應,說明酚羥基使得苯環上H原子活化。B、乙烯、乙炔都能發生加成反應。C、苯酚能與NaOH溶液反應,說明苯環使得羥基H原子活化。D、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說明苯使得甲基活化。8.【答案】C【知識點】元素電離能、電負性的含義及應用;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氫鍵的存在對物質性質的影響;微粒半徑大小的比較【解析】【解答】由分析可知,A為B、B為C、C為O、D為Mg。A.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大;電子層數相同時,核電荷數越大,原子半徑越小。因此原子半徑:Mg>B>C>O,A錯誤;B.同一主族元素,核電荷數越大,原子半徑越大,第一電離能越小;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數越大,第一電離能越大。因此第一電離能:MgC.D與C形成的化合物氧化鎂,為離子晶體,熔點較高,C正確;D.簡單氫化物水能形成氫鍵導致沸點升高,因此簡單最低價氣態氫化物的沸點水大于甲烷,D錯誤;故答案為:C【分析】B、C原子中均含有2個未成對的單子,因此其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2、1s22s22p4,因此B為C、C為O。A、B、C為同周期的非金屬元素,因此A為B。D元素s能級與p能級電子數相等,因此D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故D為Mg。據此結合元素周期律分析選項。9.【答案】D【知識點】配合物的成鍵情況;原子軌道雜化方式及雜化類型判斷;阿伏加德羅常數【解析】【解答】A.在[Ag(NH3)2]+中,每個NH3分子中含有3個N-H鍵,另外還形成N→Ag+配位鍵,配位鍵也屬于σ鍵,每個OH-中含有1個O-H鍵,因此中鍵的數目為9NA,A不正確;B.甘油為丙三醇,其結構簡式為,甘油分子中,C、O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都是4,因此都采用sp3雜化,92g甘油(物質的量為1mol)中雜化的原子數目為6NA,B不正確;C.標況下甲醇呈液態,不能應用氣體摩爾體積進行計算。因此無法求出甲醇的物質的量,也就無法求出甲醇完全燃燒消耗分子的數目,C不正確;D.向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氣至中性,此時溶液中c(H+)=c(OH-),溶液中存在、NH3 H2O、CH3COO-、CH3COOH。由電荷守恒可得,溶液中c()=c(CH3COO-),溶液中c(CH3COOH)+ c(CH3COO-)=0.1mol/L,則c(CH3COO-)<0.1mol/L,所以c()<0.1mol/L,的數目小于0.1NA,D正確;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Ag(NH3)2]OH的結構分析其中所含的σ鍵個數。B、甘油中C、O原子都是采用sp3雜化。C、標準狀態下,甲醇不是氣體,不可應用氣體摩爾體積進行計算。D、中性溶液中c(H+)=c(OH-),結合電荷守恒分析。10.【答案】C【知識點】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鍵能、鍵長、鍵角及其應用;判斷簡單分子或離子的構型;原子軌道雜化方式及雜化類型判斷【解析】【解答】A.這三種離子中氯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均是4,則Cl原子都是采用sp3雜化,A正確;B.基態Cl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5,則核外電子的空間運動狀態共有1+1+3+1+3=9種,B正確;C.這幾種離子的中心原子均為氯原子,中心原子孤電子對越多,對成鍵電子排斥越強,鍵角越小,而、、、中心原子的孤電子對數分別是3、2、1、0,則鍵角大小為,C錯誤;D.中心原子為O原子,采用sp3雜化,空間構型為V形, 分子中的化學鍵的鍵長和鍵角可以通過X射線衍射實驗獲得 ,D正確;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中心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分析。