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A.苯胺既可與鹽酸也可與NaOH溶液反應B.加入Na,CO,溶液的作用是中和過量的鹽酸C.苯胺、甲苯、苯甲酸粗品依次由①、②、③獲得D.由①、③分別獲取相應粗品時可采用相同的操作方法14.(原創)有機物A分子式為CH1O且能被催化氧化成醛,鏈狀有機物B分子式為CHO2且能與碳酸鈉反應。A和B發生酯化反應得到的有機產物可能結構有(不包含立體異構)()A.6種B.8種C.10種D.12種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8分)二、填空題(共58分)15.(原創)(14分)現有七種元素,其中A、B、C、D、E、F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數依次增大。A的基態原子價層電子排布為ns"np”;液態的B2經常用于手術的冷凍麻醉:C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其內層的3倍:D單質通常為淡黃色固體;E的基態原子未成對電子數為4:2的3d軌道中有10個電子;G單質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最末位。(1)寫出AD2的電子式(2)寫出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3)B、C元素能形成多種離子,如BC2、BC2、BC;,BC2中B原子的雜化方式為,BC2離子空間結構名稱為,BC2+、BC2、BC;的鍵角由大到小的順序為(用相應離子的元素符號表示)。(4)F、G均能與AB形成配離子,已知F2+與AB形成配離子時,配位數為4;G與AB形成配離子時,配位數為2。工業上常用G和AB形成的配離子與F單質反應,生成F2+與AB形成的配離子和G單質來提取G,寫出上述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用相應離子的元素符號表示)。(5)關于上述某些元素的相關說法正確的的是(填字母)。a.元素C形成的單質都是非極性分子,均易溶于四氯化碳溶劑。b.元素A形成的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小于元素C形成的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c.元素A可形成多種單質,這些單質的熔點均很高,硬度均很大d.基態D原子中具有9種不同能量的電子,占據最高能級的電子云輪廓圖的形狀為啞鈴形16.(改編)(15分)Co、Ni是重要的戰略性金屬。一種利用廢鈷鎳礦(含較多的Co、Ni、Fe,以及一定量的Mg、Pb、Mn(IⅡ)等元素)提取Co、Ni,并獲得一系列化工產品的七校聯盟2025年表的的土考試高二化學試題第5頁共8頁Pb204工藝流程如圖:稀HSO4FeP204酸氨水S02水相2鎳礦氨浸→還原2→CoSO4浸渣1水相1浸渣2→酸浸→沉鎳→NiC0,NH.HCO已知:①Pb2O4對Co2+、Ni2+、Fe3+具有高選擇性。②萃取的原理為M2+(水相+2HR=MR,(有機相+2H(M=Co、Ni)。③[CoNH)]2+易被氧化成[CoNH3)]3+(1)基態Ni原子的簡化電子排布式為。鈷在火焰上灼燒產生的淡藍色光是一種(填“吸收光譜”或“發射光譜)。(2)浸渣1的主要成分為(填化學式),水相1中主要含有的金屬離子有(填離子符號)。(3)從平衡移動角度分析,“反萃取”中加入酸的目的是(4)“氨浸時生成CoNH3)6]3#的離子方程式為(5)“沉鎳”時怎樣判斷沉淀是否完全(6)已知一定條件下,某萃取劑R)萃取N+的分配系數(有機相中NR,的濃度)為3,水相中N2+的濃度有機相中NR,的總物質的量則用等體積該萃取劑萃取N2+的萃取率×100%Ni的總物質的量為,(保留三位有效數字)17.(改編)(14分)丙酮(HC一)是重要的化工試劑,某實驗小組利用2-丙醇氧化法合成丙酮,實驗步驟如下:已知:①丙酮的沸點為56℃,不與水形成恒沸物:2-丙醇的沸點為82.6℃。②在水溶液中,Cr20呈橙紅色,Cr3+呈綠色。步驟一:制備氧化劑稱取6.00gCO(過量)充分溶解于80.00mL水中,小心加入3.00mL濃硫酸,得到橙紅色溶液。步驟二:制備丙酮組裝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將4.50g2-丙醇注入三頸燒瓶,向儀器Y中加入步驟七校聯盟2025年春期期末考試高二化學試題第6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