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4光的反射和折射(第四課時)一、選擇題1.下列關于不可見光的論述中,錯誤的是( )A.電視機的遙控器能發出紅外線控制電視B.紅外夜視儀能感應紅外線C.臭氧層能大量地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命D.我們看見驗鈔機發出紫色的光,那就是紫外線2.如圖所示是“自制彩虹”活動,針對本活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實驗在晴天完成現象更明顯B.噴水時人應該面對太陽而站C.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現象D.太陽光是復色光3.電子監控已逐漸進入我們的生活中,如圖所示的攝像頭在白天和晚上都能監控攝像,在晚上這種監控攝像頭能夠攝像是利用了( )A.太陽光 B.紅光 C.紅外線 D.紫外線4.在沒有其他光照的情況下,舞臺追光燈發出的黃光照在穿藍色上衣、白色裙子的演員身上,觀眾看到她( )A.上衣呈藍色,裙子呈白色 B.上衣、裙子都呈黃色C.上衣呈黑色,裙子呈黃色 D.上衣、裙子都呈黑色5.雨后太陽光入射到水滴中發生色散而形成彩虹。設水滴是球形的,圖中的圓代表水滴過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線在過此截面的平面內,a、b、c、d代表四條不同顏色的出射光線,則它們可能依次是( )A.紫光、黃光、藍光和紅光B.紫光、藍光、黃光和紅光C.紅光、藍光、黃光和紫光D.紅光、黃光、藍光和紫光6.公園里開滿了色彩鮮艷的郁金香,小明將一塊綠色的玻璃片對準一株綠葉紅花的郁金香,則小明透過玻璃片看到葉和花的顏色分別是( )A.綠色,紅色 B.無色,黑色 C.綠色,黑色 D.黑色,綠色7.如圖自動水龍頭,使用時只需把手伸到水龍頭的下方,就會自動出水。這是因為人體能輻射出( )A.紫外線 B.紅外線 C.紅光 D.紫光8.透過紅玻璃看藍紙呈黑色,這是因為( )A.紅玻璃只能透過紅光又被藍紙全部吸收B.藍紙反射的光透過紅玻璃與紅玻璃發出的紅光混合成黑色C.紅玻璃將藍光全部反射因而沒有光透過紅玻璃D.紅玻璃幾乎全部吸收掉藍紙反射的色光因而沒有光透過紅玻璃9.驗鈔機發出的“光”能使鈔票上的熒光物質發光;家用電器的遙控器發出的“光”,能用來控制電風扇、電視機、空調等。對于它們發出的“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驗鈔機發出的“光”是紅外線,遙控器發出的“光”是紫外線B.驗鈔機發出的“光”是紫外線,遙控器發出的“光”是紅外線C.遙控器發出的“光”具有殺菌消毒作用,可以用來消毒D.遙控器發出的“光”具有熱作用,有助于人體合成維生素D10.如圖表示太陽光經三棱鏡折射的色散實驗,圖中①②分別表示紅外線和紫外線所在區域。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太陽光是由多種色光混合而成的復色光B.太陽光經三棱鏡折射后,紫光的偏折程度小于紅光C.①區域的光具有熱效應D.②區域的光無法用肉眼觀察二、填空題11.條形碼是將寬度不等的多個黑條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編碼規則排列,用以表達一組信息的圖形標識符。條形碼可以標出物品的生產國、制造廠家、商品名稱、生產日期、圖書分類號、郵件起止地點、類別、日期等許多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圖書管理、郵政管理、銀行系統等許多領域都得到廣泛的應用。當條形碼掃描器照射到黑條紋時,光將被 (選填“反射”或“吸收”);照射到白條紋時,光將被 (選填“反射”或“吸收”)。12.物理學研究表明,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由此可以推測,不利于綠色植物生長的光是 光。透明物體能透過跟它顏色相同的光,在攝影時若使用紅色濾光鏡拍攝白色花朵,照片上該花朵呈 色。如圖所示,用紅色激光筆照射透明的紅色、綠色兩個氣球,我們觀察到 (選填“紅色氣球”或“綠色氣球”)更易被爆破。13.如圖所示是一個彩色的手機屏幕,小紅洗手時不小心將水滴到了手機屏幕上,透過水滴她驚奇地看到屏幕上出現多個不同顏色的小格子。當水滴滴到圖中 (選填“紅色”“綠色”“藍色”或“白色”)區域時能同時看到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小格子,手機屏幕上豐富的色彩,白色就是由這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著名的光的 實驗證明了太陽光也是由多種色光混合而成的。