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安市2025年高2023級第零次診斷性模擬考試地理試題一、單選題J集團本部位于有“中國鎳都”之稱的甘肅金川,1959年正式成立,是中國最大的鎳金屬生產企業,肩負我國主要鎳資源供給的重任。2010年,J集團在廣西防城港建立了利用境外原料的銅鎳冶煉基地,由純內陸型向內陸加沿海型轉變。近年來,該集團在印尼、南非等國設立生產基地,形成“金川—境內—海外”跨國經營格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J集團在防城港建廠時,選擇沿海布局而非繼續依托金川內陸區位,其深層戰略考慮是( )A.響應西部大開發政策,平衡區域發展 B.利用沿海區位,構建雙循環供應鏈體系C.降低國內市場運輸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 D.擺脫對金川鎳礦資源的依賴,實現原料多元化2.從產業安全角度分析,J集團海外生產基地(印尼、南非)的主要功能是( )A.高端產品研發與技術輸出 B.資源勘探與初級原料生產C.產業鏈下游深加工與品牌營銷 D.關鍵原料儲備與應急供應伊朗僅有13000km長的鐵路,不足公路的十分之一,航空交通發展很快,伊朗政府計劃對鐵路進行大改造。目前,中國企業參與承建的德黑蘭-馬什哈德鐵路電氣化改造項目已經開工,這條鐵路將融入伊朗的東西鐵路網絡,并且成為新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伊朗公路交通事故發生頻率很高,可能的原因是( )A.城鎮化水平高 B.風沙活動頻繁C.人口密度大 D.行駛速度快4.伊朗鐵路建設落后而航空交通發展較快的原因是( )①航空運輸成本低 ②地形起伏③沙漠面積廣 ④鐵路運輸連續性差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伊朗建設德黑蘭-馬什哈德段鐵路考慮的主要因素是( )A.市場 B.沙漠 C.技術 D.地形下表為我國四省(區)水稻、小麥、棉花和甜菜播種面積(單位:千公頃)數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農作物/省區 ① ② ③ ④河北 2420 623 18 92黑龍江 295 0 111 1825新疆 728 1269 95 65江西 12 66 0 32276.表中②代表的農作物是( )A.棉花 B.甜菜 C.水稻 D.小麥7.江西省無農作物③分布的主導因素是( )A.地形 B.氣候 C.市場 D.交通8.與河北省比較,黑龍江省農作物④分布面積更大的主要原因是( )A.平原面積廣大 B.土壤深厚肥沃 C.機械化水平高 D.灌溉水源充足攀枝花地處橫斷山區干熱河谷,曾經因環境惡劣,農業落后。通過土壤改良、培育種苗等措施,如今攀枝花成為特色蔬菜和水果基地。目前當地熱帶水果種植面積達70萬畝,但不同年份種植面積時有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攀枝花地處亞熱帶,卻能夠適應大多數熱帶水果生長的自然原因是( )A.光照充足 B.土壤肥沃 C.水分充足 D.熱量豐富10.與海南相比,攀枝花種植熱帶水果銷往成都的優勢是( )A.雨水充沛,水果水分足 B.緯度較低,土地單產高C.上市較晚,可錯峰銷售 D.地價低廉,產品售價低11.攀枝花熱帶水果種植面積時有變化的原因是( )A.水熱條件變化 B.土壤肥力降低 C.交通通達度低 D.市場需求變化近年來,“紅色(色彩紅亮)”農業賦予了新疆炫目的色彩,其中“地膜+滴灌”的農業生產技術更是給新疆農業帶來了重大突破。下圖為新疆主要紅色作物分布及種植面積(單位:萬畝)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下列關于新疆紅色作物分布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盆地邊緣和山麓地區 B.河谷地帶和盆地內部C.山前洪積平原和盆地內部 D.盆地邊緣和山頂13.新疆發展“紅色產業”的特別重要的地理環境要素是( )A.氣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14.“地膜+滴灌”技術的采用主要改善了( )A.光照和水分 B.土壤和熱量 C.