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東省深圳市光明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1.(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悠久的歷史創造了燦爛的華夏文明。下列文化典籍中標注的物品不涉及有機物的是A.凡釀酒必資曲藥成信B.收取種繭……近上則絲薄,近地則子不生也C.鎮戎軍有一鐵甲……強弩射之,不能入D.松脂出隴西,松膠者善【答案】C【知識點】氨基酸、蛋白質的結構和性質特點;無機化合物與有機化合物的概念;油脂的性質、組成與結構【解析】【解答】A.酒的主要成分為乙醇,其化學式為CH3CH2OH,屬于有機物,A不符合題意;B.蠶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屬于有機物,B不符合題意;C.鐵甲的主要成分是生鐵,為金屬材料,屬于無機物,C符合題意;D.松脂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為高級脂肪酸的甘油酯,屬于有機物,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酒精為CH3CH2OH,屬于有機物。B、蠶絲的成分為蛋白質,屬于有機物。C、鐵甲的成分為生鐵,屬于無機物。D、松脂為油脂,屬于有機物。2.(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按系統命名法,下列烴的命名正確的是A.的名稱為2,5-二甲基-3-乙基己烷B.的名稱為二甲苯C.的名稱為2,4-二乙基戊烷D.H2C=CH-CH=CH2的名稱為1,4-丁二烯【答案】A【知識點】有機化合物的命名【解析】【解答】A.的最長碳鏈含有6個碳原子,2號碳原子和5號碳原子上含有一個甲基,3號碳原子上含有一個乙基,因此該有機物的名稱為2,5-二甲基-3-乙基己烷,故A正確;B.的系統命名為1,3-二甲苯或間二甲苯,故B錯誤;C.的最長碳鏈含有7個碳原子,其中3號碳原子和5含碳原子上各有一個甲基,因此該有機物的名稱為3,5-二甲基庚烷,故C錯誤;D.中最長碳鏈含有4個碳原子,且碳碳雙鍵在1號碳原子和3號碳原子上,因此該有機物的名稱為1,3-丁二烯,故D錯誤;故答案為:A【分析】此題是對有機物命名的考查,結合基礎有機物的命名規則進行分析即可。3.(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飛向太空的運載火箭發動機以偏二甲肼和液態四氧化二氮為主要燃料,發生的反應為(H3C)2N-NH2+2N2O43N2+4H2O+2CO2,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基態氧原子價電子軌道表示式:B.碳的原子結構示意圖:C.基態H原子的1s軌道電子云輪廓圖:D.水分子的空間結構模型:【答案】A【知識點】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判斷簡單分子或離子的構型;原子結構示意圖【解析】【解答】A.基態氧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2s22p4,一個原子軌道最多容納2個電子,且自旋方向相反,因此基態氧原子價電子軌道表示式:,A錯誤;B.碳原子的核電荷數為6,因此碳原子結構示意圖為:,B正確;C.基態H原子的1s軌道為球形,電子云輪廓圖為:,C正確;D.水分子的空間結構為V形,其空間結構模型為:,D正確;故答案為:A【分析】A、根據基態氧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分析。B、碳原子的核電荷數為6,據此確定碳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C、基態氫原子的1s軌道為球形。D、水分子的空間結構為V型。4.(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下列粒子的VSEPR模型為四面體且其空間結構為三角錐形的是( )A. B. C. D.【答案】A【知識點】判斷簡單分子或離子的構型【解析】【解答】A、H3O+為三角錐形,A正確;B、BF3為平面三角形,B錯誤;C、NO3-為平面三角形,C錯誤;D、SO42-為正四面體,D錯誤;故答案為:A【分析】雜化軌道數=周圍原子數+孤電子對數,若雜化軌道數=2,為sp雜化,雜化軌道數=3,為sp2雜化,雜化軌道數=4,為sp3雜化;雜化軌道數=2,為直線;雜化軌道數=3,周圍原子數=3,為三角形;雜化軌道數=3,周圍原子數=2,為V形;雜化軌道數=4,周圍原子數=4,為四面體;雜化軌道數=4,周圍原子數=3,為三角錐;雜化軌道數=4,周圍原子數=2,為V形。5.(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乙基環己烷( )的一氯代物(不考慮立體異構)有A.3種 B.4種 C.5種 D.6種【答案】D【知識點】同分異構現象和同分異構體【解析】【解答】由分子結構的對稱性可知,該分子內共有6種氫原子:其中六元環上有四種,乙基上有2種,因此一氯代物共有6種,D項正確;故答案為:D【分析】此題是對有機物一氯代物同分異構體的考查,根據有機物結構的對稱性確定有機物分子中等效氫原子的個數,等效氫原子的個數即為一氯代物種類的個數。6.(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檸檬烯是一種食用香料,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檸檬烯的分析錯誤的是A.檸檬烯的分子式為B.檸檬烯的一溴代物有6種C.檸檬烯分子與等物質的量的加成產物有3種D.一定條件下,檸檬烯分別可以發生加成、取代、氧化反應【答案】B【知識點】同分異構現象和同分異構體;烯烴【解析】【解答】A.由檸檬烯的結構簡式可知,檸檬烯的分子式為,故A正確;B.有結構的對稱性可知,檸檬烯分子有8種等效氫原子,因此其一溴代物有8種,故B錯誤;C.檸檬烯分子與等物質的量的發生加成反應的類型有1,2-加成和1,4-加成兩種模式。因此產物有、和,共3種,故C正確;D.該有機物分子中有碳碳雙鍵,在一定條件下,它可以發生加成反應、取代反應和氧化反應,故D正確;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檸檬烯的結構簡式確定其分子式。B、根據結構的對稱性確定等效氫原子的個數,即為一溴代物的個數。C、結合1,3-丁二烯的1,2-加成和1,4-加成分析。D、含有碳碳雙鍵可以發生加成反應和氧化反應。7.(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26g苯乙烯( )中含碳碳雙鍵數為NAB.94g苯酚與足量溶液反應生成的氣體分子數為NAC.標準狀況下,22.4L丙酮中含有的氧原子數為NAD.30g葡萄糖與2,3-二羥基丙醛( )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數為NA【答案】D【知識點】苯的結構與性質;單糖的性質和用途;苯酚的化學性質;氣體摩爾體積;阿伏加德羅常數【解析】【解答】A.26g苯乙烯()的物質的量為,1個苯乙烯分子中只含有1個碳碳雙鍵,則26g苯乙烯()中含碳碳雙鍵數為0.25NA,A不正確;B.酸性:苯酚<碳酸,所以苯酚與NaHCO3不反應,不能生成CO2氣體,B不正確;C.標準狀況下,丙酮呈液態,不能應用氣體摩爾體積計算,因此無法求出22.4L丙酮的物質的量,也就無法求出其含有的氧原子數,C不正確;D.葡萄糖與2,3-二羥基丙醛的最簡式都為CH2O,因此30g葡萄糖與2,3-二羥基丙醛( )的混合物中含1mol“CH2O”,所以混合物中所含碳原子數為NA,D正確;故答案為:D【分析】A、一個苯乙烯分子中只含有一個碳碳雙鍵。B、苯酚與NaHCO3不反應。C、標準狀態下丙酮是液體。D、葡萄糖與2,3-二羥基丙醛的最簡式都是CH2O,據此計算。8.(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下列實驗裝置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圖1證明1-溴丁烷和無水乙醇共熱生成1-丁烯B.圖2證明C2H2具有還原性C.圖3證明碳酸酸性強于苯酚酸性D.圖4用于分離二氯甲烷(沸點40℃)、三氧甲烷(沸點62℃)和四氯化碳(沸點77℃)【答案】D【知識點】乙炔炔烴;鹵代烴簡介;蒸餾與分餾;苯酚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A.乙醇具有揮發性,使得1-丁烯中混有乙醇,乙醇和1-丁烯都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引起干擾,因此無法證明1-溴丁烷和無水乙醇共熱生成1-丁烯,選項A錯誤;B.C2H2能與溴發生加成反應,不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因此不能說明其具有還原性,選項B錯誤;C.醋酸具有揮發性,產生的二氧化碳中混有醋酸分子,CO2、CH3COOH都能與苯酚鈉反應使其產生白色沉淀而引起干擾,選項C錯誤;D.互溶但沸點不同的液體可用蒸餾進行分離,二氯甲烷(沸點40℃)、三氧甲烷(沸點62℃)和四氯化碳(沸點77℃),可用如圖裝置分離,選項D正確;故答案為:D【分析】A、揮發出的乙醇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反應生成的H2S也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C、醋酸具有揮發性,揮發的CH3COOH也能與苯酚鈉反應生成苯酚。D、互溶但沸點不同的液體可用蒸餾裝置進行分離。9.