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西欽州市第十三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熱身考試地理試卷(四)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四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四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簽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來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單選題(共25小題,每小題3分,共75分)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國家,遷入移民存量為5000多萬人,占美國總人口的14%,每年接收的移民數量居全球首位。讀“1990-2020年美國國際遷入移民的流量變化”,完成下面小題。1.下列關于1990—2020年美國國際遷入移民的流量變化,說法正確的是( )A.1990—2020年美國國際遷入移民逐年下降 B.2020年美國國際遷入數量出現最低C.1999—2007年美國遷入人口規模下降最快 D.2007—2016年美國遷入流量趨于平穩2.1990—2020年美國遷入移民數量的變化可能會對美國產生的影響有( )①人口增長放緩 ②勞動力短缺加劇③加重社會公共資源壓力 ④社會創新活力受限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人口政策是國家根據特定歷史階段的社會經濟狀況、環境資源承載力和人口發展趨勢制定的戰略性措施。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人口政策經歷了多次調整。自2021年開始實行“全面三孩”政策。下圖示意我國2019-2023年人口數量增長的主要指標及其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讀圖可知,我國人口數量的峰值年份在( )A.2019年 B.2020年 C.2021年 D.2022年4.我國人口政策從“限制生育”轉向“鼓勵生育”的根本原因是( )A.國際社會的輿論壓力B.勞動力嚴重短缺C.人口自然增長率轉負 D.家庭生育觀念的改變5.有人認為,當前人口政策的調整是考慮了我國人口合理容量較30年前有所增加。我國人口合理容量增加可能得益于( )①生產力水平的大幅提高 ②自然環境和資源極大改善③地區開放程度的極大改善 ④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A.①③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交河故城是新疆吐魯番市雅爾乃孜溝內的世界文化遺產,其因“向下建造”而被譽為“雕刻出來的城市”。該城位于黃土臺地的河心洲上,四周崖壁直立,因河水在城下分流環繞交匯而得名“交河”。下圖為交河故城遺址所在區域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該城所在河心洲的成因是( )A.地殼抬升 B.洪水沖蝕 C.風力侵蝕 D.泥沙淤積7.古人把城址選擇在臺地上的主要目的是( )A.軍事防御 B.便于商貿 C.發展農耕 D.取水方便8.交河故城采用“向下掏挖、不用磚瓦”的方式建造,主要因為當地具有獨特的( )①氣候條件 ②地形條件 ③水文條件 ④土質條件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剪紙是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藝人們可以通過在紙張等材料上加工圖案來展現地域文化。如圖為山西某文化景觀的剪紙作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該剪紙呈現的文化景觀為( )A.云岡石窟 B.運城關帝廟 C.忻州古城 D.洪洞大槐樹10.圖示地區的自然植被屬于( )A.常綠硬葉林 B.常綠闊葉林 C.落葉闊葉林 D.熱帶季雨林高西溝村位于黃土高原一條谷地中,蘋果種植是該村農戶的主要收入來源。20世紀60年代,高西溝村土地利用模式為“三三制”,即耕地、林地、草地各占1/3;21世紀后,為治理生態環境,該村土地利用模式調整為“三二一制”。下圖為高西溝村航拍照片。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蘋果喜光、忌澇。高西溝村蘋果樹種植區主要分布于村落( )A.東側谷地中 B.南側山坡上 C.西側谷地中 D.北側山坡上12.高西溝村蘋果樹最需灌溉的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3.21世紀后,高西溝村土地利用模式“三二一制”為( )A.三份草地、兩份林地、一份耕地 B.三份耕地、兩份草地、一份林地C.三份林地、兩份耕地、一份草地 D.