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四川省樂山市2025年中考地理真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四川省樂山市2025年中考地理真題

資源簡介

四川省樂山市2025年中考地理真題
(2025·樂山)照片如圖:初夏清晨,市中區郊外高鐵、高速、大橋隱現于晨霧漫江的大渡河上,數十千米外蘭黛青山清晰可見,守護著這份安詳。完成下面小題。
1.相機(無人機)拍攝該照片時,位于大渡河大橋(  )
A.正下方 B.側上方 C.正上方 D.同一高度
2.關于圖中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
A.起伏和緩 B.高差懸殊 C.山河縱列 D.丘陵廣布
3.關于圖中所示天氣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沙塵暴 B.雨天 C.陰天 D.晴天
(2025·樂山)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位于青藏高原中部,海拔4000米以上,多為無人區。2016年后,眾多高壓電線穿越本區,肉食性猛禽因擇高而居導致觸電身亡現象多發。為此,企業在電線高塔頂端搭建“生命鳥巢”(如圖)5000多個,目前有筑巢痕跡的數量已過半。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4.此類猛禽主要活動區(  )
A.地勢低平 B.森林廣布 C.氣候炎熱 D.高峻寒冷
5.材料整體主要體現的思想是(  )
A.人地協調 B.科技為先 C.因地制宜 D.開發為先
(2025·樂山)長江上游流域內氣候差異大,圖1為甲、乙兩地(位置見圖4)氣候資料。金沙江(玉樹至宜賓)河段落差遠大于川江(宜賓至宜昌)河段。經科研攻關,長江上游6大梯級電站(位置如圖2)的單機容量從最初17萬千瓦躍升至現在的100萬千瓦,領先世界。其中,白鶴灘電站(圖3)建成,每年可向華東輸電超600億千瓦時,替代燃煤約兩千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五千萬噸;百余公里的庫區水流平穩,“高峽平湖-曲壩飛架”成為網紅打卡地;與干流其它工程協調,進一步保障了長江中下游汛期安全。完成下面小題。
6.乙地比甲地(  )
A.夏季更熱 B.海拔更高 C.降水更少 D.冬季更冷
7.下列梯級電站中,位于金沙江河段的是(  )
A.三峽、烏東德 B.葛洲壩、白鶴灘
C.烏東德、溪洛渡 D.三峽、葛洲壩
8.金沙江河段水能資源比川江河段更豐富,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旅游快速發展 B.河流流速更快
C.河流流量更大 D.流域降水更多
9.機組單機容量領先世界的關鍵因素是(  )
A.科技 B.地形 C.交通 D.市場
10.白鶴灘電站帶來的效益有(  )
①發電②防洪③旅游④采煤⑤生態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2025·樂山)如圖,2023年5月下旬,加拿大野火燃起并迅速蔓延,導致6月中旬美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出現嚴重的煙塵污染。完成下面小題。
11.野火火點在加拿大的分布特征是(  )
A.呈點狀均勻分布于全國 B.呈條帶狀分布在沿海
C.呈團狀集中在西南、東南部 D.呈環狀分布在四周
12.關于北美地形對煙塵擴散作用的分析,正確的是(  )
A.科迪勒拉山系阻擋煙塵向東擴散
B.科迪勒拉山系利于煙塵向西擴散
C.中央大平原促進煙塵向西擴散
D.中央大平原利于煙塵向南擴散
13.針對加拿大野火不斷蔓延的現狀,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①緊急疏散,妥善安置居民②求得增援,共同應對火災③搶救財物,獲取經濟利益④人工降雨,減輕濃煙擴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5·樂山)2024年11月,共建“一帶一路”在拉美地區的標志性項目之一秘魯錢凱港正式開港。第一條橫穿南美洲的大陸橋——“兩洋鐵路(錢凱——伊列烏斯)”(如圖左)也正在建設中。巴西是資源大國,當前巴西輸往我國的商品主要航線為巴西東部沿海——巴拿馬運河——中國沿海(如圖右),通關費高。完成下面小題。
14.錢凱在(  )
A.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東半球
C.南半球、西半球 D.北半球、東半球
15.兩洋鐵路途經最主要的地形是(  )
A.平原 B.山地 C.盆地 D.高原
16.若巴西商品能通過兩洋鐵路從錢凱輸往我國,相對于當前航線,該線路(  )
A.運輸時間增長 B.運輸航線增長
C.運輸速度更慢 D.運輸成本下降
17.兩洋鐵路對巴西的意義在于(  )
①加速資源開發②增加就業機會③增加對美國依賴④加快內陸經濟發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將上述材料和上題輸入AI語言大模型,在尊重材料與上述四個題的原意基礎上,向AI語言大模型提一個最具價值的問題,應該是(  )
A.兩洋鐵路有哪些建設難度
B.兩洋鐵路對中國有何作用
C.影響交通線路建設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以“兩洋鐵路”為例
D.重要交通線建設怎樣影響區域及世界經濟發展——以“兩洋鐵路”為例
19.(2025·樂山)閱讀有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一般而言,我國同一種農作物成熟時間南早北遲。10月中下旬,山東邳(pī)莊鎮(35°N,海拔50米)安裝了北斗導航的無人駕駛大型農機正在收稻(圖1)。近年邳莊鎮除引進優質稻種外,還建設精品稻米生產線,打造糧食儲藏、烘干、深加工產業鏈,為農民增收。同日,在云南六順鎮(23°N,海拔650米),村民正駕駛小型打谷機收獲稻谷(圖2)。六順鎮引進旱地優質稻種植技術,讓山區旱地飄出了稻香。
(1)邳莊鎮緯度   (高或低)于六順鎮,海拔   (高或低)于六順鎮,緯度因素和海拔因素疊加,兩地水稻成熟時間基本一致
(2)邳莊鎮與六順鎮水稻生產上的相同點有哪些?
