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6張PPT)第九章 電路及其應用實驗十二 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實驗儲備·一覽清實驗類型·全突破類型1 教材原型實驗[典例1] (2024·1月九省聯考江西卷)電動勢和內阻是電源的重要參數,為了研究新舊干電池電動勢和內阻的差異,實驗室提供以下器材:電流表(量程:0.6 A或3 A)、電壓表(量程:3 V或15 V)、滑動變阻器A(最大阻值20 Ω)、滑動變阻器B(最大阻值1 000 Ω)、開關、導線和某品牌一節全新干電池。(1)應選擇滑動變阻器________(選填“A”或“B”)。(2)請在圖(a)中畫線完成電路實物連接。(3)通過實驗測得干電池的兩條U-I圖線,如圖(b)所示,甲為全新干電池實驗圖線,乙為該電池使用一段時間后的實驗圖線,回答以下問題:①乙圖線中,該電池的電動勢為____________________ V(保留3位有效數字),內阻為_________________Ω(保留2位有效數字);②該電池在使用后電動勢_________(選填“變大”或“變小”),內阻________(選填“變大”或“變小”)。A見解析圖1.28(1.27~1.28均可)1.5(1.4~1.6均可)變小變大[解析] (1)本實驗測量干電池的內阻,由于干電池的內阻較小,為了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流表、電壓表示數變化明顯,所以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與電池內阻相差不大,選20 Ω阻值的滑動變阻器。故選A。(2)由于干電池內阻較小,故電流表相對于電源采用外接法,一節干電池電動勢約為1.5 V,故電壓表采用3 V量程,正確實物圖接法如圖。(3)①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得E=U+Ir化簡可得U=-r·I+E由題圖可知,縱截距為b=E=1.28 V斜率的絕對值為|k|=r= Ω=1.5 Ω故該電池的電動勢為1.28 V,內阻為1.5 Ω。②對比題圖(b)中的甲、乙圖線可知,電池在使用后,縱截距變小,斜率變大,在U-I圖像中,縱截距表示電池的電動勢,斜率的絕對值表示內阻,故該電池在使用后電動勢變小,內阻變大。[典例2] 某實驗小組想測量一節蓄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除蓄電池、開關、導線外,可供使用的實驗器材:A.電流表(量程0.6 A)B.電壓表(量程2.0 V)C.定值電阻(阻值1 Ω、額定功率5 W)D.定值電阻(阻值10 Ω、額定功率10 W)E.滑動變阻器(阻值范圍0~10 Ω、額定電流2 A)F.電阻箱(阻值范圍0~9 999.9 Ω)(1)實驗時需用如圖(a)所示電路改裝電流表,閉合開關S1前,將滑動變阻器滑片移動到最左端,把電阻箱的電阻調至最大。(2)斷開開關S2,閉合開關S1,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使電流表的讀數為0.40 A,保持滑片位置不動,閉合開關S2,調節電阻箱的電阻,使電流表的示數為0.10 A,斷開開關S1,不再改變電阻箱阻值,保持電流表和電阻箱并聯,撤去其他線路,重新標識表盤,改裝后的新電流表的量程是________A。2.4(3)將已改裝好的電流表接在如圖(b)所示電路中,并用該電路測量蓄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其中R0為定值保護電阻。①為保證實驗結果準確且調節方便,定值電阻R0應選________(填器材前的字母)。②用正確選擇的器材進行實驗,依據數據得到U-I圖像,由圖像得出該節蓄電池的電動勢E=__________V,內阻r=________Ω(結果保留2位小數)。C2.000.07(4)舊的蓄電池,電源電動勢基本不變,內阻變為r′=0.3 Ω。要使“6.0 V 12.0 W”的用電器正常工作,至少需要______節這樣的舊蓄電池串聯,同時電路還需要串聯一個阻值大小為______Ω的保護電阻。50.5[解析] (2)開關S2斷開時,電路總電流為0.4 A,保持滑片位置不動,閉合開關S2后,電流表的示數為0.1 A,此時電阻箱電流為0.3 A,由于兩者并聯,保持電阻不變,當電流表為滿偏0.6 A時,電阻箱電流為1.8 A。故改裝后總電流為2.4 A。