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核心素養】雙減作業本:3.5跨學科主題學習認識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練習了解我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歷史背景與核心價值,知曉其在全球農業文明中的地位。能分析遺產工程的智慧特點,嘗試聯系現代水利需求與鄉村發展進行思考。感受古人治水智慧與生態理念,增強文化自信和遺產保護傳承的責任感。我國的灌溉工程遺產類型豐富。2024年我國共有4處古代水利工程入選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圖為我國入選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古代水利工程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我國入選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古代水利工程多數分布在( )A.北方地區 B.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2.新疆吐魯番坎兒井水利工程周邊地區突出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是( )A.植被茂密 B.氣候干旱 C.外流河多 D.高寒缺氧3.我國古代水利工程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有利于( )①保持古代水利工程發電功能 ②保持古代水利工程灌溉功能③保護古代水利工程遺產 ④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2年,江西省贛州市崇義縣上堡梯田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讀崇義縣上堡梯田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4.崇義縣先民修建梯田的過程中主要改造了( )A.氣溫 B.降水 C.河流 D.地形5.上堡梯田具有悠久的農耕歷史,當初梯田主要用來( )A.種植水稻 B.栽種青稞 C.防治滑坡 D.治理洪澇6.為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上堡梯田,應當( )A.加強宣傳報道,擴大梯田規模 B.發展生態旅游,增加經濟收入C.種植名貴花卉,打造美麗田園 D.拆除老舊民居,建造度假別墅7.上堡梯田周邊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植被是( )A.熱帶雨林 B.常綠闊葉林 C.熱帶草原 D.常綠硬葉林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23年9月19日-23日,“紫鵲界梯田對話世界”—農耕文化交流互鑒大會系列活動在湖南新化縣舉行,向世界展示綿延2000年的農耕文化傳奇。紫鵲界梯田位于新化縣水車鎮,水車鎮植被覆蓋率高,地形坡度較大,是全國首批19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之一,也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紫鵲界景區內共有2萬余畝梯田,灌溉水源主要來自天然降水,撂荒率為20%左右。景區對外的主要交通路線為約36千米的“新化縣-水車鎮-紫鵲界景區”縣道,全天只有4趟公交車。景區目前還沒有形成完善的產業鏈,因傳統農業種植收益太低,一畝田最高收益不足500元,青年男性基本外出務工,務農人群年齡集中在56~65歲。(1)簡要分析紫鵲界梯田天然自流灌溉系統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紫鵲界梯田撂荒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為解決耕地撂荒現象,實現鄉村振興,請為當地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4年9月,我國有4個灌溉工程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左圖為4個灌溉工程的分布圖,右圖是新疆吐魯番坎兒井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在4個灌溉工程中,地處長江下游地區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坎兒井通過挖掘的地下水道將水引入地面,呈現出“井道+隧道”結構,其目的是( )A.降低建設成本 B.方便取水灌溉 C.減少水量蒸發 D.提高水流速度3.下列有關塔里木盆地自然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位于新疆北部,阿爾泰山脈與天山山脈之間B.是我國農業最發達的盆地C.中心分布著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D.受來自北冰洋濕潤氣流的影響,降水豐富江西省上堡梯田興起于秦漢時期,高山茂密的森林植被涵養水源,形成地下水。地下水順地勢自流,在梯田處滲出,形成自流灌溉水系。上堡梯田是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灌溉工程典范,2022年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結合下圖上堡梯田景觀圖和崇義縣氣候資料圖,完成下面小題。4.上堡梯田所處的溫度帶和干濕區分別為( )A.亞熱帶、濕潤區 B.亞熱帶、半濕潤區 C.熱帶、濕潤區 D.熱帶、半濕潤區5.“春季秧苗青蔥,秋季稻谷金黃,打出大米雪白,過上日子紅火?!睋丝芍數氐募Z食作物是( )A.小麥 B.玉米 C.青稞 D.水稻6.堡梯田天然自流灌溉系統形成的原因有( )①濕潤多雨,雨季較長 ②以紅色土壤為主,土質黏重③植被蔥郁,有利于涵養水源 ④地勢起伏較大,水可順地勢自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目前,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共有34項。下圖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三個。讀圖,回答問題。(1)下列對三大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描述正確的一項是____。A.圖中所示三大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都位于我國東部季風區。B.寧夏古灌區的灌溉水源主要來自黃河。C.都江堰灌區主要農作物是小麥和玉米。D.新化紫鵲界梯田建在山地丘陵上,以林果業為主,水稻種植為輔。(2)成都平原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岷江源于橫斷山脈的岷山,都江堰水利工程有效控制了岷江進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據此可以推斷都江堰灌溉工程位于成都平原的____(東南/西北)方向,都江堰對成都平原發展農業的主要作用是____(任答一點即可)(3)湖南婁底新化紫鵲界梯田周邊區域達8萬畝以上,其中核心景區的梯田有2萬多畝,從海拔500米到1100米之間,共400余級,其地勢之高、規模之大、形態之美,堪稱世界之最。