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高一下學期期末質量檢測化 學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O 16一、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化學與人類社會生活、生產、環(huán)境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用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來檢驗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是否偏高B.免洗洗手消毒液的成分活性銀離子能使蛋白質變性C.苯甲酸及其鈉鹽常用作食品防腐劑D.植物油是天然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可以使溴水褪色2.下列化學用語表述錯誤的是A.甲基的電子式::116:11 B.乙烯的空間填充模型:C.葡萄糖的分子式:C H O D.乙醛的結構簡式:3.金屬的冶煉體現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歷程。下列關于金屬冶煉的說法正確的是A.制汞:加熱氧化汞B.制鋁:電解熔融的 AlCl C.制銅:“曾青得鐵,則化為銅”的過程中發(fā)生復分解反應D.制鎂:鋁熱反應制鎂4.向某晶體的水溶液中加入含Fe +的溶液后,無明顯變化,當滴加幾滴氯水后,混合液出現紅色,那么由此得出的下列結論中,錯誤的是A.該晶體中一定含有 SCN 的氧化性比 Cl 的氧化性強被Cl 氧化為 與 SCN 不能形成紅色的化合物5.下列有關常見有機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油脂在人體中發(fā)生水解的產物是氨基酸 B.淀粉、纖維素都屬于多糖C.福爾馬林和醫(yī)用乙醇均能使蛋白質變性 D.84消毒液中滴加少量醋酸,可增強消毒效果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7.下列操作、現象和結論均正確的是選項 操作 現象 結論A 向待測液中加入鹽酸酸化的 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待測液中含有B 向 溶液中滴加幾滴 HI溶液,振蕩,再滴加1mL淀粉溶液 溶液顯藍色 I 的還原性比 的強C 向 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 溶液先變紅色后褪色 反應生成了 NaOH 和漂白性的物質D 向適量補鐵劑配成的溶液中滴入幾滴酸性 溶液,振蕩 酸性 溶液褪色 補鐵劑中只含有8.在給定條件下,下列選項所示物質間不滿足每一步轉化均能實現的是9.下列物質間的反應,其能量變化符合如圖的是A.酸堿中和反應B.有機物的燃燒反應晶體和 NH Cl晶體混合反應D.工業(yè)合成氨的反應10.根據反應 設計如圖所示原電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X可以是銀或石墨B. Y是硫酸銅溶液C.溶液中陽離子向銅移動D.電池工作一段時間后,X電極質量減小11.在2L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焦炭和2mol水蒸氣發(fā)生反應 H (g),5m in時測得 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5m in時 的轉化率為60%C.因C足量,所以 H O可以完全轉化 D.5m in時n(CO)=0.8 mol12.為除去下列物質中的雜質,除雜試劑選擇合理的是選項 物質 雜質 除雜試劑A 甲烷 乙烯 溴水B NO 空氣C 過量鹽酸D NaBr溶液 NaI 氯水、13.阿司匹林是一種重要的合成藥物,化學名稱為乙酰水楊酸,具有解熱鎮(zhèn)痛作用。其合成方法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是酯化反應B.水楊酸的分子式是:(C.乙酰水楊酸中只含有一種官能團D.1m ol水楊酸與足量的鈉反應,產生氫氣體積22.4 L14.部分含氮物質價態(tài)類別二維圖如圖所示,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工業(yè)制硝酸的轉化路徑:a→b→c→d→e B.實驗室常加熱化合物f制備bC. c和d都屬于酸性氧化物 D. b轉化為a屬于自然固氮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8分。15.(14分)黃鐵礦燒渣(主要成分為 等)是生產硫酸的工業(yè)廢渣,其綜合利用對環(huán)境保護具有現實意義。以黃鐵礦燒渣為原料制備高檔顏料——鐵紅( 的流程如下:回答下列問題:(1)“焙燒”時所添加的最佳還原劑是 (填字母)。a.焦炭 b.硫黃 c.鎂粉 d.鋅粉(2)“過濾1”后的濾液中溶質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學式)。(3)沉淀反應”時反應溫度不宜過高,其原因為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4)為檢驗 是否洗滌干凈,可以向最后一次洗滌液中滴加 溶液。(5)在空氣中煅燒 FeCO 生成鐵紅和另一種氧化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6)現有黃鐵礦燒渣500t,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6.8%,經過一系列轉化后,得到90t鐵紅,該產品的產率為 (提示:產率16.(15分)氮氧化物(NO )是大氣污染物之一,處理工業(yè)廢氣中的 對于環(huán)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回答下列問題:Ⅰ.用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制備氨氣(1)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制備和收集純凈、干燥的氨氣,應選擇的裝置及連接順序是 (按連接順序填字母)。Ⅱ.在一定條件下 可將 還原。甲同學在實驗室對該反應進行了探究。實驗設計如圖所示(部分夾持裝置已省略):(3)裝置H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銅絲可抽動的優(yōu)點是 。(4)在裝置M中NH 和 充分反應,生成兩種對環(huán)境友好的物質,該反應中 和 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Ⅲ.用NaOH 溶液吸收法處理 。已知吸收過程中發(fā)生如下反應:(5)用不同濃度的 NaOH溶液吸收 含量不同的尾氣,關系如圖(α表示 中 的含量):用 NaOH 溶液吸收氮氧化物的最佳條件為((6)若一定體積的 NO 恰好被 溶液完全吸收,溶液質量增加21.4g,則x的值為 。17.(14分)我國政府向全世界鄭重承諾,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回答下列問題:(1)以 CO :生產甲醇(CH OH)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其原理是①上述反應的能量變化如圖,該反應為 (填“放熱”或“吸熱”)反應。②恒容容器中,對于上述反應,保持其他條件不變,下列措施能加快反應速率的是 (填字母標號,下同)。a.升高溫度 b.加入合適的催化劑c.充入 He d.不斷分離出產物③在溫度相同、容積不變的條件下,下列情況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 。a. c(CH OH)、c(H O)均保持不變 b. H 的消耗速率與 的消耗速率相等d.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2)一定溫度下,在2L密閉容器中,某反應所涉物質M、N的物質的量(二者均為氣體)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①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t 時刻 M的轉化率為 ;t 時刻,v正 (填“>”“=”或“<”)v逆。③化學反應的快慢程度也可用單位時間內某物質的量的變化來表示,則( 時段內用M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 m o l \cdot \min^{ - 1}。④平衡時容器內氣體的壓強與起始時容器內壓強的比值為 。18.(15分)以乙烯為原料可以制備多種化工產品,它們的轉化路線如圖所示。已知: ②F為高分子化合物。回答下列問題:(1)物質B所含官能團的名稱為 。(2)C的結構簡式為 。(3)反應①、⑥所涉及的反應類型是 、 。(4)寫出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 。(5)寫出反應⑦的化學方程式為 。(6)關于( 的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A.易溶于水 B.是平面結構的分子C.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 D.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加聚反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