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第十一章 簡單機械章末復習練中考 考點1 杠桿及杠桿的平衡條件1.(山東日照中考)“勞則思,思則善心生”,勞動的過程就是一種學習。某學校勞動教育課堂上,下列勞動場景中,利用了費力杠桿的是 ( ?。?br/>B2.(江蘇連云港中考)如圖所示,每個鉤碼的質量為50 g,在均勻杠桿的A處掛2個鉤碼,B處掛1個鉤碼,杠桿恰好水平平衡。在A、B兩處再各加1個鉤碼,那么 ( ?。?br/>A. 杠桿仍水平平衡B. 杠桿的左邊向下傾斜C. 杠桿的右邊向下傾斜D. 將A處的鉤碼向左移動一格,杠桿仍能水平平衡C3.(重慶中考)同學們模仿中藥房的戥秤制作桿秤,用筷子做秤桿,用鉤碼做秤砣,用細線將秤盤系在A點。當不掛秤砣、且秤盤不放物體時,在O點提起提紐,秤桿水平平衡;當秤盤放100 g物體、秤砣移到B點時,秤桿再次水平平衡,如圖所示。在O到B兩條刻度線之間均勻地畫上49條刻度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r/>A. 自制桿秤的每一格約表示2.08 gB. 稱中藥時B端翹起,可以減少中藥使秤桿恢復水平平衡C. 如果秤砣磨損,則測量結果會比真實質量偏小D. 若將提紐移到O點右側,可以增大桿秤的量程B4.(廣東廣州中考)如圖甲,質量不計的晾曬架鉤在支撐物上,掛上衣服后,晾曬架可看成以O為支點的杠桿,圖乙是其簡化圖,晾曬架上A、B、C、D四點在同一水平線上。(1)B、C、D是掛衣處,同一件衣服掛在B處時,A點受到的支持力最小,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衣服重為3.6 N,則此支持力最小值為________N。(2)請在圖乙中:①畫出B點受到衣服的拉力F;②畫出拉力F的力臂l。同一件衣服掛在B處時,阻力不變,阻力臂最小,動力臂不變,因此動力最小45.(河北中考)在均勻直尺的中央挖一小凹槽,把一個薄金屬片一端插入橡皮中,另一端支在直尺的凹槽內制成一個簡易“天平”。靜止時直尺水平平衡。在直尺的兩側各放一個相同的小盤,在小盤中倒入質量不等的大米和小米,調整小盤在直尺上的位置,使直尺再次水平平衡,如圖所示。由圖可知,大米的質量________(選填“大于”或“小于”)小米的質量。F是左盤對直尺施加的力,請在圖中畫出F的力臂?,F向左盤中再加入少量大米,寫出一種能夠使直尺恢復平衡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于向右盤中加入適量小米考點2 滑輪、斜面的特點及其應用6.(內蒙古鄂爾多斯中考)使用下列機械時,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能提起最重貨物的是(不計機械自重和摩擦) ( ?。?br/>D7.(甘肅天水中考)如圖所示,現在很多地方設有輪椅專用通道,為肢殘人士通行提供方便。它實際上就是簡單機械中的________(選填“杠桿”“滑輪”或“斜面”);屬于________(選填“省力”“費力”或“省功”)機械。斜面省力8.(甘肅白銀中考)將物體A、B置于如圖所示的裝置中,物體B恰好勻速下降,已知A的重力為60 N,B的重力為10 N,則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為_______N;若對A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拉力F,剛好使A在原來的水平面上勻速向左運動,則拉力F大小為_______N。(不計繩重、滑輪重及摩擦)2040考點3 機械效率的相關計算9.(北京中考)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提升重為800 N的物體A,動滑輪重為200 N。在卷揚機對繩子的拉力F作用下,物體A在10 s內豎直勻速上升了2 m。在此過程中,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物體A上升的速度為0.4 m/sB. 滑輪組的有用功為2 000 JC. 拉力F的功率為100 WD.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D10.(湖南中考)如圖所示,將一個重9.0 N的物體從斜面底端勻速直線拉到斜面頂端,沿斜面向上的拉力為3.6 N,在斜面上移動的距離s=1.2 m,物體升高的高度h=0.3 m,則 ( )A. 物體所受的摩擦力為3.6 NB. 克服物體重力做功為4.32 JC. 拉力做功為2.7 JD. 斜面的機械效率為62.5%D11.(四川達州中考)如圖所示,A、B兩物體疊放在水平桌面上,GA=80 N,GB=20 N,A、B均為正方體,棱長分別為20 cm、10 cm。在拉力F=30 N的作用下,5 s內,物體A、B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移動了3 m。若不計滑輪和繩自重及轉軸摩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br/>A. A與B之間的摩擦力為0B. A對地面的壓強為2 500 PaC.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1.2 m/sD. 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30 WD12.