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黑龍江省大慶市龍鳳區大慶市第五十七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化學試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黑龍江省大慶市龍鳳區大慶市第五十七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化學試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大慶市第五十七中學
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八年級第一次月考
化 學 試 題
一、單選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30分)
1.在下列各項中,化學反應前后肯定沒有發生改變的是
①原子的數目 ②分子的數目 ③元素的種類
④物質的總質量 ⑤物質的種類 ⑥原子的種類
A.①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④⑥ D.①③⑤
2.煤的氣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的有效措施。煤的氣化過程中發生了化學反應C+H2O(氣) H2+CO,反應前后,發生了變化的是
A.元素的種類 B.分子的數目
C.原子的數目 D.物質的總質量
3.下列有關書寫化學方程式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以客觀事實為基礎
B.只要不是在常溫、常壓下發生的反應,均要注明反應的條件
C.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D.生成物中的氣體一定要標注“↑”
4.侯德榜發明的侯氏制堿法為我國化學工業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其主要反應為: ,其中X的化學式是
A.NaCl B. C.NaClO D.
5.現將足量的A和10gB混合加熱,A與B發生化學反應,10gB完全反應后生成4gC和8gBD,則參加反應的A與B的質量比是
A.1:1 B.1:5 C.5:1 D.2:1
6.硝酸銅(化學式為Cu(NO3)2)受熱分解會產生一種有毒氣體,該氣體可能是
A.CO B.N2 C.NH3 D.NO2
7.2021年9月15日,第十四屆全運會開幕式在陜西西安奧體中心體育場舉行,主火炬經傳遞后,最終由00后奧運冠軍楊倩點燃圣火,火炬一般使用的燃料是丙烷(C3H8),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其中x、y分別是
A.1和5 B.7和3 C.1和3 D.5和3
8.根據化學方程式A+NaOH="=" B+H2O推斷,B,A的相對分子質量相差
A.12 B.18 C.22 D.40
9.甲和乙在點燃條件下生成丙和丁,結合微觀示意圖分析,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A.1個甲分子由5個原子構成
B.生成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1:2
C.該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保持不變
D.丁物質中氫和氧元素質量比為2:1
10.醫務人員用3%的過氧化氫溶液為傷者處理傷口時,傷口處會看到大量泡沫。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生成的氣體可能是過氧化氫分解產生的氧氣
B.傷口處的生物酶可能對過氧化氫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C.雙氧水制取氧氣時,若不加二氧化錳,則不能分解產生氧氣
D.過氧化氫(H2O2)和水(H2O)的結構不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不同
11.酒精(化學式為C2H5OH)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則C2H5OH,O2,CO2,H2O四種物質的質量比為(  )
A.46:96:88:22 B.46:32:44:18
C.1:3:2:3 D.46:96:88:54
12.運用分析、綜合、歸納的科學思維方法能夠深刻理解化學知識,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可能改變
B.通過化學方程式能判斷反應快慢
C.氧氣能助燃,故氧氣可作燃料
D.同樣的反應物條件不同,產物可能不同
13.6.4g某化合物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共得到8.8g二氧化碳和7.2g水,則該化合物的組成元素是
A.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
B.一定只含有碳、氫兩種元素
C.一定只含有碳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14.“”“”“”分別表示A、B、C三種物質的分子,下圖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學反應前后反應物與生成物分子及其數目的變化。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
A.3:2:4 B.1:2:3 C.1:2:3 D.1:2:2
15.鎂帶在容器中密封(內含空氣)加熱,下圖(橫坐標表示總質量,縱坐標表示時間)能正確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質總質量變化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化學方程式每個2分,其余每空2分,共23分)
16.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 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 ,這個規律叫做質量守恒定律。因為在化學反應前后,宏觀 不變,微觀 不變。
17.6g的碳在充足的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22 g ,則有 g 的氧氣參加反應。
18.化學與人類的生活聯系越來越緊密,生活中處處有化學,根據提示寫出下列化學方程式。
(1)燒烤是人們非常喜歡的一種美食,制作燒烤時的主要燃料是木炭,請寫出木炭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2)煤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但是煤中含硫物質燃燒對環境有污染,日前生活中正逐步用其他清潔燃料代替煤。請寫出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19.為了延長白熾燈的使用壽命,燈泡里放有極少最的紅磷作脫氧劑,其作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20.汽車尾氣中含有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治理的方法有兩種,其一是在汽車尾氣的排氣管上裝一個“催化轉換器”,在催化劑的作用下,一氧化氮與一氧化碳反應,生成兩種氣體,其中一種可參與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種是空氣中含量最高的氣體,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其二是在400℃左右、有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用氨氣(NH3)把一氧化氮還原為氮氣和水,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1.化學興趣小組對某化學反應進行了探究,并已將實驗測定結果填寫在下表中,請你分析并填空:
物質 A B C D
反應前質量/g 20 12 2 2
反應后質量/g 0 2 2 待測
(1)該反應的類型是:__________
(2)C物質可能是該反應的__________ (填“反應物”、“生成物”、“催化劑”)。
(3)反應后D物質的質量是__________g。
22.如圖是密閉體系中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和“”分別表示不同原子.
