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D B B A D C C C D題號 11 12 13 14答案 D D A C15.(14分)每空2分(1) O=O(2)(3) (4)16.(14分)每空2分(1) 增大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2)(3) SO3與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易形成酸霧 18.5(4)(5)脫水性、強氧化性17.(14分)每空2分(1) b 堿石灰(2)2NH3+3CuO3Cu+3H2O+N2 (3)檢驗D中反應有水生成(4)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5)5:2(6)3HClO+2NO+H2O=5H++3Cl-+218.(16分)除標注外每空2分(1)②④⑤ (2)A(3) 有氣泡產生(1分) a(1分) 正(1分)(4) 減弱 (1分)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D B B A D C C C D題號 11 12 13 14答案 D D A C15.(14分)每空2分(1) O=O(2)(3) (4)16.(14分)每空2分(1) 增大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2)(3) SO3與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易形成酸霧 18.5(4)(5)脫水性、強氧化性17.(14分)每空2分(1) b 堿石灰(2)2NH3+3CuO3Cu+3H2O+N2 (3)檢驗D中反應有水生成(4)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5)5:2(6)3HClO+2NO+H2O=5H++3Cl-+218.(16分)除標注外每空2分(1)②④⑤ (2)A(3) 有氣泡產生(1分) a(1分) 正(1分)(4) 減弱 (1分)答案第1頁,共2頁2024級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題命題人:秦艷嶺 審題人:孫鳳梅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Mg24 Cu64一、單選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化學與生產生活及科技密切相關,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使用明礬凈水,原因是鋁離子能夠殺菌消毒B.碳納米管可以看成由石墨片層卷成的,屬于膠體C.電車出行促環保,電車中的鋰離子電池屬于一次電池D.“凡白土曰堊土,為陶家精美啟用”,其中“陶”是傳統硅酸鹽材料2.勞動最光榮,勤勞出智慧。下列勞動項目與所述化學知識沒有關聯的是選項 勞動項目 化學知識A 試劑運輸:常用鐵罐車運輸濃硫酸 常溫下,鐵遇濃硫酸鈍化B 家庭衛生:用管道通(含燒堿和鋁粉)清通管道 使用過程中產生大量氣體C 泳池消毒:用漂粉精作游泳池的消毒劑 具有氧化性D 幫廚活動:加入小蘇打做膨松劑 固體溶于水吸熱3.下列“類比”“推理”正確的是A.過量的Fe與稀硝酸反應生成,則過量的Fe與反應生成B.濃流酸能干燥HCl,則濃硫酸也能干燥HFC.與反應生成和,則與反應生成和D.的溶解度比的大,則相同溫度下,的溶解度比的大4.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溶于水,轉移的電子數目為B.由和組成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的分子數目為C.與足量完全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目為D.標準狀況下,中含有的分子數目為5.下列各組離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加入鋁粉產生的溶液中:B.含有的溶液中:C.滴加紫色石蕊試劑變藍的溶液中:D.無色的溶液中:6.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能證明亞硫酸酸性強于次氯酸的離子方程式:B.將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C.向硫化鈉溶液中通入過量的SO2:D.向NaHSO4溶液中滴加少量的Ba(OH)2溶液:7.甲、乙、丙、X是中學化學中常見的4種物質,其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甲和X不可能是A.甲為,X為Fe B.甲為,X為C.甲為Al,X為NaOH溶液 D.甲為NaOH溶液,X為8.室溫下,下列實驗探究方案能達到探究目的的是選項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A 向某溶液中滴入溶液,觀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溶液中是否有B 向某溶液中加入鹽酸酸化的溶液,觀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溶液中是否有C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溶液,無現象,再加入氯水,觀察溶液是否變紅 溶液中是否含有D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的氣體 溶液中是否有9.天然氣是一種清潔能源,但含有少量的氣體,在酸性溶液中利用硫桿菌可實現脫硫,其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正確的是A.可看作該脫硫過程的催化劑B.高溫條件有利于加快反應速率C.過程乙中參加反應的與的物質的量之比為D.過程甲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10.某小組探究NH3的催化氧化,實驗裝置如圖,③中氣體顏色無明顯變化,④中收集到紅棕色氣體,一段時間后產生白煙。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①中固體藥品可用KClO3代替,②中固體藥品可為NH4ClB.③、④中現象說明③中的反應是C.④中白煙的主要成分是NH4ClD.一段時間后,⑤中溶液可能變藍11.高純度晶體硅是典型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又稱“半導體”材料,它的發現和使用曾引起計算機的一場“革命”。它可以按下列方法制備:SiO2Si(粗)SiHCl3Si(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步驟①的化學方程式為SiO2+CSi+CO2↑B.步驟①②③中每生成或反應1 mol Si,轉移4 mol電子C.二氧化硅能與氫氟酸反應,而硅不能與氫氟酸反應D.SiHCl3(沸點33.0 ℃)中含有少量的SiCl4(沸點67.6 ℃),通過蒸餾(或分餾)可提純SiHCl312.