(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分子式為C7H8O的芳香族化合物中,與FeCl3溶液混合后顯紫色和不顯紫色的物質分別A.2種和1種 B.3種和2種 C.2種和3種 D.3種和1種【答案】B【知識點】同分異構現象和同分異構體;苯酚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芳香族化合物A的分子式為C7H8O,因此A含有1個苯環。遇FeCl3溶液可發生顯色反應,含有酚羥基,分子結構中剩余1個甲基,甲基與酚羥基有鄰、間、對三種位置關系,因此符合條件的A的結構有3種。遇FeCl3溶液不顯紫色,則不含酚羥基,因此側鏈的結構可能為-CH2OH或-OCH3,符合條件的A的結構有2種,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此題是對同分異構體結構書寫的考查,結合限定條件確定同分異構體中所含的結構單元,再根據位置異構確定同分異構體的個數。10.(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為除去下列有機物中混有的雜質,所選用的除雜試劑及分離方法均正確的是選項 有機物(雜質) 除雜試劑 分離方法A 丙酸丙酯(丙酸) 飽和溶液 分液B 丙烷(乙烯) 的溶液 洗氣C 丙酸(丙醇) 酸性溶液 分液D 苯酚(苯甲酸) NaOH溶液 過濾A.A B.B C.C D.D【答案】A【知識點】物質的分離與提純;苯酚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A.Na2CO3與丙酸丙酯不反應,與丙酸反應生成鈉鹽、水和二氧化碳,再經分液可除去丙酸,A正確;B.的溶液與丙烷互溶,與乙烯能發生加成反應,無法通過洗氣除雜,B錯誤;C. 酸性溶液與丙酸互溶,與丙醇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無法通過分液除雜,C錯誤;D. NaOH溶液與 苯酚、苯甲酸均能發生反應,而過濾適用于分離固液難溶的混合物,無法除雜,D錯誤;故答案為:A【分析】除雜的原則:1.不增(在除去雜質的同時,不能引入新的雜質);2.不減(不能減少被提純的物質);3.易分離(將雜質轉變成便于分離的物質)。11.(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涂改液中含有的三氯甲烷、三氯乙烷等鹵代烴,會對人體造成一定傷害。為檢驗鹵代烴中的氯元素,進行如下操作,正確的操作步驟是①滴入硝酸銀溶液,觀察現象 ②加入NaOH溶液 ③冷卻 ④取少許鹵代烴于試管中 ⑤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 ⑥加熱,使之充分反應A.④⑤②⑥③① B.④⑤⑥③②①C.④②⑥③⑤① D.④⑥②③⑤①【答案】C【知識點】鹵代烴簡介【解析】【解答】根據鹵代烴中鹵素原子的檢驗實驗步驟可知,④取少許鹵代烴于試管中;②加入NaOH溶液;⑥加熱,使之充分反應;③冷卻;⑤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①滴入硝酸銀溶液,觀察現象,如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原鹵代烴中含有氯原子,故順序為④②⑥③⑤①。故答案為:C【分析】檢驗鹵代烴中的鹵素原子時,需先將鹵代烴水解形成鹵素離子,再用AgNO3溶液與鹵素離子形成沉淀,根據沉淀的顏色判斷鹵代烴中的鹵素原子。12.(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萜類化合物廣泛存在于動植物體內,關于下列萜類化合物的說法錯誤的是A.a和b都屬于芳香族化合物B.a、b、c均能與加成C.b能發生消去反應D.c能與新制懸濁液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答案】A【知識點】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乙醇的消去反應;醛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A.芳香族是指含有苯環結構的有機物,a中不含苯環,因此不屬于芳香族,故A錯誤;B.a中含有碳碳雙鍵、b中含有苯環、c中含有醛基,因此a、b、c都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故B正確;C.b中含有醇羥基,且羥基所連碳的鄰位碳上含有氫原子,因此可發生消去反應,故C正確;D.c中含有醛基,因此能與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淀,故D正確;故答案為:A【分析】A、含有苯環的化合物屬于芳香族化合物。B、碳碳雙鍵、苯環和醛基都能與H2發生加成反應。C、含有醇羥基,且鄰位碳原子上含有氫原子,可發生消去反應。D、含有-CHO,可與新制Cu(OH)2懸濁液反應。13.(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一種能用于“點擊反應”的新分子,結構如圖所示,其中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已知Y的原子序數是X的2倍,基態W原子價電子排布式為nsnnp2n-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簡單離子半徑:Z>Y>X>W B.Y的氧化物均為極性分子C.簡單氫化物的沸點:X>Y D.Z的所有含氧酸均為強酸【答案】C【知識點】原子核外電子排布;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氫鍵的存在對物質性質的影響;微粒半徑大小的比較【解析】【解答】由分析可知,W為N、X為O、Y為S、Z為Cl。A.電子層數越多,離子半徑越大;電子層結構相同,核電荷數越多,離子半徑越小。因此簡單離子半徑:S2->Cl->N3->O2-,A錯誤;B.Y的氧化物有SO2和SO3,其中SO3為非極性分子,B錯誤;C.水分子間存在氫鍵,因此沸點:H2O>H2S,C正確;D.Z的所有含氧酸不一定均為強酸,例如次氯酸為弱酸,D錯誤;故答案為:C【分析】基態W原子價電子排布式為nsnnp2n-1,s能級只有一個軌道,只能容納2個電子,即n=2,因此W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2s22p3,所以W為N。X可形成2個共價鍵,Y可形成6個共價鍵,因此X、Y的最外層電子數都是6,且Y的原子序數為X的2倍,因此X為O、Y為S。Z的原子序數大于Y,且可形成1個共價鍵,因此Z為Cl。據此分析選項。14.(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若等物質的量的該有機物分別與Na、NaOH、NaHCO3恰好反應時,則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質的量之比是A.4∶3∶2 B.6∶4∶3 C.1∶1∶1 D.3∶2∶1【答案】A【知識點】醇類簡介;羧酸簡介【解析】【解答】1mol該物質含2mol羧基、1mol醇羥基、1mol酚羥基,三種官能團均能和Na反應,因此消耗n(Na)=4mol;羧基、酚羥基可以和NaOH反應,因此消耗n(NaOH)=3mol;羧基可以和碳酸氫鈉反應,因此消耗n(NaHCO3)=2mol。綜上,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質的量之比是4:3:2。故答案為:A【分析】此題是對有機物結構和性質的考查,結合相關官能團的性質分析。能與Na反應的官能團有-OH、-COOH;能與NaOH反應的官能團有酚羥基、-COOH;能與NaHCO3反應的官能團有-COOH。15.(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化合物Y是一種治療神經類疾病的藥物,可由化合物X經多步反應得到。下列有關X、Y的說法正確的是A.X的分子式為B.Y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處于同一平面C.可用溶液或溶液鑒別化合物X、YD.Y能與鹽酸、NaOH溶液反應,且1molY最多能與4molNaOH反應【答案】C【知識點】有機物的鑒別;苯酚的性質及用途;酯的性質【解析】【解答】A.根據結構式可知,X的分子式為C14H13NO7,A錯誤;B.Y中右上方含有連接3個碳原子的飽和碳原子,為四面體結構,因此Y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處于同一平面,B錯誤;C.X分子中含有羧基而Y分子中沒有羧基,羧基能與NaHCO3溶液反應產生CO2氣體,因此可以用溶液鑒別兩者。X分子中沒有酚羥基,Y分子中含有酚羥基,酚羥基遇FeCl3溶液顯紫色,因此可以用溶液鑒別兩者,C正確;D.Y分子中含有氨基,能與鹽酸反應,分子中的酚羥基、溴原子和酯基都能與NaOH溶液反應,由于Y分子中左邊的酯基水解得到羧基和酚羥基,因此最多能消耗5molNaOH,D錯誤;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結構簡式確定分子式。B、飽和碳原子為四面體結構,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根據X、Y中的官能團,以及官能團的性質進行分析。D、Y中與苯環相連的酯基水解產生酚羥基,也能與NaOH反應。16.(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一種四方結構的超導化合物的晶胞如下圖圖1所示,圖中氧負離子和氟離子共同占據晶胞的上下底面位置,若兩者的比例依次用n和1-n表示,晶胞中Sm和As原子的 投影位置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晶胞中Sm的原子個數為2B.基態Fe原子核外存在15個空間運動狀態不同的電子C.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SmFeAsOnF1-nD.