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1.2科學測量(第三課時)同步練習(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1.2科學測量(第三課時)同步練習(含解析)

資源簡介

1.2科學測量(第三課時)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共10小題)
1.在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時,下面方法中錯誤的是(  )
A.所測的溫度不能超過溫度計的最大刻度值
B.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的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C.溫度計玻璃泡浸入液體后要稍過一段時間,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
D.為方便讀數,應將溫度計從液體中拿出來靠近眼睛,視線與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2022年12月4日,三名航天員搭乘“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歷經高溫和低溫的雙重考驗安全著陸。同時返回的還有多種太空實驗樣品,其中包括國際上首次在太空獲得的水稻種子返回艙著陸時,地面氣溫計示數如圖。地面氣溫為(  )
A.11℃ B.9℃ C.﹣9℃ D.﹣11℃
3.甲、乙、丙三個容器里依次裝有冷水、溫水和熱水,把左手伸入甲容器,右手伸入丙容器,過一會兒,同時拿出左右手并伸進乙容器,雙手的感覺是(  )
A.兩手都感到溫熱
B.左手感覺冷、右手感覺熱
C.左手感覺熱、右手感覺冷
D.兩手都感到溫冷
4.如圖所示是用溫度計測量某種液體溫度的示意圖,其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5.紹興某日氣溫為﹣5℃,湖面上結了一層厚厚的冰,此時(  )
A.冰的下表面溫度為0℃
B.冰的上表面溫度為0℃
C.冰的上、下表面的溫度都為﹣5℃
D.湖底的水溫為﹣5℃
6.一位同學先后用兩支未甩過的溫度計測量自己的體溫,兩溫度計的示數分別是39.5℃和37.5℃,那么這位同學的體溫(  )
A.一定是37.5℃ B.更接近39.5℃
C.37.5℃﹣39.5℃之間 D.低于或等于37.5℃
7.有兩支溫度計的下端玻璃泡容積相同玻璃管內徑不同,當它們插入同一杯熱水中時(  )
A.內徑粗的水銀柱上升得快,示數較大
B.內徑細的水銀柱上升得快,示數較大
C.水銀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數相同
D.內徑細的水銀柱上升得快,示數相同
8.有一支溫度計,表面刻有150格均勻的刻度,將該溫度計的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溫度計內液面上升到第30格處,將它放到標準大氣壓的沸水中,液面上升到第80格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
B.該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60℃~300℃
C.第100格處表示的溫度是120℃
D.測量實際溫度為20℃的液體,此溫度計液面上升至40格處
9.實驗室有一只讀數不準確但刻度均勻的溫度計,在測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其讀數為4℃;在測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時,其讀數為84℃。用該溫度計測量某液體溫度,當實際溫度為40℃時,該溫度計顯示溫度為(  )
A.36℃ B.40℃ C.45℃ D.50℃
10.小金制作了一個簡易氣體溫度計,如圖所示。燒瓶里是氣體,瓶塞密封不會漏氣,瓶塞上面細彎管中有一段液柱。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該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制成的
B.周圍溫度升高時,液柱將向左移動
C.將彎管變粗,可以提高該溫度計的靈敏度
D.將燒瓶變小,可以提高該溫度計的靈敏度
二.填空題(共9小題)
11.科學上規定把標準大氣壓下     的溫度定為0℃,    的溫度定為100℃。