(3)參考邳莊鎮產業發展,結合六順鎮山區實際情況,請為六順鎮鄉村振興建言獻策。
20.(2025·樂山)閱讀有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伊塞克湖,群山環抱,由四周600多的高山冰雪融化匯流而成,透明度超過12米,終年不凍,是吉爾吉斯斯坦著名的旅游勝地。伊塞克湖位置、附近區域地形及衛星照片如圖1、2、3。
(1)請在伊塞克湖地區地理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結構圖中補全內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上題所示,學習區域是有方法的。請在下面結構圖中補全內容,完成對方法的總結。
①   ②   
21.(2025·樂山)閱讀有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我市某學校經緯度約為131°E、30°N,海拔380米,面積170余畝。該校以銀杏為主題開展地理實踐活動。甲小組完成校園銀杏樹分布調查;乙小組完成某棵銀杏樹的觀察。現在進入成果展示環節。
(1)下面是甲小組根據學校平面圖(圖1)繪制的校園銀杏樹分布圖(圖2)。我代表本組在班上展示下列實踐成果。
①從學校平面圖到校園銀杏樹分布圖,其制作過程簡述如下   。
②根據圖中信息,學校運動區、教學區、生活區中,銀杏樹主要分布在   
③根據圖中信息,銀杏樹主要分布在校園的   部,理由簡述如下   。
(2)下面是乙小組連續5次在同一地點正對同一場景拍攝的照片(圖3)。我代表本組在班上展示下列實踐成果。
①銀杏樹(箭頭所指)形態隨時間變化情況可簡述如下   。
②本組查到銀杏樹落葉與氣候關系的資料如下。
a.銀杏樹能順利越冬而不死亡
b.銀杏樹喜濕喜熱,葉片較寬大且薄
c.銀杏樹掉葉,蒸騰減弱
d.冬季,氣溫低,降水少
e.防止樹體內水分、熱量損失過多
上面a→b→c→d→e的排序不能正確表達銀杏樹落葉與氣候的邏輯關系。其正確排序為   。
③銀杏是魅力十足的風景樹。為了進一步美化校園,建議在校園中再種植銀杏樹,用★在平面圖中標注具體位置   ,理由簡述如下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B
3.D
【知識點】天氣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地圖上的方向判讀
【解析】【點評】大渡河是長江上游重要支流,發源于青海,流經四川,在四川樂山匯入岷江 ,流域面積廣,是我國重要的河流生態系統組成部分。
1.從照片呈現的視角看,能拍攝到大渡河大橋以及周邊山體、河流等景觀,這種視角符合從物體側上方拍攝的特點,B正確;正下方、正上方、同一高度拍攝不會呈現這樣的效果,ACD錯誤。
故答案為:B。
2.圖中顯示大渡河大橋海拔約 380 米,峨眉山海拔 3099 米 ,兩者相對高度大,體現出地形高差懸殊的特征,B正確,A錯誤;山河縱列多形容中南半島等地形格局,圖中未體現;丘陵海拔多在 200 - 500 米,圖中有高海拔山地,不是丘陵廣布,CD錯誤。
故答案為:B。
3.照片中能清晰看到遠處的山和橋梁等景物,說明大氣能見度高,是晴天特征,D正確;沙塵暴天氣能見度低,且有沙塵彌漫,A錯誤;雨天天空陰沉,景物會有朦朧感,圖中景物清晰,不是雨天,B錯誤;陰天天空灰暗,光線不足,圖中光線條件好,不是陰天,C錯誤。
故答案為:D。
【答案】4.D
5.A
【知識點】高原濕地——三江源地區
【解析】【點評】三江源地區是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尤為關鍵的地區。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濕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三江源地區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保護好“中華水塔”,不僅對當地人們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而且直接關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
4.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位于青藏高原中部,海拔 4000 米以上,“高峻寒冷”是其典型環境特征。此類猛禽在此區域活動,適應高峻寒冷環境,D正確;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地勢高,A錯誤;三江源地區多為草原、荒漠等植被,B錯誤;氣候炎熱與青藏高原高海拔導致的寒冷氣候不符,C錯誤。
故答案為:D。
5.A、高壓電線穿越保護區導致猛禽觸電身亡,企業通過搭建“生命鳥巢”,為猛禽提供棲息場所,減少其觸電風險,這是人類在發展過程中,采取措施協調與自然的關系,體現人地協調思想,A正確;
B、材料重點并非強調科技,雖然搭建鳥巢可能用到一些技術,但主要體現的不是以科技為先的思想,B錯誤;
C、因地制宜主要是指根據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采取適宜的發展方式,材料中未突出此思想,C錯誤;
D、材料體現的是在開發過程中注重保護,而不是單純以開發為先,D錯誤。
故答案為:A。
【答案】6.A
7.C
8.B
9.A
10.A
【知識點】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點評】長江發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第一長河: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線分別是:宜昌、湖口;長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橫斷山區,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資源十分豐富。長江是我國水能資源最豐富、航運價值最高的河流。
