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廣東專版】03 第一章 第2節(jié)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 課件《高考快車道》2026高考物理總復(fù)習(xí)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廣東專版】03 第一章 第2節(jié)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 課件《高考快車道》2026高考物理總復(fù)習(xí)

資源簡介

(共78張PPT)
第一章 運動的描述 勻變速直線運動
第2節(jié)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
鏈接教材·夯基固本
1.勻變速直線運動
2.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3.自由落體運動
(1)概念:只在重力作用下,物體由____開始下落的運動。
(2)規(guī)律:速度公式:v=____;位移公式:h=;速度與位移關(guān)系式:v2=_____。
靜止
gt
gt2
2gh
4.豎直上拋運動
(1)概念:將物體以一定的初速度豎直____拋出,只在____作用下的運動。
(2)規(guī)律:速度公式:v=_________;位移公式:h=_________;速度與位移關(guān)系式:=_______。
向上
重力
v0-gt
v0t-gt2
-2gh
1.易錯易混辨析
(1)伽利略從理論和實驗兩個角度證明輕、重物體下落一樣快。 (  )
(2)勻變速直線運動是加速度均勻變化的直線運動。 (  )
(3)在幾個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中,加速度最大的物體在時間t內(nèi)位移一定最大。 (  )
(4)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中間時刻的速度一定小于該段時間內(nèi)位移中點的速度。 (  )
(5)做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下落的高度與時間成正比。 (  )

×
×

×
2.(粵教版必修第一冊改編)電梯從低樓層到達高樓層經(jīng)過啟動、勻速運行和制動三個過程,啟動和制動可看作是勻變速直線運動。電梯豎直向上運動過程中速度的變化情況如表所示:
時間/s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速度/ (m·s-1) 0 2.0 4.0 5.0 5.0 5.0 5.0 5.0 4.0 3.0 2.0 1.0 0
則前5 s內(nèi)電梯通過的位移大小為(  )
A.19.25 m  B.18.75 m
C.18.50 m  D.17.50 m

B [由表中數(shù)據(jù)看出3~7 s電梯做勻速運動,速度為v=5.0 m/s,0~2 s內(nèi)電梯做勻加速運動的加速度為a==2 m/s2,則電梯勻加速運動的時間為t1==2.5 s,前2.5 s內(nèi)的位移為x1==×2×2.52 m=6.25 m,2.5~5 s內(nèi)做勻速直線運動,位移為x2=vt2=5.0×2.5 m=12.5 m,故前5 s內(nèi)的總位移為x=x1+x2=18.75 m,故選B。]
3.(人教版必修第一冊改編)(多選)如圖是小球自由下落的頻閃照片。頻閃儀每隔0.04 s 閃光一次,照片中的數(shù)字是小球距釋放點的距離。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由題目的已知條件和照片所給的信息,可以判斷出(  )
A.照片中數(shù)字的單位是mm
B.小球受到的空氣阻力不可忽略
C.無法求出小球運動到A位置的速度
D.釋放小球的瞬間頻閃儀剛好閃光


BD [根據(jù)自由落體的位移公式h=gt2可知,小球在最初的0.04 s內(nèi)下落的位移約為0.008 m,所以照片中數(shù)字的單位是cm,且釋放小球的瞬間頻閃儀剛好閃光,A錯誤,D正確;利用最后一個點,根據(jù)h=at2,算出a==細研考點·突破題型
考點1  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應(yīng)用
1.運動學(xué)公式中符號的規(guī)定:一般規(guī)定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與初速度同向的物理量取正值,反向的物理量取負值。若v0=0,一般以a的方向為正方向。
2.解決運動學(xué)問題的基本思路
3.解決勻變速直線運動問題的常用方法
情境特點 思路 公式
已知x、t或已知v、v0 平均速度法 ===
等時間段 推論法 Δx=aT 2或xm-xn=(m-n)aT 2
情境特點 思路 公式
初速度為零的等時間段 比例法 速度比結(jié)論
位移比結(jié)論
初速度為零的等位移段 比例法 時間比結(jié)論
末速度為零的勻減速直線運動 逆向思維法 轉(zhuǎn)化為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角度1 基本公式的應(yīng)用
[典例1] (2025·廣東茂名五校聯(lián)盟模擬)一質(zhì)點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已知初速度大小為v,經(jīng)過一段時間速度大小變?yōu)?v,加速度大小為a,這段時間內(nèi)的路程與位移大小之比為5∶3,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這段時間內(nèi)質(zhì)點運動方向不變
B.這段時間為
C.這段時間的路程為
D.再經(jīng)過相同時間質(zhì)點速度大小為3v

