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9張PPT)第二章 相互作用——力第3節(jié) 受力分析 共點力的平衡鏈接教材·夯基固本1.受力分析(1)定義:把指定物體(研究對象)在特定的物理環(huán)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找出來,并畫出受力______,這個過程就是受力分析。示意圖(2)步驟①明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選取方法:整體法或______,可以是單個物體,也可以是多個物體的組合。②進行受力分析:先分析____和已知力,再按接觸面分析____、______,最后分析其他力(靜電力、磁場力等)。③畫力的示意圖:將物體受到的力一一畫在受力示意圖上,準確標出各力的方向,盡量做到大力長線、小力短線。隔離法重力彈力摩擦力2.共點力平衡(1)平衡狀態(tài):物體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2)平衡條件:F合=0或Fx=0,F(xiàn)y=0。(3)推論①二力平衡:如果物體在兩個共點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這兩個力必定大小____,方向____。相等相反②三力平衡:如果物體在三個共點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其中任意兩個力的____一定與第三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③多力平衡:如果物體受多個共點力作用處于平衡狀態(tài),其中任何一個力與其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1.易錯易混辨析(1)對物體受力分析時,只能畫該物體受到的力,其他物體受到的力不能畫在該物體上。 ( )(2)物體沿光滑斜面下滑時,受到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的作用。 ( )(3)速度等于0的物體一定處于平衡狀態(tài)。 ( )√××(4)物體受兩個力作用處于平衡狀態(tài),這兩個力必定等大反向。 ( )(5)若物體受到三個力F1、F2、F3的作用而平衡,將F1轉(zhuǎn)動90°時,三個力的合力大小為F1。 ( )√√2.(人教版必修第一冊改編)(多選)一根輕繩一端系小球P,另一端系于光滑墻壁上的O點,在墻壁和小球P之間夾有一長方體物塊Q,如圖所示,在小球P、物塊Q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情況下,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A.物塊Q受3個力B.小球P受4個力C.若O點下移,物塊Q受到的靜摩擦力將增大D.若O點上移,繩子的拉力將變小√√BD [對P和Q進行受力分析可知,Q受重力、墻壁的彈力、P對Q的彈力、P對Q的摩擦力,P受重力、繩子的拉力、Q對P的彈力、Q對P的摩擦力,A錯誤,B正確;分析Q的受力情況可知,若O點下移,Q處于靜止狀態(tài),其受到的靜摩擦力仍等于重力,不變,C錯誤;對P進行受力分析可知,若O點上移,繩子的拉力將變小,D正確。]細研考點·突破題型考點1 物體的受力分析1.受力分析的基本思路(1)研究對象的選取方法:整體法和隔離法。(2)基本思路2.整體法與隔離法選取原則[典例1] (一題多變)如圖所示,固定的斜面上疊放著A、B兩木塊,木塊A與B的接觸面水平,水平力F作用于木塊A,使木塊A、B保持靜止,且F≠0。則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B可能受到3個或4個力作用B.斜面對木塊B的摩擦力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C.A對B的摩擦力可能為零D.A、B整體不可能受三個力作用√B [對B受力分析,木塊B受重力、A對B的壓力、A對B水平向左的靜摩擦力、斜面對B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斜面對B可能有靜摩擦力(當A對B向左的靜摩擦力平行斜面方向的分力與木塊A對B的壓力與木塊B重力的合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平衡時,斜面對B沒有靜摩擦力)作用,故B可能受4個力或者5個力作用,故A錯誤;當A對B向左的靜摩擦力平行斜面方向的分力大于木塊A對B的壓力與木塊B重力的合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時,木塊B有上滑趨勢,此時木塊B受到平行斜面向下的靜摩擦力,故B正確;對木塊A受力分析,受水平力F、重力、B對A的支持力和靜摩擦力,根據(jù)平衡條件,B對A的靜摩擦力與水平力F平衡,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A對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為F,故C錯誤;對A、B整體受力分析,受重力、斜面對整體的支持力、水平力F,可能有靜摩擦力(當推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與A、B整體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平衡時,斜面對A、B整體的靜摩擦力為零),所以A、B整體可能受三個力作用,故D錯誤。][變式1] (多選)在[典例1]中,若力F作用在B上,如圖所示,則B的受力個數(shù)可能為( )A.3個 B.4個C.5個 D.6個BC [B一定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A的壓力和力F,斜面對B可能有摩擦力,也可能沒有摩擦力,故B可能受4個力或5個力,選項B、C正確。]