B.s能級有一個軌道,p能級有3個軌道,結合基態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進行分析。C.中心原子相同時,孤電子對越多,對成鍵電子排斥越強,鍵角越小。D. 晶體的X射線衍射實驗可以測定鍵長和鍵角。11.【答案】D【知識點】晶胞的計算【解析】【解答】A.根據均攤原則,在CaF2晶體中,Ca2+位于晶胞的頂點和面心位置,因此每個晶胞平均占有Ca2+數為,A正確;B.在金剛石晶體中,每個碳原子與4個碳原子形成4個碳碳鍵,每個碳碳鍵被2個碳原子共用,因此每個碳原子平均連有4×=2個碳碳鍵。所以碳原子與碳碳鍵的個數之比為1:2,B正確;C.是由1個Ca2+和1個構成,因此在晶體中,陰陽離子的總個數為,C正確;D.團簇分子中每一個原子都歸該分子所有,由圖可知一個團簇分子中含有4個E和4個F,所以該氣態團簇分子的分子式為E4F4或F4E4,原子個數比不能約簡,D錯誤;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均攤法確定晶胞中所含Ca2+的個數。B、根據碳原子成鍵情況和均攤法確定碳原子與碳碳鍵的個數比。C、根據CaC2的化學式確定陰陽離子的個數。D、由結構可知,該團簇分子中所含E、F原子的個數都是4。12.【答案】D【知識點】苯的結構與性質;鹵代烴簡介;乙醇的消去反應;苯酚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A.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揮發出的HCl與CO2一起進入試管中,無法確定苯酚是哪個物質制備產生,因此無法判斷碳酸與苯酚的酸性強弱,A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B.乙烯的密度與空氣接近,無法用排空氣法收集,需選擇用排水法收集,B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C.乙醇具有揮發性,揮發的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存在干擾,無法驗證,C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D.實驗室制硝基苯時,應使用60℃左右的水浴加熱,溫度計測量水浴的溫度,則④裝置可用于實驗室制硝基苯,D項能達到實驗目的;故答案為:D【分析】A、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揮發的HCl會造成干擾。B、乙烯的密度與空氣接近,無法用排空氣法收集。C、揮發產生的乙醇的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苯與硝酸反應的溫度為60℃,采用水浴加熱。13.【答案】C【知識點】酯的性質;加成反應【解析】【解答】A.步驟①②發生加成反應,且產物中均含有酯基,說明 加成反應也可生成酯類物質,故A正確;B.步驟③中存在C—H鍵的斷裂,故B正確;C.原子利用率為100%的反應產物只有一種,結合機理圖,該反應的 原子利用率不是100% ,故C錯誤;D. 根據反應機理,若將步驟②中換為 ,則 產品將變為丙烯酸乙酯,故D正確;故答案為:C【分析】A、加成反應所得產物含有酯基,屬于酯類物質。B、反應③中存在C-H鍵的斷裂。C、原子利用率為100%的反應產物只有一種 。D、將CH3I換為CH3CH2I,則可得到丙烯酸乙酯。14.【答案】A【知識點】晶胞的計算【解析】【解答】A.晶胞乙中兩個原子最近距離為面對角線長度的一半,為,A正確;B. 晶體甲中兩個W原子最近距離為面對角線長度的一半,則與原子距離最近的原子有12個,B錯誤;C.根據晶胞甲、乙的結構式,甲中W原子數為8×+6×=4,C原子數為4×+1=2,則其化學式為,乙中W原子數為8×+6×=4,C原子數為12×+1=4,則其化學式為,根據m==ρV,二者密度比不會是,C錯誤;D.由C項可知,甲的化學式為,D錯誤;故答案為:A【分析】A.兩個原子最近距離為面對角線長度的一半。B.根據晶胞結構分析。C.根據均攤法及m==ρV進行分析。D.根據均攤法確定原子個數比,從而得到其化學式。 15.【答案】D【知識點】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原子軌道雜化方式及雜化類型判斷【解析】【解答】A.