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廣東專版】76 第十三章 實驗十八 用雙縫干涉實驗測量光的波長 課件《高考快車道》2026高考物理總復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廣東專版】76 第十三章 實驗十八 用雙縫干涉實驗測量光的波長 課件《高考快車道》2026高考物理總復習

資源簡介

(共55張PPT)
實驗十八 用雙縫干涉實驗測量光的波長
第十三章 光 電磁波 相對論
實驗儲備·一覽清
實驗類型·全突破
類型1  教材原型實驗
角度1 實驗原理與操作
[典例1] 在“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的實驗中:
(1)如圖所示,光具座放置的光學元件有光源、遮光筒和其他元件,其中a、b、c、d各元件的名稱依次是(填選項前的字母)。(  )
A.單縫、濾光片、雙縫、光屏
B.單縫、雙縫、濾光片、光屏
C.濾光片、單縫、雙縫、光屏
D.濾光片、雙縫、單縫、光屏

(2)在實驗中觀察到的干涉條紋如圖甲所示,轉動手輪,分劃板上的刻度線處于x1、x2位置時,螺旋測微器對應的示數如圖乙、丙所示,圖丙讀數:x2= ________ mm。已知雙縫間距離為d,雙縫到光屏
的距離為 L,實驗測得光的波長λ=__________(結果用x1、x2、d、
表示,不能引入新的字母)。
7.865
(3)若在另一次實驗操作中,發現測量頭中的分劃板中心刻度線與干涉條紋不在同一方向上,如圖丁所示,則此情形下波長的測量值__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實值。
大于
[解析] (1)根據實驗原理可知,a、b、c、d各元件的名稱依次是濾光片、單縫、雙縫、光屏。
故選C。
(2) 螺旋測微器的精確度為0.01 mm,讀數為7.5 mm+36.5×0.01 mm=7.865 mm
由干涉條紋間距公式有Δx= λ
其中Δx=
解得λ=。
(3)此情形將造成條紋間距的測量值偏大,根據雙縫干涉的條紋間距公式可知波長的測量值將偏大。
【典例1 教用·備選題1】在“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某同學以線狀白熾燈為光源,對實驗裝置進行調節并觀察了實驗現象后,總結出以下幾點,正確的是________(多選)。
A.燈絲與單縫和雙縫必須平行放置
B.干涉條紋與雙縫垂直
C.干涉條紋的疏密程度與單縫寬度有關
D.干涉條紋的間距與光的波長有關
AD
(2)當測量頭中的分劃板中心刻線對齊某條紋的中心時,手輪上的示數如圖甲所示,該讀數為________mm。
(3)如果測量頭中的分劃板中心刻線與干涉條紋不在同一方向上,如圖乙所示,則在這種情況下測量干涉條紋的間距Δx時,測量值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實際值。
0.700
大于
[解析] (1)為了獲得清晰的干涉條紋,燈絲與單縫和雙縫必須平行放置,A正確;干涉條紋與雙縫平行,B錯誤;由干涉條紋的間距Δx=λ可知,干涉條紋的間距與單縫寬度無關,與光的波長有關,C錯誤,D正確。
(2)手輪的讀數為0.5 mm+20.0×0.01 mm=0.700 mm。
(3)條紋與分劃板中心刻線不平行時,有Δx實=Δx測cos θ,θ為條紋與分劃板中心刻線間的夾角,故Δx實<Δx測。
【典例1 教用·備選題2】某同學利用圖示裝置測量某種單色光的波長。實驗時,接通電源使光源正常發光;調整光路,使得從目鏡中可以觀察到干涉條紋。回答下列問題:
(1)若想增加從目鏡中觀察到的條紋個數,該同學可________。
A.將單縫向雙縫靠近
B.將屏向靠近雙縫的方向移動
C.將屏向遠離雙縫的方向移動
D.使用間距更小的雙縫
B
(2)若雙縫的間距為d,屏與雙縫間的距離為l,測得第1條暗條紋到第n
條暗條紋之間的距離為Δx,則單色光的波長λ=________。