(重慶中考)如圖所示,這是小智同學在勞動實踐基地體驗的場景。他用160 N的拉力將重240 N的重物勻速提升2 m,用時10 s,此過程中重物上升的速度為_______m/s,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0.275%②變小6疑難點2 機械效率的綜合計算14.【新思維·模型建構】用圖甲所示的滑輪組打撈沉沒在水中的實心圓柱形物體,已知物體的高度為1 m,底面積為0.12 m2,質量為200 kg,物體始終以0.5 m/s的速度勻速上升,物體浸沒在水中勻速上升時,作用在繩端的拉力所做的功隨時間的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不計繩重、摩擦及水的阻力,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1)當物體的上表面剛好與水面相平時,其底部受到水的壓強;(2)物體浸沒在水中勻速上升時,繩端受到的拉力F;(3)物體浸沒在水中勻速上升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精確到0.1%)(1)1×104 Pa (2)300 N (3)66.7%(共19張PPT)第七章 力與運動章末復習練中考考點1 力和運動的關系1.(江蘇連云港中考)關于力和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r/>A. 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時運動狀態一定改變B. 在平衡力作用下物體一定處于靜止狀態C. 用手拉長橡皮筋,說明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D. 繞操場勻速轉動的玩具電動車處于平衡狀態C2.【新情境·生活實踐】小舟騎自行車時發現,猛踩腳踏板提升車速后,車子能滑行的距離比不踩時遠;車子在較光滑路面上滑行的距離比在粗糙路面上滑行的距離要遠。基于上述生活經驗,小舟想探究影響物體運動的因素有哪些,他進行了如下研究,裝置如圖。【建立猜想】①……;②物體的運動可能與阻力大小有關。【設計方案】方案一:在水平木板上不鋪材料,讓小車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方案二:在水平木板上分別鋪上毛巾、棉布和不鋪材料,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滑下,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交流反思】(1)方案一的設計,小舟基于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方案二中觀察到小車在毛巾表面滑行距離最近,在木板表面滑行距離最遠,由此現象可知: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進一步推理可得,不受阻力的小車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跳遠、標槍等運動項目都需要助跑,它們都應用的相同物理知識是_______________。物體的運動可能與速度大小有關做勻速直線運動慣性考點2 牛頓第一定律及慣性3.【新情境·生活實踐】如圖所示,汽車頭枕能在下列何種情形中保護司機? ( ?。?br/>A. 前行時突然剎車B. 前行時撞上前車C. 靜止時受到前車撞擊D. 靜止時受到后車撞擊D4.(福建中考)讓滑塊從斜面滑下,逐漸減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測量滑塊在水平面上的運動距離,探究“運動物體如果不受其他物體的作用,會一直運動下去嗎”。下列做法能獲得結論的是 ( ?。?br/>A. 堅持不懈地進行多次實驗探究B. 改進實驗裝置進行實驗探究C. 調整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探究D. 在實驗基礎上進行合理推理D5.(山東泰安中考)打羽毛球是同學們喜愛的體育活動,下列與這項活動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發球時,球拍對羽毛球施加了力,羽毛球對球拍沒有力的作用B. 羽毛球飛行的速度越大慣性越大C. 羽毛球運動到最高點時,不受任何力的作用D. 迎面飛來的羽毛球被球拍擋回,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D6.(江蘇蘇州中考)兩端開口的玻璃管,下端套有扎緊的氣球,管中裝有適量水,處于豎直靜止狀態(圖甲)。手握管子突然__________(選填“向上”或“向下”)運動時,氣球突然變大(圖乙),此時手對管子豎直向上的力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管子總重,該現象的產生是由于________具有慣性。向上大于水考點3 二力平衡及其應用7.【新情境·生活實踐】如圖所示,磁性黑板貼吸在豎直放置的黑板上,黑板由含鐵材料制成,不計黑板貼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r/>A. 黑板貼受到的重力與黑板貼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B. 