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各章章末復習習題課件 (共5份打包)滬粵版(2024)八年級下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各章章末復習習題課件 (共5份打包)滬粵版(2024)八年級下冊

資源簡介

(共20張PPT)
第七章 運動和力
章末復習
練中考
1. (浙江中考)小金和小杭并排坐在等待發車的“和諧號”列車上。此時,旁邊有一列“復興號”列車也在等待發車。過了一會兒,小金說:“我們的車開動了。”而小杭卻說:“我們的車沒有開動,因為站臺柱子沒有動。”小金判斷“和諧號”列車開動,選取的參照物是 (  )
A. 小杭 B. “和諧號”列車
C. “復興號”列車 D. 站臺柱子
考點1 參照物及其選擇
C
2. (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甲、乙兩列火車在兩條平行的鐵軌上勻速行駛,兩車交會時,甲車上的乘客從車窗看到地面上的樹木向東運動,看到乙車向西運動。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 甲車向西運動,乙車向東運動 B. 甲車向東運動,乙車向西運動
C. 甲、乙兩車都向西運動 D. 甲、乙兩車都向東運動
C
3. (跨學科 語文)詩詞中常蘊含著物理知識,根據下列哪句詩能估算出物體運動的速度? (  )
A. 天臺四萬八千丈 B. 坐地日行八萬里
C. 春風十里揚州路 D. 桃花潭水深千尺
考點2 速度
B
4. (山東濰坊中考改編)在操場直跑道上進行遙控小車比賽,甲、乙兩車從t=0 s時由同一起點向相同方向運動,兩車運動的路程—時間圖像分別如圖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 在0~5 s內甲車的速度是10 m/s
B. 在0~5 s內乙車的速度是1 m/s
C. t=10 s時兩車的速度相等
D. t=10 s后,甲車超過乙車
B
5. (福建中考)讓滑塊從斜面滑下,逐漸減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測量滑塊在水平面上的運動距離,探究“運動物體如果不受其他物體的作用,會一直運動下去嗎”。下列做法能獲得結論的是 (  )
A. 堅持不懈地進行多次實驗探究 B. 改進實驗裝置進行實驗探究
C. 調整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探究 D. 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合理推理
考點3 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
D
6. (廣西中考)正在冰面上滑動的冰壺,如果所受的外力同時消失,那么它將 (  )
A. 做勻速直線運動
B. 改變原來運動的方向
C. 做加速運動
D. 立即停下來
A
7. (新情境 生活實踐)如圖所示,汽車頭枕能在下列何種情形中保護司機? (  )
A. 前行時突然剎車
B. 前行時撞上前車
C. 靜止時受到前車撞擊
D. 靜止時受到后車撞擊
D
8. (廣東廣州中考)如圖,列車停在平直軌道上,車廂中的小球b靜止,忽略桌面對b的摩擦及空氣的影響。列車啟動后,下列選項中的情況可能出現的是 (  )
A
9. (山東青島中考)采摘園內,櫻桃A靜立枝頭,此時它處于________(選填“平衡”或“不平衡”)狀態。請你畫出櫻桃A的受力示意圖(其重心在O點)。
考點4 二力平衡
平衡
10. (山東德州中考)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時,小強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木塊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測力計的示數如圖所示,則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_N;
當水平拉力增大到3 N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
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8
不變
11. (湖南中考)如圖所示,磁性黑板貼吸在豎直放置的黑板上,黑板由鐵制材料制成,不計黑板貼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黑板貼受到的重力與黑板貼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B. 用垂直于黑板的力壓黑板貼時,黑板貼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C. 黑板貼對黑板的吸引力與黑板對黑板貼的吸引力是一對平衡力
