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廣西中考地理試卷(含答案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廣西中考地理試卷(含答案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5年廣西中考地理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
在支援新疆建設工作中,吉林省對口支援阿勒泰地區。多年來,一批批援疆人來到西北邊疆的草原、沙漠和戈壁,扎根熱土,書寫著“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時代答卷。如圖為吉林省及新疆阿勒泰地區位置略圖。據此完成1~2題。
1.吉林省投資約1.11億元,援助阿勒泰地區建設了一座集運動員住宿、訓練、理療等功能于一體的國家級運動訓練基地。從兩地氣候的共同特點推測,該基地最有可能承擔的戶外體育項目是(  )
A.沖浪 B.龍舟 C.滑雪 D.網球
2.吉林省東部森林茂密,阿勒泰地區南部沙漠戈壁廣布。造成這一地理差異最主要的原因是兩地(  )
A.地勢陡緩不同 B.年降水量多少不同
C.日出時刻不同 D.河流冰期長短不同
八年級5班同學以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形式,對我國省級行政區的簡稱進行學習。他們從歷史、文化等角度,對“冀”這一簡稱進行了探究。據此完成3~4題。
3.簡稱為“冀”的省級行政區是(  )
A.河北省 B.云南省 C.廣東省 D.青海省
4.關于“冀”字的說法中,合理的是(  )
①“冀”字有高的意思,該省的地形以高原為主
②“冀”是形聲字,形旁“北”意為地處我國北方
③“冀”是古代九州之一,這里是中華文明重要發源地之一
④“冀”有希望、期望之意,這里是充滿生機和希望的地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地質學家根據全球板塊運動的狀況,對1億年后大洋與大陸的運動情況作出預測,繪制了當前與1億年后全球部分地區海陸分布狀況的對比圖(如圖)。據此完成5~6題。
5.根據該地質學家的觀點,1億年后,大西洋的面積將擴大,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
A.板塊張裂 B.板塊擠壓 C.風力沉積 D.流水侵蝕
6.符合該地質學家預測的說法是(  )
A.紅海將變小 B.澳大利亞將北移
C.格陵蘭島將東移 D.東非大裂谷將縮小
“萬村通”是中外人文領域合作舉措之一,旨在為某大洲的1萬個村莊接入衛星數字電視信號,為當地民眾打開了解外界信息的窗口。如圖為已完成“萬村通”項目建設的國家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7~9題。
7.“萬村通”項目所在的大洲是(  )
A.亞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大洋洲
8.“萬村通”項目受援國家的類型以及基礎設施條件分別為(  )
A.發達國家、基礎設施完備
B.發達國家、基礎設施落后
C.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完備
D.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落后
9.“萬村通”項目對當地脫貧的積極意義包括(  )
①傳播現代農業技術,提升村民實用技能
②縮短城鄉空間距離,提高居民出行效率
③引入教育在線課程,推進全民公共教育
④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當地居民收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中國南極昆侖科考站,是目前南極地區海拔最高的科考站之一。如圖為昆侖站—中山站地形剖面圖。據此完成10~11題。
10.昆侖站海拔高,是因為其下有3000多米的(  )
A.沼澤 B.冰層 C.土壤 D.淤泥
11.與中山站相比,在昆侖站工作的科考人員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難,包括(  )
①平均氣溫更低
②空氣更加稀薄
③太陽輻射更強
④極晝時間更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表為1980~2024年美國直接經濟損失大于10億美元的重大氣象災害統計表。據此完成12~13題。
災害類型 次數 損失(億美元) 死亡人數(人)
干旱 32 3676 4658
洪水 45 2033 765
低溫冰凍 9 374 162
強風暴 203 5144 2145
颶風 67 15433 7211
野火 23 1479 537
暴風雪 24 1042 1463
總計 403 29181 16941
注:颶風與臺風屬于同一類型的氣象災害。
12.關于美國重大氣象災害的相關表述,恰當的是(  )
