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6月期末化學試題一、單選題1.無機非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水泥大量用于建筑工程 B.二氧化硅用于制作計算機芯片C.玻璃可用于生產光學儀器 D.新型陶瓷可用作耐高溫結構材料2.下列各組物質的分類正確的是A.Fe(OH)3膠體: 混合物 B.紅磷:化合物C.氨水:純凈物 D.膽礬:單質3.下列化學用語表示不正確的是A.水分子的電子式: B.硫原子的結構示意圖:C.異丁烷的分子結構模型: D.硅氧四面體的結構示意圖:4.把鐵片放入下列溶液中,鐵片溶解,溶液質量增加,但沒有氣體放出的是A.稀鹽酸 B.CuCl2溶液 C.Fe2(SO4)3溶液 D.AgNO3溶液5.下列氣體中,既可以用濃硫酸干燥,又可以用氫氧化鈉干燥的是A.氯氣 B.氨氣 C.氮氣 D.二氧化硫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工業上通常采用熱分解法冶煉金屬鋁B.從海水中提溴的過程中沒有發生氧化還原反應C.煤的干餾是利用沸點不同分離混合物中的成分D.合理施用化肥和農藥能有效提高農作物產量7.某化學反應過程中物質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反應可以是鎂條與鹽酸反應B.該反應可以是氫氧化鋇與氯化銨反應C.該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D.該反應中斷裂反應物化學鍵吸收總能量小于生成物化學形成釋放總能量8.某試劑制備過程中發生反應: 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M2O3為氧化劑B.中M的化合價為 +7價C.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比為1:1D.制得1 mol產物理論上轉移電子3 mol9.依據下列實驗和現象,得出結論正確的是選項 操作 現象 結論A 向裝有Na2CO3或NaHCO3其中一種白色固體的試管中加入幾滴水,用溫度計測量溫度 固體結塊變成晶體,溫度上升 該固體是Na2CO3B 向某溶液中滴加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該溶液一定含有C 光照試管中CH4和Cl2的混合氣體 混合氣體顏色變淺,試管壁上有油珠 CH4和Cl2發生取代反應D 向盛有雞蛋清溶液的試管滴加幾滴醋酸鉛溶液,振蕩后再加入少量水 產生白色沉淀,加水后沉淀不溶解 蛋白質發生了鹽析A.A B.B C.C D.D10.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18 g水中含有的中子數為1.8NAB.標準狀況下,2.24 L SO3分子數為0.1NAC.7.8 g Na2O2中含陰離子數為0.1NAD.溶液含H+離子數為0.2 NA11.某蛋白質水解產物的結構簡式為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有機物含氮質量分數為15.73%B.該有機物的分子式為 C3H7NO2C.該有機物完全燃燒的產物為CO2、H2O和氮氧化物D.該有機物可以和乙酸在一定條件下發生酯化反應12.在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2A+B2C,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t1時刻,化學反應達到平衡狀態B.化學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時,C、A、B三者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2:2:1C.混合氣體的壓強不再變化時,說明反應達到了平衡狀態D.t2時刻,各物質的濃度保持不變13.下圖是數字化實驗得到的光照過程中氯水的pH變化情況。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長時間光照會使溶液顏色變淺甚至消失B.隨著對氯水光照時間的延長,氯水的漂白性將增強C.光照使次氯酸分解,水中溶解的氧氣濃度增大D.pH減小是因為光照引起了 HClO 分解生成了鹽酸二、多選題14.下列離子方程式中,正確的是A.氯氣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B.鐵與稀鹽酸反應:C.NO2通入水中:D.濃硝酸與銅反應:三、填空題15.根據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回答下列問題:(1)1~18號元素中,屬于金屬的元素有 種。(2)超重元素,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 ,其原子中含中子數為 。(3)門捷列夫在他的第一張周期表上留下的空位中的元素“類鋁”,其元素符號為 。(4)短周期元素中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強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號,下同),呈兩性的是 。(5)第三周期中金屬性最強的元素與氧氣反應,生成的化合物電子式有 (寫出兩種),化合物類型為 。(6)設計一個實驗方案,比較氯和溴單質非金屬性的強弱: 。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四、解答題16.乙烯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以乙烯為原料制備某香精的流程如下。(1)A分子的空間構型為 。(2)A→B 的反應類型為 。(3)B中含氧原子團的名稱為 。(4)提純D的操作為:向所得D 中加入適量的飽和 溶液,充分振蕩, ,得到比較純凈的D。其中飽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5)B+C→D 反應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化學方程式為 。17.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銅與硝酸反應的實驗。(1)硝酸一般用棕色試劑瓶保存,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解釋)。(2)設計的裝置中 Cu絲可上下抽動,其優點是 。(3)若實驗中使用稀硝酸,反應一段時間后試管中溶液的顏色變為 ,試管中的氣體略有紅棕色,是因為產生了 氣體(填化學式)。(4)若實驗中使用濃硝酸,可觀察到溶液變綠,試管中出現紅棕色氣體。甲同學認為反應后溶液呈綠色,是黃色的NO2飽和溶液和硝酸銅溶液混合后的結果。設計實驗方案驗證他的猜想 。(5)用NaOH溶液吸收法處理NO (僅含NO、NO2), 吸收過程發生的反應有,2 。(填化學式)18.為了驗證碳、硅兩種元素非金屬性的強弱,某同學用如圖裝置進行了實驗。