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該晶體的密度為【答案】D【知識點】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晶胞的計算【解析】【解答】A.由晶胞結構可知,每個晶胞中含Sm的個數為,A正確;B.Fe為26號元素,基態Fe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因此基態Fe原子核外存15個空間運動狀態不同的26個電子,B正確;C.由晶胞結構可知,每個晶胞中含Sm的個數為,含Fe的個數為,含As的個數為,含O的個數為,含F的個數為;。因此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C正確;D.1個晶胞中含有2個,其質量為,1個晶胞的體積為,因此該晶體的密度,D錯誤;故答案為:D【分析】A、Sm原子位于晶胞的面上,據此確定其個數。B、根據基態Fe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確定其不同空間運動狀態的電子。C、根據均攤法確定該化合物的化學式。D、根據公式計算晶體的密度。17.(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按照要求填空:①②③④⑤⑥(1)上述物質中互為同系物的是 (填物質序號)。(2)用系統命名法對物質⑥進行命名,其名稱是 ;⑤的核磁共振氫譜中有 組峰。(3)②的分子式為 ,它的六氯代物有 種。(4)寫出④與濃溴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向④的澄清鈉鹽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溶液變渾濁,用化學方程式解釋原因 。【答案】(1)①⑥(2)2,4-二甲基己烷;4(3)C8H8;3(4)+3Br2→+3HBr;+CO2+H2O→↓+NaHCO3【知識點】有機化合物的命名;同分異構現象和同分異構體;苯酚的性質及用途;同系物【解析】【解得】(1)同系物是指結構相似,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化合物,上述物質中互為同系物的是①⑥,均為烷烴同系物。故答案為:①⑥(2)⑥為烷烴,烷烴命名時,選用最長的碳鏈為主鏈,故主鏈上有6個碳原子,故為己烷,從離支鏈近的一端給主鏈上的碳原子進行編號,并標出支鏈的位置,故兩個甲基分別位于2號和4號碳原子上,故名稱為2,4-二甲基己烷;⑤中等效氫有4種,故⑤的核磁共振氫譜中有4組峰。故答案為: 2,4-二甲基己烷 ;4(3)由②的結構簡式可知其分子式為C8H8;②的二氯代物有3種(定一動一的思路書寫,如圖),根據換元的思路可知,它的六氯代物也有3種。故答案為: C8H8 ;3(4)④苯酚與濃溴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Br2→↓+3HBr;苯酚鈉鹽溶液能溶于水,通入二氧化碳后生成苯酚難溶于水,故出現溶液變渾濁現象,化學方程式+CO2+H2O→↓+NaHCO3。故答案為:+3Br2→↓+3HBr;+CO2+H2O→↓+NaHCO3【分析】(1)同系物是指結構相似,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多個CH2的有機物。(2)根據烷烴的系統命名法對該有機物進行命名。根據結構的對稱性確定核磁共振氫譜中峰的個數。(3)根據結構簡式確定分子式。六氯代物的個數等于其二氯代物的個數。(4)④為苯酚,酚羥基鄰位、對位碳原子上的H原子可與濃溴水發生取代反應,據此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由于酸性H2CO3>苯酚,因此CO2能與苯酚鈉溶液反應生成苯酚沉淀,使得溶液變渾濁。(1)同系物是指結構相似,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化合物,上述物質中互為同系物的是①⑥,均為烷烴同系物。(2)⑥為烷烴,烷烴命名時,選用最長的碳鏈為主鏈,故主鏈上有6個碳原子,故為己烷,從離支鏈近的一端給主鏈上的碳原子進行編號,并標出支鏈的位置,故兩個甲基分別位于2號和4號碳原子上,故名稱為2,4-二甲基己烷;⑤中等效氫有4種,故⑤的核磁共振氫譜中有4組峰。(3)由②的結構簡式可知其分子式為C8H8;②的二氯代物有3種(定一動一的思路書寫,如圖),根據換元的思路可知,它的六氯代物也有3種。(4)④苯酚與濃溴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Br2→↓+3HBr;苯酚鈉鹽溶液能溶于水,通入二氧化碳后生成苯酚難溶于水,故出現溶液變渾濁現象,化學方程式+CO2+H2O→↓+NaHCO3。18.(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己二酸二甲酯又稱己二酸雙甲酯、肥酸二甲酯,為一種無色透明液體,工業上主要用于合成中間體、醫藥、香料等。實驗室以己二酸和甲醇為原料制備己二酸二甲酯的反應原理和實驗裝置(加熱裝置及夾持儀器省略)如圖:+2CH3OH+2H2O相關性質 己二酸 甲醇 己二酸二甲酯熔點/℃ 152 -97 8相對密度/( g cm-3) 1.36 0.79 1.06相對分子質量 146 32 174實驗過程:I.將5.84g己二酸加入到圓底燒瓶中,加入32mL甲醇(過量),緩緩加入4mL濃H2SO4,1~2粒沸石,裝上回流裝置,回流裝置上端裝一干燥管,加熱回流2h;Ⅱ.稍冷,蒸出大部分的甲醇(約20mL),加入10g碎冰,用20mL乙醚三次萃取;Ⅲ.將乙醚溶液合并,用20mL飽和Na2CO3溶液洗滌,再用10mL飽和NaCl溶液多次洗滌,無水MgSO4干燥0.5h;Ⅳ.過濾,蒸出乙醚,再減壓蒸出少量殘留的甲醇,得無色液體5.6g。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儀器X的名稱為 。(2)步驟I中,加入過量甲醇的目的是 ;若甲醇分子中的氧原子為18O,則反應后18O存在于 (填“己二酸二甲酯”或“水”)中。(3)步驟Ⅱ中,萃取所用到的主要儀器是 。(4)步驟Ⅲ中,用飽和Na2CO3溶液洗滌的目的是 。(5)寫出步驟Ⅲ中己二酸與Na2CO3(按物質的量之比為1∶1)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6)本實驗所得到的己二酸二甲酯的產率為 (保留三位有效數字)。【答案】(1)球形冷凝管(2)作為溶劑、提高己二酸的轉化率;己二酸二甲酯(3)分液漏斗(4)除去殘留的己二酸等酸性物質,減少己二酸二甲酯的溶解損失(5)HOOC(CH2)4COOH+Na2CO3→NaOOC(CH2)4COONa+H2O+CO2↑(6)80.5%【知識點】羧酸簡介;探究物質的組成或測量物質的含量【解析】【解答】(1)由題給裝置可知,儀器X為球形冷凝管。故答案為:球形冷凝管(2)步驟Ⅰ中,加入過量甲醇一是可以溶解己二酸,使反應物己二酸和甲醇充分接觸,二是增大反應物的濃度,使酯化反應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有利于提高己二酸的轉化率;酯化反應的機理是羧酸脫掉羥基,醇脫掉氫原子,則反應后18O存在于己二酸二甲酯中。故答案為: 作為溶劑、提高己二酸的轉化率 ; 己二酸二甲酯(3)步驟Ⅱ中,萃取所用到的主要儀器是分液漏斗。故答案為:分液漏斗(4)步驟Ⅲ中,用飽和Na2CO3溶液洗滌可以除去己二酸二甲酯中殘留的己二酸等酸性物質,同時也可以降低己二酸二甲酯的溶解度,減少溶解造成的損失。故答案為: 除去殘留的己二酸等酸性物質,減少己二酸二甲酯的溶解損失(5)羧酸的酸性強于碳酸,物質的量比為1:1的己二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己二酸鈉、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OOC(CH2)4COOH+Na2CO3→NaOOC(CH2)4COONa+H2O+CO2↑。故答案為:HOOC(CH2)4COOH+Na2CO3→NaOOC(CH2)4COONa+H2O+CO2↑(6)5.84g己二酸的物質的量為,則己二酸二甲酯的理論產量為,則本實驗所得到的己二酸二甲酯的產率為。故答案為:80.5%【分析】(1)根據圖示儀器確定其名稱。(2)加入過量的甲醇,可提高己二酸的轉化率。根據酯化反應的原理“酸脫羥基,醇脫氫”確定18O的位置。(3)萃取所用的儀器為分液漏斗。(4)己二酸能與Na2CO3反應,且己二酸二甲酯在飽和Na2CO3溶液中的溶解度較小。(5)己二酸與Na2CO3按1:1的比例反應,則反應后中2個-COOH都參與反應,生成-COONa、H2O和CO2。(6)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計算生成己二酸二甲酯的量,結合公式計算產率。(1)由題給裝置可知,儀器X為球形冷凝管。(2)步驟Ⅰ中,加入過量甲醇一是可以溶解己二酸,使反應物己二酸和甲醇充分接觸,二是增大反應物的濃度,使酯化反應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有利于提高己二酸的轉化率;酯化反應的機理是羧酸脫掉羥基,醇脫掉氫原子,則反應后18O存在于己二酸二甲酯中。(3)步驟Ⅱ中,萃取所用到的主要儀器是分液漏斗。(4)步驟Ⅲ中,用飽和Na2CO3溶液洗滌可以除去己二酸二甲酯中殘留的己二酸等酸性物質,同時也可以降低己二酸二甲酯的溶解度,減少溶解造成的損失。(5)羧酸的酸性強于碳酸,物質的量比為1:1的己二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己二酸鈉、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OOC(CH2)4COOH+Na2CO3→NaOOC(CH2)4COONa+H2O+CO2↑。(6)5.84g己二酸的物質的量為,則己二酸二甲酯的理論產量為,則本實驗所得到的己二酸二甲酯的產率為。