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 年春季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抽測試卷七年級地理(考試用時:60 分鐘;滿分:60 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2.考生作答時,請在答題卡上作答(答題注意事項見答題卡),在本試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 1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30 分。)亞洲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如圖為亞洲地理位置及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 1~3 題。1.關于亞洲的說法正確的是( )A.跨南北半球 B.東臨大西洋 C.位于西半球 D.西接北美洲2.根據亞洲河流分布,推斷亞洲的地勢特征是( )A.西高東低 B.西北向東南傾斜 C.北高南低 D.中部高四周低度3.亞洲地跨最大的熱量帶是( )A.熱帶 B.北溫帶 C.寒帶 D.南溫帶飲食文化與地區的自然環境密切相關。水稻喜溫喜濕,生長過程需要充足的光照、熱量和水分等,是日本的主食之一。壽司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一般用紫菜裹著米飯制成,中間包有魚、蝦等各種佐料,如圖為日本簡圖,據此完成 4~5 題。4.日本壽司以各種海鮮為佐料,主要影響因素有( )①東亞島國,海岸線漫長 ②海運發達,海鮮進口便利③海洋漁業資源豐富 ④國民喜食海鮮,市場廣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日本適合水稻生長的自然條件是( )A.人口眾多,勞動力充足 B.火山多發,熱量較充足C.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 D.平原面積廣大,便于耕作《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將于 2025 年 11 月在巴西北部的帕拉州首府貝倫市舉行。為緩解通往會場的交通壓力,當地修建一條穿過亞馬孫雨林的高速公路,有部分居民和環保人士因其產生的環境影響感到擔憂。據此完成 6~7 題。6.會議的議題最可能是( )A.全球氣候變暖 B.鄉村水土流失 C.城市水體污染 D.南極臭氧空洞7.人們對該高速公路修建感到擔憂的可能原因是( )A.增加雨林破壞 B.增加臺風災害次數 C.增加環境污染 D.增加國家財政支出印度已經成為當前世界上人口總數最多的國家,如圖為印度人口增長統計圖,據此完成 8~9 題。8.從圖中可知,印度的人口特點是( )A.人口總量小,人口增長較快 B.人口總量大,人口增長較快C.人口總量大,人口增長較慢 D.人口總量小,人口增長較慢9.印度未來可能面臨的問題是( )1A.勞動力短缺 B.人口老齡化 C.人均糧食少 D.消費市場小今年 5 月 15 日,第十次中法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在法國巴黎舉行,雙方圍繞多項議題進行了深入溝通交流,簽署了旅游等多個合作文件。如圖為法國及其農業分布圖,據此完成 10~11 題。10.我國最可能從法國進口的產品是( )A.面包 B.蔗糖 C.鮮奶 D.葡萄酒11.馬賽是我國游客旅游的主要目的地,其主要旅游資源( )A.高原雪山 B.熱帶雨林 C.海濱沙灘 D.戈壁沙漠《馬可·波羅游記》中關于亞洲的描述節選:“在波斯,我感受到了炙熱的陽光,仿佛大地在燃燒;而在帕米爾高原寒風刺骨,冰雪覆蓋了一切。當我到達印度時,雨季的雨水傾盆而下,空氣中彌漫著潮濕的氣息;而在中國的北方,冬天的寒冷讓我不得不裹緊厚厚的毛皮大衣。”如圖為亞洲某地民居示意圖,據此完成 12~13 題。12.該游記節選所體現亞洲的特征是( )A.氣候復雜多樣 B.地形起伏大 C.生物多樣性豐富 D.河流湖泊眾多13.該民居所在地區氣候特征是( )A.高溫多雨 B.炎熱干燥 C.寒冷干燥 D.高寒濕潤地形與經濟活動有著密切關系,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呈現地形的起伏,如圖為某國溢 40°N 的地形剖面圖,據此完成 14~15 題。14.該剖面圖所在的國家是( )A.日本 B.巴西 C.美國 D.法國15.密西西比河流經的中部平原區,可能是該國重要的( )A.工業區 B.農業區 C.草原區 D.商業區二、綜合題(本大題共 4 小題,除特別標注外,其余每空 1 分,共 30 分。)16.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8 分)材料一:新西蘭全境多山,山地和丘陵占全國面積的 75%以上,平原狹小。新西蘭常年盛行西風,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畜牧業發達,牧場面積廣大,牧草優良,是世界上公認的黃金奶源地,乳制品生產和管理技術先進,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材料二:新西蘭簡圖(1),惠靈頓氣候資料圖(2)。圖 1 圖 2(1)惠靈頓屬于_______帶(熱量帶),該地 1 月份氣溫高,7 月份氣溫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2)新西蘭南島東岸和西岸降水差異明顯,據圖推斷降水量較多的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3)結合材料,描述新西蘭的氣候特征:_______,該特征對其發展畜牧業的有利影響:_______。