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各章實驗探究習題課件 (共8份打包) 2025-2026學年滬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各章實驗探究習題課件 (共8份打包) 2025-2026學年滬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

資源簡介

(共6張PPT)
第七章 力
實驗一 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1. 如圖所示,在“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中,小南讓同一小車分別滑到毛巾、棉布和木板表面上,觀察小車在不同的水平面上運動距離的差別。
(1)三次實驗操作中,都應讓小車從同一斜面上的____________(選填“同一位置”或“不同位置”)由靜止滑下,其目的是讓小車進入水平面時的速度大小_______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同一位置
相等
(2)小車在斜面上由靜止開始加速下滑,是由于它受到________力的作用,在水平面上運動一段距離后停下來,是由于它受到________力的作用,歸納起來,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__。小車到達水平面后不能立即停下來,是因為小車具有________。
(3)實驗中,通過比較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距離的大小,來判斷小車速度減小得快慢,這種實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摩擦
運動狀態
慣性
轉換法
(4)分析實驗現象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在水平面上所受的摩擦力越小,它運動的距離越________(選填“大”或“小”),速度減小得越________(選填“快”或“慢”)。進一步推理:若小車在水平面上所受的摩擦力為0,它將做________(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從而揭示了物體的運動________(選填“需要”或“不需要”)力來維持。


勻速
不需要
圖2
2. 【新實驗·創新裝置】如圖1所示,在“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中,小明在水平面上依次鋪上毛巾、紙板、玻璃板,每次都讓小車從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靜止開始自由下滑,然后用速度傳感器采集3次實驗中小車從開始沿斜面下滑到靜止的過程中速度隨路程變化的數據,如圖2中甲、乙、丙所示。
(1)由圖像可以看出,小車3次到達斜面底端時的速度大小__________(選填“相等”“不相等”或“無法判斷”)。
(2)由圖像可以看出,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它運動的速度_____________(選填“越大”“越小”“減小得越快”或“減小得越慢”)。
(3)若在水平面上鋪某種材料,使小車在
其表面運動時所受的摩擦力為0,仍使小車
從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請在圖2丁
中畫出小車在斜面和該材料表面上的“速度與路程”圖像。
相等
減小得越慢(共8張PPT)
第九章 浮力
實驗五 探究浮力的大小
1. 下圖是某實驗小組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的實驗過程。
(1)實驗中所用圓柱體的重力為________N。
(2)圖B中存在的錯誤是________________。
(3)糾正錯誤后,繼續進行實驗,圖C中圓柱體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N。
4.2
溢水杯未裝滿水
1.2
(4)圓柱體排開的水的重力G排=________N。
(5)結果表明:浸在水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的大小________物體排開的水的重力。
(6)為了使結論更具有普遍性,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等于
換用不同液體,多次實驗
2.【新實驗·創新裝置】興趣小組利用彈簧測力計、物塊、溢水杯、小桶、鐵架臺等器材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細線的質量和體積均忽略不計)
(1)使用彈簧測力計前,要將指針調在____________位置。
零刻度線
(2)實驗中所用物塊的重力為________N。
(3)同學們發現溢水杯中未裝滿水,如圖甲所示,這樣會使測得的溢出水的重力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
4
偏小
(4)溢水杯裝滿水后,將物塊浸沒在水中,如圖乙所示,物塊受到的浮力為________N,物塊受到的浮力大小與它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大小________。
(5)繼續實驗,將物塊浸沒在裝滿酒精的溢水杯中,如圖丙所示,發現F5>F3,說明物塊受到的浮力大小與____________有關。換用酒精再次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選填“減小誤
差”或“尋找普遍規律”)。
1
相等
液體密度
尋找普遍規律
