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新課預習 第一單元第二節 地圖一.選擇題(共12小題)1.如圖是北斗系統開發的車載導航示意圖,圖中箭頭所示為汽車行進方向。關于這幅地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的汽車正向東南方向行駛B.若想擴大呈現范圍,了解前方路況,則圖幅將變小C.此圖屬于電子地圖,與紙質地圖相比,優點是信息量大,內容更新快D.電子地圖保存時間短,易損壞和變形2.在一幅分層設色地形圖中,周圍是一片較深的黃顏色,中間有一片綠顏色,據此判斷該區域的地形是(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丘陵3.生活中經常用到地圖。當車輛行進到某路口時,看到了一張道路指示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中山路是南北走向 B.向右轉是奉天大街C.北行是大西路 D.東行是青年大街4.在一幅比例尺為1:500 000的地圖上,量得某條河流的長度為50厘米,則這條河流的實際長度為( )A.150米 B.200千米 C.250千米 D.250米5.用A4紙張繪制一幅你校平面圖,用下列哪一個比例尺較為合適( )A.1:1000B.1:200000C.1:2000000D.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50千米6.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圖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稱依次是( )A.山脊、山頂、陡崖、山谷 B.山頂、山脊、山谷、陡崖C.山谷、陡崖、山頂、山脊 D.山頂、山谷、山脊、陡崖7.10月17~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查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地理位置,應選擇的地圖是( )A.世界氣候圖 B.世界河流圖C.世界政區圖 D.世界地形圖8.下列等高線地形圖(單位:m)中序號與山體部位名稱相符的是( )A.①—山峰 B.②—陡崖 C.③—山脊 D.④—山脊9.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綠色表示(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10.能直觀地顯示垂直方向的地表高低起伏狀況的地圖是( )A.分層設色地形圖 B.等高線地形圖C.航空影像照片 D.地形剖面圖11.手機導航軟件(例如百度地圖APP、高德地圖APP等)具有搜地點、查公交、找線路等功能,可以幫助我們快速、便捷到達目的地。與傳統紙質地圖相比,手機導航軟件中使用的地圖( )A.不便于攜帶 B.內容更新較快C.地理信息較少 D.比例尺大小不能改變12.2023年8月8日,在中國大陸上映的反詐騙電影《孤注一擲》再次引發人們對跨境電信詐騙的關注,而作為電信詐騙分子“溫床”的緬甸也成為眾多游客的黑名單。小明想知道緬甸在世界的位置,他應該查找( )A.世界降水圖 B.世界政區圖C.世界地形圖 D.世界交通圖二.解答題(共3小題)13.2023年4月正值春暖花開的時節,某地理興趣小組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圖示地區(如圖),體驗了一堂真實生動的地理課。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活動一:“登高望遠”圖示區域主要地形類型是 ,觀景臺海拔為 米之間,地理興趣小組觀察到山下桃花已經部分開放,登上觀景臺后看到桃花正要含苞待放。請你解釋這種現象形成的原因 。(2)活動二:“激流勇進”。同學們分成兩組沿AB、CD河段漂流,其中漂流速度較慢的是 河段,理由是 ;沿AB河段漂流的方向大致是 。(3)活動三:“星空露營”。從安全角度考慮,甲、乙、丙三地中最適宜同學們露營的是 ;圖2“小心落石”的標志最有可能出現在甲、乙、丙中的 處。(4)活動四:“探秘古村”。同學們在探訪中發現,古村分布的共同特點是 。14.讀“我國北方某鄉村的等高線地形示意圖”,如圖1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和泥石流示意圖2。回答下列問題。(1)圖1中地區,要修一條旅游觀光鐵路線,經過甲、乙兩村,A、B路線中經濟、工程量小的是 路線。(2)圖1中C處的山體部位是 。(3)圖1中丁村想要從小河引水,圖中③、④線路能實現自流引水的是 ,小河的大致流向是 。(4)泥石流一般發生在山谷地帶,圖2中泥石流發生時,有①②兩種逃生方向,正確的是 。15.地理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某中學利用周末開展了一次登山旅行活動。結合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1:同學們選定A地為出發地,設計三組登山路線:①組登魯山,鍛煉體能;②組徒手攀巖,試試膽量;③組參觀古廟,感受歷史。三組同學分別按:①②③路線進行活動。材料2:魯山周邊地區等高線地形圖。(1)三組活動中,體力較弱的同學應參加 組,理由是 。(2)①組同學從出發地沿①線爬山,沿途主要經過了 (山體部位),魯山山頂與出發地的相對高度是 米。在出發地有同學用手機軟件測得當時氣溫是12℃,由此可算出此時山頂的氣溫是 。(3)②組開展徒手攀巖,沿②線到達 (山體部位),③組同學參觀古廟,古廟位于出發地的 方向,從出發地到古廟的圖上距離為2.5厘米,兩地的實地距離為 千米。(4)王村所處海拔在 米;張村所處海拔在 米,所處的地形類型是 。新課預習 地圖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2小題)1.如圖是北斗系統開發的車載導航示意圖,圖中箭頭所示為汽車行進方向。關于這幅地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的汽車正向東南方向行駛B.若想擴大呈現范圍,了解前方路況,則圖幅將變小C.此圖屬于電子地圖,與紙質地圖相比,優點是信息量大,內容更新快D.電子地圖保存時間短,易損壞和變形【考點】電子地圖和影像地圖;在地圖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應用.【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地圖的要素.【答案】C【分析】打開各種地圖,盡管它們所表示的內容不同,卻都具備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構成了地圖的三要素。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就是圖例,用來說明山脈、河流、國家等名稱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數字就是注記。