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16.1電壓第十六章 電壓 電阻水果點亮了一排發光二極管。水果在這里扮演了“電源”的角色:它為發光二極管提供了電壓,使自由電荷在電路中定向運動起來。知識點一 電壓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電壓一詞對于我們也不陌生。1、什么是電壓?2、電壓從哪里來?電壓電路中先后接入一節和兩節干電池,觀察小燈泡的亮度。兩次實驗小燈泡的亮度相同嗎?你認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電壓導線中雖然有大量的自由電子,但不發生“定向”移動,所以沒有電流,小燈泡不亮.1.不連接電源,燈不亮怎樣才能使導線的電子發生定向移動呢?電壓自由電子做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使燈泡發光2.將一節電池、燈泡、開關用導線連接起來,閉合開關,燈泡發光。電路中必須有電源,才能使自由電子定向移動。電壓電源的兩極間存在著某種“力量”迫使電路中的電子產生了定向移動。3.將兩節電池、燈泡、開關用導線連接起來,閉合開關,燈泡更亮。電路中必須有電源,才能使自由電子定向移動。我們把電源兩極間的這種作用稱為“電壓”電壓的形成抽水機保持水壓形成持續水流電 源保持電壓形成持續電流電壓的形成水路閥門渦輪抽水機小燈泡電源開關電路電壓是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源的作用就是給用電器兩端提供電壓。電壓的單位國際單位:伏特(volt),簡稱伏( V )。常用單位:千伏(kV);毫伏(mV)。單位換算:1 kV =1 000 V= 103 V 1 mV =0.001 V= 10-3 V電源之父:伏特伏特是意大利物理學家。善于思考、喜歡探求、勇于實踐的他在青少年時期就開始了電學實驗,他讀了很多電學的書,他的實驗超出了當時已知的一切電學知識。1800年3月20日他宣布發明了伏打電堆,這一神奇發明,對電學的研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伏特被稱為“電源之父”。后人為紀念這位著名的物理學家,把電壓的單位規定為伏特。常見的電壓1. 256kV= V2. 220mV= V3. 2.8×104μV= mV2.56×1050.2228下列關于電壓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電路中有電流時,電路兩端就一定有電壓B. 電壓是使自由電荷發生繞核運動的原因C. 電壓通常用字母U表示,國際單位是伏特,符號是VD. 每塊新鉛蓄電池的電壓為2 VB知識點二 電壓的測量認識電壓表作用:測量電壓大小的工具刻度盤單位指針正接線柱負接線柱量程為0~3V量程為0~15 V電壓表的連接 量 程0~3V0~15V0.1V0.5V三觀察調零零刻線分度值連接前調零螺母 電壓表的連接電壓表測量并聯燈泡電壓燈泡不亮,出現斷路電壓表在電路中相當于斷路1.必須將電壓表和被測的用電器并聯電壓表的連接2.必須讓電流從正接線柱流入,從負接線柱流出。 電壓表的連接3.必須正確選擇電壓表的量程。在不能事先估計電壓的情況下,可以先閉合開關然后迅速斷開,看看在開關閉合的瞬間指針的偏轉是否在最大測量值之內。被測電壓不要超出電壓表的量程(試觸法)電流表的連接4.電壓表可以接到電源的兩極上電壓表測量電源電壓在實驗室中練習使用電壓表時,為測量燈泡 兩端的電壓,有四名同學連接的電路分別如圖16-1-1所示,其中正確的是( )A.CB.C.D.接線柱量程分度值 “-” “3”“-” “15”0~3 V0~15 V0.1 V0.5 V(1)明確所選電壓表的量程;(2)確定電流表的分度值;(3)由指針位置讀出示數。每一大格是1 V,每一小格是0.1 V。每一大格是5 V,每一小格是0.5 V。代表含義電壓表的讀數如圖所示是電壓表的表盤,下面的讀數中正確的是 ( )A.若所選用量程為0~3 V,讀數為1.7 VB.若所選用量程為0~15 V,讀數為9.7 VC.若所選用量程為0~3 V,讀數為1.35 VD.若所選用量程為0~15 V,讀數為5.7 VA2.2V11V指針偏轉程度相同,大量程讀數是小量程讀數的___倍。5電壓電壓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電壓表電壓的符號是U,單位是V測量電壓的儀表正確使用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與被測用電器或電源并聯選擇正確的量程電流從正接線柱進,從負接線柱出1.下列有關常見電壓值的表述,正確的是( )A.一節干電池的電壓是2VB.我國家庭電路的電壓是110VC.手機電池電壓約為3.7VD.電腦USB接口輸出電壓是220VC2.關于電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不同電源提供的電壓是相同的B.只要有電壓,就一定有電流產生C.電壓是使自由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一種壓力D.電壓是使自由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D3.下列各電路圖中,電壓表能測出燈L1兩端電壓的是( )B4.如圖所示,某興超小組用電壓表來測量自制水果電池兩端的電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A.鐵片是水果電池的正極B.該水果電池的電壓是3VC.銅片是水果電池的正極D.水果電池中正電荷從銅片向鐵片移動5. 請按照圖甲的電路圖,在圖乙中連接實物電路,要求選擇正確的量程,導線不得交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