(3)某次測量時,選用的雙縫的間距為0.300 mm,測得屏與雙縫間的距離為1.20 m,第1條暗條紋到第4條暗條紋之間的距離為7.56 mm。則所測單色光的波長為______ nm(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
630
[解析] (1)相鄰明(暗)干涉條紋的寬度Δx=λ,要增加觀察到的條紋個數,即減小Δx,需增大d或減小l,因此應將屏向靠近雙縫的方向移動或使用間距更大的雙縫,選項B正確。
(2)第1條暗條紋到第n條暗條紋間的距離為Δx,則相鄰暗條紋間的距離Δx′=
又Δx′=λ,解得λ=。
(3)由λ=,代入數據解得λ=630 nm。
角度2 數據處理與誤差分析
[典例2] (2025·廣東陽江質檢)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做“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的實驗,他用帶有游標尺的測量頭(如圖乙所示)測量相鄰兩條亮條紋間的距離,轉動測量頭的手輪,使分劃板的中心刻線對齊某一條亮條紋(將這一條紋確定為第一亮條紋)的中心,此時游標尺上的示數情況如圖丙所示;轉動測量頭的手輪,使分劃板的中心刻線對齊第六亮條紋的中心,此時游標尺上的示數情況如圖丁所示。則:
(1)圖丙的讀數x1=________ mm。
1.15
(2)圖丁的讀數x2=________ mm。
(3)實驗中所用的雙縫間的距離d=0.20 mm,雙縫到屏的距離L=60 cm,
則實驗中計算波長的表達式λ=________(用題目中給出的已知量和直
接測量量的符號表示)。
(4)根據以上數據,可得實驗中測出的光的波長λ=________ nm。
8.95
520
[解析] (1)題圖丙中的讀數為x1=1 mm+0.05×3 mm=1.15 mm。
(2)題圖丁中的讀數為x2=8 mm+0.05×19 mm=8.95 mm。
(3)相鄰兩個亮條紋的距離Δx=
實驗中計算波長的表達式λ=Δx=。
(4)把數據代入公式,得λ==5.20×10-7 m=520 nm。
【典例2 教用·備選題】在“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實驗中,將雙縫干涉實驗儀器按要求安裝在光具座上,如圖1所示。已知雙縫間的距離為d,在距雙縫L遠的屏上,用測量頭測量條紋間寬度。
(1)將測量頭的分劃板中心刻線與某亮紋中心對齊,將該亮紋定為第1條亮紋,此時手輪上的示數如圖2(甲)所示;然后同方向轉動測量頭,使分劃板中心刻線與第6條亮紋中心對齊,記下此時如圖2(乙)所示的手輪上的示數為________ mm,求得相鄰亮紋的間距Δx為________ mm。
(2)波長的表達式λ=________(用Δx、L、d表示);
(3)若改用頻率較高的單色光照射,得到的干涉條紋間距將__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13.870
2.310
變小
(4)圖3為上述實驗裝置示意圖。S為單縫,S1、S2為雙縫,屏上O點處為一條亮條紋。若實驗時單縫偏離光軸,向下微微移動,則可以觀察到O點處的干涉條紋________。
A.向上移動 B.向下移動
C.間距變大 D.間距變小
A
[解析] (1)題圖2(甲)所示的手輪上的示數為2 mm+0.320 mm=2.320 mm,題圖2(乙)所示的手輪上的示數為13.5 mm+0.370 mm=13.870 mm;相鄰亮紋的間距為Δx= mm=2.310 mm。
(2)根據雙縫干涉條紋間距公式Δx=λ
得λ=。
(3)改用頻率較高的單色光照射,光的波長變短,根據Δx=λ知得到的干涉條紋間距變小。
(4)實驗時單縫偏離光軸,向下微微移動,通過雙縫S1、S2的光仍是相干光,仍可產生干涉條紋,對于中央亮紋來說,從單縫S經過
S1、S2到中央亮紋的路程差仍等于0,則中央亮紋O的位置略向上移動,故A正確,B錯誤;由于λ、d、L均不變,則雙縫干涉條紋間距Δx不變,故C、D錯誤。
類型2  拓展創新實驗
