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重慶市高2025屆高三第七次質量檢測地理試題參考答案與評分細則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題號12345689101112131415選項DBDBADBBBBBAB1.D【解析】DeepSeek、機器人公司都屬于創新型的高新技術產業,其技術突破主要得益于高素質勞動力的技術創新,與城市良好的創新環境和濃厚的創新文化密切相關,而與勞動力數量關系較小,故D正確、C錯誤。技術創新主要依托發達的信息技術產業和良好的信息通達度,與制造業發展水平、海運條件的關系小,故A、B錯誤。2.B【解析】機器人的生產和運行都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故A錯誤。人形機器人都能扭秧歌,說明機器人已經具備良好的動作協調性、靈活性、精準性,能夠勝任一定復雜程度的工作,未來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廣泛;同時,四足機器人(機器狗)已經在物流、安全救援、家庭服務等多個領域得到應用,故B正確。大規模生產機器人創造就業機會,不是機器人產業發展前景好的主要原因,故C錯誤。機器人能緩解勞動力不足,應對老齡化產生的問題,但不能降低老齡化水平,故D錯誤。3.D【解析】通常情況下,優化開發區、重點開發區、限制開發區、禁止開發區的經濟發達程度和環境承載力由高到低。各地理要素相互影響,交通密度和分布可以反映一個地區人口密度和經濟發展水平狀況。河流由高到低,可以反映一個地區的海拔高低情況。多條高鐵干線和河流在西部的②區交匯,說明其經濟最發達,地形平坦,環境承載力強,故②為優化開發區,周邊的①交通條件僅次于②,為重點開發區。東南部的河流支流從③向④流,說明③海拔比④更高,③的交通密度比④小,說明③的發展條件比④更差,因此③為禁止開發區,④為限制開發區。4.C【解析】①人口沒有②稠密,A錯誤。②經濟發達,B錯誤。③處于支流上游,地勢陡峭,且重慶市位于我國南方地區,易發生水土流失,發展中要注重生態保護,C正確。④為限制開發區,是指限制大規模工業化、城鎮化建設(見必修二111頁),而非限制農業發展,限制開發區多為農產品主產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D錯誤。5.C【解析】據圖可知,左側縱坐標代表氣溫,右側縱坐標代表降水。該地7月份氣溫高,1月氣溫低,位于北半球,澳大利亞和阿根廷處于南半球,A、B錯誤。冬季的月均溫低于0℃,7月高溫,降水總量500~600,泰國主要是熱帶且降水總量較大,D錯誤。哈薩克斯坦地處溫帶,東部地區降水較多,可滿足條件,C正確。6.B【解析】哈薩克斯坦的水汽主要由北冰洋水汽和盛行西風帶來,A錯誤。哈薩克斯坦總體處于內陸地區,需要受地形抬升,增加降水,才能達到500~600m的降水總量,B正確。該地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難以受到洋流影響,且夏季氣溫較高,C錯誤。該地夏季降水少,晝夜溫差大,地理試顆參考答累第1頁【共3頁)重慶市南開中學高2025 屆高三第七次質量檢測地理試卷考生注意:1.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必須在題號所指示的答題區域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025 年春節前后,中國杭州讓全世界刮目相看。該城市的一家投資公司跨界發布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另一家機器人公司的16個人形機器人在春晚舞臺扭起了秧歌,該公司在全球四足機器人市場的份額已超60%,具有良好產業發展前景。據此完成1~2題。1. DeepSeek、機器人公司取得技術突破,最可能是因為杭州A.制造業發達 B.海運條件便利C.勞動力充足 D.創新環境優越2.機器人產業發展前景良好的主要原因是A.能源消耗少,有助于保障能源安全 B.產品的用途廣泛,市場需求潛力大C.規模化生產過程中,提供就業崗位 D.替代勞動力,可以降低老齡化水平某研究單位借助地理信息技術手段,充分評估重慶市各區域發展條件,在此基礎上對重慶市進行主體功能區劃分。圖1為該單位劃分的重慶市主體功能區分布圖。據此完成3~4題。3.據圖推測,優化開發區、重點開發區、限制開發區、禁止開發區分別對應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4.下列主體功能區發展方向正確的是A.①人口密度最大,工業發展應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B.②經濟欠發達,要大力發展工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C.③地勢陡峭,易發水土流失,發展中要注重生態保護D.④應限制農業發展,建立自然保護區,將生態放首位圖2是某地的近30年氣溫降水相關數據圖。據此完成5~6題。5.據圖判斷該地位于A.澳大利亞 B.阿根廷 C.哈薩克斯坦 D.泰國6.關于該地氣候相關描述正確的是A.受來自太平洋水汽影響,降水總量較多 B.海拔高,地形抬升明顯,降水總量較多C.受沿岸寒流降溫減濕的影響,夏季涼爽 D.