D. 黑板貼受到的重力與黑板對黑板貼的吸引力是一對平衡力
A
12. (江蘇連云港中考)關于力和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時運動狀態一定改變
B. 在平衡力作用下物體一定處于靜止狀態
C. 用手拉長橡皮筋,說明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
D. 繞操場勻速轉動的玩具電動車處于平衡狀態
考點5 運動和力的關系
C
13. (四川成都中考)小慧同學擲實心球的場景如圖所示,圖中虛線表示球的運動軌跡,球從a點上升到最高點b后下落到地面c點,然后繼續運動到d點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球從a點上升到b點,是因為受到慣性作用
B. 球在b點受到的合力為0
C. 球從b點下落到c點,運動狀態不斷改變
D. 球最終到d點停止,說明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C
14. (新情境 生活實踐)小麗開車即將到達某隧道入口時發現的交通標志牌如圖所示。
(1)請你解釋兩標志牌上數字的含義。
(2)若汽車勻速通過該隧道所用的時間為3 min,請你
用兩種不同的方法,通過計算判斷小麗開車是否超速。
疑難點1 速度的綜合問題
練疑難
15. 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疊放著A、B兩個物體,在水平方向的力F1和F2的作用下保持靜止,已知F1=5 N,F2=11 N,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A對B的摩擦力為5 N,方向向左
B. 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11 N,方向向右
C. 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6 N,方向向左
D. B對A的摩擦力為5 N,方向向左
疑難點2 多個物體的平衡問題
D
B
17. (新題型 圖表信息題)如圖甲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向右運動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物體的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丙所示。由圖像可知:當t=4 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N;
當t=6 s時,物體處于________(選填“勻速”“變
速”或“靜止”)狀態,此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
________N。
疑難點3 利用平衡條件分析摩擦力
4
靜止
3(共17張PPT)
第十章 從粒子到宇宙
章末復習
練中考
1. (廣東中考)下列微觀粒子中,尺度最大的是 (  )
A. 原子 B.電子 C. 質子 D.中子
考點1 物質的微觀結構
A
2. (山東濟南中考)下列各項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數量級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
A. 銀河系、太陽系、地球、原子、分子、電子
B. 銀河系、太陽系、地球、分子、原子、電子
C. 太陽系、銀河系、地球、原子、分子、電子
D. 太陽系、銀河系、地球、分子、原子、電子
B
3. (上海中考)在原子中,帶負電的是 (  )
A. 質子 B.中子 C. 電子 D.原子核
C
4. (貴州中考)如圖所示,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揭示了原子并不是微觀世界中的最小粒子,它是由原子核和繞核運動的________組成的。
電子
5. (山西中考)小明踏青歸來,在日記中寫道:“空氣中彌漫著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人能聞到“花香”說明 (  )
A. 分子間存在斥力
B. 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
C. 分子間存在引力
D. 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慢
考點2 分子動理論
B
6. (湖南中考)下列生活中的實例不能說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  )
A. 端午節蒸粽子時,滿屋子都彌漫著粽香