(1)反應后方框內應再填入1個 微粒(選填序號).
A. B. C.
(2)該反應所屬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反應.
(3)寫出符合該微觀示意圖的一個具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三、科學探究題(共9分)
23.質量守恒定律的發現對化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質量守恒定律的課堂教學中,甲、乙、丙三個組的同學分別做了A、B、C三個實驗,他們都進行了規范的操作、準確的稱量和細致的觀察。(提示: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
【進行探究】
(1)A實驗:用紅熱的玻璃管引燃紅磷,其燃燒過程中錐形瓶中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實驗過程中小氣球的變化是 ,待紅磷熄滅后再次稱量,天平不再平衡,其原因不可能是 (填序號)。
①裝置漏氣
②用橡膠塞塞緊錐形瓶速度太漫
③紅磷太少
④反應過程中,氣球脹裂
(2)有同學得到的錯誤結論是“B實驗說明質量不守恒”。老師引導學生分析了B實驗的原因。
你認為B實驗托盤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
(3)如圖C所示的小實驗。在一根用細銅絲吊著的長玻璃棒兩端分別繞上10cm長的粗銅線,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燈給左邊一端銅絲加熱1~2分鐘。冷卻后,他們觀察到玻璃棒向 (左或右)傾斜,其原因是 。
(4)在三個實驗中,是否有不遵循質量守恒定律的反應 (填“有或沒有”),請從原子的角度分析質量守恒的原因 。
(5)探究或驗證反應物與生成物的質量關系時,若要用到有氣體參加或有氣體生成的反應,反應必須在 容器中進行。
四、計算題(24題2分,其余每題3分,共8分)
24.在反應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7:8,當2.8gA與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應后,生成3.6gD。則生成C的質量為
A.9.6g B.4.4g C.6.8g D.8.8g
25.有10g氫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點燃充分燃燒后,生成9g水,則原混合氣體中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可能是
A.1∶8 B.1∶2 C.2∶1 D.1∶9
26. 如下圖所示,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實驗的相關數據如下表。
氣體發生裝置內物質的總質量
反應前 35.6
反應后 34.8
(l)反應中二氧化錳的作用是 。
(2)反應生成氧氣的質量為 g(結果精確到0. 1 g,下同)。
(3)計算參加反應的過氧化氫的質量,寫出必要的計算過程。大慶市第五十七中學
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八年級第一次月考
化 學 試 題 答 題 卡
一、單選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3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化學方程式每個2分,其余每空2分,共23分)
16.
17.
18.(1)
(2)
19.
20.
21.
22.
三、科學探究題(共9分)
23. (1)
(2)
(3)
(4)
四、計算題(24題2分,其余每題3分,共8分)
24.
25.