三份林地、兩份草地、一份耕地城市中傳統餐飲店通常會形成空間上的集聚分布,餐飲業與互聯網快速融合催生了網絡外賣,外賣餐飲店只提供外賣,不提供店內就餐服務,其布局相對靈活、分散。完成下面小題。14.影響傳統餐飲店和外賣餐飲店布局的共同主要因素是( )A.環境 B.市場 C.原料 D.飲食習慣15.外賣餐飲店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餐飲店,是因為傳統餐飲店( )①店鋪面積通常較大②食品種類更豐富③具有更好的用餐體驗④具有社交屬性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杭州機場高鐵是一條連接嘉興、杭州與紹興的高速鐵路。全線新建橋梁69公里、隧道14公里,橋隧比高達98%,是浙江省第一條以隧道形式下穿錢塘江及機場的高速鐵路。下圖是杭州機場高鐵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6.杭州機場高鐵以隧道形式下穿錢塘江的原因是( )A.保護錢塘江潮景觀B.降低工程建設難度C.保證高鐵運輸速度 D.減少江口泥沙淤積17.杭州機場高鐵的修建帶來的影響有( )①實現空鐵聯運,形成綜合立體交通網絡②優化鐵路樞紐布局,提升城市行政等級③促進生產要素流動,加速區域經濟發展④縮短沿途城市時空距離,緩解交通擁擠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低空經濟是指以低空空域為依托、航空產業為主導的經濟活動。目前,武漢已有近200家相關企業,形成了完整的低空經濟產業鏈,應用場景包括低空物流、巡檢等。現在武漢都市圈進行低空客運航線試點,從光谷廣場到天河機場,客運巴士在道路通暢情況下大約需1小時,而“空中的士”可縮短至20分鐘。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8.與沿海經濟發達城市相比,武漢發展低空經濟的優勢條件是( )A.人才眾多,科研實力強 B.城市化水平高,潛在應用場景豐富C.政策支持,發展前景好 D.產業基礎好,產業鏈完整19.與光谷廣場到天河機場客運巴士相比,“空中的士”競爭力不足的原因是( )A.運輸距離較短 B.裝卸較不便 C.連續性較差 D.耗時較長20.推測目前武漢低空經濟可能的應用場景有( )①應急救援②地質勘探③長途客運④道路檢修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海洋工程裝備是人類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和開展海洋保護活動中使用的各類裝備的總稱,是海洋產業價值鏈的核心環節,具有高科技、高投入、高回報和高風險的特點,該產業輻射能力強。近年來,廣東省大力推動其向集群化、高端化發展。完成下面小題。21.海洋裝備的“高風險”主要有( )①受海洋生物撞擊 ②深海高壓缺氧 ③長期被海水腐蝕 ④超高溫海水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2.我國大力發展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對維護海洋權益的意義有( )①帶動海洋經濟發展②促進海洋資源開發③增加海洋資源消耗④降低海洋安全保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5年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簡稱“蘇超”)是全國首個覆蓋省內全部地級市的城市足球聯賽。江蘇省多個城市為此賽事推出了特色文旅套餐,如鹽城推出“觀賽+觀鳥”套餐、常州推出“觀賽+游恐龍園”套餐等。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3.鹽城的特色文旅套餐主要體現了( )A.體育與觀光農業融合B.體育與先進制造業融合C.體育與生態旅游融合 D.體育與金融服務業融合24.徐州市圍繞“蘇超”賽事可推出的特色文旅套餐為( )A.觀賽+兩漢文化 B.觀賽+吳文化 C.觀賽+金陵文化 D.觀賽+淮揚文化25.本省球迷赴異地觀看“蘇超”賽事時,能夠實現當日往返,這主要得益于江蘇( )A.京杭運河南北貫通 B.城市空間距離近 C.高速交通網絡發達 D.人均經濟收入高第II卷(非選擇題)二、綜合題(共3小題,共25分)2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24年2月,我國發布《長江經濟帶—長江流域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規劃中提出: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繼續發揮沿江三大城市群的主體地位,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材料二:下圖為長江經濟帶簡圖,下表為長江經濟帶三大城市群資料統計表。城市群名稱 面積(2024) 常住人口(2024) 國內生產總值(2024)長三角城市群 35.8萬平方千米 2.27億 33.16萬億元長江中游城市群 31.7萬平方千米 1.33億 9.36萬億元成渝城市群 18.5萬平方千米 0.90億 8.72萬億元(1)長江經濟帶的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一軸、兩翼、三極、多點”的空間發展規劃。