12.如圖,溫度計讀數:甲     ,乙     ,用溫度計甲測量溫度,能準確到     。
13.要準確知道物體的冷熱程度,需要使用溫度計來測量溫度。
(1)如圖甲所示,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時,要把玻璃泡浸沒在水中,這樣做的目的是     ,如圖乙所示是溫度計穩定后示數,則此時水的溫度為     ℃。
(2)丙是體溫計,某同學將示數為36.8℃的體溫計插入冰水混合物中,待到示數穩定后讀數為     ℃。
14.某同學測量液體溫度時的方法如圖甲所示。
(1)指出他操作時的錯誤之處     ;
(2)此錯誤造成的后果是使測出的溫度偏     (填“高”或“低”);
(3)糾正錯誤后,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該液體的溫度是     。
15.如圖是小科設計的一個氣體溫度計的示意圖。瓶中裝的是氣體,瓶塞不漏氣,彎管中間有一段液柱。
(1)這個溫度計是根據氣體的     性質來測量溫度的。
(2)A、B兩處刻度對應的溫度的關系是:A處     B處(填“<”、“=”或“>”)。
(3)使用中發現玻璃管中液柱移動不明顯,導致示數不夠精確。對此請你提出一條提高測量精確度的建議     。
16.在標準大氣壓下,一支沒有刻好刻度的溫度計,插入40℃的溫水中,水銀柱長度為10厘米,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時,水銀柱長度為2厘米。
(1)則測量100℃的沸水時,水銀柱長度為     厘米。
(2)當插入一定溫度的熱水中時,水銀柱長度為20厘米,則此熱水的溫度為     ℃。
17.十七世紀的伽利略曾設計過這樣的一個溫度計:一麥稈粗細的玻璃管,一端與玻璃泡相連,另一端豎直插在水中,并使玻璃管內吸入一段水柱,整個裝置不漏氣。根據管中水柱高度的變化可測出環境相應的溫度。
(1)該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是     (選填“瓶內水”或“玻璃泡中空氣”)熱脹冷縮的規律制成的。由此可以推測相同情況下     (選填“水”或“空氣”)熱脹冷縮效果明顯。
(2)A、B兩處刻度對應的溫度的關系是:A處     B處(選填“<”“=”或“>”)。
(3)為了提高此溫度計的靈敏度,便于讀數,可采取的措施有很多,請寫出其中一種:    。
18.某些說英語的國家,在商業和日常生活中,除使用攝氏度溫標外還沿用另一種溫標——華氏溫標。華氏溫標的單位寫作°F。細心的小科從天氣預報中記錄了在相同的溫度時,兩種不同的溫標下的數值,整理如下表。
t(℃) ﹣5 0 5 10 15 20 25
T(° F) 23 32 41 50 68 77
(1)請你將表中未填好的數值是     。
(2)某日小科從倫敦起飛時溫度為 86°F,回到北京溫度為20℃,兩地溫差為     ℃。
19.張輝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實驗:將100g水倒入一只燒杯中,然后讓它們自然冷卻并利用溫度計和計時器測量水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記錄數據如表。
時間(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溫度(℃) 42 38 35 33 32 31 31 31 31
(1)當時的室溫大約為     ℃,這些水冷卻到室溫總共用了     分鐘。
(2)如果要根據表格中的數據繪制一張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你認為如圖能正確反映實驗過程的是     。(填序號)
1.2科學測量(第三課時)同步練習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10小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D A D D D A B
一.選擇題(共10小題)
1.【分析】(1)使用前要先觀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測量溫度不能超出溫度計的最大量程。
(2)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一是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二是溫度計玻璃泡進入被測液體后要稍等一會兒,待溫度計示數穩定后再讀數;三是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留在液體中,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上表面相平。
