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第八章 壓強8.1 壓強新課引入茫茫雪地中的兩個人對雪地的壓力大小是差不多的,但一個陷下去了,而另一個卻沒有,看來壓力作用的效果并不只跟壓力大小有關。請你想一想,還可能跟什么因素有關?為什么小小的蚊子能輕而易舉地用口器把皮膚刺破?為什么重重的駱駝不會深陷沙中?蚊子的口器對皮膚的壓力雖然不大,但由于口器十分尖銳,因而能輕易刺穿皮膚。駱駝雖重,但腳掌面積很大,因而不會深陷沙中。受力面積新課講授知識點一壓力1. 壓力(1)概念:物理學中將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2)作用效果:使受壓物體發生形變。(3)方向:垂直于接觸面且指向受壓物體。(4)作用點:在受壓物體的接觸面上。典例(5)壓力和重力的區別與聯系項目 重力 壓力產生原因 由于地球的吸引 由于物體對物體的擠壓而產生方向 總是豎直向下 垂直于接觸面且指向受壓物體作用點 物體的重心 在受壓物體的接觸面上施力物體 地球 對受力物體產生擠壓作用的物體聯系 壓力可以由重力引起,也可以由其他力引起拓展延伸壓力的實質物體與接觸面接觸并相互擠壓時,物體發生彈性形變,對接觸面施加了一個壓力(壓力是一種彈力);同時接觸面也發生彈性形變,對施力物體施加了一個支持力(壓力與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點撥水平面上物體重力與壓力的關系水平面上的靜止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根據二力平衡可知,它在豎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等于支持力的大小,而支持力與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它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知識點二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1.實驗方法(1)控制變量法:分別改變壓力和受力面積兩個變量。(2)轉換法:用桌子陷入沙中的深度來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2.實驗步驟(1)如圖甲,將小方桌放在沙盤里,觀測桌腳陷入沙中的深度。(2)如圖乙,在小方桌上放上砝碼,觀測桌腳陷入沙中的深度,與圖甲中的深度進行對比。(3)如圖丙,將小方桌翻過來放在沙盤里,放上同樣的砝碼,觀測桌面陷入沙中的深度,與圖乙中的深度進行對比。壓力大小不同受力面積不同3.實驗結論(1)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2)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典例知識點三壓強1. 定義:在物理學中,把物體表面受到的壓力與受力面積的比,叫做壓強。2. 公式:通常用p 表示壓強,F 表示壓力,S表示受力面積,則3. 單位:帕斯卡,簡稱帕,符號是Pa,1Pa=1N·m-2。4. 物理意義: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1)公式 無論對固體、液體還是氣體產生的壓強都普遍適用。5. 對壓強公式的理解(2)公式中的F 是壓力而不是重力,即使在某些情況下,壓力大小在數值上等于物體所受的重力大小,也不應把公式直接寫成 ,而應先注明:由F=G 得, 。(3)公式中的受力面積S 是指兩個物體相互接觸的那部分面積,并不一定是施力物體的底面積。典例典例知識點四增大或減小壓強1. 增大壓強的方法(1)保持受力面積不變,增大壓力。(2)保持壓力不變,減小受力面積。(3)同時增大壓力和減小受力面積。2. 減小壓強的方法(1)保持受力面積不變,減小壓力。(2)保持壓力不變,增大受力面積。(3)同時增大受力面積和減小壓力。典例課堂小結認識壓強壓強實驗: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壓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垂直于接觸面且指向受壓物體增大或減小壓強隨堂練習1隨堂練習2B隨堂練習3D隨堂練習42 0001 0002 000隨堂練習5B(共22張PPT)第八章 壓強8.1 壓強練基礎1. (江西南昌東湖期末)關于壓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就是物體的重力B. 壓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C. 物體受到壓力后會發生形變D. 壓力的大小一定等于重力的大小知識點1 壓力C2. (原創題)分別畫出物體A、B所受重力G和對接觸面的壓力F壓的示意圖。3. (教材P76習題改編)萌小牛同學想感受一下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他用一支鉛筆設計了圖甲、乙所示的兩種方案,通過兩根手指的凹陷程度來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你認為________(選填“甲”或“乙”)方案更合理一些,另一種方案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識點2 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甲 沒有控制壓力相同(或鉛筆的重力會對 實驗結果產生影響)4. (教材P71活動改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實驗過程如圖所示。圖甲、乙、丙中的小方桌放在同一個沙盤里。(1)圖甲、乙、丙中是通過觀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的,這種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2)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可以選用圖中________兩次實小方桌陷入沙中的深度轉換法乙、丙驗進行對比,可得出結論: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________(選填“大”或“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可比較圖中________兩次實驗,可得出結論: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________(選填“大”或“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顯。