26.(1) (2)
(3)
大天不五十中以
DAOING NO.S7 MIDDLE SCU大慶市第五十七中學
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八年級第一次月考
化 學 試 題
一、單選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30分)
1.在下列各項中,化學反應前后肯定沒有發生改變的是
①原子的數目 ②分子的數目 ③元素的種類 ④物質的總質量 ⑤物質的種類 ⑥原子的種類
A.①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④⑥ D.①③⑤
【答案】B
【難度】0.85
【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質量守恒定律內容及適用范圍
【詳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前后有6個不變,即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元素的種類不變、元素的質量不變、原子的種類不變、原子的數目不變、原子的質量不變。2個變,即物質的種類、分子的種類。2個可能變,即分子的個數、元素的化合價。因此題中①③④⑥符合題意。故選B。
2.煤的氣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的有效措施。煤的氣化過程中發生了化學反應C+H2O(氣) H2+CO,反應前后,發生了變化的是
A.元素的種類 B.分子的數目
C.原子的數目 D.物質的總質量
【答案】B
【難度】0.85
【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內容及適用范圍、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
【詳解】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B、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1個碳原子和1個水分子完全反應,生成1個氫分子和1個一氧化碳分子,分子的數目增加,故選項符合題意;
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不變,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3.下列有關書寫化學方程式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以客觀事實為基礎
B.只要不是在常溫、常壓下發生的反應,均要注明反應的條件
C.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D.生成物中的氣體一定要標注“↑”
【答案】D
【難度】0.94
【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詳解】A、書寫化學方程式首要的一點就是以客觀事實為基礎,不能隨意臆造不存在的化學方程式,故A正確;
B、只要不是在常溫、常壓下發生的反應,均要注明反應的條件,如加熱、高溫、點燃、通電等,故B正確;
C、書寫化學方程式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故C正確;
D、當反應物中有氣體時,生成物中的氣體不標氣體符號,故D錯誤。
故選:D。
4.侯德榜發明的侯氏制堿法為我國化學工業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其主要反應為: ,其中X的化學式是
A.NaCl B. C.NaClO D.
【答案】A
【難度】0.94
【知識點】根據方程式推測化學式
【詳解】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原子個數不變,反應物中有5個氫原子、3個氧原子、1個氮原子、1個碳原子,生成物中有1個鈉原子、5個氫原子、3個氧原子、1個氮原子、1個碳原子、1個氯原子,所以X是NaCl;故選A。
5.現將足量的A和10gB混合加熱,A與B發生化學反應,10gB完全反應后生成4gC和8gBD,則參加反應的A與B的質量比是
A.1:1 B.1:5 C.5:1 D.2:1
【答案】B
【難度】0.94
【知識點】有關質量守恒定律的計算
【詳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參加反應的A的質量=4g+8g-10g=2g,則參加反應的A與B的質量比是2g:10g=1:5,故選B。
6.硝酸銅(化學式為Cu(NO3)2)受熱分解會產生一種有毒氣體,該氣體可能是
A.CO B.N2 C.NH3 D.NO2
【答案】D
【難度】0.85
【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
【詳解】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反應物中不含碳元素,不能生成一氧化碳,不符合題意;
B、氮氣是空氣的組成成分之一,無毒,不符合題意;
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反應物中不含氫元素,不能生成氨氣,不符合題意;
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反應物中含N、O元素,且二氧化氮有毒,故可能生成的是二氧化氮,符合題意。
故選D。
7.2021年9月15日,第十四屆全運會開幕式在陜西西安奧體中心體育場舉行,主火炬經傳遞后,最終由00后奧運冠軍楊倩點燃圣火,火炬一般使用的燃料是丙烷(C3H8),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其中x、y分別是
A.1和5 B.7和3 C.1和3 D.5和3
【答案】D
【難度】0.94
【知識點】化學方程式配平
【詳解】由丙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由反應前后碳原子數目相等,則y=3;由反應前后氧原子數目相等,則2x=3×2+4,x=5,則x、y分別是5、3。
故選D。
8.根據化學方程式A+NaOH="=" B+H2O推斷,B,A的相對分子質量相差
A.12 B.18 C.22 D.40
【答案】C
【難度】0.65
【知識點】根據化學式計算元素質量分數、根據化學式計算元素質量比
【詳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A的相對分子質量加上氫氧化鈉的相對分子質量等于B的相對分子質量加上水的相對分子質量,A+40═B+18,故B、A的相對分子質量之差為:B-A═40-18═22。故選C。
點睛:確定某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原子質量)
運用質量守恒定律確定某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 (或相對原子質量)時,首先尋找兩種已知質量的物質,再根據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間的質量成正比即可計算得出。注意觀察物質化學式前面的化學計量數。