B [由題意知,質(zhì)點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速度減小到零后,再返回做勻加速運動,即在這段時間內(nèi)運動方向改變,如圖所示,選項A錯誤;由v=v0+at得-2v=v-at,這段時間t=,選項B正確;由=2ax得,由初速度為v減速到零所通過的路程s1=,然后反向加速到2v所通過的路程s2==,總路程為s=s1+s2=,選項C錯誤;再經(jīng)過相同時間,質(zhì)點速度v′=v-a·2t=-5v,即速度大小為5v,選項D錯誤。]
角度2 推論及其應(yīng)用
[典例2] (多選)如圖所示,一冰壺以速度v垂直進入三個矩形區(qū)域做勻減速直線運動,且剛要離開第三個矩形區(qū)域時速度恰好為零,則冰壺依次進入每個矩形區(qū)域時的速度之比和穿過每個矩形區(qū)域所用的時間之比分別是(  )
A.v1∶v2∶v3=3∶2∶1
B.v1∶v2∶v3=∶∶1
C.t1∶t2∶t3=1∶∶
D.t1∶t2∶t3=()∶(-1)∶1


BD [因為冰壺做勻減速直線運動,且末速度為零,故可視為反向的勻加速直線運動來研究。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中通過連續(xù)三段相等位移的時間之比為1∶(-1)∶(),故所求時間之比t1∶t2∶t3=()∶(-1)∶1,C錯誤,D正確;由=2ax可得,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中速度與位移的關(guān)系為v=,故v1∶v2∶v3=∶∶1,A錯誤,B正確。]
規(guī)律方法 解決勻變速直線運動問題的兩個技巧
(1)把減速到0的勻減速直線運動轉(zhuǎn)化為反向的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列方程將非常簡便,如果可以進一步利用比例關(guān)系解題則更簡單。
(2)若已知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和時間,通常優(yōu)先考慮應(yīng)用平均速度公式,求出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
【典例2 教用·備選題】一小球沿斜面勻加速滑下,依次經(jīng)過A、B、C三點,已知AB=6 m,BC=10 m,小球經(jīng)過AB和BC兩段所用的時間均為2 s,則小球經(jīng)過A、B、C三點時的速度大小分別是
(  )
A.2 m/s,3 m/s,4 m/s   B.2 m/s,4 m/s,6 m/s
C.3 m/s,4 m/s,5 m/s   D.3 m/s,5 m/s,7 m/s

B [根據(jù)勻加速直線運動中一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其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可知B點的速度等于A到C過程的平均速度,vB==4 m/s,又因為連續(xù)相等時間內(nèi)的位移之差等于恒量,即Δx=at2,則由Δx=BC-AB=at2,解得a=1 m/s2,再由速度公式v=v0+at,解得vA=2 m/s,vC=6 m/s,故選項B正確。]
考點2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際應(yīng)用
1.剎車問題的兩點注意
(1)求解時首先要確定其剎車時間(t0=,a表示剎車時加速度的大小,v0表示汽車剎車的初速度的大小),明確運動時間與剎車時間的大小關(guān)系。
(2)如果問題涉及最后減速階段(最終停止運動)的運動,可把該階段看成反向的初速度為零、加速度不變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2.如果物體先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速度減為零后又反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若全過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變,則求解時可對全過程列式,但必須注意x、v、a等矢量的正負號及物理意義。
[典例3] (2025·廣東云浮診斷)一輛公共汽車進站后開始剎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開始剎車后的第1 s內(nèi)和第2 s內(nèi)位移大小依次為
9 m和7 m,則剎車后6 s內(nèi)的位移為(  )
A.20 m B.24 m
C.25 m D.75 m
思路點撥:(1)“第1 s內(nèi)和第2 s內(nèi)位移……”可用Δx=aT 2求加速度。
(2)“剎車后6 s內(nèi)的位移”需判斷剎車時間。