分子中C形成四個單鍵,為四面體結構,采用sp3雜化;O形成2個單鍵,且含有2對孤對電子,因此也采用sp3雜化,A項正確;B.N、O、F三種元素形成的單質中所含的化學鍵分別為三鍵、雙鍵、單鍵,軌道重疊程度依次減小,所以鍵能:N2>O2>F2,B項正確;C.H、N、O三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HNO3、NH4NO3等,其中NH4NO3屬于離子晶體,C項正確;D.六種元素的基態原子中未成對電子數最多的是N和P,都含有3個未成對電子,D項錯誤;故答案為:D【分析】X、Y、Z、Q、W、M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其中X只形成一個共價鍵,因此X為H。Y形成四個共價鍵,所以Y為C。Z形成三個共價鍵,所以Z為N。Q形成兩個共價鍵,所以Q為O。W形成一個共價鍵,所以W為F。M形成五個共價鍵,所以M為P。據此結合選項分析。16.【答案】C【知識點】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酯的性質;酰胺;有機分子中原子共線、共面的判斷【解析】【解答】A.分子中只有苯環能與H2加成,因此1mol哌醋甲酯最多與3molH2發生加成反應,A錯誤;B.連接有4個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團的碳原子為手性碳原子,因此哌醋甲酯有2個手性碳,如圖所示:,B錯誤;C.該有機物含有堿性基團-NH-可以與鹽酸反應,含有酯基可以和NaOH反應,C正確;D.該分子中含有同時連有3個碳原子的sp3雜化的碳原子,為四面體結構,最多只有3個原子共平面,因此不可能所有碳原子共面,D錯誤;故答案為:C【分析】A、分子結構中苯環能與H2發生加成反應。B、連接有4個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團的碳原子為手性碳原子。C、分子結構中的氨基能與鹽酸反應,酯基能與NaOH反應。D、采用sp3雜化的碳原子為四面體結構,最多只有3個原子共平面。17.【答案】(1)(2)球形冷凝管;防止空氣中水進入裝置(3)除去未反應的原料乙酸酐,中和生成的乙酸,并將肉桂酸轉化為肉桂酸鈉(4)冷卻結晶(5)重結晶(6)向樣品中加入溴水,溶液褪色,說明肉桂酸中含有碳碳雙鍵(7)【知識點】蒸發和結晶、重結晶;有機物(官能團)的檢驗【解析】【解答】(1)兩個相同原子或基團在雙鍵兩側的為反式異構體,肉桂酸的反式結構為。故答案為:故答案為:(2)儀器a的名稱為球形冷凝管;乙酸酐與水反應生成乙酸,a的上口連接盛有CaCl2固體的干燥管,目的是防止空氣中水進入裝置,使得乙酸酐水解。故答案為:球形冷凝管;防止空氣中水進入裝置(3)加入飽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未反應的原料乙酸酐,中和生成的乙酸,并將肉桂酸轉化為肉桂酸鈉,增大它在水中的溶解性利于后續分離。故答案為:除去未反應的原料乙酸酐,中和生成的乙酸,并將肉桂酸轉化為肉桂酸鈉(4)肉桂酸難溶于冷水,加入鹽酸酸化,使得肉硅酸鈉轉化為肉桂酸,然后降溫冷卻使其結晶析出,故:步驟②中操作a的名稱是冷卻結晶。 故答案為:冷卻結晶(5)若得到的肉桂酸晶體產品不純,提高純度可以用重結晶,采用重結晶方法可得到純度更高的產品。故答案為:重結晶(6)碳碳雙鍵能和溴加成使得溴水褪色,故實驗為:向樣品中加入溴水,溶液褪色,說明肉桂酸中含有碳碳雙鍵。 故答案為:向樣品中加入溴水,溶液褪色,說明肉桂酸中含有碳碳雙鍵 (7)5.3g苯甲醛為0.05mol,6.0g乙酸酐約為0.06mol,則理論上生成0.05mol肉桂酸,若最后得到純凈的肉桂酸4.81g,則該反應中肉桂酸的產率是。 故答案為:65%【分析】(1)肉桂酸的反式結構為。(2)儀器a為球形冷凝管。CaCl2為干燥劑,可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3)精制的目的是除去乙酸酐和乙酸,據此確定Na2CO3的作用。(4)步驟②中操作a為冷卻結晶。(5)晶體的提純操作為重結晶。(6)證明肉桂酸中含有碳碳雙鍵,可根據碳碳雙鍵能使溴水褪色的性質設計實驗。(7)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計算肉桂酸的理論產量,結合計算產率。