19.(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光伏材料又稱太陽能材料,是指能將太陽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材料。可作太陽能電池材料的有單晶硅、多晶硅、非晶硅、GaAlAs、InP、CdS 等。回答下列問題:(1)基態Cr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 。(2)原子中電子有兩種相反的自旋狀態,分別用和表示,稱為電子的自旋磁量子數,則基態S原子中電子自旋磁量子數的代數和為 。(3)基態P原子中電子占據的最高能層符號為 ;的空間結構為 。(4)砷化鎵薄膜太陽能電池被用來為“天宮”空間站的核心艙供電。已知砷化鎵的熔點為1238℃,其晶胞結構如下圖所示。①該晶體的化學式為 。②該晶體的類型為 ;若晶胞密度為d,摩爾質量為M,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用NA表示,則晶胞中最近的As和Ga原子核間距為 nm(只列計算式)。【答案】(1)3d54s1(2)+1或-1(3)M;正四面體形(4)GaAs;共價晶體;××107【知識點】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判斷簡單分子或離子的構型;晶胞的計算【解析】【解答】(1)Cr原子核外有24個電子,基態Cr原子的簡化電子排布式為[Ar]3d54s1;基態Cr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d54s1。故答案為:3d54s1(2)S原子核外有16個電子,基態S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s23p4,3p軌道上有2個未成對的電子,則基態S原子中電子自旋磁量子數的代數和為+1或-1。故答案為:+1或-1(3)P原子核外有15個電子,基態P原子的簡化電子排布式為[Ne]3s23p3,電子占據的最高能層符號為M;中中心P原子上的孤電子對數為×(5+3-4×2)=0,σ鍵電子對數為4、價層電子對數為4,由于沒有孤電子對,其空間結構為正四面體形。故答案為:M;正四面體形(4)①根據“均攤法”,1個晶胞中含Ga:4個,As:8×+6×=4個,該晶體的化學式為GaAs。故答案為:GaAs②砷化鎵的熔點為1238℃,該晶體的類型屬于共價晶體;1個晶胞的質量為g,1個晶胞的體積為g÷dg/cm3=cm3,晶胞的邊長為cm,晶胞中最近的As和Ga原子核間距為體對角線的,即為×cm=××107nm。故答案為:共價晶體;××107【分析】(1)根據Cr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確定其價電子排布式。(2)根據核外電子排布圖和電子自旋磁量子數的概念進行計算。(3)根據基態P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確定電子占據的最高能層符號。根據價層電子對數確定PO43-的空間結構。(4)①根據均攤法確定該晶體的化學式。②熔點為1238℃,則該晶體為共價晶體。晶胞中最近的As和Ga原子核間的根據公式計算晶體的距離為體對角線的,據此結合密度公式計算晶胞參數,從而得到最短距離。(1)Cr原子核外有24個電子,基態Cr原子的簡化電子排布式為[Ar]3d54s1;基態Cr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d54s1。(2)S原子核外有16個電子,基態S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s23p4,3p軌道上有2個未成對的電子,則基態S原子中電子自旋磁量子數的代數和為+1或-1。(3)P原子核外有15個電子,基態P原子的簡化電子排布式為[Ne]3s23p3,電子占據的最高能層符號為M;中中心P原子上的孤電子對數為×(5+3-4×2)=0,σ鍵電子對數為4、價層電子對數為4,由于沒有孤電子對,其空間結構為正四面體形。(4)①根據“均攤法”,1個晶胞中含Ga:4個,As:8×+6×=4個,該晶體的化學式為GaAs。②砷化鎵的熔點為1238℃,該晶體的類型屬于共價晶體;1個晶胞的質量為g,1個晶胞的體積為g÷dg/cm3=cm3,晶胞的邊長為cm,晶胞中最近的As和Ga原子核間距為體對角線的,即為×cm=××107nm。20.(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具有抗菌作用的白頭翁素衍生物N的合成路線如圖所示:已知:i.RCH2BrR-HC=CH-R';ii.R-HC=CH-R';iii.R-HC=CH-R'(以上R、R'、R''代表氫、烷基或芳香烴基等)。回答下列問題:(1)物質B的名稱是 ,物質D所含官能團的名稱是 。(2)物質C的結構簡式是 。(3)由H生成M的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類型為 。(4)F的同分異構體中,符合下列條件的有 種(不包含立體異構)。①分子中含有苯環,且苯環上有兩個取代基;②分子存在;③能與碳酸氫鈉溶液反應生成CO2。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6組峰,且面積比為1:1:1:2:2:3的一種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 。(5)寫出用乙烯和乙醛為原料制備化合物的合成路線(其他試劑任選): 。【答案】(1)2-溴甲苯(或鄰溴甲苯);碳溴鍵、羧基(2)(3) +NaOH+NaI+H2O;消去反應(4)15;(或)(5)CH2=CH2CH3CH2BrCH3CH=CHCH3【知識點】有機物的推斷;有機物的合成;同分異構現象和同分異構體;酯的性質【解析】【解答】(1)苯環上甲基與溴元素為鄰位取代,所以物質B的名稱是2-溴甲苯(或鄰溴甲苯);物質D 所含官能團為羧基和溴原子(或碳溴鍵);故答案為: 2-溴甲苯(或鄰溴甲苯) ; 碳溴鍵、羧基(2)由分析知,物質C的結構簡式是。故答案為:(3)H為,H在NaOH的醇溶液中加熱發生消去反應生成M,M為,則由H生成M的化學方程式為+NaOH+NaI+H2O,反應類型為消去反應。故答案為:+NaOH+NaI+H2O;消去反應(4)F的同分異構體中,符合下列條件:①分子中含有苯環,且苯環上有兩個取代基;②分子存在;③能與碳酸氫鈉溶液反應生成CO2,結構中含有-COOH,第一種情況:兩個取代基分別為-COOH、-CH2CH=CH2,第二種情況:兩個取代基分別為-COOH、-CH=CHCH3,第三種情況:兩個取代基分別為-COOH、-C(CH3)=CH2,第四種情況:兩個取代基分別為-CH2COOH、-CH=CH2,第五種情況:兩個取代基分別為 -CH=CHCOOH、-CH3,第六種情況:兩個取代基分別為 -C(COOH)=CH2、-CH3,每種情況均有鄰、間、對3種,故共種;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6組峰,且面積比為1:1:1:2:2:3的一種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或)。故答案為:15;(或)(5)反應的過程為:首先將乙烯中C=C打開,采用HBr加成反應,由已知反應ⅰ和ⅲ即可得到目的產物,則合成路線為CH2=CH2CH3CH2BrCH3CH=CHCH3。故答案為:CH2=CH2CH3CH2BrCH3CH=CHCH3【分析】(1)根據B的結構簡式確定其名稱。根據D的結構簡式確定其所含的官能團名稱。(2) 由C的分子式對比D的結構簡式可知C為。(3)H為,H在NaOH的醇溶液中加熱發生消去反應生成M,M為,據此書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4)能與NaHCO3溶液反應生成CO2,說明分子結構中含有-COOH,據此確定同分異構體的個數。核磁共振氫譜有6組峰,峰面積比為1:1:1:2:2:3,結合結構的對稱性確定該同分的異構體的結構簡式。(5)有機物可由 CH3CH=CHCH3反應生成;而CH3CH=CHCH3可由CH3CH2Br與CH3CHO反應得到; CH3CH2Br可由CH2=CH2與HBr發生加成反應生成。據此確定合成路線圖。(1)苯環上甲基與溴元素為鄰位取代,所以物質B的名稱是2-溴甲苯(或鄰溴甲苯);物質D 所含官能團為羧基和溴原子(或碳溴鍵);(2)由分析知,物質C的結構簡式是。(3)H為,H在NaOH的醇溶液中加熱發生消去反應生成M,M為,則由H生成M的化學方程式為+NaOH+NaI+H2O,反應類型為消去反應。(4)F的同分異構體中,符合下列條件:①分子中含有苯環,且苯環上有兩個取代基;②分子存在;③能與碳酸氫鈉溶液反應生成CO2,結構中含有-COOH,第一種情況:兩個取代基分別為-COOH、-CH2CH=CH2,第二種情況:兩個取代基分別為-COOH、-CH=CHCH3,第三種情況:兩個取代基分別為-COOH、-C(CH3)=CH2,第四種情況:兩個取代基分別為-CH2COOH、-CH=CH2,第五種情況:兩個取代基分別為 -CH=CHCOOH、-CH3,第六種情況:兩個取代基分別為 -C(COOH)=CH2、-CH3,每種情況均有鄰、間、對3種,故共種;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6組峰,且面積比為1:1:1:2:2:3的一種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或)。(5)反應的過程為:首先將乙烯中C=C打開,采用HBr加成反應,由已知反應ⅰ和ⅲ即可得到目的產物,則合成路線為CH2=CH2CH3CH2BrCH3CH=CHCH3。1 / 1廣東省深圳市光明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1.(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悠久的歷史創造了燦爛的華夏文明。