C [設(shè)汽車的初速度為v0,加速度為a,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Δx=aT2得x2-x1=aT2,解得a== m/s2=-2 m/s2;汽車第1 s內(nèi)的位移x1=v0t+at2,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v0=10 m/s;汽車剎車到停止所需的時間t0== s=5 s,則汽車剎車后6 s內(nèi)的位移等于5 s內(nèi)的位移,則x=t0=×5 m=25 m,故C正確,A、B、D錯誤。]
角度2 自由落體運動和豎直上拋運動
[典例4] (一題多法)氣球下掛一重物,以v0=10 m/s的速度勻速上升,當?shù)竭_離地面高度h=175 m處時,懸掛重物的繩子突然斷裂,那么重物經(jīng)多長時間落到地面?落地時的速度多大?(空氣阻力不計,g取10 m/s2)
[解析] 解法一:分段法
繩子斷裂后重物要繼續(xù)上升的時間t1和上升的高度h1分別為t1==1 s
h1==5 m
故重物離地面的最大高度為H=h1+h=180 m
重物從最高處自由下落,落地時間t2和落地速度v分別為t2= =6 s
v=gt2=60 m/s
所以從繩子突然斷裂到重物落地共需時間為
t=t1+t2=7 s。
解法二:全程法
從重物自氣球上脫落計時,經(jīng)時間t落地,規(guī)定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畫出運動草圖如圖所示。
則重物在時間t內(nèi)的位移h′=-175 m
由位移公式有h′=v0t-gt2
解得t=7 s(t=-5 s舍去)
所以重物的落地速度為
v=v0-gt=-60 m/s
其中負號表示方向向下,與初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 7 s 60 m/s
易錯警示 解決豎直上拋運動的兩點注意
(1)要注意速度、加速度、位移等的方向,豎直上拋運動可將全過程看成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的勻變速運動。
(2)豎直上拋運動為雙向可逆運動,要注意其多解性,其在空中運動情況分析常有以下兩種判斷方法:
①根據(jù)位移h判斷:h>0表明在拋出點上方,h=0表明恰好在拋出點,h<0表明在拋出點下方。
②根據(jù)時間t判斷:t<表明正處在上升過程,t=表明恰好在最高點,t>表明在下降過程中,t>表明在拋出點下方。
【典例4 教用·備選題】(多選)(2025·廣東清遠高三調(diào)研)A物體自高為H的塔頂自由落下的同時B物體自塔底以初速度v0豎直上拋,且A、B兩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重力加速度為g,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若v0>,兩物體相遇時,B正在下降途中
B.若v0=,兩物體在地面相遇
C.若 <v0<,兩物體相遇時B物體正在空中下落
D.若v0= ,則兩物體在地面相遇


CD [假設(shè)B物體在上升到最高點時與A相遇,則t=,H=,v0=,則當v0>時,兩物體在B上升中相遇,選項A錯誤;當v0=時,兩物體在B上升到最高點時相遇,選項B錯誤;如果兩物體在B下落到地面時相遇,則t=,H=gt2,v0= ,則當 <v0<時,兩物體相遇時B物體正在空中下落,選項C、D正確。]
考點3  勻變速直線運動在多過程問題中的應(yīng)用
1.如果一個物體的運動包含幾個階段,就要分段分析,各段交接處的速度往往是聯(lián)系各段的橋梁,可按下列四個步驟解題:
2.解題關(guān)鍵
分析和求解運動轉(zhuǎn)折點的速度往往是解題的突破口。
[典例5]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發(fā)布了《關(guān)于大力推動高速公路ETC發(fā)展應(yīng)用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高速公路基本實現(xiàn)不停車快捷收費。汽車分別通過ETC通道和人工收費通道的流程如圖所示。假設(shè)汽車以v1=12 m/s的速度朝收費站沿直線行駛,如果走ETC通道,需要在距收費站中心線前d=10 m處正好勻減速至v2=4 m/s,勻速通過中心線后,再勻加速至v1正常行駛;如果走人工收費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線處勻減速至零,經(jīng)過t0=20 s繳費成功后,再啟動汽車勻加速至v1正常行駛。設(shè)汽車加速和減速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為1 m/s2。求:
(1)汽車走ETC通道時,從開始減速到恢復(fù)正常行駛過程中的位移大小;
(2)汽車走人工收費通道,應(yīng)在離收費站中心線多遠處開始減速;
(3)汽車走ETC通道比走人工收費通道節(jié)約的時間。
思路點撥:畫出運動過程示意圖
(1)走ETC通道時經(jīng)歷三個運動階段:

(2)走人工收費通道經(jīng)歷兩個運動階段:
[解析] (1)走ETC通道時,減速的位移和加速的位移相等,則
x1==64 m
故總的位移x總1=2x1+d=138 m。
(2)走人工收費通道時,開始減速時離中心線的距離為x2==72 m。
(3)走ETC通道時,汽車從開始勻減速到勻加速到v1的時間t1=×2+=18.5 s
走人工收費通道時,汽車從開始勻減速到勻加速到v1的時間t2=×2+t0=44 s
又x總2=2x2=144 m
二者的位移差Δx=x總2-x總1=6 m
在這段位移內(nèi)汽車以正常行駛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Δt=t2- =25 s。
[答案] (1)138 m (2)72 m (3)25 s
1.(2024·廣東佛山一模)為提高航母的效能,福建艦安裝了電磁彈射器,艦載機在彈射器的助推下能獲得30~50 m/s2的加速度。若某艦載機從靜止開始彈射,勻加速運動150 m達到100 m/s的起飛速度,則該過程的時間為(  )
A.3.3 s B.3.0 s
C.2.5 s  D.1.5 s

B [由題知,艦載機從靜止開始彈射,勻加速運動150 m達到
100 m/s的起飛速度,則根據(jù)=解得t=3.0 s,故選B。]
學(xué)情診斷·當堂評價
2.(2024·山東卷)如圖所示,固定的光滑斜面上有一木板,其下端與斜面上A點的距離為L。木板由靜止釋放,若木板長度為L,通過A點的時間間隔為Δt1;若木板長度為2L,通過A點的時間間隔為Δt2。Δt2∶Δt1為(  )
A.(-1)∶(-1)
B.()∶(-1)
C.(+1)∶(+1)
D.()∶(+1)

A [對木板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木板的加速度不變,木板從靜止釋放到下端到達A點的過程,有L=,木板從靜止釋放到上端到達A點的過程,當木板長度為L時,有2L=,當木板長度為2L時,有3L=,又Δt1=t1-t0,Δt2=t2-t0,聯(lián)立解得Δt2∶Δt1=(-1)∶(-1),A正確。]
3.(2024·廣東汕頭高三月考)以36 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駛的汽車,遇障礙物剎車后獲得大小為a=的加速度,剎車后第
3 s內(nèi),汽車走過的路程為(  )
A.12 m B.2 m
C.10 m D.0.5 m

D [36 km/h=10 m/s,汽車剎車到停止所需的時間t0== s=2.5 s,剎車后第3 s內(nèi)的位移等于停止前0.5 s內(nèi)的位移,則x=at2=×4×0.52 m=0.5 m,綜上分析A、B、C錯誤,D正確。]
4.(多選)一物體以5 m/s的初速度在光滑斜面上向上運動,其加速度大小為2 m/s2,設(shè)斜面足夠長,經(jīng)過t時間物體位移的大小為4 m,則時間t可能為(  )
A.1 s B.3 s
C.4 s D. s