①干旱導致的死亡人數最多
②強風暴發生的次數占比最高
③颶風造成的損失金額最大
④氣象災害類型多、損失重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美國學者研究發現,各種氣象災害間具有關聯性,該國不同區域常常形成不同的災害組合。根據該學者的觀點,下列氣象災害中,與美國西部野火災害關聯度最高的是(  )
A.干旱 B.洪水 C.暴風雪 D.低溫冰凍
北半球夏至日,七年級3班同學在當地地理界線標志公園開展地理實踐活動。正午時刻,他們拍攝了同伴站在這條地理界線上的照片(如圖),照片中腳邊的陰影是該同伴的日影。據此完成14~15題。
14.照片中該同伴腳下的地理界線是(  )
A.北極圈 B.北回歸線 C.南極圈 D.南回歸線
15.若想再次拍到同一地點且同一特定日影狀態的照片,需要地球經歷(  )
A.自轉半周 B.自轉一周 C.公轉半周 D.公轉一周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30分。)
16.(8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蔬菜是城鄉居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農產品。小廣和小西同學繪制了2023年我國各省級行政區蔬菜產量和部分省級行政區人口數量空間分布圖(如圖),對我國蔬菜生產分布狀況展開探究。
(1)小廣通過讀圖,發現我國蔬菜產量分布存在區域差異,黑河—騰沖線     (填方位)部產量更高。其中,四川、河南、江蘇等省的蔬菜年產量較高,他據此推測,    數量多的省區,需要較高的蔬菜產量滿足市場需求。
(2)小西發現,我國不同區域蔬菜生產存在季節差異,種植的蔬菜按習性分為喜溫型與喜涼型等。各地蔬菜上市季節不同,通過調運可以有效緩解淡季蔬菜供求矛盾,保障人民群眾“菜籃子”的需求。她列表對比了我國部分蔬菜供應重點區域的生產狀況(如表)。
廣西南部、海南 東北地區
主產季節的氣候特點 冬春季節氣候① 夏秋季節氣候涼爽
外銷時間 12月~次年3月 6~10月
保障供應的重要節日 元旦、② 中秋、國慶
主產蔬菜的習性 喜溫型 喜③型
請補充表格內容:①    ;②    ;③    。
(3)兩位同學發現我國西南地區某省,蔬菜年產量約3670萬噸,除滿足本省需要外,夏秋季節大量蔬菜運往東部沿海地區。該省的名稱是     省,大部地區地處     (填地形類型名稱),有“南方天然涼棚”之稱,適宜喜涼型蔬菜種植。
(4)兩位同學研究發現,山東省的蔬菜產量全國最高,該省的蔬菜在溫室大棚內實現了智能化生產,可自動適時加熱、噴灌、夜間補光等,這表明     在蔬菜增產提質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17.(8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7年3月,中共中央開始了轉戰陜北的偉大歷程。在物質條件艱苦,與敵周旋的險惡環境下,中共中央從容地指揮著全國各個戰場人民解放軍的作戰行動。轉戰陜北歷時1年零5天。1948年3月,中共中央勝利東渡至磧口鎮的高家塔村。圖1為中共中央轉戰陜北路線示意圖。
(1)請從自然地理的角度,說出中共中央轉戰陜北行軍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說出2條即可)。
(2)1948年3月,中共中央勝利東渡     河,進入山西省。
(3)請在圖中適當位置用箭頭繪制東渡路線。
(4)如今,轉戰陜北沿途的各革命紀念地通過發掘紅色資源,發展     業,滿足游客學習革命歷史、感受革命文化的強烈愿望,推動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5)一位畫家在轉戰陜北的革命紀念地寫生時,繪制了一幅景觀圖。圖2與圖3兩幅作品中,圖     (填序號)是他的作品,請從地理角度說出你選擇該圖的理由(說出2條即可)。
18.(7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國曾經從挪威進口了大量的冰!是真的嗎?”在一次辨真偽活動中,小廣和小西同學聽到了這樣的說法:“19世紀,倫敦需要大量的優質冰用于食品保鮮和制作高端冷飲。挪威商人在本國南部山間湖泊冰封1個月后,切塊取冰,運送到倫敦。年出口量達30多萬噸。”小廣和小西對此非常感興趣,他們找到了運冰線路示意圖(圖1)并繪制了相關氣候資料圖(圖2),開展了探究學習。
探究一:挪威有合適的冰嗎?
(1)兩位同學通過分析,發現挪威南部位于北緯     °附近,緯度高;每年冬季,月均溫在     ℃以下,且19世紀氣溫較當代略低,湖面會結冰,冰期較長、冰層較厚。由于當地環境優越,冰的品質優良。
探究二:英國沒有合適的冰嗎?
(2)小廣認為倫敦位于50°N以北,冬季應該大量結冰。但小西認為當地沒有足夠數量的冰。請你從氣候的角度進行分析,幫助小西說服小廣。
(3)小西進一步分析:18世紀中葉英國工業革命后,由于     日益嚴重,倫敦地區水質不佳,冰質難以滿足需要。
探究三:冰能運送到英國嗎?
