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河北省邯鄲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地理試題一、單選題2026年第25屆冬奧會將在意大利舉行,米蘭主要承辦室內冰上項目、開幕式,科爾蒂納丹佩佐、利維尼奧主要承辦雪上項目。圖示意第25屆冬奧會承辦城市的地理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米蘭能承辦開幕式,主要是因為當地( )A.城市歷史悠久 B.氣候溫和濕潤 C.基礎設施完善 D.山水風光秀麗2.與米蘭相比,科爾蒂納丹佩佐能夠舉辦雪上項目,主要取決于( )A.緯度 B.海陸位置 C.大氣環流 D.地形地勢3.意大利首都羅馬未承辦冬奧會,可能主要是因為其( )A.城市職能多樣 B.土地成本較高 C.遠離山區場館 D.市區環境嘈雜羅浮山為嶺南文化名山,坐落在惠州市博羅縣。近期,惠州市區某商圈利用低效土地,將其打造成文旅熱門目的地,憑借拔地而起的山林景觀、具有地域特色的動植物、唯美夢幻的燈光夜景,讓人仿佛“穿越”到了羅浮山仙境(如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與羅浮山下相比,該文旅項目選址惠州市區,主要是為了( )A.豐富城市景觀 B.接近客戶群體 C.拓展經營空間 D.引導文旅融合5.該項目用地的前身最可能為( )A.露天停車場 B.公園綠地 C.時尚步行街 D.紀念廣場探索建立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對平衡主產區和主銷區的利益差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從虛擬水(指糧食生產所消耗的水資源)的視角看,糧食主產區能夠獲得主銷區的生態補償。下表示意虛擬水視角下安徽省獲得的糧食生態補償。據此完成下面小題。補償主體 補償額度/億元甲 1170.25湖南省 542.60江西省 344.51廣東省 303.10云南省 252.25廣西壯族自治區 249.986.甲省級行政區最可能為( )A.青海省 B.湖北省 C.山東省 D.黑龍江省7.同為糧食主產區的江西省需要向安徽省支付虛擬水生態補償,主要是因為江西省從安徽省調入( )A.水稻 B.小麥 C.玉米 D.大豆8.為完善省際橫向生態補償機制,首先需要( )A.提高糧食生產規模化水平 B.完善省際交通基礎設施C.推動糧食主產區土地流轉 D.建立生態成本評估機制臺風自身可以抽吸暖濕氣流輻合。2018年第14號臺風“摩羯”8月14日北上影響山東期間,在臺風東南側魯中以東地區出現了臺風外圍螺旋雨帶,導致多地出現強降水。下圖中甲為臺風外圍螺旋雨帶,該雨帶從14日20時持續到15日8時。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根據空間位置,推測臺風外圍螺旋雨帶成因類似( )A.氣旋雨 B.鋒面雨 C.對流雨 D.地形雨10.隨著臺風“摩羯”向北移動,臺風外圍螺旋雨帶( )①向北延展 ②向南延展 ③強度增加 ④強度減弱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本次臺風外圍螺旋雨帶持續期間( )A.地面輻射先增強、后減弱 B.大氣輻射先增強、后減弱C.太陽直射點逐漸向東移動 D.太陽直射點緩慢向南移動極地海洋中的冰間湖是指在達到結冰溫度的天氣條件下,仍長期或較長時間保持無冰或僅被薄冰覆蓋的區域。通常情況下,水體鹽度越高,冰點越低。下圖示意南極阿蒙森海冰間湖面積和產冰量的季節變化。研究表明,持續的產冰能夠維持冰間湖的存續。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9—10月,冰間湖產冰量減少,主要是因為( )A.冷鋒過境增加 B.凍結范圍擴大 C.海水鹽度上升 D.海一氣溫差減小13.持續的產冰對維持冰間湖的作用機制體現在( )①釋放熱量 ②提高鹽度 ③減少反射 ④吸收太陽輻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某研究團隊在庫木塔格沙漠邊緣某沙丘處設置七個采樣點,監測采樣點上方0.05m、0.22m的風速,并觀測記錄其邊緣平坦戈壁表面對照組的風速(如圖)。該沙丘屬于風積地貌,由粗砂和細礫沉積物組成,脊線近似平行排列,大致與當地的主風向垂直。迎背風坡不同坡位風速的差異是影響該沙丘形態的主要因素。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該沙丘采樣點P3至P5之間0.05m高度風速曲線與沙丘邊緣戈壁0.05m高度風速曲線基本重合,表明P3至P5之間( )A.風速較大 B.挾沙能力較強 C.地形平坦 D.物質組成均一15.該沙丘上部坡度大,下部坡度小,根本原因是( )A.迎風坡搬運作用強 B.迎風坡堆積作用弱C.背風坡搬運作用弱 D.背風坡堆積作用強16.若周邊無持續沙源供給,可能導致該沙丘高度下降的條件是( )A.物源粒徑增大 B.地表水分增加C.平均風速加大 D.