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雷鋒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7月期末化學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我國科學家在尋找“點擊反應”的砌塊過程中,發現一種新的化合物,結構如下圖所示,其中X、Y、Z和W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與W是同一主族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元素電負性:Z>Y>W B.簡單氫化物沸點:X>Y>WC.簡單離子半徑:Z>Y>X D.X、W氧化物的水化物均為強酸2.《本草綱目》中“石堿”條目下記載:“彼人采蒿蓼之屬……曬干燒灰,以原水淋汁……久則凝淀如石……浣衣發面……”石堿的主要成分為。某同學按照如圖所示流程制備少量石堿,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過程①涉及氧化還原反應B.加水溶解時可適當加熱,以增大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C.的熱穩定性很差,受熱易分解生成D.圖示方法的不足之處有二氧化碳排放較多和原料來源受限制等3.以下物質間的轉化通過一步反應不能實現的是A. B.C. D.4.化學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水結成冰,水分子之間的間隙減小B.火是等離子體,其中只含有陰離子和陽離子C.光導纖維中的二氧化硅為共價晶體D.三星堆青銅大面具,其表面的銅綠主要是析氫腐蝕的結果5.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層都滿足 8 電子穩定結構的是A.HCl B.CH4 C.BF3 D.PCl36.下列物質的電離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 B.C. D.7.下列離子在指定條件下的溶液中,一定能共存的是A.在加入鋁粉能產生氫氣的溶液中:、、、B.使石蕊變紅色的溶液中:、、、C.加入Na2O2的溶液中:、、、D.澄清透明溶液中:、、、8.下列實驗的顏色變化中,與氧化還原反應無關的是實驗 現象A 銅絲插入濃硝酸中 立即產生紅棕色氣體B K2S溶液滴入AgCl濁液中 濁液中有黑色沉淀產生C 濃硝酸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變紅,隨后褪色D K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 立即產生白色沉淀,迅速變為灰綠色,最后變為紅褐色A.A B.B C.C D.D9.室溫下,通過下列實驗探究NaHS溶液的性質。實驗 實驗操作和現象1 向0.1 mol·L-1NaHS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試劑,溶液變紅2 向0.1 mol·L-1 NaHS溶液中加入等體積0.1 mol·L-1 NaOH溶液充分混合3 向0.1 mol·L-1 NaHS溶液中通入過量氯氣,無淡黃色沉淀產生4 向0.1 mol·L-1 NaHS溶液中滴加過量CuCl2溶液,產生黑色沉淀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0.1 mol·L-1NaHS溶液中:c(S2-)>c(H2S)B.實驗2所得溶液中:c(Na+)=c(S2-)+c(HS-)+c(H2S)C.實驗3說明HS-不能被氯氣氧化D.實驗4反應靜置后的上層清液中有c(Cu2+)·c(S2-)=Ksp(CuS)10.下列有關鐵及其化合物的實驗方案,對應的現象和結論都正確的是實驗方案 現象 結論A 將紅熱的鐵與水蒸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反應結束后,將磁鐵靠近產物 反應結束后有黑色固體生成,且該固體被磁鐵吸引 鐵與水蒸氣在高溫下反應,生成Fe3O4B 取5mLFeCl3溶液于試管中,逐滴加入Na2SO3溶液至過量。再加入過量稀鹽酸和BaCl2溶液 加入稀鹽酸前,溶液由黃色變為紅棕色。加入稀鹽酸和BaCl2溶液后產生白色沉淀 Fe3+和既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也發生雙水解C 為了驗證Fe2+的還原性,取FeCl2溶液于試管中,加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紫色褪去 Fe2+具有還原性D 向少量蒸餾水的試管里滴加2滴K3[Fe(CN)6]溶液,然后再滴加2滴硫氰化鉀溶液 溶液變血紅色 CN-與Fe3+的配位能力小于SCN-A.A B.B C.C D.D11.高分子Y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溫敏性聚肽高分子,其合成路線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G與X生成Y的過程中有加聚反應發生B.一定條件下,X水解可得到E和FC.X中有1個氨基和m個酰胺基D.E中存在手性碳原子12.25℃時,向20 mL 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NaOH溶液,pH變化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由a點pH可知CH3COOH的電離常數Ka ≈10-4.8B.b點溶液中微粒濃度:c(Na+)>c(CH3COO-)>c(H+)C.c點溶液中微粒對水的電離平衡的促進與抑制程度相同D.a點→d點的過程中n(CH3COO-)持續增大13.工業上利用和制備,相關化學鍵的鍵能如下表所示:鍵鍵能 745 436 462.8 413.4 351已知:①溫度為時, ②實驗測得:,,、為速率常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時,密閉容器充入濃度均為的、,反應至平衡,則體積分數為B.反應C.若溫度為時,,則D.時,若向平衡后的體系中再充入、、各,此時14.如圖為一種結構有趣的“糖葫蘆”分子,其中W、X、Y、Z四種元素位于同一主族的相鄰周期。X的電負性大于Z,工業上利用沸點差異從空氣中分離出Y的單質。是短周期元素。