熱量和水分 D.溫度和降水芒康盆地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下左圖),橫斷山脈北緣,平均海拔約4300米。研究顯示,距今6600萬年以來,芒康盆地所在的藏東南地區不斷抬升。5000萬年前高度為700多米。約3600萬年前高度為3800米,此時芒康盆地形成雙峰型降水特征(下右圖)。到了第四紀(258萬年前)現代季風氣候基本形成。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芒康盆地在距今約5000萬年前是一片炎熱干燥的沙漠,推測其主要原因是( )A.高原阻擋水汽 B.副熱帶高壓控制 C.山地焚風效應 D.地處內陸水汽少16.3600萬年前芒康盆地的典型植被最可能是( )A.常綠硬葉林 B.常綠闊葉林 C.高山針葉林 D.高山灌木林二、綜合題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崇明區是上海郊區規模最大的水稻產區,曾經出現“有田無耕、有機無田、機械故障維修不及時”的尷尬局面。2022年,在市政府支持下崇明區積極整合全區農機資源,建立農機線上平臺,讓農機、農機手、水稻生產等信息實時在平臺共享。下圖為上海崇明區位置示意圖。(1)從水源的角度,分析崇明區水稻種植的有利區位條件。(2)說明崇明區建立農機線上平臺的上海因素。(3)簡述崇明區農機線上平臺對當地水稻生產的有利影響。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中國家庭能源消費比重已占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的1/10左右,家庭能源消費日益成為中國能源消費的重要增長點,把握家庭能源消費時空特征,判別家庭能源消費影響因素,有助于加快構建現代能源體系、推進能源低碳轉型以及“雙碳”目標的實現。圖一是1995-2021年中國家庭能源消費結構,圖二是1995-2021年城鄉家庭能源消費情況。(1)據圖描述中國家庭能源消費變化特征。(2)指出影響中國家庭能源消費的因素。(3)圍繞家庭能源消費,說明政府如何助力“雙碳”目標實現。19.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亞東河谷(圖甲)地處喜馬拉雅南坡中部,大致呈南北走向,距離孟加拉灣大約300km,該區域雨量充沛,植被茂密。亞東河谷的降水呈現明顯的季節變化和日變化特征。圖乙示意亞東河谷季風爆發前期和季風期平均降水隨海拔高度的變化。(1)簡述亞東河谷地形對當地大氣環流的影響。(2)與季風爆發前期相比,季風期亞東河谷平均降水量隨海拔高度變化不同,分析其原因。(3)亞東河谷較高海拔處季風期降水日變化特征表現為有下午和夜間兩個降水峰值,對此作出合理解釋。參考答案1.B 2.B3.B 4.C 5.A6.A 7.B 8.D9.D 10.C 11.D12.A 13.A 14.C15.B 16.A17.(1)①夏季風和臺風帶來豐富水汽,降水豐富;②長江入海口,灌溉水源充足。(2)①上海信息技術發達,提供技術支撐;②經濟發達,保障平臺建設資金;③政策引導支持,信息技術人才豐富。(3)①提高水稻生產的機械化水平;②便于水稻生產和管理,提高其生產效率;③有利于擴大水稻種植面積,提高其產量。18.(1)1995 - 2021 年中國家庭能源消費總量整體呈上升趨勢 ;能源消費結構方面,煤的占比逐漸降低,油品、天然氣、熱力、電力等占比呈上升趨勢,能源消費結構不斷優化 。(2)家庭收入水平提升;人口數量增加;居民對生活品質追求提高;節能技術、新能源技術發展。(3)政府出臺鼓勵家庭節能的政策;增強節能意識,普及節能知識和方法;完善能源供應基礎設施;加強對能源市場監管,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19.(1)當地盛行西南風,山谷呈南北走向利于西南暖濕氣流沿谷地向高海拔地區爬升;山高谷深,易受山谷風影響形成局地大氣環流。(2)季風期的水汽更加充足,降水總量大;季風期西南季風強盛,將水汽輸送至海拔更高的區域,降水峰值出現的高度較高。(3)下午,河谷谷風強烈,自南向北流動的谷風在較高海拔處產生降水。夜晚,河谷山風盛行,谷底暖氣團被迫抬升,在較高海拔處產生降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