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襄陽市 2025 年 7 月高一期末統一調研測試地 理本試卷滿分 100 分 ,考試用時 75 分鐘。★祝考試順利★注意事項 :1. 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 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 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 ,用 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 黑 。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黑色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 。寫在試卷、 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4.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上交。一、選擇題 :本題共 15 小題 ,每小題 3 分 ,共 45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 ,只有一 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統計表明,1990—2020 年,我國人口分布重心一直位于河南省信陽市 。 圖 1 為信陽市 所轄縣市區及 1990—2020 年我國人口分布重心變化 。據此完成 1 ~3 題。1. 1990 年以來我國人口重心A. 逐年南移 B. 快速南移 C. 呈南移趨勢 D. 呈鐘擺式移動 2. 1990—2020 年的人口重心變化 ,反映了此階段我國A. 區際人口流動性較小 B. 人口數量總體上較穩定C. 人口分布格局較均衡 D. 南方地區人口增長較快高一地理試卷 第 1 頁(共 6 頁)3. 我國人口重心分布變化的原因最可能是A. 南方地區經濟快速發展 B. 北方生態環境有待改善C. 西北地區人口增長較快 D. 南方人口自然增長較快圖 2 為黃土高原某地等高線地形圖 ,該區域溝壑縱橫、地形破碎 ,水土流失嚴重 ,近年 來傳統民居窯洞被廢棄的現象逐漸增多 。當地政府采取建“ 文化生態博物館”的模式 , 即 不改變窯洞原有空間結構 , 引入民俗展示、民宿體驗等功能 ,對自然、人文環境進行整體保 護 。據此完成 4~6 題。4. 依據野外地貌觀察的一般方法 ,對該區域進行地貌觀察時 ,正確的順序是①觀察區域內黃土塬面形態 ②觀察溝谷谷坡的坡度③識別區域內宏觀地貌類型 ④觀察黃土溝道的密度A. ③①④② B. ③④②① C. ④②①③ D. ①②④③5. 傳統民居窯洞多分布于圖中丁地 ,其主要原因是①地處陽坡 ,光照充足 ②靠近溝谷 ,取水便利③地處山腰 ,通風良好 ④背風坡處 ,冬季防風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6. 當地政府在窯洞保護中采取“文化生態博物館”模式的主要優勢是A. 降低維護成本 B. 擴大居住空間C.促進文化傳承 D. 減少生態破壞云裳小鎮于 2016 年建成 ,是河北省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而建的特色小鎮 。北京市 大紅門服裝批發市場曾位于北京的南中軸線 ,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服裝批發集散地 。2017 年起 ,大紅門的商戶逐漸搬到云裳小鎮 ,后吸引面輔料生產等上千家企業入駐 。 圖 3 示意 大紅門服裝批發市場和云裳小鎮的位置 。據此完成 7~9 題。高一地理試卷 第 2 頁(共 6 頁)7. 影響北京市大紅門服裝批發市場選址的主要因素是①市場規模 ②信息通達度 ③交通條件 ④產業基礎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8. 大量批發商戶搬入云裳小鎮 ,直接帶動的配套產業有①服裝制造 ②房地產業 ③商務會展 ④倉儲物流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9. 面輔料生產等相關企業向云裳小鎮集聚的主要目的是A. 共用基礎設施 B. 擴大銷售市場 C.保障原料供應 D. 節約用地成本2023 年 7 月 ,M公司發布第四代配送無人機 , 配備雙飛控系統、視覺相機+毫米波雷 達等智能感知組件 ,支持 5G聯網與AI智能調度 ,可在復雜城市環境中穩定運行 。通過將 無人機航線接入配送網絡 , 可與騎手形成“ 3 公里內 15 分鐘送達”的協同配送模式 。 目 前 ,該業務已在深圳、上海等城市落地 15 條航線 ,優先覆蓋科技園區與高端社區 ,提供快 餐、飲品等配送服務 。 圖 4 示意某城區無人機配送場景 。據此完成 10~ 12 題。10. M 公司近年來致力于第四代無人機配送服務的研發與應用 ,其主導因素是A. 政府政策 B. 技術創新 C. 勞動力成本 D. 市場需求11. 在城市配送服務中 ,與傳統配送相比 ,用無人機協同配送的突出優勢是A. 適應復雜地形條件作業 B. 降低單位距離配送成本C. 提升惡劣天氣作業能力 D. 減少對地面空間的依賴12. 無人機協同配送業務在深圳試點時 ,優先覆蓋科技園區與高端社區 ,主要考慮的因素是①配套設施 ②消費能力 ③ 政策支持 ④ 空域管制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高一地理試卷 第 3 頁(共 6 頁)海潮是海水有規律漲落的 自 然現象 , 因月球和太陽的引潮力作用 ,加之受到沿海地 形、盛行風、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響 ,海潮潮位呈現一定的時空變化 。研究表明 ,天津沿海 海域近 40 年的平均潮位整體呈上升趨勢 。 圖 5 示意天津沿岸海域平均潮位年內變化。 據此完成 13~ 15 題 O13. 