6.A、從氣候資料圖看,乙地夏季氣溫高于甲地,所以乙地比甲地夏季更熱,A正確。
B、甲地位于上游高原山地,海拔更高,B錯誤;
C、乙地降水整體多于甲地,C錯誤;
D、乙地冬季氣溫高于甲地,冬季更溫和,D錯誤。
故答案為:A。
7.金沙江是玉樹至宜賓河段,結合圖 2,烏東德、溪洛渡位于該河段,C正確;三峽和葛洲壩位于長江中游地區,并不在金沙江河段,ABD錯誤。
故答案為:C。
8.材料中提到金沙江(玉樹至宜賓)河段落差遠大于川江(宜賓至宜昌)河段,由于金沙江河段落差更大,導致河流流速更快,所以金沙江河段水能資源比川江河段更豐富,B正確;旅游快速發展與水能資源豐富程度無關,A錯誤;河流流量不是最主要原因,且川江河段在金沙江河段下游,匯水量更大,所以川江河段要比金沙江河段的水量大,C錯誤;流域降水多不一定就代表水能資源更豐富,關鍵還是要看落差等因素,且從圖1可知,川江河段降水量多于金沙江河段,D錯誤。
故答案為:B。
9.A、機組單機容量從最初17萬千瓦躍升至現在的100萬千瓦,實現這樣的提升需要先進的技術和科研成果作為支撐,這關鍵依靠的是科技,A正確;
B、地形只是建設水電站的一個自然條件基礎,不是機組單機容量領先的關鍵因素,B錯誤;
C、交通主要是對建設材料等運輸有影響,與機組單機容量領先關系不大,C錯誤;
D、市場只是對電力的需求有影響,而不是機組單機容量能夠領先世界的關鍵,D錯誤。
故答案為:A。
10.材料中提到白鶴灘電站每年可向華東輸電超600億千瓦時,體現了發電效益,①正確;白鶴灘電站與干流其它工程協調,進一步保障了長江中下游汛期安全,體現了防洪效益,②正確;“高峽平湖-曲壩飛架”成為網紅打卡地,體現了白鶴灘電站的旅游效益,③正確;白鶴灘電站是水電站,與采煤無關,④錯誤;替代燃煤約兩千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五千萬噸,體現了生態效益,⑤正確。
故答案為:A。
【答案】11.C
12.D
13.B
【知識點】北美洲的自然環境(地形地勢、氣候、河流)
【解析】【點評】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呈南北走向,正好阻攔來自太平洋的西風,使北美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僅限于沿海(山脈西側)的狹長地帶,山脈中間及東側則降水較少。
11.A、從“火點在加拿大分布及煙塵擴散示意圖”看,野火火點并非均勻分布,A錯誤;
B、火點不是呈條帶狀分布在沿海地區,B錯誤;
C、由圖可知,火點呈團狀集中在加拿大的西南、東南部,C正確;
D、火點不是呈環狀分布在四周,D錯誤。
故答案為:C。
12.北美地形分為西部科迪勒拉山系、中部中央大平原、東部山地。科迪勒拉山系位于北美西部,阻擋了煙塵向西擴散,利于煙塵向東擴散,AB錯誤;中央大平原地形平坦開闊,利于煙塵在水平方向擴散,結合煙塵擴散方向,平原利于煙塵向南、北等方向擴散,其中利于向南擴散符合實際情況,C錯誤,D正確。
故答案為:D。
13.①緊急疏散,妥善安置居民,可以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做法可取;②求得增援,共同應對火災,能夠集中更多力量滅火,做法可取;③在野火蔓延時,首要任務是保障生命安全,搶救財物獲取經濟利益可能會危及生命,做法不可取;④人工降雨,減輕濃煙擴散,有助于緩解火災和煙塵帶來的危害,做法可取。
故答案為:B。
【答案】14.C
15.D
16.D
17.C
18.D
【知識點】美洲概況;南美洲的自然環境(地形地勢、氣候、河流)
【解析】【點評】錢凱港是中秘共建 “一帶一路” 在拉美地區的標志性項目,位于秘魯首都利馬以北約 80 公里處,背靠南美大陸、面朝太平洋,是天然深水港,一期工程含 4 個碼頭泊位,最大水深 17.8 米,能停靠超大型集裝箱船,設計吞吐能力近期 100 萬、遠期 150 萬標準箱。
14.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20°W以西到160°E是西半球,20°W以東到160°E是東半球。錢凱位于赤道以南,屬南半球。錢凱位于80°W附近,屬西半球,C正確,ABD錯誤。
故答案為:C。
15.讀圖可知,兩洋鐵路途經區域主要是巴西高原,地形以高原為主,經過平原、山地、盆地的路段較短,D正確,ABC錯誤。
故答案為:D。
16.當前巴西輸華航線經巴拿馬運河,通關費高;兩洋鐵路開通后,可減少海運及運河通關成本,運輸成本下降,D正確;運輸時間上,鐵路運輸加上海運的綜合時間可能會縮短,A錯誤;運輸航線長度上有所縮短,B錯誤;鐵路運輸速度相對海運在陸運段可能更快,C錯誤。
故答案為:D。
17.兩洋鐵路的建設使得巴西內陸的資源運輸更加便捷,有利于加速資源開發,①正確。鐵路建設及后續的運營維護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能夠增加就業機會,②正確。兩洋鐵路主要是加強巴西與秘魯等國的聯系以及與亞洲國家的貿易聯系,并不會增加對美國依賴,③錯誤。鐵路的建設改善了內陸的交通條件,促進內陸地區與沿海地區以及國外的經濟交流,加快內陸經濟發展,④正確。
故答案為:C。
18.材料主要圍繞兩洋鐵路建設及其對相關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展開,重要交通線建設怎樣影響區域及世界經濟發展——以“兩洋鐵路”為例這個問題能夠涵蓋材料的核心內容,從更宏觀的角度探討兩洋鐵路建設帶來的影響,既包括對巴西、秘魯等區域經濟的影響,也涉及對世界經濟(如巴西與中國貿易等)的影響,所以最具價值的問題是重要交通線建設怎樣影響區域及世界經濟發展——以“兩洋鐵路”為例,D正確;“兩洋鐵路有哪些建設難度”材料未重點體現建設難度相關內容,A錯誤;“兩洋鐵路對中國有何作用”相對片面,材料不僅涉及對中國的作用,還有對巴西等國的意義,B錯誤;“影響交通線路建設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以‘兩洋鐵路’為例”,材料重點不在闡述建設因素,C錯誤。故答案為:D。