用垂直于黑板的力壓黑板貼時,黑板貼受到的摩擦力增大C. 黑板貼對黑板的吸引力與黑板對黑板貼的吸引力是一對平衡力D. 黑板貼受到的重力與黑板對黑板貼的吸引力是一對平衡力A8.【新思維·科學推理】(多選)如圖,某運送物資的班列由30節車廂組成,列車在車頭牽引下沿平直軌道勻速行駛時,車頭對第1節車廂的牽引力為F。若每節車廂所受阻力(摩擦阻力和空氣阻力的統稱)均相等,則 ( ?。?br/>BC 9.【新情境·生活實踐】某同學在媽媽的協助下,利用家中物品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器材】晾衣架兩個、相同的礦泉水瓶若干、小卡片若干、細線、水、剪刀等。【設計實驗】如圖甲所示:(1)將小卡片兩側各系一根細線,再把細線的另一端分別穿過晾衣架;(2)將兩個礦泉水瓶分別綁在細線兩端,請媽媽用兩手各提起一個晾衣架,按照以下步驟進行實驗,觀察并記錄小卡片的受力及運動情況。【進行實驗】(1)如圖甲所示,提起兩個裝有水量不等的礦泉水瓶;(2)如圖乙所示,提起兩個裝有水量相等的礦泉水瓶,再將其中一只手逐漸放低,使小卡片傾斜至如圖丙所示;(3)用剪刀把圖丙中的小卡片從中間剪斷;(4)更換小卡片,重新組裝。如圖丁所示,使小卡片扭轉一定的角度。請將表格中①的內容補充到橫線上:________。否【結論】上述實驗表明,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必須大小_______,方向相反,并作用在_____________上。【交流與評估】(1)本實驗中的晾衣架起到了改變拉力的________的作用。(2)實驗后將剪刀放在桌子上,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剪刀受到的________力和________力是一對平衡力。相等同一條直線方向重支持10.(浙江中考)如圖,已知物體A的重力為10 N,物體B的重力為2 N,滑輪與繩子間的摩擦忽略不計。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甲,在B的作用下,物體A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體A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2)如圖乙,若給A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拉力,使A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拉力F大小為________N。水平向左4練疑難疑難點1 對慣性的理解及其應用11.(山東濟寧期末)練習移動射擊時,豎直安裝并固定一圓形靶,靶的水平和豎直直徑將靶面分成四個區域,如圖所示。當水平向右平行于靶面運動的汽車經過靶時,車上的運動員將槍口對準靶心并立即射擊,子彈可能落在 ( ?。?br/>A. Ⅰ區 B. Ⅱ區C. Ⅲ區 D. Ⅳ區D12.(廣東廣州中考)如圖,列車停在平直軌道上,車廂中小球靜止,忽略桌面對小球的摩擦及空氣的影響。列車啟動后,下列選項中的情況可能出現的是 ( ?。?br/>A疑難點2 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辨析13.(四川樂山中考)在平直的地面上有一輛小車勻速前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r/>A. 車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B. 車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受到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 車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 地面對車的支持力和車受到的阻力是一對平衡力C14.(山東濟南天橋模擬)如圖所示,甲、乙疊放在一起,靜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r/>A. 乙受到的重力與甲對乙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B. 乙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乙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 乙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乙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 甲受到的重力與乙對甲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共9張PPT)第十二章 小粒子與大宇宙章末復習練中考考點1 物質的微觀結構1.(廣東中考)下列微觀粒子中,尺度最大的是 ( )A. 原子 B. 電子 C. 質子 D. 中子A考點2 分子動理論2.(山西中考)小明踏青歸來,在日記中寫道:“空氣中彌漫著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比四苈劦健盎ㄏ恪闭f明 ( ?。?br/>A. 