(3)由于電池內阻很小,所以保護電阻不宜太大,否則會使得電流表、電壓表取值范圍小,造成的誤差大,故選C。由題圖(c)可知E=2.00 Vr== Ω=0.07 Ω。(4)用電器正常工作時電流I== A=2 A電阻R== Ω=3 Ω設需要n節電池,保護電阻為Rx,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得nE=I(nr′+R+Rx)化簡得0.7n=3+Rxn最小值為5,此時Rx=0.7×5 Ω-3 Ω=0.5 Ω。類型2 拓展創新實驗考向1 實驗原理創新[典例3] 一同學測量某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1)如圖所示是該同學正準備接入最后一根導線(圖中虛線所示)時的實驗電路。請指出圖中在器材操作上存在的兩個不妥之處: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開關未斷開電阻箱阻值為零(2)實驗測得的電阻箱阻值R和電流表示數I,以及計算的數據見表:R/Ω 8.0 7.0 6.0 5.0 4.0I/A 0.15 0.17 0.19 0.22 0.26/A-1 6.7 5.9 5.3 4.5 3.8根據表中數據,在方格紙上作出R-關系圖像。見解析圖由圖像可計算出該干電池的電動勢為____________________ V;內阻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Ω。(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1.37(1.30~1.44均可)1.20(1.00~1.40均可) (3)為了得到更準確的測量結果,在測出上述數據后,該同學將一只量程為100 mV的電壓表并聯在電流表的兩端。調節電阻箱,當電流表的示數為0.33 A 時,電壓表的指針位置如圖所示,則該干電池的電動勢應為________ V;內阻應為________ Ω。(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1.371.00[解析] (1)連接電路時開關要斷開;電阻箱接入電路的電阻是零,這樣容易燒壞電流表和電源。(2)將數據描點連線,作出一條傾斜的直線。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E=I(R+r),則R=E·-r,所以圖線的斜率表示電源電動勢,E= V≈1.37 V,縱截距的絕對值表示內阻,r=1.20 Ω。(3)用電壓表與電流表并聯,可測得電流表的內阻RA== Ω=0.20 Ω,考慮電表內阻對實驗的影響,則E=I(R+RA+r),得R=E·-(RA+r),所以圖線的斜率仍表示電動勢,為1.37 V,圖線的縱截距的絕對值表示(RA+r),所以內阻變為1.00 Ω。創新點解讀 本實驗應用電流表和電阻箱替代電流表和電壓表,從而提高實驗的精準度;在實驗數據處理過程中,利用R-圖像替代U-I圖像。考向2 實驗器材創新[典例4] (2024·廣東廣州一模)用“電流表、電阻箱、開關和若干導線”測量多用電表電池的電動勢。完成下列實驗內容:(1)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中的實物連成符合實驗要求的電路。(2)將K旋轉到“________”(選填“10 mA”“×1 Ω”或“2.5 V”)位置。(3)合上開關,調節電阻箱,某次示數如圖乙所示,其阻值為________Ω。見解析圖×1 Ω14.0(4)調節電阻箱,記錄80.0 Ω和40.0 Ω兩組阻值以及對應電流表讀數30.3 mA和50.3 mA,由此求得該多用電表電池的電動勢為________V(結果保留1位小數)。3.0[解析] (1)測量多用電表電池的電動勢,電阻箱、電流表與多用電表串聯,多用電表黑表筆流出電流,紅表筆流入電流,如圖所示。(2)測量多用電表電池的電動勢,多用電表需要接入內部電源,故只有當在電阻擋時才能接入多用電表電池,故將K旋轉到“×1 Ω”位置。(3)根據題圖乙知電阻箱的讀數為R=(1×10+4×1+0×0.1) Ω=14.0 Ω。(4)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得E=I1R1+I1r,E=I2R2+I2r代入數據解得E≈3.0 V。創新點解讀 本題的創新之處主要體現在利用安阻法測量多用電表電池的電動勢,利用電阻箱和電流表的讀數求其電動勢。