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離子反應 能力提升卷(含答案)測試時間:75 分鐘 滿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對原質量:H—1 C—12 N—14 0—16 S—32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 小題, 每小題3分, 共45分。除標明外,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1.[2025·天津耀華中學期中]下列物質中既能導電,又屬于電解質的一組是 ( )A.石墨、醋酸溶液、食鹽晶體 B.熔融狀態的KOH、熔融狀態的 NaClC.稀硫酸、NaOH 溶液、純硝酸 D.液氨、石灰水、水銀2. [全國高考]某白色粉末樣品,可能含有 和 Na CO 。取少量樣品進行如下實驗:①溶于水,得到無色透明溶液;②向①的溶液中滴加過量稀鹽酸,溶液變渾濁,有刺激性氣體逸出,離心分離;③取②的上層清液,向其中滴加 BaCl 溶液有沉淀生成。該樣品中確定存在的是 ( )A. Na SO 、Na S O B. Na SO 、Na S O C. Na SO 、Na CO D. Na SO 、Na CO 3.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A.將某固體試樣完全溶于鹽酸,再滴加 BaCl 溶液,出現白色沉淀,則該固體試樣中存在B.將某固體試樣完全溶于鹽酸,再滴加 KSCN 溶液.沒有出現血紅色,則該固體中不存在 Fe +C.在某固體試樣加水后的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沒有產生使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該固體試樣中仍可能存在 NH4+D.在某固體試樣加水反應后的上層清液中,滴加鹽酸出現白色沉淀,再加 NaOH 溶液沉淀溶解,則該固體試樣中存在 SiO32-4.下列兩種物質的溶液混合后,能發生離子反應,且溶液的總質量不會發生改變的是 ( )A.石灰水和稀鹽酸混合B.小蘇打溶液和檸檬水混合C.人工鹽(含有硫酸鈉、碳酸氫鈉、氯化鈉、硫酸鉀,常用于治療牲畜消化不良)溶液與 溶液混合D.氯化鈉溶液和蔗糖水混合5. 下列關于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A.電解質一定能導電,能導電的物質一定屬于電解質B. SO 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導電,但SO 是非電解質C.液態氯化氫不導電,所以液態氯化氫是非電解質D. CaCO 在水中難導電,所以 CaCO 不是電解質6.[湖北新高考]下列各組離子在給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 ( )A.在 0.1mol·L 氨水中:B.在0.1mol·L 氯化鈉溶液中:C.在0.1mol·L 醋酸溶液中:D.在0.1mol·L 硝酸銀溶液中:7.[2025·安徽舒城中學月考]下列離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個化學反應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沒有8.[北京新高考]下列離子方程式與所給事實不相符的是( )A. Cl 制備 84 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B.食醋去除水垢中的CaCO : CC.利用覆銅板制作印刷電路板:D. Na S去除廢水中的9. [重慶新高考]下列操作中,不會影響溶液中 等離子大量共存的是( )A.加入 ZnSO B.加入 Fe粉C.通入 NH D.通入 CO 10.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環境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酸性溶液: B.堿性溶液: Al 、、Cl C.無色溶液: D.加入鐵片能產生 H 的溶液:11.[雙選]某同學在實驗室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Y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X、Z中均含有大量Fe +B. CaCO 與水混合后所得懸濁液基本不導電,則 CaCO 不屬于電解質C.利用過濾的方法,可從Z中分離出紅褐色透明液體D. Z中液體的分散質不止一種12. [湖北新高考]對于下列實驗,不能正確描述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A.向氫氧化鋇溶液中加入鹽酸:B.向硝酸銀溶液中滴加少量碘化鉀溶液:C.向燒堿溶液中加入一小段鋁片:D.向次氯酸鈣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氣體:13.