B. 將一勺糖放入一杯清水中,一段時間后整杯水都變甜了
C. 打掃教室地面時,在陽光下看到灰塵在空中飛舞
D. 腌制臘肉時,將鹽涂抹在豬肉表面,幾天后整塊肉都變咸了
C
7. (江蘇無錫中考)如圖所示,“天宮課堂”上航天員將兩塊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觸后粘在一起,慢慢拉開板后形成一個長長的“液橋”,該現象主要說明了 (  )
A. 水分子間有空隙
B. 水分子間存在吸引力
C. 水分子間存在排斥力
D. 水分子處在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中
B
8. (湖南中考)如圖,荷葉上的水珠如顆顆珍珠一般,搖一搖荷葉,水珠會很快滑落,荷葉上竟然滴水不沾。關于荷葉上水珠的一些說法,正確的是 (  )
A. 當水珠靜止不動時,水珠中的水分子也靜止不動
B. 很小的水珠就是一個水分子
C. 荷葉不沾水,是因為水珠與荷葉的分子之間只有斥力
沒有引力
D. 兩滴水珠相遇能形成一個較大的水珠,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
D
9. (河北中考)如圖所示,封閉在注射器中的空氣被壓縮后,氣體分子的 (  )
A. 個數減少 B. 質量減小
C. 間隔減小 D. 種類減少
C
10. (廣東中考)固態、液態和________是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下圖是某種物質三種狀態的微觀模型,其中圖乙表示物質的________態,該物質由圖甲狀態變為圖乙狀態時,發生的物態變化為________。
氣態

熔化
11. (福建中考)中國航天從“天宮”建站到“嫦娥”奔月,從“天問”探火到“羲和”追日,一步步邁進探索星辰大海的偉大征程。下列星球空間尺度最大的是 (  )
A. 地球 B. 月球 C. 火星 D. 太陽
考點3 宇宙
D
12. (新思維 科學推理)在“科學強國”主題班會中,老師讓同學們發揮想象力,描述一下中國空間站中航天員的生活細節。小明的描述:空間站處于失重環境中,氣味無法擴散,所以航天員們吃飯時聞不到食物的香味。你認為他的說法是否正確?________(選填“正確”或“錯誤”)。你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難點1 分子動理論的應用
練疑難
錯誤
擴散現象是分
子的無規則運動形成的,與物體是否受到力的作用無關
13. (新實驗 科學探究)為了說明分子之間有引力,小明在實驗室用兩個緊壓在一起的鉛柱做實驗。如圖所示,鉛柱A和鉛柱B所受的重力均為2 N,兩個鉛柱接觸面的面積為3 cm2,當懸掛重物所受的重力為20 N時,兩個鉛柱沒有被拉開。于是,小明認為這個實驗說明了分子之間存在引力。小華測得該實驗室的大氣壓為1×105 Pa,于是她認為兩個鉛柱之所以沒被拉開,是因為大氣壓的作用。請你利用所學知識和上述數據,判斷小明做的鉛柱實驗能否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請寫出計算、推理過程和結論。
【解析】以鉛柱B為研究對象,其部分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①F氣=p氣S=1×105 Pa×3×10-4 m2=30 N;
②GB+F拉=GB+G物=2 N +20 N=22 N;
③因為F氣>GB+F拉,若不存在分子間的引力,僅靠大氣壓力也能
使鉛柱不被拉開,所以小明的實驗不能證明分子間存在引力。
14. (新題型 短文閱讀題)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你一定聽過“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王母娘娘拆散了牛郎和織女的家庭,使他們化作天上的兩顆星,只能在每年農歷七月初七渡過銀河相會一次。科學家測算,牛郎星和織女星相距16光年,即便牛郎能以光速飛行,從牛郎星飛到織女星也要16年!可見他們每年相會一次是不可能的。
  牛郎星和織女星只是銀河系中的兩顆普通恒星,銀河系是由超過1 000億顆恒星組成的星系。在可觀測到的宇宙范圍內,約有上千億個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
疑難點2 粒子與宇宙的信息題
(1)光年是長度單位,1光年=__________km。(1年按365天計算,真空中的光速為3×105 km/s,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
(2)請你算一算牛郎星和織女星間的距離是__________km(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
(3)以上的計算結果對你認識宇宙有何啟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出一點)