考向3 數據處理創新[典例5] (2025·廣東汕頭質量檢測)現用下列器材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待測電源E(電動勢約為4 V);電流表A(量程為0~0.6 A,內阻不計);電阻箱R(最大阻值為99.9 Ω);開關S;導線若干。(1)根據所給實驗器材,畫出實驗原理圖。見解析圖(2)根據實驗原理,進行如下操作:調節電阻箱R的阻值,記錄多組電流表的讀數I和電阻箱的對應讀數R,以為縱坐標,R為橫坐標,根據測量數據作出的-R圖像如圖所示,則電源電動勢E=______ V,內阻r=________ Ω。44(3)若考慮到實際電表有內阻,關于該實驗的誤差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A.電源內阻的測量值偏大B.電源內阻的測量值偏小C.電源電動勢的測量值偏大D.電源電動勢的測量值偏小A[解析] (1)由給出的器材可知,實驗中只給出了電流表和電阻箱,所以應采用電流表與電阻箱串聯的方式進行測量,如圖所示。(2)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知I=,變形可得=·R+則由題圖可知= V-1= V-1=1 Ω·V-1聯立解得E=4 V,r=4 Ω。(3)考慮電流表內阻,則電路電流I=整理得=·R+則k=,b=電源電動勢E=,內阻r=-RA,考慮電表內阻,電源電動勢測量值等于真實值,電源內阻測量值偏大,故A正確,B、C、D錯誤。創新點解讀 本題的創新之處主要體現在利用-R圖像處理實驗數據,體現數形結合方法的應用,同時靈活應用閉合電路歐姆定律進行公式變形,得出與-R相應的函數關系。實驗針對訓練(十二) 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1.在“測量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實驗中。(1)部分連線如圖1所示,導線a端應連接到________ (選填“A”“B”“C”或“D”)接線柱上。正確連接后,某次測量中電壓表指針位置如圖2所示,其示數為________V。(2)測得的7組數據已標在如圖3所示U-I坐標系上,用作圖法求干電池的電動勢E=______V和內阻r=______Ω(結果均保留2位小數)。B 1.201.501.04[解析] (1)導線a端應連接到B處,測外電路的總電壓;干電池電動勢約為1.5 V,電壓表選擇0~3 V量程,精確度為0.1 V,題圖2中電壓表讀數為 1.20 V。(2)作出U-I圖像如圖所示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得U=E-Ir可知U-I圖像縱軸截距為電源電動勢,可得E=1.50 VU-I圖像斜率的絕對值等于電源內阻,r= Ω≈1.04 Ω。2.某同學要測量“水果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提供下列儀器:A.待測“水果電池”(電動勢E約為4 V,內阻r約為200 Ω)B.毫安表A(量程5 mA,內阻為RA=60 Ω)C.電壓表V(量程U0=4 V,內阻約5 kΩ)D.電阻箱R1(0~999.9 Ω)E.滑動變阻器R(0~1 000 Ω)F.開關、導線若干(1)由于毫安表的量程太小,該同學用電阻箱R1與毫安表A并聯,可擴大其量程,取R1=RA,則改裝后的電流表量程為毫安表滿偏電流的______倍。(2)用改裝后的電流表完成實驗,應該選擇的實驗電路是圖________(選填“甲”或“乙”)。5乙(3)根據實驗數據畫出U-I圖線,如圖丙所示。由圖線可得,“水果電池”的電動勢E=________ V,內阻r=________ Ω(結果均保留3位有效數字)。3.80175[解析] (1)設毫安表電流為IA,由并聯電路的規律可得IARA=(I-IA)R1,解得I=5IA,因此改裝后的電流表量程為毫安表滿偏電流的5倍。(2)由于電流表內阻已知,因此采用題圖乙電路可以避免電流表分壓的誤差,故選乙電路。(3)改裝后電流表的內阻為R′A== Ω=12 Ω,則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得E=+U,轉化可得U=-(r+R′A)I+E由U-I圖像可得b=E=3.80 V|k|=|-(r+R′A)|= Ω,解得r≈175 Ω。3.某實驗小組為測量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設計了如圖(a)所示電路,所用器材如下:電壓表(量程0~3 V,內阻很大);電流表(量程0~0.6 A);電阻箱(阻值0~999.9 Ω);干電池一節、開關一個和導線若干。