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贛榆區高一地理期末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C C D C A B A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D B C C D C A A C題號 21 22答案 D C23.(1)分布不均,相對較集中,河北省西南部最集中;主要集中在張家口、石家莊、邢臺、邯鄲和北京范圍內;鄰近太行山脈的地區傳統村落多,鄰近燕山山脈的地區傳統村落較少。(2)自然條件:山地地形提供防御優勢,減少戰亂破壞;河流和盆地提供水源與農耕條件,氣候適宜居住。社會經濟條件:開發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傳統技藝與宗族文化得以傳承;古代商道或軍事要道促進村落形成,山區經濟相對封閉,減緩現代化沖擊;山區易守難攻,利于躲避戰亂和匪患。(3)制定傳統村落專項保護規劃,明確保護范圍與開發方向;避免無序建設和過度商業化;開發特色文化旅游產品,推廣“民宿十手工藝”模式,鼓勵村民參與旅游服務,增加經濟收入;改善傳統村落交通、衛生等基礎設施,提升村落可達性和居住條件。24.(1)日照時間長,冬暖夏涼,氣候條件優越;植被覆蓋率高,生態條件好;旅游資源豐富且獨特等。(2)優化產業結構;帶動農業、旅游等相關產業發展;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創造經濟增長點等。(3)康養與農業融合:發展特色農業體驗;開發農產品康養食品等。康養與工業融合:生產加工健身器材;生產加工康養保健品等。康養與旅游業融合:開發文化旅游康養產品;舉辦文化旅游康養活動等。25.(1)長江經濟帶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是我國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是我國沿海、沿江、沿邊全面推進的,對內、對外開放帶;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帶。(2)共性特征:處于干支流交匯處,沿河設城。影響因素:供水;運輸。(3) 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護瀕危及珍稀物種和水生生物的基因庫;提高公眾環保意識。{#{QQABaQAl5wqYgAZACA66FUFsCQgQkJOSJaoGRRCYuAQKyBNABCA=}#}2024-2025學年連云港市贛榆區第二學期期末學業質量監測高一地理試題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8頁,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75分鐘。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試號等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的規定位置。3.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一、單選題(共22小題 滿分44分)人口撫養比是指非勞動年齡人口與勞動年齡人口之比。當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7%即為進入老齡化,達到14%為中度老齡化。河南省2022年總人口位列全國第三,人口增長率為-0.08‰,首年出現負增長。下圖為2010—2022年河南省常住人口年齡構成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1.2010—2022年河南省( )A.人口總數呈現逐年減少趨勢 B.0—14歲人口比重持續下降C.人口撫養比整體呈下降趨勢 D.逐漸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2022年河南省常住人口增長率出現負增長,可能是因為( )A.醫療衛生條件差 B.外出務工人員比重較大C.環境污染較嚴重 D.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低3.為緩解河南省目前主要的人口問題,下列措施最科學有效的是( )A.積極承接全類產業轉移 B.分散城市職能和人口C.持續優化創新創業環境 D.加大資源開采的力度人口遷移與區域發展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區域人口遷移演變一般經歷“單核心”向“多核心”的過程。下圖為“某區域某時段人口遷移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在單核心階段,該區域人口遷移的主要特點是( )A.小城鎮人口向次級城市集聚 B.核心城市向次級城市移動強度大C.次級城市人口向核心城市遷移 D.小城鎮向核心城市移動強度小5.相較于單核心階段,多核心階段產生的影響是( )A.區域經濟發展差距進一步拉大 B.提高核心城市的城市等級C.核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減弱 D.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大圩古鎮位于漓江左岸,古鎮以一條幾乎與漓江平行的青石板老街為骨架,由多條巷道與碼頭相連,老街現存的房子多為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集商、住于一體。下圖為“大圩古鎮商業街空間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6.大圩古鎮商業街空間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取水便利 B.地形平坦開闊 C.河流航運繁忙 D.地租高低相同7.歷史上,大圩古鎮的功能區主要包括( )①商業區 ②居住區 ③旅游休閑區 ④文化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中學生小明計劃暑假去大圩古鎮游玩,通過某電商平臺搜索“大圩古鎮住宿”,發現大部分賓館分布在古鎮外圍的國道、縣道兩側,少部分分布在漓江右岸,對此解釋合理的是( )①古鎮中心用地緊張 ②游客到達古鎮交通以公路為主③游客游覽古鎮方式為乘船 ④政策規劃保護古鎮歷史文化遺產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珠江三角洲地區傳統村落主要有:廣府人的“梳式布局”、客家人的“包圍式布局”、廣客交融的“圍梳式布局”、疍民的“順水排列式布局”。下圖示意珠江三角洲地區四種傳統村落空間模式。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圍梳式布局”的傳統村落是( )A.① B.② C.③ D.④10.下列對圖示四種傳統村落特征的描述,合理的是( )A.風水塘提供了主要飲用水源 B.平行巷道不利于夏季通風和排水C.祠堂一般位于村落核心位置 D.水運是疍民現在出行的主要方式11.