下列文化典籍中標注的物品不涉及有機物的是A.凡釀酒必資曲藥成信B.收取種繭……近上則絲薄,近地則子不生也C.鎮戎軍有一鐵甲……強弩射之,不能入D.松脂出隴西,松膠者善2.(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按系統命名法,下列烴的命名正確的是A.的名稱為2,5-二甲基-3-乙基己烷B.的名稱為二甲苯C.的名稱為2,4-二乙基戊烷D.H2C=CH-CH=CH2的名稱為1,4-丁二烯3.(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飛向太空的運載火箭發動機以偏二甲肼和液態四氧化二氮為主要燃料,發生的反應為(H3C)2N-NH2+2N2O43N2+4H2O+2CO2,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基態氧原子價電子軌道表示式:B.碳的原子結構示意圖:C.基態H原子的1s軌道電子云輪廓圖:D.水分子的空間結構模型:4.(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下列粒子的VSEPR模型為四面體且其空間結構為三角錐形的是( )A. B. C. D.5.(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乙基環己烷( )的一氯代物(不考慮立體異構)有A.3種 B.4種 C.5種 D.6種6.(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檸檬烯是一種食用香料,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檸檬烯的分析錯誤的是A.檸檬烯的分子式為B.檸檬烯的一溴代物有6種C.檸檬烯分子與等物質的量的加成產物有3種D.一定條件下,檸檬烯分別可以發生加成、取代、氧化反應7.(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26g苯乙烯( )中含碳碳雙鍵數為NAB.94g苯酚與足量溶液反應生成的氣體分子數為NAC.標準狀況下,22.4L丙酮中含有的氧原子數為NAD.30g葡萄糖與2,3-二羥基丙醛( )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數為NA8.(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下列實驗裝置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圖1證明1-溴丁烷和無水乙醇共熱生成1-丁烯B.圖2證明C2H2具有還原性C.圖3證明碳酸酸性強于苯酚酸性D.圖4用于分離二氯甲烷(沸點40℃)、三氧甲烷(沸點62℃)和四氯化碳(沸點77℃)9.(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分子式為C7H8O的芳香族化合物中,與FeCl3溶液混合后顯紫色和不顯紫色的物質分別A.2種和1種 B.3種和2種 C.2種和3種 D.3種和1種10.(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為除去下列有機物中混有的雜質,所選用的除雜試劑及分離方法均正確的是選項 有機物(雜質) 除雜試劑 分離方法A 丙酸丙酯(丙酸) 飽和溶液 分液B 丙烷(乙烯) 的溶液 洗氣C 丙酸(丙醇) 酸性溶液 分液D 苯酚(苯甲酸) NaOH溶液 過濾A.A B.B C.C D.D11.(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涂改液中含有的三氯甲烷、三氯乙烷等鹵代烴,會對人體造成一定傷害。為檢驗鹵代烴中的氯元素,進行如下操作,正確的操作步驟是①滴入硝酸銀溶液,觀察現象 ②加入NaOH溶液 ③冷卻 ④取少許鹵代烴于試管中 ⑤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 ⑥加熱,使之充分反應A.④⑤②⑥③① B.④⑤⑥③②①C.④②⑥③⑤① D.④⑥②③⑤①12.(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萜類化合物廣泛存在于動植物體內,關于下列萜類化合物的說法錯誤的是A.a和b都屬于芳香族化合物B.a、b、c均能與加成C.b能發生消去反應D.c能與新制懸濁液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13.(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一種能用于“點擊反應”的新分子,結構如圖所示,其中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已知Y的原子序數是X的2倍,基態W原子價電子排布式為nsnnp2n-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簡單離子半徑:Z>Y>X>W B.Y的氧化物均為極性分子C.簡單氫化物的沸點:X>Y D.Z的所有含氧酸均為強酸14.(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若等物質的量的該有機物分別與Na、NaOH、NaHCO3恰好反應時,則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質的量之比是A.4∶3∶2 B.6∶4∶3 C.1∶1∶1 D.3∶2∶115.(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化合物Y是一種治療神經類疾病的藥物,可由化合物X經多步反應得到。下列有關X、Y的說法正確的是A.X的分子式為B.Y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處于同一平面C.可用溶液或溶液鑒別化合物X、YD.Y能與鹽酸、NaOH溶液反應,且1molY最多能與4molNaOH反應16.(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一種四方結構的超導化合物的晶胞如下圖圖1所示,圖中氧負離子和氟離子共同占據晶胞的上下底面位置,若兩者的比例依次用n和1-n表示,晶胞中Sm和As原子的 投影位置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晶胞中Sm的原子個數為2B.基態Fe原子核外存在15個空間運動狀態不同的電子C.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SmFeAsOnF1-nD.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該晶體的密度為17.(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按照要求填空:①②③④⑤⑥(1)上述物質中互為同系物的是 (填物質序號)。(2)用系統命名法對物質⑥進行命名,其名稱是 ;⑤的核磁共振氫譜中有 組峰。(3)②的分子式為 ,它的六氯代物有 種。(4)寫出④與濃溴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向④的澄清鈉鹽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溶液變渾濁,用化學方程式解釋原因 。18.(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己二酸二甲酯又稱己二酸雙甲酯、肥酸二甲酯,為一種無色透明液體,工業上主要用于合成中間體、醫藥、香料等。實驗室以己二酸和甲醇為原料制備己二酸二甲酯的反應原理和實驗裝置(加熱裝置及夾持儀器省略)如圖:+2CH3OH+2H2O相關性質 己二酸 甲醇 己二酸二甲酯熔點/℃ 152 -97 8相對密度/( g cm-3) 1.36 0.79 1.06相對分子質量 146 32 174實驗過程:I.將5.84g己二酸加入到圓底燒瓶中,加入32mL甲醇(過量),緩緩加入4mL濃H2SO4,1~2粒沸石,裝上回流裝置,回流裝置上端裝一干燥管,加熱回流2h;Ⅱ.稍冷,蒸出大部分的甲醇(約20mL),加入10g碎冰,用20mL乙醚三次萃取;Ⅲ.將乙醚溶液合并,用20mL飽和Na2CO3溶液洗滌,再用10mL飽和NaCl溶液多次洗滌,無水MgSO4干燥0.5h;Ⅳ.過濾,蒸出乙醚,再減壓蒸出少量殘留的甲醇,得無色液體5.6g。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儀器X的名稱為 。(2)步驟I中,加入過量甲醇的目的是 ;若甲醇分子中的氧原子為18O,則反應后18O存在于 (填“己二酸二甲酯”或“水”)中。(3)步驟Ⅱ中,萃取所用到的主要儀器是 。(4)步驟Ⅲ中,用飽和Na2CO3溶液洗滌的目的是 。(5)寫出步驟Ⅲ中己二酸與Na2CO3(按物質的量之比為1∶1)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6)本實驗所得到的己二酸二甲酯的產率為 (保留三位有效數字)。19.(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光伏材料又稱太陽能材料,是指能將太陽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材料。可作太陽能電池材料的有單晶硅、多晶硅、非晶硅、GaAlAs、InP、CdS 等。回答下列問題:(1)基態Cr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 。(2)原子中電子有兩種相反的自旋狀態,分別用和表示,稱為電子的自旋磁量子數,則基態S原子中電子自旋磁量子數的代數和為 。(3)基態P原子中電子占據的最高能層符號為 ;的空間結構為 。(4)砷化鎵薄膜太陽能電池被用來為“天宮”空間站的核心艙供電。