如果你想要看到金黃的稻谷和豐收的景象,應該選擇____季,紫鵲界的稻米品質優良,其主要原因是____(從氣候角度分析答題,任答一點即可)。薩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統位于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是目前海拔最高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當地藏民將水引入開挖的敞口蓄水池,經太陽曬過后再澆灌青稞。下圖為西藏自治區簡圖及薩迦蓄水池景觀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薩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統水量最大的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該灌溉系統的水要經日曬后才使用,目的是為了( )A.增加水量 B.減少蒸發 C.提高水溫 D.改善水質3.黃河流經寧夏平原,歷史悠久的引黃灌溉造就了中國最古老的大型灌區之———寧夏引黃古灌區。寧夏也因此成為我國西北部最重要的農業經濟區之一,自古就享有“塞上江南”的美譽。讀寧夏示意圖和寧夏古灌區景觀圖,完成下列問題。【山“護”寧夏】(1)寧夏平原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____地區。位于寧夏平原西北部的____(填山脈名稱),像一道天然屏障,削弱寒冷氣流,阻擋騰格里沙漠向____(填“東”或“西”)移動。(2)寧夏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是____,主要的影響因素是____。【河“富”寧夏】寧夏平原是黃河上游第一大平原,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日照充足,降水稀少。早在2000多年前,寧夏平原的人民就揭開了引黃灌溉的歷史。如今,這里溝渠縱橫,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3)寧夏平原的主要土地利用類型是____(填“耕地”或“草地”)。分析寧夏平原成為我國重要商品糧基地的有利社會經濟條件:____。【人“愛”寧夏】歷代引黃灌溉的發展,造就了寧夏平原豐富而獨特的農田生態系統,成為我國西部重要的生態屏障。寧夏引黃古灌區形成了寧夏特色的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杰出代表。2017年10月10日,被正式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4)寧夏引黃古灌區位于我國____(填“內流區”或“外流區”),多條古渠自南向北依地勢從黃河自流引水,降低了工程難度。(5)請你簡要說明寧夏引黃古灌區人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習目標核心鞏固素養提升自我超越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核心素養】雙減作業本:3.5跨學科主題學習認識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練習了解我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歷史背景與核心價值,知曉其在全球農業文明中的地位。能分析遺產工程的智慧特點,嘗試聯系現代水利需求與鄉村發展進行思考。感受古人治水智慧與生態理念,增強文化自信和遺產保護傳承的責任感。我國的灌溉工程遺產類型豐富。2024年我國共有4處古代水利工程入選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圖為我國入選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古代水利工程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我國入選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古代水利工程多數分布在( )A.北方地區 B.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2.新疆吐魯番坎兒井水利工程周邊地區突出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是( )A.植被茂密 B.氣候干旱 C.外流河多 D.高寒缺氧3.我國古代水利工程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有利于( )①保持古代水利工程發電功能 ②保持古代水利工程灌溉功能③保護古代水利工程遺產 ④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2年,江西省贛州市崇義縣上堡梯田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讀崇義縣上堡梯田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4.崇義縣先民修建梯田的過程中主要改造了( )A.氣溫 B.降水 C.河流 D.地形5.上堡梯田具有悠久的農耕歷史,當初梯田主要用來( )A.種植水稻 B.栽種青稞 C.防治滑坡 D.治理洪澇6.為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上堡梯田,應當( )A.加強宣傳報道,擴大梯田規模 B.發展生態旅游,增加經濟收入C.種植名貴花卉,打造美麗田園 D.拆除老舊民居,建造度假別墅7.上堡梯田周邊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植被是( )A.熱帶雨林 B.常綠闊葉林 C.熱帶草原 D.常綠硬葉林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23年9月19日-23日,“紫鵲界梯田對話世界”—農耕文化交流互鑒大會系列活動在湖南新化縣舉行,向世界展示綿延2000年的農耕文化傳奇。紫鵲界梯田位于新化縣水車鎮,水車鎮植被覆蓋率高,地形坡度較大,是全國首批19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之一,也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紫鵲界景區內共有2萬余畝梯田,灌溉水源主要來自天然降水,撂荒率為20%左右。景區對外的主要交通路線為約36千米的“新化縣-水車鎮-紫鵲界景區”縣道,全天只有4趟公交車。景區目前還沒有形成完善的產業鏈,因傳統農業種植收益太低,一畝田最高收益不足500元,青年男性基本外出務工,務農人群年齡集中在56~65歲。(1)簡要分析紫鵲界梯田天然自流灌溉系統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紫鵲界梯田撂荒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為解決耕地撂荒現象,實現鄉村振興,請為當地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4年9月,我國有4個灌溉工程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左圖為4個灌溉工程的分布圖,右圖是新疆吐魯番坎兒井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在4個灌溉工程中,地處長江下游地區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坎兒井通過挖掘的地下水道將水引入地面,呈現出“井道+隧道”結構,其目的是( )A.