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湖南省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聯考地理試卷(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于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1.與海上絲綢之路相比,以鐵路為主要運輸方式的陸上絲綢之路( )A.運輸量大 B.運輸距離遠 C.連續(xù)性差 D.運輸速度快2.陸上絲綢之路沿線自然帶變化體現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主要是( )A.緯度地域分異規(guī)律 B.干濕度地域分異規(guī)律C.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 D.地方性分異規(guī)律【答案】1.D2.B【知識點】水平地域分異規(guī)律;交通運輸方式及其特點【解析】【點評】經度地帶性(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項 目 內 容概念 受海陸位置的影響,自然景觀和自然帶從沿海向大陸內部依次更替形成基礎 水分變化根本因素 海陸位置差異,導致從沿海向內陸,干濕狀況差異大景觀變化 森林帶、草原帶、荒漠帶(沿海→內陸)自然帶更替方向 從沿海向內陸的方向,即東西方向自然帶延伸方向 經線方向,即南北方向1.海上絲綢之路運輸方式主要為海運,與海運相比,鐵路運輸速度更快,連續(xù)性好,但運輸量較小;陸上絲綢之路比海上絲綢之路線路更近。D正確。故答案為:D。2.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橫穿亞歐大陸,因此,其沿線的自然帶以水分為基礎,由東西兩岸的森林景觀向內陸的荒漠景觀變化,屬于干濕度地域分異規(guī)律,B正確。故答案為:B。(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板塊構造學說認為,非洲東部正好處于地幔物質上升流動強烈的地帶。在上升流作用下,東非地殼抬升形成高原,上升流向兩側相反方向的分散作用使地殼脆弱部分張裂、斷陷而成為裂谷帶。下圖為東非局部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3.關于東非裂谷帶的說法,正確的是( )A.裂谷內無生物 B.非洲板塊內部張裂而成C.裂谷深度較淺 D.位于六大板塊生長邊界4.圖中①②觀測站測得①處年降水量遠大于②,可能的原因為( )A.受湖風影響明顯 B.受人類活動影響大C.屬于熱帶雨林氣候 D.地處東南信風的迎風坡5.一般認為,形成東非熔巖高原的地幔物質來源于( )A.地殼 B.下地幔 C.巖石圈 D.軟流層【答案】3.B4.D5.D【知識點】地球的內部圈層;板塊構造學說【解析】【點評】全球大致分為六大板塊,即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六大板塊除太平洋板塊幾乎只包括海洋外,其余五個板塊里都既有陸地又有海洋。板塊運動 板塊張裂 板塊相撞大陸板塊與大陸板塊相互擠壓碰撞 大陸板塊與大洋板塊相互擠壓碰撞對地球面貌的影響 形成裂谷或海洋 形成高峻山脈和巨大高原 海溝、島弧、海岸山脈舉例 東非大裂谷、紅海、大西洋 喜馬拉雅山脈、青藏高原 馬里亞納海溝、亞洲東部島弧、美洲西岸山脈邊界類型圖示3.東非裂谷帶屬于非洲板塊內部張裂而成,裂谷內雖然生存條件比較嚴酷,但依然有生物生存,如火烈鳥等;東非裂谷帶深度在1000~2000m左右,東非裂谷帶的分布與六大板塊的邊界不吻合。B正確。故答案為:B。4.①②分別位于維多利亞湖的西部和東部,當地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影響,受東南信風影響時,風從維多利亞湖吹向①處,受地形抬升,產生地形雨,而②處則從陸地吹向維多利亞湖,降水少;①②兩處位于東非高原,同屬于熱帶草原氣候,維多利亞湖白天吹湖風,①②兩處均為由湖泊吹向陸地,差別不大,人類活動對降水的影響小。D正確。故答案為:D。5.巖漿發(fā)源于軟流層,軟流層位于上地幔上部,巖石圈下部,巖石圈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D正確。故答案為:D。(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塔斯馬尼亞是澳大利亞6個州中最小的一個島州,由300多個大小島嶼組成。大約在一萬年前的冰河時期末段以前,甲島(下圖)是與澳大利亞大陸連接的。冰河時期結束,融雪化成的水淹沒兩岸交接之地,形成巴斯海峽。完成下面小題。6.推測甲島的成因類型,正確的是( )A.火山島 B.大陸島 C.沖積島 D.珊瑚島7.關于甲島北部沿海乳畜帶形成的自然條件正確的是( )A.沿岸港口分布,交通便利 B.終年盛行西南風,降水多C.氣候濕潤,多汁牧草充足 D.冰雪融水灌溉,水質清澈8.7月某日北京時間12點,在甲島旅游的中國游客看到霍巴特國際機場旗桿的影子朝向為( )A.東南方 B.正南方 C.東北方 D.西北方【答案】6.B7.C8.A【知識點】板塊構造學說【解析】【點評】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及其形成原因 氣候類型 分布規(guī)律 成因 氣候特征熱帶 熱帶雨林氣候 南北緯10°之間 赤道低壓帶控制 全年高溫多雨熱帶草原氣候 南北緯10°至回歸線之間 赤道低壓帶、信風帶交替控制 全年高溫,干濕季交替熱帶季風氣候 北緯10°至北回歸線之間大陸東岸 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②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移動 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熱帶沙漠氣候 南北回歸線至30°之間大陸內部、西岸 副熱帶高壓帶或信風帶控制 全年高溫少雨亞熱帶 亞熱帶季風和濕潤氣候 南北緯25°~35°大陸東岸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地中海氣候 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 副熱帶高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 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溫帶 溫帶季風氣候 北緯35°~55°大陸東岸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冬寒冷干燥,夏高溫多雨溫帶海洋性氣候 南北緯40°~60°大陸西岸 全年受西風帶控制 全年溫和多雨,降水均勻溫帶大陸性氣候 南北緯40°~60°大陸內部 深居內陸 冬寒夏熱,干旱少雨亞寒帶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北美大陸北部 極地大陸(海洋)氣團影響 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暖短暫6.由材料“大約在一萬年前的冰河時期末段以前,甲島是與澳大利亞大陸連接的”可知,甲島為大陸島,B正確。故答案為:B。7.甲島位于40°S以南,常年盛行西風(西北風),為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溫和多雨,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乳畜業(yè)飼料充足;A項不屬于自然區(qū)位因素,甲島海拔較低,無現代冰川發(fā)育。C正確。故答案為:C。8.7月份為南半球冬季,當北京時間12:00時,甲島(在145°E的東側)地方時應為13:40之后,太陽方位在正北偏西,即西北方,旗桿影子朝向東南,A正確。故答案為:A。(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位于紅海沿岸沙特阿拉伯西北部的“尼尤姆”是線性城市的一個典型案例。線性城市外圍是筆直的玻璃幕墻(如下圖),它只有200米寬,卻有170千米長,500米高,相當于150層高度的建筑物。整座線性城市可容納900萬居民,而僅占地34平方千米。線性城市采用了一種新的城市設計方法—“垂直分層城市功能”,將公園、步行區(qū)、學校、家庭和工作場所進行模塊化分區(qū),居民可以在三個維度(向上、向下或水平)無縫進行空間移動,步行5分鐘范圍內可使用城市內所有交通設施,20分鐘內到達市內任何地點。城市內綠化率達90%。完成下面小題。9.線性城市努力實現零碳排放,沙特阿拉伯最可能會為此大力開發(fā)( )A.