(4)步驟(2)(3)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小甲、乙小控制變量法5. (教材P70圖片改編)如圖所示,圖釘尖的面積是5×10-8 m2,圖釘帽的面積是1×10-4 m2,墻壁能承受的最大壓強是5×108 Pa。要讓圖釘尖進入墻壁,手指至少用力 ( )A. 5×104 N B. 50 NC. 2.5 N D. 25 N知識點3 壓強D6. (廣東中考)如圖所示,甲、乙兩人在完全相同的水平沙灘上散步,留下深淺相同、大小不同的腳印。則甲 ( )A. 所受的重力較大B. 所受的重力與乙的相等C. 對沙灘的壓強較大D. 對沙灘的壓強較小A7. (湖南中考)一個質量分布均勻的立方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沿圖中虛線將其分割成體積相等的a、b兩部分,并取走a部分,剩下的b部分(未傾倒)對水平地面產生的壓強最大的是 ( )D8. (跨學科 生物)下列動物身體部位的形態特點,有利于減小壓強的是( )A. 啄木鳥的喙尖尖的 B. 鴨子趾間有蹼C. 老鷹的爪非常鋒利 D. 狼的犬齒尖銳知識點4 增大或減小壓強B9. (新情境 生活實踐)關心愛護殘疾人是每個公民應具備的美德,為了方便盲人行走,現在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均設置了盲道,如圖所示。相對于普通的人行道,人走在盲道上時,他對地面的壓力________,腳底的受力面積________,地面對腳底的壓強________,從而使盲人通過腳底能感覺出來,方便其行走。(均選填“不變”“變大”或“變小”)不變變小變大10. (四川涼山州中考)如圖所示,正方體物塊A的質量與正方體物塊B的質量之比為3 ∶1,底面積之比為2 ∶1,那么物塊A對物塊B的壓強 pA 與物塊B對桌面的壓強 pB 之比 pA ∶pB=__________。易錯點 對受力面積的理解有誤3∶411. (安徽中考)小宇在拖地時,拖把頭沿圖中v所示的方向運動,則拖把頭對地面壓力的方向、地面對拖把頭摩擦力的方向分別為 ( )A. 垂直于地面向下、與v所示的方向相反B. 垂直于地面向下、與v所示的方向相同C. 沿拖桿斜向下方、與v所示的方向相同D. 沿拖桿斜向下方、與v所示的方向相反練提升A12. (山西太原迎澤期末)如圖甲所示,將一質地均勻的長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推力F 向右推動木板,使其右端逐漸露出桌面,如圖乙所示。在木板露出一半前的過程中,木板對桌面的壓力大小________,桌面受到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_,木板對桌面的壓強大小________。(均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不變不變變大13. (新情境 生活實踐)人坐在沙發上比坐在椅子上舒服,是因為 ( )A. 沙發對人的壓力比椅子對人的壓力大B. 沙發對人的壓力比椅子對人的壓力小C. 沙發對人的壓強比椅子對人的壓強小D. 沙發對人的壓強比椅子對人的壓強大C14. (浙江中考)如圖所示,一個裝有水的平底密閉礦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兩次放置時,瓶對桌面的壓力分別為F甲和 F乙,瓶對桌面的壓強分別為 p甲和 p乙,則 ( )A. F甲>F乙 B. p甲>p乙C. F甲D15. 甲、乙兩個質量分布均勻的實心正方體,棱長之比為1 ∶2,密度之比為3 ∶1,放在水平地面上時,它們對地面的壓強之比為 ( )A. 2∶3 B. 3∶2 C. 3∶8 D. 8∶3B16. (山東濟南歷下期末)一個密度均勻的長方體銅塊,沿豎直方向被截成A、B兩部分,如圖所示。已知lA ∶lB=3 ∶1,則A、B兩部分對水平桌面的壓力之比、壓強之比分別為 ( )A. FA ∶FB=3 ∶1,pA ∶pB=1 ∶1B. FA ∶FB=3 ∶1,pA ∶pB=1 ∶3C. FA ∶FB=1 ∶3,pA ∶pB=1 ∶1D. FA ∶FB=1 ∶3,pA ∶pB=3 ∶1A17. (教材P76習題改編)小明的質量為50 kg,他的每只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200 cm2。當小明在水平路面上行走時,求:(g取10 N/kg)(1)他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大小;(2)他對水平地面的壓強。18. (新題型 開放性試題)在交通法規中嚴禁車輛超載,請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釋車輛超載的危害(要求寫出兩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練素養車輛超載時,對地面的壓力大,壓強大,容易破壞路面車輛超載時,質量大,慣性大,遇到緊急情況難剎車19. (新題型 短文閱讀題)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當滑雪者從雪坡上風馳電掣般下滑時,你是否想過為什么白雪輕飄飄、軟綿綿的,卻可以承托高速奔馳的滑雪者呢?白雪內有很多小孔,小孔內充滿空氣,踏著滑雪板的人壓在雪地上時,雪內的空氣就會被逼出。因此,滑雪板不是與雪地直接接觸的,而是在一層氣墊上滑行。這層氣墊不但對滑雪板施加一個向上的托力,并且減小了滑雪板與雪地之間的摩擦。不過,這層氣墊只能維持一段很短的時間,如果滑雪者在雪地上停留超過一秒,就會沉下去。(1)滑雪者踏著滑雪板時在雪地上不易下陷,是因為滑雪板能夠增大_________,從而減小滑雪者對雪地的________。(2)滑雪者從雪坡上滑下時,他所受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向下的,他對雪坡的壓力方向是___________向下的。(均選填“垂直于雪坡”或“豎直”)(3)若滑雪板長為1.5 m、寬為12 cm,滑雪者的速度最小為________m/s,他才能不在雪地上下沉。若滑雪者與滑雪板的總重力為720 N,當其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時,滑雪板對雪地的壓強為________Pa。受力面積壓強豎直垂直于雪坡1.52 00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八章壓強8.1壓強習題課件.ppt 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八章壓強8.1壓強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