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下列離子: 和 M,經測定 和 M 的數目之比為1:2:1:1,則M可能是 ( )A.Na B. OH C. S D. Cl 14.某工業廢水中存在大量的Na 、Cl 、Cu 、SO4 ,,欲除去其中的 設計如圖所示工藝流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NaOH 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u B.試劑a為 Na CO 溶液, 試劑b為BaCl 溶液C.操作x為過濾 D.試劑c為鹽酸15.[雙選][學科核心素養·證據推理與模型認識]某地區的霧霾中含有中的若干種。某同學收集霧霾樣品,經必要的預處理配成試樣溶液,設計如下實驗探究其中含有的離子(提示:①取一定體積的試樣溶液,加入足量 NaOH 溶液,產生白色沉淀。②另取一定體積的試樣溶液,加入足量 BaCl 溶液,產生白色沉淀。③向②所得體系中滴加足量鹽酸,無氣體產生。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A.①中產生的白色沉淀一定為 Mg(OH) B.可能含有C.肯定含有 D.一定不存在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6 小題,共55 分)16.(12分)[真實情境]某Y形河流上游旁有甲、乙兩個化工廠,其位置如圖所示。經某化學課外活動小組同學檢測,發現兩廠的工業廢水中各含有三種離子,這些離子為K 、Ag 、 Fe 、 Cl 、 OH 、 NO -。(1)檢測發現,甲廠的廢水明顯呈堿性,則甲廠的廢水中所含的三種離子是(2)乙廠的廢水中含有另外三種離子,該小組同學認為,如果加一定量的 (填“活性炭” “硫酸亞鐵”或“鐵粉”),可以回收金屬 (填化學式),達到變廢為寶的目的。(3)該小組同學有一個設想,建議將甲廠和乙廠聯合起來,把廢水按適當比例混合,可以使廢水中的(填離子符號)轉化為沉淀,若在丙地建立一個灌溉站,河水可用來直接澆灌農田。他們的理由是經過濾后的廢水中主要含 (填化學式),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你認為他們的方案 (填“可行”或“不可行”),并說明理由: 。17.(12 分)某同學設計如圖實驗方案,以分離KCl和 BaCl 兩種固體的混合物,請回答下列問題。(1)操作②的名稱是 。(2)試劑a是 ,試劑b是 。(3)加入試劑a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加入試劑b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4)該方案 (填“能”或“不能”)達到實驗目的。若不能,請寫出改進方法: (若能,此空不填)。(5)若要測定原混合物中BaCl 的質量分數,除了要準確稱量原混合物的質量外,至少還要獲得的數據是 質量。18.[2025·蘇州中學月考](9分)用一種試劑除去下列各物質中的雜質(括號內為雜質),并寫出離子方程式。(1)BaCl (HCl)試劑為 離子方程式為試劑為 ,離子方程式為)試劑為 離子方程式為19.[2025·云南師大附中月考](8分)某氯化鉀樣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鉀、硫酸鉀和不溶于水的雜質。為了提純氯化鉀,先將樣品溶于適量水中,充分攪拌后過濾,再將濾液按下圖所示的步驟進行操作。回答下列問題。(1)B中物質的化學式為 。檢驗濾液中 的方法是 。(2)試劑Ⅰ的化學式為 ,加入過量試劑Ⅰ后,①對應的實驗操作是 ,①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 。(3)試劑Ⅱ的化學式為 , ②中加入過量試劑Ⅱ的目的是 。20.[2025·張家口宣化一中月考](8 分)在兩份相同的 溶液中,分別滴入濃度相等的 溶液、NaHSO 溶液,其導電能力隨滴入溶液的體積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曲線①、②分別代表滴入哪種溶液的變化曲線 ① ② 。(2)B點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離子是 。(3)A、B兩點對應的溶液分別呈 、 (選填“酸性” “中性”或“堿性”)。(4)曲線②中 D 點對應溶液的導電能力最弱的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5)C點對應的兩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離子是 。21.[2025·荊州中學期中](6分)某溶液中可能含有 中的幾種,現進行如下實驗:Ⅰ.取適量溶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 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Ⅱ.過濾,向實驗Ⅰ所得濾液中加入足量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據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離子是 。