天津沿岸海域最近 40 年來平均潮位整體呈上升趨勢的主要原因是沿岸海域A. 地殼間歇抬升 B. 入海泥沙增多C. 海面整體上升 D. 洋流勢力增強14. 與天津沿岸海域平均潮位年內變化密切相關的主要因素是A. 日地距離 B. 盛行風向 C. 地表徑流 D. 海水溫度15. 天津沿海海域平均潮位整體上升將會增加該地①洪澇災害 ②水土流失 ③生物類型 ④海岸侵蝕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二、非選擇題 :本題共 3 小題 ,共 55 分。16. 閱讀圖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O (18 分)千煙洲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 , 曾因過度砍伐和陡坡開墾 ,水土流失嚴重 。20 世 紀 80 年代開始 ,該地開展“丘上林草丘間塘 ,河谷灘地果魚糧”的立體農業模式(圖 6) ,植 被覆蓋率從過去的 10. 9%提升至現在的 95% ,水土流失得到控制 。近年來 , 當地進一步探 索“林下養烏雞”“ 桑葉養豬”“稻田養蝦”等循環農業模式(圖 7) ,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顯 著提升。高一地理試卷 第 4 頁(共 6 頁)(1)說明千煙洲過去水土流失嚴重的主要原因 o (6 分)(2)分析千煙洲發展立體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 o (6 分)(3)簡述當前循環農業模式能顯著提升經濟效益的原因 o (6 分)17. 閱讀圖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o (18 分)2022 年 10 月 31 日 , 國 內整體規模最大的內河沉管隧道— 襄陽市襄江大道魚梁洲 隧道建成通車 。隧道全長 5. 4 公里 ,途經城市“ 綠心 ”魚梁洲 。項 目采用移動工廠法預 制技術 ,“ 陸上預制 ,水下拼裝”。隧道通車后 , 東津到樊城的行車時間從 45 分鐘縮短至 10 分鐘以內 ,加快了新老城區的聯通聯動 ,成為引導城市向東拓展、帶動人口聚集和功能 轉移的重要交通軸、發展軸和景觀軸 。 圖 8 示意魚梁洲隧道景觀及位置。(1)說明與架設橋梁相比 ,采用沉管隧道方式從江底通過的優點 o (6 分)(2)分析魚梁洲隧道項目采用“ 陸上預制 ,水下拼裝”的好處 o (6 分)(3)簡述魚梁洲隧道通車后對東津新區發展的有利影響 o (6 分)高一地理試卷 第 5 頁(共 6 頁)18. 閱讀圖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O (19 分)山谷風是出現于山地及其周邊地區的具有日周期的地方性風 。太原市位于汾河河谷 中部 , 東、北、西三面群山合抱 。 圖 9 示意太原城區兩個國家級氣象站點位置,甲站位于主 城區西北部,乙站位于主城區南部 。氣象資料表明:在山谷風盛行的季節 , 甲站白天污染 物濃度較高 ;城市熱島環流對山谷風之間轉換的時間早晚產生一定影響,一天之中,太原 城區山風轉向谷風的時間乙站較早 , 甲站較晚 。 圖 10 示意太原城區 2014 年 12 月 至 2017 年 11 月實測風的風頻日變化。(1)指出太原城區山風和谷風的主要風向并說明判斷依據 O (8 分)(2)試分析甲站白天污染物濃度較高的原因 O (6 分)(3)根據氣象站的位置 ,解釋乙站點山風轉向谷風時間較早的原因 O (5 分)高一地理試卷 第 6 頁(共 6 頁)高一期末地理參考答案選擇題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C D A A B C A B B D D A C B C二、綜合題16.(1)自然: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沖刷力強(2分);丘陵坡度較大,地表徑流速度快(2分);人為:過度砍伐,陡坡開墾,破壞地表植被。(2分)(2)①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雨熱同期,水熱充足;(2分)②東南丘陵地形起伏較大,適合多種經營立體布局;(2分)③地勢低洼(溝谷)處易積水,適合發展漁業。(2分)(3)①農業經營的多元化,收入來源增多(抗市場風險能力更強);(2分)②生態環境質量更好,農產品品質更優(綠色),市場銷量更好;(2分)③資源循環利用,減少了燃料及化肥等投入,生產成本更低。(2分)17.(1)保護魚梁洲的生態環境,減少生態干擾;減少對漢江航道船舶通航的影響;受天氣等自然條件影響小,連續性好;減少對城市景觀的破壞,與城市整體規劃協調性更好。(任答3點得6分)(2)縮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2分);降低施工難度,保障工程質量(2分);減少水下作業對生態造成的破壞(2分)。(3)縮短東津新區至老城區的通勤時間,降低要素流通成本,實現資源的空間優化配置;(2分)帶動人口與資源向東津新區集聚,促進新區的經濟發展;(2分)完善東津新區對外交通網絡,提升綜合競爭力(2分)。18.(1)太原城區山風為偏北風(東北風)(2分),谷風為偏南風(西南風)(2分)。判斷依據是:一天之中,白天吹谷風,夜晚吹山風。(2分)由圖可知,太原白天偏南風的風頻最高,夜晚偏北風的風頻最高。(2分)(2)白天城區人類活動排放污染物較多(2分);白天吹的谷風為偏南風,將污染物向北部甲站附近輸送(2分);受北部山地阻擋,污染物易在此集聚,故濃度較高(2分)。(3)乙站位于主城區南部,城市熱力環流由郊區吹向主城區為偏南風(2分),夜晚城區山風為偏北風,二者風向相反(2分),山風勢力減弱,持續時間較短,山風轉谷風時間最早。(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地理答案.docx 湖北省襄陽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7月期末統一調研測試地理試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