水能和核能 B.太陽能和風能C.海水淡化 D.天然氣和氫能10.推測線性城市的玻璃幕墻對周圍環(huán)境產生的明顯消極影響是( )A.使城市夏季溫度更高 B.對城市外圍產生光污染C.使鳥類碰撞并致死亡 D.加重沙塵對城市的影響11.沙特阿拉伯斥巨資打造線性城市,其主要目的是( )A.促進經濟結構多元化 B.彰顯國家力量C.伊斯蘭教發(fā)展的需要 D.解決交通擁堵【答案】9.B10.C11.A【知識點】城鎮(zhèn)化(城市化)的概念、標志與意義;自然資源的含義、分類、屬性與特征【解析】【點評】認識自然資源1.概念:自然資源是指在一定社會經濟和技術條件下,能夠為人類利用并產生價值的自然環(huán)境要素的總稱。2.分類按照自然屬性可分為:土地資源、氣候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海洋空間資源等。3.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空間分布與人類活動項目 案例 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數量 礦產資源 開采利用規(guī)模、生產年限和資金投入,進而影響區(qū)域經濟發(fā)展質量 土地資源 影響著開發(fā)利用土地時的難度和成本,也影響著土地利用類型和生產方式空間分布 水資源 造成不同地區(qū)農業(yè)生產方式的差異,間接導致了人口、城市以及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水平的差異9.沙特阿拉伯沙漠廣布,太陽能和風能豐富,太陽能和風能屬于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大力開發(fā)太陽能和風能為城市提供電力,努力實現零碳排放,沙特阿拉伯缺少河流,水能不豐富,天然氣屬于化石能源,碳排放較大,海水淡化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B正確。故答案為:B。10.玻璃幕墻倒映讓鳥兒產生錯覺或看不見,撞向玻璃死亡;沙特阿拉伯沙漠氣候夏季白天氣溫極高,平均氣溫約為45℃,若設計玻璃幕墻讓氣溫更高的話則無法讓人居住;沙特阿拉伯沙漠地區(qū)人口稀少,且線性城市能容納900萬居民,因此線性城市的周邊應無人居住,光污染影響不大;玻璃幕墻高達500米,對周邊的沙塵能起到阻擋作用,線性城市內幾乎不受沙塵影響。C正確。故答案為:C。11.沙特阿拉伯嚴重依賴石油出口,經濟結構單一,會面臨資源枯竭、社會不能持續(xù)發(fā)展的威脅,因此沙特阿拉伯積極打造線性城市,創(chuàng)造優(yōu)良的人居環(huán)境,吸引高科技產業(yè)入駐線性城市,培育經濟新引擎,同時線性城市因其獨特性,可以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從而使沙特阿拉伯經濟結構呈現多元化,從材料中無法得出彰顯國家力量和宗教發(fā)展的結論,線性城市以步行和單向高鐵的方式,可以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問題,但這不是沙特阿拉伯斥巨資打造線性城市的目的。A正確。故答案為:A。(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某中學地理研學小組在青海柴達木盆地魔鬼城考察水上雅丹地貌后寫下:在青海,行駛在這茫茫的戈壁灘上,一片“汪洋”憑空而出,驚艷而又神秘,猶如一位位靈動而又美妙的少女。千萬年的歲月,狂風將原本平整的湖畔臺地肆意切割,風割的溝槽成了沙海戈壁,殘留的土臺則順著風形成道道壟脊,壟脊西南低東北鼓(如下圖),如同遨游大海顯露脊背的群鯨。完成下面小題。12.形成水上雅丹地貌的巖石類型為( )A.侵入巖 B.沉積巖 C.變質巖 D.噴出巖13.依據鯨背狀雅丹地貌推測當地的盛行風向是( )A.西南風 B.西北風 C.東北風 D.東南風14.該處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過程是( )A.裂隙發(fā)育——風力侵蝕(溝槽、壟脊)——湖泊沉積——地殼抬升——湖水匯入B.湖泊沉積——風力侵蝕(溝槽、壟脊)——裂隙發(fā)育——地殼抬升——湖水匯入C.湖水匯入一地殼抬升——裂隙發(fā)育——風力侵蝕(溝槽、壟脊)——湖泊沉積D.湖泊沉積——地殼抬升—裂隙發(fā)育—風力侵蝕(溝槽、壟脊)—湖水匯入【答案】12.B13.C14.D【知識點】風沙地貌;礦物與巖石;外力作用【解析】【點評】巖石圈的組成類型 概念 特點巖漿巖 侵入巖 地下巖漿在地球內部壓力作用下,侵入地殼上部,冷卻凝固而成的巖石 結晶顆粒較大;密度大,堅硬噴出巖 地下巖漿在地下壓力作用下,沿地殼薄弱地帶噴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巖石 礦物結晶顆粒較小;有流紋或氣孔沉積巖 地表巖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壞變成碎屑物質,被搬運到低處沉積、固結成巖石 具有層理構造;含有化石、非金屬礦物變質巖 巖石受到地殼運動、巖漿活動等影響,在一定溫度、壓力條件下,使原來成分、結構發(fā)生改變而形成新巖石 片理構造;富含金屬礦物12.由材料“千萬年的歲月,狂風將原本平整的湖畔臺地肆意切割”可知,雅丹地貌形成之前是湖泊,接受沉積,形成沉積巖,B正確。故答案為:B。13.由材料“壟脊西南低東北鼓”可知,鯨頭(鼓)為迎風一側,侵蝕強,坡度陡,而背風一側侵蝕弱,坡度緩,因此可推測盛行風向為東北風,C正確。故答案為:C。14.雅丹地貌是風力侵蝕地貌。早期的湖盆接受沉積,后來隨著地殼抬升,在干旱的氣候條件下發(fā)生物理風化作用,裂隙發(fā)育,盛行風沿裂隙長期侵蝕形成溝槽,溝槽之間形成壟脊,雅丹地貌形成,后來氣候變暖冰川融化或周邊湖水滲入,形成水上雅丹地貌。故先后順序為:湖泊沉積——地殼抬升—裂隙發(fā)育—風力侵蝕(溝槽、壟脊)—湖水匯入,D正確。故答案為:D。(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下表示意我國四個地面基本氣象觀測站實際測得的2013—2023年部分月平均氣壓(hPa)數據。完成下面小題。1月 4月 7月 10月I 1025 1011 1001 1018Ⅱ 1011 1004 996 1007Ⅲ 600 604 605 606Ⅳ 960 955 943 95815.據表判斷,I~Ⅳ地面基本氣象觀測站分別位于( )A.海南三亞、湖北荊州、新疆烏魯木齊、西藏林芝B.新疆烏魯木齊、海南三亞、西藏林芝、湖北荊州C.湖北荊州、海南三亞、西藏林芝、新疆烏魯木齊D.湖北荊州、新疆烏魯木齊、海南三亞、西藏林芝16.與Ⅰ氣象觀測站相比,Ⅳ氣象觀測站1月測到的平均風速更大,原因主要是( )A.處在風口觀測 B.靠近冬季風源地C.海面摩擦力小 D.地形平坦且開闊【答案】15.C16.B【知識點】大氣熱力環(huán)流;三圈環(huán)流及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分布【解析】【點評】熱力環(huán)流(1)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地面受熱不均→大氣垂直運動→水平氣壓梯度力→大氣水平運動。(2)溫度:同一水平面上,近地面溫度高處,氣流上升;同一地點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氣溫越低。(3)氣壓值:同一水平面上看高、低壓;對同一地點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氣壓值越低。如下圖:氣壓由大到小依次是:PC>PD>PA>PB。(4)等壓面的變化規(guī)律:同一水平面,形成高壓的地方等壓面上凸,形成低壓的地方等壓面下凹。15.I~Ⅳ為四個地面基本氣象觀測站,表格中數據為實際測得的氣壓均值,影響氣壓的因素與溫度、海拔高低等有關。Ⅲ觀測站各月平均氣壓遠低于其他各觀測站,與西藏林芝地勢高,空氣稀薄,氣壓低相匹配;新疆烏魯木齊位于地勢第二級階梯,地勢高,氣壓較低,Ⅳ符合;湖北荊州和海南三亞位于第三級階梯,海南三亞比湖北荊州緯度低,氣溫高,氣壓更低一些,Ⅱ為海南三亞,I為湖北荊州,C正確。故答案為:C。16.Ⅰ為湖北荊州,Ⅳ為新疆烏魯木齊,1月受冬季風影響,多大風,烏魯木齊更靠近冬季風源地,風速更大,為了真實的反映大氣狀況,地面氣象觀測站一般不會選擇風口位置進行觀測,新疆烏魯木齊深居內陸,風速大小與海洋摩擦力無關,二者地形均平坦開闊。B正確。故答案為:B。17.(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有著“風車之國”美譽的荷蘭國土面積只有4.15萬平方千米,人口1700多萬,但農產品年出口總額超過1000億美元,僅次于美國,位于世界第二。荷蘭采用玻璃溫室種植,面積高達93.24平方千米。