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1.2 時間 位移導我們常說 “第一節上課時間是8:10”,“一節課的時間是45分鐘”。這兩句話中時間意思相同嗎?我們的學習場景:1.運動員在100m比賽過程中,運動員同時出發,他們是否同時到達終點?2.他們不同時到達終點,說明了什么?我們應該用哪個物理量來描述這種不同?3.根據我們初中學習,速度的定義是什么?閱讀書本P15“時刻和時間間隔”部分內容完成導綱“探究一”以及“針對訓練”部分學1.運動員在100m比賽過程中,運動員同時出發,他們是否同時到達終點?2.他們不同時到達終點,說明了什么?我們應該用哪個物理量來描述這種不同?3.根據我們初中學習,速度的定義是什么?教組議:1、核對導綱問題答案(組長報答案,其他人補充)2、議自學過程中產生的疑惑并對下面問題進行討論①、如何利用坐標軸表示時刻與時間間隔?②、有關時間的相關的表達哪些屬于時刻?哪些屬于時間間隔?在時間軸上如何找到?其中有沒有內含一致的表達?1.運動員在100m比賽過程中,運動員同時出發,他們是否同時到達終點?2.他們不同時到達終點,說明了什么?我們應該用哪個物理量來描述這種不同?3.根據我們初中學習,速度的定義是什么?展我提問、我回答我質疑、我補充評:時刻和時間間隔1.時刻:是指某一瞬時,在表示時間數軸上,用點來表示.2.時間間隔:是指兩時刻的間隔,在表示時間數軸上用線段來表示,時間間隔簡稱時間。3.時間軸表示時間和時刻:檢:1.關于時間和時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時間是較長的一段時間,時刻是較短的一段時間B.“第2s內”和“前2s內”指的是不相等的兩段時間C.“一節課40min”指的是時刻D.“1min”只能分成60個時刻2.如圖所示,時間數軸上標注的線段和點分別指下列哪些時間間隔或時刻( )A.1 s、5 s B.1 s、第5 s末C.第2 s內、第6 s初 D.第3 s內、第5 s末導1.如圖,從北京到重慶,如果汽車經高速公路,我們會有不同的路徑可以選擇,盡管路徑不同,但也有相同點,你能找出來嗎?2.如果從北京到另外某個地方連接的線段長度與北京到重慶的線段長度相同,這兩個位置的變化相同嗎?3.我們應該如何描述沿不同路徑的位置變化呢?1.運動員在100m比賽過程中,運動員同時出發,他們是否同時到達終點?2.他們不同時到達終點,說明了什么?我們應該用哪個物理量來描述這種不同?3.根據我們初中學習,速度的定義是什么?閱讀書本P15-16“位置和位移”部分內容完成導綱“探究二”以及“針對訓練”部分學1.運動員在100m比賽過程中,運動員同時出發,他們是否同時到達終點?2.他們不同時到達終點,說明了什么?我們應該用哪個物理量來描述這種不同?3.根據我們初中學習,速度的定義是什么?教組議:1、核對導綱問題答案(組長報答案,其他人補充)2、議自學過程中產生的疑惑1.運動員在100m比賽過程中,運動員同時出發,他們是否同時到達終點?2.他們不同時到達終點,說明了什么?我們應該用哪個物理量來描述這種不同?3.根據我們初中學習,速度的定義是什么?展我提問、我回答我質疑、我補充評:位置和位移1.坐標系:一般說來,為了定量地描述物體的位置及位置的變化,需要在參考系上建立適當的坐標系。要定量直觀描述物體的位置,可以利用我們已有的數學知識,建立直線坐標系。x/m030-20西東坐標系的三要素: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評:位置和位移(1)路程: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2)位移:從物體運動的起點指向運動的終點的有向線段.①大小:初、末位置間線段的距離②方向:初位置指向末位置3.路程和位移的區別2.路程與位移位移 路程有方向、矢量 沒有方向、標量只與初、末位置有關 只與運動路徑有關質點作單向直線運動時,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否則路程總是大于位移的大小。 評:位置和位移4.矢量和標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作矢量。如:位移、速度、力(2)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物理量叫作標量。如:路程、時間、質量、溫度、長度、密度、能量、速率等(3)注意:①矢量有方向,一般通過正負來表述方向;②要描述一個矢量,必須有大小、方向兩個方面;③只有大小、方向都相同時,兩個矢量才相同。還有哪些物理量是矢量和標量?檢:1.(多選)如圖所示為某校學生開展無線電定位“搜狐”比賽,甲、乙兩人從O點同時出發,并同時到達A點搜到狐貍,兩人的搜狐路徑已在圖中標出,則( )A.甲的位移等于乙的位移B.甲的路程等于乙路程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兩人運動的平均速度相等檢:2.