19.【答案】(1)高;低
(2)耕地類型都是旱地;水稻成熟時間基本一致
(3)引進優質稻種外,建設精品稻米生產線,打造糧食儲藏、烘干、深加工產業鏈,為農民增收
【知識點】南方地區的自然地理概況;南方地區水田發展的條件、主要農作物和農產品
【解析】【分析】(1)緯度比較:邳莊鎮緯度是35°N,六順鎮是23°N,所以邳莊鎮緯度高于六順鎮。海拔比較:邳莊鎮海拔50米,六順鎮海拔650米,所以邳莊鎮海拔低于六順鎮。緯度高通常農作物成熟晚,海拔高(氣溫低)也會使成熟晚,兩者疊加,讓兩地水稻成熟時間基本一致。
(2)材料中明確提到“10月中下旬,山東邳莊鎮安裝了北斗導航的無人駕駛大型農機正在收稻。同日,在云南六順鎮,村民正駕駛小型打谷機收獲稻谷”,所以兩地水稻都在10月中下旬收獲。我國山東邳莊鎮屬于溫帶季風氣候,云南六順鎮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季風氣候共同特點是雨熱同期,適合水稻生長,所以兩地都屬于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材料表明“近年邳莊鎮除引進優質稻種外……;六順鎮引進旱地優質稻種植技術”,說明兩地都引進優質稻種植技術。
(3)邳莊鎮發展經驗是“引進優質稻種 + 建設精品稻米生產線 + 打造糧食儲藏、烘干、深加工產業鏈”。六順鎮可借鑒,結合自身山區實際,引進優質稻種提升品質,通過建設生產線、打造產業鏈,延長產業環節,增加農產品附加值,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點評】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和技術條件。自然條件包括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會經濟因素包括市場、交通運輸、政府政策、勞動力、土地價格等。
20.【答案】(1)較遠;稀少;盆地;好;畜牧;旅游
(2)位置;經濟
【知識點】亞洲的自然環境(地形地勢、氣候、河流);亞洲概況(位置和范圍、地理分區)
【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伊塞克湖地區深居內陸,因為深居內陸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與海洋的距離較遠;深居內陸,受海洋水汽影響小,氣候干旱,降水少,氣候干燥;降水量小于蒸發量,蒸發旺盛,導致湖水微咸,湖水礦物質含量高,適合牛羊等牲畜飲用;該地區位于北溫帶,四周高、中部低,地形為盆地,盆地內部地形較平坦;盆地周邊有較豐富的高山冰雪融水,有河流流經,所以適合牧草生長,牲畜有充足的飼料,所以適宜發展畜牧業。材料中明確提及“伊塞克湖透明度超過12米”等信息,說明水質優良,湖光山色,風景優美,適合觀光等項目;湖水礦物質豐富,適合療養等項目開發,綜合來說適宜發展旅游業。
(2)“在哪里” 對應的是地理位置,即分析區域的地理位置信息 。“如何影響” 是指根據地理環境特征,因地制宜發展經濟。 這體現了學習區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先確定位置,分析環境特征,再探討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點評】伊塞克湖是中亞地區的重要湖泊,位于吉爾吉斯斯坦境內,是天山山脈北麓的內陸湖 ,由高山冰雪融水匯聚而成,有“中亞明珠”之稱。因地處內陸、氣候干旱,湖水蒸發量大,屬于咸水湖。
21.【答案】(1)實地勘察、標記定位銀杏樹;整理數據后在學校平面圖上設計圖例,進行標注。;教學區;東部;圖中東門、南門、北門指示了“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可看出銀杏樹集中分布的區域在校園整體的東部位置。
(2)秋染金黃,冬枝蕭瑟,春抽新芽,夏葉成蔭;b→d→e→c→a;;食堂與宿舍樓之間人流量大,種植在此可以讓更多的人欣賞到其優美的形態,發揮其美化校園的最大作用。
【知識點】繪制校園平面圖;地圖上的方向判讀
【解析】【分析】(1)①要繪制校園銀杏樹分布圖,需先實地勘察,標記每棵銀杏樹位置;再整理勘察數據,在學校平面圖基礎上設計圖例,將銀杏樹位置標注到圖上,形成校園銀杏樹分布圖。
②從右圖中可以看到,教學區內銀杏樹分布較為密集,數量明顯多于運動區和生活區。
③由右圖中學校的東門、南門、北門可知該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據此可知,銀杏樹主要分布在校園的東部。
(2)①讀銀杏樹圖片可知,銀杏樹為落葉林,其形態有明顯的季節變化,表現為秋季(11月10日)葉片金黃燦爛,冬季(1月14日)葉落枝枯,春季(2月28日)銀杏樹抽嫩綠新芽,夏季枝葉繁茂呈濃綠。
②銀杏樹落葉與氣候的邏輯關系:銀杏樹本身的特點是喜濕喜熱,葉片較寬大且薄,即b;到了冬季,由于氣溫低,降水少,即d;銀杏樹為了生存,需要防止樹體內水分、熱量損失過多,即e;銀杏樹通過掉葉,使蒸騰減弱,即c;最終,銀杏樹能順利越冬而不死亡,即a。所以正確排序為 b→d→e→c→a。
③種植建議:在平面圖中選擇如食堂與宿舍樓之間,理由是此處人流量大,能讓更多人欣賞銀杏美,發揮美化作用,繪圖如下:
【點評】結合校園平面圖,銀杏樹分布影響視覺景觀與空間氛圍。如在教學區、人流密集區合理增種,可利用其四季形態變化,打造動態景觀軸線,優化校園空間層次,讓師生在不同區域都能感受自然之美。
1 / 1四川省樂山市2025年中考地理真題
(2025·樂山)照片如圖:初夏清晨,市中區郊外高鐵、高速、大橋隱現于晨霧漫江的大渡河上,數十千米外蘭黛青山清晰可見,守護著這份安詳。完成下面小題。
1.相機(無人機)拍攝該照片時,位于大渡河大橋(  )
A.正下方 B.側上方 C.正上方 D.同一高度
