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廣西南寧市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期末教學質量監測化學試卷(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廣西南寧市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期末教學質量監測化學試卷(含答案)

資源簡介

2025年春季學期高二年級期末教學質量監測 化 學
(考試時間:75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 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 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 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 在本試卷上無效。
3. 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1 Li7 C12 N14 O16 A127 Si 28 S32 C135.5 Cu 64
一、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僅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1. 科技發展與化學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表面活性劑烷基磺酸根離子可將油漬等污垢包裹在膠束內腔,起到去污作用
B.“SD-3 運載火箭”,其燃料偏二甲肼[(CH ) NNH ] 是非極性分子
C. 釀酒工藝過程涉及淀粉、葡萄糖的水解反應
D. 海水原位電解制氫技術的關鍵材料的單體是四氟乙烯,屬于不飽和烴
2. 下列化學用語表達正確的是( )
A.H-Cl 的 s-pσ 鍵的形成:
B.SO 的 VSEPR 模型:
C.CaO 的電子式:[0]Ca +[0]
D. 丁酸的鍵線式:
3.下列圖示實驗中,操作規范、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

固體
) (
鹽酸
)
A.調控滴定速度 B.加熱試管中的液體 C.配制NaOH溶液 D.制備Cl
A.A B.B C.C D.D
高二化學試卷 第1頁(共8頁)
4.物質的結構決定性質,下列性質差異與結構因素匹配錯誤的是( )
選項 性質差異 結構因素
A 水溶性: HBr>CO 分子極性
B 聚乙炔可用于制備導電高分子材料 聚乙炔中含共軛大π鍵,π電子能夠 在分子鏈上自由移動而具有導電性
C 沸點:甲酸>乙醇 等物質的量甲酸與乙醇的分子間氫 鍵數:甲酸>乙醇
D 熔點:AlF (1040℃)>AlCl (178℃升華) AlF 中離子鍵強于AlCl
5. 辣椒素是辣椒辣味來源,其結構簡式如下。下列有關辣椒素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該分子中的碳原子雜化類型為sp 、sp
B. 存在順反異構,且含有1個手性碳原子
C. 其酸性水解產物均可與Na CO 溶液反應
D.1mol 辣椒素與足量的濃溴水反應最多能消耗2mol Br
6. 設NA 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標準狀況下,11.2LCH CHO 中含有π鍵的數目為0.5NA
B. 常溫常壓下,12g 金剛石含有4NA個共價鍵
C.100mL8mol/L 濃硝酸與6.4g的 Cu 完全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目為0.2NA
D. 工業合成氨的反應通入14gN 和14gH 充分反應后生成NH 分子的數目為NA
7. 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 過量鐵粉加入稀硝酸中:Fe+4H++NO =Fe ++NO↑+2H O
B. 鹽酸除鍋爐水垢:
C. 向A1Cl 溶液中滴入過量氨水:Al ++4NH · I+4NH
D. 用 CuCl 溶液做導電性實驗,燈泡發光:
8. 下圖是用釕(Ru)基催化劑催化CO (g) 和H (g) 的反應示意圖,當反應生成1mol 液態HCOOH 時放出31.2kJ 的熱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物質Ⅱ、Ⅲ中Ru 的化合價均為+2價
B. 物質I轉化為物質Ⅱ過程中,存在極性鍵、 非極性鍵的斷裂與形成
C. 圖示中物質I為該反應的催化劑,物質Ⅱ、Ⅲ 為中間產物
D. 由題意知:HCOOH(1)=CO (g)+H (g)