9.46×1012
1.51×1014
                     天體間的距離很遠,宇宙很大。 (合理即可)(共22張PPT)
第九章 浮力
章末復習
練中考
1. (湖南中考)小軍在做“探究影響浮力大小因素”的實驗時,他用彈簧測力計懸掛一個實心金屬塊,分別在下列四種情況下保持靜止(如圖所示)。請你幫助小軍回答以下問題:
考點1 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1)圖乙中金屬塊所受浮力為________N。
(2)比較甲、丙、丁三幅圖可得出結論:浮力的大小與________________有關。
(3)比較____________三幅圖可得出結論: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0.4
液體的密度
甲、乙、丙
2. (四川達州中考)某物理興趣小組利用彈簧測力計、水、小石塊(不吸水)、溢水杯、小桶、細線等實驗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排開的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
(1)如圖所示的甲、乙、丙、丁四個實驗步驟,最科學合理的實驗順序是______________。
考點2 探究浮力的大小
丙、甲、丁、乙
(2)根據圖中的實驗數據可求出小石塊的密度為________kg/m3(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2.8×103
(3)興趣小組的同學換用不同的物體(不吸液體)或液體按科學合理的順序進行了多次實驗,由實驗數據得出F浮________(選填“>”“<”或“=”)G排,從而驗證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確性。
=
(4)圖丁步驟中,小石塊逐漸浸入液體的過程中(未接觸溢水杯),液體對杯底的壓強____________(選填“逐漸變大”“一直不變”或“逐漸變小”)。
一直不變
(6)某同學每次進行圖甲步驟時,都忘記將溢水杯中的液體裝滿,其他步驟無誤,因而他會得出F浮________(選填“>”“<”或“=”)G排(小桶中液體所受重力)的結論。
(5)如果換用密度小于液體密度的物體(不吸液體)來進行該實驗,則圖________步驟中可不使用彈簧測力計。

>
3. (山東威海中考)用密度為0.4×103 kg/m3的泡沫制作長2 m、寬1.5 m、厚20 cm的長方體簡易浮橋。浮橋在河水中的最大承重為________kg(ρ河=1.0×103 kg/m3,g取10 N/kg);此浮橋空載時分別平放到海水和河水中,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壓強分別為p海和p河,則p海____(選填“>”“<”或“=”)p河。
考點3 阿基米德原理
360
=
4. (新題型 圖表信息題)在瀘州長江六橋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向江中沉放大量的構件。將某長方體構件以0.2 m/s的速度勻速吊入江水中,其物理模型如圖甲所示,構件受到鋼繩的拉力、江水對構件的浮力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構件剛浸沒時,下表面受到江水的壓強為________Pa,
構件浸沒后勻速下降的過程中,所受的重力和鋼
繩的拉力________(選填“是”或“不是”)一對平
衡力,該構件的密度為________kg/m3。(已知
江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2×104
不是
2.0×103
5. (新情境 生活實踐)媽媽生日那天,小夢給媽媽煮餃子時發現,當把餃子放入沸騰的水中后,餃子先下沉到鍋底,過了一會兒又上浮,最終漂浮在水面上。下列分析正確的是(不考慮餃子的吸水性) (  )
A. 餃子下沉的過程中,受到水的壓強不變
B. 餃子上浮的過程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所受的重力
C. 餃子上浮的過程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
D. 餃子在水面漂浮時,受到的浮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考點4 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
C
6. (河南中考)兩同學分別在底端封閉的兩支相同吸管中裝入不同質量的細沙,制成了A、B兩支密度計,放入同一個盛有水的燒杯中,靜止后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密度計A所受浮力較小