3.【新實驗·創新裝置】小郭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驗證阿基米德原理。
(1)在使用彈簧測力計前,應先檢查指針是否指在____________,
若不是,應該讓彈簧測力計在______________狀態下調節指針。
(2)將裝滿水的溢水杯放到水平桌面上已調零的電子秤上。用彈
簧測力計測出金屬塊的重力為2.7 N,將其緩慢浸沒在溢水杯的水
中,如圖所示,穩定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1.7 N,在這個過程中,金屬塊始終不與溢水杯接觸。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大小為__________N;該金屬塊的密度為__________kg/m3。(已知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零刻度線處
豎直自然下垂
1
2.7×103
(3)金屬塊浸沒在水中與金屬塊未沒入水中時相比,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金屬塊浸沒在水中與金屬塊未浸入時相比,若電子秤示數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則可以驗證阿基米德原理。
不變
不變(共6張PPT)
第十一章 簡單機械
實驗八 測算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
類型1 測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1. 在“測算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
(1)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體的重力G,并記錄。
(2)如圖所示,在細繩自由端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并讀出拉力F的
數值,用________測出物體上升的高度h和彈簧測力計移動的距離s,
將數據填入表格。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可知,所用的滑輪組是______
(選填“甲”或“乙”)。
(3)僅改變重物上升的高度,重復上面的實驗,記錄并計算實驗數據。
刻度尺

(4)小明根據數據得到結論,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所提升物體的高度有關,他的結論________(選填“科學”或“不科學”)。
(5)小紅認為提升物體的重力會影響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進一步探究,應改變_______________,重復實驗步驟(3),并計算出機械效率進行比較分析。
不科學
物體的重力
類型2 測算斜面的機械效率
2.【新實驗·科學探究】小明發現公共場所為殘障人士設計的無障礙通道是斜面,且不同的斜面通道的傾斜程度有所不同,這引發了小明對斜面的興趣。他想了解斜面的機械效率是否與傾斜程度有關,便與實驗小組的小伙伴們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探究。
(1)測量斜面的機械效率,需要的測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設計出實驗數據記錄表。
(3)準備動手實驗時,有小伙伴提出,斜面的機械效率還可能與斜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則他們要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是否與傾斜程度有關時,應當保持_______________不變,這里采用的科學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
彈簧測力計
刻度尺
斜面的粗糙程度
控制變量法
類型3 測算杠桿的機械效率
3.【新實驗·科學探究】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算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時,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掛在較長杠桿下面的鉤碼
緩緩上升。(不計支點處的摩擦)
(1)實驗中,將杠桿拉至圖中虛線位置,彈簧測力計的
示數如圖所示,鉤碼總重G為1 N,鉤碼上升高度h為0.1 m,
彈簧測力計移動距離s為0.3 m,則杠桿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_。
(2)鉤碼從A點改掛在B點后,拉力作用點及拉力方向都不變,此時把相同的鉤碼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則所測機械效率將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66.7%
變大(共8張PPT)
第八章 壓強
實驗四 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1. 某興趣小組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的實驗過程如圖所示。
(1)圖中的U形管壓強計從結構來看________(選填“是”或“不是”)連通器。其工作原理:U形管兩側水面的________越大,說明金屬盒上的橡皮膜受到的壓強越大。
不是
高度差