考向1 實驗裝置創新
[典例3] (2024·廣東深圳一模)某實驗小組使用圖甲的裝置測量某紅色激光的波長。用光具座固定激光筆和刻有雙縫的黑色紙板,雙縫間的寬度d=0.2 mm。激光經過雙縫后投射到光屏中的條紋如圖乙所示,由刻度
尺讀出A、B兩亮紋間的距離x=________mm。通過激光測距儀測量出雙縫到投影屏間的距離L=2.0 m,已知=(Δx為相鄰兩條亮紋間的距離),則該激光的波長λ=___________m。如果用紫色激光重新實驗,相鄰亮紋間距會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65.0
6.50×10-7
變小
[解析] 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為1 mm,由刻度尺讀出A、B兩亮紋間的距離為65.0 mm。
由題圖乙可知Δx== mm=6.50 mm
由=可得λ== m=6.50×10-7 m。如果用紫色激光重新實驗,由于紫色激光的波長較小,由=可知,d、L不變,則相鄰亮紋間距會變小。
創新點解讀 本實驗的創新之處:原實驗是由一個燈泡發光,經單縫衍射后,射向雙縫;本實驗將激光燈作為光源,因激光的高度相關性,無需單縫,可直接射向雙縫。
考向2 實驗原理創新
[典例4] 勞埃德(H.Lloyd)在1834年提出了一種更簡單的觀察干涉的裝置。如圖所示,從單縫S發出的光,一部分入射到平面鏡后反射到屏上,另一部分直接投射到屏上,在屏上兩光束交疊區域里將出現干涉條紋。單縫S通過平面鏡成的像是S′。
(1)通過勞埃德鏡在屏上可以觀察到明暗相間的干涉條紋,這和雙縫干涉實驗得到的干涉條紋一致。如果S被視為其中的一個縫,________相當于另一個“縫”;
(2)實驗表明,光從光疏介質射向光密介質界面發生反射時,在入射角接近90°時,反射光與入射光相比,相位有π的變化,即半波損失。如果把光屏移動到和平面鏡接觸,接觸點P處是________(選填“亮條紋”或“暗條紋”);
S′
暗條紋
(3)實驗中已知單縫S到平面鏡的垂直距離h=0.15 mm,單縫到光屏的距離D=1.2 m,觀測到第3個亮條紋到第12個亮條紋的中心間距為22.78 mm,則該單色光的波長λ=________ m(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
6.33×10-7
[解析] (1)根據題圖可知,如果S被視為其中的一個縫,S經平面鏡成的像S′相當于另一個“縫”。
(2)根據題意可知,把光屏移動到和平面鏡接觸,光線經過平面鏡反射后將會有半波損失,因此接觸點P處是暗條紋。
(3)每兩條相鄰亮條紋中心間距為
Δx= m≈2.53×10-3 m
根據公式Δx=λ得λ=Δx
代入數據解得λ≈6.33×10-7 m。
創新點解讀 本實驗創新之處:用單縫和平面鏡做“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的實驗時,S經平面鏡成的像S′相當于另一個“縫”,這樣平面鏡對單縫成像,相當于雙縫,滿足干涉條件,能在光屏上觀察到明暗相間的干涉條紋。
實驗針對訓練(十八) 用雙縫干涉實驗測量光的波長
1.(多選)關于“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測量玻璃折射率”兩個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如圖甲所示為光具座放置的光學元件,其中a為雙縫
B.如圖乙所示,波長的測量值大于真實值
C.如圖丙所示,P1、P2及P3、P4之間的距離適當大些,可以減小實驗誤差
D.如圖丁所示,將玻璃磚兩界面畫得比實際寬,則測得的折射率比真實值大


BC [題圖甲中,a為單縫,故A錯誤;根據相鄰條紋間距與波長的關系可得λ=,由題圖乙可知,Δx的測量值偏大,則波長的測量值大于真實值,故B正確;大頭針垂直插在紙面上以及大頭針P1與P2及P3與P4之間的距離適當大些,可減小確定光路方向時的誤差,從而減小實驗誤差,故C正確;實線是真實的光路圖,虛線是玻璃磚寬度畫大后的光路圖,如圖所示,由圖看出,在這種情況測得的入射角不受影響,但測得的折射角比真實的折射角偏大,根據折射定律可知,測得的折射率偏小,故D錯誤。故選BC。]