(1)實驗裝置A的作用是驗證濃鹽酸的 ,A中出現的現象是 。(2)B裝置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可否通過裝置B 的反應比較氯元素與碳元素非金屬性的強弱 (填“是”或“否”),原因是 。(3)裝置C中盛放的溶液為 ,作用是 。(4)裝置D中的現象是: 。非金屬性:硅 碳(填“>”或“<”)。(5)從結構的角度解釋碳、硅非金屬性強弱的原因 。19.我國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一種從海水中獲取金屬鎂的流程如下圖所示。(1)為了使MgSO4轉化為 Mg(OH)2,試劑①可選用 。(2)操作A的名稱是 。(3)無水氯化鎂制備鎂的能量轉化形式為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制得2 mol鎂單質時,轉移電子 mol。(4)Mg可與Fe形成原電池,結構如圖所示。①寫出鐵電極上發生的電極反應式 。②當鎂電極質量減少 ag時,鐵電極質量增加 g。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A C C D B D A C題號 11 12 13 14答案 D D B AD15.(1)5(2) 第七周期0族 176(3)Ga(4) Cl Al(5) 、 離子化合物(6) 將氯氣通入溴化鈉溶液中,溶液變為棕黃色【詳解】(1)元素周期表中1~18號元素屬于金屬元素的有Li、Be、Na、Mg、Al共5種;(2)超重元素為118號元素,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第七周期0族,其原子中含中子數為294-118=176。(3)門捷列夫在他的第一張周期表上留下的空位中的元素“類鋁”,為31號元素鎵,其元素符號為Ga;(4)同周期從左到右,金屬性減弱,非金屬性變強;同主族由上而下,金屬性增強,非金屬性變弱;非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越強,氧、氟不能形成含氧酸,短周期元素中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強的元素是Cl,呈兩性的是Al;(5)第三周期中金屬性最強的元素為鈉,鈉與氧氣反應,生成的化合物為氧化鈉和過氧化鈉,氧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氧離子構成,過氧化鈉是由鈉離子和過氧根離子構成,電子式分別為、,化合物類型均為離子化合物;(6)氯氣能和溴化鈉生成溴單質:,說明氯氣氧化性大于溴單質,氯的非金屬性比溴非金屬性強,故實驗方案可以為:將氯氣通入溴化鈉溶液中,溶液變為棕黃色,說明生成溴單質,則氯氣氧化性大于溴單質。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16.(1)平面型(2)加成反應(3)醇羥基(4) 分液 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5) 催化劑和吸水劑【詳解】(1)A為乙烯,乙烯的結構簡式為CH2=CH2,碳碳雙鍵是平面結構,故乙烯的空間構型為平面型;(2)根據分析,A→B 是乙烯轉化為乙醇,故反應類型為加成反應;(3)B為乙醇,結構簡式為CH3CH2OH,含氧原子團的名稱為醇羥基;(4)D為乙酸乙酯,提純D時向所得D 中加入適量的飽和 溶液,飽和 溶液的作用為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中和乙酸,溶解乙醇,故分離乙酸乙酯和飽和 溶液的操作為分液;(5)B+C→D 反應化學方程式為,濃硫酸的作用為吸水劑和催化劑。17.(1)(2)能通過銅與硝酸的接觸和分離來控制反應的發生于停止(3) 藍色 NO2(4)取少量該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適量水后溶液變為藍色,說明猜想正確(5)【詳解】(1)硝酸見光易分解為氧氣、二氧化氮和水,;(2)裝置中 Cu絲可上下抽動,其優點是通過銅與硝酸的接觸和分離來控制反應的發生于停止;(3)銅與稀硝酸反應生成一氧化氮、硝酸銅和水,反應一段時間后試管中溶液的顏色變為藍色,生成NO和空氣中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氮,使得試管中的氣體略有紅棕色;(4)二氧化氮能和水反應生成硝酸和NO,使得溶液黃色褪去,顯現出硝酸銅溶液的藍色,則實驗方案可以為:取少量該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適量水后溶液變為藍色,說明猜想正確;(5)結合質量守恒,第二個反應為。18.(1) 揮發性 生成白色沉淀(2) 否 HCl不是氯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合物形成的酸(3) 飽和碳酸氫鈉溶液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HCl(4) 出現白色沉淀 <(5)碳和硅位于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得電子的能力減弱,非金屬性減弱【詳解】(1)由分析,實驗裝置A的作用是驗證濃鹽酸的揮發性,A中出現的現象是生成白色沉淀。(2)B中發生鹽酸與碳酸鈣的反應生成氯化鈣、水、二氧化碳,;HCl不是氯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合物形成的酸,故不能通過裝置B 的反應比較氯元素與碳元素非金屬性的強弱;(3)裝置C中盛放的溶液為飽和碳酸氫鈉溶液,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HCl;(4)由分析,裝置D中的現象是生成白色沉淀;說明非金屬性:硅<碳;(5)碳、硅的非金屬性逐漸減弱的原因是碳和硅位于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得電子的能力減弱,非金屬性減弱。19.(1)石灰乳(2)過濾(3) 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4(4) 或【詳解】(1)為了使MgSO4轉化為 Mg(OH)2,試劑①一般選用石灰乳,氫氧化鈣和氯化鎂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鈣;(2)操作A為分離固液的操作,名稱是過濾;(3)電解熔融氯化鎂生成鎂和氯氣,則無水氯化鎂制備鎂的能量轉化形式為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反應中鎂化合價由+2變為0,制得2 mol鎂單質時,轉移電子4mol。(4)①鎂比鐵活潑,鎂為負極、鐵為正極,正極鐵電極上銅離子得到電子發生還原反應生成銅:;②鎂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生成鎂離子,結合電子守恒,則當鎂電極質量減少 ag時,鐵電極質量增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