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第十章 磁場專題突破十二 帶電粒子在交變電磁場中的運動細研考點·突破題型1.交變場的常見的類型(1)電場周期性變化,磁場不變。(2)磁場周期性變化,電場不變。(3)電場、磁場均周期性變化。2.帶電粒子在交變場中運動問題的基本思路突破一 帶電粒子在交變磁場中的運動[典例1] 如圖甲所示,虛線MN的左側空間中存在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上、下及左側無邊界)。一個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正電小球(視為質點),以大小為v0的水平初速度沿PQ向右做直線運動。若小球剛經過D點時(t=0),在電場所在空間疊加如圖乙所示隨時間周期性變化、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使得小球再次通過D點時的速度方向與PQ連線成60°角。已知D、Q間的距離為(+1)L,t0小于小球在磁場中做圓周運動的周期,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1)求電場強度E的大??;(2)求t0與t1的比值;(3)小球過D點后將做周期性運動,當小球運動的周期最大時,求此時磁感應強度的大小B0及運動的最大周期Tm。審題指導:關鍵語句 獲取信息沿PQ向右做直線運動 小球受力平衡,通過平衡條件,可求出電場強度的大小小球再次通過D點時速度與PQ連線成60°角 畫出運動軌跡,找出直線運動位移大小與勻速圓周運動軌跡半徑的關系求運動的最大周期 當小球運動軌跡最長,圓弧軌跡與MN相切時小球運動周期最大[解析] (1)小球沿PQ向右做直線運動,受力平衡,則mg=Eq,解得E=。(2)小球能再次通過D點,其運動軌跡應如圖(a)所示。設小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軌跡半徑為r,則由幾何關系有s=又知s=v0t1圓弧軌跡所對的圓心角θ=2π-=π,則t0=,聯立解得=π。(3)當小球運動的周期最大時,其運動軌跡應與MN相切,小球運動一個周期的軌跡如圖(b)所示,由幾何關系得R+=(+1)L解得R=L由洛倫茲力公式和牛頓第二定律有qv0B0=解得B0=小球在一個周期內運動的路程s1=3××2πR+6×=(4π+6)L故Tm==。[答案] (1) (2)π (3) 突破二 帶電粒子在交變電磁場中的運動[典例2] (2025·廣東惠州模擬)如圖甲所示,在xOy平面內存在磁場和電場,磁感應強度和電場強度大小隨時間周期性變化,B的變化周期為4t0,E的變化周期為2t0,變化規律分別如圖乙和圖丙所示。在t=0時刻從O點發射一帶負電的粒子(不計重力),初速度大小為v0,方向沿y軸正方向,在x軸上有一點A(圖中未標出),坐標為。若規定垂直紙面向里為磁感應強度的正方向,y軸正方向為電場強度的正方向,v0、t0、B0為已知量,磁感應強度與電場強度的大小滿足=,粒子的比荷滿足=。求:(1)在t=時,粒子的位置坐標;(2)粒子偏離x軸的最大距離;(3)粒子運動至A點的時間。[解析] (1)在0~t0時間內,粒子做勻速圓周運動,根據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可得qv0B0=mr1=解得T=2t0,r1==則粒子在時間內轉過的圓心角α=所以在t=時,粒子的位置坐標為。(2)在t0~2t0時間內,設粒子經電場加速后的速度為v,粒子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則v=v0+t0=2v0運動的位移x=t0=v0t0在2t0~3t0時間內粒子做勻速圓周運動半徑r2=2r1=故粒子偏離x軸的最大距離h=x+r2=v0t0+。(3)粒子在xOy平面內做周期性運動的運動周期為4t0,故粒子在一個周期內向右運動的距離d=2r1+2r2=A、O間的距離為=8d所以,粒子運動至A點的時間t=32t0。[答案] (1) (2)v0t0+ (3)32t0[典例3] (2025·廣東珠海模擬)如圖甲所示,在xOy平面內存在均勻、大小隨時間周期性變化的磁場和電場,變化規律分別如圖乙、丙所示(規定垂直紙面向里為磁感應強度的正方向、沿y軸正方向電場強度為正)。在t=0時刻由原點O發射初速度大小為v0、方向沿y軸正方向的帶負電粒子。已知v0、t0、B0,粒子的比荷為,不計粒子的重力。求:(1)t=t0時,粒子的位置坐標;(2)若t=5t0時粒子回到原點,0~5t0時間內粒子距x軸的最大距離;(3)若粒子能夠回到原點,滿足條件的所有E0值。[解析] (1)粒子在0~t0時間內沿順時針方向做勻速圓周運動,有qv0B0=,T=解得r1=,T=又粒子的比荷=解得r1=,T=2t0故t=t0時,粒子的位置坐標為。(2)粒子在t=5t0時回到原點,運動軌跡如圖(a)所示。由r2=2r1,r1=,r2=,解得v2=2v0則在0~5t0時間內粒子距x軸的最大距離hm=t0+r2=v0t0。(3)如圖(b)所示,設帶電粒子在x軸下方做圓周運動的軌跡半徑為,由幾何關系可知,要使粒子能夠回到原點,則必須滿足n(2r′2-2r1)=2r1(n=1,2,3,…)其中r′2=解得v=v0(n=1,2,3,…)又v=v0+t0解得E0=(n=1,2,3,…)。