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17.3 電阻的測量第十七章 歐姆定律前面我們學習過電阻器,電阻器(電阻)是一種重要的電子元件,在科技產品中有著重要的應用(手機、電視機、電腦等都要用到電阻器)。電阻器的阻值是有大小的,有的用數字直接標在上面,有的用色環表示。現在有一電阻器,上面所標的阻值看不清楚,但是又想知道阻值的大小,你能想出辦法呢?看不清楚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電阻的測量——用電流表、電壓表測電阻(伏安法測電阻)。知識點一 伏安法測電阻伏安法測定值電阻的阻值實驗目的實驗器材實驗原理用電壓表、電流表間接測電阻電源、電壓表、電流表、 滑動變阻器、開關、導線、待測電阻。伏安法測定值電阻的阻值AVRR'S設計實驗伏安法測定值電阻的阻值實驗步驟①按設計的電路圖連接實物。②閉合開關前,檢查電路中電學元件連接是否正確,滑動變阻器滑片是否移至最大阻值處。③閉合開關后,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改變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記下三組對應的電壓值與電流值,分別填入表格中。④根據記錄的三組數據,分別求出三個對應的電阻值,并求出其平均值,作為定值電阻的阻值。伏安法測定值電阻的阻值實驗數據實驗次數 電壓U/V 電流I/A 電阻R/Ω 電阻的平均值R/Ω1 2.0 0.20 10.0 10.02 3.0 0.31 9.7 3 6.0 0.58 10.31.將上述實驗中的定值電阻換成小燈泡,用同樣的方法測定小燈泡的電阻;2.多測幾組數據,根據實驗數據分別計算出小燈泡的電阻;3.比較計算出的幾個數值,看看每次算出的電阻的大小相同嗎?有什么變化規律嗎?4.如果出現的情況和測量定值電阻時不同,你如何解釋?與同學交流一下。伏安法測小燈泡的阻值伏安法測小燈泡的阻值實驗目的實驗器材實驗原理用電壓表、電流表間接測電阻電源、電壓表、電流表、 滑動變阻器、開關、導線、小燈泡。伏安法測小燈泡的阻值AVLRSV設計實驗伏安法測小燈泡的阻值某同學用伏安法測小燈泡的電阻,下表為記錄的實驗數據,從中你發現了什么?說明原因。解析:當燈兩端電壓越大,燈絲電阻越大。原因:當燈兩端電壓越大,燈絲溫度升高,燈絲電阻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大。能否把小燈泡電阻的平均值作為小燈泡的電阻 實驗次數 電壓U/V 電流I/A 電阻R/Ω1 1.0 0.22 4.52 2.0 0.32 6.33 2.5 0.35 7.1測量電阻的其他方法伏阻法——雙伏法原理:電路圖:表達式:V1RxSR0V2RxSR0V1V伏阻法——伏關法1原理:電路圖:表達式:RxS1R0VS2RxS1R0VS2伏阻法——伏關法2原理:電路圖:表達式:RxSR0V12RxSR0V12伏阻法——伏滑法原理:電路圖:表達式:RxSR0V(1)P移到a時,電壓表示數為U(2)P移到b時,電壓表示數為UxabP伏安法——雙安法原理:電路圖:表達式:RxSR0A2A1RxAA1R0S安阻法——安關法1原理:電路圖:表達式:RxAR0S1S2原理:電路圖:表達式:安阻法——安關法2RxAR012原理:電路圖:表達式:安阻法——安關法3RxS1R0AS2當S1和S2均閉合時,U=I1Rx;當S1閉合、S2斷開時,U=I2(Rx+R0)原理:電路圖:表達式:安阻法——安滑法RxSR0abPA當P移到a時,U=I1Rx;當P移到b時,U=I2(Rx+R0)1.如圖所示,這是“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電路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原理是歐姆定律B.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控制未知電阻兩端的電壓保持不變C.實驗中多次測量的目的是減小誤差D.該電路還可以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AB2.“伏安法測電阻”是電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實驗,小聰同學分別對伏安法測“定值電阻”和測“小燈泡的電阻”兩個實驗進行了梳理和對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個實驗的實驗原理不同B.滑動變阻器在兩個實驗的作用僅是保護電路C.兩個實驗進行多次測量的目的不同D.兩個實驗都采用了控制變量法C解析:兩個實驗的實驗原理都是R=U/I;滑動變阻器在兩個實驗中的作用除了保護電路外,還可以改變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電流,多次測量;伏安法測“定值電阻”的實驗多次測量的目的是減小誤差,測“小燈泡的電阻”的實驗多次測量的目的是得出燈泡電阻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規律;兩個實驗都沒有采用控制變量法。3.分析I-U圖像(如圖),我們得出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甲圖線對應的電阻大于乙圖線對應的電阻B.甲、乙兩圖線對應的電阻都隨電壓增大而增大C.甲的電阻是5ΩD.乙的電阻是0.1ΩC4.以下為某同學在“伏安法測導體電阻”實驗過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確的是( )A.連接電路時,應先閉合開關B.連接電表時,應先選小量程C.閉合開關時,應先將變阻器滑片移到阻值最大處D.計算電阻時,應先計算電壓平均值與電流平均值C解析:為了安全,連接電路時,應斷開開關,并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處,A錯誤,C正確;連接儀表時,應先選用大量程試觸,再確定合適的量程,故B錯誤;“伏安法測導體電阻”的實驗中,利用電壓表測出電阻兩端電壓,利用電流表測量通過電阻的電流,再求出電阻的阻值,最后求電阻的平均值,D錯誤。。5.在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有兩位同學分別選用定值電阻和小燈泡為測量對象,在處理實驗數據時,畫出定值電阻和小燈泡的U-I圖象,分別如圖甲、乙所示,則對于圖象的分析,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由甲圖可知,定值電阻的阻值為1ΩB.