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下期高2023級第一次月考高二地理答案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45分)1 2 3 4 5 6 7 8 9 10D B B D D C C B D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D C C D D D C A A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A D B A D C C B C A二、綜合題(共3題,共55分)31.【答案】17.(1)祁連山(脈)。(1分)(2)位于一、二級階梯之間,河流落差大;徑流量較大。(4分)(3)水土流失。土質疏松;季風氣候,夏季多暴雨;植被的破壞;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不合理的開礦、道路修建等人類活動。(10分)32【答案】(1)沉積層厚,巖層致密,油氣資源儲藏條件好;油氣資源分布集中,開采便利。(4分)(2)吸引人口遷入,增加城市人口規模,增加城市用地面積,擴大城市規模;帶動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市化水平;將資源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促進城市經濟發展。(6分)(3)鹽湖資源豐富,含有多種礦物質(如鉀、鋰等),為發展有色金屬加工和化工產業提供充足的原料; 該地氣候干旱,蒸發量大,利于鹽類物質自然結晶,降低開采成本; 依托“一區兩園”的政策支持和技術整合,促進產業鏈延伸。(6分)33【答案】(1)同:東西兩側城市大多分布在地勢平坦的平原地帶,沿河流和鐵路分布。異:東側城市有等級較高的大城市,西側城市等級較低;西側的城市分布較東側密集。(10分)(2)東部降水相對較多, “草方格沙障”截留的水分比西部多;東部沙層較高的含水量,使東部治沙植被成活率高于西部,植被成活加速土壤的形成。(4分)(3)該地區緯度較高,水稻生長周期長;降水少,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有機質積累;冬季較寒冷,夏半年農業生產病蟲害較少,使用農藥較少;土壤較為肥沃,使用的化肥較少等。(6分)(4)贊成:該地水稻品質好;水稻的單產大于小麥;中國對糧食的需求量大;有利于當地的農業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等。不贊成:該區域降水較少,為干旱和半干旱區;擴大水稻種植面積會導致河流水量減少,河流下游的生活和生產用水更加緊張;生產面積擴大,若灌溉不當,會導致土地鹽堿化;水稻與該地主產小麥競爭水源,危害國家糧食安全。(4分)2024-2025學年下期高2023級第一次月考地理考試題命題人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共45分)(原創)從南到北,從東到西,不知從哪天起,春的畫卷如火如荼次第展開,轉眼間就醉了大半個中國。下圖是某雜志社策劃的“三縱一橫”尋訪春天路線示意圖。讀圖,完成1-3小題。1.①--④四條尋春路線中,跨越了我國地勢三級階梯的是A.路線① B.路線② C.路線③ D.路線④2.沿路線②向北尋春的攝影師發現,越向北春暖的跡象越弱,這是因為我國南、北方地區A.地勢高低不同 B.緯度高低不同C.海陸位置不同 D.地表形態不同3.沿路線③前行,以下哪一個選項不屬實A.領略“高寒”的自然景觀 B.領略“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風景C.途徑我國鄰國最多的省區 D.途徑我國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區(原創)讀塔里木盆地圖,完成4~6題。4.上圖所示地區大部分聚落已移向地勢較高的地方,主要是因為A.洪水泛濫 B.坡地開墾C.交通線布局 D.荒漠范圍擴大5.塔里木盆地交通線從整體上看呈A.網狀分布 B.“之”字形分布C.帶狀分布 D.環狀分布6.制約塔里木盆地農業生產的主導因素是A.地形 B.光照 C.水源 D.土壤(原創)下圖為我國南方某河流域示意圖。讀圖完成7-8題。7.圖中所示河流A.冬季有凌汛現象發生 B.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C.年徑流量大 D.汛期短8.圖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點發展了有色金屬冶煉工業,其主要的區位優勢是①科技發達 ②經濟發達,工業基礎好 ③有色金屬原料豐富 ④水電廉價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改編)下圖為我國工業基地分布圖。