√√[變式2] 在[變式1]中,水平推力改為水平拉力(水平向右),如圖所示,整個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的受力個數(shù)為4個B.B的受力個數(shù)為4個C.地面對C的支持力小于三者重力之和D.地面對C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方向水平向左√D [對A進行受力分析,根據(jù)平衡條件知A只受重力和支持力2個力的作用,選項A錯誤;對B進行受力分析,受重力、A對B的壓力、C施加的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拉力F,根據(jù)平衡條件知還受C施加的平行斜面向上的靜摩擦力,共5個力的作用,選項B錯誤;以A、B、C整體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根據(jù)平衡條件知地面對C的支持力等于三者重力之和知,選項C錯誤;對A、B、C整體進行受力分析,根據(jù)平衡條件知地面對C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方向水平向左,選項D正確。]易錯警示 受力分析的四個注意點(1)不要把研究對象所受的力與研究對象對其他物體的力混淆。(2)每一個力都應(yīng)找出其施力物體,不能無中生有。(3)合力和分力不能重復(fù)考慮。(4)對整體進行受力分析時,組成整體的幾個物體間的作用力為內(nèi)力,不能在受力分析圖中出現(xiàn);當把某一物體單獨隔離分析時,原來的內(nèi)力變成外力,要在受力分析圖中畫出。【典例1 教用·備選題】(2024·廣東深圳二模)冰雪運動愛好者利用無人機牽引,在光滑水平冰面上勻速滑行,如圖所示。牽引繩與豎直方向夾角為θ, 人所受空氣阻力恒定。則( )A.θ角越大,繩子對人的拉力越大B.θ角越大,地面對人的支持力越大C.空氣對無人機的作用力可能沿著繩子方向D.無人機對繩的拉力與繩對人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B [以人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圖。水平方向f=T sin θ,豎直方向T cos θ+N=mg,可得N=mg-T cos θ,T=,人所受空氣阻力恒定,θ角越大,繩子對人的拉力T越小,地面對人的支持力N越大,故B正確,A錯誤;以無人機為研究對象,無人機受空氣阻力、繩子拉力和重力,由平衡條件可知空氣阻力與無人機的重力和繩子拉力的合力等大反向,不可能沿著繩子方向,故C錯誤;相互作用力是在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之間,無人機對繩的拉力與繩對人的拉力中涉及三個物體,故D錯誤。故選B。]考點2 共點力的靜態(tài)平衡1.處理平衡問題的基本思路確定平衡狀態(tài)(加速度為零)→巧選研究對象(整體法或隔離法)→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解或作討論。2.常用的方法方法 適用條件 注意事項 優(yōu)點合成法 物體受三個力作用而平衡 (1)表示三個力大小的線段長度不可隨意畫; (2)兩力的合力與第三個力等大反向 對于物體所受的三個力,有兩個力相互垂直或兩個力大小相等的平衡問題求解較簡單分解法 物體受三個力作用而平衡 將其中一個力按作用效果分解,其兩個分力分別與物體受到的另兩個力等大反向方法 適用條件 注意事項 優(yōu)點正交分解法 物體受三個力或三個以上的力作用而平衡 選坐標軸時應(yīng)使盡量多的力與坐標軸重合 對于物體受三個以上的力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問題求解較方便力的三角形法 物體受三個力作用而平衡 將三個力的矢量圖平移,構(gòu)成一個依次首尾相連接的矢量三角形 常用于求解一般矢量三角形中未知力的大小和方向[典例2] (一題多法)(多選)如圖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為球心。一質(zhì)量為m的小滑塊,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靜止于P點。設(shè)滑塊所受支持力為FN,OP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關(guān)系式正確的是( )A.F= B.F=mg tan θC.FN= D.FN=mg tan θ√√AC [解法一:合成法滑塊受力如圖甲所示,由平衡條件知=tan θ,=sin θ,所以F=,F(xiàn)N=。解法二:效果分解法將重力按產(chǎn)生的效果分解,如圖乙所示,則F=G2=,FN=G1=。