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核心素養】雙減作業本:1.4學習與探究中國的海洋國土了解我國我國海洋資源的主要類型。分析我國生物資源種類復雜多樣、數量極為豐富的原因。了解海洋礦產資源和海洋化學資源的差異及其開采方式的差別。對教材進行適當補充,理解和保護“藍色國土”的重要意義。通過介紹我國豐富的海洋資源,并且強調對海洋資源和海洋環境的保護,培養學生辯證思考問題的能力。通過學習海洋資源的利用和保護,使學生認識到珍惜和保護海洋資源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環境保護意識。全球最大的智慧養殖工船“國信1號”以“船載艙養”模式,利用深遠海優質海水養殖名貴魚種,是我國“移動的海洋牧場”。下圖為“國信1號”游弋路線圖。完成下面小題。1.“國信1號”游弋路線未經過( )A.渤海 B.黃海 C.東海 D.臺灣海峽2.2023年5月1日12時至8月16日12時,我國渤海、黃海、東海及北緯12°以北的南海(含北部灣)海域全面進入伏季休漁期,不得從事捕撈作業,其主要目的是( )A.保護漁業資源 B.維護海洋權益 C.發展海洋旅游 D.減少海洋污染我國是海洋大國,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大陸海岸線長1.8萬多千米,有11000多個海島。讀“中國毗鄰海域簡圖”,完成下面小題。3.關于我國海域敘述正確的是( )A.自北向南是渤海、東海、黃海、南海 B.海南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C.東海是我國面積最大的領海 D.曾母暗沙是祖國領土最南端4.海洋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第二空間”,關于海洋開發利用錯誤的做法是( )A.適度填海造陸,利用海洋空間資源太平洋 B.加大捕撈力度,充分利用生物資源C.科學有序開采,開發海底油氣資源 D.實施海水淡化,合理利用海水資源5 . 【海洋資源開發+糧食安全主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2023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省考察時指出:“中國是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保障糧食安全,要樹立大食物觀,既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材料二:廣東省擁有我國最長海岸線,海域遼闊,海水優質,是我國重要的水產養殖、加工和出口基地。目前,廣東省發揮高校和科研機構眾多的優勢,著力加快培育萬億級現代化海洋牧場(海上牧場)產業群。材料三:現代化海洋牧場是指采用科學技術,投放人工魚礁,為貝、藻、魚類提供棲息和繁育場所的特定海域。其養殖過程無須投喂人工餌料,養殖密度是傳統網箱的4~6倍,養殖周期縮短至3/4以內,受近岸海域生態環境影響較小。截至2022年底,廣東省已建成15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牧場及周邊海域魚類的種類和數量均呈遞增趨勢。材料四:圖為廣東省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分布圖(1)列舉兩種以上的海洋資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簡述現代化海洋牧場養殖與傳統近海養殖相比的優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廣東省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的有利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簡述廣東省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的重要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4年2月3日,中國海油廣東大鵬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冷能養殖示范項目開漁,該項目將綠色能源與海產養殖創新結合,液化天然氣與海水換熱后,海水水溫會降低5℃左右,適宜高經濟價值魚類的生長。據測算,通過冷能養殖能夠降低30%左右的綜合成本。完成下面小題。1.冷能養殖的優勢有( )①降低綜合成本 ②提升海產價值 ③擴大海域面積 ④開發多元化食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將綠色能源與海產養殖創新結合的意義有( )①保障糧食安全 ②優化能源結構 ③改善土地污染 ④增加漁民收入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我國是海洋大國,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有11000多個海島。讀中國瀕臨海域簡圖,完成下面小題。3.關于我國海域敘述正確的是( )A.自北向南是渤海、東海、黃海、南海 B.黃海是我國的內海C.海南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 D.曾母暗沙位于祖國領土最南端4.海洋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第二空間”,關于海洋開發利用錯誤的做法是( )A.適度填海造陸,利用海洋空間資源 B.加大捕撈力度,充分利用生物資源C.科學有序開采,開發海底油氣資源 D.實施海水淡化,合理利用海水資源5.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 每年4月24日,是青島近海地區一年一度的“鲅魚節”。節日里望著大量新鮮的鲅魚上市,漁民和市民的臉上樂開了花,共同分享來自海洋的恩惠。材料二 6月1日12時青島市全部漁船歸港停靠,正式“封海”實行伏季休漁,給海洋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近年來我國近海已經很難捕到魚了,有些魚在近海甚至絕跡,近海漁業資源日益枯竭。(1).青島近海漁業資源豐富,請列舉青島近海適宜魚類生長的有利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國近海漁業資源日益枯竭,結合材料二,從利用海洋資源方面分析導致枯竭的主要人為原因______________。