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3張PPT)開篇備考 廣東省物理高考命題分析及備考建議自2021年廣東物理試卷自主命題以來,近四年廣東卷總體結構穩定。試題依據課程標準, 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守正創新,引導學生夯實基礎、提高能力、發展素養。廣東物理試卷包括7道單選題、3 道多選題、2 道實驗題和3 道計算題,總共 15 道題。其中,選擇題的數量和分值保持不變,2道實驗題和3 道計算題的分值亦基本不變,偶有微調。自2023年起,廣東卷解答題負荷有所增加,3道計算題均包含3個小問,難度設計具有一定梯度,凸顯了試題的選拔功能。2024年廣東高考物理試題繼承了多年來廣東試題突出的優點,也有非常明顯的、積極的變化。其中有兩個顯著的變化:一是以組合題的形式出現。如實驗題考查的是《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的三個必做實驗,第14題分別以汽車安全帶和安全氣囊為背景命制兩個獨立的小題,這樣的命題風格比較新穎,是2024年試題比較顯著的變化。這體現了試題能盡量覆蓋到更多的必備知識。二是在單選題、多選題、實驗題和計算題都設置了區分度較明顯的試題,試題在數學運算上明顯加強,文字量相比于2023年也有接近250字的增加,這在閱讀速度和提取關鍵信息上也對學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廣東卷問題與情境的結合度不斷提升,不滿足于常見情境設置, 增加了陌生情境,考查學生的臨場思維能力。試題從自然現象、 生產實踐、 科技發展和學習探究中廣泛選材, 提煉出新穎情境, 充分考查學生分析、 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2023年試題第3題 “銫原子噴泉鐘”、 第7題“行星凌日”、 第9題“電子墨水”和 第13題“駐波聲場中的小氣泡”的情境,2024年第4題 “電磁俘能器”、 第12題“太陽光自動跟蹤系統”、第13題“差壓閥”這些并不是學生常見的情境,屬于陌生情境, 這些情境考查了學生考場上的獨立思考、 多角度多層次解決問題的高階思維能力。廣東卷也聚焦真實問題,如2023年第2題“機器人檢測故障”、第5題“醫用回旋加速器”、 第15 題 “藥品自動傳送系統”,2024年第8題“污水處理”、第14題“汽車的安全帶和安全氣囊”這些真實情境,關注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需求,關注物理學的進步帶給社會的變化,培養學生的社會參與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近四年廣東卷考查內容總體上結構、主次關系穩定。力學和電磁學分值均維持在40分左右,凸顯了力學、電磁學在高考物理中的核心地位。熱學、光學分值相對較低,處于高考物理中的次要地位。在前兩年,熱學與光學在試卷中的位置固定于選做題。在取消選做題的近兩年廣東卷中,熱學、光學考査所處位置也相對固定,熱學均在解答題第一題,光學與機械振動和機械波均在選擇題。近幾年廣東卷物理試題落實了考查必備知識的任務,試題尤其重視對關鍵能力的全面考查,對各個層次的人才都有較好的選拔功能。基于上述分析,對高三一輪復習備考提出以下幾點建議:1.重視考情分析,務必回歸教材:教材是落實物理課程育人功能的直接課程資源,教材中的許多內容都深刻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有許許多多與生活、生產實際和新科技相聯系的問題情境。備考要聚焦課標的要求,有針對性地回歸課本,做到各個擊破、全面復習、不留盲點,尤其要用好教材上的習題。教材的習題都是專家精心挑選的,具有很高的借鑒價值,可以有效檢測學生對基本概念、原理、思想方法的掌握情況。本書中“鏈接教材·夯基固本”這一板塊詳細列出了必備知識、易錯點以及教材習題衍生,這一部分可以作為課前預習,對于大家回歸教材很有幫助。2.備考要認真研究歷年高考真題:分析廣東卷的命題特點,收集高考信息,準確把握備考方向,精準定位,高效施策。廣東卷強調在深刻理解知識的基礎上融會貫通、靈活運用,注重通用方法,備考時要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掌握得扎扎實實、清清楚楚,主動探究深層次的知識,每一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每一個規律成立的前提、每一個公式中的物理量都要明確。在本書中精選了大量的高考真題,對于這些真題同學們要用心琢磨,反復練習,真題就是最好的練習題。3.重視模型建構,提升建模能力:在一輪備考中我們要做到訓練有素,對于不同的模型,采用怎樣的處理方式,要能夠準確反應。同時注重模型的遷移能力,因此大家在利用典型例題以及拓展時就要更加關注它們之間的聯系以及變形,不斷提升舉一反三、類比的能力。在解答真實問題情境的試題時,正確建模,將真實問題轉化為熟悉的物理模型是關鍵。因此備考一是要梳理常見的物理模型的特征和適用條件;二是加強審題能力的培養,能夠準確解讀題目中的關鍵詞(如“靜止、緩慢、緩緩、恰好、剛好”等),并對關鍵詞進行信息加工,獲取隱藏條件或信息;三是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比如畫好運動過程分析圖、受力分析圖等。4.重視實驗復習,培養創新能力:廣東卷實驗題均是“出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都是以教材實驗為基礎進行創新,要注意基本儀器的讀數,注重對實驗原理的分析和推導,對于復習過程中遇到的典型實驗創新習題,可以借助軟件或者實驗室相關設備復現,提升自己做實驗時的“現場感”。5.提升閱讀的速度和準確度:不排斥大篇幅的展示一個知識點或者一個規律的應用情境,要有意識加強閱讀理解能力的訓練。可以適當了解一些高新科技。本書中“教考銜接課”就是個很好的欄目,可以幫助同學們了解一些知識背景。6.規范作答,利用好每一道題:要認真對待所做的每一道模擬題、真題,既要抽絲剝繭尋找問題的最優解,又要認真做好題后反思,而且要及時翻看,不斷掃清盲點和弱點。要注意培養答題的規范性,不跳步、不漏步,要盡可能減少非智力因素失分,提高復習效率。謝 謝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