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太湖縣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八年級地理期末測試卷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5小題,共50分。1.冬季西沙群島天氣炎熱,黑龍江沿岸卻冰天雪地,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 海陸位置 B. 緯度位置 C. 地表植被 D. 海拔高度2.我國幅員遼闊,土地顏色也隨地域不同而不同,被稱為“黃土地、黑土地”的分別是()A. 黃土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B. 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北平原C. 黃土高原、東北平原 D. 東北平原、黃土高原3.下面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措施中,不妥的是()A. 充分利用技術力量,提高礦產資源的利用率及產品附加值B. 大力發展第三產業C. 大量利用濕地建設工業新區D. 注重環境保護和產業發展的和諧同步讀甲、乙兩地景觀圖,完成下列題。4.形成甲地景觀的主要原因是()A. 修筑梯田 B. 水土流失 C. 開采煤礦 D. 取土燒磚5.為保護甲地環境,應采取的治理措施是()①植樹種草,增加植被覆蓋率②合理安排生產活動,退耕還林還草③杜絕放牧,禁止發展畜牧業④整修梯田、修筑擋土壩等工程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6.形成乙地景觀的主要原因是()A. 黃河下游水土流失嚴重 B. 河流挾帶的甲地泥沙在此沉積C. 黃河上游大量引水灌溉 D. 我國北方沙塵暴頻繁7.下面四幅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能正確反映北京氣候特征的是()A. A B. B C. C D. D讀“南方地區圖”,回答下列小題。8.下列關于南方地區范圍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小興安嶺以東 B. 內蒙古高原以南C. 云貴高原以東 D. 秦嶺—淮河—線以南9.下列各地形區中,位于我國南方地區的是( )A. 長江中下游平原、小興安嶺 B. 云貴高原、內蒙古高原C. 云貴高原、東南丘陵 D. 秦嶺、大興安嶺10.被稱為“魚米之鄉”和“天府之國”的地區分別是( )A. 東北平原、華北平原 B. 華北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區C. 長江三角洲地區、成都平原 D. 長江三角洲地區、東北平原11.澳門地處南海之濱,年平均氣溫約20℃,氣候宜人,其所屬的氣候類型是()A. 溫帶季風氣候 B. 亞熱帶季風氣候 C. 熱帶雨林氣候 D. 溫帶海洋性氣候自古以來,臺灣就是祖國的神圣領土。隨著《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實施,兩岸經貿往來不斷加深。讀“臺灣省示意圖”,完成下列題目。12.下列關于臺灣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氣候全部是亞熱帶季風氣候 B. 河流水量大,汛期短C. 農產品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 D. 臺灣的經濟特點與日本類似13.兩岸經貿往來中,距離臺灣省最近的省區是( )A. 浙江 B. 福建 C. 廣東 D. 江西最美的風景在路上。北京-烏魯木齊高速公路簡稱京新高速(G7),被“驢友”們譽為“世界最美色彩大道”。讀圖回答下列小題。14.G7高速沿途將邂逅林海綠、草原青、沙漠黃、戈壁灰、胡楊金、湖泊藍……影響以上風光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 氣溫 B. 降水 C. 緯度 D. 海拔15.與A地相比,銀川平原成為我國著名糧食產區的有利條件是()A. 冰川融水多 B. 引黃河水灌溉C. 雨熱同期 D. 年降水量大于800 mm16.與北京—烏魯木齊原有公路相比,京新高速公路的特點和建設意義是()①縮短京新間的里程②連接省區和城市較多③完善西部地區路網④帶動沿線旅游業發展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讀西氣東輸線路圖,完成下列題目。17.西氣東輸(一線工程)線路不經過( )A. 北方地區 B. 南方地區 C. 西北地區 D. 青藏地區18.西氣東輸工程( )A. 解決了新疆能源緊張問題 B. 帶動了新疆地區相關產業的發展C. 可把上海的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 D. 加劇了上海的大氣污染青藏高原號稱“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獨特的地理環境吸引著各地的人們前來旅游。據此,完成以下問題。19.近年來,自駕前往青藏地區的游客增多。與其他運輸方式相比,公路運輸( )①靈活性強②通達地方較廣③運輸量大④受地形限制較小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0.自駕途中,常看到的景觀是( )A. 肥沃黑土 B. 雪山巍峨 C. 駱駝成群 D. 椰林倒影21.當地牦牛肉等肉類食品比較豐富,反映出該地農業生產( )A. 以漁業為主 B. 以種植業為主 C. 以林業為主 D. 以畜牧業為主22.自駕者發現青藏地區農田大多分布在河谷或盆地中,原因是這里( )①森林茂密、植被條件好②海拔較低、熱量相對充足③水源豐富、便于灌溉④地形比較平坦、利于耕種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3.巍巍乎昆侖之巔,浩浩哉三江之源。天賦青藏高原,地域山水之戀。我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三江”指的是( )A. 長江、怒江、黃河 B. 長江、黃河、瀾滄江C. 珠江、黃河、雅魯藏布江 D. 瀾滄江、珠江、長江2020年11月10日“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作業深度達10909米。“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是我國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的載人潛水器,其核心部件的國產化率超過了96.5%,彰顯了一顆強大的“中國心”。據此完成下列小題。24.我國發展深海探測主要依賴于()A. 充足的能源保障 B. 雄厚的資金支持 C. 自主的核心技術 D. 發達的海洋運輸25.“奮斗者”號研制及海試的成功有利于我國()①加快建設海洋強國 ②不斷擴大領海寬度③探測地球深海環境 ④維護我國海洋權益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0分。26.