解法三:正交分解法將滑塊受的力沿水平、豎直方向分解,如圖丙所示,則mg=FNsin θ,F(xiàn)=FNcos θ,聯(lián)立解得F=,F(xiàn)N=。解法四:力的三角形定則法滑塊受到的三個力可組成封閉的三角形,如圖丁所示,則由幾何關(guān)系可得F=,F(xiàn)N=。]方法技巧 處理平衡問題的三個技巧(1)物體受三個力平衡時,利用力的分解法或合成法比較簡單。(2)物體受四個以上的力作用時,一般要采用正交分解法。(3)用正交分解法建立坐標系時應(yīng)使盡可能多的力與坐標軸重合,使需要分解的力盡可能少。1.炎熱夏天,人們都安裝空調(diào),為安全起見,要求吊運過程中空調(diào)主機與樓墻保持一定的距離。原理如圖所示,一人在高處控制一端系在主機上的輕繩P,另一人在地面控制另一根一端系在主機上的輕繩Q,二人配合可使主機緩慢豎直上升。主機質(zhì)量為m,當P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α=37°時,Q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β=53°。主機視為質(zhì)點,重力加速度為g(sin 53°=0.8,cos 53°=0.6)。則( )學情診斷·當堂評價A.P繩中拉力為mg B.P繩中拉力為mgC.Q繩中拉力為mg D.Q繩中拉力為mg√C [對空調(diào)主機受力分析,建立坐標系如圖所示。則y軸方向有FP cos α=mg+FQ cos β,x軸方向有FP sin α=FQ sin β,聯(lián)立可得FP=mg,F(xiàn)Q=mg,故選C。]2.如圖所示,吸附在豎直玻璃上的擦窗工具在豎直平面內(nèi)所受重力、拉力和摩擦力(圖中未畫出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若拉力大小為重力的倍,方向水平向右,則擦窗工具所受摩擦力( )A.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B.與拉力是一對平衡力C.方向豎直向上D.大小等于重力的2倍√D [擦窗工具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力平衡,在豎直平面內(nèi)受重力、拉力和摩擦力,如圖所示,根據(jù)平衡條件可得擦窗工具所受摩擦力f===2G,則擦窗工具所受摩擦力與重力不是一對平衡力,與拉力也不是一對平衡力,根據(jù)幾何關(guān)系有tan α=,解得α=30°,方向斜向左上。故選D。]3.(2025·廣東清遠模擬)如圖(a)所示,滑塊在與水平方向夾角為37°的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將該桌面傾斜成與水平方向夾角為37°,保持拉力的方向不變,大小變?yōu)?F,如圖(b)所示,滑塊恰好沿傾斜桌面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滑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可能是( )A. B.C. D.√A [設(shè)滑塊質(zhì)量為m,當滑塊沿水平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據(jù)平衡條件可得,在水平、豎直方向分別有F cos 37°=μN1,F(xiàn) sin 37°+N1=mg;當滑塊沿傾斜桌面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沿斜面方向、垂直斜面方向分別有2F=mg sin 37°+μN2,N2=mg cos 37°,聯(lián)立可解得μ=,A正確。]4.如圖所示,小圓環(huán)A吊著一個質(zhì)量為m2的物塊并套在另一個豎直放置的大圓環(huán)上,有一細繩一端拴在小圓環(huán)A上,另一端跨過固定在大圓環(huán)最高點B的一個小滑輪后吊著一個質(zhì)量為m1的物塊。如果小圓環(huán)A、滑輪、繩子的大小和質(zhì)量以及相互之間的摩擦都可以忽略不計,繩子不可伸長,平衡時弦AB所對的圓心角為α,則兩物塊的質(zhì)量之比m1∶m2應(yīng)為( )A.cos B.sinC.2sin D.2cos√C [對小圓環(huán)A受力分析,如圖所示,F(xiàn)T2與FN的合力與FT1平衡,由力的矢量三角形與幾何三角形的相似,可知=,其中FT2=m2g,F(xiàn)=FT1=m1g,聯(lián)立解得=2sin ,C正確。]課時分層作業(yè)(五) 受力分析 共點力的平衡題號13524687910111.(2024·貴州卷)如圖(a),一質(zhì)量為m的勻質(zhì)球置于固定鋼質(zhì)支架的水平橫桿和豎直墻之間,并處于靜止狀態(tài),其中一個視圖如圖(b)所示。測得球與橫桿接觸點到墻面的距離為球半徑的1.8倍,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不計所有摩擦,則球?qū)M桿的壓力大小為( )121314A.mg B.mgC.mg D.mg√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題號1352468791011D [對球進行受力分析如圖,設(shè)球的半徑為R,根據(jù)幾何知識可得sin α==0.8,根據(jù)平衡條件得FNcos α=mg,解得FN=mg,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得球?qū)M桿的壓力大小為F′N=FN=mg,故選D。]