如圖所示,王麗同學在操場散步,從操場中的A位置向東走了30m的距離到達B位置,又向南走了40m的距離到達C位置,求:王麗同學從操場A位置到C位置的位移大小和路程?位移大小:位移方向:從A指向C路程大小:導前面學習了用一維坐標系描述物體的位置,那么,在一維坐標系中位移應該如何表示呢?x/m030-20西東1.運動員在100m比賽過程中,運動員同時出發,他們是否同時到達終點?2.他們不同時到達終點,說明了什么?我們應該用哪個物理量來描述這種不同?3.根據我們初中學習,速度的定義是什么?閱讀書本P16-17“直線運動的位移”部分內容完成導綱“探究三”以及“針對訓練”部分學1.運動員在100m比賽過程中,運動員同時出發,他們是否同時到達終點?2.他們不同時到達終點,說明了什么?我們應該用哪個物理量來描述這種不同?3.根據我們初中學習,速度的定義是什么?教組議:1、核對導綱問題答案(組長報答案,其他人補充)2、議自學過程中產生的疑惑并對下面問題進行討論①、位置坐標中的負號含義是什么?②、計算結果中的負號含義是什么?③、兩個結果絕對值相同說明什么?符號相反說明什么?1.運動員在100m比賽過程中,運動員同時出發,他們是否同時到達終點?2.他們不同時到達終點,說明了什么?我們應該用哪個物理量來描述這種不同?3.根據我們初中學習,速度的定義是什么?展我提問、我回答我質疑、我補充評:直線運動的位移做直線運動的物體,它的初位置為x1,末位置為x2,則物體的位移應該是由x1指向x2的紅色有向線段,常用Δx表示位移Δx=x2 -x1。Δxx1x2xO要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移,首先請確定其初位置與末位置。位移等于末位置坐標減去初位置坐標。課堂小結課堂練習1.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托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后,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并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7月23日12時41分”指的是時間間隔B.“7個月”指的是時刻C.“天問一號”從地球到火星的位移大小就是其運行軌跡的長度D.研究“天問一號”探測器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的軌跡時可以將探測器看成質點2.以下各種關于時間間隔和時刻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列車員說“火車8點42分到站”指的是時間間隔B.“前3秒內”“最后3秒內”“第3秒內”指的都是時間間隔C.“第1秒末”“最后1秒內”指的都是時刻D.輪船船務員說本班輪離港時間為17點25分指的是時間間隔3.(多選)在機器人大賽中,某機器人在平面內由點(0,0)出發,沿直線運動到點(3,1),然后又由點(3,1)沿直線運動到點(1,4),然后又由點(1,4)沿直線運動到點(5,5),最后又由點(5,5)沿直線運動到點(2,2),平面坐標系橫、縱坐標軸的單位長度為1m。整個過程中機器人所用時間是2 s,則( )A.機器人的運動軌跡是一條直線B.機器人不會兩次通過同一點C.整個過程中機器人的位移大小為2 mD.整個過程中機器人的位移與由點(5,5)運動到點(2,2)的位移方向相反4.(多選)如圖所示為類似太極八卦圖的廣場(大圓的半徑為R,中央的S部分是兩個直徑為R的半圓,O為大圓的圓心,A、B、C、D為圓周的四個等分點)。某人在某次晨練中,從A點出發沿曲線ABCOAD箭頭所示方向前進,直到D點,則這一過程中該人運動的( )在直角坐標系中選時刻 t 為橫軸,選位置 x為縱軸,其上的圖線就是位置—時間圖像,通過它能直觀地看出物體在任意時刻的位置。評:位移--時間圖像圖像反映了質點位移隨時間的變化規律,稱為位移—時間圖像,又稱x-t圖像。(1)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2)描點;(3)擬合曲線×××××評:位移--時間圖像⑴圖線上任意一點的橫縱坐標表示物體在某一時刻及所處的位置。⑵圖線上起點的橫縱坐標表示物體開始運動的時刻及位置。⑶x-t圖像表示的是位移隨時間變化的情況不是運動的軌跡。評:x-t圖像描述物體位移隨時間的變化關系0t / sx / mabct1x1a.兩圖象的交點代表兩物體相遇c.圖線水平代表物體靜止b.圖線向上走代表物體向正方向運動d.圖線向下走代表物體向負方向運動。評:x-t圖像描述物體位移隨時間的變化關系位置位移路程:質點在運動的過程中,實際走過的軌跡長度。位移:質點的位置的變化叫做位移。用質點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表示。時間時刻時間間隔(簡稱時間):是指兩時刻的間隔,在時間軸上用線段來表示。時刻:表示某一瞬間,時間軸上用點來表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