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第1節(jié) 杠桿導 入樹枝剪船漿學習目標1.通過閱讀課本P104-106,熟記杠桿的定義,能準確找出杠桿的五要素,掌握實驗“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2. 通過閱讀課本P107,能運用杠桿的平衡條件進行相關(guān)計算。3.通過閱讀課本P108,知道杠桿的分類;熟記等臂杠桿、省力杠桿、費力杠桿的特點和應用;4. 通過教師講解,會畫杠桿的力臂以及使杠桿平衡的最小力。杠桿的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zhuǎn)動的硬棒,叫做杠桿。思考成為杠桿的條件:有力的作用是硬的,受力不發(fā)生形變或不易發(fā)生形變能繞一個固定點轉(zhuǎn)動注意:硬棒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彎曲的,即硬棒可以是各種各樣的形狀。展O(支點)F1(動力)F2(阻力)l2(阻力臂)l1(動力臂)杠桿繞著轉(zhuǎn)動的固定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使杠桿轉(zhuǎn)動的力阻礙杠桿轉(zhuǎn)動的力動力作用線阻力作用線總結(jié)支 點(O ):杠桿繞著轉(zhuǎn)動的固定點。動 力(F1):促使杠桿轉(zhuǎn)動的力。阻 力(F2):阻礙杠桿轉(zhuǎn)動的力。動力臂(l1):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阻力臂(l2):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力的作用線: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的直線)F1F2l1ol2實驗:“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注意事項:1.在實驗前要通過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水平平衡。2.掛鉤碼后,不能再動平衡螺母。3.讀數(shù)時,杠桿仍要求是處于水平平衡狀態(tài),以便直接讀出力臂的長度。展評次數(shù) 動力F1 /N 動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 /m123456【記錄和分析數(shù)據(jù)】1.00.050.50.101.51.51.01.50.050.50.150.101.00.150.151.00.150.050.50.15展評下圖中此時的杠桿是平衡狀態(tài)嗎?在使用前要如何調(diào)節(jié)下圖杠桿?展評消除杠桿自身重力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使用前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在水平方向上平衡的目的是什么?展評便于測量力臂。掛鉤碼讀數(shù)時,也要使杠桿保持水平平衡,這樣做得目的是:實驗中為何要讓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F1F2Ol1l2傾斜狀態(tài)時力臂不好測量·F1F2Ol1l2方便測量力臂展評展評杠桿平衡時,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結(jié)論:F1 · l1 = F2 · l2展評閱讀課本,完成下表名稱 結(jié)構(gòu)特征 特點 等臂杠桿 動力臂 阻力臂 省力杠桿 動力臂 阻力臂 力 距離費力杠桿 動力臂 阻力臂 力 距離=><省省費費不省力,不費距離。展評以下物體屬于哪類杠桿天平等臂杠桿展評以下物體屬于哪類杠桿鋼絲鉗 開瓶器省力杠桿展評以下物體屬于哪類杠桿鑷子 食品夾費力杠桿展評以下物體屬于哪類杠桿釣魚竿費力杠桿展評以下物體屬于哪類杠桿自行車閘 省力杠桿展評以下物體屬于哪類杠桿指甲剪展評3.畫力臂。(1)找支點O;(2)畫動力和阻力作用線(用虛線將力的作用線延長);(3)作垂線段(從支點O畫動力作用線、阻力作用線的垂線,即為動力臂和阻力臂);(4)標垂直符號和力臂符號。展評展評展評典例分析1.如圖所示,利用鐵架臺、帶有刻度的杠桿、細線、數(shù)量足夠的鉤碼等實驗器材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1)實驗前杠桿如圖所示,為使杠桿在 方向上處于平衡狀態(tài),應將螺母B向 (選填“左”或“右”)調(diào)。典例分析2.如圖所示的四種工具在使用過程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A.獨輪車 B.鑷子 C.鋼絲鉗子 D.扳子典例分析3.如圖所示,O是支點,在B端掛一重物,為使杠桿水平平衡,要在A端施加一個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1最小 B.F2最小 C.F3最小 D.一樣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