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貴陽市 2026 屆高二年級下學期地理參考答案第Ⅰ卷(選擇題,共 48 分)選擇題(本大題共 16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48 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D A D B A B C A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C B C D D A B【解析】根據材料“利用兩種作物的高度差距,實現玉米間距加大”可知,玉米植株間距增大直接改善了植株間通風條件,減少了葉片相互遮擋,從而增強了透光性,因此,D 正確。材料未提及病蟲害變化,A 錯誤;雖然大豆增產更顯著,但材料并未明確玉米單產大幅增產, B 錯誤;抗倒伏能力取決于根系深度和莖稈強度,套種未涉及此機制,C 錯誤。故選 D。根據材料“對間距、行距等配置要求規范化、標準化”可知,標準化行距使農機輪距與作物行匹配,從而實現播種、收割機械化,統一配置也便于統一施肥、噴藥等田間管理。因此,A 正確。農田排灌依賴溝渠設計,與套種行距無關,B 錯誤;雖然大豆固氮可減少氮肥,但“標準化”是機械化管理手段,非直接減化肥,C 錯誤;農業技術推廣以增產增效為目標,非旅游業發展,D 錯誤。故選 A。材料指出“通常先播種玉米,在玉米的抽雄吐絲期播種大豆”。這體現了錯時播種的農藝策略:玉米生長期較長,大豆在玉米生長中期(抽雄吐絲期)播種,充分利用了土地和季節資源,避免農時沖突,③正確。套種模式同時生產玉米和大豆兩種作物,實現了產品多樣化。在市場經濟中,單一作物易受價格波動影響(如氣候災害、供需變化),④正確。減少勞力投入通常不成立,因為多作物管理增加播種、收割和田間協調的復雜性,因此①不符合題意。材料提到“大豆保水遮陽”,但這是改善田間微氣候(如土壤濕度、光照),屬于局部生態調節。“改善氣候條件”通常指大范圍氣候(如降雨、溫度模式),套種模式無法改變區域或全球氣候,故②不恰當。故選 D。根據材料“低碳食品在其生命周期內能源消耗少、溫室氣體排放量小”可知,植物性食品生產能耗較低,蔬菜無需動物飼料生產、糞便處理等高碳排放環節,因此,B 正確。畜禽養殖甲烷排放量占農業排放高,A 錯誤;水產品類在養殖、捕撈作業和冷鏈運輸等環節耗能多,C 錯誤;畜禽養殖環節耗能大,如飼料生產,糞便處理,養殖場的溫控等設備耗能,高二地理參考答案·第 1 頁(共 4 頁)乳蛋產品的殺菌、分揀、包裝等步驟也會增加能耗,D 錯誤。故選 B。根據材料“低碳食品體系包括加工環節”和“能源消耗少”可知,節能是減排核心,循環水系統可減少加工用水量。因此,A 正確。精美包裝增加塑料使用,B 錯誤;口感調配不改變能源消耗本質,C 錯誤;傳統方法如煤炭烘烤碳排放更高,D 錯誤。故選 A。根據材料及 20 世紀 90 年代廣東的發展背景可知,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快導致農業用地被大量占用(如珠三角城市擴張擠占甘蔗田),且勞動力從農業轉向工業部門(推高原料生產成本),從而迫使制糖產業向土地和勞動力資源更豐富的云南轉移,B 正確。勞動力短缺不成立,因為廣東作為人口流入大省,勞動力總量充足,轉移是結構性矛盾,A 錯誤。蔗糖需求量下降不符合實際,90 年代我國消費水平提升,需求呈增長趨勢,C 錯誤。廣東氣候適宜甘蔗種植,D 錯誤。故選 B。越南、緬甸的地租人工成本低于中國。因此,C 正確。云南蔗區土壤有機質含量高于緬甸, A 錯誤;結合老撾、越南、緬甸等東南亞國家的工業特點,制糖技術水平不算先進,B 錯誤;政策扶持是輔助條件,非成本優勢主因,D 錯誤。故選 C。云南可騰出原用于甘蔗種植的土地改種糧食作物,提高本地糧食自給率,緩解耕地資源緊張問題,符合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境外種植可能引入新物種(如病蟲害),反而增加生物入侵風險,與“減少危害”無關,B 錯誤。境外甘蔗需跨境運輸,成本高于本地原料(如中老邊境陸路運費較高),且材料未提及運輸效率提升,C 錯誤。境外原料僅滿足糖廠需求,未帶動云南本地甘蔗種植、農技研發等產業鏈升級,對相關產業促進作用有限,D 錯誤。境外原料替代核心意義在于釋放云南耕地資源,保障糧食生產。故選 A。根據材料圖示和地理位置可知,珀斯距最近大城市遠,東西兩側 2000 公里內無其他城市。因此,C 正確。珀斯移民占比高,民風多元而非獨特,A 錯誤;氣候類型屬地中海氣候,與“孤獨”無邏輯關聯,B 錯誤;地處沿海平原,地形開闊,無山脈隔絕,D 錯誤。“最孤獨城市”的本質是地理位置孤立(遠離同類規模城市),故選 C。根據緯度、海陸位置信息可判斷該地為地中海氣候,冬季降水多,南半球冬季同期北半球處于夏季,長江中下游 6 月入梅,時間完全對應。因此,C 正確。油菜花開在春季 3月,A 錯誤;晚稻收割在秋季 10 月,B 錯誤;寒潮高峰在冬季 1 月,D 錯誤。故選 C。根據材料“風向呈現明顯日變化”和氣候原理可知,夏季(12~2 月)該地主要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影響,天氣晴朗,海陸溫差最大,白天海風,夜晚陸風。