據此完成9-10小題。9.位于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利用僑鄉優勢,發展外向型經濟,以輕工業為主的工業基地是圖中A.① B.② C.③ D.④10.③工業基地發展工業的不利條件是A.能源和礦產資源缺乏 B.工業基礎薄弱 C.交通條件落后 D.勞動力不足(原創)讀我國西南地區局部圖,回答11-13問題11.①②所在地區地理環境差異顯著,造成這一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 緯度位置 B. 海陸位置 C. 地形 D. 土壤12.②所在省區開發潛力巨大的能源有A. 水能、天然氣 B. 風能、石油C. 太陽能、石油 D. 太陽能、水能13.③所在林區比東北林區樹種更為豐富,其根本原因是該地A. 年降水量大、氣溫高 B. 光照和熱量條件好C. 緯度低、相對高差大 D.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改編)讀右圖,完成14-15題。14.白城與哈爾濱的年平均氣溫存在差異,主要是因為白城A.接近冬季風源地 B.海拔低C.地處大興安嶺背風坡 D.緯度低15.白城的年降水量少于哈爾濱,原因主要是白城A.受冬季風影響較小 B.地處夏季風的背風坡C.蒸發旺盛 D.受夏季風影響較小(改編)下圖是甘肅省年降水量分布圖和甘肅省干濕區劃分圖。據此完成16-17題。16.甘肅省四類干濕區中A.不同類干濕區降水量肯定不同 B.同一干濕區內降水量一定相同C.各干濕區之間都有明確的邊界 D.各干濕區的范圍一般相對穩定17.甘肅省半干旱區成狹長條帶狀向西北延伸的主導因素是A.大氣環流 B.海陸位置 C.緯度位置 D.地形地勢(原創)根據定量與定性的指標,可將我國劃分為四個生態大區,如下圖所示。據此完成18-20題。劃分四個生態大區的主要依據有①自然地理特征 ②經濟發展水平 ③行政區劃 ④生態系統特征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9.四個生態大區按照區域的性質劃分屬于A.自然區域 B.行政區域 C.經濟區域 D.文化區域20.下列關于區域主要特征的敘述,錯誤的是A.區域之間都有明確的界線B.區域內部表現出明顯的相似性和連續性,區域之間則具有顯著的差異C.區域具有一定的優勢、特色和功能D.區域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一個區域的發展變化會影響到周邊相關的地區(原創)山東省淄博市素有“陶瓷之都”的美譽,淄博窯有著一千五百多年的燒造歷史,生產的琉璃與陶瓷制品享譽海內外。21世紀以來,該地陶瓷工業發展滯緩,一些陶瓷產業不斷外遷。目前,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形勢下,淄博市產業轉型迫在眉睫。下圖為淄博市資源和交通示意圖。完成21-23小題。 21.淄博陶瓷享譽海內外的主要原因是A.品質 B.政策 C.位置 D.交通22.進入21世紀后淄博市陶瓷產業遇到的困境最可能是A.地理位置優勢弱化 B.運力不足限制產業規模C.煤炭產業發展迅猛 D.環保及勞動力成本上升23.淄博陶瓷工業擺脫發展困境的最佳措施是A.轉型發展電子工業 B.打造文化創意品牌C.關閉規模小的作坊 D.統一產品生產標準(原創)河西走廊位于黃河以西、祁連山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間的甘肅省西北部,是一條斜穿中國西北部的大通道,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等城市坐落其中。2021年10月,甘肅省提出《“十四五”河西走廊經濟帶發展規劃》。下圖為河西走廊示意圖。完成24-26題。24.關于河西走廊的敘述,正確的是①位于地勢第二級階梯的內流區域,跨濕潤、半濕潤、半干旱等三類干濕地區②具有降水少、溫差大、光照足、大風多的氣候特征③山區降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是其河流主要補給源④荒漠草原主要分布在東部,荒漠主要分布在中西部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25.祁連山對張掖、酒泉、嘉峪關等城市形成和發展影響最小的是A. 塑造沖積扇,地勢平坦,利于人口聚居 B. 塑造沖積扇,土壤肥沃,利于農業發展C. 為城市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水源 D. 