ACD [當物體的位移為4 m時,根據(jù)x=得4=5t-×2t2,解得t1=1 s,t2=4 s;當物體的位移為-4 m時,根據(jù)x=v0t+at2得-4=5t-×2t2,解得t3= s,故A、C、D正確,B錯誤。]
5.(2024·廣西卷)如圖所示,輪滑訓(xùn)練場沿直線等間距地擺放著若干個定位錐筒,錐筒間距d=0.9 m,某同學(xué)穿著輪滑鞋向右勻減速滑行。現(xiàn)測出他從1號錐筒運動到2號錐筒用時t1=0.4 s,從2號錐筒運動到3號錐筒用時t2=0.5 s。求該同學(xué)
(1)滑行的加速度大小;
(2)最遠能經(jīng)過幾號錐筒。
[解析] (1)根據(jù)勻變速運動中某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這段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可知在1、2號錐筒間中間時刻的速度為
v1==2.25 m/s
2、3號錐筒間中間時刻的速度為
v2==1.8 m/s
故可得加速度大小為
a===1 m/s2。
(2)設(shè)到達1號錐筒時的速度為v0,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得
=d
代入數(shù)值解得
v0=2.45 m/s
從1號開始到停止時通過的位移大小為
x==3.001 25 m≈3.33d
故可知最遠能經(jīng)過4號錐筒。
[答案] (1)1 m/s2 (2)4
1.(2025·廣東江門檢測)汽車在水平面上剎車,其位移與時間的關(guān)系是x=24t-6t2,則它在前3 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 (  )
A.6 m/s B.8 m/s C.10 m/s D.12 m/s
課時分層作業(yè)(二)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B [將題目中的表達式與x=v0t+at2比較可知v0=24 m/s,a=
-12 m/s2。所以由v=v0+at可得汽車從剎車到靜止的時間為t=
s=2 s,由此可知第3 s內(nèi)汽車已經(jīng)停止,汽車運動的位移x=24×2 m-6×22 m=24 m,故平均速度v== m/s=8 m/s。]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2.(2025·廣東汕頭高三模擬)汽車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駛,急剎車時的加速度大小為5 m/s2,則自駕駛員急踩剎車開始,經(jīng)過2 s與5 s汽車的位移之比為(  )
A.5∶4 B.4∶5 C.3∶4 D.4∶3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C [汽車速度減為零的時間為t0== s=4 s,2 s 時位移x1=v0t+at2=20×2 m-×5×22 m=30 m,剎車5 s內(nèi)的位移等于剎車
4 s內(nèi)的位移,為x2==40 m,所以經(jīng)過2 s與5 s汽車的位移之比為3∶4,故選項C正確。]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3.一質(zhì)點沿直線運動,其平均速度與時間的數(shù)量關(guān)系滿足v=2+t(各物理量均選用國際單位制單位),則關(guān)于該質(zhì)點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質(zhì)點可能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B.5 s內(nèi)質(zhì)點的位移為35 m
C.質(zhì)點運動的加速度為1 m/s2
D.質(zhì)點在3 s末的速度為5 m/s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B [將平均速度v=與v=2+t聯(lián)立可得,x=vt=2t+t2,對比x=v0t+at2知,質(zhì)點的初速度v0=2 m/s,加速度a=2 m/s2,質(zhì)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故A、C錯誤;5 s內(nèi)質(zhì)點的位移x=v0t+at2=(2×5+25) m=35 m,故B正確;質(zhì)點在3 s末的速度v=v0+at=(2+2×3) m/s=
8 m/s,故D錯誤。]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4.(多選)(2025·廣東珠海模擬)關(guān)于自由落體運動(g取10 m/s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它是豎直向下、v0=0、a=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B.在開始連續(xù)的三個1 s內(nèi)通過的位移之比是1∶3∶5
C.在開始連續(xù)的三個1 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從開始運動到距下落點5 m、10 m、15 m所經(jīng)歷的時間之比為1∶2∶3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ABC [自由落體運動是豎直向下、v0=0、a=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A正確;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在開始連續(xù)的三個1 s內(nèi)通過的位移之比是1∶3∶5,B正確;在開始連續(xù)的三個1 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C正確;從開始運動到距下落點5 m、10 m、15 m所經(jīng)歷的時間之比為1∶∶,D錯誤。]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5.某人騎電動車,在距離十字路口停車線6 m處看到信號燈變紅,立即剎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電動車剛好在停止線處停下。已知電動車在減速過程中,第1 s的位移是最后1 s位移的5倍,忽略反應(yīng)時間。下列關(guān)于電動車剎車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剎車時間為2 s