在溫室內,可以根據植物生長需要,提供人工光照,使作物24小時不停生長,并采用智能灌溉系統(tǒng),基本不需要人工作業(yè)。韋斯特蘭地區(qū)位于南荷蘭省西部,是荷蘭的核心農業(yè)區(qū)域之一,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溫室農業(yè)區(qū)。下圖示意荷蘭地理位置。(1)簡述荷蘭的地理位置。(2)指出韋斯特蘭采用玻璃溫室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的原因。(3)荷蘭地勢低洼,歷史上常采用風車排水造地以增加國土面積,試分析荷蘭風力強勁的原因。【答案】(1)位于北半球(東半球);位于亞歐大陸西岸(大西洋東部);位于北溫帶(中緯度);與德國、比利時等國接壤。(2)韋斯特蘭緯度較高,熱量不足,玻璃溫室可以延長作物生長期;溫帶海洋性氣候,降水多,光照不足,溫室內人工照明可以滿足作物生長需要;玻璃溫室集約高效地利用自然資源,經濟效益高;荷蘭經濟發(fā)達,農業(yè)技術先進;國內外市場廣闊。(3)地處中緯度盛行西風帶,常年受盛行西風影響;瀕臨海沖,摩擦刀小,風刀獨勁;地勢低半,對風的阻力小;西風穿過海峽,狹管效應明顯。【知識點】農業(yè)區(qū)位因素及其變化;農業(yè)發(fā)展的方向與措施【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經緯度可知,荷蘭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從緯度來看,處于中緯度地區(qū)。從海陸位置來看,荷蘭位于亞歐大陸西岸,大西洋東部,是一個沿海國家。從溫度帶位置來看,荷蘭地處北溫帶,氣候溫和。與德國、比利時等國接壤,在歐洲具有重要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地位。(2)自然原因:韋斯特蘭緯度較高,氣溫相對較低,熱量不足。玻璃溫室能夠提供適宜的溫度環(huán)境,延長作物的生長期,使得一些原本受季節(jié)限制的作物也能在不同季節(jié)生長。當地為溫帶海洋性氣候,降水豐富但光照不足,玻璃溫室內的人工照明系統(tǒng)能夠彌補自然光照的不足,為作物生長提供充足的光照條件。人文原因:荷蘭是一個經濟發(fā)達的國家,擁有先進的農業(yè)技術和雄厚的資金支持,能夠建設和運營高科技的玻璃溫室農業(yè)。玻璃溫室可以集約高效地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資源,提高單位面積的產出,從而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荷蘭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有廣闊的需求,玻璃溫室生產能夠保證穩(wěn)定的供應,滿足市場的需求。(3)荷蘭地處中緯度盛行西風帶,常年受盛行西風的影響,帶來較為穩(wěn)定的風力。瀕臨海洋,海面摩擦力小,空氣流動阻力小,風速容易加快。荷蘭地勢低洼平坦,對風的阻力小,有利于風的長驅直入和加速。西風穿過英吉利海峽時,由于海峽的狹管效應,使得風速進一步增強。【點評】社會經濟條件對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區(qū)位因素 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市場 決定農業(yè)生產的類型和規(guī)模交通運輸 擴大農產品銷售范圍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應的政策,直接干預農業(yè)生產勞動力 勞動力的數量、質量、價格影響農業(yè)的規(guī)模和水平農業(yè)技術 機械 使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化肥 提高農業(yè)的產量良種 使單位產量提高冷藏技術 擴大農產品的銷售范圍歷史 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有利于農業(yè)發(fā)展(1)根據圖中經緯度可知,荷蘭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從緯度來看,處于中緯度地區(qū)。從海陸位置來看,荷蘭位于亞歐大陸西岸,大西洋東部,是一個沿海國家。從溫度帶位置來看,荷蘭地處北溫帶,氣候溫和。與德國、比利時等國接壤,在歐洲具有重要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地位。(2)自然原因:韋斯特蘭緯度較高,氣溫相對較低,熱量不足。玻璃溫室能夠提供適宜的溫度環(huán)境,延長作物的生長期,使得一些原本受季節(jié)限制的作物也能在不同季節(jié)生長。當地為溫帶海洋性氣候,降水豐富但光照不足,玻璃溫室內的人工照明系統(tǒng)能夠彌補自然光照的不足,為作物生長提供充足的光照條件。人文原因:荷蘭是一個經濟發(fā)達的國家,擁有先進的農業(yè)技術和雄厚的資金支持,能夠建設和運營高科技的玻璃溫室農業(yè)。玻璃溫室可以集約高效地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資源,提高單位面積的產出,從而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荷蘭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有廣闊的需求,玻璃溫室生產能夠保證穩(wěn)定的供應,滿足市場的需求。(3)荷蘭地處中緯度盛行西風帶,常年受盛行西風的影響,帶來較為穩(wěn)定的風力。瀕臨海洋,海面摩擦力小,空氣流動阻力小,風速容易加快。荷蘭地勢低洼平坦,對風的阻力小,有利于風的長驅直入和加速。西風穿過英吉利海峽時,由于海峽的狹管效應,使得風速進一步增強。18.(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棉花,錦葵科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或多年生灌木植物。棉花喜光,喜土壤肥沃的砂壤土,忌浸水,各生育階段對水分的要求嚴格(如下表),花期夏秋季(6—10月),采摘期不能下雨。生育階段 土層 土壤含水量/田間持水量播種至出苗 0~20厘米 70~80%苗期 0~40厘米 60~70%初蕾 0~60厘米 65~75%盛蕾 0~80厘米 70~80%不能低于60~65%吐絮 — 55~70%材料二烏茲別克斯坦盛產棉花,有“白金之國”之稱。一直以來該國以出口棉花為主,隨著規(guī)模擴大,土壤鹽堿化等一系列環(huán)境問題凸顯。2019年,該國搭乘“一帶一路”快車,制定政策加大對紡織服裝業(yè)的投資,凸顯紡織服裝業(yè)在經濟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下圖示意烏茲別克斯坦地理位置。(1)評價烏茲別克斯坦種植棉花的區(qū)位條件。(2)根據材料一,指出烏茲別克斯坦棉花種植區(qū)四季水鹽運動規(guī)律。(3)分析烏茲別克斯坦投資紡織服裝業(yè)的優(yōu)勢區(qū)位條件。【答案】(1)有利條件:晴天多,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有灌溉水源;沙質土壤便于排水和根系發(fā)育;地形平坦。不利條件:降水稀少,水源不足;蒸發(fā)旺盛,土壤易鹽堿化。(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但不利區(qū)位條件必須要回答)(2)棉花春播秋收,生長期內需要灌溉;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蒸發(fā)旺盛,因此春季至秋季棉田土壤鹽分不斷積累;冬季氣溫低,且棉田不灌溉,因此冬季土壤鹽分比較穩(wěn)定。(3)烏茲別克斯坦盛產棉花,紡織服裝業(yè)原料豐富;勞動力豐富且廉價;搭乘“一帶一路”快車,國際市場廣闊;政府政策支持(或優(yōu)惠)。【知識點】農業(yè)區(qū)位因素及其變化;工業(yè)區(qū)位因素及其變化【解析】【分析】(1)本題為評價類題目,應從有利和不利兩方面分析。有利:烏茲別克斯坦地處中亞,氣候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晴天多,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由圖可知,河流較多,灌溉水源充足;土壤以砂壤土為主,土質疏松,便于排水和根系發(fā)育;地形平坦,有利于大面積種植。不利:地處內陸,降水稀少,水源不足;夏季氣溫高,蒸發(fā)量大,種植區(qū)的鹽堿化嚴重。