已知砷化鎵的熔點為1238℃,其晶胞結構如下圖所示。①該晶體的化學式為 。②該晶體的類型為 ;若晶胞密度為d,摩爾質量為M,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用NA表示,則晶胞中最近的As和Ga原子核間距為 nm(只列計算式)。20.(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具有抗菌作用的白頭翁素衍生物N的合成路線如圖所示:已知:i.RCH2BrR-HC=CH-R';ii.R-HC=CH-R';iii.R-HC=CH-R'(以上R、R'、R''代表氫、烷基或芳香烴基等)。回答下列問題:(1)物質B的名稱是 ,物質D所含官能團的名稱是 。(2)物質C的結構簡式是 。(3)由H生成M的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類型為 。(4)F的同分異構體中,符合下列條件的有 種(不包含立體異構)。①分子中含有苯環,且苯環上有兩個取代基;②分子存在;③能與碳酸氫鈉溶液反應生成CO2。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6組峰,且面積比為1:1:1:2:2:3的一種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 。(5)寫出用乙烯和乙醛為原料制備化合物的合成路線(其他試劑任選):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氨基酸、蛋白質的結構和性質特點;無機化合物與有機化合物的概念;油脂的性質、組成與結構【解析】【解答】A.酒的主要成分為乙醇,其化學式為CH3CH2OH,屬于有機物,A不符合題意;B.蠶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屬于有機物,B不符合題意;C.鐵甲的主要成分是生鐵,為金屬材料,屬于無機物,C符合題意;D.松脂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為高級脂肪酸的甘油酯,屬于有機物,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酒精為CH3CH2OH,屬于有機物。B、蠶絲的成分為蛋白質,屬于有機物。C、鐵甲的成分為生鐵,屬于無機物。D、松脂為油脂,屬于有機物。2.【答案】A【知識點】有機化合物的命名【解析】【解答】A.的最長碳鏈含有6個碳原子,2號碳原子和5號碳原子上含有一個甲基,3號碳原子上含有一個乙基,因此該有機物的名稱為2,5-二甲基-3-乙基己烷,故A正確;B.的系統命名為1,3-二甲苯或間二甲苯,故B錯誤;C.的最長碳鏈含有7個碳原子,其中3號碳原子和5含碳原子上各有一個甲基,因此該有機物的名稱為3,5-二甲基庚烷,故C錯誤;D.中最長碳鏈含有4個碳原子,且碳碳雙鍵在1號碳原子和3號碳原子上,因此該有機物的名稱為1,3-丁二烯,故D錯誤;故答案為:A【分析】此題是對有機物命名的考查,結合基礎有機物的命名規則進行分析即可。3.【答案】A【知識點】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判斷簡單分子或離子的構型;原子結構示意圖【解析】【解答】A.基態氧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2s22p4,一個原子軌道最多容納2個電子,且自旋方向相反,因此基態氧原子價電子軌道表示式:,A錯誤;B.碳原子的核電荷數為6,因此碳原子結構示意圖為:,B正確;C.基態H原子的1s軌道為球形,電子云輪廓圖為:,C正確;D.水分子的空間結構為V形,其空間結構模型為:,D正確;故答案為:A【分析】A、根據基態氧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分析。B、碳原子的核電荷數為6,據此確定碳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C、基態氫原子的1s軌道為球形。D、水分子的空間結構為V型。4.【答案】A【知識點】判斷簡單分子或離子的構型【解析】【解答】A、H3O+為三角錐形,A正確;B、BF3為平面三角形,B錯誤;C、NO3-為平面三角形,C錯誤;D、SO42-為正四面體,D錯誤;故答案為:A【分析】雜化軌道數=周圍原子數+孤電子對數,若雜化軌道數=2,為sp雜化,雜化軌道數=3,為sp2雜化,雜化軌道數=4,為sp3雜化;雜化軌道數=2,為直線;雜化軌道數=3,周圍原子數=3,為三角形;雜化軌道數=3,周圍原子數=2,為V形;雜化軌道數=4,周圍原子數=4,為四面體;雜化軌道數=4,周圍原子數=3,為三角錐;雜化軌道數=4,周圍原子數=2,為V形。5.【答案】D【知識點】同分異構現象和同分異構體【解析】【解答】由分子結構的對稱性可知,該分子內共有6種氫原子:其中六元環上有四種,乙基上有2種,因此一氯代物共有6種,D項正確;故答案為:D【分析】此題是對有機物一氯代物同分異構體的考查,根據有機物結構的對稱性確定有機物分子中等效氫原子的個數,等效氫原子的個數即為一氯代物種類的個數。6.【答案】B【知識點】同分異構現象和同分異構體;烯烴【解析】【解答】A.由檸檬烯的結構簡式可知,檸檬烯的分子式為,故A正確;B.有結構的對稱性可知,檸檬烯分子有8種等效氫原子,因此其一溴代物有8種,故B錯誤;C.檸檬烯分子與等物質的量的發生加成反應的類型有1,2-加成和1,4-加成兩種模式。因此產物有、和,共3種,故C正確;D.該有機物分子中有碳碳雙鍵,在一定條件下,它可以發生加成反應、取代反應和氧化反應,故D正確;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檸檬烯的結構簡式確定其分子式。B、根據結構的對稱性確定等效氫原子的個數,即為一溴代物的個數。C、結合1,3-丁二烯的1,2-加成和1,4-加成分析。D、含有碳碳雙鍵可以發生加成反應和氧化反應。7.【答案】D【知識點】苯的結構與性質;單糖的性質和用途;苯酚的化學性質;氣體摩爾體積;阿伏加德羅常數【解析】【解答】A.26g苯乙烯()的物質的量為,1個苯乙烯分子中只含有1個碳碳雙鍵,則26g苯乙烯()中含碳碳雙鍵數為0.25NA,A不正確;B.酸性:苯酚<碳酸,所以苯酚與NaHCO3不反應,不能生成CO2氣體,B不正確;C.標準狀況下,丙酮呈液態,不能應用氣體摩爾體積計算,因此無法求出22.4L丙酮的物質的量,也就無法求出其含有的氧原子數,C不正確;D.葡萄糖與2,3-二羥基丙醛的最簡式都為CH2O,因此30g葡萄糖與2,3-二羥基丙醛( )的混合物中含1mol“CH2O”,所以混合物中所含碳原子數為NA,D正確;故答案為:D【分析】A、一個苯乙烯分子中只含有一個碳碳雙鍵。B、苯酚與NaHCO3不反應。C、標準狀態下丙酮是液體。D、葡萄糖與2,3-二羥基丙醛的最簡式都是CH2O,據此計算。8.【答案】D【知識點】乙炔炔烴;鹵代烴簡介;蒸餾與分餾;苯酚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A.乙醇具有揮發性,使得1-丁烯中混有乙醇,乙醇和1-丁烯都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引起干擾,因此無法證明1-溴丁烷和無水乙醇共熱生成1-丁烯,選項A錯誤;B.C2H2能與溴發生加成反應,不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因此不能說明其具有還原性,選項B錯誤;C.醋酸具有揮發性,產生的二氧化碳中混有醋酸分子,CO2、CH3COOH都能與苯酚鈉反應使其產生白色沉淀而引起干擾,選項C錯誤;D.互溶但沸點不同的液體可用蒸餾進行分離,二氯甲烷(沸點40℃)、三氧甲烷(沸點62℃)和四氯化碳(沸點77℃),可用如圖裝置分離,選項D正確;故答案為:D【分析】A、揮發出的乙醇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反應生成的H2S也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C、醋酸具有揮發性,揮發的CH3COOH也能與苯酚鈉反應生成苯酚。D、互溶但沸點不同的液體可用蒸餾裝置進行分離。9.【答案】B【知識點】同分異構現象和同分異構體;苯酚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芳香族化合物A的分子式為C7H8O,因此A含有1個苯環。遇FeCl3溶液可發生顯色反應,含有酚羥基,分子結構中剩余1個甲基,甲基與酚羥基有鄰、間、對三種位置關系,因此符合條件的A的結構有3種。遇FeCl3溶液不顯紫色,則不含酚羥基,因此側鏈的結構可能為-CH2OH或-OCH3,符合條件的A的結構有2種,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此題是對同分異構體結構書寫的考查,結合限定條件確定同分異構體中所含的結構單元,再根據位置異構確定同分異構體的個數。10.【答案】A【知識點】物質的分離與提純;苯酚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A.Na2CO3與丙酸丙酯不反應,與丙酸反應生成鈉鹽、水和二氧化碳,再經分液可除去丙酸,A正確;B.的溶液與丙烷互溶,與乙烯能發生加成反應,無法通過洗氣除雜,B錯誤;C. 酸性溶液與丙酸互溶,與丙醇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無法通過分液除雜,C錯誤;D. NaOH溶液與 苯酚、苯甲酸均能發生反應,而過濾適用于分離固液難溶的混合物,無法除雜,D錯誤;故答案為:A【分析】除雜的原則:1.不增(在除去雜質的同時,不能引入新的雜質);2.不減(不能減少被提純的物質);3.易分離(將雜質轉變成便于分離的物質)。11.