B. 密度計B所受重力較小
C. 兩支密度計底部所受水的壓強相等
D. 兩支密度計在水面處的刻度值不同
A
7. (湖南中考)甲、乙兩相同的燒杯中裝有體積相等的兩種液體,靜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將同種材料制作的實心物體A、B分別放入兩燒杯中,靜止時液面等高,如圖所示,則 (  )
A. A的重力小于B的重力
B. A受到的浮力大于B受到的浮力
C. 甲杯中液體的密度小于乙杯中液體的密度
D. 甲杯和乙杯的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相等
B
8. (山東濟寧中考)小明利用托盤天平、量筒和水測量一顆新鮮杏的密度,收集的實驗數據記錄在下表中,則杏的密度ρ=______g/cm3,杏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N。(g取10 N/kg
,ρ水=1.0×103 kg/m3)
1.06
0.2
9. (新情境 生活實踐)小明買了一杯奶茶,發現杯里有很多冰塊漂浮在奶茶上,他想了解冰熔化后的情況。于是他用鹽水(密度大于水)代替奶茶進行探究,如圖所示,將冰塊放入裝有適量鹽水的圓柱形玻璃杯中,觀察冰塊熔化后的情況(整個實驗過程沒有水溢出玻璃杯)。則冰塊熔化后 (  )
A. 液面下降,液體對杯底的壓強減小
B. 液面不變,液體對杯底的壓強不變
C. 液面上升,液體對杯底的壓強變大
D. 液面上升,液體對杯底的壓強不變
疑難點1 冰塊熔化問題
練疑難
D
10. (新情境 古代科技)“銅壺滴漏”是中國古代的計時工具,距今700多年。如圖所示,它上面有三個壺,分別是日壺、月壺和星壺,也叫送水壺,最下面的壽壺也叫受水壺。日、月、星壺側面底部都有一個龍頭形滴水口,壺蓋上開有一個進水孔,小水滴從日壺滴進月壺,再從月壺滴進星壺,最后進入受水壺。受水壺裝有兩個重要部件:一個是豎立在壺蓋正中的銅尺,上有時辰刻度,從下到上分別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個時
疑難點2 浮力的綜合問題
辰是兩個小時,其中子時代表23:00~1:00,丑時代表1:00~3:00……以此類推;另一個是浮箭,由小木塊上連接一把木尺組成,隨著受水壺里水量的增加,浮箭自然同步上升。觀看浮箭頂端指示的銅尺刻度,就可以知曉當時、當地的時間了。請根據以上信息并結合所
學知識,回答問題:
(1)下圖是14:00浮箭頂端指示的部分
銅尺位置的示意圖,其中正確的是_____。
C
(2)若浮箭的重力為G,在受水壺中所受的浮力為F浮,則G________(選填“>”“=”或“<”)F浮。隨著受水壺水位的升高,浮箭下部小木塊浸沒在水中的深度________,受水壺壺底受到水的壓強________。
=
不變
變大
11. (江蘇常州中考)為實施流花11-1油田二次開發,工程師需要將導管架從陸地工廠運至海洋指定位置。
①工程師將導管架裝載在駁船
上,靜止時駁船排開海水的體
積為8×104 m3,如圖甲所示;
②駁船將導管架運至海洋指定位置后,導管架被推入海中,如圖乙所示;
③駁船和導管架完全分離后,靜止時空駁船排開海水的體積為5×104 m3,如圖丙所示。
已知導管架的體積為3.3×104 m3,海水的密度ρ海水=1.1×103 kg/m3,g取 10 N/kg。求:
(1)導管架受到的重力大小;
(2)導管架和駁船完全分離后,導管架最終靜止時受到的浮力大小。
【答案】(1)3.3×108 N (2)3.3×108 N
解析:(1)當導管架在駁船上時,整體漂浮,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根據F浮=ρ液V排g求出浮力大小
F浮1=ρ海水V排1g=1.1×103 kg/m3×8×104 m3×10 N/kg=8.8×108 N
則G總=F浮1=8.8×108 N
當駁船和導管架完全分離后,靜止時漂浮,所受浮力等于重力。
根據F浮=ρ液V排g求出浮力大小
F浮2=ρ海水V排2g=1.1×103 kg/m3×5×104 m3×10 N/kg=5.5×108 N
則G船=F浮2=5.5×108 N
則導管架的重力
G=G總-G船=8.8×108 N-5.5×108 N=3.3×108 N。(共23張PPT)
第六章 力和機械
章末復習
練中考
1. (新情境 生活實踐)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別在不同位置按下圖所示方向開門,最容易打開門的是 (  )
考點1 力和力的作用效果
C
2. (湖南中考)打年糕時,需要用木制榔頭反復捶打石槽中蒸熟的糯米。如圖所示,用木制榔頭捶打年糕的過程中,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石槽始終未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向下砸榔頭時,榔頭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B. 榔頭捶打年糕時,人對年糕有力的作用