太陽光中除了可見光之外,還存在不可見光,其中的 具有顯著的熱效應,它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如: 。14.如圖2024年4月10日,深圳天空出現日暈景觀。(1)在5000m的高空,水蒸氣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陽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紅、橙、黃、綠、 、靛、紫七種顏色的光,這樣太陽周圍就出現一個巨大的彩色光環,稱為“光暈”;(2)這種景象說明太陽光是 (選填“單色光”或“復色光”);(3)日暈的形成與彩虹的形成原理相同,都是光的 現象。15.1666年,牛頓將太陽光射到三棱鏡上,從棱鏡另一側的白紙屏上可以看到一條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組成的彩色光帶(1)①是太陽光,它屬于 (填“復色光”或“單色光”);(2)②外側是 (填“紫外線”或“紅外線”),可用于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理療;(3)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在另一側出現紅、橙、黃、綠、藍、靛、紫組成的彩色光帶,這個現象叫做光的 (填“色散”或“光的直線傳播”)。16.電視機的遙控器能發射一種不可見光,即 ,以實現對電視的控制;對于流入市場的假幣,人們常借助驗鈔機發出的 來辨別真偽;彩色電視機畫面上的色彩是由紅、 、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17.一束太陽光通過三棱鏡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種顏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條七彩光帶,如圖甲所示。若在整個白屏上貼一張紅紙(圖乙),則光屏上將出現紅色和 色,將一支溫度計的玻璃泡涂黑后,放在紅光的外側,過一會兒,發現溫度計的示數將 (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三、探究題18.盛夏來臨,人們為“怎樣才能曬不黑”而犯愁,資料表明:將皮膚曬黑的罪魁禍首是太陽光中的長波紫外線.“好奇實驗室”為此檢測了若干衣服的防曬效果.實驗序號 衣服材質 衣服布料層數 長波紫外線透過率1 天蠶絲 1 12%2 2 5%3 化纖 1 28%4 2 14%5 全棉T恤(白色) 1 7%6 全棉T恤(黑色) 1 4%檢測方法:先用光纖探頭和計算機測算出陽光中長波紫外線的強度;再把衣服擋在光纖探頭上,測算出透射導光纖探頭上的長波紫外線強度.利用前后兩次測得的長波紫外線的強度計算出長波紫外線的透過率.實驗數據如表所示:(1)該實驗是通過比較 來分析衣服的防曬效果(2)比較實驗1、2或3、4得到的結論是:(3)根據測量結果,請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條夏季戶外活動時著裝建議:19.炎熱的夏天,小麗看著身邊不同顏色著裝的行人,她想不同顏色的衣料吸熱能力是否相同呢?于是小麗與同學們選用了白熾燈、五支相同的溫度計、五個相同的紙筒、秒表等器材進行探究。(1)如圖所示為同學們設計的實驗裝置。他們將五個紙筒分別涂成不同的顏色并把溫度計密封在各紙筒中,在桌面上將紙筒均勻擺放在所畫圓的圓周上,白熾燈沿圓的中心軸線懸掛。這樣做可使白熾燈提供給每個紙筒的 相同。小麗通過觀察各紙筒中 的變化來判斷不同顏色物體的吸熱能力是否相同;(2)實驗時,讀取各溫度計的初始溫度后,點亮白熾燈,開始計時。3min后,他們將各紙筒在原位置轉動180°,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使各紙筒 ;(3)6min時,同學們讀取了每支溫度計的示數,并將實驗數據記錄如下:紙筒顏色 黑 紅 綠 藍 白初始溫度/℃ 25 25 25 25 256min時的溫度/℃ 31 28 29 29 27分析表中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4)本次實驗結論在實際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如為提高太陽能熱水器集熱管的吸熱能力,通常將它涂成黑色。請你也列舉一個實例 。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1.4光的反射和折射(第四課時)》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C C B C B D B B1.D【詳解】A.電視機的遙控器發出紅外線,可以進行遙控電視,A正確,故A不符合題意;B.