【答案】C【知識點】鹵代烴簡介【解析】【解答】根據鹵代烴中鹵素原子的檢驗實驗步驟可知,④取少許鹵代烴于試管中;②加入NaOH溶液;⑥加熱,使之充分反應;③冷卻;⑤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①滴入硝酸銀溶液,觀察現象,如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原鹵代烴中含有氯原子,故順序為④②⑥③⑤①。故答案為:C【分析】檢驗鹵代烴中的鹵素原子時,需先將鹵代烴水解形成鹵素離子,再用AgNO3溶液與鹵素離子形成沉淀,根據沉淀的顏色判斷鹵代烴中的鹵素原子。12.【答案】A【知識點】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乙醇的消去反應;醛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A.芳香族是指含有苯環結構的有機物,a中不含苯環,因此不屬于芳香族,故A錯誤;B.a中含有碳碳雙鍵、b中含有苯環、c中含有醛基,因此a、b、c都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故B正確;C.b中含有醇羥基,且羥基所連碳的鄰位碳上含有氫原子,因此可發生消去反應,故C正確;D.c中含有醛基,因此能與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淀,故D正確;故答案為:A【分析】A、含有苯環的化合物屬于芳香族化合物。B、碳碳雙鍵、苯環和醛基都能與H2發生加成反應。C、含有醇羥基,且鄰位碳原子上含有氫原子,可發生消去反應。D、含有-CHO,可與新制Cu(OH)2懸濁液反應。13.【答案】C【知識點】原子核外電子排布;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氫鍵的存在對物質性質的影響;微粒半徑大小的比較【解析】【解答】由分析可知,W為N、X為O、Y為S、Z為Cl。A.電子層數越多,離子半徑越大;電子層結構相同,核電荷數越多,離子半徑越小。因此簡單離子半徑:S2->Cl->N3->O2-,A錯誤;B.Y的氧化物有SO2和SO3,其中SO3為非極性分子,B錯誤;C.水分子間存在氫鍵,因此沸點:H2O>H2S,C正確;D.Z的所有含氧酸不一定均為強酸,例如次氯酸為弱酸,D錯誤;故答案為:C【分析】基態W原子價電子排布式為nsnnp2n-1,s能級只有一個軌道,只能容納2個電子,即n=2,因此W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2s22p3,所以W為N。X可形成2個共價鍵,Y可形成6個共價鍵,因此X、Y的最外層電子數都是6,且Y的原子序數為X的2倍,因此X為O、Y為S。Z的原子序數大于Y,且可形成1個共價鍵,因此Z為Cl。據此分析選項。14.【答案】A【知識點】醇類簡介;羧酸簡介【解析】【解答】1mol該物質含2mol羧基、1mol醇羥基、1mol酚羥基,三種官能團均能和Na反應,因此消耗n(Na)=4mol;羧基、酚羥基可以和NaOH反應,因此消耗n(NaOH)=3mol;羧基可以和碳酸氫鈉反應,因此消耗n(NaHCO3)=2mol。綜上,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質的量之比是4:3:2。故答案為:A【分析】此題是對有機物結構和性質的考查,結合相關官能團的性質分析。能與Na反應的官能團有-OH、-COOH;能與NaOH反應的官能團有酚羥基、-COOH;能與NaHCO3反應的官能團有-COOH。15.【答案】C【知識點】有機物的鑒別;苯酚的性質及用途;酯的性質【解析】【解答】A.根據結構式可知,X的分子式為C14H13NO7,A錯誤;B.Y中右上方含有連接3個碳原子的飽和碳原子,為四面體結構,因此Y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處于同一平面,B錯誤;C.X分子中含有羧基而Y分子中沒有羧基,羧基能與NaHCO3溶液反應產生CO2氣體,因此可以用溶液鑒別兩者。X分子中沒有酚羥基,Y分子中含有酚羥基,酚羥基遇FeCl3溶液顯紫色,因此可以用溶液鑒別兩者,C正確;D.Y分子中含有氨基,能與鹽酸反應,分子中的酚羥基、溴原子和酯基都能與NaOH溶液反應,由于Y分子中左邊的酯基水解得到羧基和酚羥基,因此最多能消耗5molNaOH,D錯誤;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結構簡式確定分子式。B、飽和碳原子為四面體結構,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根據X、Y中的官能團,以及官能團的性質進行分析。D、Y中與苯環相連的酯基水解產生酚羥基,也能與NaOH反應。16.【答案】D【知識點】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晶胞的計算【解析】【解答】A.由晶胞結構可知,每個晶胞中含Sm的個數為,A正確;B.Fe為26號元素,基態Fe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因此基態Fe原子核外存15個空間運動狀態不同的26個電子,B正確;C.由晶胞結構可知,每個晶胞中含Sm的個數為,含Fe的個數為,含As的個數為,含O的個數為,含F的個數為;。因此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C正確;D.1個晶胞中含有2個,其質量為,1個晶胞的體積為,因此該晶體的密度,D錯誤;故答案為:D【分析】A、Sm原子位于晶胞的面上,據此確定其個數。B、根據基態Fe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確定其不同空間運動狀態的電子。C、根據均攤法確定該化合物的化學式。D、根據公式計算晶體的密度。17.【答案】(1)①⑥(2)2,4-二甲基己烷;4(3)C8H8;3(4)+3Br2→+3HBr;+CO2+H2O→↓+NaHCO3【知識點】有機化合物的命名;同分異構現象和同分異構體;苯酚的性質及用途;同系物【解析】【解得】(1)同系物是指結構相似,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化合物,上述物質中互為同系物的是①⑥,均為烷烴同系物。故答案為:①⑥(2)⑥為烷烴,烷烴命名時,選用最長的碳鏈為主鏈,故主鏈上有6個碳原子,故為己烷,從離支鏈近的一端給主鏈上的碳原子進行編號,并標出支鏈的位置,故兩個甲基分別位于2號和4號碳原子上,故名稱為2,4-二甲基己烷;⑤中等效氫有4種,故⑤的核磁共振氫譜中有4組峰。故答案為: 2,4-二甲基己烷 ;4(3)由②的結構簡式可知其分子式為C8H8;②的二氯代物有3種(定一動一的思路書寫,如圖),根據換元的思路可知,它的六氯代物也有3種。故答案為: C8H8 ;3(4)④苯酚與濃溴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Br2→↓+3HBr;苯酚鈉鹽溶液能溶于水,通入二氧化碳后生成苯酚難溶于水,故出現溶液變渾濁現象,化學方程式+CO2+H2O→↓+NaHCO3。故答案為:+3Br2→↓+3HBr;+CO2+H2O→↓+NaHCO3【分析】(1)同系物是指結構相似,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多個CH2的有機物。(2)根據烷烴的系統命名法對該有機物進行命名。根據結構的對稱性確定核磁共振氫譜中峰的個數。(3)根據結構簡式確定分子式。六氯代物的個數等于其二氯代物的個數。(4)④為苯酚,酚羥基鄰位、對位碳原子上的H原子可與濃溴水發生取代反應,據此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由于酸性H2CO3>苯酚,因此CO2能與苯酚鈉溶液反應生成苯酚沉淀,使得溶液變渾濁。(1)同系物是指結構相似,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化合物,上述物質中互為同系物的是①⑥,均為烷烴同系物。(2)⑥為烷烴,烷烴命名時,選用最長的碳鏈為主鏈,故主鏈上有6個碳原子,故為己烷,從離支鏈近的一端給主鏈上的碳原子進行編號,并標出支鏈的位置,故兩個甲基分別位于2號和4號碳原子上,故名稱為2,4-二甲基己烷;⑤中等效氫有4種,故⑤的核磁共振氫譜中有4組峰。(3)由②的結構簡式可知其分子式為C8H8;②的二氯代物有3種(定一動一的思路書寫,如圖),根據換元的思路可知,它的六氯代物也有3種。(4)④苯酚與濃溴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Br2→↓+3HBr;苯酚鈉鹽溶液能溶于水,通入二氧化碳后生成苯酚難溶于水,故出現溶液變渾濁現象,化學方程式+CO2+H2O→↓+NaHCO3。18.【答案】(1)球形冷凝管(2)作為溶劑、提高己二酸的轉化率;己二酸二甲酯(3)分液漏斗(4)除去殘留的己二酸等酸性物質,減少己二酸二甲酯的溶解損失(5)HOOC(CH2)4COOH+Na2CO3→NaOOC(CH2)4COONa+H2O+CO2↑(6)80.5%【知識點】羧酸簡介;探究物質的組成或測量物質的含量【解析】【解答】(1)由題給裝置可知,儀器X為球形冷凝管。故答案為:球形冷凝管(2)步驟Ⅰ中,加入過量甲醇一是可以溶解己二酸,使反應物己二酸和甲醇充分接觸,二是增大反應物的濃度,使酯化反應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有利于提高己二酸的轉化率;酯化反應的機理是羧酸脫掉羥基,醇脫掉氫原子,則反應后18O存在于己二酸二甲酯中。故答案為: 作為溶劑、提高己二酸的轉化率 ; 己二酸二甲酯(3)步驟Ⅱ中,萃取所用到的主要儀器是分液漏斗。故答案為:分液漏斗(4)步驟Ⅲ中,用飽和Na2CO3溶液洗滌可以除去己二酸二甲酯中殘留的己二酸等酸性物質,同時也可以降低己二酸二甲酯的溶解度,減少溶解造成的損失。故答案為: 除去殘留的己二酸等酸性物質,減少己二酸二甲酯的溶解損失(5)羧酸的酸性強于碳酸,物質的量比為1:1的己二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己二酸鈉、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OOC(CH2)4COOH+Na2CO3→NaOOC(CH2)4COONa+H2O+CO2↑。