應該采取什么樣的解決措施?____________(3).我國海洋資源豐富,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你應該為祖國的“藍色經濟”做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洋牧場是將人工培育的海洋生物聚集在一定海域內,進行有計劃放養的新興生產方式。每個海洋牧場配備一個現代化平臺,平臺只需4人就可完成所有養殖工作。讀我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在四大海域的分布圖(下圖),完成下面小題。1.我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數量最多的海域是( )A.渤海 B.黃海 C.東海 D.南海2.我國發展海洋牧場的主要優勢有( )①海域遼闊,適宜多種海洋生物的生長繁殖 ②沿海大陸架面積寬廣③海域自北向南跨越寒帶、溫帶和熱帶 ④海洋生物資源豐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國南海是個“寶藏海域”,漁業資源豐富,海底“可燃冰”蘊藏量大。然而,南海地區夏秋季節經常出現狂風暴雨,給沿岸地區帶來災害。下圖示意我國南海海域。(1)分布在我國南海的A漁場是_____。為了保證海洋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我國實施了_____制度。(2)“可燃冰”是天然氣水合物,與煤、石油等常規能源相比,“可燃冰”的優點是____。(3)說出南海地區夏秋季節經常發生的氣象災害。并從防災減災角度,為南海及周邊地區應對該災害提出一條合理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海擁有獨特的紅樹林海岸。紅樹林有“海岸衛士”“海洋綠肺”的美譽,其縱橫交錯的根系不僅為眾多海洋生物提供棲息之所,還能有效抵御風暴潮,守護海岸安全。近年來,相關部門加大了對紅樹林的保護力度。(4)紅樹林屬于海洋______(生物/礦產/化學)資源。結合所學知識和材料說出紅樹林的生態環境效益_____。參考答案核心鞏固1. A2. A3. D4. B5(1)生物資源(魚類、貝類等)、礦產資源(石油、天然氣、可燃冰等)、海洋化學資源(海鹽鎂、溴等)、海洋空間資源(港口、跨海大橋等)(2)養殖密度高(是傳統網箱的 4~6倍);養殖周期短(縮短至 3/4 以內);無需投喂人工餌料;受近岸海域生態環境影響小。(3)海岸線長,海域遼闊,海水優質;高校和科研機構眾多,科技力量強;政策支持,著力培育海洋牧場產業群;已建成多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經驗豐富,(4)保障糧食安全(向海洋要食物);促進漁業轉型升級,培育萬億級產業群,帶動經濟發展;保護近岸生態環境;增加漁業資源種類和數量。素養提升1.C2.C3. D4.B5(1)青島近海位于大陸架,光照充足;寒暖流交匯,餌料豐富;入海河流帶來營養物質,適宜魚類生長。(2)人為原因:過度捕撈、海洋污染。解決措施:實行伏季休漁制度;控制捕撈強度,推廣生態養殖;治理海洋污染,保護海洋生態,(3)樹立保護海洋資源的意識;參與海洋環保宣傳;支持可持續海洋開發(如拒絕購買非法捕撈產品);學習海洋科學知識,為海洋經濟發展貢獻力量。自我超越1. B(1)北部灣漁場;伏季休漁。(2)清潔環保、能量密度高、儲量大。(3)氣象災害:臺風。措施:加強臺風監測與預警;建設沿海防護林;加固海岸工程和漁船設施,.(4)生物;生態效益:抵御風暴潮,保護海岸安全;為海洋生物提供棲息地;凈化海水,維持生態平衡。學習目標核心鞏固素養提升自我超越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核心素養】雙減作業本:1.4學習與探究中國的海洋國土了解我國我國海洋資源的主要類型。分析我國生物資源種類復雜多樣、數量極為豐富的原因。了解海洋礦產資源和海洋化學資源的差異及其開采方式的差別。對教材進行適當補充,理解和保護“藍色國土”的重要意義。通過介紹我國豐富的海洋資源,并且強調對海洋資源和海洋環境的保護,培養學生辯證思考問題的能力。通過學習海洋資源的利用和保護,使學生認識到珍惜和保護海洋資源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環境保護意識。全球最大的智慧養殖工船“國信1號”以“船載艙養”模式,利用深遠海優質海水養殖名貴魚種,是我國“移動的海洋牧場”。下圖為“國信1號”游弋路線圖。完成下面小題。1.“國信1號”游弋路線未經過( )A.渤海 B.黃海 C.東海 D.臺灣海峽2.2023年5月1日12時至8月16日12時,我國渤海、黃海、東海及北緯12°以北的南海(含北部灣)海域全面進入伏季休漁期,不得從事捕撈作業,其主要目的是( )A.保護漁業資源 B.維護海洋權益 C.發展海洋旅游 D.減少海洋污染我國是海洋大國,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大陸海岸線長1.8萬多千米,有11000多個海島。讀“中國毗鄰海域簡圖”,完成下面小題。3.關于我國海域敘述正確的是( )A.自北向南是渤海、東海、黃海、南海 B.海南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C.東海是我國面積最大的領海 D.曾母暗沙是祖國領土最南端4.海洋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第二空間”,關于海洋開發利用錯誤的做法是( )A.適度填海造陸,利用海洋空間資源太平洋 B.加大捕撈力度,充分利用生物資源C.科學有序開采,開發海底油氣資源 D.實施海水淡化,合理利用海水資源5 . 【海洋資源開發+糧食安全主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2023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省考察時指出:“中國是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保障糧食安全,要樹立大食物觀,既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材料二:廣東省擁有我國最長海岸線,海域遼闊,海水優質,是我國重要的水產養殖、加工和出口基地。目前,廣東省發揮高校和科研機構眾多的優勢,著力加快培育萬億級現代化海洋牧場(海上牧場)產業群。