△H=+31.2kJ·mol-1
2H O
2H
2H O
2HCOOH
高二化學試卷 第2頁(共8頁)
9、X、Y、Z、Q 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且分別位于不同周期: Y 元素基態原 子的價層電子排布是ns"np n;X、Z、Q 元素原子的最外層均只有1個電子, Z 元素原子中 只有兩種形狀的電子云, Q 元素基態原子內層的s、p、d 能級均排滿電子。下列說法正確的 是 ( )
A.Q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 區 B.ZX 屬于共價化合物
C.Z Y 的陰陽離子數之比為1:1 D. 電負性:Y>Z>X
10. 根據實驗操作、現象,能得出相應結論的是( )
選項 操作 現象 結論
A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熱。 待溶液冷卻后向其中加入少量新 制的Cu(OH) ,加熱 未產生磚紅色沉淀 蔗糖沒有發生水解
B 向某容器中充入HI氣體,一段時 間后壓縮容器體積為原來的一半 氣體顏色變深 增大氣體壓強,HI分解 反應平衡正向移動
C 用飽和Na CO 溶液浸泡BaSO 一段時間后過濾洗滌,向所得的 濾渣上滴加稀鹽酸 有氣泡冒出 溶度積常數: Ksp(BaSO4)>Ksp(BaCO3)
D 取4mL含有配合物[FeCl4]-(亮黃 色)的工業鹽酸于試管中,滴加幾 滴硝酸銀飽和溶液 溶液亮黃色褪去,變 為淺黃色 配合物[FeCl4]-只在高 濃度CI的條件下穩定 存在
11. 在新材料工業中,己內酰胺是生產尼龍-6和聚酰胺的關鍵原料。利用氮氧化物(NOx)和環 己酮、乙二醇(EG) 進行電化學還原偶聯反應以合成己內酰胺是一種有前景的綠色合成途徑 (裝置及物質轉化示意圖如下),同時得到副產品乙醇酸(G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m
電源
n
oH
+NO;
CH OH
NH
COOH
0
)
A.m 為電源負極,電流從n 極出發,經外電路回到m 極
B.EG 轉化為GA 反應式為: HOCH -CH OH-4e +H O=HOCH -COOH+4H+
C.NO 在電極上會先轉化為NH OH 的電極反應是:NOz-4e +4H O=NH OH+5OH
D. 若兩電極間增加質子交換膜,當得到1mol GA時,有2mol H+進入陰極室
高二化學試卷 第3頁(共8頁)
12. 某三元化合物的立方晶胞結構如圖所示,晶胞的邊長為a pm,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晶體的化學式為LiAISi B. 晶體的密度
●Li
C. 晶體中Al 原子周圍最近的Li 原子有12個 D. 晶體中Si 、A1原子之間的最短距離為
13. 利用CO 催化加氫可制得乙烯,反應方程式為2CO (g)+6H (g)=C H (g)+4H O(g)
△H<0, 在兩個容積均為1L 恒容密閉容器中,分別加入2molCO 和 4molH , 分別選用 兩種催化劑,反應進行相同時間,測得CO 轉化率隨反應溫度的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
法錯誤的是( )
(
a(CO )
50%
40%
催化劑Ⅱ
30%
a
20%
10%
T
催化劑
I
b
T/K
T
T
T T
(
d
)
A.T 溫度下充入稀有氣體,CO 轉化率不變
B. 溫度高于T ,CO 轉化率降低的原因是溫度導致的平衡逆移
C. 從圖中無法比較催化劑I和催化劑Ⅱ誰更高效
D.b、d 兩狀態下,化學反應速率d>b
14.25℃時,用0.1000mol ·L- NaOH溶液分別滴定三種濃度均為0.1000mol ·L- 的一元酸HA 溶 液(HA代表CH COOH 、CF COOH 或CH CICOOH), 滴定過程pH 變化如下圖所示。已知
①pKa=-lgKa;②CH CICOOH 的 pKa=2.86。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M 點對應溶液中,c(A)=10c(HA)
B.25℃ 時 ,I 對應的酸Ka=10-1.52 C.I 為CH COOH 溶液的滴定曲線
V(NaOH溶液)/mL
高二化學試卷 第4頁(共8頁)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8分。
15. (15分)氯化亞砜(SOCl ) 是一種重要的化學試劑,在農藥、醫藥、染料等的生產中也起著 非常重要的作用。某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通過查閱資料,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將SO 、 Cl 通入SCl 中制備SOCl
(
D
CaCl
實驗室制
Cl