(2)由表格的數據和所學知識可知,棉花春播秋收,生長期內需水量大,需要灌溉;而烏茲別克斯坦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蒸發(fā)旺盛,春季至秋季,棉花生長的開花階段需水量大,灌溉使鹽分不斷在地表積聚,而且由于此時蒸發(fā)量大,土地鹽堿化加重;冬季氣溫低,無法種植棉花,此時棉田不灌溉,因此冬季土壤鹽分比較穩(wěn)定。(3)優(yōu)勢主要從原料、勞動力、市場、政策等分析。由材料可知,烏茲別克斯坦盛產棉花,可以為紡織服裝業(yè)豐富原料;該國為發(fā)展中國家,勞動力豐富且廉價,可以降低生產成本;靠近中國服裝需求大國,并且積極響應中國“一帶一路”計劃,國際市場廣闊;投資紡織服裝業(yè)有助于促進該國經濟發(fā)展,具有政府政策支持。【點評】農業(yè)區(qū)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較穩(wěn)定,社會經濟因素發(fā)展變化較快。在現代農業(yè)發(fā)展中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往往占主導地位。(1)本題為評價類題目,應從有利和不利兩方面分析。有利:烏茲別克斯坦地處中亞,氣候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晴天多,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由圖可知,河流較多,灌溉水源充足;土壤以砂壤土為主,土質疏松,便于排水和根系發(fā)育;地形平坦,有利于大面積種植。不利:地處內陸,降水稀少,水源不足;夏季氣溫高,蒸發(fā)量大,種植區(qū)的鹽堿化嚴重。(2)由表格的數據和所學知識可知,棉花春播秋收,生長期內需水量大,需要灌溉;而烏茲別克斯坦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蒸發(fā)旺盛,春季至秋季,棉花生長的開花階段需水量大,灌溉使鹽分不斷在地表積聚,而且由于此時蒸發(fā)量大,土地鹽堿化加重;冬季氣溫低,無法種植棉花,此時棉田不灌溉,因此冬季土壤鹽分比較穩(wěn)定。(3)優(yōu)勢主要從原料、勞動力、市場、政策等分析。由材料可知,烏茲別克斯坦盛產棉花,可以為紡織服裝業(yè)豐富原料;該國為發(fā)展中國家,勞動力豐富且廉價,可以降低生產成本;靠近中國服裝需求大國,并且積極響應中國“一帶一路”計劃,國際市場廣闊;投資紡織服裝業(yè)有助于促進該國經濟發(fā)展,具有政府政策支持。19.(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一般來說,海拔越高,凍土層越厚,但在新疆伊犁地區(qū)已經觀測到土壤最大凍結深度隨海拔升高而減小的反常現象。材料二在新疆氣候暖濕化的背景下,近60年間,新疆地區(qū)(見下圖)尤其是北疆地區(qū)積雪深度呈現顯著的增加趨勢,其中小于10cm積雪日數減少,大于20cm積雪日數顯著增加,新疆伊犁河谷積雪深度最大可達60~100cm,天山山區(qū)及天山北坡積雪深度為30~60cm。研究表明,新疆多年凍土的退化與積雪深度連續(xù)的增加有關,而積雪深度(尤其是大于20cm的積雪)會對地溫產生明顯影響。(1)指出伊犁河谷及天山北坡形成深厚積雪的水汽主要來源地。(2)分析新疆伊犁地區(qū)土壤最大凍結深度隨海拔升高而減小的原因。(3)伊犁河谷農業(yè)發(fā)達,分析季節(jié)凍土對伊犁河谷農業(yè)的影響。(4)推測凍土退化可能對環(huán)境造成的不利影響。【答案】(1)大西洋;北冰洋。(2)伊犁河谷冬季抬升西風氣流,高海拔地區(qū)降雪多,積雪厚,低處降雪少,積雪少;氣候變暖使夏季凍土融化深度變大,但海拔高的地區(qū)冬季積雪厚,地溫較高,冬季無法完全凍結夏季融化的土層,最大凍結深度變小;低處積雪少導致地氣能量交換多,土壤溫度低,最大凍結深度變大。(3)凍土自上而下解凍,不利于雨水和融水下滲,導致土壤過濕,地溫較低,(影響種子發(fā)芽,)推遲農作物播種時間;凍土結凍早、融化晚,會使病蟲害活躍期短,有利于病蟲害防治。(4)凍土退化會導致地下水位下降,引發(fā)植被退化或植被類型更替,進而危及生態(tài)系統(tǒng);凍土退化會使土壤中的有機碳加速分解,加劇溫室效應;凍土融化可能會使河湖水量加大;凍土融化可能釋放未知的病毒。【知識點】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影響與應對措施【解析】【分析】(1)根據圖示信息可知,伊犁河谷開口向西,根據圖示緯度可知,該地受盛行西風影響,從大西洋帶來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較多降雪;天山北坡是北冰洋水汽的迎風坡,在地形的抬升影響下,容易出現降雪。故水汽的主要來源于大西洋和北冰洋。(2)積雪厚度的影響: 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逐漸降低,導致積雪厚度增加。這種較厚的積雪對地表起到了保溫作用,減少了土壤與冷空氣的直接接觸,從而降低了土壤的最大凍結深度;海拔較低處積雪少導致地氣能量交換多,土壤溫度低,最大凍結深度變大。另外,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夏季凍土融化的深度變大,但海拔高的地區(qū)冬季積雪厚,地溫較高,冬季無法完全凍結夏季融化的土層,最大凍結深度變小。(3)本題應從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面分析。不利:凍土自上而下解凍,不利于雨水和融水下滲,導致土壤過濕,地溫較低,影響種子的萌發(fā),使農作物的播種時間推遲。有利:凍土結凍早、融化晚,會使病蟲害活躍期短,有利于病蟲害防治,減少農藥的使用,降低生產成本。(4)凍土退化可能對環(huán)境造成多方面的不利影響,這些影響涉及氣候、水文、土壤、生態(tài)等多個方面。溫室氣體排放增加,凍土中儲存了大量的有機質,這些有機質在凍土退化、融化過程中會腐爛,從而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溫室氣體,加劇溫室效應;凍土是阻止表層水體與地下水相互滲透和污染的天然屏障,凍土退化會導致地下水位下降,引發(fā)植被退化或植被類型更替,進而危及生態(tài)系統(tǒng);凍土融化可能會使河湖水量加大,引發(fā)河湖水文特征變化;凍土融化可能釋放未知的病毒,危及人類和生物安全等。【點評】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對策: (1)根據圖示信息可知,伊犁河谷開口向西,根據圖示緯度可知,該地受盛行西風影響,從大西洋帶來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較多降雪;天山北坡是北冰洋水汽的迎風坡,在地形的抬升影響下,容易出現降雪。故水汽的主要來源于大西洋和北冰洋。(2)積雪厚度的影響: 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逐漸降低,導致積雪厚度增加。這種較厚的積雪對地表起到了保溫作用,減少了土壤與冷空氣的直接接觸,從而降低了土壤的最大凍結深度;海拔較低處積雪少導致地氣能量交換多,土壤溫度低,最大凍結深度變大。另外,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夏季凍土融化的深度變大,但海拔高的地區(qū)冬季積雪厚,地溫較高,冬季無法完全凍結夏季融化的土層,最大凍結深度變小。(3)本題應從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面分析。不利:凍土自上而下解凍,不利于雨水和融水下滲,導致土壤過濕,地溫較低,影響種子的萌發(fā),使農作物的播種時間推遲。有利:凍土結凍早、融化晚,會使病蟲害活躍期短,有利于病蟲害防治,減少農藥的使用,降低生產成本。(4)凍土退化可能對環(huán)境造成多方面的不利影響,這些影響涉及氣候、水文、土壤、生態(tài)等多個方面。溫室氣體排放增加,凍土中儲存了大量的有機質,這些有機質在凍土退化、融化過程中會腐爛,從而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溫室氣體,加劇溫室效應;凍土是阻止表層水體與地下水相互滲透和污染的天然屏障,凍土退化會導致地下水位下降,引發(fā)植被退化或植被類型更替,進而危及生態(tài)系統(tǒng);凍土融化可能會使河湖水量加大,引發(fā)河湖水文特征變化;凍土融化可能釋放未知的病毒,危及人類和生物安全等。1 / 1湖南省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聯考地理試卷(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于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1.