9.甲和乙在點燃條件下生成丙和丁,結合微觀示意圖分析,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A.1個甲分子由5個原子構成
B.生成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1:2
C.該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保持不變
D.丁物質中氫和氧元素質量比為2:1
【答案】D
【難度】0.85
【知識點】微粒圖像的分析及應用、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
【詳解】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甲烷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分析可知;A、由甲的化學式CH4可知,1個甲分子由5個原子構成,故A正確;B、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反應過程中生成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1:2,故B正確;C、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保持不變,故C正確;D、水中氫和氧元素質量比為1:8,故D錯誤。故選D。
10.醫務人員用3%的過氧化氫溶液為傷者處理傷口時,傷口處會看到大量泡沫。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生成的氣體可能是過氧化氫分解產生的氧氣
B.傷口處的生物酶可能對過氧化氫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C.雙氧水制取氧氣時,若不加二氧化錳,則不能分解產生氧氣
D.過氧化氫(H2O2)和水(H2O)的結構不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不同
【答案】C
【難度】0.85
【知識點】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過氧化氫制取氧氣實驗、用質量守恒定律確定物質組成、催化作用
【詳解】A、過氧化氫中含有氧元素,因此生成的氣體可能是過氧化氫分解產生的氧氣,A說法正確;
B、一種反應的催化劑可能有多種,傷口處的生物酶也可能對過氧化氫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B說法正確;
C、雙氧水制取氧氣時,若不加二氧化錳,也分解產生氧氣,只是產生氧氣的速率較慢,C說法錯誤;
D、過氧化氫(H2O2)和水(H2O)的分子結構不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不同,D說法正確。
故選C。
11.酒精(化學式為C2H5OH)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則C2H5OH,O2,CO2,H2O四種物質的質量比為(  )
A.46:96:88:22 B.46:32:44:18
C.1:3:2:3 D.46:96:88:54
【答案】D
【難度】0.94
【知識點】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質量比
【詳解】由,在此反應中、、、四種物質的質量比為故選D。
12.運用分析、綜合、歸納的科學思維方法能夠深刻理解化學知識,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可能改變
B.通過化學方程式能判斷反應快慢
C.氧氣能助燃,故氧氣可作燃料
D.同樣的反應物條件不同,產物可能不同
【答案】D
【難度】0.65
【知識點】鐵在氧氣中燃燒及其實驗、氧氣助燃性及實驗、化學方程式含義、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
【詳解】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故錯誤;
B、化學方程式不能判斷反應快慢,故錯誤;
C、氧氣具有助燃性,無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錯誤;
D、鐵發生緩慢氧化,與氧氣、水同時接觸會產生氧化鐵,鐵在純氧中燃燒會產生四氧化三鐵,故正確。
故選D。
13.6.4g某化合物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共得到8.8g二氧化碳和7.2g水,則該化合物的組成元素是
A.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
B.一定只含有碳、氫兩種元素
C.一定只含有碳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答案】A
【難度】0.65
【知識點】有關質量守恒定律的計算、用質量守恒定律確定物質組成、根據化學式計算元素質量分數
【詳解】6.4g某化合物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共得到8.8g二氧化碳和7.2g水,生成物中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反應物氧氣中只含有氧元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及質量不變,所以可以判斷在該物質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質量即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為:8.8g××100%=2.4g,化合物中氫元素的質量即為水中氫元素的質量為:7.2g××100%=0.8g,所以二氧化碳和水中所含碳氫元素的總質量為:2.4g+0.8g=3.2g,所以該化合物中還含有6.4g-3.2g=3.2g氧元素,綜上,該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
故選A。
14.“”“”“”分別表示A、B、C三種物質的分子,下圖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學反應前后反應物與生成物分子及其數目的變化。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
A.3:2:4 B.1:2:3 C.1:2:3 D.1:2:2
【答案】D
【難度】0.85
【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化學方程式配平
【詳解】根據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反應前共有3個A分子和2個B分子,反應后含有2個A分子和2個C分子,可判斷有2個A分子未參加圖示中的反應,則參加反應的A、B、C三種物質的分子個數分別為1、2、2;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1:2:2;
故選D.