的發生
裝置
g
e
d
液態
SCl
活性液態
催化劑
干燥純凈的
SO

干燥純凈的
Cl

b
c
aC
)
已知:①SOCl 是一種液態化合物,沸點為77℃
②SOCl 遇水劇烈反應,液面上產生白霧,并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 請回答以下問題
(1)儀器c 的名稱為 ,裝置d 中的試劑為 ,實驗過程中冷凝水應從 其 ( 填“a”或“b”) 口通入。
(2)該小組預選用下列固體藥品與H SO 反應制備SO , 最不適合的是 A.BaSO B.Na SO C.Na S O
(3)寫出制備SOCl 的化學方程式 o
(4)本實驗采用液態催化劑比固態催化好,理由是 0
(5)制備SOCl 的發生裝置需要無水環境,原因是 (用化學 方程式解釋)。
(6)某同學提出干燥管中的試劑改為 更好,原因是_ o
(7)若反應中向過量SCl 中共通入SO 的體積為1120mL (標況下), Cl 的體積為896mL (標況下),最后得到4.76gSOCl , 則SOCl 的產率為 o
16 . (14分)氫氧化氧鎳(NiOOH) 有良好的電化學活性,是合成鋰離子電池材料的前驅體。某 化工廠用含鎳廢料(主要成分為NiO, 雜質為Fe O 、FeO 、Cao 、CuO) 制 備NiOOH 的 工藝流程如圖。
(
H SO
溶液
H S