與海上絲綢之路相比,以鐵路為主要運輸方式的陸上絲綢之路( )A.運輸量大 B.運輸距離遠 C.連續(xù)性差 D.運輸速度快2.陸上絲綢之路沿線自然帶變化體現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主要是( )A.緯度地域分異規(guī)律 B.干濕度地域分異規(guī)律C.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 D.地方性分異規(guī)律(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板塊構造學說認為,非洲東部正好處于地幔物質上升流動強烈的地帶。在上升流作用下,東非地殼抬升形成高原,上升流向兩側相反方向的分散作用使地殼脆弱部分張裂、斷陷而成為裂谷帶。下圖為東非局部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3.關于東非裂谷帶的說法,正確的是( )A.裂谷內無生物 B.非洲板塊內部張裂而成C.裂谷深度較淺 D.位于六大板塊生長邊界4.圖中①②觀測站測得①處年降水量遠大于②,可能的原因為( )A.受湖風影響明顯 B.受人類活動影響大C.屬于熱帶雨林氣候 D.地處東南信風的迎風坡5.一般認為,形成東非熔巖高原的地幔物質來源于( )A.地殼 B.下地幔 C.巖石圈 D.軟流層(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塔斯馬尼亞是澳大利亞6個州中最小的一個島州,由300多個大小島嶼組成。大約在一萬年前的冰河時期末段以前,甲島(下圖)是與澳大利亞大陸連接的。冰河時期結束,融雪化成的水淹沒兩岸交接之地,形成巴斯海峽。完成下面小題。6.推測甲島的成因類型,正確的是( )A.火山島 B.大陸島 C.沖積島 D.珊瑚島7.關于甲島北部沿海乳畜帶形成的自然條件正確的是( )A.沿岸港口分布,交通便利 B.終年盛行西南風,降水多C.氣候濕潤,多汁牧草充足 D.冰雪融水灌溉,水質清澈8.7月某日北京時間12點,在甲島旅游的中國游客看到霍巴特國際機場旗桿的影子朝向為( )A.東南方 B.正南方 C.東北方 D.西北方(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位于紅海沿岸沙特阿拉伯西北部的“尼尤姆”是線性城市的一個典型案例。線性城市外圍是筆直的玻璃幕墻(如下圖),它只有200米寬,卻有170千米長,500米高,相當于150層高度的建筑物。整座線性城市可容納900萬居民,而僅占地34平方千米。線性城市采用了一種新的城市設計方法—“垂直分層城市功能”,將公園、步行區(qū)、學校、家庭和工作場所進行模塊化分區(qū),居民可以在三個維度(向上、向下或水平)無縫進行空間移動,步行5分鐘范圍內可使用城市內所有交通設施,20分鐘內到達市內任何地點。城市內綠化率達90%。完成下面小題。9.線性城市努力實現零碳排放,沙特阿拉伯最可能會為此大力開發(fā)( )A.水能和核能 B.太陽能和風能C.海水淡化 D.天然氣和氫能10.推測線性城市的玻璃幕墻對周圍環(huán)境產生的明顯消極影響是( )A.使城市夏季溫度更高 B.對城市外圍產生光污染C.使鳥類碰撞并致死亡 D.加重沙塵對城市的影響11.沙特阿拉伯斥巨資打造線性城市,其主要目的是( )A.促進經濟結構多元化 B.彰顯國家力量C.伊斯蘭教發(fā)展的需要 D.解決交通擁堵(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某中學地理研學小組在青海柴達木盆地魔鬼城考察水上雅丹地貌后寫下:在青海,行駛在這茫茫的戈壁灘上,一片“汪洋”憑空而出,驚艷而又神秘,猶如一位位靈動而又美妙的少女。千萬年的歲月,狂風將原本平整的湖畔臺地肆意切割,風割的溝槽成了沙海戈壁,殘留的土臺則順著風形成道道壟脊,壟脊西南低東北鼓(如下圖),如同遨游大海顯露脊背的群鯨。完成下面小題。12.形成水上雅丹地貌的巖石類型為( )A.侵入巖 B.沉積巖 C.變質巖 D.噴出巖13.依據鯨背狀雅丹地貌推測當地的盛行風向是( )A.西南風 B.西北風 C.東北風 D.東南風14.該處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過程是( )A.裂隙發(fā)育——風力侵蝕(溝槽、壟脊)——湖泊沉積——地殼抬升——湖水匯入B.湖泊沉積——風力侵蝕(溝槽、壟脊)——裂隙發(fā)育——地殼抬升——湖水匯入C.湖水匯入一地殼抬升——裂隙發(fā)育——風力侵蝕(溝槽、壟脊)——湖泊沉積D.湖泊沉積——地殼抬升—裂隙發(fā)育—風力侵蝕(溝槽、壟脊)—湖水匯入(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下表示意我國四個地面基本氣象觀測站實際測得的2013—2023年部分月平均氣壓(hPa)數據。完成下面小題。1月 4月 7月 10月I 1025 1011 1001 1018Ⅱ 1011 1004 996 1007Ⅲ 600 604 605 606Ⅳ 960 955 943 95815.據表判斷,I~Ⅳ地面基本氣象觀測站分別位于( )A.海南三亞、湖北荊州、新疆烏魯木齊、西藏林芝B.新疆烏魯木齊、海南三亞、西藏林芝、湖北荊州C.湖北荊州、海南三亞、西藏林芝、新疆烏魯木齊D.湖北荊州、新疆烏魯木齊、海南三亞、西藏林芝16.與Ⅰ氣象觀測站相比,Ⅳ氣象觀測站1月測到的平均風速更大,原因主要是( )A.處在風口觀測 B.靠近冬季風源地C.海面摩擦力小 D.地形平坦且開闊17.(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有著“風車之國”美譽的荷蘭國土面積只有4.15萬平方千米,人口1700多萬,但農產品年出口總額超過1000億美元,僅次于美國,位于世界第二。荷蘭采用玻璃溫室種植,面積高達93.24平方千米。在溫室內,可以根據植物生長需要,提供人工光照,使作物24小時不停生長,并采用智能灌溉系統(tǒng),基本不需要人工作業(yè)。韋斯特蘭地區(qū)位于南荷蘭省西部,是荷蘭的核心農業(yè)區(qū)域之一,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溫室農業(yè)區(qū)。下圖示意荷蘭地理位置。(1)簡述荷蘭的地理位置。(2)指出韋斯特蘭采用玻璃溫室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的原因。(3)荷蘭地勢低洼,歷史上常采用風車排水造地以增加國土面積,試分析荷蘭風力強勁的原因。18.(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棉花,錦葵科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或多年生灌木植物。棉花喜光,喜土壤肥沃的砂壤土,忌浸水,各生育階段對水分的要求嚴格(如下表),花期夏秋季(6—10月),采摘期不能下雨。生育階段 土層 土壤含水量/田間持水量播種至出苗 0~20厘米 70~80%苗期 0~40厘米 60~70%初蕾 0~60厘米 65~75%盛蕾 0~80厘米 70~80%不能低于60~65%吐絮 — 55~70%材料二烏茲別克斯坦盛產棉花,有“白金之國”之稱。一直以來該國以出口棉花為主,隨著規(guī)模擴大,土壤鹽堿化等一系列環(huán)境問題凸顯。2019年,該國搭乘“一帶一路”快車,制定政策加大對紡織服裝業(yè)的投資,凸顯紡織服裝業(yè)在經濟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下圖示意烏茲別克斯坦地理位置。(1)評價烏茲別克斯坦種植棉花的區(qū)位條件。(2)根據材料一,指出烏茲別克斯坦棉花種植區(qū)四季水鹽運動規(guī)律。(3)分析烏茲別克斯坦投資紡織服裝業(yè)的優(yōu)勢區(qū)位條件。19.(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一般來說,海拔越高,凍土層越厚,但在新疆伊犁地區(qū)已經觀測到土壤最大凍結深度隨海拔升高而減小的反常現象。材料二在新疆氣候暖濕化的背景下,近60年間,新疆地區(qū)(見下圖)尤其是北疆地區(qū)積雪深度呈現顯著的增加趨勢,其中小于10cm積雪日數減少,大于20cm積雪日數顯著增加,新疆伊犁河谷積雪深度最大可達60~100cm,天山山區(qū)及天山北坡積雪深度為30~60cm。研究表明,新疆多年凍土的退化與積雪深度連續(xù)的增加有關,而積雪深度(尤其是大于20cm的積雪)會對地溫產生明顯影響。(1)指出伊犁河谷及天山北坡形成深厚積雪的水汽主要來源地。(2)分析新疆伊犁地區(qū)土壤最大凍結深度隨海拔升高而減小的原因。(3)伊犁河谷農業(yè)發(fā)達,分析季節(jié)凍土對伊犁河谷農業(yè)的影響。(4)推測凍土退化可能對環(huán)境造成的不利影響。