1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2.(2024·廣東茂名二模)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靜止疊放著a、b兩個石塊,已知a與b之間接觸面切線不水平,不考慮a與b之間的萬有引力以及空氣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對a的支持力與a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B.b共受到5個力的作用C.地面對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D.地面受到的壓力等于a和b的重力之和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D [b對a的支持力與a受到的重力不在同一直線上,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以a、b兩個石塊為整體,根據(jù)受力平衡可知,地面對b只有支持力作用,沒有摩擦力作用,則地面受到的壓力等于a和b的重力之和,故C錯誤,D正確;以b為研究對象,b受到重力、a對b的壓力和摩擦力、地面的支持力作用,共4個力的作用,故B錯誤。]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3.圖甲為家用燃氣爐架,其有四個對稱分布的爪,若將總質(zhì)量一定的鍋放在爐架上,如圖乙所示(側(cè)視圖),忽略爪與鍋之間的摩擦力,若鍋是半徑為R的球面,正對的兩爪間距為d,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R越大,爪與鍋之間的彈力越小B.R越大,爪與鍋之間的彈力越大C.d越大,鍋受到的合力越大D.d越大,爪與鍋之間的彈力越小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A [對鍋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爐架的四個爪對鍋的彈力的合力與鍋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4F cos θ=mg,cos θ==,則R越大,爪與鍋之間彈力越小,同理d越大,爪與鍋之間彈力越大,鍋受到的合力為零,故選A。]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4.(2024·廣東珠海高三月考)被譽為“中國天眼”的射電天文望遠鏡(FAST)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3×104 kg 的饋源艙用對稱的六索六塔裝置懸吊在球面鏡正上方,相鄰塔頂?shù)乃骄嚯x300 m,每根連接塔頂和饋源艙的繩索長600 m,不計繩索重力,則每根繩索承受的拉力大約為( )A.4×105 N B.6×104 NC.1×105 N D.3×104 N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B [將各塔頂連接起來,得到正六邊形,由幾何關(guān)系可得饋源艙到塔頂?shù)乃骄嚯x等于相鄰塔頂?shù)乃骄嚯x為 300 m,則可知每根繩索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0°,由平衡條件可得6F cos 30°=mg,解得F=≈6×104 N,所以B正確,A、C、D錯誤。]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5.如圖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輕彈簧A、B、C將兩個相同的小球連接并懸掛,小球處于靜止狀態(tài),彈簧A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0°,彈簧C水平,則彈簧A、C的伸長量之比為( )A.∶4 B.4∶ C.1∶2 D.2∶1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D [選取兩小球和彈簧B組成的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由平衡條件得FA sin 30°=FC,即FA∶FC=2∶1,又FA=kΔxA,F(xiàn)C=kΔxC,所以ΔxA∶ΔxC=2∶1。]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6.如圖所示,一質(zhì)量為m的沙袋用不可伸長的輕繩懸掛在支架上,一練功隊員用垂直于繩的力將沙袋緩慢拉起,使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30°,且繩繃緊,重力加速度為g,則練功隊員對沙袋施加的作用力大小為( )A. B.mgC.mg D.mg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A [解法一:合成法沙袋受力示意圖如圖甲所示,沙袋在三個力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其中任意兩個力的合力與第三個力等大反向,作出力的合成圖,由圖中幾何關(guān)系可得F=mg sin 30°=,A正確。