15.鎂帶在容器中密封(內含空氣)加熱,下圖(橫坐標表示總質量,縱坐標表示時間)能正確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質總質量變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B
【難度】0.85
【知識點】實驗探究質量守恒定律
【詳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總和與反應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可判斷鎂帶在耐高溫的容器中密封(內含空氣)加熱時,反應前后密閉容器的質量不變,即隨著加熱的時間的延長,物質的總質量應該是一條與時間軸平行的直線,分析所給的選項可以知道選項B符合剛才的分析.故選B.
【點評】由于在密封的容器內進行反應,外界的物質不能進入容器而容器內物質也不能逸出,因此整個容器內的質量總和在變化前后相等.
二、填空(化學方程式每個2分,其余每空2分,共23分)
16.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 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 ,這個規律叫做質量守恒定律。因為在化學反應前后,宏觀 不變,微觀 不變。
【答案】 質量總和 質量總和 物質的總質量、元素的種類及質量 原子的種類、原子的質量、原子的數目
【難度】0.94
【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內容及適用范圍
【詳解】質量守恒定律是指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化學反應前后,宏觀上物質的總質量、元素的種類及質量不變,微觀上原子的種類、原子的質量、原子的數目不變。
17.6g的碳在充足的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22 g ,則有 g 的氧氣參加反應。
【答案】16
【難度】0.94
【知識點】有關質量守恒定律的計算
【詳解】6g的碳在充足的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22 g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參加反應的碳和氧氣的質量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所以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為:22g-6g=16g,故填:16
18.化學與人類的生活聯系越來越緊密,生活中處處有化學,根據提示寫出下列化學方程式。
(1)燒烤是人們非常喜歡的一種美食,制作燒烤時的主要燃料是木炭,請寫出木炭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2)煤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但是煤中含硫物質燃燒對環境有污染,日前生活中正逐步用其他清潔燃料代替煤。請寫出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答案】(1)
(2)
【難度】0.65
【知識點】碳單質的可燃性、硫在氧氣中燃燒及其實驗、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詳解】
(1)木炭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硫和氧氣點燃生成二氧化硫,化學方程式是:。
19.為了延長白熾燈的使用壽命,燈泡里放有極少最的紅磷作脫氧劑,其作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答案】 4P+5O22P2O5 化合反應
【難度】0.65
【知識點】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的過程、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化合反應
【詳解】(1)紅磷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反應方程式為4P+5O2 點燃2P2O5;該反應是由兩種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是化合反應;
20.汽車尾氣中含有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治理的方法有兩種,其一是在汽車尾氣的排氣管上裝一個“催化轉換器”,在催化劑的作用下,一氧化氮與一氧化碳反應,生成兩種氣體,其中一種可參與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種是空氣中含量最高的氣體,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其二是在400℃左右、有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用氨氣(NH3)把一氧化氮還原為氮氣和水,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答案】 2CO+2NON2+2CO2 4NH3+6NO5N2+6H2O
【難度】0.85
【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空氣各成分及其體積分數、自然界的氧循環
【詳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一氧化氮與一氧化碳反應,生成兩種氣體,其中一種可參與植物的光合作用,該氣體是二氧化碳,另一種是空氣中含量最高的氣體,該氣體是氮氣,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劑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NON2+2CO2;氨氣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劑、400℃左右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氮氣和水,化學方程式為:4NH3+6NO5N2+6H2O。
21.化學興趣小組對某化學反應進行了探究,并已將實驗測定結果填寫在下表中,請你分析并填空:
物質 A B C D
反應前質量/g 20 12 2 2
反應后質量/g 0 2 2 待測
(1)該反應的類型是:__________
(2)C物質可能是該反應的__________ (填“反應物”、“生成物”、“催化劑”)。
(3)反應后D物質的質量是__________g。
【答案】化合反應 催化劑 32
【難度】0.65
【知識點】有關質量守恒定律的計算、化合反應、催化劑的概念、性質與用途
【詳解】試題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后質量減少的物質是反應物,質量增加的物質是生成物。由于A的質量減少,A是反應物,B的質量減少,所以B也是反應物,C在反應前后質量沒有改變,所以C既不是反應物也不是生成物,有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應。由此可見,D的質量一定會增加,D是生成物,兩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參加反應A的質量是20 g,B參加反應的質量是10 g,反應物的總質量是30 g,也就是生成了30 g D,則反應后D物質的質量是2 g+30 g=32。
考點:本題考查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反應類型的判定
點評:解此題需認真分析各物質的質量變化情況,反應后質量減少的物質是反應物,質量增加的物質是生成物。在化學反應中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總和。
22.如圖是密閉體系中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和“”分別表示不同原子.