(1)兩個相同原子或基團在雙鍵兩側的為反式異構體,肉桂酸的反式結構為;(2)儀器a的名稱為球形冷凝管;乙酸酐與水反應生成乙酸,a的上口連接盛有CaCl2固體的干燥管,目的是防止空氣中水進入裝置,使得乙酸酐水解;(3)加入飽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未反應的原料乙酸酐,中和生成的乙酸,并將肉桂酸轉化為肉桂酸鈉,增大它在水中的溶解性利于后續分離;(4)肉桂酸難溶于冷水,加入鹽酸酸化,使得肉硅酸鈉轉化為肉桂酸,然后降溫冷卻使其結晶析出,故:步驟②中操作a的名稱是冷卻結晶;(5)若得到的肉桂酸晶體產品不純,提高純度可以用重結晶,采用重結晶方法可得到純度更高的產品。故答案為:重結晶;(6)碳碳雙鍵能和溴加成使得溴水褪色,故實驗為:向樣品中加入溴水,溶液褪色,說明肉桂酸中含有碳碳雙鍵;(7)5.3g苯甲醛為0.05mol,6.0g乙酸酐約為0.06mol,則理論上生成0.05mol肉桂酸,若最后得到純凈的肉桂酸4.81g,則該反應中肉桂酸的產率是。18.【答案】(1)+6;3d3(2)3>1>2(3)ADE;A(4)KFe2Se2;×1023【知識點】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判斷簡單分子或離子的構型;配合物的成鍵情況;晶胞的計算【解析】【解答】(1)在第四周期過渡元素中,基態原子未成對電子數最多的元素即為3d54s1,Cr元素,其價電子數目為6,則其最高化合價為+6價,該元素正三價簡單基態離子即Cr3+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d3。故答案為:+6;3d3(2)由圖干圖示信息可知,1為形成配位鍵的H2O,價層電子對數為4,有1對孤電子對,2為沒有形成配位鍵的H2O,價層電子對數為4,有2對孤電子對,3為硫酸根離子,價層電子對數為4,沒有孤電子對,由于孤電子對對成鍵電子對的排斥力大于成鍵電子對對成鍵電子對的排斥力,即價層電子對數相同時,孤電子對越多鍵角越小,故該結構中鍵角1、2、3由大到小的順序是3>1>2。故答案為:3>1>2(3)①由題干沉淀的結構示意圖可知,該沉淀中存在的化學鍵類型有Ni與N之間的配位鍵、C-H、C-N、N-O、C-C間的共價鍵,雙鍵中存在π鍵,不存在金屬鍵,氫鍵不屬于化學鍵。故答案為:ADE②由題干沉淀的結構示意圖可知,碳氮雙鍵中碳和氮均采用sp2雜化,雜化軌道形成σ鍵,即sp2-sp2重疊,而未參與雜化的2p軌道重疊形成π鍵,故碳氮雙鍵中的σ鍵是由sp2-sp2軌道重疊而成的。故答案為:A(4)①由晶胞結構和xy平面投影圖可知,K位于頂點和體內,個數為8×+1=2,Fe位于面上,個數為8×=4,Se位于棱上和體內,8×+2=4,K:Fe:Se=2:4:4=1:2:2,故化學式為KFe2Se2。故答案為:KFe2Se2②由上述分析可知,一個晶胞質量為g,晶胞體積為(a2c×10-21)cm3,晶體密度ρ==g/cm3=×1023g/cm3。故答案為:×1023【分析】(1)第四周期中基態原子未成對電子數最多的元素即為3d54s1,據此分析。(2)根據孤電子對數對鍵角大小的影響分析。孤電子對數越多,鍵角越小。(3)①根據沉淀的結構確定其所含的化學鍵類型。②根據碳氮雙鍵中C、N原子的雜化類型分析。(4)①根據均攤法確定該超導材料的化學式。②根據公式計算晶體密度。(1)在第四周期過渡元素中,基態原子未成對電子數最多的元素即為3d54s1,Cr元素,其價電子數目為6,則其最高化合價為+6價,該元素正三價簡單基態離子即Cr3+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d3,故答案為:+6;3d3;(2)由圖干圖示信息可知,1為形成配位鍵的H2O,價層電子對數為4,有1對孤電子對,2為沒有形成配位鍵的H2O,價層電子對數為4,有2對孤電子對,3為硫酸根離子,價層電子對數為4,沒有孤電子對,由于孤電子對對成鍵電子對的排斥力大于成鍵電子對對成鍵電子對的排斥力,即價層電子對數相同時,孤電子對越多鍵角越小,故該結構中鍵角1、2、3由大到小的順序是3>1>2,故答案為:3>1>2;(3)①由題干沉淀的結構示意圖可知,該沉淀中存在的化學鍵類型有Ni與N之間的配位鍵、C-H、C-N、N-O、C-C間的共價鍵,雙鍵中存在π鍵,不存在金屬鍵,氫鍵不屬于化學鍵,故答案為:ADE;②由題干沉淀的結構示意圖可知,碳氮雙鍵中碳和氮均采用sp2雜化,雜化軌道形成σ鍵,即sp2-sp2重疊,而未參與雜化的2p軌道重疊形成π鍵,故碳氮雙鍵中的σ鍵是由sp2-sp2軌道重疊而成的,故答案為:A;(4)①由晶胞結構和xy平面投影圖可知,K位于頂點和體內,個數為8×+1=2,Fe位于面上,個數為8×=4,Se位于棱上和體內,8×+2=4,K:Fe:Se=2:4:4=1:2:2,故化學式為KFe2Se2,故答案為:KFe2Se2;②由上述分析可知,一個晶胞質量為g,晶胞體積為(a2c×10-21)cm3,晶體密度ρ==g/cm3=×1023g/cm3,故答案為:×1023。