【解答】解:A、所測的溫度不能超過溫度計的最大刻度值,正確;
B、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的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正確;
C、溫度計玻璃泡浸入液體后要稍過一段時間,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正確;
D、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留在液體中,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上表面相平。故D錯誤。
故選:D。
2.【分析】讀取溫度計的示數要先認清分度值,然后看是零上還是零下,最后再讀數。
【解答】解: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越往上數字越小,是零下,水銀柱在0℃以下9格處,是﹣9℃。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3.【分析】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人們對溫度的感知,有時是不準確的,容易受到主觀感覺的影響。
【解答】解:甲乙丙三個容器里依次裝有冷水、溫水和熱水,先把左手放入冷水中,感覺冷水的冷熱程度,左手很冷;再把右手放入熱水中,感覺熱水的冷熱程度,右手很熱。同時拿出左右手并伸進乙盆溫水中,溫差很大,左手感覺熱、右手感覺冷。
故選:C。
4.【分析】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
一是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二是溫度計玻璃泡進入被測液體后要稍等一會兒,待溫度計示數穩定后再讀數;
三是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留在液體中,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上表面相平。
【解答】解:A圖玻璃泡接觸了容器底,故錯誤;
B圖玻璃泡接觸了容器壁,故錯誤;
C圖的玻璃泡沒有全部浸入被測液體,故錯誤;
D圖的玻璃泡全部浸入到被測液體中,且沒有接觸容器底和容器壁,故正確。
故選:D。
5.【分析】湖面上冰的上表面和空氣的溫度是相同的,等于﹣5℃;冰的下表面的溫度等于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等于0℃;水在4℃時,密度是最大的,湖底水的密度是最大,溫度等于4℃。
【解答】解:A.冰的下表面溫度是為0℃,故A正確,符合題意;
B.冰的上表面溫度是﹣5℃,故B錯誤,不符合題意;
C.冰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溫度是不同的,故C錯誤,不符合題意;
D.水具有反常膨脹現象,即在0℃ 4℃范圍內,隨著溫度的升高,水的體積減小,其密度變大,則密度大的水會分布在湖水的底層,所以湖底的水溫接近或等于4℃,故D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選:A。
6.【分析】體溫計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細的縮口,它可以使體溫計玻璃泡上方的水銀在溫度下降時不能退回玻璃泡內,所以體溫計可以離開人體讀數,同時在使用前要用力甩幾下,將水銀甩回玻璃泡中。如果使用前不用力甩幾下,則測量人的體溫高于或等于上一次測量時的溫度時,體溫計能夠準確測量出人的體溫,測量人的體溫低于上一次測量時的溫度時,體溫計將保持在上一次測量的位置不變,即測量人的真實體溫等于或小于測量得到的溫度。
【解答】解:體溫計使用前如果不用力甩幾下,則測量人的體溫高于或等于上一次測量時的溫度時,體溫計能夠準確測量出人的體溫,測量人的體溫低于上一次測量時的溫度時,體溫計將保持在上一次測量的位置不變,該同學先后用兩支未甩過的溫度計測量自己的體溫,兩溫度計的示數分別是39.5℃和37.5℃,那么這位同學的體溫低于或等于37.5℃,故D正確。
故選:D。
7.【分析】同一杯熱水說明最后溫度計示數應該相同,玻璃泡內水銀量相等,受熱后,體積的增大量相等,因此內徑粗細不同的溫度計水銀柱上升的高度不同,內徑越細,上升的高度越高。