(2)金屬盒上的橡皮膜應該選用________(選填“薄”或“厚”)一些的。實驗前,同學們發現無論怎樣按壓橡皮膜,U形管兩側水面的高度都沒有變化,說明該壓強計________(選填“漏氣”或“不漏氣”)。
(3)同學們重新調試安裝好壓強計后,完成
了圖示的實驗操作。分析比較圖中甲、乙兩次
實驗的現象可知:同種液體、同一深度,各個
方向的液體壓強大小________。

漏氣
相等
(4)分析比較圖中________兩次實驗的現象可知,同種液體的深度越大,液體壓強越大,因此攔河大壩要做成_____________(選填“上窄下寬”或“上寬下窄”)的形狀;分析比較圖中甲、丁兩次實驗的現象可知,在同一深度,液體的________越大,液體壓強越大。
甲、丙
上窄下寬
密度
(5)同學們還通過該實驗粗略估測出了鹽水的密度,在圖丁中,用刻度尺測得U形管左右兩側水面的高度差h4=5.2 cm,壓強計的金屬盒距離鹽水液面的深度為5 cm,則金屬盒所在位置的鹽水的壓強為________Pa,鹽水的密度為___________kg/m3。(g取10 N/kg,
ρ水=1.0×103 kg/m3)
520
1.04×103
2.【新實驗·創新裝置】小明利用身邊物體設計了一套創新實驗裝置來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他將透明無蓋塑料瓶底部剪去,蒙上薄橡皮膜并扎緊,如圖甲所示。
(1)他將塑料瓶向下壓入水中,橡皮膜向內凹,如圖乙所示,說明水對橡皮膜有壓強,隨著塑料瓶壓入深度的增大,橡皮膜向內凹的程度會__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說明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的________有關。
增大
深度
(2)接著他將某種液體緩慢倒入瓶中,當瓶內、外液面相平時,橡皮膜仍向瓶內凹,如圖丙所示,這說明倒入瓶內的液體的密度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
小于
(3)小穎將該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不但可以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還可以測量液體的密度。她將兩端開口、粗細均勻的玻璃管的一端扎上薄橡皮膜,然后將玻璃管扎有橡皮膜的一端插入裝有鹽水的燒杯中,橡皮膜會向玻璃管內側凹陷,接著她將水緩慢倒入玻璃管中,當橡皮膜的形狀恢復水平時,用刻度尺測出橡皮膜距水面和鹽水液面的距離分別為h1和h2,如圖丁所示,由
此計算出待測鹽水的密度ρ鹽水=________(用h1、h2和
水的密度ρ水表示)。(共7張PPT)
第八章 壓強
實驗三 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1. 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強和小明利用一塊海綿和兩塊完全相同的木塊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實驗中,他們通過觀察海綿的__________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法。
(2)在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時,應控制_____________不變;在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時,應控制_____________不變,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法。
凹陷程度
轉換
受力面積
壓力
控制變量
(3)小強對比甲、乙兩圖得出結論:當壓力一定時,_____________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公共汽車上配備逃生錘,遇到緊急情況時,乘客可以用逃生錘打破玻璃逃生,根據實驗結論可知,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錘外形應選用圖中的________(填字母)。
受力面積
D
(4)小強對比甲、丙兩圖得出結論:當受力面積一定時,______________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下列實例直接應用該結論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書包要用寬的背帶
B. 蚊子能輕而易舉地用口器把皮膚刺破
C. 交通管理部門規定,貨車每一車軸的平均承載質量不得超過10 t
壓力
C
(5)小明通過對比甲、丁兩圖,得出了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無關的結論,你認為這是__________(選填“正確”或“錯誤”)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設圖甲、丙、丁中木塊對海綿的壓強分別為p甲、p丙、p丁,它們之間的倍數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用等式表示)。
錯誤
沒有控制受力面積相同
p丙=2p甲=2p丁
2.【新實驗·創新裝置】小欣同學利用木條、橡皮泥、包裝帶和鉤碼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1)如圖所示,小欣將橡皮泥做成長方體平放于木條上方,把包裝帶撕成相同寬度的兩段,將兩段包裝帶繞過橡皮泥,并在包裝帶下方掛上不同數量的鉤碼,觀察對比橡皮泥上端的變化,從而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