下列圖示與對應的敘述相符的是圖甲裝置,由于比活潑,所以為負極B.圖乙裝置,放電時,正極b極表面的被氧化,其質量會減少C.圖丙裝置,通入的一極是正極,電極反應式為D.圖丁可以表示足量鋅粉與稀硫酸反應,加少量固體產生的變化13.將10g銅鎂合金完全溶解于100mL某濃度的硝酸中,得到NO和(不考慮)共0.3mol,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1mol/L的NaOH 溶液0.8L,此時溶液呈中性,金屬離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質量為18.5g。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硝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2mol/LB.合金中銅與鎂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3C.混合氣體中NO和的體積之比為1:2D.銅鎂合金溶解后,溶液中剩余的物質的量為0.3mol14.中國研究人員研制出一種新型復合光催化劑,利用太陽光在催化劑表面實現高效分解水,其主要過程如下圖所示。化學鍵 H2O2中的H—O鍵 O2中的O=O鍵 H2中的H—H鍵 H2O2中的O—O鍵 H2O中的O—H鍵鍵能kJ/mol 463 496 436 138 463已知:幾種物質中化學鍵的鍵能如下表所示:若反應過程中分解了2mol水,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過程I吸收了926kJ能量 B.過程Ⅱ放出了574kJ能量C.過程Ⅲ屬于放熱反應 D.總反應為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個小題,共58分15.(14分)在下圖所示的物質轉化關系中,是常見的氣態氫化物,B是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無色、無味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比的大是一種紫紅色金屬單質(反應條件和部分生成物未列出)。(1)A的電子式為 ;B的結構式為 。(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 ;反應④的離子方程式 。(3)比較兩物質的沸點 (填“>”或“<”)。(4)現有的和混合氣體,通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應后氣體剩余為(同溫同壓下),則剩余的氣體是 (填化學式);原混合氣體中D和B的體積之比是 。16.(14分)硫酸在工業生產方面應用十分廣泛。回答下列問題:Ⅰ.工業上以黃鐵礦(主要成分)制硫酸,流程如下:(1)黃鐵礦在“煅燒”前須粉碎,粉碎的目的是 ,“燒渣”的主要成分為 (填化學式)。(2)“催化氧化”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吸收”時試劑X是98.3%的濃硫酸,選用該濃硫酸而不用水的主要原因是 。已知“試劑”的密度為,則該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保留到小數點后一位)。Ⅱ.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脫水性和強氧化性等特性。將適量蔗糖放入燒杯中,加入幾滴水,攪拌均勻,然后再加入適量濃硫酸,迅速攪拌,觀察到蔗糖逐漸變黑,體積膨脹,并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4)用化學方程式解釋產生刺激性氣味氣體的原因: 。(5)上述實驗現象表明濃硫酸具有 。17.(14分)氮及其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但同時隨意排放氮的化合物也會造成環境污染問題。Ⅰ.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夾持儀器省略)制取干燥的氨氣并驗證NH3具有還原性,回答下列問題:(1)裝置C用于收集NH3,應將導管 (填“a”或“b”)延長至集氣瓶底部。裝置B中填裝的試劑名稱為: 。(2)寫出氨氣在D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E中的無水硫酸銅作用是 。(4)A中為“固固加熱型”制取氨氣的裝置,請寫出其中發生的反應方程式: 。Ⅱ.以氨氣為原料合成硝酸的工業中有含NO、NO2等氮氧化物的尾氣排出,有多種方法解決尾氣污染環境問題。(5)氨氣催化吸收處理尾氣法:已知6mol氨氣恰好能將含NO和NO2共7mol的混合氣體完全轉化為N2,則混合氣體中NO和NO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Ⅲ.NO和NO2等氮氧化物是空氣污染物,含有氮氧化物的尾氣須處理達標后才能排放。用NaClO溶液吸收硝酸尾氣,可提高尾氣中NO的去除率。(6)在酸性NaClO溶液中,HClO氧化NO生成,其離子方程式為 。18.(16分)現代社會中,人類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能量,研究化學能與熱能、電能的轉化具有重要價值。回答下列問題:Ⅰ.化學反應與熱能(1)下列化學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符合圖示的是 (填序號)。①酸堿中和反應;②碳酸鈣分解;③金屬鈉與水反應;④灼熱的碳與二氧化碳反應;⑤與晶體的反應(2)常溫下,根據鍵能數據估算反應的能量變化是___________(填字母)。化學鍵 C-H C-F H-F F-F鍵能/() 414 489 565 155A.放出1940 B.吸收1940C.放出485 D.吸收485Ⅱ.化學反應與電能(3)如圖為某化學興趣小組探究不同條件下化學能與電能之間轉化的裝置,回答下列問題:①若電極a為鋅片、電極b為銅片、電解質溶液為稀硫酸,該裝置工作時,銅電極上可以看到的現象為 ,向 (填“a”或“b”)極移動,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②若電極a為Al、電極b為Mg、電解質溶液為KOH溶液,則該原電池工作時,Mg作 極(填“正”或“負”),Al電極上的反應式為 。(4)某種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圖如圖所示(a、b均為石墨電極)。假設使用的“燃料”是甲烷(),則通入甲烷氣體的電極反應式為 。電池工作一段時間后,電解液的堿性將 (填“增強”“減弱”或“不變”)。若消耗標準狀況下甲烷的體積為3.36L,假設化學能完全轉化為電能,則轉移電子的數目為 (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化學試卷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化學答案.docx 化學試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