分子間存在斥力B. 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C. 分子間存在引力D. 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慢B3.(山東濟寧模擬)下列生活中的實例不能說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 ?。?br/>A. 端午節煮粽子時,滿屋子都彌漫著粽香B. 將一勺糖放入一杯清水中,一段時間后整杯水都變甜了C. 打掃教室地面時,在陽光下看到灰塵在空中飛舞D. 腌制臘肉時,將鹽涂抹在豬肉表面,幾天后整塊肉都變咸了C4.(山東臨沂模擬)小明在醫院參加中考體檢的過程中,能聞到醫護人員擦拭在他手臂上酒精的氣味,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又觀察到封閉在注射器內的空氣壓縮到一定程度就很難再被壓縮,這是因為分子間存在________(選填“引力”或“斥力”)。分子在不停地運動斥力5.【新情境·生活實踐】下圖為某款兒童用的驅蚊手環,剛撕開包裝袋會聞到驅蚊劑的味道,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溫度越高氣味越明顯,是因為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越________。用力撕開包裝袋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_。分子在不停地運動劇烈形狀考點3 粒子與宇宙6.(山東濟南中考)下列各項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數量級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br/>A. 銀河系、太陽系、地球、原子、分子、電子B. 銀河系、太陽系、地球、分子、原子、電子C. 太陽系、銀河系、地球、原子、分子、電子D. 太陽系、銀河系、地球、分子、原子、電子B7.(江蘇南通中考)關于粒子與宇宙,下列事實與對應的推論正確的是 ( ?。?br/>A. 湯姆孫發現電子——原子是可再分的B. 星系離地球遠去——宇宙正在收縮C. 固體很難被壓縮——分子間沒有空隙D. 地球繞太陽運動——太陽是宇宙的中心A疑難點 分子動理論的應用8.(湖北中考)把干凈的玻璃板吊在彈簧測力計的下面,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所示,使玻璃板水平接觸水面,然后慢慢向上提起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的示數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練疑難變大分子間存在引力(共18張PPT)第八章 壓強章末復習練中考考點1 壓力的作用效果1.【新實驗·科學探究】為研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科在家中用質量可忽略的塑料瓶和海綿進行實驗:測得瓶底面積為35 cm2,瓶蓋面積為7 cm2,并將瓶子裝滿500 mL水,依次正放和倒放于海綿上(如圖)。(1)本實驗可初步得出:壓力的作用效果與__________有關。(2)正放時水對瓶底的壓強為p1,倒放時水對瓶蓋的壓強為p2,則p1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2。(3)要使瓶子倒放時對海綿的壓強與正放時相同,倒放前需要從瓶子中倒出________mL水。(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受力面積等于400考點2 壓強的計算2.(云南中考)右圖是頗具名氣的云南建水紫砂陶茶壺,壺蓋上有一個小孔,小孔的作用是使壺內液面上方的壓強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氣壓強。若茶壺和水的總質量為0.5 kg,壺底與桌面的接觸面積為5 cm2,則茶壺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為________Pa。(g取10 N/kg)等于1×1043.(江蘇蘇州中考)小明在參觀蘇州市御窯金磚博物館時,從解說員的講解中得知某塊金磚的長、寬、高分別為70 cm、70 cm、10 cm,金磚的密度為2.0×103 kg/m3,g取10 N/kg。(1)求金磚的重力G;(2)若重490 N的小明站在如圖所示的金磚上,求金磚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1)980 N (2)3×103 Pa考點3 壓強的增大與減小4. 【新情境·先進科技】我國高鐵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高鐵線路總長度居世界第一,為了提高高鐵的安全性和舒適性,下列相關描述不正確的是 ( ?。?br/>A. 鐵軌下鋪設枕木是為了減小壓強B. 高鐵車廂內的破窗錘一端做成錐形,便于增大壓強C. 站臺處設置安全線,是由于乘客靠近運行高鐵的一側空氣流速大壓強小D. 車廂座椅用軟質材料包裹,是為了增大壓強D考點4 液體壓強的特點5.