夏季日較差小,不利于作物有機物積累2024年1月22日5時51分,云南東北部與貴州交界處附近的涼水村發生少見的冬季山體滑坡事件,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圖3為滑坡前周邊的等高線地形圖(等高距為30米),圖4為該滑坡的地質剖面示意圖。據此完成7~9題。7.關于該滑坡的說法,正確的是A.滑坡方向從西南向東北 B.滑坡區的最大高差小于240米C.滑坡區的長度超600 米 D.滑坡物質在1900 米處開始堆積8.與夏季相比,推測冬季該山體發生滑坡的誘發原因有A.耕作活動頻繁,降低地表植被覆蓋 B.山體高峻陡峭,使巖層不穩定性強C.受昆明準靜止鋒影響,降水量更為豐富 D.氣溫低,凍融作用加劇巖層的破碎程度9.該滑坡發生時,上部土石體含水率高達55%,其最可能的原因有①砂泥巖將匯水溝的地下水輸送至滑坡區 ②泥巖的孔隙較多,透水性強③灰巖質地堅硬,降低地表徑流排泄速度 ④巖層多裂隙,利于降水下滲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導致北極海冰范圍變化明顯。圖5為1980~2020年北極海冰范圍變化圖。據此回答10~12題。10.造成北極海冰范圍在3月和9月存在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太陽輻射 B.下墊面狀況 C.盛行風 D.人類活動11.隨著1980~2020年北極海冰范圍的變化,近40年最可能出現的變化趨勢是A.3月海面長波輻射量波動下降 B.9月海面長波輻射量波動上升C.3月北極海域大氣逆輻射波動下降 D.9月海面反射太陽輻射量波動上升12.近年來北極海冰范圍變化帶來的影響,最可能的是A.北極海域鹽度上升 B.北極航道適航期延長C.浮游生物數量減少 D.北極熊棲息范圍擴大鳀魚是秘魯漁場盛產的魚類之一,其捕撈量的80%用于魚粉(水產飼料原料)加工。秘魯是全球最大的魚粉生產國,但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鳀魚捕撈量波動幅度巨大,使相關產業面臨風險。據此完成13~15題。13.當東南信風增強時,秘魯沿岸海域將出現A.上升流增強,漁場范圍向岸收縮 B.上升流增強,漁場范圍離岸擴展C.上升流減弱,表層水溫顯著升高 D.上升流減弱,營養鹽輸入量減少14.在鳀魚捕撈量低谷年份,下列現象最可信的是A.秘魯沿岸沙漠地區降水量較常年偏多 B.澳大利亞東部沿海地區颶風活動增強C.印度尼西亞的熱帶雨林火險等級降低 D.赤道附近太平洋東西部海面溫差增大15.為促進鳀魚相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秘魯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①加強鳀魚資源監測,設定動態捕撈配額 ②推廣深加工技術,開發高附加值的產品③人工措施增補上升流,增加營養鹽輸入 ④定期人工投放魚苗,補充海洋生物資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道大題,共55分。16.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6分)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兩岸的沖積平原是西藏糧食主要產區之一。拉薩地處拉薩河中游北岸河谷平原,屬高原溫帶半干旱季風氣候。受局地環流的影響,拉薩降水的日變化顯著。圖6為拉薩位置示意圖,圖7為拉薩2005~2017年逐年汛期小時降水量統計圖。(1)指出拉薩河谷地區降水的時間分配特征。(6分)(2)從局地環流的角度分析拉薩河谷汛期降水日變化的形成原因。(6分)(3)分析汛期降水日變化對當地種植業發展的有利影響。(4分)17.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分)老撾是東南亞的主要水果出口國,80%的水果銷往中國。相較于越南和泰國,老撾農戶組織松散。近年來,老撾積極探索高端水果市場,但競爭壓力較大。2021年,中老鐵路開通,極大改善了老撾的水果出口狀況。圖8為老撾位置和中老鐵路示意圖。(1)說明老撾果樹每年3~4月受旱災危害大的原因。(6分)(2)從市場角度分析中國成為老撾水果最大消費國的原因。(4分)(3)說明中老鐵路開通對增強老撾水果在中國的市場競爭力發揮的作用。(6分)(4)提出老撾開拓高端水果市場可采取的措施。(4分)18.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9分)“東數西算”是把東部地區產生的數據傳輸至西部地區進行存儲與計算。數據中心大量設備持續運行,電力消耗巨大,也會產生大量廢熱。某地理信息技術團隊,將地理信息技術運用到數據中心的綜合選址、監測管理等環節。經分析發現,西部地區的寧夏中衛市在數據中心運營方面極具氣候優勢,但也容易受到沙塵暴的影響。圖9為技術流程示意圖。(1)參照示例,完善數據中心選址的基礎設施評估指標體系。(6分)基礎設施評估指標體系重點考慮的指標 分析選取該指標的原因示例:水資源供給能力 數據中心制冷系統需要大量水資源(2)團隊成員分析得出,寧夏中衛在保障數據中心正常運營方面具有以下氣候優勢。(6分)寧夏中衛氣候條件評估示例:濕度較低,減少因潮濕引發的設備故障(3)填寫團隊成員利用地理信息技術預測防治沙塵暴的工作思路和方法。(7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南開第七次聯考-地理答案.pdf 重慶市南開中學高三3月月考地理試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