2.(2024·廣東卷)在“用雙縫干涉實驗測量光的波長”實驗調節過程中,在光具座上安裝光源、遮光筒和光屏。遮光筒不可調節。打開并調節________,使光束沿遮光筒的軸線把光屏照亮。取下光屏,裝上單縫、雙縫和測量頭。調節測量頭,并緩慢調節單縫的角度直到目鏡中觀察到________。
光源
干涉條紋
[解析] 在“用雙縫干涉實驗測量光的波長”實驗調節過程中,在光具座上安裝光源、遮光筒和光屏,遮光筒不可調節,打開并調節光源,使光束沿遮光筒的軸線把光屏照亮,取下光屏,裝上單縫、雙縫和測量頭,調節測量頭,并緩慢調節單縫的角度直到目鏡中觀察到干涉條紋。
3.(2024·河北卷)某同學通過雙縫干涉實驗測量單色光的波長,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其中測量頭包括毛玻璃、游標尺、分劃板、手輪、目鏡等。
該同學調整好實驗裝置后,分別用紅色、綠色濾光片,對干涉條紋進行測量,并記錄第一條和第六條亮紋中心位置對應的游標尺讀數,如表所示:
單色光類別 x1/mm x6/mm
單色光1 10.60 18.64
單色光2 8.44 18.08
根據表中數據,判斷單色光1為________(選填“紅光”或“綠光”)。
綠光
[解析] 根據Δx=λ,可得λ=
由題圖表帶入數據可知
Δx1= mm=1.608 mm
Δx2= mm=1.928 mm
故Δx1<Δx2
則λ1<λ2
已知綠光的波長小于紅光波長,則單色光1是綠光。
4.在“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實驗中,將雙縫干涉實驗儀器按要求安裝在光具座上(如圖所示),單縫保持豎直方向,并選用縫間距為d的雙縫屏。從儀器注明的規格可知,毛玻璃屏與雙縫屏間的距離為l。接通電源使光源正常工作。
(1)組裝儀器時,單縫和雙縫的空間關系應該為________(多選)。
A.a代表單縫,b代表雙縫
B.a代表雙縫,b代表單縫
C.二者相互垂直放置
D.二者相互平行放置
AD
(2)將紅色濾光片改為綠色濾光片,其他實驗條件不變,在目鏡中仍可看見清晰的條紋,則______(多選)。
A.條紋為豎條紋
B.條紋為橫條紋
C.與紅光相比條紋間距變窄
D.與紅光相比條紋間距變寬
(3)經計算可得兩個相鄰明紋(或暗紋)間的距離為Δx,則這種色光的波長表達式為λ=________(用題中所給字母表示)。
AC
Δx
[解析] (1)雙縫的光來自于同一個單縫,因此單縫a距離光源更近,A正確,B錯誤;雙縫與單縫應該平行放置,才能觀察到雙縫干涉實驗,C錯誤,D正確。
(2)由于單縫保持豎直,條紋的方向與單縫平行,因此條紋豎直,A正確,B錯誤;由于綠光的波長比紅光的短,因此干涉條紋間距比紅光的窄,C正確,D錯誤。
(3)根據兩個相鄰的明紋(或暗紋)間距為Δx=λ,可得波長表達式λ=Δx。
5.某同學在用如圖1所示實驗裝置測量光的波長的實驗中,已知兩縫間的間距為0.3 mm,以某種單色光照射雙縫時,在離雙縫1.2 m遠的屏上,用測量頭測量條紋間的寬度:先將測量頭的分劃板中心刻線與某亮紋中心對齊,將該亮紋定為第1條亮紋,此時手輪上的示數如圖2甲所示;然后同方向轉動測量頭,使分劃板中心刻線與第6條亮紋中心對齊,此時手輪上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圖甲讀數為____________________ mm,圖乙讀數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mm。
根據以上實驗,測得的光波長是________ m(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
2.335(2.333~2.337均可)
15.375(15.373~15.377均可)
6.5×10-7
