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3 位置變化快慢的描述——速度AB一、坐標與坐標的變化量Δx =x2-x1=30m-10m=20m位移AB的大小為20m,方向沿x軸正方向。-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x/10m-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x/10mCB一、坐標與坐標的變化量Δx =x2-x1=-20m-30m=-50m位移BC的大小為50m ,方向沿x軸負方向。實驗:位移傳感器數字顯示列表、繪圖(勻速運動)曲線顯示(勻加速運動、勻減速運動、先勻減速后反向加速)3 位置變化快慢的描述——速度比較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一、相同時間的位移二、相同位移的時間二、速度:位移跟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v=Δx /Δt1、單位:米每秒(m/s或m·s-1)。常用單位:千米每時(km/h或km·h-1)厘米每秒(cm/s或cm·s-1)2、矢量。(1)方向:運動方向。(2)大小:在數值上等于單位時間內位移的大小。3、比值定義。(1)Δx一定,v∝1/Δt; (2)Δt一定,v∝Δx;(3)同一物體,速度由物體的運動情況決定,與Δx、Δt無關。比如勻速運動三、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1、平均速度:v=Δx /Δt,粗略(Δt越小越精確)實驗:光電門傳感器數字顯示列表平均速度如何變化?三、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1、平均速度:v=Δx /Δt,粗略(Δt越小越精確)。2、瞬時速度:Δt很小很小時,Δx /Δt叫t時刻的瞬時速度。3、平均速度到瞬時速度,量變到質變,為測量瞬時速度提供了途徑和手段。4、瞬時速度的大小叫速率。5、速度,根據上下文判斷:平均速度、瞬時速度、速率、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平均速率)。實驗:位移傳感器利用x-t圖求瞬時速度瞬時速度→時刻、位置→狀態平均速度→時間、位移→過程練習:區分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子彈以300m/s的速度槍口射出小球在第3s內的速度為5m/s汽車速度計顯示速度為90km/h高速公路標記最高時速120km/hO1234ABx/m例 物體從A點運動到時B點,第1秒內從0運動到2m處,第2秒內從2m處返回到A點,求:(1)第1秒內的平均速度;(2)第2秒內的平均速度;(3)2秒內的平均速度。例 有一身高為H的田徑運動員正在進行100m跑的比賽。 終點處,有一站在跑道旁邊的記者給他拍攝沖線動作。 記者使用的照相機的光圈(控制進光量的多少)是16??扉T(曝光時間)是1/60s,得到照片后,測得照片中的人的高度為h,胸前號碼上的模糊部分的寬度為L。由以上數據可以知道運動員的:A、運動時間B、 100m比賽過程中發生的位移大小C、運動員到達終點時的瞬時速度大小D、運動員100m的平均速度大小。BC例 一個作直線運動的物體,某時刻的速度是10m/s,那么這個物體( ) A、在這一時刻之前1s內的位移一定是10m B、在這一時刻之后0.1s內的位移一定是1m C、從這一時刻起10s內的位移可能是80m D、如果從這一時刻起物體開始作勻速運動,那么它連續通過900m位移,需要時間90sCD例 短跑運動員在100m競賽中,測得7 秒末的速度是9m/s,10秒末到達終點時的速度是10.2m/s,則運動員在全程內的平均速度是A、9m/s B、9.6m/s C、10m/s D、10.2m/sC例 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前一半時間內的平均速度是4m/s,后一半時間內的平均速度是8m/s,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5m/s C、5.3m/s D、4.5m/sA例 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的過程中,前一半位移內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一半位移內的平均速度是60km/h,則在全程內這輛汽車的平均速度是( )A、35km/h B、40km/hC、45km/h D、50km/hB速度與初中講的速度有何不同。速度是位移跟時間的比值,強調位置變化的快慢和方向。初中講的速度是路程跟時間的比值,即平均速率,只強調快慢,不管方向。速度的方向與位移方向的關系。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速度的方向,可以等效為極短時間內位移的方向,即軌跡的切線方向,即運動方向。8月19日作業1、完成全品練習冊P5-P62、預習第4節 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