(1)根據圖(a),完成圖(b)中的實物圖連線。(2)調節電阻箱到最大阻值,閉合開關。逐次改變電阻箱的電阻,記錄其阻值R、相應的電流表示數I和電壓表示數U。根據記錄數據作出的U-I圖像如圖(c)所示,則干電池的電動勢為________V(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內阻為________Ω(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見解析圖1.58 0.64(3)該小組根據記錄數據進一步探究,作出-R圖像如圖(d)所示。利用圖(d)中圖像的縱軸截距,結合(2)問得到的電動勢與內阻,還可以求出電流表內阻為________Ω(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2.5(4)由于電壓表內阻不是無窮大,本實驗干電池內阻的測量值__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解析] (1)實物連線如圖所示。偏小(2)由電路結合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可得U=E-Ir由題圖(c)可知E=1.58 V內阻r= Ω≈0.64 Ω。(3)根據E=I(R+RA+r)可得=·R+由題圖(d)可知=2解得RA≈2.5 Ω。(4)由于電壓表內阻不是無窮大,則實驗測得的是電壓表內阻與電源內阻的并聯值,即實驗中測得的干電池內阻偏小。4.(2025·廣東湛江模擬)某同學要用電阻箱和電壓表測量某水果電池組的電動勢和內阻,考慮到水果電池組的內阻較大,為了提高實驗的精度,需要測量電壓表的內阻。實驗室中恰好有一塊零刻度在中央的雙向電壓表,該同學便充分利用此表,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電路,既能實現對該電壓表內阻的測量,又能利用該表完成水果電池組電動勢和內阻的測量。該同學用到的實驗器材有:待測水果電池組(電動勢約4 V、內阻約50 Ω),雙向電壓表(量程為2 V、內阻約為2 kΩ),電阻箱(0~9 999 Ω),滑動變阻器(0~200 Ω),一個單刀雙擲開關及若干導線。(1)該同學按如圖甲所示電路圖連線后,首先測量了電壓表的內阻。請完善測量電壓表內阻的實驗步驟:①將R1的滑動觸片滑至最左端,將開關S撥向1位置,將電阻箱阻值調為0;②調節R1的滑動觸片,使電壓表示數達到滿偏U;③保持R1不變,調節R2,使電壓表的示數達到,讀出電阻箱的阻值,記為R0,則電壓表的內阻RV=________。 R0(2)若測得電壓表內阻為2 kΩ,可分析此測量值應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實值。(3)接下來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實驗步驟如下:①將開關S撥至________(選填“1”或“2”)位置,將R1的滑片移到最________端,不再移動;②調節電阻箱的阻值,使電壓表的示數達到一合適值,記錄電壓表的示數和電阻箱的阻值;③重復第二步,記錄多組電壓表的示數和對應的電阻箱的阻值。大于2左(4)若將電阻箱與電壓表并聯后的阻值記錄為R,作出圖像,如圖乙所示,其中縱軸截距為b,斜率為k,則電動勢的表達式為________,內阻的表達式為________。[解析] (1)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不變,電壓表與電阻箱兩端電壓不變,電壓表示數變為U時,則電阻箱分壓U,電阻箱接入電路的阻值等于電壓表內阻的2倍,則電壓表內阻RV=R0。(2)調節電阻箱阻值使電壓表示數變為滿偏電壓的時,電路總電阻變大,電路總電流變小,滑動變阻器串聯部分與電源內阻分壓變小,電阻箱與電壓表兩端總電壓變大,當電壓表示數變為滿偏電壓的時,電阻箱兩端電壓大于電壓表滿偏電壓的,實際上電壓表內阻小于R0,則電壓表內阻的測量值偏大。(3)測電源電動勢與內阻,應將開關S撥至2位置,將R1的滑片移到最左端,不再移動。(4)由題圖甲電路圖可知,在閉合電路中,電源電動勢E=U+Ir=U+·r則=由題圖乙可知,截距b=斜率k=則電源電動勢E=電源內阻r=。謝 謝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