背風坡坡度變緩二、綜合題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喀麥隆大量農民和牧民遷往本國北部地區,尋找適合耕種和放牧的土地,部分土地兼顧耕種和放牧,兩者互利共生。隨著開發強度增大,在部分季節畜牧業活動與農作活動的矛盾加劇。下表示意喀麥隆北部地區畜牧業活動與農作活動的生產時間安排,下圖示意喀麥隆的地理位置。(1)推測喀麥隆大量農民和牧民遷往本國北部地區的原因。(2)分析限制喀麥隆北部地區畜牧業活動的主要自然條件。(3)為協調喀麥隆北部地區農牧民活動提出合理建議。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小冬克瑪底冰川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唐古拉山脈,近幾十年來總體呈萎縮趨勢。該區域年均氣溫-6℃,年均降水量662mm,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圖1示意小冬克瑪底冰川所在地形,圖2示意1988—2024年小冬克瑪底冰川物質平衡。(1)描述自1988年以來小冬克瑪底冰川的物質平衡狀態。(2)從地形角度,分析小冬克瑪底冰川萎縮較快的原因。(3)判斷小冬克瑪底冰川物質平衡變化的主要季節,并簡述理由。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土壤有機碳礦化是指土壤微生物分解和利用土壤有機質并釋放二氧化碳的過程,是土壤有機碳輸出的重要途徑,對維持土壤肥力有著重要影響。土壤有機碳累積礦化率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土壤有機碳礦化的總量與初始含量的比值,比值越大,礦化程度越高。廣西馬山縣(如圖1)處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區,曾經石漠化嚴重,以種植玉米為主。近30年來,馬山縣退耕還林還草,形成了草、灌、喬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為了優化該地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壤肥力和固碳潛力,某研究小組在馬山縣選取了玉米地、草地、金銀花和人工林,分析其土壤有機碳礦化特征(圖2)(1)分析馬山縣曾經石漠化嚴重的自然原因。(2)結合圖2,指出草地表層與深層土壤有機碳留存量的差異,并簡述原因。(3)玉米地退耕后,該研究小組提出了種植金銀花、人工林兩種方案,結合材料,判斷哪種方案更有利于恢復石漠化區的生態環境,并說明理由。參考答案1.C 2.D 3.C4.B 5.A6.C 7.B 8.D9.B 10.B 11.D12.D 13.A14.C 15.A 16.C17.(1)人口增長快,對糧食和畜牧產品的需求增大;喀麥隆中部、南部地區宜農地開發已基本飽和;北部地區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水熱條件可滿足農牧業生產需求。(2)干季受信風控制,降水不足,牲畜飲水困難;土壤水分條件差,牧草枯萎,飼料不足。(3)控制人口增長,減輕人地矛盾;部分農作物保留殘茬,滿足牲畜飼料需求;建立農民與牧民之間的利益交換補償機制;劃定合理的放牧范圍,減輕對農作物的破壞;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建立飼料儲備機制。18.(1)大多數年份冰川物質平衡為負值,冰川萎縮;2006年、2022年冰川物質平衡負值大,萎縮最快,(除最早期的幾年之外,)多數年份累積物質平衡為負值,且總體呈下降趨勢,冰川萎縮明顯。(2)物源區坡度較大,不利于冰川積累;冰川朝向以南、西南為主,陽坡較多,接收的太陽輻射較多,氣溫相對較高,冰川消融量較大。(3)夏季。理由: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稀少,導致冰川上的消融和積累都少;夏季初期,降水增多,有助于冰川上的積累;夏季中后期,氣溫升高,冰面溫度上升,積雪開始消融,降水導致冰川消融加劇,物質平衡變化較大。19.(1)馬山縣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地表崎嶇,流水沖刷力強,水土流失嚴重;地處喀斯特地貌區,土層淺??;表層土壤被侵蝕殆盡,基巖裸露,石漠化嚴重。(2)差異:表層土壤有機碳留存量高于深層。原因:草地表層與深層土壤有機碳累積礦化率差異不大,土壤有機碳輸出差異小;植被地上凋落物和地下根系主要堆積在土壤表層,表層土壤有機碳輸入多。(3)種植金銀花更有利于恢復石漠化區的生態環境。理由:與人工林相比,種植金銀花,會使表層土壤有機碳累積礦化率降低,土壤有機碳輸出少,土壤有機碳留存量增加,故種植金銀花能夠更好地改善土壤肥力,改善當地生態環境;金銀花經濟效益更高,產業鏈較長,且可減少墾荒,有利于當地減少對土地資源的開發,保護生態環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