(4)兩位同學查閱資料得知,英國最初從大西洋彼岸的美國進口優質冰,后來逐漸改為從挪威進口。請從地理位置的角度,簡析挪威取代美國,成為英國優質冰主要進口來源國的原因。
19.(7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認識家鄉”的課堂上,同學們圍繞廣西壯族自治區地形示意圖(如圖),結合所學知識,開展自主探究學習。
(1)小桂同學分析,廣西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環繞,中部地區因     的分隔,形成了丘陵、小盆地、小     (填地形類型名稱)相間分布的格局。
(2)小西同學認為,廣西的地形分布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她發現,圖中的     (填聚落類型名稱)多分布在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的地區。同時,這些地區適宜發展的農業部門是     業。
在課堂討論環節,三位同學將自己在廣西地形學習中的體驗進行了交流。小廣說,在閱讀“中國地形圖”時,他關注到廣西位于東南丘陵的西南部。小西說,在閱讀“南方地區的地理環境圖”時,她關注到廣西位于兩廣丘陵的西部。小桂說,在閱讀“廣西壯族自治區地形示意圖”時,他關注到廣西地形的整體格局呈盆地狀。同學們討論發現,三位同學的學習體驗雖有差異,但都有較充分的合理性。
(3)針對三位同學在廣西地形學習中獲得不同體驗的現象,請你從區域地理學習方法的角度,談談認識及獲得的啟發。
2025年廣西中考地理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
在支援新疆建設工作中,吉林省對口支援阿勒泰地區。多年來,一批批援疆人來到西北邊疆的草原、沙漠和戈壁,扎根熱土,書寫著“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時代答卷。如圖為吉林省及新疆阿勒泰地區位置略圖。據此完成1~2題。
1.吉林省投資約1.11億元,援助阿勒泰地區建設了一座集運動員住宿、訓練、理療等功能于一體的國家級運動訓練基地。從兩地氣候的共同特點推測,該基地最有可能承擔的戶外體育項目是(  )
A.沖浪 B.龍舟 C.滑雪 D.網球
【分析】影響氣候的因素有緯度因素、地形因素和海陸位置等。據圖中信息解答。
【詳解】解:讀圖可得,阿勒泰地區和吉林省緯度都比較高,該地區冬季寒冷而漫長,降雪較多,所以該基地最有可能承擔的戶外體育項目是滑雪。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人民生活與地理環境的關系,結合所學知識點讀圖解答即可。
2.吉林省東部森林茂密,阿勒泰地區南部沙漠戈壁廣布。造成這一地理差異最主要的原因是兩地(  )
A.地勢陡緩不同 B.年降水量多少不同
C.日出時刻不同 D.河流冰期長短不同
【分析】西北地區地處內陸,氣溫冷熱變化劇烈,年降水量表現出由東向西逐漸減少的態勢。新疆的東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魯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遜年降水量僅5.9毫米,是全國降水最少的地方.總的來說,干旱是本區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影響氣候的因素有緯度因素、地形因素和海陸位置等。
【詳解】解:吉林省東部森林茂密,阿勒泰地區南部沙漠戈壁廣布。造成這一地理差異最主要的原因是兩地降水差異不同,吉林省距離海洋近,降水較多。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我國不同地區景觀差異的原因,要理解記憶。
八年級5班同學以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形式,對我國省級行政區的簡稱進行學習。他們從歷史、文化等角度,對“冀”這一簡稱進行了探究。據此完成3~4題。
3.簡稱為“冀”的省級行政區是(  )
A.河北省 B.云南省 C.廣東省 D.青海省
【分析】我國行政區劃基本分為省、縣、鄉三級,目前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詳解】解:河北省的簡稱是“冀”,云南省的簡稱是“云或滇”;廣東省的簡稱是“粵”;青海省的簡稱是“青”。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我國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屬于基礎題,牢記即可。
4.關于“冀”字的說法中,合理的是(  )
①“冀”字有高的意思,該省的地形以高原為主
②“冀”是形聲字,形旁“北”意為地處我國北方
③“冀”是古代九州之一,這里是中華文明重要發源地之一
④“冀”有希望、期望之意,這里是充滿生機和希望的地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分析】我國行政區劃基本分為省、縣、鄉三級,目前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冀”是河北省的簡稱。
【詳解】解:①“冀”雖有“高”的含義,但河北省地形以平原為主(華北平原),而非高原,不符合題意。