為城市提供風電、光電、水電等26.下列符合“十四五”時期河西走廊經濟帶發展定位的是①國家新能源產業基地②國家生態安全屏障③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④絲綢之路重要開放廊道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原創)焦作市的煤炭、耐火黏土、鋁礬土等礦產豐富,是全國著名的“百年煤城”和老工業基地。在發展早期采用粗放式、掠奪式開采方式,引發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20世紀末,焦作市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成功實現轉型。下圖示意焦作市地理位置。據此完成27-28題。27. 焦作市發展煤炭工業的有利條件不包括A. 礦產豐富,水源充足 B. 位置居中,交通便利C. 科技先進,環境優美 D. 歷史悠久,勞動力豐富28. 焦作市煤炭開采導致的環境問題可能是①土壤污染 ②地面塌陷 ③草場退化 ④能源短缺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原創)蘭州與蘇州雖然相距遙遠,但在飲食方面有個相同點——早餐習慣吃一碗熱騰騰的面。蘭州人的牛肉拉面肉爛湯鮮、面質精細,多用牛羊肉與辣椒;蘇州人的炒澆面澆頭品種繁多、制作精細考究,多用魚蝦水產。讀圖完成29-30題。29.蘭州附近地區所產小麥品質高,其有利的自然條件是A.全年熱量充足,晝夜溫差大 B.地形平坦開闊,利于機械化C.緯度較高,生長周期長 D.位于黃河沿岸,灌溉水源充足30.蘇州炒澆面的澆頭多用魚、蝦等水產品,其社會經濟條件是A.河湖眾多,養殖業規模大 B.沿海城市,海上捕撈業發達C.歷史悠久,面食技藝傳承 D.河運發達,運入南方水產品綜合題(共3題,共55分)(改編)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2005年10月12日9時整,神舟六號飛船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場成功發射。10月17日4時33分,飛船返回艙在四子王旗成功著陸。讀圖完成下列問題。山脈P的名稱。(1分)分析圖中黃河上游R河段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4分)指出L地形區主要生態問題,分析其形成原因?(10分)(改編)閱讀下面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6分)位于柴達木盆地西部的茫崖,沉積了一套以暗色泥質巖、鈣質泥巖、泥灰巖和粉細砂巖夾層的湖相地層,最大厚度可達4000米。青海油氣勘探開發集中分布在這里。經過60多年的發展,茫崖市花土溝鎮因豐富的油氣資源發展成為素有“小香港”之稱的石油小鎮。在新的發展時期,茫崖依托資源優勢,繼續在“烏金”“鹽湖”“綠能”上做著大文章:以發展石油、天然氣、鹽湖等傳統產業為基礎,以清潔能源、有色金屬等新興產業為重點,依托茫崖冷湖的“一區兩園”發展區,著力打造青藏高原石油新城。下圖示意茫崖市的地理位置。指出茫崖市開采油氣資源的有利自然條件。(4分)簡述石油資源開發對茫崖市發展產生的積極作用。(6分)結合圖文材料,分析茫崖市發展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的有利條件(6分)33.(改編)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材料一:下圖中虛線內為我國北方河套地區,該地區自古以來農業發達,主要種植小麥,如今也種植一定面積的水稻,由于生長出來的水稻品質較好,當地對擴大水稻種植面積的呼聲越來越高;區域內不僅農業發展較好,也重視工業發展,長期以來全力支持像包頭這樣的工業城市發展,目前包頭已成為區域內最大城市。材料二:庫布齊沙漠是中國第七大沙漠,也是離北京最近的沙漠,經過長期的治理,并借鑒寧夏沙坡頭的草方格沙障來治理,效果十分明顯,2015年7月28日,中國第七大沙漠黃沙變綠地的成果榮獲聯合國頒布的年度土地生命獎。 從城市分布、等級、疏密三個角度分析說明河套地區東西兩側城市的異同點。(10分)庫布齊沙漠采用草方格沙障治沙效果明顯,分析沙漠東部成土速度較西部快的自然原因。(4分)分析河套地區水稻品質好且綠色環保的原因。(6分)你是否贊同在該區域主產為小麥的情況下擴大水稻種植面積,請表明態度并說明理由。(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二地理答案.docx 高二地理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