珠江三角洲某傳統村落依山而建,建筑密集排列,前后建筑之間留有狹窄巷道,村前設有大型池塘。這種布局方式主要適應當地的( )A.濕熱多雨的氣候 B.頻繁的洪澇災害C.平坦開闊的地形 D.發達的商貿需求目前人口—土地城鎮化發展協調性問題已經引起了政府部門及學術界的重視和關注,在理論和實踐層面獲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人口—土地城鎮化異速生長系數(其值取決于城鎮建成區面積與城鎮人口數量二者維數的商)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人口—土地城鎮化協調度,其值越高,則城鎮人口增速小于土地城鎮化增速,反之則城鎮人口增速大于土地城鎮化增速。下圖示意2000~2020年哈長—遼中南城市群人口—土地城鎮化異速生長系數值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下列城市中,人口—土地城鎮化協調度最好的是( )A.撫順 B.延邊 C.大慶 D.大連13.該城市群人口—土地城鎮化異速生長系數值整體呈現南部沿海城市比北部內陸城市低,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土地價格 B.對外交通條件 C.城內基礎設施 D.人口數量14.為改善該城市群人口—土地城鎮化異速生長系數值較高的現狀,應采取的首要舉措是( )A.擴大城市用地 B.改善人居環境 C.推動產業升級 D.建立生態保護區高原夏菜是指夏季在氣候干冷地區生長的蔬菜,多種植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原,最適宜生長的溫度是17~25℃。蘭州市榆中等區縣是我國著名的“高原夏菜”種植區,每年5~10月,這里的“高原夏菜”源源不斷地運往南方市場,給暑熱的南方帶去黃土高原蔬菜的清香。下圖為蘭州市位置圖及高原夏菜種植實景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高原夏菜”在蘭州種植的最有利條件是( )A.平原面積廣闊 B.晝夜溫差較小 C.夏季氣溫較低 D.土壤深厚肥沃16.農民在菜地上覆蓋地膜主要是為了( )A.降低地面溫度 B.改良蔬菜品種 C.提高土壤肥力 D.保持土壤水分17.高原夏菜源源不斷運往南方,得益于( )①南方市場更廣闊②交通條件得到改善③蘭州自然條件的變化④保鮮和冷藏技術的變化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京張高鐵是連接北京市和河北省張家口市的城際鐵路,于2019年12月31日正式開通運營。沿線的八達嶺長城站是世界上第一個埋藏深度超過100米的高鐵地下車站。下圖為京張高鐵沿線站點分布略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18.京張高鐵東南段站點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東南段沿線( )A.人口密度大 B.交通線路少 C.地勢較平坦 D.資金較雄厚19.八達嶺長城站埋藏深度大的目的是( )A.減輕地面震動 B.節約建設用地 C.保持溫度恒定 D.避免雨水滲漏20.京張高鐵正式開通運營后,將有利于( )A.解決貨運緊張問題 B.加快沿線礦產資源開發C.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D.勞動力向西部轉移2025年3月31日,中國在距深圳市東南部約170公里(1公里=0.54海里)的南海海域,勘探發現了惠州19—6油田(億噸級),該油田位于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下圖為廣東省附近海域領海基線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21.該油田所在海域屬于我國的( )A.內水 B.毗連區 C.領海 D.專屬經濟區22.惠州19—6油田位于深層一超深層碎屑巖地層,該油田的開發主要利用了海洋的( )A.海洋空間資源 B.海洋生物資源 C.海洋礦產資源 D.海洋能源資源二、非選擇題(共3大題 滿分56分)23.(18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傳統村落又稱古村落,是指村落形成時間較早,擁有較豐富的傳統資源,具有一定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社會、經濟價值,應予以保護的村落。京津冀地區的西部和北部山地聳峙,西部是冀西山地區,擁有雄偉的太行山脈,北部是燕山和大馬群山,這兩片山地區之間散布著若干大小不一的盆地。該地區歷史悠久,是中國古代較早得到開發的地區之一,為傳統村落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下圖示意京津冀地區傳統村落空間的分布。(1)指出京津冀地區傳統村落的空間分布特征。(2)簡述京津冀地區傳統村落形成和發展的有利條件。(3)請為保護和開發利用京津冀地區傳統村落提出合理建議。24.(18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康養產業是以健康產業為核心,將健康、養生、養老、醫療、休閑、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為一體的新興產業。材料二 四川省攀枝花市位于橫斷山區的東部邊緣地帶,毗鄰云貴高原,年日照達2700小時,年均溫19-21℃。近年來,攀枝花市大力發展康養+農業、工業、旅游等產業,全力打造“康養之都”。下圖為攀枝花位置示意圖。(1)說明攀枝花發展康養產業的資源優勢。(2)簡述大力發展“康養+”產業對攀枝花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3)從產業融合的角度,簡述攀枝花打造“康養之都”的具體措施。25. (20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長江經濟帶涉及11個省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千米。國家強調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涉及長江的一切經濟活動都要以不破壞生態環境為前提,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下圖為長江經濟帶簡圖。(1)簡述長江經濟帶在我國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中的地位。(2)據圖指出甲、乙兩城市選址的共性特征,并說出影響因素。(3)2024年是長江十年禁漁的第四年,分析長江十年禁漁的意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6月期末學業質量監測地理答案(PDF版).pdf 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6月期末學業質量監測地理試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