②“冀”為形聲字,形旁“北”表示其位于我國北方,符合河北省地理位置,符合題意。
③古代九州中的“冀州”包含今河北地區,是中華文明重要發源地之一,符合題意。
④“冀”有“希望”之意,象征該地區充滿生機,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冀”字的說法,根據所學知識分析解答。
地質學家根據全球板塊運動的狀況,對1億年后大洋與大陸的運動情況作出預測,繪制了當前與1億年后全球部分地區海陸分布狀況的對比圖(如圖)。據此完成5~6題。
5.根據該地質學家的觀點,1億年后,大西洋的面積將擴大,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
A.板塊張裂 B.板塊擠壓 C.風力沉積 D.流水侵蝕
【分析】地球表層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板塊發生張裂運動時,其運動方向相反,板塊之間的距離不斷擴張,在張裂地區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塊發生擠壓運動時,其方向是相對運動,板塊之間的距離縮小,地表還會不斷隆起,形成山脈。
【詳解】解:一般來說,板塊的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有的張裂拉伸,有的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容易發生火山地震。大西洋處于板塊的張裂處,大西洋面積將擴大。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板塊運動的相關知識點,理解作答即可。
6.符合該地質學家預測的說法是(  )
A.紅海將變小 B.澳大利亞將北移
C.格陵蘭島將東移 D.東非大裂谷將縮小
【分析】板塊構造學說認為,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并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劃分為六大板塊和若干小板塊,板塊在不斷地運動著。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塊交界的地帶。在板塊的交界地帶,兩個板塊發生張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兩個板塊發生碰撞,在陸地常常形成山脈。
【詳解】解:A、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紅海位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張裂處,面積將會擴大,不符合題意。
B、澳大利亞位于印度板塊,受板塊運動的影響,印度洋板塊向北運動,澳大利亞將北移,符合題意。
C、格陵蘭島位于美洲板塊,美洲板塊主要向西運動,格陵蘭島將西移,不符合題意。
D、東非大裂谷位于印度洋板塊和非洲板塊張裂地帶,板塊不斷張裂,東非大裂谷將擴大,不符合題意。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板塊運動的相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分析解答。
“萬村通”是中外人文領域合作舉措之一,旨在為某大洲的1萬個村莊接入衛星數字電視信號,為當地民眾打開了解外界信息的窗口。如圖為已完成“萬村通”項目建設的國家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7~9題。
7.“萬村通”項目所在的大洲是(  )
A.亞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大洋洲
【分析】大陸和它周圍的島嶼合起來稱為大洲,全球共分為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七個大洲。不同大洲的輪廓不同。據圖中信息解答。
【詳解】解:讀圖可得,“萬村通”項目所在的大洲是非洲,該大洲經濟發展水平比較落后。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世界不同大洲的輪廓,讀圖解答即可。
8.“萬村通”項目受援國家的類型以及基礎設施條件分別為(  )
A.發達國家、基礎設施完備
B.發達國家、基礎設施落后
C.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完備
D.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落后
【分析】非洲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由于長期受殖民統治,經濟發展落后,有些國家靠出口一種或幾種原材料。非洲要擺脫單一經濟的發展,也需各國幫助。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長造成了糧食的極度短缺,為了滿足糧食需要,不斷的破壞生存的環境,現階段人口、糧食、環境是非洲面臨的巨大問題。