2.關于圖中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
A.起伏和緩 B.高差懸殊 C.山河縱列 D.丘陵廣布
3.關于圖中所示天氣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沙塵暴 B.雨天 C.陰天 D.晴天
【答案】1.B
2.B
3.D
【知識點】天氣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地圖上的方向判讀
【解析】【點評】大渡河是長江上游重要支流,發源于青海,流經四川,在四川樂山匯入岷江 ,流域面積廣,是我國重要的河流生態系統組成部分。
1.從照片呈現的視角看,能拍攝到大渡河大橋以及周邊山體、河流等景觀,這種視角符合從物體側上方拍攝的特點,B正確;正下方、正上方、同一高度拍攝不會呈現這樣的效果,ACD錯誤。
故答案為:B。
2.圖中顯示大渡河大橋海拔約 380 米,峨眉山海拔 3099 米 ,兩者相對高度大,體現出地形高差懸殊的特征,B正確,A錯誤;山河縱列多形容中南半島等地形格局,圖中未體現;丘陵海拔多在 200 - 500 米,圖中有高海拔山地,不是丘陵廣布,CD錯誤。
故答案為:B。
3.照片中能清晰看到遠處的山和橋梁等景物,說明大氣能見度高,是晴天特征,D正確;沙塵暴天氣能見度低,且有沙塵彌漫,A錯誤;雨天天空陰沉,景物會有朦朧感,圖中景物清晰,不是雨天,B錯誤;陰天天空灰暗,光線不足,圖中光線條件好,不是陰天,C錯誤。
故答案為:D。
(2025·樂山)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位于青藏高原中部,海拔4000米以上,多為無人區。2016年后,眾多高壓電線穿越本區,肉食性猛禽因擇高而居導致觸電身亡現象多發。為此,企業在電線高塔頂端搭建“生命鳥巢”(如圖)5000多個,目前有筑巢痕跡的數量已過半。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4.此類猛禽主要活動區(  )
A.地勢低平 B.森林廣布 C.氣候炎熱 D.高峻寒冷
5.材料整體主要體現的思想是(  )
A.人地協調 B.科技為先 C.因地制宜 D.開發為先
【答案】4.D
5.A
【知識點】高原濕地——三江源地區
【解析】【點評】三江源地區是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尤為關鍵的地區。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濕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三江源地區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保護好“中華水塔”,不僅對當地人們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而且直接關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
4.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位于青藏高原中部,海拔 4000 米以上,“高峻寒冷”是其典型環境特征。此類猛禽在此區域活動,適應高峻寒冷環境,D正確;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地勢高,A錯誤;三江源地區多為草原、荒漠等植被,B錯誤;氣候炎熱與青藏高原高海拔導致的寒冷氣候不符,C錯誤。
故答案為:D。
5.A、高壓電線穿越保護區導致猛禽觸電身亡,企業通過搭建“生命鳥巢”,為猛禽提供棲息場所,減少其觸電風險,這是人類在發展過程中,采取措施協調與自然的關系,體現人地協調思想,A正確;
B、材料重點并非強調科技,雖然搭建鳥巢可能用到一些技術,但主要體現的不是以科技為先的思想,B錯誤;
C、因地制宜主要是指根據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采取適宜的發展方式,材料中未突出此思想,C錯誤;
D、材料體現的是在開發過程中注重保護,而不是單純以開發為先,D錯誤。
故答案為:A。
(2025·樂山)長江上游流域內氣候差異大,圖1為甲、乙兩地(位置見圖4)氣候資料。金沙江(玉樹至宜賓)河段落差遠大于川江(宜賓至宜昌)河段。經科研攻關,長江上游6大梯級電站(位置如圖2)的單機容量從最初17萬千瓦躍升至現在的100萬千瓦,領先世界。其中,白鶴灘電站(圖3)建成,每年可向華東輸電超600億千瓦時,替代燃煤約兩千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五千萬噸;百余公里的庫區水流平穩,“高峽平湖-曲壩飛架”成為網紅打卡地;與干流其它工程協調,進一步保障了長江中下游汛期安全。完成下面小題。
6.乙地比甲地(  )
A.夏季更熱 B.海拔更高 C.降水更少 D.冬季更冷
7.下列梯級電站中,位于金沙江河段的是(  )
A.三峽、烏東德 B.葛洲壩、白鶴灘
C.烏東德、溪洛渡 D.三峽、葛洲壩
8.金沙江河段水能資源比川江河段更豐富,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旅游快速發展 B.河流流速更快
C.河流流量更大 D.流域降水更多
9.機組單機容量領先世界的關鍵因素是(  )
A.科技 B.地形 C.交通 D.市場
10.白鶴灘電站帶來的效益有(  )
①發電②防洪③旅游④采煤⑤生態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答案】6.A
7.C
8.B
9.A
10.A
【知識點】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