(2)實驗過程中,小欣是通過觀察橡皮泥的_____________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
(3)由圖示現象可得出結論:當受力面積相同時,_____________________,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4)小欣想繼續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應將橡皮泥恢復原狀,把包裝帶撕成_________寬度的兩段,兩包裝帶下方掛__________數量的鉤碼。(均選填“相同”或“不同”)
凹陷程度
壓力越大
不同
相同(共7張PPT)
第十一章 簡單機械
實驗七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四川自貢中考改編)如圖所示,小勇利用鐵架臺、帶有均勻刻度的杠桿、細線、彈簧測力計、鉤碼若干(每個鉤碼質量相同)等實驗器材,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實驗前,杠桿靜止在圖甲所示的位置,此時杠桿處于________(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
(2)為了便于測量________(選填“力”或“力臂”),應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為此,應將圖甲中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選填“左”或“右”)調節。
平衡
力臂

(3)將杠桿調成水平位置平衡后,如圖乙所示,在A點掛3個鉤碼,則應在B點掛________個鉤碼,才能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隨后兩邊各取下一個鉤碼,杠桿________(選填“左”或“右”)端將下沉。
(4)小勇用彈簧測力計替代鉤碼,在B點豎直向下拉,然后將彈簧測力計繞B點逆時針旋轉一小段至圖丙所示位置。在旋轉過程中,若杠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逐漸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變大
阻力和阻力臂不變,動力臂變小,由杠桿的平衡條件知,動力變大
(5)圖丁中,小勇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1,杠桿受到鉤碼的拉力為F2,小勇發現F1×OD≠F2×OC,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杠桿自身有重力
2.【新實驗·創新裝置】如圖,小明在家中利用身邊的物品來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他所用的器材有:鉛筆、橡皮若干(每塊橡皮的質量為10 g)、細線、刻度尺等。
(1)他將細線大致系在鉛筆的中間位置,鉛筆靜止后如圖甲所示,若想調節鉛筆水平平衡,他應將細線向___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實驗前調節鉛筆水平平衡可以消除鉛筆重力對實驗的影響,在實驗測量時保持鉛筆水平平衡還有一個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便于測量力臂
(2)調節鉛筆水平平衡后,他用細線綁定數量不等的橡皮掛在鉛筆支點兩側,如圖乙所示,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則表中漏填的數據為________N。
0.2
(3)若在實驗過程中,鉛筆水平平衡后(如圖乙),小明不小心將前端鉛筆芯弄斷了(如圖丙),他立刻將鉛筆穩住,并將鉛筆芯放到右端細線處固定(如圖丁),則松手后鉛筆________。
A. 左端下沉
B. 右端下沉
C. 仍然水平平衡
A(共7張PPT)
第十章 功與機械能
實驗六 探究影響動能和勢能大小的因素
1.(黑龍江綏化中考)為了探究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小明利用斜面、鋼球、木塊等器材在同一水平面上開展了如圖所示的探究活動。
(1)該實驗中所探究物體的動能是指______(選填“鋼球”或“木塊”)的動能。
(2)由________________兩圖可知,當物體的質量相同時,速度越大,動能__________。
類型1 探究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
鋼球
甲、乙
越大
(3)如甲、丙兩圖所示,讓不同質量的鋼球從同一斜面的____________由靜止滾下,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斜面下方水平面絕對光滑,本實驗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同一高度
使鋼球運動到水平面時速度相同
不能
2.【新實驗·科學探究】小明同學在探究“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時,準備了如下實驗器材:花泥(易產生非彈性形變)若干塊,體積相同、質量為m的小球3個,質量為2m、3m的小球各一個,體積不同的小球3個。將它們分別由靜止釋放,小球陷入花泥里的深度情況如圖所示。
請你完成下列內容。
類型2 探究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
(1)本實驗中,小球的重力勢能大小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來反映的。