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解法二:正交分解法如圖乙所示,建立直角坐標系對沙袋進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得F cos 30°-FTsin 30°=0,F(xiàn)Tcos 30°+F sin 30°-mg=0,聯(lián)立可解得F=。故選A。]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7.(2024·河北卷)如圖,彈簧測力計下端掛有一質(zhì)量為0.20 kg的光滑均勻球體,球體靜止于帶有固定擋板的斜面上,斜面傾角為30 °,擋板與斜面夾角為60 °。若彈簧測力計位于豎直方向,讀數(shù)為1.0 N,g取10 m/s2,則擋板對球體支持力的大小為( )A. N B.1.0 NC. N D.2.0 N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A [對球體進行受力分析,球體受重力mg、彈簧測力計的拉力T、擋板對其的支持力N1、斜面對其的支持力N2,如圖所示。由正交分解法可得N1cos 60°=N2cos 60°,N1sin 60°+N2sin 60°+T=mg,聯(lián)立解得N1=N2= N,A正確。]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8.(多選)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半徑為R的半球形物體A放在水平地面上,通過最高點處大小不計的釘子用水平細線拉住一質(zhì)量為m、半徑為r的光滑球B。重力加速度為g,則( )A.A對地面的壓力等于(M+m)gB.A對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B對A的壓力大小為mgD.細線對小球的拉力大小為mg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AC [對A、B整體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相對地面無相對滑動趨勢,故不受摩擦力。根據(jù)平衡條件知,支持力等于整體的重力。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知,整體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整體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故A對地面的壓力等于(M+m)g,故A正確,B錯誤;對小球受力分析,如圖所示,根據(jù)平衡條件得F=,F(xiàn)T=mg tan θ,其中cos θ=,tan θ=,解得F=mg,FT=mg,故C正確,D錯誤。]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9.(多選)如圖所示,兩個相似的斜面體A、B在豎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靜止靠在豎直粗糙墻壁上。關(guān)于斜面體A和B的受力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一定受到四個力B.B可能受到四個力C.B與墻壁之間一定有彈力和摩擦力D.A與B之間一定有摩擦力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AD [對A、B整體受力分析,如圖甲所示,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推力F,由平衡條件可知B與墻壁之間不可能有彈力,因此也不可能有摩擦力,C錯誤;對B受力分析如圖乙所示,其受到重力、A對B的彈力及摩擦力而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B受到三個力,B錯誤;對A受力分析,如圖丙所示,受到重力、推力、B對A的彈力和摩擦力,共四個力,A、D正確。]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0.(2024·浙江1月選考)如圖所示,在同一豎直平面內(nèi),小球A、B上系有不可伸長的細線a、b、c和d,其中a的上端懸掛于豎直固定的支架上,d跨過左側(cè)定滑輪、c跨過右側(cè)定滑輪分別與相同配重P、Q相連,調(diào)節(jié)左、右兩側(cè)定滑輪高度達到平衡。已知小球A、B和配重P、Q質(zhì)量均為50 g,細線c、d平行且與水平方向成θ=30°(不計摩擦),則細線a、b的拉力分別為( )A.2 N,1 N B.2 N,0.5 NC.1 N,1 N D.1 N,0.5 N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D [由題意可知細線c對A的拉力和細線d對B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對A、B整體分析可知細線a的拉力大小為Ta=(mA+mB)g=1 N,設(shè)細線b與水平方向夾角為α,對A、B分析分別有Tb sin α+Tc sin θ=mAg,Tb cos α=Td cos θ,解得Tb=0.5 N,故選D。]