(福建中考)在探究影響液體壓強因素的實驗中,用幾根一端封有相同橡皮薄膜的玻璃管進行實驗,在5號管中裝入鹽水,其他管中裝入水,如圖所示。(1)玻璃管下方薄膜鼓起的程度可反映液體________的大小。壓強(2)根據圖甲中三支相同玻璃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猜想:液體的壓強可能與液體的質量、重力、體積或________有關。(3)圖乙中,4號管上段更粗,下段與2號管粗細相同,兩管中水的總長度相同,發現兩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相同,可得: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質量、重力、體積都________。(4)圖丙中,5號管和2號管的液柱長度相等,利用5號管和2號管可探究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________是否有關。(5)為了探究液體長度對液體壓強的影響,選用2號管和6號管進行實驗,6號管水柱比2號管水柱長,實驗時需控制兩管水柱的________相等。深度無關密度深度考點5 液體壓強的分析與計算6.(山東濱州中考)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一質量為2 kg的實心小球和一薄壁圓柱形容器,容器中裝有水。現將小球輕輕放入容器后,小球浸沒在水中并靜止在容器底部,水未溢出。分別測出小球放入前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水,小球放入前后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p桌,如表所示。求:(ρ水=1×103 kg/m3,g取10 N/kg)(1)小球的重力;(2)小球放入前,容器中水的深度;(3)小球的密度。 考點6 液體壓強的應用7.(黑龍江牡丹江中考)如圖所示,排水管的U形“反水彎”是一個________。使用后,“反水彎”處會存有一定量的水,兩側水面是________的,可以有效阻擋排水管中的異味進入室內。連通器相平考點7 大氣壓強8.(山東泰安中考)關于下面四幅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 ?。?br/>A. 如圖甲,A管中水面上升,是因為流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B. 如圖乙,將豎直玻璃管傾斜,汞柱的長度不變C. 如圖丙,把水氣壓計從山下移到山頂,細管內的水柱下降D. 如圖丁,瓶中的水位能保持一定高度,是利用了連通器原理A9.(山東棗莊中考)下列生活中的現象均與大氣壓有關,其中一個利用的原理與另外三個不同的是 ( ?。?br/>C考點8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10.(湖南中考)下列實例中,應用了“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的是 ( )A. 用吸管吸飲料B. 用高壓鍋煮食物C. 茶壺的壺蓋留有小孔D. 火車站臺設置安全線D疑難點1 臺形容器的壓強11.(山東濟南天橋期末)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積和質量都相同的甲、乙兩平底容器,分別裝有深度相同、質量相等的不同液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r/>①容器對桌面的壓力:F甲>F乙②液體的密度:ρ甲=ρ乙③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甲>p乙④容器對桌面的壓強:p甲′=p乙′A. 只有①和③ B. 只有①和④ C. 只有②和③ D. 只有③和④練疑難D(1)1.3×103 Pa (2)2.2×103 Pa(共13張PPT)第十章 功與機械能章末復習1.(四川宜賓中考)如圖所示,一個物體被水平力F壓在豎直墻面時靜止,水平力減為F的三分之一時物體剛好勻速下滑,則靜止和勻速下滑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________(選填“相等”或“不相等”),下滑時水平力F對物體________(選填“做了”或“不做”)功。相等考點1 力是否做功的判斷練中考不做2.(山東淄博中考)如圖所示,AC>BC,在相同時間內把同一物體先后沿斜面AC、BC勻速推上頂端,推力分別為F1、F2,功率分別為P1、P2,在不考慮摩擦的情況下 ( )A. F1B. F1>F2,P1>P2C. F1=F2,P1=P2D. F1A考點2 功、功率的計算3.(天津中考)在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上,某企業展示了可穿戴的“外骨骼”機器人,如圖所示。參觀者戴上該設備,輕松地將50 kg的物體勻速舉高1 m,用時2 s,此過程中對物體做功________J,功率為________W。(g取10 N/kg)5002504.(廣東廣州中考)物體A重5 N,如圖1,A在水平拉力F1作用下,在水平面從M勻速直線運動到N用時3 s;如圖2,在A上放置一個砝碼,A在水平拉力F2作用下,在另一水平面從P勻速直線運動到Q用時2 s。(1)在MN、PQ段,A的速度分別為v1、v2,A所受的摩擦力分別為f1、f2,則v1________v2、f1________ f2。