(2)分析A、B、C三球的實驗現象,可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驗證“重力勢能的大小可能與物體所在的高度有關”,他應分析________(填寫字母)三球的實驗現象。
(4)為了驗證“重力勢能的大小可能與
物體的體積有關”,G球和H球的質量應
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
小球陷入花泥的深度
當物體所在高度和體積相同時,物體的質量越大,重力勢能越大
A、D、E
2m
2m
3.【新實驗·科學探究】某物理興趣小組準備探究彈簧彈性勢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他們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把彈簧放在水平面上,其左端固定在墻上,AO等于彈簧原長,水平面O點左側光滑,右側粗糙。將物體M從O點壓縮彈簧到P點,然后由靜止釋放,當物體M運動到O點時與彈簧分開,最終運動到Q點靜止。請補充完成他們的探究過程。
類型3 探究影響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
(1)物體M從P點運動到Q點的過程中,物體M的動能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_____。
(2)彈簧彈性勢能的大小是通過比較_____________________來判斷的。
(3)探究彈簧彈性勢能與彈簧長度變化量的關系,應該選用相同彈簧進行實驗,先改變_________之間的距離,再測出物體M靜止時的位置,然后重復實驗,測量多組數據并記錄。
先增大后減小
物體M被彈出的距離
O、P(共7張PPT)
第七章 力
實驗二 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1.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中,小聰同學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小明同學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
(1)甲、乙兩種實驗裝置中,老師指出乙裝置更科學,原因是選用小車可以減小________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摩擦力
(2)實驗中判斷小車是否受平衡力作用的依據是小車保持_________________(選填“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3)左右兩盤中砝碼的質量相等時,小車保持靜止;左右兩盤中砝碼的質量不相等時,小車會加速運動,說明彼此平衡的兩個力大小____________。
(4)保持左右兩盤中砝碼的質量相等,把小車在水平桌面上扭轉一個角度后釋放,小車將轉動,說明彼此平衡的兩個力必須作用在_______________上。
靜止
相等
同一直線
(5)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小華采用了圖丙所示的實驗裝置。圖丙中輕質卡片其實真正受到________(選填“1”“2”或“3”)個力的作用,但由于卡片的重力遠小于所受的拉力,可以不考慮卡片的重力對實驗的影響。為了達到實驗目的,在圖丙所示情況下,小華的下一步操作是 (  )
A. 換一張卡片
B. 用剪刀將卡片剪成左右相等的兩份
3
B
2.(湖南中考)小華同學用下面的裝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具體操作如下。
(1)如圖甲所示,用直徑略小于滑輪孔徑的鐵釘把三個滑輪
A、B、C分別釘在木板上,木板豎直掛起待用,用大號縫衣針
把細線沿輕質塑料塊的中心軸線穿過,并在緊靠塑料塊的兩側
各打一線結,使塑料塊與細線固定在一起。將塑料塊兩側的細
線分別跨過木板上的A、B滑輪,且塑料塊不與木板接觸,兩線下端掛上不同質量的鉤碼,松手后,塑料塊由靜止開始運動,實驗表明,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方向相反,但________不相等,則這兩個力不平衡。
大小
(2)按住塑料塊,把跨過B輪的細線移到C輪上,在兩線下端掛上相同質量的鉤碼,松手后塑料塊由靜止開始運動,如圖乙所示。按住塑料塊,把跨過C輪的細線移到B輪上,把塑料塊轉過90°,
松手后,塑料塊由靜止開始轉動,如圖
丙所示。由此表明,作用在同一個物體
上的兩個力,如果僅僅大小相等,方向
成某一角度或方向相反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兩個力不平衡。
不在同一直線上
(3)在探究同一問題時,另一同學將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設計了如圖丁所示的實驗,同學們認為小華的實驗優于此實驗,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A. 塑料塊容易扭轉
B. 塑料塊是比較容易獲取的材料
C. 減少了摩擦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仁县| 东海县| 蕉岭县| 屏东县| 嘉鱼县| 清水县| 开化县| 安溪县| 佳木斯市| 镇安县| 平度市| 阳西县| 施甸县| 陵川县| 明光市| 扎鲁特旗| 泰安市| 康定县| 宝鸡市| 洛川县| 定日县| 应城市| 济南市| 襄垣县| 都江堰市| 清远市| 台南县| 郑州市| 黑山县| 宁南县| 泰来县| 大竹县| 朔州市| 堆龙德庆县| 广安市| 商南县| 永州市| 陆川县| 南康市| 镇宁| 大渡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