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西欽州市第十三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熱身考試地理試卷(四)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四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四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簽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來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單選題(共25小題,每小題3分,共75分)中國區域發展戰略中,將全國劃分為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四大地區。下表示意2024年四大地區劃分的部分核心指標數據對比。完成下面小題。注:表示優勢顯著,表示優勢較弱1.表中①②③④地區分別是( )A.東部、中部、西部、東北 B.東北、東部、中部、西部C.西部、東北、東部、中部 D.西部、東北、中部、東部2.關于四大經濟區產業結構升級的方向,合理的是( )A.東北優先發展外向型制造業 B.東部加強輕重工業協調發展C.西部發展邊境貿易與物流業 D.中部增加資源型產業的比重高校畢業生在就業遷移過程中常有顯著的地域偏好,而當下則呈現分散化和多元化的趨勢。廣州作為一線城市,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流入,但是調查發現當前廣州的高校畢業生出現了反向流動意愿(反向流動是指遷移到比當前居住地城市等級更低的城市的行為),下圖示意廣州高校畢業生就業流動意愿調查結果。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廣州高校畢業生反向流動意愿高的主要原因是廣州( )A.經濟發展趨緩 B.就業機會減少 C.生態環境惡化 D.生活成本較高4.調研發現,一些擁有反向流動意愿的群體最后在就業時依然留在一線城市,其主導影響因素是( )A.就業機會 B.居住條件 C.文化消費水平 D.基礎設施5.基于目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流動意愿,二、三線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要注重( )①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②制定人才補貼政策③營造創新的社會氛圍④大大提高工資待遇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6.峽灣是冰川作用于山谷或河谷后,被海水淹沒的“U”形谷。峽灣狹長深邃,狀似山谷,延伸到海中。冰島是世界上峽灣地貌較多的國家,共有109個峽灣。下圖為冰島位置圖,關于冰島,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漁業資源豐富,漁業發達 B.位于板塊交界處,地熱資源豐富C.緯度較高,觀賞極光的理想地 D.農業發達,盛產糧食、蔬菜某沙丘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干旱區,該區域年降水量為186mm,潛在蒸發量為1575mm,觀測顯示,在地下水位埋深5m內的區域植被覆蓋率達41%,其中根系可延伸至5m深的黑灌木為優勢物種;而沖積扇區域的植被覆蓋率極低。1954年在沖積扇峽谷口修建防洪堤后(該沙丘處于沖積扇正下方),沖積扇植被覆蓋率由9.2%降至4.4%。下圖示意當地某處典型剖面。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1954年防洪堤修建后,其對沙丘植被產生的顯著影響是( )A.改變了地表徑流方向,使沙丘水分補給減少B.引發土壤次生鹽堿化,影響沙丘植被生長C.阻擋了風沙運動,使沙丘沉積物質改變D.降低了地下水位,使沙丘植被根系受影響8.為應對該區域因防洪堤修建引發的生態問題,以下措施中可行性較高且對生態恢復作用較大的是( )A.拆除防洪堤,恢復自然水文狀態B.在沖積扇區域大量引水灌溉,增加植被覆蓋率C.在沙丘地區種植耐旱草種,增強固沙能力D.建設跨流域調水工程,改善區域水資源狀況黑岱溝煤礦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是我國自行設計并施工的特大型露天煤礦。長期開采導致地表植被破壞、土壤侵蝕、地下水位下降等生態問題。近年來,當地通過回填礦渣、土壤修復、植被重建等措施,逐步實現礦區生態恢復。完成下面小題。9.礦區修復過程中面臨的最大挑戰可能是( )A.技術人才短缺 B.地表滑坡易發 C.冬季低溫嚴寒 D.生態用水不足10.礦區實行生態修復后地表徑流的變化趨勢及原因是( )A.增加地表起伏增大,匯流速度加快 B.不變降水總量穩定,蒸發量無變化C.減少植被覆蓋率提高,下滲量增加 D.先增后減土壤孔隙度先增大后減小11.礦區復墾的土地最適宜轉化為( )A.永久基本農田,發展種植業B.人工湖泊,開發濕地公園C.草場,發展畜牧業 D.建設用地,拓展城市空間“波士華城市帶”(圖)是美國經濟核心地帶,是美國最大商業貿易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也是世界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波士華城市帶”的形成條件有( )①地處大西洋沿岸,多優良港口,交通便利 ②地形平坦廣闊③氣候終年高溫多雨,海洋性特征顯著 ④土著居民數量多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3.