C. 年糕凹陷,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D. 年糕凹陷,說明榔頭對年糕有打擊力,而年糕對榔頭沒有作用力
C
3. (新實驗 創新裝置)用橡皮筋、回形針、棉線、小瓶蓋、牙膏盒、鐵絲、鉤碼和刻度尺等,做一個如圖所示的橡皮筋測力計。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 刻度可以標在牙膏盒上
B. 可以把回形針上端當作指針
C. 可以利用鉤碼拉伸橡皮筋標注刻度
D. 不同橡皮筋做的測力計量程都相同
考點2 彈力和彈簧測力計
D
4. (山東淄博中考)如圖甲所示,一摞棋子中的一顆棋子A被用力打出。請在圖乙中畫出棋子A受力的示意圖。(忽略空氣阻力)
考點3 重力
5. (新思維 科學推理)移動重物時,把重物的一端稍微往上提起一些會更容易推拉,原因是 (  )
A. 重物對接觸面的壓力變小,使摩擦力變小
B. 重物和接觸面的接觸面積變小,使摩擦力變小
C. 重物的重力變小,使摩擦力變小
D. 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變小,使摩擦力變小
考點4 摩擦力
A
6. (江蘇揚州中考)用橡皮筋水平拉動厚書在水平桌面上勻速前進時,拉力與________力大小相等。如圖所示,在書下墊幾支圓柱形鉛筆,再次水平勻速拉動它,橡皮筋伸長的長度變________。
摩擦

7. (廣西中考)如圖所示的四種工具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  )
考點5 杠桿
C
8. (新情境 生活實踐)圖甲是自行車的手閘,其中ABO部分可視為一種杠桿,圖乙是其簡化示意圖,O為支點,F2為阻力,請在圖乙中畫出:
(1)作用在A點的最小動力F1及其力臂L1;(2)阻力F2的力臂L2。
9. (新思維 模型建構)圖甲中工人用工具搬運石頭,該工具可簡化成圖乙中的杠桿AB,移動支架,可使支點O在AB間移動。桿水平靜止,忽略桿重。
(1)人對桿的壓力為F1,繩對桿的拉力為F2,F1、F2豎直向下。
①在圖乙中畫出F1的力臂L1;
②F2 的力臂L2=________(用F1、F2、L1表示)。
(2)同一石頭仍懸掛在桿B 端,人對桿A端的壓力F1方向不變,只通過移動支點O使該壓力F1變小,桿仍保持水平靜止,支點O應向______(選填“A”或“B”)端移動。
B
10. (廣東中考)分別使用圖中四種裝置勻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計滑輪重、繩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  )
考點6 滑輪及滑輪組
A
11. (廣西中考)如圖甲,大人、男孩、女孩用兩根相同的圓木棍和一根繩子玩“比力氣”的游戲。該游戲裝置與滑輪組類似,圖乙是其示意圖。繩的一端固定在一根木棍上,在兩根木棍上繞幾圈后女孩握住繩的另一端向外拉,大人、男孩則各握住一根木棍向外拉,三人中被拉動者為負。他們都使出了最大力氣,仍處于“僵持”狀態,沒能分出勝負。忽略繩與木棍之間的摩擦,以下做法中最
有可能使女孩獲勝的是 (  )
A. 僅將繩在兩木棍上多繞一圈
B. 僅將繩在兩木棍上少繞一圈
C. 僅增加繩的總長
D. 僅減小繩的總長
A
12. 如圖所示的現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
練疑難
疑難點1 對力的綜合認識
B
A. 甲圖:手在扳手的不同位置擰螺母效果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
B. 乙圖:打陀螺使陀螺轉動起來,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C. 丙圖:兩人互推后各自遠離,質量大的人受到的推力小
D. 丁圖:用大小相等的力壓彈簧時,彈簧會縮短,拉彈簧時,彈簧會伸長,說明力產生的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
13. (安徽合肥肥東期中)小莉要自制兩個彈簧測力計,她選擇了甲、乙兩根不同規格的彈簧進行測試,彈簧伸長量ΔL與拉力F 的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彈簧的伸長量與受到的拉力一定成正比
B. 若乙彈簧受到4 N的拉力,則它伸長2 cm
C. 若甲彈簧受到2 N的拉力,則它伸長3 cm
D. 若要制作精確度較高的彈簧測力計,則應選乙彈簧
疑難點2 對彈簧測力計原理的理解
C
14. (北京中考)俯臥撐是一項常見的健身項目,采用不同的方式做俯臥撐,健身效果通常不同。圖甲是小京在水平地面上做俯臥撐保持靜止時的情形,他的身體與地面平行,可抽象成如圖乙所示的杠桿模型,地面對腳的力作用在O點,地面對手的力作用在B點,小京的重心在A點。已知小京的重力