(1)反應后方框內應再填入1個 微粒(選填序號).
A. B. C.
(2)該反應所屬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反應.
(3)寫出符合該微觀示意圖的一個具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答案】 C 化合 2H2+O22H2O
【難度】0.65
【知識點】化合反應、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微粒圖像的分析及應用
【詳解】試題分析:(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原子的個數反應前后不變,因此填入一個C微粒后正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故答案為C
(2)該反應中,從分子種類可知反應物是兩種,生成物是一種,屬于化合反應.
故答案為化合.
(3)從分子的結構分析,氫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符合該反應類型.
故答案為2H2+O22H2O(合理的化學方程式均給分)
考點: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反應類型的判定;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據圖中信息正確的分析、判斷問題的能力,解決的前提是讀懂反應前后物質結構的相關變化.
三、科學探究題(共9分)
23.質量守恒定律的發現對化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質量守恒定律的課堂教學中,甲、乙、丙三個組的同學分別做了A、B、C三個實驗,他們都進行了規范的操作、準確的稱量和細致的觀察。(提示: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
【進行探究】
(1)A實驗:用紅熱的玻璃管引燃紅磷,其燃燒過程中錐形瓶中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實驗過程中小氣球的變化是 ,待紅磷熄滅后再次稱量,天平不再平衡,其原因不可能是 (填序號)。
①裝置漏氣
②用橡膠塞塞緊錐形瓶速度太漫
③紅磷太少
④反應過程中,氣球脹裂
(2)有同學得到的錯誤結論是“B實驗說明質量不守恒”。老師引導學生分析了B實驗的原因。
你認為B實驗托盤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
(3)如圖C所示的小實驗。在一根用細銅絲吊著的長玻璃棒兩端分別繞上10cm長的粗銅線,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燈給左邊一端銅絲加熱1~2分鐘。冷卻后,他們觀察到玻璃棒向 (左或右)傾斜,其原因是 。
(4)在三個實驗中,是否有不遵循質量守恒定律的反應 (填“有或沒有”),請從原子的角度分析質量守恒的原因 。
(5)探究或驗證反應物與生成物的質量關系時,若要用到有氣體參加或有氣體生成的反應,反應必須在 容器中進行。
【答案】(1) 發出黃色火焰,產生大量白煙 先變大,后變小 C
(2)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逸散到空氣中
(3) 左 銅絲表面生成氧化銅,質量增加
(4) 沒有 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都不變
(5)密閉
【難度】0.65
【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實驗探究質量守恒定律、質量守恒定律內容及適用范圍
【詳解】(1)白磷燃燒發出黃色火焰,產生大量白煙;
燃燒放熱,裝置內溫度升高,壓強增大,氣球變大,反應消耗氧氣,溫度恢復至室溫,裝置內壓強減小,氣球變小,故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到氣球的變化是先變大,再變小;
A、裝置漏氣,外面的氣體進入,天平不再平衡,不符合題意;
B、用橡膠塞塞緊錐形瓶速度太慢,集氣瓶內的氣體逸出,天平不再平衡,不符合題意;
C、紅磷太少,不會影響天平的平衡,符合題意;
D、反應過程中,氣球脹裂,會有五氧化二磷散逸到空氣中,空氣也會進入裝置中,天平不再平衡,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稀鹽酸和碳酸鈣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出裝置,質量減少,故B實驗托盤天平不平衡;
(3)用酒精燈給左邊一端銅絲加熱,銅和氧氣生成氧化銅,質量增加,故冷卻后,觀察到玻璃棒向左傾斜;
(4)以上三個實驗均發生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因為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都不變,所以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必然守恒;