【解答】解:同一杯熱水說明最后溫度計示數應該相同,故AB錯誤;
玻璃泡中水銀量相等,說明水銀受熱后膨脹程度相同,即增大的體積是相同的,內徑的不同影響的是水銀柱升高的高度。內徑粗的溫度計水銀柱升得慢并且高度較低;內徑細的溫度計水銀柱升得快并且高度較高,故C錯誤,D正確。
答案為:D。
8.【分析】(1)攝氏溫度的規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結合題中自制溫度計沸水和冰水混合物對應的格數,就可求出每小格表示的溫度值,即溫度計的分度值;
(2)根據起點和150格的位置求出對應的溫度,根據總格數求出測量范圍;
(3)根據100格的位置求出對應的溫度,根據0℃所處的格數和溫度計每格表示的溫度值,可求得20℃對應的格數。
【解答】解:A、因為標準大氣壓下沸水溫度為100℃,冰水混合物溫度為0℃,所以該溫度計的分度值是2℃,故A錯誤;
B、起點代表的最低溫度是(0﹣30)×2℃=﹣60℃,
最上面的第150格處對應的最高溫度是(150﹣30)×2℃=240℃,
所以該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60~240℃,故B錯誤;
C、第100格代表的溫度是(100﹣30)×2℃=140℃,故C錯誤;
D、測量實際溫度為20℃的液體時,液面所在的格數=30格+(20℃﹣0℃)×1格/2℃=40格,故D正確。
故選:D。
9.【分析】先求出溫度計上的一個小格代表的溫度值,然后根據物體的實際溫度和顯示溫度的關系,求出實際溫度。
【解答】解: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沸水的溫度是100℃,所以這支溫度計上的示數4℃所對應的實際溫度是0℃,示數84℃對應的實際溫度是100℃,根據題意可知,該溫度計一格表示的溫度為:

則實際溫度與溫度計示數的溫度之間的關系為:

則當實際溫度為40℃時,該溫度計顯示溫度為:
,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0.【分析】圖中溫度計由燒瓶內氣體體積變化引起細彎管中液柱左右移動來顯示溫度變化。溫度計的玻璃管內徑越細,燒瓶體積越大,氣體膨脹體積相同時,液柱左右移動的距離越大,讀數也越精確。
【解答】解:AB、燒瓶內的氣體受熱膨脹時推動細彎管中液柱向左移動,遇冷收縮時,液柱在大氣壓作用下向右移動,所以該溫度計利用了氣體的熱脹冷縮,A錯誤、B正確;
C、彎管變細,燒瓶內氣體體積變化相同時,液柱移動的更遠,靈敏度更高,C錯誤;
D、燒瓶變大時,溫度變化相同時,瓶內氣體體積的變化更明顯,溫度計靈敏度更高,D錯誤。
故選:B。
二.填空題(共9小題)
11.【分析】通常情況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攝氏度,一標準大氣壓下,水沸騰時的溫度是100℃。
【解答】解:攝氏溫度的規定:把在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一標準大氣壓下,水沸騰時的溫度是100℃。
故答案為:冰水混合物;沸水。
12.【分析】溫度計的正確讀數:首先確定零刻度的位置;然后根據液柱遠離還是靠近零刻度,確定零上還是零上;再確定每一個大格和每一個小格代表的示數;最后從小數字讀向大數字。
【解答】解:
甲圖中,溫度計的分度值為0.5℃,用甲測量溫度,能準確到0.5℃,且液柱在零刻度線的上方,因此該溫度計的示數是18.0℃;
乙圖中,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且液柱在零刻度線的下方,因此該溫度計的示數是﹣9℃;
故答案為:18.0℃;﹣9℃;0.5℃。
13.【分析】(1)溫度計使用時玻璃泡要全部浸沒在水中,是為了讓溫度計受熱均勻,溫度計讀數要看清分度值和液面位置。
(2)體溫計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細的縮口,遇熱液柱可以通過縮口上升,遇冷液柱會在縮口處斷開而不能自行下降,使用之前必須用手向下甩,才能使停在玻璃管內的水銀回到玻璃泡內;
【解答】解:(1)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時,要把玻璃泡浸沒在水中,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水的熱量均勻的傳遞給溫度計,溫度計分度值是1℃,液面位置在20℃下面一格,所以水溫是19℃。
(2)因為體溫計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細的縮口,遇冷液柱會在縮口處斷開而不能自行下降,故將示數為36.8℃的體溫計插入溫度為0℃的冰水混合物中,示數不會下降,仍為36.8℃;