B.剎車的加速度大小為2 m/s2
C.中間時刻的速度大小為2 m/s
D.中間位置的速度大小為2 m/s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C [設(shè)剎車時間為t,剎車最后1 s的位移為x1,則由逆向思維有x1=,設(shè)剎車第1 s位移為x2,有x2=at2-a(t-1 s)2,由題意可知=5,對全程有x=at2=6 m,解得t=3 s,a= m/s2,故A、B錯誤;因為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由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有中間時刻速度等于平均速度,設(shè)中間時刻速度為,有===2 m/s,故C正確;設(shè)中間位置速度為,運用逆向思維,則對于后半段有=-2a,解得=2 m/s,故D錯誤。]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6.(2024·廣東茂名一模)如圖所示,籃球運動員站在廣場上的某一噴泉水柱旁邊,虛線“1”“2”“3”所在水平面分別是地面、運動員的頭頂、該水柱最高點所在的水平面。根據(jù)圖中信息和生活經(jīng)驗,可以估算出該水柱從地面噴出時的速度約為(  )
A.2 m/s B.6 m/s
C.10 m/s D.20 m/s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C [籃球運動員身高約為1.8 m,由題圖可知水柱的高度約為人身高的3倍,即5.4 m,則=-2gh,解得v0≈10 m/s,故選C。]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7.(多選)建筑工人常常徒手拋磚塊,當磚塊上升到最高點時,被樓上的師傅接住用以砌墻。若某次以10 m/s 的速度從地面豎直向上拋出一磚塊,樓上的師傅沒有接住,g取10 m/s2,空氣阻力可以忽略,則(  )
A.磚塊上升的最大高度為10 m
B.經(jīng)2 s磚塊回到拋出點
C.磚塊回到拋出點前0.5 s時間內(nèi)通過的距離為3.75 m
D.磚塊被拋出后上升過程中,做變減速直線運動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BC [由h=得,磚塊上升的最大高度h=5 m,選項A錯誤;磚塊上升的時間t==1 s,上升階段與下降階段的時間具有對稱性,故經(jīng)2 s磚塊回到拋出點,選項B正確;磚塊被拋出后經(jīng)0.5 s上升的高度h′=v0t′-gt′2=3.75 m,由于上升階段與下降階段的時間、位移具有對稱性,所以磚塊回到拋出點前0.5 s時間內(nèi)通過的距離為
3.75 m,選項C正確;磚塊被拋出后加速度不變,故上升過程磚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選項D錯誤。]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8.小杰學(xué)習(xí)自由落體運動后,用20 cm 的刻度尺測量同學(xué)的反應(yīng)時間,測量方法如圖所示,被測者用兩個手指虛捏在尺子0刻度線處,觀察到小杰松開尺子時立刻捏住尺子,讀出手指所捏刻度h,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h越大,反應(yīng)時間越短
B.反應(yīng)越慢,要捏住尺子時,尺子下落的速度越大
C.該尺可以測量出0.4 s的反應(yīng)時間
D.計算時若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則測算出的
反應(yīng)時間比實際值要大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B [根據(jù)t=可知,h越大,反應(yīng)時間越長,選項A錯誤;反應(yīng)越慢,要捏住尺子所用的時間越長,根據(jù)v=gt可知,尺子下落的速度越大,選項B正確;該尺下落20 cm所用時間為t=≈0.2 s,則不可以測量出0.4 s的反應(yīng)時間,選項C錯誤;計算時若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則根據(jù)t=測算出的反應(yīng)時間比實際值要小,選項D錯誤。]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9.(多選)(2024·廣東廣州二模)如圖所示,運動員先后將甲、乙兩冰壺以相同的初速度從A點沿直線AO推離。若甲以大小為a1的加速度做勻減速運動后停在O點;乙先以大小為a2的加速度做勻減速運動,到達某位置時運動員開始刷冰面減小動摩擦因數(shù),乙再以大小為a3的加速度繼續(xù)做勻減速運動并停在O點,則(  )
A.a(chǎn)1C.a(chǎn)1>a3  D.a(chǎn)2>a3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ACD [設(shè)AO=x,甲、乙兩冰壺的初速度為v0,乙先以大小為a2的加速度做勻減速運動,位移為x1,設(shè)此時的速度是v,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位移關(guān)系公式,對甲冰壺可得=2a1x,對乙冰壺可得-v2=2a2x1,v2=2a3(x-x1),聯(lián)立可得2a1x-2a3(x-x1)=2a2x1,整理可得(a1-a3)x=(a2-a3)x1,由題意可知,乙冰壺在前x1位移的摩擦力大于在后x-x1位移的摩擦力,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a2>a3,可得a1>a3,又有a1x=a2x1+a3(x-x1),對上式可知,若a2=a3,則有a1=a2,現(xiàn)有a2>a3,推理可知a1<a2,故A、C、D正確,B錯誤。]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0.如圖所示,電動公交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進站,連續(xù)經(jīng)過R、S、T三點,已知ST間的距離是RS的兩倍,RS段的平均速度是10 m/s,ST段的平均速度是5 m/s,則公交車經(jīng)過T點時的瞬時速度為(  )