紅外線的熱作用比較強制成熱譜儀、紅外線夜視儀等,B正確,故B不符合意;C.臭氧是大氣層中淡藍色、具有腥臭味的一種氣體,它能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線的傷害。C 正確,故C不符合題意;D.紫外線和紅外線都不是可見光,我們眼睛是看不到的,看到的是紫色的光,D錯誤,故D符合題意。故選D。2.B【詳解】A.采用是太陽光的色散,晴天陽光明亮,該實驗在晴天完成現象更明顯,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根據圖中,人背對著陽光,噴水時可以看見彩虹,故B錯誤,符合題意;CD.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現象,說明太陽光是由多種色光混合成的復色光,故C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3.C【詳解】夜晚,鏡頭周圍的電子元件發出紅外線,照射到物體表面發生反射后進入攝像頭,從而實現夜晚監控。因此在晚上這種監控攝像頭能夠攝像是利用了紅外線。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4.C【詳解】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白色的物體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反射什么色光就是什么顏色;單色物體只反射與本身相同的色光,其它色光不反射。所以,白裙子能反射所有的色光,黃光照上就反射黃光,呈現黃顏色;藍上衣只能反射藍光,黃光照上不反射,呈現為黑色,故C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C。5.B【詳解】太陽光是復色光,經水滴折射后,由于折射率不同,會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光,其中紅色最不易偏折,紫光最容易發生偏折,根據色光的偏折難易程度,a、b、c、d 代表的色光應依次為紫光、藍光、黃光和紅光,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6.C【分析】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決定的,其它色光照在它上面時全部被吸收;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透過的色光決定。【詳解】郁金香的綠葉只能反射綠光,紅花只反射紅光,而綠色玻璃只允許綠光通過,所以郁金香的綠葉紅花所反射的綠光和紅光照到綠色玻璃上時,綠光通過綠色玻璃,紅光不能通過綠色玻璃,于是拍攝的照片是綠葉黑花,所以ABD錯誤,C正確。故選C。7.B【詳解】一切物體都會向周圍輻射紅外線,物體的溫度越高,向外輻射的紅外線越強。自動感應龍頭接收到人體輻射的紅外線后,會自動打開水閥出水,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8.D【詳解】紅色玻璃是透明的,只能透過紅色光,其他色光幾乎都被吸收,藍色物體反射的藍色光不能透過玻璃,就沒有任何色光進入眼睛,看起來是黑色的,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9.B【詳解】兩種不可見光,紫外線能夠使熒光物質發光,常用在驗鈔機上;紅外線的波長較長,常用作電視機遙控器,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10.B【詳解】A.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多種色光混合而成的復色光,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太陽光經三棱鏡折射后,紫光的偏折程度大于紅光,故B錯誤,符合題意;C.①區域的光是紅外線,具有熱效應,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②區域的光是紫外線,無法用肉眼觀察,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11. 吸收 反射【詳解】[1][2]黑色物體吸收所有顏色的光,白色物體反射所有顏色的光。12. 綠 紅 綠色氣球【詳解】[1]植物是不透明的,植物呈現綠色,說明植物能反射綠光而吸收其它色光;植物之所以反射綠光是因為植物的生長不需要綠光,即綠光不利于植物的生長。[2]透明物體能透過跟它顏色相同的光,白色光是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在攝影時若使用紅色濾光鏡拍攝白色花朵,紅色濾光鏡能通過紅光,其他的光被吸收,所以鏡照片上該花朵呈紅色。