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D2.B【知識點】水平地域分異規(guī)律;交通運輸方式及其特點【解析】【點評】經度地帶性(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項 目 內 容概念 受海陸位置的影響,自然景觀和自然帶從沿海向大陸內部依次更替形成基礎 水分變化根本因素 海陸位置差異,導致從沿海向內陸,干濕狀況差異大景觀變化 森林帶、草原帶、荒漠帶(沿海→內陸)自然帶更替方向 從沿海向內陸的方向,即東西方向自然帶延伸方向 經線方向,即南北方向1.海上絲綢之路運輸方式主要為海運,與海運相比,鐵路運輸速度更快,連續(xù)性好,但運輸量較小;陸上絲綢之路比海上絲綢之路線路更近。D正確。故答案為:D。2.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橫穿亞歐大陸,因此,其沿線的自然帶以水分為基礎,由東西兩岸的森林景觀向內陸的荒漠景觀變化,屬于干濕度地域分異規(guī)律,B正確。故答案為:B。【答案】3.B4.D5.D【知識點】地球的內部圈層;板塊構造學說【解析】【點評】全球大致分為六大板塊,即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六大板塊除太平洋板塊幾乎只包括海洋外,其余五個板塊里都既有陸地又有海洋。板塊運動 板塊張裂 板塊相撞大陸板塊與大陸板塊相互擠壓碰撞 大陸板塊與大洋板塊相互擠壓碰撞對地球面貌的影響 形成裂谷或海洋 形成高峻山脈和巨大高原 海溝、島弧、海岸山脈舉例 東非大裂谷、紅海、大西洋 喜馬拉雅山脈、青藏高原 馬里亞納海溝、亞洲東部島弧、美洲西岸山脈邊界類型圖示3.東非裂谷帶屬于非洲板塊內部張裂而成,裂谷內雖然生存條件比較嚴酷,但依然有生物生存,如火烈鳥等;東非裂谷帶深度在1000~2000m左右,東非裂谷帶的分布與六大板塊的邊界不吻合。B正確。故答案為:B。4.①②分別位于維多利亞湖的西部和東部,當地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影響,受東南信風影響時,風從維多利亞湖吹向①處,受地形抬升,產生地形雨,而②處則從陸地吹向維多利亞湖,降水少;①②兩處位于東非高原,同屬于熱帶草原氣候,維多利亞湖白天吹湖風,①②兩處均為由湖泊吹向陸地,差別不大,人類活動對降水的影響小。D正確。故答案為:D。5.巖漿發(fā)源于軟流層,軟流層位于上地幔上部,巖石圈下部,巖石圈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D正確。故答案為:D。【答案】6.B7.C8.A【知識點】板塊構造學說【解析】【點評】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及其形成原因 氣候類型 分布規(guī)律 成因 氣候特征熱帶 熱帶雨林氣候 南北緯10°之間 赤道低壓帶控制 全年高溫多雨熱帶草原氣候 南北緯10°至回歸線之間 赤道低壓帶、信風帶交替控制 全年高溫,干濕季交替熱帶季風氣候 北緯10°至北回歸線之間大陸東岸 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②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移動 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熱帶沙漠氣候 南北回歸線至30°之間大陸內部、西岸 副熱帶高壓帶或信風帶控制 全年高溫少雨亞熱帶 亞熱帶季風和濕潤氣候 南北緯25°~35°大陸東岸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地中海氣候 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 副熱帶高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 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溫帶 溫帶季風氣候 北緯35°~55°大陸東岸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冬寒冷干燥,夏高溫多雨溫帶海洋性氣候 南北緯40°~60°大陸西岸 全年受西風帶控制 全年溫和多雨,降水均勻溫帶大陸性氣候 南北緯40°~60°大陸內部 深居內陸 冬寒夏熱,干旱少雨亞寒帶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北美大陸北部 極地大陸(海洋)氣團影響 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暖短暫6.由材料“大約在一萬年前的冰河時期末段以前,甲島是與澳大利亞大陸連接的”可知,甲島為大陸島,B正確。故答案為:B。7.甲島位于40°S以南,常年盛行西風(西北風),為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溫和多雨,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乳畜業(yè)飼料充足;A項不屬于自然區(qū)位因素,甲島海拔較低,無現代冰川發(fā)育。C正確。故答案為:C。8.7月份為南半球冬季,當北京時間12:00時,甲島(在145°E的東側)地方時應為13:40之后,太陽方位在正北偏西,即西北方,旗桿影子朝向東南,A正確。故答案為:A。【答案】9.B10.C11.A【知識點】城鎮(zhèn)化(城市化)的概念、標志與意義;自然資源的含義、分類、屬性與特征【解析】【點評】認識自然資源1.概念:自然資源是指在一定社會經濟和技術條件下,能夠為人類利用并產生價值的自然環(huán)境要素的總稱。2.分類按照自然屬性可分為:土地資源、氣候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海洋空間資源等。3.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空間分布與人類活動項目 案例 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數量 礦產資源 開采利用規(guī)模、生產年限和資金投入,進而影響區(qū)域經濟發(fā)展質量 土地資源 影響著開發(fā)利用土地時的難度和成本,也影響著土地利用類型和生產方式空間分布 水資源 造成不同地區(qū)農業(yè)生產方式的差異,間接導致了人口、城市以及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水平的差異9.沙特阿拉伯沙漠廣布,太陽能和風能豐富,太陽能和風能屬于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大力開發(fā)太陽能和風能為城市提供電力,努力實現零碳排放,沙特阿拉伯缺少河流,水能不豐富,天然氣屬于化石能源,碳排放較大,海水淡化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B正確。故答案為:B。10.玻璃幕墻倒映讓鳥兒產生錯覺或看不見,撞向玻璃死亡;沙特阿拉伯沙漠氣候夏季白天氣溫極高,平均氣溫約為45℃,若設計玻璃幕墻讓氣溫更高的話則無法讓人居住;沙特阿拉伯沙漠地區(qū)人口稀少,且線性城市能容納900萬居民,因此線性城市的周邊應無人居住,光污染影響不大;玻璃幕墻高達500米,對周邊的沙塵能起到阻擋作用,線性城市內幾乎不受沙塵影響。C正確。故答案為:C。11.沙特阿拉伯嚴重依賴石油出口,經濟結構單一,會面臨資源枯竭、社會不能持續(xù)發(fā)展的威脅,因此沙特阿拉伯積極打造線性城市,創(chuàng)造優(yōu)良的人居環(huán)境,吸引高科技產業(yè)入駐線性城市,培育經濟新引擎,同時線性城市因其獨特性,可以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從而使沙特阿拉伯經濟結構呈現多元化,從材料中無法得出彰顯國家力量和宗教發(fā)展的結論,線性城市以步行和單向高鐵的方式,可以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問題,但這不是沙特阿拉伯斥巨資打造線性城市的目的。A正確。故答案為:A。【答案】12.B13.C14.D【知識點】風沙地貌;礦物與巖石;外力作用【解析】【點評】巖石圈的組成類型 概念 特點巖漿巖 侵入巖 地下巖漿在地球內部壓力作用下,侵入地殼上部,冷卻凝固而成的巖石 結晶顆粒較大;密度大,堅硬噴出巖 地下巖漿在地下壓力作用下,沿地殼薄弱地帶噴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巖石 礦物結晶顆粒較小;有流紋或氣孔沉積巖 地表巖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壞變成碎屑物質,被搬運到低處沉積、固結成巖石 具有層理構造;含有化石、非金屬礦物變質巖 巖石受到地殼運動、巖漿活動等影響,在一定溫度、壓力條件下,使原來成分、結構發(fā)生改變而形成新巖石 片理構造;富含金屬礦物12.