H O
溶液②
NaOH
溶液

酸浸
除銅
除鐵
料渣1
CuS

S
料渣2
NaOH
K S O
氧化
料液
NaF
沉鈣
NiOOH
廢料
CaF
)
已知常溫下幾種金屬離子沉淀的pH如下表:
金屬離子 Fe + Fe + Ni +
開始沉淀的pH 1.5 6.5 7.2
沉淀完全的pH 3.2 9.7 9.2
(1)為了提高“酸浸”中原料的浸出效率,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有 o
A. 研磨廢料 B. 加入大量水 C. 攪拌 D. 適當升高溫度
(2)料渣1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學式)。
(3)NiOOH 中 Ni 的化合價為 , 基 態Ni 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 0
(4)“除鐵”在40~50℃下進行,加入H O 的作用是 _,H O 的實際消 耗量比理論值高的原因之一是 _,NaOH 用于調節溶液的pH, 應調節pH 的 范 圍 是
(5)“氧化”中會有SO - 生成,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 6 ) 根 據 題 目 信 息 計 算Fe(OH) 溶 度 積 常 數 的 數 值 為
o
17 . (14分) CO 是一種溫室氣體,研究CO 的利用對促進低碳社會構建具有重要意義,我國 科學家利用MoS 作為催化劑,實現了CO 加氫制CH OH。
主反應為: I.CO (g)+3H (g)=CH OH(g)+H O(g)△H
同時伴隨發生副反應:Ⅱ . CO (g)+H (g)=CO(g)+H O(g)△H =+41.4kJ ·mol-
( 1 ) 已 知CO(g)+2H (g)=CH OH(g)△H =-94.1kJ ·mol , 則△H = kJ·mol- 。
(2) 一 定溫度下,向某容器中充入2molCO 和 6molH , 假設只發生上述反應I, 一段時
間后達到平衡。
①關于上述反應體系的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o
A. 當3v(H ) 正=v(CH OH) 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B. 恒溫恒壓下,當混合氣體的密度恒定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C. 保持容器的容積不變,向體系中充入氬氣,平衡不移動
D. 改加高效催化劑,可以提高CO 的平衡轉化率
②恒容條件下,測得反應過程中CO 和CH OH的物質的量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 示,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K= (保留小數點后1位)。
物質的量濃度/(mol·L- )
(3)在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O 和足量的H , 同時發生主、副反應.體 系中CH OH 的選擇性(指轉化為CH OH 的 CO 占發生反應的CO 的百分比)隨溫度、 壓強的變化曲線如圖1所示:
(
40
30
20
10
150
200
250
300
溫度/℃
350
400
—P1
P2
100
90
80
)
圖 1
A電極 B電極
含CH OH的溶液
圖 2
①p P (填“>”或“=”或“<”)。
②CH OH 的選擇性隨溫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o
③科學家研究了用電解法把CO 轉化為CH OH, 從而消除CO 對環境的影響,其原理 如圖2所示:
則圖中A 電極接電源 極,該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o
18. (15分)已知以下有機合成路線(部分反應條件已標注),請根據所學有機化學知識,回答 相關問題。
合成路線如下:
已知:
(1)化合物A 的化學名稱為 _;化合物G 的含氧官能團名稱是 o
(2)反應①的反應類型為取代反應,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K CO 在反應中的作用是 _o
(3)化合物E 的結構簡式為
(4)反應⑥為2molF 反應生成1molG, 同時生成1mol 有機物H, 則該反應的反應類型
為 0
(5)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F 的同分異構體有 種,寫出其中一種同分異構體的結構 簡式
①能發生銀鏡反應;②能發生水解反應,其酸性水解產物之一能與氯化鐵溶液發生顯
色反應;③分子中只有5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
(6)參照上述合成路線和信息,設計以 為原料制備
的合成路線(有機試劑、無機試劑任選):
o
高二化學試卷 第8頁(共8頁)
高二化學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A D B C D B A D
題號 11 12 13 14
答案 B C C B
15. (15分)【答案】(1)球形冷凝管(1分)濃H SO (1 分 ) a(1 分)
(2)A(1分)
2(2分)
(4)增大了催化劑與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催化效果更好(2分)
(5)SOCl +H O=SO ↑+2HCl↑(2 分)
(6)堿石灰或生石灰(1分)既可以防止外界的水進入反應發生裝置,又可以吸收處理尾氣(2分)
(7)50%(2分)
16. (14分)【答案】(1)B(1 分)
(2)CaSO (1 分)
(3)+3(1分)3d 4s (1 分)
(4)將Fe +氧化為Fe +(2 分 ) H O 受熱分解或生成Fe +催化H O 分解(2分) 3.2≤pH<7.2 或 3.2~7.2(2分)
(5)2Ni ++S O -+6OH =2NiOOH+2SO2-+2H O(2 分)
(6)1×10-37.4(2分)
17 . (14分)(每空2分)(1)- 52 . 7
(2)BC 3.7
(3)> 主反應為放熱反應,副反應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故溫度升高時不利于
主反應、有利于副反應的發生,所以CH OH 的選擇性降低 負 CO +6e+6H+=CH OH+H O
18 . (15分)【答案】(1)苯酚(1分);醚鍵、羰基、酯基(2分);
(2) (2分);中和反應生成的HI, 提高產率(1分);
(3) ( 2 分 )
( 4 ) 取 代 反 應 ( 1 分 )
( 5 ) 4 ( 2 分 ) ; 任寫 一 種(1分);
(6) ( 3 分 ) 。
試卷第7頁,共7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眉山市| 彭州市| 莒南县| 城固县| 宜昌市| 福建省| 岢岚县| 将乐县| 萨迦县| 东乌珠穆沁旗| 大洼县| 怀宁县| 滕州市| 五莲县| 颍上县| 迁安市| 鸡东县| 苍山县| 富阳市| 永寿县| 和林格尔县| 蚌埠市| 郁南县| 马鞍山市| 金平| 忻城县| 宁化县| 富平县| 景东| 梅河口市| 隆安县| 尖扎县| 中西区| 河西区| 佛学| 和田县| 修武县| 阜新市| 丽江市| 陆河县| 巨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