(4)除氣候方面外,簡述新西蘭發展畜牧業的優勢條件:______________。(2 分)17.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7 分)材料一:非洲大陸擁有豐富的關鍵礦產儲備,包括全球 95%的鉻、90%的鉑族金屬等,許多非洲國家已成為全球關鍵礦產的生產中心。如圖為非洲主要礦產分布示意圖。材料二:近年來,中國助力非洲國家開發關鍵礦產、延長其產業鏈。贊比亞引入中國投資建設銅冶煉設施,形成了全流程生產鏈,改變了長期以原礦形式出口的狀況,至 2025 年,贊比亞精銅產能較合作前增長 15 倍,銅礦深加工率已提升至 35%。(1)結合圖文材料概括非洲礦產資源特征:_______。(1 分)(2)贊比亞發展銅冶煉產業的優勢條件是:_______。(1 分)(3)贊比亞長期“有礦而不富”的原因是_______。(1 分)(4)說明贊比亞引進中國公司在當地進行鋼礦加工的好處:______________。(2 分)(5)中贊合作中,中國投入的主要方面有:_______、_______等。18.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8 分)材料一:2024 年 11 月 1 日-2025 年 4 月 8 日,中國南極考察隊順利完成第 41 次南極科考活動,本次科考主要任務為開展南極秦嶺站配套設施設備建設、圍繞氣候變化對南極生態系統的影響與反饋開展調查、開展科研和后勤保障領域的國際合作等。材料二:如圖為南極地區區域示意圖。表 1 為 2025 年第 10 周兩極環境周報(氣象數據來源: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2025.3.8)。表 1:2025 年第 10 周兩極環境周報比較項目 長城站 中山站 泰山站 昆侖站周溫差(°C) 5.5 7.9 15.3 19.2周最低氣溫(°C) -1.5 -11.1 -42.2 -60.8(1)本次科考活動主要在南半球的_______季開展,期間開展的氣候變化對南極生態系統的影響相關調查時,可能調查的對象是_______。(2)描述長城站與其他站點的氣溫差異,并從位置角度說明其原因。(2 分)氣溫差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從當地自然特征角度說明,開展南極秦嶺站配套設施設備建設任務面臨的主要困難有:________。(2分)(4)考察期間,中國與俄羅斯、智利等國開展科研和后勤保障領域的國際合作有哪些好處:_________。(2分)19.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7 分)近年來,中國與柬埔寨從政治、產能、農業、能源、安全、人文六大領域入手,著力打造中柬“鉆石六邊”合作架構,這一獨特合作模式持續為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目前,中柬共建的國家級經貿合作區——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已成為柬埔寨當地生產、生活配套環境完善的工業園區之一,并引入了來自世界 200 家企業(機構)入駐,創造了就業崗位約 3 萬個,被譽為“中來務實合作的樣板”。如圖為柬埔寨及其所在地區示意圖。(1)從位置上看,柬埔寨所屬地區為_______亞,該地區與我國經濟聯系較強,主要是因為_______(2)柬埔寨及其鄰國的首都分布的共同特點:_______,該分布特點的有利條件是:_______;(3)簡述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發展的有利條件是:(2 分)_______;_______。2025 年春季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抽測試卷七年級地理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 1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30 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A D B C C A A B C D C A A C B二、綜合題(本大題共 4 小題,除特別標注外,其余每空 1 分,共 30 分。)16.(8 分)(1)南溫 惠靈頓位于南半球,1 月太陽直射南半球,南半球獲得熱量多,氣溫高;7 月太陽直射 北半球,南半球獲得熱量少,氣溫低(2)西岸 新西蘭常年盛行西風,西岸地處迎風坡,多地形雨,降水多(3)終年溫和濕潤 利于多汁牧草生長,為畜牧業提供豐富優質飼料(4)國土多為山地和丘陵,牧場面積廣大;乳制品生產和管理技術先進;產品品質高且國際市場需求大;港口交通便利便于出口。(2 分)17.(7 分)(1)種類多,儲量大,分布范圍廣(2)銅礦資源豐富(3)長期以原礦形式出口為主(或產業結構單一,經濟依賴初級產品出口,缺乏產業鏈延伸和高附加值環節。)(4)延長產業鏈,提高礦產附加值;增加經濟收入;增加就業崗位。(2 分)(5)資金、技術、設備等。(任答兩點)18.(8 分)(1)夏 冰川、海洋生物等(2)氣溫差異:長城站周溫差較小,周最低氣溫較高原因:長城站緯度相對較低,受海洋調節作用影響較大(3)酷寒;烈風;暴雪等。(2 分)(4)資源共享,降低科研成本;技術交流,提高科研水平;互相協作,提高后勤保障安全性;促進國際合作與友好交流。(2 分)19.(7 分)(1)東南 距離近,位置優越,交通便利(2)沿河流分布 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地形平坦;交通便利。(任答兩點)(3)臨近港口,海運便利;國家政策支持;勞動力豐富;基礎設施完善。(2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