A.3 m/s   B.2 m/s
C.1 m/s   D.0.5 m/s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C [根據(jù)題意,設(shè)RS間的距離為s,則ST間的距離為2s,設(shè)R點速度為vR,S點速度為vS,T點速度為vT,加速度為a,根據(jù)運動學(xué)公式,有==2a×2s,根據(jù)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有=10 m/s,=5 m/s,聯(lián)立解得vT=1 m/s,C正確。]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1.長為l的高速列車在平直軌道上正常行駛,速率為v0,要通過前方一長為L的隧道,當列車的任一部分處于隧道內(nèi)時,列車速率都不允許超過v(v<v0)。已知列車加速和減速時加速度的大小分別為a和2a,則列車從減速開始至回到正常行駛速率v0所用時間至少為(  )
A. B.
C. D.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C [當列車恰好以速度v勻速通過隧道時,從減速開始至回到原來正常行駛速度所用時間最短,列車減速過程所用時間t1=,勻速通過隧道所用時間t2=,列車加速到原來速度v0所用時間t3=,所以列車從減速開始至回到正常行駛速率所用時間至少為t=t1+t2+t3=,C項正確。]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2.如圖所示,在一條平直公路上有A、B、C、D四個停車標志桿,設(shè)相鄰的兩個停車標志桿之間的距離為Δx=16 m。某次駕車培訓(xùn)練習(xí)時,學(xué)員甲正在以v0=20 m/s的速度駕駛汽車勻速行駛,學(xué)員乙坐在車后排觀察并記錄時間,當車頭到達O點時教練員發(fā)出停車指令,學(xué)員乙立即用秒表開始計時,學(xué)員甲經(jīng)過Δt=0.5 s的反應(yīng)時間后開始剎車,剎車后汽車開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學(xué)員乙記錄自己通過B、C桿時秒表讀數(shù)分別為t1=5.5 s和t2=7.5 s,停止運動時車頭距離D桿5 m。求: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學(xué)員乙通過B、C桿的這段時間內(nèi)汽車的平均速度大小;
(2)汽車剎車時的加速度大小;
(3)學(xué)員乙與車頭的距離。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解析] (1)汽車在B、C桿間的平均速度大小為==8 m/s。
(2)設(shè)t3=6.5 s時汽車的瞬時速度為v1,則v1==8 m/s
在0.5~6.5 s內(nèi),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a== m/s2=
-2 m/s2
故汽車剎車時的加速度大小為2 m/s2。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3)設(shè)學(xué)員乙經(jīng)過B點的速度為vB,由vB=v0+a(t1-Δt),可得vB=
20 m/s+(-2)×(5.5-0.5) m/s=10 m/s
設(shè)再前進x減速到0,由=2ax,可得x=25 m
停止時學(xué)員乙與D相距s=2Δx-x=7 m
所以學(xué)員乙與車頭的距離為ΔL=7 m-5 m=2 m。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答案] (1)8 m/s (2)2 m/s2 (3)2 m
13.(2024·全國甲卷)為搶救病人,一輛救護車緊急出發(fā),鳴著笛沿水平直路從t=0時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a=
2 m/s2,在t1=10 s時停止加速開始做勻速運動,之后某時刻救護車停止鳴笛,t2=41 s時在救護車出發(fā)處的人聽到救護車發(fā)出的最后的鳴笛聲。已知聲速v0=340 m/s,求:
(1)救護車勻速運動時的速度大小;
(2)在停止鳴笛時救護車距出發(fā)處的距離。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解析] (1)根據(jù)題意可知,救護車勻速運動時的速度大小為v=at1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v=20 m/s。
(2)設(shè)救護車在t=t0時停止鳴笛,則由運動學(xué)規(guī)律可知,此時救護車距出發(fā)處的距離為
x=+v(t0-t1)
又x=v0(t2-t0)
聯(lián)立并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x=680 m。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答案] (1)20 m/s (2)680 m
謝 謝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舟曲县| 杭锦旗| 娱乐| 镇原县| 天气| 宁都县| 泾阳县| 孙吴县| 怀来县| 西吉县| 全州县| 深州市| 合阳县| 林周县| 宜宾市| 太仓市| 行唐县| 巧家县| 太湖县| 潼南县| 徐州市| 方城县| 峨山| 邳州市| 阳江市| 安龙县| 崇信县| 延寿县| 清河县| 花莲县| 仁布县| 定安县| 龙江县| 思南县| 民县| 巴马| 清徐县| 丰县| 仙桃市| 大足县| 阿勒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