因此,B 選項正確。其他季節海陸溫差較小,風向變化弱,A、C、D 錯誤。故選 B。根據圖示晨昏線特征可知,北半球高緯度地區大部分處于極晝狀態,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時間應該在夏至前后。因此,C 正確。1 月、4 月和 10 月均不符合晨昏線特征,A、 B、D 錯誤。故選 C。圖示時刻太陽直射點位于倫敦東部,東經 15°左右,與太陽直射點處于同一條經線的地高二地理參考答案·第 2 頁(共 4 頁)區此刻地方時是 12 點。經線每間隔 15°時差一小時,倫敦時間(0 時區)約為 11 點。北京時間(東八區)與 0 時區時差 8 小時,北京時間=11 時+8 小時=19:00。故選 D。根據材料“設備的降溫制冷是耗能重點”可知,海水溫度穩定可減少制冷能耗;“全球首個商用海底數據中心”節省陸地用地。因此,D 正確。深海工程需抗壓密封技術,提高技術要求,②錯誤;材料未提及利用海流發電,③錯誤。故選 D。海水鹽度高可加速金屬腐蝕,海底水壓高,大氣壓密封失效風險高。因此,A 選項正確。海底恒溫(±2℃)無需抗低溫,B 錯誤;35 米深處不受臺風/洋流直接影響,C、D 錯誤。故選 A。國家低碳政策支持(“雙碳”目標),數據中心耗電量巨大,海南海底自然冷源減少能耗,地面炎熱不適合建設,②③正確。安裝深度 35 米非超深海域(<200 米),①錯誤;海南高校數量少,非技術優勢區,④錯誤。故選 B。第Ⅱ卷(綜合題,共 52 分)17.(18 分)(1)(4 分)奧赫里德湖和普雷斯帕湖位于非洲板塊和歐亞板塊的消亡邊界,巖石在板塊擠壓的作用下,形成斷層;巖石沿斷裂面發生位移,形成斷陷盆地(斷裂下陷),隨后水流匯聚,積水成湖。(每點 2 分,答案合理即可酌情給分)(2)(8 分)奧赫里德湖的主要補給是地下水。(2 分)理由:奧赫里德湖湖水透明度高,水質好,泥沙來源少;其東側的加利契察山巖性為石灰巖,吸水透水性強,東側又有海拔高于它的普雷斯帕湖,可滲透地下水補給。(任答一點得 2 分)普雷斯帕湖主要是地下水和山溪(河流)補給。(2 分)理由:普雷斯帕湖相對湖水透明度低,湖水透明度在湖心最大,近岸較小,說明近岸有河流匯入。(2 分)(3)(6 分)普雷斯帕湖面積較大,魚類生存空間廣闊;平均深度 18.7 米,湖水透明度 1.5~7.2 米,有利于浮游生物進行光合作用,餌料豐富;該湖北面入湖徑流帶來的泥沙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等。(每點 2 分,答案合理即可酌情給分)18.(18 分)(1)(6 分)經喀斯特地貌,地質條件復雜,區域地下水豐富,修建難度大;首次在喀斯特地貌區建設地鐵,技術經驗缺乏;老城區道路通行能力趨于飽和,修建地鐵線路、車站需占用部分道路,材料運輸、施工作業面展開困難。(每點 2 分,答案合理即可酌情給分)(2)(6 分)客運量應會增加。(2 分)原因:S1 號線與 1、3 號線相交,地鐵交通網絡逐高二地理參考答案·第 3 頁(共 4 頁)漸形成,擴大地鐵交通輻射范圍;居民通過轉換乘,能到達的區域更廣,軌道交通出行更加便利。(每點 2 分,答案合理即可酌情給分)(3)(6 分)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構建立體交通體系,完善交通網絡;連接老城與新區,促進城市向新城區發展;方便居民出行,引導人民群眾綠色出行;擴大中心城市輻射范圍;影響商業網點布局,推動貴陽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每點 2 分,任答三點)19.(16 分)(1)(4 分)利用當地高素質人才,降低研發成本;對接歐洲標準和技術前沿,提升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國際競爭力;便于深入了解歐洲消費者的需求、偏好,開發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提高市場接受度。(每點 2 分,任答兩點)(2)(6 分)避開貿易堡壘,提升市場競爭力;匈牙利在歐洲發達國家中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勞動力價格低,降低整車生產成本;匈牙利在歐洲中心位置,大幅縮短供應鏈距離,減少運輸時間和費用;是“一帶一路”政府間合作的國家,政策扶持力度大。(每點 2 分,任答三點)(3)(6 分)新能源汽車是電能驅動,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實現石油安全;減少空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的產生,改善空氣質量,有利于環境安全;掌握新能源汽車研發技術,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有利于技術安全;促進鋰電池的開發和使用,提高鋰礦的勘探和開采,利于礦產資源安全。(每點 2 分,任答三點即可)高二地理參考答案·第 4 頁(共 4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