【解析】【點評】長江發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第一長河: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線分別是:宜昌、湖口;長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橫斷山區,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資源十分豐富。長江是我國水能資源最豐富、航運價值最高的河流。
6.A、從氣候資料圖看,乙地夏季氣溫高于甲地,所以乙地比甲地夏季更熱,A正確。
B、甲地位于上游高原山地,海拔更高,B錯誤;
C、乙地降水整體多于甲地,C錯誤;
D、乙地冬季氣溫高于甲地,冬季更溫和,D錯誤。
故答案為:A。
7.金沙江是玉樹至宜賓河段,結合圖 2,烏東德、溪洛渡位于該河段,C正確;三峽和葛洲壩位于長江中游地區,并不在金沙江河段,ABD錯誤。
故答案為:C。
8.材料中提到金沙江(玉樹至宜賓)河段落差遠大于川江(宜賓至宜昌)河段,由于金沙江河段落差更大,導致河流流速更快,所以金沙江河段水能資源比川江河段更豐富,B正確;旅游快速發展與水能資源豐富程度無關,A錯誤;河流流量不是最主要原因,且川江河段在金沙江河段下游,匯水量更大,所以川江河段要比金沙江河段的水量大,C錯誤;流域降水多不一定就代表水能資源更豐富,關鍵還是要看落差等因素,且從圖1可知,川江河段降水量多于金沙江河段,D錯誤。
故答案為:B。
9.A、機組單機容量從最初17萬千瓦躍升至現在的100萬千瓦,實現這樣的提升需要先進的技術和科研成果作為支撐,這關鍵依靠的是科技,A正確;
B、地形只是建設水電站的一個自然條件基礎,不是機組單機容量領先的關鍵因素,B錯誤;
C、交通主要是對建設材料等運輸有影響,與機組單機容量領先關系不大,C錯誤;
D、市場只是對電力的需求有影響,而不是機組單機容量能夠領先世界的關鍵,D錯誤。
故答案為:A。
10.材料中提到白鶴灘電站每年可向華東輸電超600億千瓦時,體現了發電效益,①正確;白鶴灘電站與干流其它工程協調,進一步保障了長江中下游汛期安全,體現了防洪效益,②正確;“高峽平湖-曲壩飛架”成為網紅打卡地,體現了白鶴灘電站的旅游效益,③正確;白鶴灘電站是水電站,與采煤無關,④錯誤;替代燃煤約兩千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五千萬噸,體現了生態效益,⑤正確。
故答案為:A。
(2025·樂山)如圖,2023年5月下旬,加拿大野火燃起并迅速蔓延,導致6月中旬美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出現嚴重的煙塵污染。完成下面小題。
11.野火火點在加拿大的分布特征是(  )
A.呈點狀均勻分布于全國 B.呈條帶狀分布在沿海
C.呈團狀集中在西南、東南部 D.呈環狀分布在四周
12.關于北美地形對煙塵擴散作用的分析,正確的是(  )
A.科迪勒拉山系阻擋煙塵向東擴散
B.科迪勒拉山系利于煙塵向西擴散
C.中央大平原促進煙塵向西擴散
D.中央大平原利于煙塵向南擴散
13.針對加拿大野火不斷蔓延的現狀,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①緊急疏散,妥善安置居民②求得增援,共同應對火災③搶救財物,獲取經濟利益④人工降雨,減輕濃煙擴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1.C
12.D
13.B
【知識點】北美洲的自然環境(地形地勢、氣候、河流)
【解析】【點評】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呈南北走向,正好阻攔來自太平洋的西風,使北美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僅限于沿海(山脈西側)的狹長地帶,山脈中間及東側則降水較少。
11.A、從“火點在加拿大分布及煙塵擴散示意圖”看,野火火點并非均勻分布,A錯誤;
B、火點不是呈條帶狀分布在沿海地區,B錯誤;
C、由圖可知,火點呈團狀集中在加拿大的西南、東南部,C正確;
D、火點不是呈環狀分布在四周,D錯誤。
故答案為:C。
12.北美地形分為西部科迪勒拉山系、中部中央大平原、東部山地。科迪勒拉山系位于北美西部,阻擋了煙塵向西擴散,利于煙塵向東擴散,AB錯誤;中央大平原地形平坦開闊,利于煙塵在水平方向擴散,結合煙塵擴散方向,平原利于煙塵向南、北等方向擴散,其中利于向南擴散符合實際情況,C錯誤,D正確。
故答案為:D。
13.①緊急疏散,妥善安置居民,可以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做法可取;②求得增援,共同應對火災,能夠集中更多力量滅火,做法可取;③在野火蔓延時,首要任務是保障生命安全,搶救財物獲取經濟利益可能會危及生命,做法不可取;④人工降雨,減輕濃煙擴散,有助于緩解火災和煙塵帶來的危害,做法可取。
故答案為:B。
(2025·樂山)2024年11月,共建“一帶一路”在拉美地區的標志性項目之一秘魯錢凱港正式開港。第一條橫穿南美洲的大陸橋——“兩洋鐵路(錢凱——伊列烏斯)”(如圖左)也正在建設中。巴西是資源大國,當前巴西輸往我國的商品主要航線為巴西東部沿海——巴拿馬運河——中國沿海(如圖右),通關費高。完成下面小題。
14.錢凱在(  )
A.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東半球
C.南半球、西半球 D.北半球、東半球
15.兩洋鐵路途經最主要的地形是(  )
A.平原 B.山地 C.盆地 D.高原
16.若巴西商品能通過兩洋鐵路從錢凱輸往我國,相對于當前航線,該線路(  )
A.運輸時間增長 B.運輸航線增長
C.運輸速度更慢 D.運輸成本下降
17.兩洋鐵路對巴西的意義在于(  )
①加速資源開發②增加就業機會③增加對美國依賴④加快內陸經濟發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將上述材料和上題輸入AI語言大模型,在尊重材料與上述四個題的原意基礎上,向AI語言大模型提一個最具價值的問題,應該是(  )