為750 N,OA長為1 m,OB長為1.5 m。
疑難點3 杠桿平衡條件的綜合應用
(1)圖乙中,地面對手的力F1與身體垂直,求F1的大小。
(2)圖丙是小京手扶欄桿做俯臥撐保持靜止時的情形,此時他的身體姿態與圖甲相同,只是身體與水平地面成一定角度,欄桿對手的力F2與他的身體垂直,且仍作用在B點。分析并說明F2與F1的大小關系。
15. (廣東惠州惠城期中)把質量相等的A、B兩物體掛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下面,不計繩重、滑輪重和摩擦,放手后 (  )
A. A、B均靜止
B. A上升
C. A下降
D. 無法確定A、B的運動情況
疑難點4 滑輪組的分析與計算
C
16. (山東威海中考)如圖所示,用滑輪組提升物體,已知滑輪質量均為2 kg,物體重100 N,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50 N。請畫出繩子的正確繞法,并在繩的末端標出力的方向。(不考慮繩重及摩擦,g取10 N/kg)(共17張PPT)
第八章 壓強
章末復習
練中考
1. (廣東廣州中考)如圖,用力把重力G=3 N的測力計壓在水平桌面上,測力計對桌面的壓力F=50 N,與桌面的接觸面積S1=1×10-4 m2,桌面的面積S2=0.5 m2,用題中物理量符號寫出測力計對桌面的壓強表達式為________,該壓強是________Pa。
考點1 對固體壓強的理解與計算
5×105
2. (新思維 科學推理)一個裝滿書的箱子,用圖示三種不同方式提起并保持靜止。甲圖中繩子對手的拉力為F甲,乙圖中繩子對手的拉力為F乙。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 F甲>F乙
B. F甲C. 比較乙、丙兩圖,乙圖中繩子對手的勒痕更深一些
D. 比較乙、丙兩圖,丙圖中繩子對手的勒痕更深一些
C
3. (重慶中考)有A、B兩個均勻實心圓柱體,A的高為5 cm、底面積為20 cm2,B的高為8 cm、底面積為50 cm2。若將它們按圖甲、乙的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A對桌面的壓強為p1=1.0×103 Pa,B對桌面的壓強為p2;若按圖丙的方式放置,B對A的壓強為p3=6.0×103 Pa,A對桌面的壓強為p4。下列
判斷正確的是(g取10 N/kg) (  )
A. A的重力為20 N B. B的密度為3.0 g/cm3
C. p3 ∶p2=2 ∶5 D. p4=1.6×104 Pa
B
4. (新實驗 創新裝置)在探究影響液體壓強因素的實驗中,用幾支一端封有相同橡皮薄膜的玻璃管進行實驗,
在5號管中裝入鹽水,其他管中
裝入水,如圖所示。
(1)玻璃管下方薄膜鼓起的程
度可反映液體________的大小。
考點2 探究液體壓強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壓強
(2)根據圖甲中三支相同玻璃管下方薄膜鼓起的程度,猜想:液體的壓強可能與液體的質量、重力、體積或________有關。
(3)圖乙中,4號管上段更粗,下段與2號管粗細相同,兩管中水的總長度相同,發現兩管下方薄膜鼓起的程度相同,可得: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質量、重力、體積都________。
深度
無關
(4)圖丙中,5號管和2號管的液柱長度相等,利用5號管和2號管可探究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________是否有關。
(5)為了探究液體長度對液體壓強的影響,選用2號管和6號管進行實驗,6號管水柱比2號管水柱長,實驗時需控制兩管水柱的________相同。
密度
深度
5. (廣西中考)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甲、乙兩容器的內底面積均為0.01 m2,甲容器內盛有體積為3×10-3 m3的水,乙容器內盛有深度為0.35 m的酒精,則甲容器內水的質量為________kg;從甲、乙兩容器內抽出
_______m相同高度的液體后,液體對兩容器底部的壓強
相等。(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酒精的密度
ρ酒=0.8×103 kg/m3,g取10 N/kg。)
考點3 對液體壓強的理解與計算
3
0.1
6. (河南中考改編)如圖,一方形柱狀容器置于水平面上,用豎直薄隔板將其分成左、右兩部分,右側部分橫截面積是左側的2倍,隔板底部有一小圓孔用薄橡皮膜封閉。左、右兩側分別注入兩種不同液體,液面在圖示位置時,橡皮膜恰好不發生形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左、右兩側液體對橡皮膜的壓強不相等