由材料“千萬年的歲月,狂風將原本平整的湖畔臺地肆意切割”可知,雅丹地貌形成之前是湖泊,接受沉積,形成沉積巖,B正確。故答案為:B。13.由材料“壟脊西南低東北鼓”可知,鯨頭(鼓)為迎風一側,侵蝕強,坡度陡,而背風一側侵蝕弱,坡度緩,因此可推測盛行風向為東北風,C正確。故答案為:C。14.雅丹地貌是風力侵蝕地貌。早期的湖盆接受沉積,后來隨著地殼抬升,在干旱的氣候條件下發(fā)生物理風化作用,裂隙發(fā)育,盛行風沿裂隙長期侵蝕形成溝槽,溝槽之間形成壟脊,雅丹地貌形成,后來氣候變暖冰川融化或周邊湖水滲入,形成水上雅丹地貌。故先后順序為:湖泊沉積——地殼抬升—裂隙發(fā)育—風力侵蝕(溝槽、壟脊)—湖水匯入,D正確。故答案為:D。【答案】15.C16.B【知識點】大氣熱力環(huán)流;三圈環(huán)流及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分布【解析】【點評】熱力環(huán)流(1)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地面受熱不均→大氣垂直運動→水平氣壓梯度力→大氣水平運動。(2)溫度:同一水平面上,近地面溫度高處,氣流上升;同一地點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氣溫越低。(3)氣壓值:同一水平面上看高、低壓;對同一地點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氣壓值越低。如下圖:氣壓由大到小依次是:PC>PD>PA>PB。(4)等壓面的變化規(guī)律:同一水平面,形成高壓的地方等壓面上凸,形成低壓的地方等壓面下凹。15.I~Ⅳ為四個地面基本氣象觀測站,表格中數據為實際測得的氣壓均值,影響氣壓的因素與溫度、海拔高低等有關。Ⅲ觀測站各月平均氣壓遠低于其他各觀測站,與西藏林芝地勢高,空氣稀薄,氣壓低相匹配;新疆烏魯木齊位于地勢第二級階梯,地勢高,氣壓較低,Ⅳ符合;湖北荊州和海南三亞位于第三級階梯,海南三亞比湖北荊州緯度低,氣溫高,氣壓更低一些,Ⅱ為海南三亞,I為湖北荊州,C正確。故答案為:C。16.Ⅰ為湖北荊州,Ⅳ為新疆烏魯木齊,1月受冬季風影響,多大風,烏魯木齊更靠近冬季風源地,風速更大,為了真實的反映大氣狀況,地面氣象觀測站一般不會選擇風口位置進行觀測,新疆烏魯木齊深居內陸,風速大小與海洋摩擦力無關,二者地形均平坦開闊。B正確。故答案為:B。17.【答案】(1)位于北半球(東半球);位于亞歐大陸西岸(大西洋東部);位于北溫帶(中緯度);與德國、比利時等國接壤。(2)韋斯特蘭緯度較高,熱量不足,玻璃溫室可以延長作物生長期;溫帶海洋性氣候,降水多,光照不足,溫室內人工照明可以滿足作物生長需要;玻璃溫室集約高效地利用自然資源,經濟效益高;荷蘭經濟發(fā)達,農業(yè)技術先進;國內外市場廣闊。(3)地處中緯度盛行西風帶,常年受盛行西風影響;瀕臨海沖,摩擦刀小,風刀獨勁;地勢低半,對風的阻力小;西風穿過海峽,狹管效應明顯。【知識點】農業(yè)區(qū)位因素及其變化;農業(yè)發(fā)展的方向與措施【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經緯度可知,荷蘭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從緯度來看,處于中緯度地區(qū)。從海陸位置來看,荷蘭位于亞歐大陸西岸,大西洋東部,是一個沿海國家。從溫度帶位置來看,荷蘭地處北溫帶,氣候溫和。與德國、比利時等國接壤,在歐洲具有重要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地位。(2)自然原因:韋斯特蘭緯度較高,氣溫相對較低,熱量不足。玻璃溫室能夠提供適宜的溫度環(huán)境,延長作物的生長期,使得一些原本受季節(jié)限制的作物也能在不同季節(jié)生長。當地為溫帶海洋性氣候,降水豐富但光照不足,玻璃溫室內的人工照明系統(tǒng)能夠彌補自然光照的不足,為作物生長提供充足的光照條件。人文原因:荷蘭是一個經濟發(fā)達的國家,擁有先進的農業(yè)技術和雄厚的資金支持,能夠建設和運營高科技的玻璃溫室農業(yè)。玻璃溫室可以集約高效地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資源,提高單位面積的產出,從而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荷蘭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有廣闊的需求,玻璃溫室生產能夠保證穩(wěn)定的供應,滿足市場的需求。(3)荷蘭地處中緯度盛行西風帶,常年受盛行西風的影響,帶來較為穩(wěn)定的風力。瀕臨海洋,海面摩擦力小,空氣流動阻力小,風速容易加快。荷蘭地勢低洼平坦,對風的阻力小,有利于風的長驅直入和加速。西風穿過英吉利海峽時,由于海峽的狹管效應,使得風速進一步增強。【點評】社會經濟條件對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區(qū)位因素 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市場 決定農業(yè)生產的類型和規(guī)模交通運輸 擴大農產品銷售范圍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應的政策,直接干預農業(yè)生產勞動力 勞動力的數量、質量、價格影響農業(yè)的規(guī)模和水平農業(yè)技術 機械 使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化肥 提高農業(yè)的產量良種 使單位產量提高冷藏技術 擴大農產品的銷售范圍歷史 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有利于農業(yè)發(fā)展(1)根據圖中經緯度可知,荷蘭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從緯度來看,處于中緯度地區(qū)。從海陸位置來看,荷蘭位于亞歐大陸西岸,大西洋東部,是一個沿海國家。從溫度帶位置來看,荷蘭地處北溫帶,氣候溫和。與德國、比利時等國接壤,在歐洲具有重要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地位。(2)自然原因:韋斯特蘭緯度較高,氣溫相對較低,熱量不足。玻璃溫室能夠提供適宜的溫度環(huán)境,延長作物的生長期,使得一些原本受季節(jié)限制的作物也能在不同季節(jié)生長。當地為溫帶海洋性氣候,降水豐富但光照不足,玻璃溫室內的人工照明系統(tǒng)能夠彌補自然光照的不足,為作物生長提供充足的光照條件。人文原因:荷蘭是一個經濟發(fā)達的國家,擁有先進的農業(yè)技術和雄厚的資金支持,能夠建設和運營高科技的玻璃溫室農業(yè)。玻璃溫室可以集約高效地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資源,提高單位面積的產出,從而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荷蘭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有廣闊的需求,玻璃溫室生產能夠保證穩(wěn)定的供應,滿足市場的需求。(3)荷蘭地處中緯度盛行西風帶,常年受盛行西風的影響,帶來較為穩(wěn)定的風力。瀕臨海洋,海面摩擦力小,空氣流動阻力小,風速容易加快。荷蘭地勢低洼平坦,對風的阻力小,有利于風的長驅直入和加速。西風穿過英吉利海峽時,由于海峽的狹管效應,使得風速進一步增強。18.【答案】(1)有利條件:晴天多,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有灌溉水源;沙質土壤便于排水和根系發(fā)育;地形平坦。不利條件:降水稀少,水源不足;蒸發(fā)旺盛,土壤易鹽堿化。(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但不利區(qū)位條件必須要回答)(2)棉花春播秋收,生長期內需要灌溉;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蒸發(fā)旺盛,因此春季至秋季棉田土壤鹽分不斷積累;冬季氣溫低,且棉田不灌溉,因此冬季土壤鹽分比較穩(wěn)定。(3)烏茲別克斯坦盛產棉花,紡織服裝業(yè)原料豐富;勞動力豐富且廉價;搭乘“一帶一路”快車,國際市場廣闊;政府政策支持(或優(yōu)惠)。