降低建設成本 B.方便取水灌溉 C.減少水量蒸發 D.提高水流速度3.下列有關塔里木盆地自然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位于新疆北部,阿爾泰山脈與天山山脈之間B.是我國農業最發達的盆地C.中心分布著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D.受來自北冰洋濕潤氣流的影響,降水豐富江西省上堡梯田興起于秦漢時期,高山茂密的森林植被涵養水源,形成地下水。地下水順地勢自流,在梯田處滲出,形成自流灌溉水系。上堡梯田是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灌溉工程典范,2022年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結合下圖上堡梯田景觀圖和崇義縣氣候資料圖,完成下面小題。4.上堡梯田所處的溫度帶和干濕區分別為( )A.亞熱帶、濕潤區 B.亞熱帶、半濕潤區 C.熱帶、濕潤區 D.熱帶、半濕潤區5.“春季秧苗青蔥,秋季稻谷金黃,打出大米雪白,過上日子紅火。”據此可知當地的糧食作物是( )A.小麥 B.玉米 C.青稞 D.水稻6.堡梯田天然自流灌溉系統形成的原因有( )①濕潤多雨,雨季較長 ②以紅色土壤為主,土質黏重③植被蔥郁,有利于涵養水源 ④地勢起伏較大,水可順地勢自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目前,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共有34項。下圖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三個。讀圖,回答問題。(1)下列對三大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描述正確的一項是____。A.圖中所示三大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都位于我國東部季風區。B.寧夏古灌區的灌溉水源主要來自黃河。C.都江堰灌區主要農作物是小麥和玉米。D.新化紫鵲界梯田建在山地丘陵上,以林果業為主,水稻種植為輔。(2)成都平原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岷江源于橫斷山脈的岷山,都江堰水利工程有效控制了岷江進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據此可以推斷都江堰灌溉工程位于成都平原的____(東南/西北)方向,都江堰對成都平原發展農業的主要作用是____(任答一點即可)(3)湖南婁底新化紫鵲界梯田周邊區域達8萬畝以上,其中核心景區的梯田有2萬多畝,從海拔500米到1100米之間,共400余級,其地勢之高、規模之大、形態之美,堪稱世界之最。如果你想要看到金黃的稻谷和豐收的景象,應該選擇____季,紫鵲界的稻米品質優良,其主要原因是____(從氣候角度分析答題,任答一點即可)。薩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統位于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是目前海拔最高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當地藏民將水引入開挖的敞口蓄水池,經太陽曬過后再澆灌青稞。下圖為西藏自治區簡圖及薩迦蓄水池景觀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薩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統水量最大的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該灌溉系統的水要經日曬后才使用,目的是為了( )A.增加水量 B.減少蒸發 C.提高水溫 D.改善水質3.黃河流經寧夏平原,歷史悠久的引黃灌溉造就了中國最古老的大型灌區之———寧夏引黃古灌區。寧夏也因此成為我國西北部最重要的農業經濟區之一,自古就享有“塞上江南”的美譽。讀寧夏示意圖和寧夏古灌區景觀圖,完成下列問題。【山“護”寧夏】(1)寧夏平原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____地區。位于寧夏平原西北部的____(填山脈名稱),像一道天然屏障,削弱寒冷氣流,阻擋騰格里沙漠向____(填“東”或“西”)移動。(2)寧夏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是____,主要的影響因素是____。【河“富”寧夏】寧夏平原是黃河上游第一大平原,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日照充足,降水稀少。早在2000多年前,寧夏平原的人民就揭開了引黃灌溉的歷史。如今,這里溝渠縱橫,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3)寧夏平原的主要土地利用類型是____(填“耕地”或“草地”)。分析寧夏平原成為我國重要商品糧基地的有利社會經濟條件:____。【人“愛”寧夏】歷代引黃灌溉的發展,造就了寧夏平原豐富而獨特的農田生態系統,成為我國西部重要的生態屏障。寧夏引黃古灌區形成了寧夏特色的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杰出代表。2017年10月10日,被正式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4)寧夏引黃古灌區位于我國____(填“內流區”或“外流區”),多條古渠自南向北依地勢從黃河自流引水,降低了工程難度。(5)請你簡要說明寧夏引黃古灌區人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核心鞏固1. B2. B3. D4. D5.A6. B7.B8.(1)地勢北高南低,天然降水豐富,植被涵養水源,地形坡度大促使水自流。(2)傳統農業收益低,青壯年勞動力外流,交通不便,產業鏈不完善,(3)發展生態旅游,推廣高效農業,改善交通,培訓農民發展特色產業素養提升1. D 2.C 3.C 4. A 5. D 6. C7.(1) B(2)西北;防洪、灌溉(任答一點)。(3)秋;晝夜溫差大,生長期長(任答一點)自我超越1. B 2.C3.(1) 西北;賀蘭山;東。(2)自東南向西北減少;夏季風影響強弱。(3)耕地;灌溉歷史悠久,政策支持,勞動力充足(任答一點)(4)外流區。(5)保護文化遺產,促進農業與旅游結合,增強文化自信,推動可持續發展。學習目標核心鞏固素養提升自我超越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核心素養】雙減作業本:3.5跨學科主題學習認識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原卷版).doc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核心素養】雙減作業本:3.5跨學科主題學習認識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