下列關于紐約的城市輻射功能,說法正確的有( )①帶動了周邊許多中小城市的發展②與各城市分工協作③成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城市,但只影響美國國內④成為國際政治、經濟、金融、文化中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城市群空間擴展過程符合礦物學中晶體結構的形成機理,城市群形成的節點網絡結構類似于晶體結構,存在著分等級、分層級的有機組合規律,稱為城市群空間晶體結構。下面a、b、c三幅圖示意3種城市群空間結構組合類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3種城市群空間結構組合類型中,核心城市對節點城市的輻射強度從小到大的排序是( )A.c、a、b B.a、c、b C.b、c、a D.a、b、c15.圖中3種城市群空間結構組合類型與下列各城市群最匹配的是( )A.a是長江中游城市群,b是遼中南城市群,c是關中平原城市群B.a是遼中南城市群,b是關中平原城市群,c是長江中游城市群C.a是關中平原城市群,b是遼中南城市群,c是長江中游城市群D.a是長江中游城市群,b是關中平原城市群,c是遼中南城市群16.c城市群空間結構組合類型發展的弊端最可能是( )A.腹地范圍相互交叉重疊B.核心城市數量太多C.核心城市實力懸殊太大 D.城市間聯系不緊密城市群是新型城鎮化的空間主體,隨著內部要素的不斷集聚,形成了經濟聯系更為緊密的城市經濟網絡體系。下圖為1992-2019年長三角地區城市經濟網絡演化階段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7.下列關于長三角地區城市經濟網絡演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初始發育階段,一級中心城市數量最少,不同等級城市之間聯系強B.等級化階段,二級中心城市數量增多,同等級城市之間的聯系增強C.網絡化階段,三級中心城市數量增多,不同等級城市之間聯系增強D.網絡化階段,一般城市數量變化最大,同等級城市之間的聯系不變18.為促進長三角地區新型城鎮化的發展,下列做法最合理的是( )A.中小城市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促進區域均衡發展B.推動大城市產業向中小城市轉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C.中心城市放寬落戶限制,加快農村人口向大城市流動D.優先擴大中小城市規模,優化中小城市的等級和職能19.大城市引領的城市集群模式有利于( )①解決大城市交通擁堵問題 ②優化生產要素空間配置③擴大中小城市的服務范圍 ④加強城市之間分工協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滇中引水工程(一期)北起麗江石鼓金沙江,南至云南紅河州新坡背,輸水總干渠全長約664km,其中大部地段采用隧洞輸水。滇中引水工程是中國西南地區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的水資源配置工程,是我國在建最大引水工程之一。下圖為滇中引水工程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0.滇中引水工程大部采用隧洞輸水,主要目的是( )A.減少沿線蒸發量,增加輸水量 B.地勢起伏較大,減少逐級提水C.縮短線路長度,節省建設資金 D.接納地下水源,提高輸水能力21.滇中引水工程建成后,從供水需求考慮,輸水量最大的季節可能出現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南水北調工程建設中采取多種措施克服自然障礙,也改變了局部生態環境,下圖a示意南水北調中線、東線工程所在區域。中線工程冬季通過“冰覆蓋下輸水”(如圖b)保障北方供水:當氣溫降低,渠道表層水體結冰形成冰蓋,冰蓋與下層水體間存在縫隙,形成輸水通道。東線工程因地勢北高南低,故在黃河以南段采用“逐級提水”(如圖c)的措施。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2.南水北調冬季冰蓋下輸水形成的關鍵水文條件是( )A.渠道水體流速較快 B.渠道水體鹽度較高 C.渠道水體深度較淺 D.渠道水體含沙量大23.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采用逐級提水方式,對沿線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是( )A.提水設備運行產生噪音,使沿線部分野生動物滅絕B.提水過程消耗大量電能,加劇沿線地區水資源短缺C.輸水線路水位上升,可能淹沒洼地改變濕地生態系統D.提水區域降水量明顯增加,可能改變區域氣候類型引江濟淮工程于2023年建成通水通航。江蘇、安徽兩省因區域內部差異,通常分為北、中、南三區域。如圖為江蘇、安徽兩省略圖。完成下面小題。24.引江濟淮工程雙向調水設計中,采用冬季長江→淮河與夏季淮河→長江的調度方式,主要考慮( )A.航運船閘通行效率B.流域降水時空互補性C.河口咸潮倒灌周期 D.灌區農作物需水規律25.與安徽相比,讀圖歸納江蘇區域內部差異較小的主要條件有( )①位置臨海 ②地形整體較為平坦 ③京杭運河貫通南北 ④經濟發達收入高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第II卷(非選擇題)二、綜合題(共3小題,共25分)26.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位于秘魯的錢凱港(圖1)屬天然深水良港,處于秘魯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是中國和秘魯共建“一帶一路”合作項目的標志性項目之一。我國與錢凱港合作中推廣綠色低碳技術,并制定港口環保標準。秘魯據此修訂沿海生態保護法規。材料二秘魯城鎮化率較高,首都利馬集中了全國約1/3的人口,而其中1/3居住在貧民窟,非正式就業占比很高。