【知識點】農業(yè)區(qū)位因素及其變化;工業(yè)區(qū)位因素及其變化【解析】【分析】(1)本題為評價類題目,應從有利和不利兩方面分析。有利:烏茲別克斯坦地處中亞,氣候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晴天多,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由圖可知,河流較多,灌溉水源充足;土壤以砂壤土為主,土質疏松,便于排水和根系發(fā)育;地形平坦,有利于大面積種植。不利:地處內陸,降水稀少,水源不足;夏季氣溫高,蒸發(fā)量大,種植區(qū)的鹽堿化嚴重。(2)由表格的數據和所學知識可知,棉花春播秋收,生長期內需水量大,需要灌溉;而烏茲別克斯坦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蒸發(fā)旺盛,春季至秋季,棉花生長的開花階段需水量大,灌溉使鹽分不斷在地表積聚,而且由于此時蒸發(fā)量大,土地鹽堿化加重;冬季氣溫低,無法種植棉花,此時棉田不灌溉,因此冬季土壤鹽分比較穩(wěn)定。(3)優(yōu)勢主要從原料、勞動力、市場、政策等分析。由材料可知,烏茲別克斯坦盛產棉花,可以為紡織服裝業(yè)豐富原料;該國為發(fā)展中國家,勞動力豐富且廉價,可以降低生產成本;靠近中國服裝需求大國,并且積極響應中國“一帶一路”計劃,國際市場廣闊;投資紡織服裝業(yè)有助于促進該國經濟發(fā)展,具有政府政策支持。【點評】農業(yè)區(qū)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較穩(wěn)定,社會經濟因素發(fā)展變化較快。在現代農業(yè)發(fā)展中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往往占主導地位。(1)本題為評價類題目,應從有利和不利兩方面分析。有利:烏茲別克斯坦地處中亞,氣候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晴天多,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由圖可知,河流較多,灌溉水源充足;土壤以砂壤土為主,土質疏松,便于排水和根系發(fā)育;地形平坦,有利于大面積種植。不利:地處內陸,降水稀少,水源不足;夏季氣溫高,蒸發(fā)量大,種植區(qū)的鹽堿化嚴重。(2)由表格的數據和所學知識可知,棉花春播秋收,生長期內需水量大,需要灌溉;而烏茲別克斯坦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蒸發(fā)旺盛,春季至秋季,棉花生長的開花階段需水量大,灌溉使鹽分不斷在地表積聚,而且由于此時蒸發(fā)量大,土地鹽堿化加重;冬季氣溫低,無法種植棉花,此時棉田不灌溉,因此冬季土壤鹽分比較穩(wěn)定。(3)優(yōu)勢主要從原料、勞動力、市場、政策等分析。由材料可知,烏茲別克斯坦盛產棉花,可以為紡織服裝業(yè)豐富原料;該國為發(fā)展中國家,勞動力豐富且廉價,可以降低生產成本;靠近中國服裝需求大國,并且積極響應中國“一帶一路”計劃,國際市場廣闊;投資紡織服裝業(yè)有助于促進該國經濟發(fā)展,具有政府政策支持。19.【答案】(1)大西洋;北冰洋。(2)伊犁河谷冬季抬升西風氣流,高海拔地區(qū)降雪多,積雪厚,低處降雪少,積雪少;氣候變暖使夏季凍土融化深度變大,但海拔高的地區(qū)冬季積雪厚,地溫較高,冬季無法完全凍結夏季融化的土層,最大凍結深度變小;低處積雪少導致地氣能量交換多,土壤溫度低,最大凍結深度變大。(3)凍土自上而下解凍,不利于雨水和融水下滲,導致土壤過濕,地溫較低,(影響種子發(fā)芽,)推遲農作物播種時間;凍土結凍早、融化晚,會使病蟲害活躍期短,有利于病蟲害防治。(4)凍土退化會導致地下水位下降,引發(fā)植被退化或植被類型更替,進而危及生態(tài)系統(tǒng);凍土退化會使土壤中的有機碳加速分解,加劇溫室效應;凍土融化可能會使河湖水量加大;凍土融化可能釋放未知的病毒。【知識點】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影響與應對措施【解析】【分析】(1)根據圖示信息可知,伊犁河谷開口向西,根據圖示緯度可知,該地受盛行西風影響,從大西洋帶來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較多降雪;天山北坡是北冰洋水汽的迎風坡,在地形的抬升影響下,容易出現降雪。故水汽的主要來源于大西洋和北冰洋。(2)積雪厚度的影響: 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逐漸降低,導致積雪厚度增加。這種較厚的積雪對地表起到了保溫作用,減少了土壤與冷空氣的直接接觸,從而降低了土壤的最大凍結深度;海拔較低處積雪少導致地氣能量交換多,土壤溫度低,最大凍結深度變大。另外,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夏季凍土融化的深度變大,但海拔高的地區(qū)冬季積雪厚,地溫較高,冬季無法完全凍結夏季融化的土層,最大凍結深度變小。(3)本題應從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面分析。不利:凍土自上而下解凍,不利于雨水和融水下滲,導致土壤過濕,地溫較低,影響種子的萌發(fā),使農作物的播種時間推遲。有利:凍土結凍早、融化晚,會使病蟲害活躍期短,有利于病蟲害防治,減少農藥的使用,降低生產成本。(4)凍土退化可能對環(huán)境造成多方面的不利影響,這些影響涉及氣候、水文、土壤、生態(tài)等多個方面。溫室氣體排放增加,凍土中儲存了大量的有機質,這些有機質在凍土退化、融化過程中會腐爛,從而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溫室氣體,加劇溫室效應;凍土是阻止表層水體與地下水相互滲透和污染的天然屏障,凍土退化會導致地下水位下降,引發(fā)植被退化或植被類型更替,進而危及生態(tài)系統(tǒng);凍土融化可能會使河湖水量加大,引發(fā)河湖水文特征變化;凍土融化可能釋放未知的病毒,危及人類和生物安全等。【點評】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對策: (1)根據圖示信息可知,伊犁河谷開口向西,根據圖示緯度可知,該地受盛行西風影響,從大西洋帶來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較多降雪;天山北坡是北冰洋水汽的迎風坡,在地形的抬升影響下,容易出現降雪。故水汽的主要來源于大西洋和北冰洋。(2)積雪厚度的影響: 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逐漸降低,導致積雪厚度增加。這種較厚的積雪對地表起到了保溫作用,減少了土壤與冷空氣的直接接觸,從而降低了土壤的最大凍結深度;海拔較低處積雪少導致地氣能量交換多,土壤溫度低,最大凍結深度變大。另外,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夏季凍土融化的深度變大,但海拔高的地區(qū)冬季積雪厚,地溫較高,冬季無法完全凍結夏季融化的土層,最大凍結深度變小。(3)本題應從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面分析。不利:凍土自上而下解凍,不利于雨水和融水下滲,導致土壤過濕,地溫較低,影響種子的萌發(fā),使農作物的播種時間推遲。有利:凍土結凍早、融化晚,會使病蟲害活躍期短,有利于病蟲害防治,減少農藥的使用,降低生產成本。(4)凍土退化可能對環(huán)境造成多方面的不利影響,這些影響涉及氣候、水文、土壤、生態(tài)等多個方面。溫室氣體排放增加,凍土中儲存了大量的有機質,這些有機質在凍土退化、融化過程中會腐爛,從而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溫室氣體,加劇溫室效應;凍土是阻止表層水體與地下水相互滲透和污染的天然屏障,凍土退化會導致地下水位下降,引發(fā)植被退化或植被類型更替,進而危及生態(tài)系統(tǒng);凍土融化可能會使河湖水量加大,引發(fā)河湖水文特征變化;凍土融化可能釋放未知的病毒,危及人類和生物安全等。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湖南省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聯考地理試卷(學生版).docx 湖南省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聯考地理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