A.兩洋鐵路有哪些建設難度
B.兩洋鐵路對中國有何作用
C.影響交通線路建設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以“兩洋鐵路”為例
D.重要交通線建設怎樣影響區域及世界經濟發展——以“兩洋鐵路”為例
【答案】14.C
15.D
16.D
17.C
18.D
【知識點】美洲概況;南美洲的自然環境(地形地勢、氣候、河流)
【解析】【點評】錢凱港是中秘共建 “一帶一路” 在拉美地區的標志性項目,位于秘魯首都利馬以北約 80 公里處,背靠南美大陸、面朝太平洋,是天然深水港,一期工程含 4 個碼頭泊位,最大水深 17.8 米,能停靠超大型集裝箱船,設計吞吐能力近期 100 萬、遠期 150 萬標準箱。
14.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20°W以西到160°E是西半球,20°W以東到160°E是東半球。錢凱位于赤道以南,屬南半球。錢凱位于80°W附近,屬西半球,C正確,ABD錯誤。
故答案為:C。
15.讀圖可知,兩洋鐵路途經區域主要是巴西高原,地形以高原為主,經過平原、山地、盆地的路段較短,D正確,ABC錯誤。
故答案為:D。
16.當前巴西輸華航線經巴拿馬運河,通關費高;兩洋鐵路開通后,可減少海運及運河通關成本,運輸成本下降,D正確;運輸時間上,鐵路運輸加上海運的綜合時間可能會縮短,A錯誤;運輸航線長度上有所縮短,B錯誤;鐵路運輸速度相對海運在陸運段可能更快,C錯誤。
故答案為:D。
17.兩洋鐵路的建設使得巴西內陸的資源運輸更加便捷,有利于加速資源開發,①正確。鐵路建設及后續的運營維護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能夠增加就業機會,②正確。兩洋鐵路主要是加強巴西與秘魯等國的聯系以及與亞洲國家的貿易聯系,并不會增加對美國依賴,③錯誤。鐵路的建設改善了內陸的交通條件,促進內陸地區與沿海地區以及國外的經濟交流,加快內陸經濟發展,④正確。
故答案為:C。
18.材料主要圍繞兩洋鐵路建設及其對相關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展開,重要交通線建設怎樣影響區域及世界經濟發展——以“兩洋鐵路”為例這個問題能夠涵蓋材料的核心內容,從更宏觀的角度探討兩洋鐵路建設帶來的影響,既包括對巴西、秘魯等區域經濟的影響,也涉及對世界經濟(如巴西與中國貿易等)的影響,所以最具價值的問題是重要交通線建設怎樣影響區域及世界經濟發展——以“兩洋鐵路”為例,D正確;“兩洋鐵路有哪些建設難度”材料未重點體現建設難度相關內容,A錯誤;“兩洋鐵路對中國有何作用”相對片面,材料不僅涉及對中國的作用,還有對巴西等國的意義,B錯誤;“影響交通線路建設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以‘兩洋鐵路’為例”,材料重點不在闡述建設因素,C錯誤。故答案為:D。
19.(2025·樂山)閱讀有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一般而言,我國同一種農作物成熟時間南早北遲。10月中下旬,山東邳(pī)莊鎮(35°N,海拔50米)安裝了北斗導航的無人駕駛大型農機正在收稻(圖1)。近年邳莊鎮除引進優質稻種外,還建設精品稻米生產線,打造糧食儲藏、烘干、深加工產業鏈,為農民增收。同日,在云南六順鎮(23°N,海拔650米),村民正駕駛小型打谷機收獲稻谷(圖2)。六順鎮引進旱地優質稻種植技術,讓山區旱地飄出了稻香。
(1)邳莊鎮緯度   (高或低)于六順鎮,海拔   (高或低)于六順鎮,緯度因素和海拔因素疊加,兩地水稻成熟時間基本一致
(2)邳莊鎮與六順鎮水稻生產上的相同點有哪些?
(3)參考邳莊鎮產業發展,結合六順鎮山區實際情況,請為六順鎮鄉村振興建言獻策。
【答案】(1)高;低
(2)耕地類型都是旱地;水稻成熟時間基本一致
(3)引進優質稻種外,建設精品稻米生產線,打造糧食儲藏、烘干、深加工產業鏈,為農民增收
【知識點】南方地區的自然地理概況;南方地區水田發展的條件、主要農作物和農產品
【解析】【分析】(1)緯度比較:邳莊鎮緯度是35°N,六順鎮是23°N,所以邳莊鎮緯度高于六順鎮。海拔比較:邳莊鎮海拔50米,六順鎮海拔650米,所以邳莊鎮海拔低于六順鎮。緯度高通常農作物成熟晚,海拔高(氣溫低)也會使成熟晚,兩者疊加,讓兩地水稻成熟時間基本一致。
(2)材料中明確提到“10月中下旬,山東邳莊鎮安裝了北斗導航的無人駕駛大型農機正在收稻。同日,在云南六順鎮,村民正駕駛小型打谷機收獲稻谷”,所以兩地水稻都在10月中下旬收獲。我國山東邳莊鎮屬于溫帶季風氣候,云南六順鎮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季風氣候共同特點是雨熱同期,適合水稻生長,所以兩地都屬于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材料表明“近年邳莊鎮除引進優質稻種外……;六順鎮引進旱地優質稻種植技術”,說明兩地都引進優質稻種植技術。
(3)邳莊鎮發展經驗是“引進優質稻種 + 建設精品稻米生產線 + 打造糧食儲藏、烘干、深加工產業鏈”。六順鎮可借鑒,結合自身山區實際,引進優質稻種提升品質,通過建設生產線、打造產業鏈,延長產業環節,增加農產品附加值,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點評】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和技術條件。自然條件包括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會經濟因素包括市場、交通運輸、政府政策、勞動力、土地價格等。
20.(2025·樂山)閱讀有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伊塞克湖,群山環抱,由四周600多的高山冰雪融化匯流而成,透明度超過12米,終年不凍,是吉爾吉斯斯坦著名的旅游勝地。伊塞克湖位置、附近區域地形及衛星照片如圖1、2、3。