【詳解】解:讀圖可得,“萬村通”項目受援國家位于非洲,該大洲的國家全部是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比較落后。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非洲的國家及特點,結合所學知識點讀圖解答即可。
9.“萬村通”項目對當地脫貧的積極意義包括(  )
①傳播現代農業技術,提升村民實用技能
②縮短城鄉空間距離,提高居民出行效率
③引入教育在線課程,推進全民公共教育
④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當地居民收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分析】題干中描述:“萬村通”是中外人文領域合作舉措之一,旨在為某大洲的1萬個村莊接入衛星數字電視信號,為當地民眾打開了解外界信息的窗口。據此解答。
【詳解】解:據題干中信息可得,“萬村通”項目對當地脫貧的積極意義包括:傳播現代農業技術,提升村民實用技能;引入教育在線課程,推進全民公共教育;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當地居民收入等,“萬村通”項目不會縮短城鄉空間距離。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萬村通”項目的意義,結合題干中信息解答即可。
中國南極昆侖科考站,是目前南極地區海拔最高的科考站之一。如圖為昆侖站—中山站地形剖面圖。據此完成10~11題。
10.昆侖站海拔高,是因為其下有3000多米的(  )
A.沼澤 B.冰層 C.土壤 D.淤泥
【分析】南極地區包括南極大陸及其沿海島嶼和陸緣冰,還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極大陸孤獨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極大陸95%以上的面積為厚度極高的冰雪所覆蓋,素有“冰雪高原”之稱。它至今仍然沒有常住居民。南極地區氣候特點是酷寒、大風和干燥。
【詳解】解:昆侖站海拔高,是因為其下有3000多米的冰層。南極大陸95%以上的面積為厚度極高的冰雪所覆蓋,素有“冰雪高原”之稱。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南極地區的地理環境特點,結合所學知識點解答即可。
11.與中山站相比,在昆侖站工作的科考人員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難,包括(  )
①平均氣溫更低
②空氣更加稀薄
③太陽輻射更強
④極晝時間更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分析】我國在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站有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和羅斯海新站,在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站有黃河站。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南極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該季節是去南極洲考察的最佳時間。我國不同科考站的特點不同。
【詳解】解:與中山站相比,在昆侖站工作的科考人員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難,包括:平均氣溫更低;海拔高,空氣更加稀薄;太陽輻射更強。昆侖站比中山站極晝時間長。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不同科考站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點解答即可。
下表為1980~2024年美國直接經濟損失大于10億美元的重大氣象災害統計表。據此完成12~13題。
災害類型 次數 損失(億美元) 死亡人數(人)
干旱 32 3676 4658
洪水 45 2033 765
低溫冰凍 9 374 162
強風暴 203 5144 2145
颶風 67 15433 7211
野火 23 1479 537
暴風雪 24 1042 1463
總計 403 29181 16941
注:颶風與臺風屬于同一類型的氣象災害。
12.關于美國重大氣象災害的相關表述,恰當的是(  )
①干旱導致的死亡人數最多
②強風暴發生的次數占比最高
③颶風造成的損失金額最大
④氣象災害類型多、損失重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分析】中國地域遼闊,自然條件復雜,而且屬于典型的季風氣候區,因此災害性天氣種類繁多,不同地區又有很大差異。
【詳解】解:美國颶風導致的死亡人數最多,強風暴發生的次數占比最高,颶風造成的損失金額最大,氣象災害類型多、損失重大。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美國重大氣象災害的內容,據圖中所示的信息解答即可。
13.美國學者研究發現,各種氣象災害間具有關聯性,該國不同區域常常形成不同的災害組合。根據該學者的觀點,下列氣象災害中,與美國西部野火災害關聯度最高的是(  )