與Y的價電子數之和與的質子數相同,與的電子結構相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簡單離子半徑:B.X的第一電離能在同周期元素中排第三C.簡單氫化物鍵角:D.已知電負性,則水解生成和二、解答題15.濃鹽酸是一種化學實驗室常用的試劑。實驗用濃鹽酸一般質量分數為37.0%。(1)用濃鹽酸配制100mL濃度為0.100 mol/L的稀鹽酸,下列操作錯誤的有。A.濃鹽酸稀釋 B.上下顛倒搖勻 C.定容 D.用蒸餾水洗滌燒杯和玻璃棒A.A B.B C.C D.D(2)寫出濃鹽酸與MnO2混合加熱生成MnCl2和Cl2的離子反應方程式。(3)在用濃鹽酸與MnO2混合加熱制氯氣過程中,發現氯氣不再逸出時,固液混合物中仍存在鹽酸和MnO2。①關于MnO2剩余的原因,該小組提出如下猜想:猜想ⅰ.隨著反應進行,c(H+)降低,Cl-的還原性減弱,不能被MnO2氧化猜想ⅱ.隨著反應進行,c(H+)降低,MnO2的氧化性減弱,不能氧化Cl-。猜想ⅱi.隨著反應進行,c(Cl-)降低,Cl-的還原性減弱,不能被MnO2氧化。猜想iv.隨著反應進行,c(Mn2+)升高,MnO2的氧化性減弱,不能氧化Cl-。該小組設計原電池裝置驗證上述猜想。恒溫裝置未畫出。每組實驗前都將電池裝置放電至無明顯現象且電流表歸零為止。組別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實驗反思與評價i 向右側燒杯中滴入幾滴濃鹽酸 該操作不能驗證猜想i,理由是① 。ii 將實驗步驟補充完整:② 。 預測現象:③ 。 猜想ii成立 正極的電極反應方程式為④ 。……iv 在驗證了猜想i不成立、猜想ii和iii均成立以后,向左側燒杯中加入⑤ ,(填化學式)向右側燒杯中加入⑥ 。(填化學式) 電流表幾乎無示數 猜想iv成立16.某研究小組利用下圖裝置制備“84”消毒液并探究的化學性質。回答下列問題:(1)盛裝濃鹽酸的儀器名稱是 ,寫出裝置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裝置B的作用是 。(3)取裝置C中制得的“84”消毒液于試管中,滴入硫酸溶液,觀察到黃綠色的氣體產生,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4)裝置D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說明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 。(5)某運輸液氯的槽罐車發生泄漏,如果當時你在現場,你應該往哪里撤離? (填“高坡上”或“低洼處”)。消防官兵趕到現場后,立即向彌漫氯氣的空中噴灑石灰水,寫出有關物質之間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7.氮、氧及其化合物在工農業生產等方面有著重要應用。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元素第一電離能N O(填“>”或“<”或“=”)。(2)肼(N2H4)可用作火箭燃料等,它的沸點遠高于乙烯(C2H4)的原因是: 。(3)尿素()中碳原子雜化類型 ;離子的空間構型為 。(4)氨氣極易溶于水的主要原因是 。(5)H2O的鍵角 NH3的鍵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判斷依據是 。18.綜合利用化石燃料,提高利用率,有助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回答下列問題:Ⅰ.利用-干重整反應不僅可以對天然氣資源綜合利用,還可以緩解溫室效應對環境的影響。該反應一般認為通過如下步驟來實現:①②上述反應中C(ads)為吸附活性炭,反應歷程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1)-干重整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選用、、、、的關系式表示反應熱),反應Ⅱ是 (填“慢反應”或“快反應”)。(2)在恒壓條件下,等物質的量的(g)和(g)發生干重整反應時,各物質的平衡轉化率隨溫度變化如圖所示。已知在干重整中還發生了副反應: ,則表示平衡轉化率的是曲線 (填“A”或“B”),判斷的依據是 。Ⅱ.在一密閉容器中,通入1mol 和3mol (g)發生甲烷的水蒸氣重整反應。甲烷的水蒸氣重整涉及以下反應:③④(3)如圖所示,壓強為kPa,溫度低于700℃時,加入CaO可明顯提高平衡體系混合氣中的物質的量,原因是 。(4)500℃時,反應相同時間后測得的轉化率隨壓強的變化如圖所示。則圖中E點和G點的濃度大小關系為c(G) c(E)(填“>”“<”或“=”),結合兩圖中的相關數據,計算此溫度下反應③的壓力平衡常數 (用分壓代替濃度,分壓等于總壓×物質的量分數,列出計算式,無需化簡)。(5)我國科技工作者發明了一種電化學分解甲烷的方法。其電化學反應原理如圖所示。請寫出Ni-YSZ電極上發生的電極反應方程式 。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雷鋒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7月期末化學試題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B C D D D B D B題號 11 12 13 14答案 B B C D15.(1)AB(2)MnO2+4H++2Cl-Mn2++Cl2↑+2H2O(3) 加入濃鹽酸同時增大了右側燒杯中的c(H+)和c(Cl-),從而無法判斷猜想i成立還是猜想iii成立 向左側燒杯中滴入少量濃硫酸 電流表指針有偏轉(或示數增大),右側燒杯中產生黃綠色氣體 MnO2+4H++2e-=Mn2++2H2O MnSO4 NaCl16.(1) 分液漏斗 (濃)(2)除去氯氣中的(3)(4) 溶液先變紅后褪色(5) 高坡上17.(1)>(2)肼分子間存在氫鍵,乙烯分子間無氫鍵(3) sp2 V形(4)氨分子能與水分子間形成氫鍵;氨氣是極性分子;氨氣能與水反應(任意作答兩點即可)(5) 小于 H2O中O和NH3中N均為sp3雜化,O有兩對孤電子對,N有一對孤電子對,孤電子對越多,排斥力越大,鍵角越小18.(1) +=2CO+ 2H2 =E3-E1 快反應(2) B CO2的轉化率大于(3)加入CaO和反應使濃度降低,反應④平衡正向移動,平衡體系混合氣中H2的物質的量增大(4) >(5)CH4-4e-+2O2-=CO2+2H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