19.【答案】(1)C3H6O3;2.24(2)碳碳雙鍵、酯基;消去反應(3)丙酸甲酯(4)7(5)(6)【知識點】有機化合物的命名;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同分異構現象和同分異構體;消去反應【解析】【解答】(1)乳酸為HOCHCH3COOH,乳酸的分子式為:C3H6O3,乳酸分子中羧基、羥基均會和鈉反應,則0.05mol乳酸與足量Na反應,產生0.1mol氫氣,標況下為2.24L氫氣。故答案為:C3H6O3;22.4(2)MMA中含有的官能團名稱為:碳碳雙鍵、酯基;該轉化路線中,MP首先和甲醛加成生成羥基,羥基消去引入碳碳雙鍵,故第二步的反應類型為:消去反應。故答案為:碳碳雙鍵、酯基;消去反應(3)由圖可知,MP的化學名稱是丙酸甲酯。故答案為:丙酸甲酯(4)MP的化學名稱是丙酸甲酯;MP的同分異構體中,能發生銀鏡反應,則含有醛基,有7種。故答案為:7(5)MMA中含有雙鍵結構,可以發生加聚反應生成高分子;.故答案為:(6對甲基苯酚含有酚羥基,與HCHO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合成線型的酚醛樹脂,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故答案為:【分析】(1)根據乳酸的結構簡式確定其分子式。乳酸中羥基和羧基都能與Na反應生成H2,據此計算0.05mol乳酸反應生成額H2的體積。(2)根據MMA的結構簡式確定好其官能團名稱。MP轉化為MMA的過程中縣發生加成反應,再發生消去反應。(3)根據MP的結構簡式確定其化學名稱。(4)能發生銀鏡反應,則分子結構中含有-CHO,據此確定同分異構體的結構。(5)MMA中含有碳碳雙鍵,可發生加聚反應,形成高分子化合物,據此確定該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簡式。(6)對甲基苯酚能與甲醛發生縮聚反應,據此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1)乳酸為HOCHCH3COOH,乳酸的分子式為:C3H6O3,乳酸分子中羧基、羥基均會和鈉反應,則0.05mol乳酸與足量Na反應,產生0.1mol氫氣,標況下為2.24L氫氣。(2)MMA中含有的官能團名稱為:碳碳雙鍵、酯基;該轉化路線中,MP首先和甲醛加成生成羥基,羥基消去引入碳碳雙鍵,故第二步的反應類型為:消去反應;(3)由圖可知,MP的化學名稱是丙酸甲醇;(4)MP的化學名稱是丙酸甲醇;MP的同分異構體中,能發生銀鏡反應,則含有醛基,有7種。(5)MMA中含有雙鍵結構,可以發生加聚反應生成高分子;;(6)對甲基苯酚含有酚羥基,與HCHO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合成線型的酚醛樹脂,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0.【答案】(1)羧基和醚鍵(2)B;C(3)(CH3)2NCH2CH2Cl(4)+HONH2+H2O(5)(6)【知識點】有機物中的官能團;有機物的合成;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同分異構現象和同分異構體【解析】【解答】(1)由題干合成流程圖可知,化合物G的官能團名稱是羧基和醚鍵。故答案為:羧基和醚鍵;(2)A.由題干化合物A的結構簡式可知,化合物A中含有酚羥基,則能與FeCl3發生顯色反應,A正確;B.由題干化合物A的結構簡式可知,化合物A中含有酚羥基,酚羥基也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即A→B的轉變不可用KMnO4在酸性條件下氧化來實現,B錯誤;C.由題干合成路線圖可知,在B+C→D的反應中生成了HCl,HCl與K2CO3反應,從而使得上述平衡正向移動,即K2CO3不是作催化劑,C錯誤;D.