故答案為:HOOC(CH2)4COOH+Na2CO3→NaOOC(CH2)4COONa+H2O+CO2↑(6)5.84g己二酸的物質的量為,則己二酸二甲酯的理論產量為,則本實驗所得到的己二酸二甲酯的產率為。故答案為:80.5%【分析】(1)根據圖示儀器確定其名稱。(2)加入過量的甲醇,可提高己二酸的轉化率。根據酯化反應的原理“酸脫羥基,醇脫氫”確定18O的位置。(3)萃取所用的儀器為分液漏斗。(4)己二酸能與Na2CO3反應,且己二酸二甲酯在飽和Na2CO3溶液中的溶解度較小。(5)己二酸與Na2CO3按1:1的比例反應,則反應后中2個-COOH都參與反應,生成-COONa、H2O和CO2。(6)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計算生成己二酸二甲酯的量,結合公式計算產率。(1)由題給裝置可知,儀器X為球形冷凝管。(2)步驟Ⅰ中,加入過量甲醇一是可以溶解己二酸,使反應物己二酸和甲醇充分接觸,二是增大反應物的濃度,使酯化反應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有利于提高己二酸的轉化率;酯化反應的機理是羧酸脫掉羥基,醇脫掉氫原子,則反應后18O存在于己二酸二甲酯中。(3)步驟Ⅱ中,萃取所用到的主要儀器是分液漏斗。(4)步驟Ⅲ中,用飽和Na2CO3溶液洗滌可以除去己二酸二甲酯中殘留的己二酸等酸性物質,同時也可以降低己二酸二甲酯的溶解度,減少溶解造成的損失。(5)羧酸的酸性強于碳酸,物質的量比為1:1的己二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己二酸鈉、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OOC(CH2)4COOH+Na2CO3→NaOOC(CH2)4COONa+H2O+CO2↑。(6)5.84g己二酸的物質的量為,則己二酸二甲酯的理論產量為,則本實驗所得到的己二酸二甲酯的產率為。19.【答案】(1)3d54s1(2)+1或-1(3)M;正四面體形(4)GaAs;共價晶體;××107【知識點】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判斷簡單分子或離子的構型;晶胞的計算【解析】【解答】(1)Cr原子核外有24個電子,基態Cr原子的簡化電子排布式為[Ar]3d54s1;基態Cr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d54s1。故答案為:3d54s1(2)S原子核外有16個電子,基態S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s23p4,3p軌道上有2個未成對的電子,則基態S原子中電子自旋磁量子數的代數和為+1或-1。故答案為:+1或-1(3)P原子核外有15個電子,基態P原子的簡化電子排布式為[Ne]3s23p3,電子占據的最高能層符號為M;中中心P原子上的孤電子對數為×(5+3-4×2)=0,σ鍵電子對數為4、價層電子對數為4,由于沒有孤電子對,其空間結構為正四面體形。故答案為:M;正四面體形(4)①根據“均攤法”,1個晶胞中含Ga:4個,As:8×+6×=4個,該晶體的化學式為GaAs。故答案為:GaAs②砷化鎵的熔點為1238℃,該晶體的類型屬于共價晶體;1個晶胞的質量為g,1個晶胞的體積為g÷dg/cm3=cm3,晶胞的邊長為cm,晶胞中最近的As和Ga原子核間距為體對角線的,即為×cm=××107nm。故答案為:共價晶體;××107【分析】(1)根據Cr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確定其價電子排布式。(2)根據核外電子排布圖和電子自旋磁量子數的概念進行計算。(3)根據基態P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確定電子占據的最高能層符號。根據價層電子對數確定PO43-的空間結構。(4)①根據均攤法確定該晶體的化學式。②熔點為1238℃,則該晶體為共價晶體。晶胞中最近的As和Ga原子核間的根據公式計算晶體的距離為體對角線的,據此結合密度公式計算晶胞參數,從而得到最短距離。(1)Cr原子核外有24個電子,基態Cr原子的簡化電子排布式為[Ar]3d54s1;基態Cr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d54s1。(2)S原子核外有16個電子,基態S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s23p4,3p軌道上有2個未成對的電子,則基態S原子中電子自旋磁量子數的代數和為+1或-1。(3)P原子核外有15個電子,基態P原子的簡化電子排布式為[Ne]3s23p3,電子占據的最高能層符號為M;中中心P原子上的孤電子對數為×(5+3-4×2)=0,σ鍵電子對數為4、價層電子對數為4,由于沒有孤電子對,其空間結構為正四面體形。(4)①根據“均攤法”,1個晶胞中含Ga:4個,As:8×+6×=4個,該晶體的化學式為GaAs。②砷化鎵的熔點為1238℃,該晶體的類型屬于共價晶體;1個晶胞的質量為g,1個晶胞的體積為g÷dg/cm3=cm3,晶胞的邊長為cm,晶胞中最近的As和Ga原子核間距為體對角線的,即為×cm=××107nm。20.【答案】(1)2-溴甲苯(或鄰溴甲苯);碳溴鍵、羧基(2)(3) +NaOH+NaI+H2O;消去反應(4)15;(或)(5)CH2=CH2CH3CH2BrCH3CH=CHCH3【知識點】有機物的推斷;有機物的合成;同分異構現象和同分異構體;酯的性質【解析】【解答】(1)苯環上甲基與溴元素為鄰位取代,所以物質B的名稱是2-溴甲苯(或鄰溴甲苯);物質D 所含官能團為羧基和溴原子(或碳溴鍵);故答案為: 2-溴甲苯(或鄰溴甲苯) ; 碳溴鍵、羧基(2)由分析知,物質C的結構簡式是。故答案為:(3)H為,H在NaOH的醇溶液中加熱發生消去反應生成M,M為,則由H生成M的化學方程式為+NaOH+NaI+H2O,反應類型為消去反應。故答案為:+NaOH+NaI+H2O;消去反應(4)F的同分異構體中,符合下列條件:①分子中含有苯環,且苯環上有兩個取代基;②分子存在;③能與碳酸氫鈉溶液反應生成CO2,結構中含有-COOH,第一種情況:兩個取代基分別為-COOH、-CH2CH=CH2,第二種情況:兩個取代基分別為-COOH、-CH=CHCH3,第三種情況:兩個取代基分別為-COOH、-C(CH3)=CH2,第四種情況:兩個取代基分別為-CH2COOH、-CH=CH2,第五種情況:兩個取代基分別為 -CH=CHCOOH、-CH3,第六種情況:兩個取代基分別為 -C(COOH)=CH2、-CH3,每種情況均有鄰、間、對3種,故共種;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6組峰,且面積比為1:1:1:2:2:3的一種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或)。故答案為:15;(或)(5)反應的過程為:首先將乙烯中C=C打開,采用HBr加成反應,由已知反應ⅰ和ⅲ即可得到目的產物,則合成路線為CH2=CH2CH3CH2BrCH3CH=CHCH3。故答案為:CH2=CH2CH3CH2BrCH3CH=CHCH3【分析】(1)根據B的結構簡式確定其名稱。根據D的結構簡式確定其所含的官能團名稱。(2) 由C的分子式對比D的結構簡式可知C為。(3)H為,H在NaOH的醇溶液中加熱發生消去反應生成M,M為,據此書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4)能與NaHCO3溶液反應生成CO2,說明分子結構中含有-COOH,據此確定同分異構體的個數。核磁共振氫譜有6組峰,峰面積比為1:1:1:2:2:3,結合結構的對稱性確定該同分的異構體的結構簡式。(5)有機物可由 CH3CH=CHCH3反應生成;而CH3CH=CHCH3可由CH3CH2Br與CH3CHO反應得到; CH3CH2Br可由CH2=CH2與HBr發生加成反應生成。據此確定合成路線圖。(1)苯環上甲基與溴元素為鄰位取代,所以物質B的名稱是2-溴甲苯(或鄰溴甲苯);物質D 所含官能團為羧基和溴原子(或碳溴鍵);(2)由分析知,物質C的結構簡式是。(3)H為,H在NaOH的醇溶液中加熱發生消去反應生成M,M為,則由H生成M的化學方程式為+NaOH+NaI+H2O,反應類型為消去反應。(4)F的同分異構體中,符合下列條件:①分子中含有苯環,且苯環上有兩個取代基;②分子存在;③能與碳酸氫鈉溶液反應生成CO2,結構中含有-COOH,第一種情況:兩個取代基分別為-COOH、-CH2CH=CH2,第二種情況:兩個取代基分別為-COOH、-CH=CHCH3,第三種情況:兩個取代基分別為-COOH、-C(CH3)=CH2,第四種情況:兩個取代基分別為-CH2COOH、-CH=CH2,第五種情況:兩個取代基分別為 -CH=CHCOOH、-CH3,第六種情況:兩個取代基分別為 -C(COOH)=CH2、-CH3,每種情況均有鄰、間、對3種,故共種;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6組峰,且面積比為1:1:1:2:2:3的一種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或)。(5)反應的過程為:首先將乙烯中C=C打開,采用HBr加成反應,由已知反應ⅰ和ⅲ即可得到目的產物,則合成路線為CH2=CH2CH3CH2BrCH3CH=CHCH3。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省深圳市光明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學生版).docx 廣東省深圳市光明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