B. 左、右兩側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相等
C. 左側液體的密度小于右側液體的密度
D. 容器中左、右兩側液體的質量相等
C
7. (新情境 古代科技)位于陜西涇陽的鄭國渠,是我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下圖是鄭國渠跨路面兩側的截面示意圖,兩側水渠和中間的涵洞可以看作是一個________。當水不流動時,水對A點的
壓強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水對B點的壓強。
考點4 連通器
連通器
小于
8. (湖南長沙中考)如圖所示,小雪用放在水平面上的兩個實驗裝置來觀察并研究大氣壓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圖甲中大氣壓變大時,玻璃管內的液面會上升
B. 圖乙中大氣壓變小時,玻璃管內的液面會下降
C. 把乙裝置從高山腳下拿到高山頂上,玻璃管內
外液面高度差一定變小
D. 乙裝置能更準確地測量出大氣壓的值
考點5 大氣壓強的測量及應用
A
9. (四川廣安中考)某款擦窗機器人如圖所示,它的“腹部”有吸盤,當真空泵將吸盤內的空氣向外抽出時,由于_____________的作用,它能牢牢地吸附在豎直玻璃上;若擦窗機器人的總質量為1.1 kg,當它吸附在豎直玻璃上處于靜止狀態時,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_N。(g取10 N/kg)
大氣壓
11
10. (廣東廣州中考)如圖甲所示,連通器中的水靜止,此時水面上方a、b處的氣壓為pa0、pb0。在b上方持續水平吹氣,水面穩定后如圖乙所示,此時a、b處的氣壓為pa、pb,水面下c、d處水的壓強為pc、
pd,若大氣壓保持不變,則 (  )
A. pc >pd B. pa >pb
C. pa0 >pa D. pb0=pb
考點6 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B
11. (新題型 圖表信息題)如圖甲所示,兩個質量均勻的正方體A、B放在水平地面上,B的棱長是A的2倍。將A沿豎直方向切去寬為L的部分,把切去部分疊放在B上,B對地面的壓強 pB與L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切割后,A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為pA,則以下分析正確的是(g取10 N/kg)
(  )
A. B的重力是50 N
B. L=2.5 cm時,pA ∶pB=16 ∶21
C. B的底面積為100 cm2
D. A切去一半后,pA=2 000 Pa
練疑難
疑難點1 切割、疊放固體壓強的計算
B
12. (遼寧中考)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兩個質量相同的薄壁容器,兩個容器開口大小相同、底面積相同,分別裝有質量相同的a、b兩種液體,兩個容器中的液面高度不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兩種液體的密度 ρa>ρb
B. 桌面對兩個容器的支持力F甲>F乙
C. 兩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 paD. 兩個容器對桌面的壓強 p甲疑難點2 非柱形容器的壓強、壓力問題
C
13. (山東青島中考)水平餐桌上有一瓶未開啟的礦泉水,瓶身上標有“凈含量330 mL”的字樣,小明拿起瓶子時發現方格桌布上留有環形印跡,他想利用學過的物理知識估算一下壓強值。桌布上每個正方形小格的邊長為1 cm。他先利用方格桌布一角測出了水深,示意圖如圖甲所示,又數出了印跡占有多少個小格
(不滿一格時,大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不算),
印跡示意圖如圖乙所示。
瓶子的質量忽略不計,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瓶底受到的水的壓強;
(2)這瓶水對方格桌布的壓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调兵山市| 彭阳县| 安溪县| 彰化县| 清徐县| 连南| 许昌市| 和平区| 济南市| 星座| 迁西县| 怀远县| 临江市| 舟曲县| 江陵县| 常山县| 礼泉县| 新干县| 维西| 沙洋县| 隆林| 金山区| 雷山县| 原平市| 桦甸市| 获嘉县| 江山市| 进贤县| 保康县| 平塘县| 林甸县| 来安县| 濮阳县| 孝感市| 武宁县| 南涧| 冷水江市| 介休市| 淅川县| 贡嘎县|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