由題干依托比利的結構簡式可知,依托比利中含有氨基和酰胺基,故可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發生水解反應,D正確;故答案為:BC(3)由分析可知,化合物C的結構簡式是(CH3)2NCH2CH2Cl。故答案為:(CH3)2NCH2CH2Cl(4)由分析可知,E的結構簡式為:,已知D→E的轉變經歷了加成和消去的過程,結合D的結構簡式和D到E的轉化條件可知,該轉化的總的化學方程式為:+HONH2+H2O。故答案為:+HONH2+H2O(5)苯甲醇即催化氧化可得到:,催化氧化可得到,根據題干流程圖中G到H的轉化信息可知,和SOCl2反應可得到,據此分析確定該合成路線為:。故答案為:(6)由題干信息可知,D的分子式為:C11H15NO2,不飽和度為:5,任意一種同時符合下列條件①分子中含有苯環,②1H NMR譜和譜檢測表明:分子中共有4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有酰胺基(),說明同分異構體分子含有醚鍵或酚羥基,結合對稱性,則化合物D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為:。故答案為:【分析】(1)根據G的結構簡式確定其所含的含氧官能團。(2)A、酚羥基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B、酸性KMnO4溶液能將酚羥基氧化。C、B+C→D的過程中生成HCl,K2CO3與HCl反應,促進反應的進行。D、依托比利中含有酰胺基,酸性或堿性條件下都能發生水解反應。(3)由B、D的結構簡式可確定C的結構簡式為 (CH3)2NCH2CH2Cl 。(4) F發生取代反應生成依托比利,結合F的分子式知,F為,E發生取代反應生成F,E為 ,據此書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5)可由苯甲酸與SOCl2發生取代反應生成;而苯甲酸可由苯甲醛氧化生成;苯甲醛可由苯甲醇氧化生成,據此確定的合成路線圖。(6)根據限定條件確定同分異構體中所含的結構單元,從而確定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1)由題干合成流程圖可知,化合物G的官能團名稱是羧基和醚鍵,故答案為:羧基和醚鍵;(2)A.由題干化合物A的結構簡式可知,化合物A中含有酚羥基,則能與FeCl3發生顯色反應,A正確;B.由題干化合物A的結構簡式可知,化合物A中含有酚羥基,酚羥基也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即A→B的轉變不可用KMnO4在酸性條件下氧化來實現,B錯誤;C.由題干合成路線圖可知,在B+C→D的反應中生成了HCl,HCl與K2CO3反應,從而使得上述平衡正向移動,即K2CO3不是作催化劑,C錯誤;D.由題干依托比利的結構簡式可知,依托比利中含有氨基和酰胺基,故可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發生水解反應,D正確;故答案為:BC;(3)由分析可知,化合物C的結構簡式是(CH3)2NCH2CH2Cl,故答案為:(CH3)2NCH2CH2Cl;(4)由分析可知,E的結構簡式為:,已知D→E的轉變經歷了加成和消去的過程,結合D的結構簡式和D到E的轉化條件可知,該轉化的總的化學方程式為:+HONH2+H2O,故答案為:+HONH2+H2O;(5)苯甲醇即催化氧化可得到:,催化氧化可得到,根據題干流程圖中G到H的轉化信息可知,和SOCl2反應可得到,據此分析確定該合成路線為:,故答案為:;(6)由題干信息可知,D的分子式為:C11H15NO2,不飽和度為:5,任意一種同時符合下列條件①分子中含有苯環,②1H NMR譜和譜檢測表明:分子中共有4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有酰胺基(),說明同分異構體分子含有醚鍵或酚羥基,結合對稱性,則化合物D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為:,故答案為:。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省廣州市第六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學生版).docx 廣東省廣州市第六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