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1.如圖所示,三個重均為100 N的物塊,疊放在水平桌面上,各接觸面水平,水平拉力F=20 N作用在物塊2上,三條輕質(zhì)繩結(jié)于O點,與物塊3連接的繩水平,與天花板連接的繩與水平方向成45°角,豎直繩懸掛重為20 N的小球P。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 )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A.物塊1和2之間的摩擦力大小為20 NB.水平繩的拉力大小為20 NC.桌面對物塊3的支持力大小為320 ND.物塊3受4個力的作用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B [對物塊1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假如受水平方向的摩擦力,則不能保持平衡,故物塊1和物塊2間的摩擦力為零,A錯誤;對O點受力分析,受到三根繩子的拉力,如圖所示,根據(jù)平衡條件有,x方向有FT2cos 45°=FT1,y方向有FT2sin 45°=GP,解得FT1=GP=20 N,所以水平繩中的拉力大小為20 N,B正確;對物塊1、2、3整體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向左的拉力F、繩子a的拉力,豎直方向有FN=3G=300 N,C錯誤;對物塊1和物塊2整體研究,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受重力、支持力、向左的拉力F和向右的靜摩擦力Ff23,根據(jù)平衡條件得Ff23=F=20 N,物塊1、2間摩擦力為零,物塊2、3間摩擦力為20 N,則物塊3與桌面間摩擦力為零,故物塊3受重力、支持力、壓力、物塊2對物塊3的摩擦力、繩子拉力,共5個力作用,D錯誤。]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2.(2024·廣東深圳一模)如圖所示,兩輕質(zhì)肩帶將裙子對稱地懸掛在三角形衣架上晾曬。肩帶傾斜,A處與衣架臂的夾角θ>90°,則( )A.衣架對裙子的作用力大于裙子的重力B.每根肩帶的拉力等于裙子重力的一半C.A處肩帶所受的靜摩擦力小于肩帶的拉力D.A處肩帶所受支持力等于肩帶的拉力大小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C [由裙子處于靜止狀態(tài)可知,衣架對裙子的作用力大小等于裙子的重力,A錯誤;由于拉力的方向不是豎直向上,根據(jù)力的合成與分解,每根肩帶的拉力大于裙子重力的一半,B錯誤;由于摩擦力與支持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肩帶拉力,因摩擦力和支持力相互垂直,A處肩帶所受的靜摩擦力小于肩帶的拉力的大小,同樣A處肩帶所受支持力也小于肩帶的拉力大小,C正確,D錯誤。故選C。]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3.如圖所示,一輕質(zhì)曬衣架靜置于水平地面上,水平橫桿與四根相同的斜桿垂直,兩斜桿夾角θ=60°。一重為G的物體懸掛在橫桿中點,則每根斜桿受到地面的( )A.作用力為G B.作用力為GC.摩擦力為G D.摩擦力為G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B [設(shè)斜桿的彈力大小為F,以水平橫桿和重物為整體,豎直方向根據(jù)受力平衡可得4F cos 30°=G,解得F=G,以其中一斜桿為研究對象,其受力如圖所示。可知每根斜桿受到地面的作用力應(yīng)與F平衡,即大小也為G,每根斜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f=F sin 30°=G,B正確,A、C、D錯誤。故選B。]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14.(2024·廣東深圳一模)如圖所示,用一輕繩通過定滑輪將質(zhì)量為m的小球靜置在光滑的半圓柱體上,小球的半徑遠小于半圓柱體截面的半徑R,繩AB長度為L,長度為H的桿BC豎直且與半圓柱體邊緣相切,OA與水平面夾角為θ,不計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表示繩對小球的拉力F的表達式中,正確的是( )A. B.C. D.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C [根據(jù)題意,對小球受力分析,受拉力、支持力和重力,把拉力和支持力平移,組成矢量三角形,延長AO,和BC交于D點,如圖所示,由幾何關(guān)系和相似三角形有=,解得F=,故選C。]題號135246879101112題號1352468791011121314謝 謝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