[3]紅色激光筆照射紅色透明氣球,紅色透明氣球會透過紅光,不會吸收紅光;而綠色透明氣球只能透過綠光,會吸收紅光,使得綠色氣球內的氣體的溫度升高,氣體體積膨脹,所以綠色透明氣球更易爆破,而紅色透明氣球不會爆破。13. 白色 色散 紅外線 電視遙控器【詳解】[1]白色物體反射所有的色光,經凸透鏡折射,發生光的色散現象,所以水滴滴在白色區域能同時看到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小格子。[2][3][4]著名的光的色散實驗證明了太陽光也是由多種色光混合而成的。太陽光中除了可見光之外,還存在不可見光,其中的紅外線具有顯著的熱效應,它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如:電視遙控器。14. 藍 復色光 色散【詳解】(1)[1]太陽光能穿過云層在小冰晶上發生折射,看上去在太陽的周圍出現一個圓圈,由內而外呈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這就是日暈現象。(2)[2]由(1)分析可知,太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因此是太陽光是復色光。(3)[3]陽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為七色光這種現象叫做光的色散現象,彩虹的形成原理與日暈的形成原理相同,都是光的色散現象。15. 復色光 紅外線 色散【詳解】(1)[1]太陽光是復色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單色光復合而成的。(2)[2]紅外線的偏折能力弱,②外側是紅外線,可用于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理療(3)[3]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在另一側出現紅、橙、黃、綠、藍、靛、紫組成的彩色光帶,是光的色散現象。16. 紅外線 紫外線 綠【詳解】[1]電視遙控器前端的發光二極管,能發出不同的紅外線來實現電視遙控,紅外線是看不見的光。[2]光譜紫光以外的光為紫外線,屬于不可見光,紫外線的作用有:①殺菌作用、②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③使熒光物質發光,驗鈔機能夠發出紫外線使錢幣上的熒光物質發光。[3]彩色電視機畫面上的顏色是由光的三原色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17. 黑 升高【詳解】[1]在整個白屏上貼一張紅紙,當在七種顏色的光的照射下,紅紙只反射紅光,其他顏色的光被吸收,所以則光屏上將出現紅色和黑色。[2]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在光屏上會出現七種顏色的光;在紅光上邊,會存在紅外線,人看不到紅外線。經過紅外線照射后,由于紅外線具有熱效應,所以溫度計的示數會升高。18. 長波紫外線透過率 衣服材質一定時,衣服布料層數越多,防曬效果越好 穿全棉黑色T恤【詳解】(1)[1]該實驗是通過比較長波紫外線透過率來分析衣服的防曬效果;(2)[2]實驗1、2中,衣服材質相同,但是布料層數不同,據此得到結論: 衣服材質一定時,衣服布料層數越多,防曬效果越好 ;(3)[3]比較5和6實驗可知,衣服的顏色越深,防曬效果越好,因此提出的建議為: 穿全棉黑色T恤19. 光照強度 溫度計示數 受熱均勻 其他條件一定時,黑色物體吸熱能力最強,白色物體吸熱能力最弱 在寒冷的冬天,人穿黑色的衣服更暖和一些【詳解】(1)[1]要研究不同顏色的衣料吸熱能力是否相同,根據控制變量法,將五個紙筒分別涂成不同顏色并把溫度計封在各紙筒中。在桌面上將紙筒均勻擺放在所畫圓的圓周上,白熾燈沿圓的中心軸線懸掛,這樣做可使白熾燈提供給每個紙筒的光照強度相同。[2]根據轉換法,小麗通過觀察各紙筒中溫度計示數的變化來判斷不同顏色物體的吸熱能力是否相同。(2)[3]實驗時,讀取各溫度計的初始溫度后,點亮白熾燈,開始計時,3min后,他們將各紙筒在原位置轉動180°,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使各紙筒受熱均勻,這樣更好地探究實驗,得出規律。(3)[4]分析表中數知,黑色紙筒內液體升溫最高,白色紙筒內液體升溫最低,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其他條件一定時,黑色物體吸熱能力最強,白色物體吸熱能力最弱。(4)[5]黑色物體吸熱能力最強,白色物體吸熱能力最弱,因此在寒冷的冬天,人穿黑色的衣服更暖和一些。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