(16分)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讀圖,川藏鐵路東起成都,西至拉薩,沿途經過A_________山脈。(2)規劃中的川藏鐵路,東起成都,西到拉薩,全長1629千米。因川藏鐵路的建設難度將大于青藏鐵路,而被譽為第二條“天路”。結合圖中信息,試分析建設川藏鐵路主要面臨哪些困難?(3)下列地理事物現象的描述中,與圖中鐵路沿線觀賞到的景觀特征不相符的是_________。A.雪峰連綿,冰川廣布B.民眾歡歌,青稞片片C.雪域牧場,氈房點點D.城鎮遍布,繁華熱鬧(4)本區種植業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帶。制約本區農業發展的主要氣候因素是_________。(5)青藏地區的青稞穗大粒飽,請你從氣候方面分析其原因。(6)5月27日上午11時,2020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資料顯示,珠穆朗瑪峰在緩慢增高,請從板塊學說方面解釋原因。(7)圖1中(陰影部分)為三江源地區,雪蓮和蟲草(一種藥材)是當地最受歡迎的旅游產品。簡要評價采挖雪蓮和蟲草對該區域發展的影響。(從利、弊兩方面分析)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10分)讀青藏地區略圖,完成下列問題。(1)青藏地區的工業城市主要分布在 ______ 。(2)林芝的主要工業部門是 ______ ,其發展該工業部門的原料與青藏地區 ______ (農業部門)密切相關。(3)該區域清潔能源比較豐富,如 ______ (列舉兩種),為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提供了保障。(4)青蕆地區有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濕地,這里有我國建立的 ______ 自然保護區。(5)關于青藏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小明說,該地區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應該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對此你是否同意,請說明理由。 ______ 。28.(12分)讀西北地區簡圖,完成下列各題。 圖1 圖2(1)西北地區主要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地形以高原和 (填“平原”或“盆地”)為主。(2)處是 高原,所在的 自治區是我國陸地面積最大的一個省級行政單位。(3)處是我國最大的 盆地,此處因為 ,降水稀少,成為我國極端干旱的地區。(4)觀察圖乙中交通、聚落的分布情況,出現這種分布情況的最主要原因是( )A.這些地方降水豐富B.因冰雪融水,這些地方水源較充足C.這些地方地形平坦D.這些地方瀕臨海洋,對外交通發達(5) 是一種古老的引水工程,長期為地區綠洲居民所利用。(6)處油氣資源十分豐富,目前,該地已建設十幾座大型油氣田,并通過西氣東輸工程將天然氣從這里運送到我國東部地區,請簡述西氣東輸工程對輸出地和輸入地的影響。29.(12分)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黃土高原是中國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世界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區。下面分別為黃土高原位置和年等降水量線分布示意圖、當地傳統民居示意圖。(1)黃土高原位于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大致位于太行山以西、烏鞘嶺以東、_______(山脈)以北、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2)黃土高原地處沿海向內陸的過渡地帶,降水空間分布的總趨勢是_________________。(3)黃土高原經過流水的長期侵蝕,形成了千溝萬壑的自然景觀,是世界上________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為改善自然環境,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圖中R河為________,流經黃土高原后,該河成為世界上________量最大的河流。(5)黃土高原礦產資源豐富,尤其煤礦、鐵礦儲量大,因此________地位突出。(6)黃土高原孕育了黃土地獨特的文化,上圖所示的________是當地特有的傳統民居。太湖縣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地理期末測試卷答案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5小題,共50分。1---5 BCCCBC 6--10 BCDCC 11---15BDBBB 16---20CDBBB 21---25DDBCD二、綜合題:共50分。26.(16分)(1)橫斷(2)沿線山高谷深、地形崎嶇,且處在板塊交界處,地質條件復雜。(3)D(4)氣溫(5)太陽光照強,晝夜溫差大。(6)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二者碰撞擠壓隆起,使得珠穆朗瑪峰不斷抬升。(7)利:增加當地居民收入,帶動經濟發展 弊:發生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導致生態環境惡化(4分)27.(10分)(1)交通線附近(公路、鐵路附近);(2)紡織工業;畜牧業;(3)地熱能、太陽能;(4)三江源;(5)同意。青藏地區地處高寒地帶。自然環境脆弱,一且破壞,難以修復;青藏地區是我國大江大河的發源地,應該保護該地區的生態環境;青藏地區是珍稀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應該保護該地區的生態環境。青藏高原位于我國西南部,面積約230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高山終年積雪,冰川縱橫。冰雪消融后,成為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由于海拔高、云層薄,成為我國年太陽輻射最高的區域。同時由于海拔高、氣溫低,種植業以河谷農業為主。本題考查青藏地區的相關知識點,理解答題即可。28.(12分)(1)盆地 (2)內蒙古 新疆維吾爾 (3)塔里木 深居內陸,遠離海洋,且周圍山脈環抱(4)B (5)坎兒井 (6)輸出地:可以增加收入和就業機會。輸入地:有利于緩解能源緊張、改善空氣質量。29.(12分)(1)秦嶺(2)自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或東南多,西北少)(3)水土流失 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植樹種草等) 緩坡地建梯田(坡腳修擋土壩;建淤地壩等)(4)黃河 含沙(5)煤炭工業(或鋼鐵工業)(6)窯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