(均選填“>”“=”或“<”)(2)A從M運動到N,F1做的功為________J、功率為________W,A所受重力做的功為________J。<>0.30.105. (安徽中考)下圖是某次蹦極運動的精彩瞬間。若一游客從平臺上由靜止開始下落,從開始下落至第一次到達最低點的過程中,游客的 ( )A. 動能一直增大B. 重力勢能一直減小C. 機械能保持不變D. 機械能一直增大B考點3 機械能及其轉化6.(四川南充中考)體育課上小唐同學進行傳接排球訓練,他將球斜向上拋出,球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a、b、c、d為軌跡上的點,其中a、c兩點高度相同,不計空氣阻力,則球在a點的機械能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d點的機械能;球在a、b、c、d四點中________點的重力勢能最大。等于b7.(廣東中考)圖甲中過山車從A點出發,先后經過B、C、D、E點。過山車在B、C、D、E點的動能和重力勢能大小的示意圖如圖乙所示,則過山車的動能在________點最大,B點重力勢能的大小________E點動能的大小。在這個過程中,過山車的機械能是________(選填“變化”或“不變”)的。C等于變化8.(跨學科 體育)自由式滑雪運動員在比賽時的部分運動軌跡如圖所示,若不考慮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r/>A. 運動員在空中上升過程中動能增大B. 運動員在最高點時處于平衡狀態C. 運動員在空中下降過程中重力勢能增大D. 運動員在斜面上下滑過程中,機械能不守恒D練疑難疑難點1 機械能及其轉化的判斷9.(安徽黃山期末)如圖所示,a、b為豎直向上拋出的小石塊在上升過程中動能和重力勢能隨高度變化的兩條圖線(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小石塊在各點時的機械能均為2 JB. b圖線是動能隨高度變化的圖線C. a圖線是重力勢能隨高度變化的圖線D. 小石塊達到的高度可大于4 mA10.(山東濟南歷城期末,多選)如圖甲所示,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線運動,當物體受到的水平推力為F1時,物體運動的路程—時間圖像如圖乙所示;當物體受到的水平推力為F2時,物體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如圖丙所示。兩次推力的功率分別為P1、P2。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br/>A. F1=F2B. P1C. F1>F2D. P1>P2疑難點2 功和功率的相關計算AB(1)1 500 N (2)3×105 J (3)16 m/s(共14張PPT)第九章 浮力章末復習練中考考點1 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1.(湖南中考)小軍同學在做“探究影響浮力大小因素”的實驗時,他用彈簧測力計懸掛一個實心金屬塊,分別在下列四種情況下保持靜止(如圖所示)。請你幫助小軍同學回答以下問題:(1)圖乙中金屬塊所受浮力為________N。(2)比較甲、丙、丁三幅圖可得出結論:浮力的大小與________________有關。(3)比較____________三幅圖可得出結論: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0.4液體的密度甲、乙、丙考點2 探究浮力的大小2.(四川達州中考)某物理興趣小組利用彈簧測力計、水、小石塊(不吸水)、溢水杯、小桶、細線等實驗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排開的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1)如圖所示的甲、乙、丙、丁四個實驗步驟,最科學合理的實驗順序是_______________。(2)根據圖中的實驗數據可求出小石塊的密度為________kg/m3。(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3)興趣小組的同學換用不同的物體(不吸液體)或液體按科學合理的順序進行了多次實驗,由實驗數據得出F浮________(選填“>”“<”或“=”)G排,從而驗證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確性。丙、甲、丁、乙2.8×103=(4)圖丁步驟中,小石塊逐漸浸入液體的過程中(未接觸溢水杯),液體對杯底的壓強____________(選填“逐漸變大”“一直不變”或“逐漸變小”)。(5)如果換用密度小于液體密度的物體(不吸液體)來進行該實驗,則圖________步驟中可不使用彈簧測力計。(6)某同學每次進行圖甲步驟時,都忘記將溢水杯中的液體裝滿,其他步驟無誤,因而他會得出F浮________(選填“>”“<”或“=”)G排(小桶中液體所受重力)的結論。一直不變丁>考點3 阿基米德原理3.【新題型·圖表信息題】在某座長江大橋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向江中沉放大量的構件。