故答案為:(1)保證水的熱量均勻的傳遞給溫度計;19。
(2)36.8。
14.【分析】溫度計在使用時不能接觸容器底或壁,這樣會使讀數不準確,讀數時應先認清溫度計的分度值。
【解答】解:玻璃泡接觸容器底部,會使讀數偏高,分度值為1℃,故讀數為69℃。
故本題答案為:玻璃泡接觸容器底部;高;69℃。
15.【分析】(1)我們通常用的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而本題的溫度計是利用空氣的熱脹冷縮原理,氣體跟液體的差別在于會受到大氣壓的影響;
(2)瓶內氣體受熱以后,體積膨脹,瓶內氣體會推動彎管中間的液柱由B處向A處移動,從而判斷AB溫度的高低;
(3)為提高精確程度將玻璃泡做大些,玻璃管做細些。
【解答】解:
(1)這是個氣體溫度計,所以是根據氣體的熱脹冷縮來測量溫度的。
(2)溫度升高時,瓶內氣體就要膨脹,所以會把液柱向左推,故A處的溫度高于B處的溫度;
(3)實際使用中發現該溫度計玻璃管中液柱變化不明顯,導致示數不準確。對此可以換用更細的玻璃管,換用容積更大的瓶子。
故答案為:(1)熱脹冷縮;(2)>;(3)彎管變細或燒瓶變大。
16.【分析】建立一個準確溫度計和未刻度溫度計,按照對應線段成比例,求出未知量。
【解答】解:沒有刻好刻度的溫度計插入40℃的溫水中,水銀柱長度為10cm;插入冰水混合物中,在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水銀柱的長度為2cm,
則測量100℃的沸水時,設水銀柱的長度為L,建立準確溫度計和未刻度的溫度計,如圖,
根據對應線段成比例,則,
解得,測量100℃的沸水時,水銀柱的長度:L=22cm。
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溫度計插入沸水中顯示22cm,插入冰水混合物中顯示2cm,當插入一定溫度的熱水中時,水銀柱長度為20cm,設此時熱水的溫度為t,如圖,
根據對應線段成比例,則,
則熱水的溫度:t=90℃。
故答案為:22;90。
17.【分析】(1)伽利略溫度計是利用氣體熱脹冷縮的規律制成的,據此分析;
(2)溫度越高,氣體膨脹越大,玻璃管中的水柱高度越低;
(3)增大玻璃泡的體積可以在溫度變化相同時,玻璃泡內空氣體積變化大,便于精確讀數。
【解答】解:(1)伽利略溫度計是利用氣體熱脹冷縮的規律制成的,其工作物質是玻璃泡中空氣,故可推測出相同情況下空氣熱脹冷縮效果比水明顯。
(2)溫度越高,氣體膨脹越大,玻璃管中的水柱高度越低,故A處溫度小于B處溫度。
(3)增大玻璃泡的體積可以在溫度變化相同時,玻璃泡內空氣體積變化大,便于精確讀數。
故答案為:(1)玻璃泡中空氣;空氣;(2)<;(3)增大玻璃泡的體積。
18.【分析】(1)由數據知,當攝氏溫度每次增加5℃,華氏溫度每次就增加9℉,由此填上空缺的溫度數值;
(2)根據華氏溫度與攝氏溫度的關系,計算出攝氏溫度,從而計算出兩地溫差。
【解答】解:(1)攝氏溫度每增加5℃,華氏溫度就增加9°F,所以華氏溫度應該補充的數值是50°F+9°F=59°F;
(2)攝氏溫度每增加5℃,華氏溫度就增加9°F,小科從倫敦起飛時溫度為86°F,所以華氏溫度的數值是77°F+9°F=86°,攝氏溫度為25℃+5℃=30℃,所兩地溫差為30℃﹣20℃=10℃。
故答案為:(1)59;(2)10。
19.【分析】(1 )熱傳遞的條件是物體間存在溫度差,熱量從高溫物體傳遞給低溫物體;
(2)分析表格中數據可知熱水降溫的變化規律,結合各選項中圖象分析即可。
【解答】解:(1)由表中數據可知,水的初始溫度是42℃放在室內放出熱量,溫度降低,到第10min時溫度不在發生變化,表明水的溫度與室內溫度相同,則室溫為31° C;
(2)熱水放在室內后放出熱量,溫度不斷降低,當與室溫溫度相同時,溫度不再發生變化,則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應是先降低,后不變。故選項丁正確。
故答案為:(1)31;10;(2)丁。
第1頁(共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勒克县| 张掖市| 宁津县| 雷波县| 竹溪县| 灵寿县| 仪征市| 卢湾区| 吴江市| 体育| 澜沧| 兴业县| 阿巴嘎旗| 关岭| 福鼎市| 九寨沟县| 浮梁县| 四会市| 永昌县| 宁都县| 上高县| 安岳县| 阿图什市| 扎兰屯市| 开封县| 象州县| 荆门市| 那曲县| 什邡市| 永康市| 新乐市| 石泉县| 永福县| 临城县| 织金县| 阳曲县| 凤山市| 正蓝旗| 无锡市| 余姚市| 台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