[答案] (1) (2)v0t0(3)(n=1,2,3,…)專題突破練習(十二) 帶電粒子在交變電磁場中的運動1.如圖所示,一個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電粒子,不計重力,在a點以某一初速度水平向左射入磁場區域Ⅰ,沿曲線abcd運動,ab、bc、cd都是半徑為R的圓弧,粒子在每段圓弧上運動的時間都為t。規定垂直于紙面向外的磁感應強度為正,則磁場區域Ⅰ、Ⅱ、Ⅲ三部分的磁感應強度B隨x變化的關系可能是( )A BC D√C [由左手定則可判斷出磁感應強度B在區域Ⅰ、Ⅱ、Ⅲ內的方向分別為向外、向里和向外,在三個區域中均運動圓周,故t=,由于T=,求得B=,選項C正確。]2.如圖(a)所示的xOy平面處于變化的勻強電場和勻強磁場中,電場強度E和磁感應強度B隨時間做周期性變化的圖像如圖(b)所示,y軸正方向為E的正方向,垂直于紙面向里為B的正方向,t=0時刻,帶負電粒子P(重力不計)由原點O以速度v0沿y軸正方向射出,它恰能沿一定軌道做周期性運動。v0、E0和t0為已知量,圖(b)中=,在0~t0時間內粒子P第一次離x軸最遠時的坐標為。求:(1)粒子P的比荷;(2)t=2t0時刻粒子P的位置坐標;(3)帶電粒子在運動中距離原點O的最遠距離L。[解析] (1)0~t0時間內粒子P在勻強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當粒子所在位置的縱、橫坐標相等時,粒子在磁場中恰好經過圓周,所以粒子P第一次離x軸的最遠距離等于軌道半徑R,即R= ①又qv0B0= ②代入=解得=。 ③(2)設粒子P在磁場中運動的周期為T,則T= ④聯立①④式解得T=4t0 ⑤即粒子P做圓周運動后磁場變為電場,粒子以速度v0垂直電場方向進入電場后做類平拋運動,設t0~2t0時間內水平位移和豎直位移分別為x1、y1,則x1=v0t0= ⑥y1= ⑦其中加速度a= ⑧由③⑦⑧式解得y1==R因此t=2t0時刻粒子P的位置坐標為,如圖中的b點所示。(3)分析知,粒子P在2t0~3t0時間內,電場力產生的加速度方向沿y軸正方向,由對稱關系知,在3t0時刻速度方向為x軸正方向,水平位移x2=x1=v0t0;在3t0~5t0時間內粒子P沿逆時針方向做勻速圓周運動,往復運動軌跡如圖所示,由圖可知,帶電粒子在運動中距原點O的最遠距離L即O、d間的距離L=2R+2x1解得L=v0t0。[答案] (1) (2) (3)v0t03.(2025·廣東汕頭檢測)如圖甲所示,建立xOy平面直角坐標系,兩平行極板P、Q垂直于y軸且關于x軸對稱,極板長度和板間距均為l,第一、四象限有足夠大的勻強磁場B,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位于極板左側的粒子源沿x軸向右接連發射質量為m、電荷量為+q、速度相同、重力不計的帶電粒子,在0~3t0時間內兩板間加上如圖乙所示的電壓(不考慮邊緣效應的影響),規定沿y軸負方向為電場正方向。已知t=0時刻進入兩板間的帶電粒子恰好在t0時刻經極板邊緣射入磁場,上述m、q、l、t0、B為已知量。(不考慮粒子間的相互影響及返回板間的情況)(1)求電壓U0的大??;(2)求t0時刻進入兩板間的帶電粒子在磁場中做圓周運動的半徑;(3)何時進入兩板間的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時間最短?求此最短時間。[解析] (1)t=0時刻進入兩極板的帶電粒子在電場中做類平拋運動,t0時刻剛好從極板邊緣射出,則粒子在y軸負方向偏移的距離為l豎直方向上,根據運動學公式有l=由牛頓第二定律有q=ma聯立解得U0=。(2)t0時刻進入兩極板間的帶電粒子,在兩極板間,前t0時間在電場中偏轉,后t0時間兩極板間沒有電場,帶電粒子做勻速直線運動,帶電粒子沿x軸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為v0=帶電粒子離開電場時沿y軸負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為vy=a·t0帶電粒子離開電場時的速度大小為v=設帶電粒子進入磁場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半徑為R,則有qvB=m聯立解得R=。(3)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軌跡所對的圓心角越小,則在磁場中運動的時間越短,經分析可知,2t0時刻進入兩極板間的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時間最短,設此種情況下粒子離開電場時速度方向與y軸正方向的夾角為α,如圖所示。帶電粒子離開電場時沿y軸正方向的分速度為v′y=at0根據幾何關系有tan α=聯立解得α=則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軌跡所對的圓心角為2α=所求最短時間為tmin=T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周期為T=解得tmin=。[答案] (2) (3)2t0 謝 謝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