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第二學期期末學業質量檢測七年級地理試題 參考答案及評分說明第Ⅰ卷(選擇題 共 50 分)一.選擇題1D 2C 3A 4B 5D 6A 7C 8A 9C 10B 11C 12A13A 14C 15D 16B 17B 18C 19D 20B 21D 22A 23B 24D 25C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 50 分)二.非選擇題26.(11 分)(1)地形復雜多樣(1分),山區面積廣大(1 分);地勢西高東低(1 分),呈階梯狀分布(1分)(2)受我國地勢影響,我國的大江大河多自西向東流(1分);在階梯交界處(在上游山區),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資源豐富。(1分)(3)有利于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深入內陸帶來降水。(1 分)(4)我國山區面積廣大。山區地形崎嶇,不利于交通線路的建設,交通建設成本較高(1分);我國西部多高原山地,東部多平原丘陵,所以交通線路分布是東密西疏(1 分)。(5)我國地形復雜多樣,有利于農業多種經營(1分);山區面積廣大,平原少,耕地資源少,不利于種植業的發展(1 分)。27.(10分,每空 1分)(1)A 賀蘭山(2)太平 溫暖濕潤(3)A(4)除青藏高原外,全國普遍高溫(南北普遍高溫)(5)大 40℃(6)廣州 夏秋(夏季)第 1 頁 共 2 頁28.(11 分,每空 1 分)(1) 400 毫米 半濕潤 高(大)(2) 旱地 溫帶季風 大 水資源(3) 機械化 人工(生產)(4)兩種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只答觀點不說理由或理由不正確均不得分。贊同:建設高標準農田不僅能提高土地利用率,還能通過引入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灌溉系統,改善土壤質量,增加作物產量。這有助于緩解糧食安全問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改善農民生活水平。不贊同:西北地區水資源匱乏,生態環境脆弱。建設高標準農田可能會加劇水資源緊張,甚至引發環境問題。同時,大規模的農田開發還可能對當地生態造成破壞,影響生物多樣性。29.(6 分)(1)喜溫、喜濕、怕澇。(3分)(2)經濟:促進經濟發展;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任答一條即可,1分)社會:提供就業崗位;增加收入;(任答一條即可,1分)生態:涵養水源;保持水土。(任答一條即可,1 分)30.(12 分)(1)地形平坦,耕地豐富;夏季高溫,熱量條件較好;降水較多,河流較多,水源豐富(每條 1分,滿分 3 分)(2)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明顯,河流含沙量減少;小浪底水利樞紐等攔沙減淤效果明顯,河流含沙量降低;黃河沿岸大量引水導致黃河入海水量減少等(任意 2條,須包含黃河含沙量減少和黃河入海水量減少兩個方面,意思相近即可)(3)夏季氣溫高;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有機物積累;氣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充足;(每條 1分,滿分 2 分)(4)煙臺地區緯度較高,冬季寒冷(緯度因素 1分);冬季盛行西北風,經過渤海時,攜帶大量水汽(水汽條件 1分)。當攜帶水汽的冷空氣遇到半島上的山地(丘陵 )迎風坡,降雪豐富(地形因素 1 分)。(3分,意思相近即可)(5)改造低產田,變低產田為高產田;培育高產品種;培育耐鹽堿品種;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水利設施,改進灌溉方式,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加大政府補貼,保障農民權益,提高農民種地積極性;推廣機械化等。(每條 1 分,滿分 2 分,所提建議與材料四關系不大針對性不強的,不給分)第 2 頁 共 2 頁2024一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學業質量檢測6.我國美食豐富的原因()A,自然環境差異較大B.外來文化入侵C.人口分布差異明顯D.風俗習慣的差異2010年和2020年我國分別進行了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讀國,完成下面小題,七年級地理試題⑤溫提示:第六次康知著面131本試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用時60分鐘。考試結束后,將試5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座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思卡規定的位置上。■。一1夢人口回5-歲人口 @歲及以上人日3第I卷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7.兩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比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A.不變B.下降C.上升D.最大4第Ⅱ卷必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的8.針對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特點,2021年我國開始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的政位置,不能寫在試題卷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策,這將有利于()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A。緩解人口老齡化現象B.人口均勻分布C.調節男女比例D.降低人口出生率第I卷(選擇題共50分)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脈縱橫交織,地形復雜多樣。下困為我國三短階稀示意圖。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每題四個選項,只有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讀圖完成下面小題。“你見過什么樣的中國?是960萬平方千米的遼闊,還是300萬平方千米的澎料?是四9.構成我國地形骨架的是()季輪轉的天地,還是冰與火演奏的樂章?”這是紀錄片《航拍中國》的片頭。A.高原B.平原C.山脈D.丘陵完成下面小題,10。下列山脈既是第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又81.“960萬平方千米的遼闊”,這句話表明我國()是東西走向的是()A.地跨寒、溫、熱三帶B.是一個內陸國C.河流湖泊數量眾多D.陸地面積廣闊A.祁連山B.昆侖山C.大興安齡D.巫山2.“300萬平方千米的澎海”為我國提供了()11.有這樣一座山脈,山之東是一望無際的華①充足的水資源②便利的海運條件③大量的海產品④豐富的油氣資源北平原,山之西是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山之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東是河北省的領地,山之西是山西省的范圍,3.我國冬季北方和南方形成“冰與火”的差異,主要的影響因素是《)這座山是()A.雪峰山B.橫斷山C.太行山D.昆侖山A,緯度位置B.海陸位置C.地形地勢D.人類活動12.位于甲地的我國最大的平原是()讀“中國美食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A.東北平原B.華北平原C.長江中下游平原D.河套平原4.圖中“釀皮”、“三杯雞”、“驢肉”進入深秋,長沙濱河路兩旁的梧桐樹美出天際,“腸旺面”所在省區的簡稱依次是()成為眾多網友的打卡地。梧桐樹是一種觀賞價值A.青、滇、冀、黔極高的樹種,春溫暖濕潤氣候,入秋后梧桐葉變B,青、贛、冀、貴成橙黃色,此時為最佳觀賞期。讀梧桐樹主要分C.青、贛、晉、湘布區圖,完成下面小題。D.甘、粵、陜、川13.讀圖可知,梧桐樹主要分布在()5.圖中以“大盤雞”為特色美食的省區A.季風區B.熱帶地區主要的少數民族是()C.半濕潤地區D.高海拔地區A.高山族B.蒙古族14梧桐樹所屬的植被類型是()C.藏族D。維吾爾族A,常綠闊葉林B.常綠硬葉林七年級地理學科試卷共8頁(第1頁)七年級地理學科試卷共8頁(第2頁)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2025 學年第二學期期末七年級地理學業質量檢測 七年級地理答案.pdf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地理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