A.干旱 B.洪水 C.暴風雪 D.低溫冰凍
【分析】美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多種類型的自然災害對其社會、經濟和環境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詳解】解:美國西部氣候干旱,干旱易導致植被干燥,增加野火發生的可能性,且干旱持續會加劇野火蔓延,與西部野火關聯度最高,A正確;洪水多發生在降水集中、排水不暢區域,與西部野火關聯小,B錯誤;暴風雪主要影響寒冷地區,美國西部野火多發區暴風雪少,關聯小,C錯誤;低溫冰凍與西部野火關聯小,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與美國西部野火災害關聯度最高的災害性天氣,結合所學知識點解答即可。
北半球夏至日,七年級3班同學在當地地理界線標志公園開展地理實踐活動。正午時刻,他們拍攝了同伴站在這條地理界線上的照片(如圖),照片中腳邊的陰影是該同伴的日影。據此完成14~15題。
14.照片中該同伴腳下的地理界線是(  )
A.北極圈 B.北回歸線 C.南極圈 D.南回歸線
【分析】緯線是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緯線圈的大小不等,赤道為最大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圈逐漸縮小,到南、北兩極縮小為點。
【詳解】解:照片中該同伴腳下的地理界線是北回歸線。北半球夏至日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回歸線上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日影最短。
故選:B。
【點評】認真審題,把握重要的緯線及地球公轉相關知識點,讀圖理解解答即可。
15.若想再次拍到同一地點且同一特定日影狀態的照片,需要地球經歷(  )
A.自轉半周 B.自轉一周 C.公轉半周 D.公轉一周
【分析】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地軸與公轉軌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夾角,這就使得一年內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
【詳解】解:此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等到再次直射北回歸線,即下一個北半球夏至日,需要地球公轉一周。
故選:D。
【點評】認真審題,把握地球公轉的相關知識,依據題文信息,對照選項分析選擇即可。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30分。)
16.(8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蔬菜是城鄉居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農產品。小廣和小西同學繪制了2023年我國各省級行政區蔬菜產量和部分省級行政區人口數量空間分布圖(如圖),對我國蔬菜生產分布狀況展開探究。
(1)小廣通過讀圖,發現我國蔬菜產量分布存在區域差異,黑河—騰沖線  東南  (填方位)部產量更高。其中,四川、河南、江蘇等省的蔬菜年產量較高,他據此推測, 人口  數量多的省區,需要較高的蔬菜產量滿足市場需求。
(2)小西發現,我國不同區域蔬菜生產存在季節差異,種植的蔬菜按習性分為喜溫型與喜涼型等。各地蔬菜上市季節不同,通過調運可以有效緩解淡季蔬菜供求矛盾,保障人民群眾“菜籃子”的需求。她列表對比了我國部分蔬菜供應重點區域的生產狀況(如表)。
廣西南部、海南 東北地區
主產季節的氣候特點 冬春季節氣候① 夏秋季節氣候涼爽
外銷時間 12月~次年3月 6~10月
保障供應的重要節日 元旦、② 中秋、國慶
主產蔬菜的習性 喜溫型 喜③型
請補充表格內容:① 溫暖濕潤  ;② 春節  ;③ 涼  。
(3)兩位同學發現我國西南地區某省,蔬菜年產量約3670萬噸,除滿足本省需要外,夏秋季節大量蔬菜運往東部沿海地區。該省的名稱是  貴州  省,大部地區地處  高原  (填地形類型名稱),有“南方天然涼棚”之稱,適宜喜涼型蔬菜種植。
(4)兩位同學研究發現,山東省的蔬菜產量全國最高,該省的蔬菜在溫室大棚內實現了智能化生產,可自動適時加熱、噴灌、夜間補光等,這表明  科技  在蔬菜增產提質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分析】(1)小廣通過讀圖,發現我國蔬菜產量分布存在區域差異,黑河—騰沖線東南部產量更高。其中,四川、河南、江蘇等省的蔬菜年產量較高,他據此推測,人口數量多的省區,需要較高的蔬菜產量滿足市場需求。
(2)廣西南部、海南緯度低,屬熱帶、亞熱帶氣候,冬春氣候溫暖濕潤,適合喜溫型蔬菜生長。12月~次年3月期間的重要節日有元旦、春節,需保障蔬菜供應。東北地區夏秋季節氣候涼爽,適合喜涼型蔬菜生長。
(3)兩位同學發現我國西南地區某省,蔬菜年產量約3670萬噸,除滿足本省需要外,夏秋季節大量蔬菜運往東部沿海地區。該省的名稱是貴州省,大部地區地處高原,有“南方天然涼棚”之稱,適宜喜涼型蔬菜種植。