[解析] 題圖甲螺旋測微器固定刻度的讀數是2.0 mm ,可動刻度的讀數是33.5×0.01 mm=0.335 mm,則螺旋測微器的讀數等于2.0 mm+0.335 mm=2.335 mm(2.333 mm~2.337 mm均可);題圖乙螺旋測微器固定刻度的讀數是15.0 mm,可動刻度的讀數是37.5×0.01 mm=0.375 mm,則螺旋測微器的讀數等于15.0 mm+0.375 mm=15.375 mm(15.373 mm~15.377 mm均可);
相鄰條紋間距為Δx=
根據雙縫干涉的條紋間距的公式Δx=λ
則這種單色光的波長λ==
代入數據解得λ≈6.5×10-7 m。
6.“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某同學經過粗略地調試后,出現了干涉圖樣,但不夠清晰明亮,則他需要調節裝置中的一個部件是________(選填“C”“D”“E”或“F”)。得到清晰明亮的圖樣后進行測量,測量頭的游標位置如圖2所示,則其讀數為________ mm。
E
12.6
[解析] 要使干涉條紋更加清晰明亮,則要增大條紋的寬度,根據公式Δx=λ可知,增大雙縫到屏的距離l或減小雙縫之間的距離d都可以增大條紋的間距,所以需要調節E;
游標卡尺讀數=固定刻度讀數+游標尺讀數,故讀數為12 mm+0.1×6 mm=12.6 mm。
7.在“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的實驗中,請按照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甲、乙兩圖都是光的條紋形狀示意圖,其中干涉圖樣是________(選填“甲”或“乙”)。

(2)將表中的光學元件放在圖2所示的光具座上組裝成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的實驗裝置,并用此裝置測量紅光的波長。
元件代號 A B C D E
元件名稱 光屏 雙縫 白光光源 單縫 透紅光的濾光片
將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學元件,從左至右,表示各光學元件的排列順序應為________(填寫元件代號)。
EDBA
(3)已知該裝置中雙縫間距d=0.50 mm,雙縫到光屏的距離l=0.50 m,在光屏上得到的干涉圖樣如圖3(a)所示,分劃板中心刻線在圖中A位置時游標卡尺如圖3(b)所示,則其示數為_______ mm;在B位置時游標卡尺如圖3(c)所示。由以上所測數據可以得出形成此干涉圖樣的單色光的波長為________ m(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
111.15
6.1×10-7
[解析] (1)題圖甲中的條紋間距和亮度相同,是干涉圖樣,題圖乙是衍射圖樣。
(2)光源發出的白光,各種頻率都有,加上E后通過的只有紅光,變成單色光,加上D和B,就得到兩列頻率相同、步調一致的相干光,最后放置光屏,干涉條紋呈現在光屏上,所以順序為EDBA。
(3)A位置的示數為111.15 mm,B位置的示數為115.45 mm,題圖3(a)中A、B之間的距離為(115.45-111.15) mm=4.30 mm,則相鄰條紋的間距為Δx= mm,再根據公式Δx=λ,代入數據得波長為λ≈6.1×10-7 m。
謝 謝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东县| 栾川县| 葫芦岛市| 固安县| 建湖县| 遵义县| 昆山市| 拜泉县| 孝感市| 舞阳县| 常山县| 东乌| 历史| 公安县| 成安县| 北流市| 商都县| 襄樊市| 富蕴县| 桦南县| 桂阳县| 西安市| 丹东市| 淮北市| 万安县| 荆门市| 渝中区| 祁连县| 渭源县| 梁河县| 抚宁县| 开阳县| 花垣县| 泸定县| 当涂县| 岐山县| 庆云县| 鹤庆县| 宿州市| 平江县| 施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