如圖甲所示,某長方體構件以0.2 m/s的速度勻速吊入江水中,構件受到鋼繩的拉力、江水對構件的浮力隨時間的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構件剛浸沒時,下表面受到江水的壓強為________Pa,構件浸沒后勻速下降的過程中,所受的重力和鋼繩的拉力________(選填“是”或“不是”)一對平衡力,該構件的密度為________kg/m3。(已知江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2×104不是2.0×103考點4 物體的浮沉條件4. (山東青島模擬)甲、乙兩相同的容器中裝有體積相等的兩種液體,靜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將同種材料制作的實心物體A、B分別放入兩容器中,靜止時液面等高,如圖所示,則 ( )A. A的重力小于B的重力B. A受到的浮力大于B受到的浮力C. 甲杯中液體的密度小于乙杯中液體的密度D. 甲杯和乙杯的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相等B5.(山東泰安中考)兩個相同的容器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分別裝有甲、乙兩種密度不同的液體,且ρ甲>ρ乙;兩個體積相同的實心小球a和b在甲、乙兩種液體中靜止時的狀態如圖所示;兩容器內c、d兩點到容器底部的距離相等。設小球a和b的密度分別為ρa和ρb,質量分別為ma和mb,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a和Fb,c、d兩處的液體壓強分別為pc和pd。下列說法中 ( )①ρa>ρb?、趍aFb?、躳c>pdA. 只有①③正確 B. 只有②③正確C. 只有①④正確 D. 只有①③④正確D疑難點1 對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及應用6.【新情境·先進科技】“巔峰使命”珠峰科考項目組成功將自主研發的浮空艇從海拔4 300 m的營地升空到9 032 m,創造了浮空艇大氣科學觀測世界紀錄。假設在此前的一次實驗中,浮空艇(表皮很薄的氣囊)體積為9 000 m3,內部充有氦氣和空氣的混合氣體,其密度為0.2 kg/m3,浮空艇的表皮及外壁儀器艙總質量為2×103 kg,浮空艇用纜繩系在一輛錨泊車上(如圖),該浮空艇周圍空氣的密度為1.2 kg/m3,g取10 N/kg,纜繩的重力不計,儀器艙的體積可忽略不計。求:(1)浮空艇內氣體的質量;(2)浮空艇受到的浮力;(3)為了有效控制浮空艇,要求錨泊車的重力是纜繩拉力的3倍,則錨泊車的質量是多少?練疑難(1)1.8×103 kg(2)1.08×105 N(3)2.1×104 kgAD8.【新情境·生活實踐】小金把家里景觀水池底部的鵝卵石取出清洗。他先使一個重為10 N的空桶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將池底的鵝卵石撈出放置在桶內,桶仍漂浮在水面上。求:(不考慮撈出過程中帶出的水,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1)空桶漂浮在水面時所受浮力的大??;(2)將鵝卵石撈出放置在桶內時,水池水面高度與未撈出鵝卵石時相比會_______(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若此時桶排開水的體積為6.0×10-3 m3,求桶內鵝卵石的質量。(1)10 N (2)上升 5 kg 9.(四川自貢中考)小明做了一個探究雞蛋懸浮的實驗,他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個底面積為1.25×10-2 m2的厚度可忽略的圓柱形容器,向容器中注入0.2 m深的水,再拿一個雞蛋,用天平稱得其質量為5.5×10-2 kg,將它輕輕放入水中,發現雞蛋沉至容器底部,此時測得水面升高了4 mm(水未溢出)。然后,向容器中緩慢加食鹽并輕輕攪動,直到雞蛋恰好懸浮為止,求:(ρ水= 1.0×103 kg/m3,g取10 N/kg)(1)未放入雞蛋前,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和壓力大??;(2)當雞蛋懸浮時,雞蛋所受的浮力大小;(3)當雞蛋懸浮時,鹽水的密度。(1)2×103 Pa 25 N(2)0.55 N(3)1.1×103 kg/m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七章力與運動章末復習習題課件.ppt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九章浮力章末復習習題課件.ppt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八章壓強章末復習習題課件.ppt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十一章簡單機械章末復習習題課件.ppt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十二章小粒子與大宇宙章末復習習題課件.ppt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十章功與機械能章末復習習題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