(4)山東省的蔬菜產量全國最高,該省的蔬菜在溫室大棚內實現了智能化生產,可自動適時加熱、噴灌、夜間補光等,這表明科技在蔬菜增產提質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詳解】解:(1)黑河—騰沖線是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該線東南部人口密集、經濟發達,蔬菜產量更高;四川、河南、江蘇等省人口數量多,市場對蔬菜需求量大,因此蔬菜年產量高以滿足需求。
(2)廣西南部、海南緯度低,屬熱帶、亞熱帶氣候,冬季氣溫高、降水適宜,冬春氣候溫暖濕潤,適合喜溫型蔬菜生長。12月~次年3月期間的重要節日有元旦、春節,需保障蔬菜供應。東北地區夏秋季節氣候涼爽,適合喜涼型蔬菜生長。
(3)根據圖例可知,我國西南地區蔬菜年產量約3670萬噸,且夏秋季大量運往東部沿海的省份是貴州省。貴州大部地處高原(云貴高原),海拔高、氣溫相對低,有“南方天然涼棚”之稱,適宜喜涼型蔬菜種植。
(4)山東省蔬菜在溫室大棚實現智能化生產(自動加熱、噴灌、補光等),通過科技手段改善生長環境,提高產量和品質,表明科技(或技術) 在蔬菜增產提質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故答案為:
(1)東南;人口;
(2)溫暖濕潤;春節;涼;
(3)貴州;高原;
(4)科技。
【點評】本題以2023年我國各省級行政區蔬菜產量和部分省級行政區人口數量空間分布圖為材料,涉及我國蔬菜產量分布,農業發展條件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的知識綜合應用能力。
17.(8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7年3月,中共中央開始了轉戰陜北的偉大歷程。在物質條件艱苦,與敵周旋的險惡環境下,中共中央從容地指揮著全國各個戰場人民解放軍的作戰行動。轉戰陜北歷時1年零5天。1948年3月,中共中央勝利東渡至磧口鎮的高家塔村。圖1為中共中央轉戰陜北路線示意圖。
(1)請從自然地理的角度,說出中共中央轉戰陜北行軍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說出2條即可)。
(2)1948年3月,中共中央勝利東渡  黃  河,進入山西省。
(3)請在圖中適當位置用箭頭繪制東渡路線。
(4)如今,轉戰陜北沿途的各革命紀念地通過發掘紅色資源,發展  旅游  業,滿足游客學習革命歷史、感受革命文化的強烈愿望,推動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5)一位畫家在轉戰陜北的革命紀念地寫生時,繪制了一幅景觀圖。圖2與圖3兩幅作品中,圖  2  (填序號)是他的作品,請從地理角度說出你選擇該圖的理由(說出2條即可)。
【分析】地理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通過學習地理,我們能進一步熟悉我們生活的環境,廣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況和風土人情,進而提高對生活的適應能力。“對生活有用的地理”自然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詳解】解:(1)中共中央轉戰陜北行軍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有:山高谷深、土地貧瘠、老百姓生活困苦、糧食和物資短缺。
(2)1948年3月,中共中央勝利東渡黃河,進入山西省。
(3)在圖中適當位置用箭頭繪制東渡路線即可。
(4)如今,轉戰陜北沿途的各革命紀念地通過發掘紅色資源,發展旅游業,滿足游客學習革命歷史、感受革命文化的強烈愿望,推動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5)一位畫家在轉戰陜北的革命紀念地寫生時,繪制了一幅景觀圖。圖2與圖3兩幅作品中,圖2是他的作品,理由是:陜北屬于黃土高原地區,該地區人民利用黃土的直立性,挖鑿了特色民居——窯洞。
故答案為:
(1)山高谷深、土地貧瘠、老百姓生活困苦、糧食和物資短缺;
(2)黃;
(3)
(4)旅游;
(5)2;陜北屬于黃土高原地區,該地區人民利用黃土的直立性,挖鑿了特色民居——窯洞。
【點評】考查黃土高原地區的概況,理解作答。
18.(7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國曾經從挪威進口了大量的冰!是真的嗎?”在一次辨真偽活動中,小廣和小西同學聽到了這樣的說法:“19世紀,倫敦需要大量的優質冰用于食品保鮮和制作高端冷飲。挪威商人在本國南部山間湖泊冰封1個月后,切塊取冰,運送到倫敦。年出口量達30多萬噸。”小廣和小西對此非常感興趣,他們找到了運冰線路示意圖(圖1)并繪制了相關氣候資料圖(圖2),開展了探究學習。
探究一:挪威有合適的冰嗎?
(1)兩位同學通過分析,發現挪威南部位于北緯  60  °附近,緯度高;每年冬季,月均溫在  0  ℃以下,且19世紀氣溫較當代略低,湖面會結冰,冰期較長、冰層較厚。由于當地環境優越,冰的品質優良。
探究二:英國沒有合適的冰嗎?
(2)小廣認為倫敦位于50°N以北,冬季應該大量結冰。但小西認為當地沒有足夠數量的冰。請你從氣候的角度進行分析,幫助小西說服小廣。
(3)小西進一步分析:18世紀中葉英國工業革命后,由于  水污染  日益嚴重,倫敦地區水質不佳,冰質難以滿足需要。
探究三:冰能運送到英國嗎?