其中“三極”指長江沿岸的三大城市群,其中經濟發展最為薄弱的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 、 。長江經濟帶依托長江發展,長江為沿線城市提供了 、 、軍事防衛、旅游文化等功能。(2)長江中下游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 ,當地種植該糧食作物的有利氣候條件是 。(3)先天競爭力指城市群的地理位置、交通條件、移民規模、勞動力數量、對外開放程度等因素。在長江經濟帶的三大城市群中,先天競爭力最強的是 ,其原因主要是 、 、 。27.閱讀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文萊位于加里曼丹島北部,森林覆蓋率75%以上,農業生產落后,以家庭式經營為主。稻米是當地居民的主要糧食,但自給率低。下圖為文萊地理位置示意圖。材料二 在“一帶一路”倡議和文萊“2035宏愿”國家發展戰略對接背景下,中國和文萊共同在廣西南寧建設了“中國(南寧)—文萊農業產業園”。(1)簡述文萊糧食自給率低的原因。(2)與廣西相比,文萊種植的同品種水稻品質較低,分析其自然原因。(3)列舉為滿足文萊市場需求,在“中國(南寧)—文萊農業產業園”內合作發展的主要項目。2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四川省地處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過渡帶,地勢西高東低,高差懸殊。西部為高原山地,氣候高寒;東部為盆地丘陵,水熱條件較好。這種地形格局深刻影響著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分布。最新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底,四川省常住人口8364萬人,較上年減少4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0.10%,比上年末提高0.61個百分點,但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67%);省會成都市常住人口2147.4萬人,較上年增加7.1萬人。下圖示意四川省人口密度分布。(1)據圖描述四川省人口分布的主要特點,并分析地形因素對該省不同區域的人口容量和城鎮發展的影響。(2)推測2024年四川省省內人口流動呈現的主要趨勢,并說明理由。(3)指出四川省城鎮化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試為其提高城鎮化水平提出兩條合理化建議。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C C A B A D D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A D B C A C D C A題號 21 22 23 24 25答案 C A C A C26.(1) 重慶 成都 供水 水運(2) 水稻 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3) 長三角城市群 地處長江經濟帶和我國東部沿海經濟帶的連接處,地理位置優越 位于長江入海口,水陸交通十分便利 移民規模大,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城市群對外開放程度高。27.(1)農業技術水平低,水稻單產低;生產規模小,稻米產量少;森林覆蓋率高,種植稻米的耕地面積小;大米是當地居民的主要糧食,市場需求較大。(2)文萊緯度較低,稻米的生長周期更短,積累的養分更少;文萊年降水量大,光照時間較短;文萊病蟲害發生頻率高,影響稻米品質。(3)良種培育;農產品深加工;農業技術培訓;農業觀光等。28.(1)人口分布極不均衡,主要分布在東部四川盆地,西部川西高原山地人口極其稀少。影響:東部盆地地勢較低平,利于耕作,水資源相對充足,交通建設成本低,資源環境承載力高,人口容量大;西部高寒、地形崎嶇,可耕地少,水資源利用受限,資源環境承載力低,人口容量小。東部平坦地形提供充足的建設用地,利于工農業、交通和城市群發展;西部地形破碎,基礎設施建設難度大、成本高,嚴重制約城鎮形成與擴張。(2)趨勢:省內人口向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鎮集聚。依據:全省常住人口總量微降,而成都市人口顯著增加;全省城鎮化率提升。(3)問題:城鎮化水平偏低且低于全國;區域發展不均衡。建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發展環境;發展特色產業,增強經濟活力;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促進中小城市和縣城提質擴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