(5)探究或驗證反應物與生成物的質量關系時,若要用到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反應,反應必須在密閉裝置中進行。
四、計算題(24題2分,其余每題3分,共8分)
24.在反應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7:8,當2.8gA與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應后,生成3.6gD。則生成C的質量為
A.9.6g B.4.4g C.6.8g D.8.8g
【答案】D
【難度】0.94
【知識點】有關質量守恒定律的計算
【詳解】根據“反應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7:8”,則可假設A和B的相對分子質量分別為7a、8a,設與2.8gA反應的B的質量為x,
x=9.6g,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2.8g+9.6g=生成C的質量+3.6g,故生成C的質量=8.8g。
故選D。
25.有10g氫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點燃充分燃燒后,生成9g水,則原混合氣體中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可能是
A.1∶8 B.1∶2 C.2∶1 D.1∶9
【答案】D
【難度】0.65
【知識點】氫氣的可燃性、不含雜質的化學方程式計算
【詳解】解:設生成9g水需要氫氣的質量為x,氧氣的質量為y。

解得:;
①如果剩余氣體為氫氣,則原混合氣體中氫氣的質量為;則氫氣與氧氣的質量比為;
②如果剩余氣體為氧氣,則原混合氣體在氧氣的質量為;則氫氣與氧氣的質量比為;
故選:D。
26. 如下圖所示,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實驗的相關數據如下表。
氣體發生裝置內物質的總質量
反應前 35.6
反應后 34.8
(l)反應中二氧化錳的作用是 。
(2)反應生成氧氣的質量為 g(結果精確到0. 1 g,下同)。
(3)計算參加反應的過氧化氫的質量,寫出必要的計算過程。
【答案】(1)催化作用
(2)0.8
(3)1.7g
【難度】0.65
【知識點】過氧化氫制取氧氣實驗、不含雜質的化學方程式計算、有關質量守恒定律的計算
【詳解】(1)該反應中二氧化錳起催化作用。
(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氣的質量為:35.6g-34.8g=0.8g。
(3)設生成0.8g的氧氣需要過氧化氫的質量為x
x=1.7g
第16頁 共16頁大慶市第五十七中學
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八年級第一次月考
化 學 試 題 參 考 答 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A B D D C D C
題號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D A D B
16.質量總和 質量總和 物質的總質量、元素的種類及質量 原子的種類、原子的質量、原子的數目
17.16
18.(1) (2)
19.4P+5O22P2O5 化合反應
20.2CO+2NON2+2CO2 4NH3+6NO5N2+6H2O
21.化合反應 催化劑 32
22.C 化合 2H2+O22H2O
23.(1)發出黃色火焰,產生大量白煙 先變大,后變小 C
(2)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逸散到空氣中
(3)左 銅絲表面生成氧化銅,質量增加
(4)沒有 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都不變
(5)密閉
24.D
25.D
26.(1)催化作用
(2)0.8
(3)解:設生成0.8g的氧氣需要過氧化氫的質量為x
x=1.7g
答:生成0.8g的氧氣需要1.7g質量的過氧化氫。
答案第8頁,共9頁
大天不五十中以
DAOING NO.S7 MIDDLE SCU
2H202
MnO2 2
2H20+024
68
32
X
0.8g
68
32
X
0.8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怀市| 六安市| 鹤庆县| 海兴县| 靖江市| 虞城县| 寻乌县| 满城县| 叙永县| 邓州市| 商都县| 公安县| 健康| 舞阳县| 南部县| 台北市| 峨山| 香港| 天祝| 北票市| 灵璧县| 芜湖县| 宜春市| 长子县| 青河县| 贞丰县| 农安县| 合山市| 临猗县| 韶关市| 岳普湖县| 峨眉山市| 祁阳县| 从江县| 图木舒克市| 阿图什市| 阿荣旗| 锡林郭勒盟| 五莲县| 亚东县| 大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