(2)寫出Ⅰ中所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3)為了驗證溶液中是否存在 Cl ,NO -,某同學提出下列假設:①只存在 Cl ② ;③ Cl 、NO -同時存在。實驗提供的試劑有稀鹽酸、 溶液、稀硝酸、NaOH溶液和蒸餾水。驗證溶液中是否存在 Cl 的實驗方法為 。(4)若同時存在 Cl ,NO -,則溶液中陽離子總數與陰離子總數之比為第二單元 離子反應 能力提升卷參考答案1.【答案】B【解析】石墨、醋酸溶液、稀硫酸、NaOH溶液、石灰水、水銀均導電,但它們既不是電解質又不是非電解質;食鹽晶體、純硝酸是電解質,但不導電;液氨不是電解質,不導電。綜上分析可知,B項符合題意。2.【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物質的檢驗,涉及 的檢驗。向①的溶液中滴加過量稀鹽酸,溶液變渾濁,有刺激性氣體逸出,說明生成了S和SO ,樣品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取②的上層清液(其中含有過量稀鹽酸),向其中滴加 溶液,有沉淀生成,該沉淀為,說明樣品中一定含有 A正確。3. 【答案】C【解析】若固體中含有 和 溶于鹽酸后, 會被氧化生成 會出現相同現象,故該固體試樣中不一定存在 A錯誤;若固體為和 Fe的混合物,也可能有相同的現象,故固體試樣中可能存在 B 錯誤;檢驗 的操作為加濃NaOH溶液,加熱,選項操作中沒有加熱,故不能確定固體試樣中有沒有 C正確;加鹽酸出現白色沉淀,再加 NaOH溶液沉淀溶解,可能是原固體中含有 加鹽酸生成 沉淀, 再加NaOH 溶液. 溶解,不一定為 D錯誤。4.【答案】A【解析】A項,反應生成水,發生了離子反應,且溶液總質量不變,符合題意;B項, 與酸反應生成 氣體,發生了離子反應,由于逸出,使溶液總質量減小,不符合題意;C項, 與 反應生成 沉淀,發生了離子反應,由于 脫離溶液,使溶液總質量減小,不符合題意;D項,NaCl溶液與蔗糖水不反應,不符合題意。5. 【答案】B【解析】電解質若不發生電離就不能導電,因此電解質不一定能導電,能導電的物質若不是化合物,就不是電解質,因此能夠導電的物質不一定屬于電解質,A錯誤; 是化合物,其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導電是由于 溶于水后產生的 電離產生自由移動的離子, 是非電解質,B正確;液態氯化氫中不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所以不能導電,但當其溶于水后會發生電離而導電,所以液態氯化氫是電解質,C錯誤;在水中由于溶解度小,電離產生的離子濃度很小,所以難導電,但是電解質,D錯誤。6. 【答案】C【解析】 能與一水合氨反應形成配離子而不能大量共存,A錯誤; 與I 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與 能發生雙水解而不能大量共存,B錯誤; 與 能形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D錯誤。7. 【答案】D【解析】①可以表示 與強堿溶液反應生成可溶性碳酸鹽,如 與 NaOH 溶液或KOH溶液的反應;②可以表示 與 或 等物質的反應;③可以表示可溶性銀鹽與可溶性氯化物或鹽酸的反應,如 與 NaCl、HCl的反應;④可以表示 Fe 與可溶性銅鹽的反應,如Fe與的反應。8. 【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正誤判斷。醋酸是弱酸,書寫離子方程式時不能拆開,正確的離子 方 程 式 為 B符合題意。9. 【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離子共存、離子反應。加入 與 結合生成 沉淀,A 錯誤;加入 Fe粉, 與 Fe反應生成 B錯誤;通入 與水反應生成 會與 反應生 成 沉淀,C錯誤;通入 ,溶液中離子不與( 發生反應,不會影響溶液中離子的大量共存,D正確。10. 【答案】D【解析】選項 溶液 分析 結論A 酸性溶液 與H 反應 不能大量共存B 堿性溶液 與 反應 不能大量共存C 無色溶液 為紫色 不能大量存在D 加入鐵片能產生 的 溶 液(呈酸性) 不發生反應 能大量共存由上述分析可知,D項符合題意。11. 【答案】CD【解析】 Z中· 價 Fe 主要以 形式存在,A項錯誤;( 溶于水的部分可以全部電離,( 屬于電解質,B項錯誤;Z中含有固體石灰石及氫氧化鐵膠體和氯化鈣的混合液,固體石灰石不能透過濾紙,氫氧化鐵膠體和氯化鈣的混合液可以透過濾紙,則利用過濾的方法,可從Z中分離出紅褐色透明液體,C、D項正確。12. 【答案】D【解析】氫氧化鋇溶液與鹽酸反應,屬于酸堿中和反應,無氣體、沉淀生成,離子方程式為 ,A正確;向硝酸銀溶液中滴加少量碘化鉀溶液,生成黃色的碘化銀沉淀,離子方程式為 AgI↓,B正確;向燒堿溶液中加入少量鋁片,反應生成四羥基合鋁酸鈉和氫氣,離子方程式為 C正確;向次氯酸鈣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氣體,生成次氯酸的同時還生成碳酸鈣沉淀,離子方程式為D錯誤。