由甲圖可知,定值電阻它不隨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導體中的電流改變而改變C.由乙圖可知,小燈泡的電阻跟燈絲的溫度有關D.為了減小誤差,應該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測定小燈泡的電阻D電阻的測量伏安法安阻法伏阻法測量原理數據處理測定電阻的阻值時,求平均值以減小誤差求小燈泡的電阻時不能求平均值1.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是 ,其具體方法:用 測出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用 測出通過待測電阻的電流,再計算待測電阻的阻值。 電壓表電流表2.在虛線框中畫出伏安法測電阻的電路圖,并根據電路圖連接如圖所示的實物電路。在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處于______ 狀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位于 端,這主要是為了避免電路中的 過大,而燒壞電路中的有關元件。在 “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利用公式計算出各次的電阻值,但算出的結果往往是不同的,這屬于實驗中的 ,它是不可避免的,采取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 。 斷開阻值最大電流誤差減小誤差[答案]3.某同學指出,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必須注意下列幾點,你認為其中不必要的一條是 ( )A.閉合開關前,滑片位于阻值最大處B.電路連接時,先將開關斷開C.開關接在靠近電源正極的一端D.電壓表與待測電阻并聯C4.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滑動變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 )A.改變電路中的電流B.改變被測電阻兩端的電壓C.改變被測電阻的阻值D.保護電路C5.【實驗名稱】測量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實驗器材】額定電壓為2.5V的小燈泡(正常發光時電阻約10Ω)、兩節新干電池、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20Ω 1A)、開關、導線若干。【實驗原理】 。【實驗步驟】(1)如圖甲所示,是某同學連接的電路。他檢查電路連接完好后,正準備閉合開關,同組的另一同學及時提醒他,這樣操作存在不足,其不足之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閉合開關前沒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阻值最大處(2)正確操作后,閉合開關,發現燈泡不亮,電流表和電壓表均無示數;斷開開關,將電壓表接在C接線柱上的導線改接到B接線柱上,閉合開關,電壓表指針有明顯偏轉而電流表仍無示數,則故障是 。滑動變阻器處斷路(3)排除故障后,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當電壓表的示數為2.5V時,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則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流為 A,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為 Ω(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拓展】該同學實驗興致正濃,他又分別測出了2V和3V電壓下小燈泡的電阻,然后用這三次電阻的平均值作為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值。他的這種做法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理由是 。 0.269.6錯誤燈絲電阻隨溫度發生變化6.【實驗名稱】用伏安法測量定值電阻的阻值。【實驗器材】兩節新干電池,滑動變阻器R1的規格為“10Ω 0.5A”,R2的規格為“20Ω 0.5A”,未知電阻,電壓表,電流表,開關,導線若干。【實驗步驟】(1)請將如圖甲所示的實物圖連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動時,電流表的示數變大;。[答案](2)某次測量時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如圖乙、丙所示,則定值電阻的阻值為 Ω;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應該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 ;(3)小明完成實驗后,將定值電阻更換為一個小燈泡,該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壓為2.5V,電阻約為10Ω,移動滑片P,依次測得6組數據,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實驗數據可知,小燈泡燈絲的電阻是 (選填“變化”或“不變”)的,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燈絲電阻隨 的升高而增大。他選用的滑動變阻器是 (選填“R1”或“R2”);。 5變化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溫度R2【拓展】(4)小明利用已知定值電阻R0和電壓表,設計并連接了如圖丁所示的電路來測量未知定值電阻Rx,的阻值,主要實驗步驟如下:①閉合開關S1、S2,電壓表的示數為U1;②只斷開開關S2,電壓表的示數為U2;③待測電阻Rx= (用已知量和測得的物理量符號表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