材料三:現代化海洋牧場是指采用科學技術,投放人工魚礁,為貝、藻、魚類提供棲息和繁育場所的特定海域。其養殖過程無須投喂人工餌料,養殖密度是傳統網箱的4~6倍,養殖周期縮短至3/4以內,受近岸海域生態環境影響較小。截至2022年底,廣東省已建成15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牧場及周邊海域魚類的種類和數量均呈遞增趨勢。材料四:圖為廣東省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分布圖(1)列舉兩種以上的海洋資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簡述現代化海洋牧場養殖與傳統近海養殖相比的優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廣東省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的有利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簡述廣東省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的重要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4年2月3日,中國海油廣東大鵬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冷能養殖示范項目開漁,該項目將綠色能源與海產養殖創新結合,液化天然氣與海水換熱后,海水水溫會降低5℃左右,適宜高經濟價值魚類的生長。據測算,通過冷能養殖能夠降低30%左右的綜合成本。完成下面小題。1.冷能養殖的優勢有( )①降低綜合成本 ②提升海產價值 ③擴大海域面積 ④開發多元化食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將綠色能源與海產養殖創新結合的意義有( )①保障糧食安全 ②優化能源結構 ③改善土地污染 ④增加漁民收入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我國是海洋大國,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有11000多個海島。讀中國瀕臨海域簡圖,完成下面小題。3.關于我國海域敘述正確的是( )A.自北向南是渤海、東海、黃海、南海 B.黃海是我國的內海C.海南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 D.曾母暗沙位于祖國領土最南端4.海洋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第二空間”,關于海洋開發利用錯誤的做法是( )A.適度填海造陸,利用海洋空間資源 B.加大捕撈力度,充分利用生物資源C.科學有序開采,開發海底油氣資源 D.實施海水淡化,合理利用海水資源5.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 每年4月24日,是青島近海地區一年一度的“鲅魚節”。節日里望著大量新鮮的鲅魚上市,漁民和市民的臉上樂開了花,共同分享來自海洋的恩惠。材料二 6月1日12時青島市全部漁船歸港停靠,正式“封海”實行伏季休漁,給海洋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近年來我國近海已經很難捕到魚了,有些魚在近海甚至絕跡,近海漁業資源日益枯竭。(1).青島近海漁業資源豐富,請列舉青島近海適宜魚類生長的有利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國近海漁業資源日益枯竭,結合材料二,從利用海洋資源方面分析導致枯竭的主要人為原因______________。應該采取什么樣的解決措施?____________(3).我國海洋資源豐富,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你應該為祖國的“藍色經濟”做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洋牧場是將人工培育的海洋生物聚集在一定海域內,進行有計劃放養的新興生產方式。每個海洋牧場配備一個現代化平臺,平臺只需4人就可完成所有養殖工作。讀我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在四大海域的分布圖(下圖),完成下面小題。1.我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數量最多的海域是( )A.渤海 B.黃海 C.東海 D.南海2.我國發展海洋牧場的主要優勢有( )①海域遼闊,適宜多種海洋生物的生長繁殖 ②沿海大陸架面積寬廣③海域自北向南跨越寒帶、溫帶和熱帶 ④海洋生物資源豐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國南海是個“寶藏海域”,漁業資源豐富,海底“可燃冰”蘊藏量大。然而,南海地區夏秋季節經常出現狂風暴雨,給沿岸地區帶來災害。下圖示意我國南海海域。(1)分布在我國南海的A漁場是_____。為了保證海洋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我國實施了_____制度。(2)“可燃冰”是天然氣水合物,與煤、石油等常規能源相比,“可燃冰”的優點是____。(3)說出南海地區夏秋季節經常發生的氣象災害。并從防災減災角度,為南海及周邊地區應對該災害提出一條合理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海擁有獨特的紅樹林海岸。紅樹林有“海岸衛士”“海洋綠肺”的美譽,其縱橫交錯的根系不僅為眾多海洋生物提供棲息之所,還能有效抵御風暴潮,守護海岸安全。近年來,相關部門加大了對紅樹林的保護力度。(4)紅樹林屬于海洋______(生物/礦產/化學)資源。結合所學知識和材料說出紅樹林的生態環境效益_____。學習目標核心鞏固素養提升自我超越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核心素養】雙減作業本:1.4學習與探究中國的海洋國土(原卷版).doc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核心素養】雙減作業本:1.4學習與探究中國的海洋國土(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