(4)兩位同學查閱資料得知,英國最初從大西洋彼岸的美國進口優質冰,后來逐漸改為從挪威進口。請從地理位置的角度,簡析挪威取代美國,成為英國優質冰主要進口來源國的原因。
【分析】(1)挪威南部位于60°N附近。冬季(12﹣2月)月均溫在0℃以下,滿足湖面結冰條件,且19世紀氣溫更低,冰期長、冰層厚。
(2)倫敦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冬季最冷月均溫在0℃以上。
(3)18世紀中葉英國工業革命后,工業革命帶來大量工業廢水排放,環境污染(或水污染 ) 日益嚴重,導致倫敦地區水質變差,冰質難以滿足需求。
(4)挪威與英國同處歐洲,隔海相望,距離近,而美國位于大西洋彼岸,距離英國遙遠。
【詳解】解:(1)從圖中緯度信息可知,挪威南部位于60°N附近。結合挪威南部氣候資料圖,冬季(12﹣2月)月均溫在0℃以下,滿足湖面結冰條件,且19世紀氣溫更低,冰期長、冰層厚。
(2)倫敦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冬季最冷月均溫在0℃以上,且降水形式以降雨為主,因氣溫高,難以形成大量結冰,所以本地缺乏足夠數量的冰用于食品保鮮和高端冷飲制作。
(3)18世紀中葉英國工業革命后,工業革命帶來大量工業廢水排放,環境污染(或水污染 ) 日益嚴重,導致倫敦地區水質變差,冰質難以滿足需求。
(4)挪威與英國同處歐洲,隔海相望,距離近,而美國位于大西洋彼岸,距離英國遙遠。挪威取代美國的原因是運輸距離更近,冰在運輸過程中損耗更少,成本更低,更具優勢。
故答案為:
(1)60;0;
(2)倫敦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冬季最冷月均溫在0℃以上,降水以降雨為主,難以形成大量結冰,因此本地沒有足夠數量的冰;
(3)水污染;
(4)挪威與英國同屬歐洲,地理位置更近;美國位于大西洋彼岸,距離英國遙遠。挪威運輸冰到英國的距離短,冰在運輸中融化損耗少、成本低,因此取代美國成為主要進口來源國。
【點評】本題以英國運冰線路示意圖等為材料,涉及英國、挪威的地理位置、氣候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9.(7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認識家鄉”的課堂上,同學們圍繞廣西壯族自治區地形示意圖(如圖),結合所學知識,開展自主探究學習。
(1)小桂同學分析,廣西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環繞,中部地區因  河流  的分隔,形成了丘陵、小盆地、小  平原  (填地形類型名稱)相間分布的格局。
(2)小西同學認為,廣西的地形分布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她發現,圖中的  鄉村  (填聚落類型名稱)多分布在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的地區。同時,這些地區適宜發展的農業部門是  種植  業。
在課堂討論環節,三位同學將自己在廣西地形學習中的體驗進行了交流。小廣說,在閱讀“中國地形圖”時,他關注到廣西位于東南丘陵的西南部。小西說,在閱讀“南方地區的地理環境圖”時,她關注到廣西位于兩廣丘陵的西部。小桂說,在閱讀“廣西壯族自治區地形示意圖”時,他關注到廣西地形的整體格局呈盆地狀。同學們討論發現,三位同學的學習體驗雖有差異,但都有較充分的合理性。
(3)針對三位同學在廣西地形學習中獲得不同體驗的現象,請你從區域地理學習方法的角度,談談認識及獲得的啟發。
【分析】廣西壯族自治區是中國沿海的省級行政區,位于中國南部邊疆,簡稱桂.南瀕北部灣,北、東、西三面分別與貴州省、湖南省、廣東省、云南省等省相鄰。西南與越南毗鄰,陸界國境線637公里.大陸海岸線長1595公里,島嶼697座,島嶼海岸線長604.5公里.全區陸地面積23.666萬平方公里,轄8地區、5地級市、7縣級市、63縣、13自治縣。是中國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
【詳解】解:(1)廣西四周多山地、高原,中部因河流的分隔,形成了丘陵、小盆地、小平原相間分布的格局。
(2)圖中的鄉村聚落多分布在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的地區。同時,這些地區適宜發展的農業部門是種植業。
(3)從區域地理學習方法的角度看,三位同學分別從不同尺度和視角分析廣西地形,體現了多尺度、多視角的綜合分析方法。這啟發我們在學習區域地理時,應結合多種地圖和資料,從整體到局部、從宏觀到微觀,全面理解區域特征。
故答案為:
(1)河流;平原;
(2)鄉村;種植;
(3)我們在學習區域地理時,應結合多種地圖和資料,從整體到局部、從宏觀到微觀,全面理解區域特征。
【點評】考查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概況,理解作答。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锡林浩特市| 喜德县| 襄垣县| 北京市| 兖州市| 江源县| 连云港市| 枣强县| 许昌市| 雅江县| 体育| 科技| 尼玛县| 尖扎县| 南岸区| 新余市| 赤峰市| 岳池县| 鄂伦春自治旗| 佳木斯市| 仲巴县| 泰州市| 莲花县| 庆城县| 平乡县| 鄂尔多斯市| 合作市| 承德县| 集贤县| 静乐县| 苏尼特右旗| 资源县| 重庆市| 金阳县| 醴陵市| 黄浦区| 祁东县| 兰州市| 庐江县| 崇阳县| 寻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