(1)請在伊塞克湖地區地理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結構圖中補全內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上題所示,學習區域是有方法的。請在下面結構圖中補全內容,完成對方法的總結。
①   ②   
【答案】(1)較遠;稀少;盆地;好;畜牧;旅游
(2)位置;經濟
【知識點】亞洲的自然環境(地形地勢、氣候、河流);亞洲概況(位置和范圍、地理分區)
【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伊塞克湖地區深居內陸,因為深居內陸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與海洋的距離較遠;深居內陸,受海洋水汽影響小,氣候干旱,降水少,氣候干燥;降水量小于蒸發量,蒸發旺盛,導致湖水微咸,湖水礦物質含量高,適合牛羊等牲畜飲用;該地區位于北溫帶,四周高、中部低,地形為盆地,盆地內部地形較平坦;盆地周邊有較豐富的高山冰雪融水,有河流流經,所以適合牧草生長,牲畜有充足的飼料,所以適宜發展畜牧業。材料中明確提及“伊塞克湖透明度超過12米”等信息,說明水質優良,湖光山色,風景優美,適合觀光等項目;湖水礦物質豐富,適合療養等項目開發,綜合來說適宜發展旅游業。
(2)“在哪里” 對應的是地理位置,即分析區域的地理位置信息 。“如何影響” 是指根據地理環境特征,因地制宜發展經濟。 這體現了學習區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先確定位置,分析環境特征,再探討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點評】伊塞克湖是中亞地區的重要湖泊,位于吉爾吉斯斯坦境內,是天山山脈北麓的內陸湖 ,由高山冰雪融水匯聚而成,有“中亞明珠”之稱。因地處內陸、氣候干旱,湖水蒸發量大,屬于咸水湖。
21.(2025·樂山)閱讀有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我市某學校經緯度約為131°E、30°N,海拔380米,面積170余畝。該校以銀杏為主題開展地理實踐活動。甲小組完成校園銀杏樹分布調查;乙小組完成某棵銀杏樹的觀察。現在進入成果展示環節。
(1)下面是甲小組根據學校平面圖(圖1)繪制的校園銀杏樹分布圖(圖2)。我代表本組在班上展示下列實踐成果。
①從學校平面圖到校園銀杏樹分布圖,其制作過程簡述如下   。
②根據圖中信息,學校運動區、教學區、生活區中,銀杏樹主要分布在   
③根據圖中信息,銀杏樹主要分布在校園的   部,理由簡述如下   。
(2)下面是乙小組連續5次在同一地點正對同一場景拍攝的照片(圖3)。我代表本組在班上展示下列實踐成果。
①銀杏樹(箭頭所指)形態隨時間變化情況可簡述如下   。
②本組查到銀杏樹落葉與氣候關系的資料如下。
a.銀杏樹能順利越冬而不死亡
b.銀杏樹喜濕喜熱,葉片較寬大且薄
c.銀杏樹掉葉,蒸騰減弱
d.冬季,氣溫低,降水少
e.防止樹體內水分、熱量損失過多
上面a→b→c→d→e的排序不能正確表達銀杏樹落葉與氣候的邏輯關系。其正確排序為   。
③銀杏是魅力十足的風景樹。為了進一步美化校園,建議在校園中再種植銀杏樹,用★在平面圖中標注具體位置   ,理由簡述如下   。
【答案】(1)實地勘察、標記定位銀杏樹;整理數據后在學校平面圖上設計圖例,進行標注。;教學區;東部;圖中東門、南門、北門指示了“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可看出銀杏樹集中分布的區域在校園整體的東部位置。
(2)秋染金黃,冬枝蕭瑟,春抽新芽,夏葉成蔭;b→d→e→c→a;;食堂與宿舍樓之間人流量大,種植在此可以讓更多的人欣賞到其優美的形態,發揮其美化校園的最大作用。
【知識點】繪制校園平面圖;地圖上的方向判讀
【解析】【分析】(1)①要繪制校園銀杏樹分布圖,需先實地勘察,標記每棵銀杏樹位置;再整理勘察數據,在學校平面圖基礎上設計圖例,將銀杏樹位置標注到圖上,形成校園銀杏樹分布圖。
②從右圖中可以看到,教學區內銀杏樹分布較為密集,數量明顯多于運動區和生活區。
③由右圖中學校的東門、南門、北門可知該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據此可知,銀杏樹主要分布在校園的東部。
(2)①讀銀杏樹圖片可知,銀杏樹為落葉林,其形態有明顯的季節變化,表現為秋季(11月10日)葉片金黃燦爛,冬季(1月14日)葉落枝枯,春季(2月28日)銀杏樹抽嫩綠新芽,夏季枝葉繁茂呈濃綠。
②銀杏樹落葉與氣候的邏輯關系:銀杏樹本身的特點是喜濕喜熱,葉片較寬大且薄,即b;到了冬季,由于氣溫低,降水少,即d;銀杏樹為了生存,需要防止樹體內水分、熱量損失過多,即e;銀杏樹通過掉葉,使蒸騰減弱,即c;最終,銀杏樹能順利越冬而不死亡,即a。所以正確排序為 b→d→e→c→a。
③種植建議:在平面圖中選擇如食堂與宿舍樓之間,理由是此處人流量大,能讓更多人欣賞銀杏美,發揮美化作用,繪圖如下:
【點評】結合校園平面圖,銀杏樹分布影響視覺景觀與空間氛圍。如在教學區、人流密集區合理增種,可利用其四季形態變化,打造動態景觀軸線,優化校園空間層次,讓師生在不同區域都能感受自然之美。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柏乡县| 尚义县| 保德县| 威信县| 朔州市| 阜南县| 乳山市| 衡阳市| 南澳县| 介休市| 沈阳市| 乐至县| 清水县| 霸州市| 华亭县| 阿坝县| 威远县| 嵩明县| 郴州市| 扬中市| 福清市| 唐海县| 长宁县| 建瓯市| 波密县| 宝应县| 贡嘎县| 开原市| 东乡族自治县| 普洱| 凤冈县| 庆城县| 双鸭山市| 甘南县| 大姚县| 洪雅县| 开鲁县| 凌海市| 砚山县| 菏泽市|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