(1)說明地理信息技術在秘魯錢凱港運營中的具體應用。(2)圖2為錢凱港及防波堤示意圖,請在虛線框內用斜線將防波堤補充完整 ,并說明原因 。(3)說明錢凱港合作項目對促進我國環保產業國際化的意義。(4)結合中秘錢凱港合作案例,分析其對利馬城鎮發展的啟示。27.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在國務院批復的《江蘇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中,提出南京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和淮海經濟區(簡稱“兩圈一區”)建設,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材料二:下表為“兩圈一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下圖為“兩圈一區建設規劃簡圖”名稱 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的GDP占比 城鎮化水平南京都市圈 南京 34% 73%蘇錫常都市圈 蘇州、無錫、常州 100% 82%淮海經濟區 徐州 21% 60%(1)依據材料,寫出兩圈一區各自最突出的區位優勢。南京都市圈: ;蘇錫常都市圈: ;淮海經濟區: 。(2)依據南京都市圈和蘇錫常都市圈的名稱差異概括各自的空間結構,并簡述淮海經濟區的空間特點。(3)為共建卓越的全球城市區域,兩圈一區發展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提升中心城市能級;②打破行政區劃壁壘;③提高省會城市首位度;④推動城市間深度融合;⑤提高區域城鎮化水平;⑥避免城市間同質化競爭。請根據兩圈一區的發展情況,選擇各自優先采取的措施(填寫上述主要措施對應的序號、每個序號限填一次,每空限填一個)。南京都市圈: 、 ;蘇錫常都市圈: 、 ;淮海經濟區: 、 。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氫氣具有密度小、易逃逸、液化成本高等特點,需專業設備儲運。在碳中和目標及鋼鐵、化工行業需求背景下,德國將氫能視為能源轉型的關鍵支柱,正積極籌建輸氫管道,大力發展氫能產業集群,培育新興市場。下圖為德國略圖。材料二:綠氫是通過使用可再生能源生產的氫氣,魯爾區某鋼鐵工業巨頭正“以氫代煤”發展“綠氫”煉鋼,以在綠色鋼鐵產業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打造魯爾區傳統產業轉型標桿,但也面對“綠氫”依賴進口等問題。(1)說明德國本土發展管道輸氫的原因。(2)評價魯爾區該鋼鐵公司發展“綠氫”煉鋼的區位條件。(3)從能源轉型的角度,分析魯爾區產業轉型路徑。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D A C D A C D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A C B D A C B D B題號 21 22 23 24 25答案 A A C B C26.(1)利用遙感(RS)和GIS技術,分析錢凱港周邊地形、水深、洋流等自然條件,優化碼頭、航道和防波堤的設計;通過GIS的空間分析功能,合理規劃港口倉庫、道路等設施的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利用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實現港口設備的精準定位和導航,提高貨物裝卸和運輸效率。(2) 錢凱港地處東南信風帶,防波堤主要作用是減少風浪對港口的影響,故圖示東南位置的虛線框內應補充防波堤。(3)樹立中國環保產業在國際上的良好形象,展示了中國在綠色港口建設方面的領先水平;推動環保技術和標準的輸出;促進環保產業的國際合作,提升中國環保產業的國際影響力。(4)錢凱港項目注重環保,利馬在城市發展中應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改善城市環境;錢凱港將提升秘魯在全球物流網絡中的地位,利馬可依托港口發展物流業,增強城市經濟競爭力;錢凱港項目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利馬可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更多就業機會,改善居民生活;錢凱港的成功建設提升了秘魯的國際形象,利馬可借鑒這一經驗,通過重大項目建設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利馬也可加強與國際伙伴的交流,吸引外資,推動城市發展。27.(1) 省會城市,產業基礎雄厚 靠近上海,地理位置優越 經濟腹地廣,發展空間大(2)南京都市圈空間結構以南京為區域中心,空間結構單一;蘇錫常都市圈的空間結構涉及三大城市,受上海大城市的輻射帶動。淮海經濟區是以徐州為中心,包括山東、江蘇、河南、安徽四省接壤地區的經濟協作區。其主要包括徐州都市圈和淮安增長極,區域內城市發展差異較大,尚處于集聚與輻射能力提升階段。(3) ③ ① ② ⑥ ④ ⑤28.(1)德國工業發達,氫氣需求量大;氫氣密度小、體積大;管道運輸運量大,損耗小,成本低,適宜長距離運輸;其他運輸方式成本高。(2)有利:綠色鋼鐵市場潛力大;“以氫代煤”促進降碳、減排,滿足環保需求;大型鋼鐵企業,技術先進、人才充足、資金充裕;政策支持;產業集聚,協作條件好;不利:“綠氫”使用成本高;氫能配套基礎設施不完善。(3)發展氫能生產、儲運、裝備制造等相關產業集群,促進魯爾區產業更新; 能源利用結構優化推動傳統產業技術改造,促進魯爾區傳統產業升級;依托能源轉型,培育新興市場,吸引資金、技術集聚,促進綜合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