13. 【答案】D【解析】 根據溶液呈電中性可以判斷,M應該為 價陰離子,可能為( 或 但由于 與 不能大量共存,故只能是 D項正確。14. 【答案】B【解析】由上圖可知,A項正確;試劑a為 溶液,試劑b為 溶液,試劑c為鹽酸,且必須在加入 溶液之后再加入 溶液,以除去過量 ,B項錯誤,D項正確;操作 x為過濾,C項正確。15. 【答案】BD【解析】 本題的解題關鍵是理清分析思路:實驗①可作為一組實驗,實驗②和③可作為另一組實驗,因為由實驗①推不出白色沉淀的成分[白色沉淀可能是 和 反應生成的 與 結合生成 中的一種或多種],故可先分析實驗②和③,再分析實驗①。實驗 分析 結論② 產生的白色沉淀可能是 中的一種或兩種 可 能 含 有 中的一種或兩種,一定不含③ 無氣體產生,說明實驗②中的白色沉淀是 不含 且無 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① 由③中結論知產生的白色沉淀是 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綜上所述,不能確定是否含有 ,A、C項正確,B、D項錯誤。16.【答案】(2)鐵粉 Ag 可行 是含鉀、氮的復合肥料【解析】 只能和題中所給三種陰離子中的 大量共存,二者可大量存在于同一個工廠的廢水中,而 與 均不能大量共存,所以 只能和 存在于同一個工廠的廢水中。 由于甲廠的廢水顯堿性,所以甲廠的廢水中含有 乙廠的廢水中含有(2)向乙廠的廢水中加入鐵粉,可以從中置換出 Ag,所用原理的離子方程式為 (3)根據甲、乙兩廠的廢水中含有的離子可知,兩廠廢水混合過程中.會發生反應 等;經處理后的廢水中主要含 可以用作肥料等。17.【答案】(1)過濾溶液 鹽酸(4)不能在經操作②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適量鹽酸將 轉化為 KCl后,再進行蒸發、結晶(5)干燥的沉淀 或干燥的固體B【解析】 與 反應生成 沉淀和 KCl; 與鹽酸反應可生成 和 (4)由流程梳理可知,加入過量 溶液并過濾所得溶液為KCl和l 的混合溶液,需先加入適量鹽酸將] 轉化為KCl,再進行蒸發、結晶,才能得到 KCl 固體。(5)沉淀 和固體 中的 全部來源于原混合物,則再測得干燥的固體B或干燥的沉淀 的質量,即可確定 的質量分數。18. 【答案】 (1)(2)NaOH溶液(3)稀硫酸 (或其他合理答案)【解析】除雜的基本原則是試劑不與被提純物質反應,不引入新的雜質,轉化生成更易被除去的物質。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先向其中加入鹽酸酸化,再加入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有 反之則無過濾除去多余的溶液 溶液(3)中性 堿性【解析】 溶液和 溶液、 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 ヽ(1)溶液的導電能力與離子濃度成正比,根據題圖可知,曲線①在A 點溶液導電能力接近0,說明該點溶液離子濃度最小,應該為 溶液和 溶液的反應,則曲線②為 溶液和 溶液的反應,即曲線①代表滴入 溶液的變化曲線,曲線②代表滴入 溶液的變化曲線。溶液、 溶液的濃度相等,A、B兩點滴入溶液的體積相等,則B 點溶液的溶質為 NaOH,大量存在的離子是(3)由以上分析可知,A點對應溶液呈中性;B點對應溶液呈堿性。(4)D 點溶質為 此時發生反應: 溶液中自由移動的離子濃度最小,導電能力最弱。(5)在A 點和B 點, 均恰好完全沉淀,C點時加入 溶液和 溶液的體積相等,所以溶液中含有等量的(3)只存在 取適量溶液于試管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銀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溶液中存在Cl ,若無明顯現象,則不存在(4)1:2【解析】取適量溶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說明原溶液中含有 則不含 過濾,向實驗Ⅰ所得的濾液中加入足量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生成的沉淀為 原溶液中含有 則不含 根據溶液呈電中性可知,原溶液中至少有( NO 中的一種。(3)根據假設①、③可知假設②為只存在 由于 AgCl是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則驗證溶液中是否存在Cl 的實驗方法為:取適量溶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銀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溶液中存在Cl ,若無明顯現象,則不存在。(4)若同時存在( 則由于陽離子為 均帶2個單位正電荷,而陰離子均帶1個單位負電荷,根據溶液呈電中性可知,溶液中陽離子總數與陰離子總數之比為1:2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