【解答】解:圖中用指向標判斷方向,指向標指示北方,這輛汽車正在向東北方向行駛;在圖幅相同的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實際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實際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若想擴大呈現范圍,了解前方路況,則比例尺變小,圖幅不變,其內容簡略;此圖屬于電子地圖,電子地圖信息量大,保存時間長,數據可以隨時更新,可以隨意改變比例尺大小。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地圖的判讀,根據所學讀圖分析解答。2.在一幅分層設色地形圖中,周圍是一片較深的黃顏色,中間有一片綠顏色,據此判斷該區域的地形是(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丘陵【考點】應用等高線分層設色地形圖.【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地圖的要素.【答案】C【分析】在等高線和等深線地圖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著上深淺不同的褐色、黃色、綠色、藍色、白色等顏色,以鮮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態,這種地圖叫分層設色地形圖.【解答】解:在等高線分層設色地形圖上,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平原,黃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在一幅分層設色地形圖中,周圍是一片較深的黃顏色,中間有一片綠顏色,說明該區域四周是低山丘陵,海拔高,中間是平原,海拔低,則該區域是盆地地形。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盆地地形的特點.3.生活中經常用到地圖。當車輛行進到某路口時,看到了一張道路指示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中山路是南北走向 B.向右轉是奉天大街C.北行是大西路 D.東行是青年大街【考點】在地圖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應用.【專題】示意圖;地圖的要素.【答案】A【分析】地圖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用指向標指示方向,指向標箭頭的指向一般為北方;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用經緯網定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沒有指向標與經緯網的地圖,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定確定方向。【解答】解:根據指向標判定方向,可判定,中山路是南北走向,向右轉是青年大街,南行是大西路,東行是奉天街。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地圖上方向的判別,讀圖分析解答即可。4.在一幅比例尺為1:500 000的地圖上,量得某條河流的長度為50厘米,則這條河流的實際長度為( )A.150米 B.200千米 C.250千米 D.250米【考點】地圖上的比例尺應用.【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地圖的要素.【答案】C【分析】比例尺是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可利用比例尺計算實地距離。【解答】解:由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可得實地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在一幅比例尺為1:500000的地圖上,若量得某條河流的長度為50厘米,則這條河流的實際長度為50×500000厘米=250千米。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比例尺的計算,解題的關鍵是把握比例尺的計算公式。5.用A4紙張繪制一幅你校平面圖,用下列哪一個比例尺較為合適( )A.1:1000B.1:200000C.1:2000000D.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50千米【考點】地圖上的比例尺應用.【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地圖的要素.【答案】A【分析】比例尺是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有數字式、文字式和線段式。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比例尺大小的比較,先把比例尺的文字式和線段式寫成統一的數字式,再進行比較,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反之比例尺越大。【解答】解: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學校平面圖范圍較小,應選擇大比例尺的。比較選項中的四個比例尺,1:1000最大,即該比例尺最適合繪制學校平面圖。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比例尺的應用,在比較比例尺時,把文字式、線段式寫成數字式進行比較。6.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圖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稱依次是( )A.山脊、山頂、陡崖、山谷B.山頂、山脊、山谷、陡崖C.山谷、陡崖、山頂、山脊D.山頂、山谷、山脊、陡崖【考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專題】示意圖;地形與等高線地形圖.【答案】B【分析】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幾條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緩。【解答】解:讀圖可得,①周圍的海拔是中間數值大,四周數值小,故是山頂;②是一連串等高線向坡下方彎曲,故是山脊;③是一連串等高線向坡上方彎曲,故是山谷;④是幾條等高線重合的地方,故是陡崖。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掌握各種地形的判讀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7.2023年10月17~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查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地理位置,應選擇的地圖是( )A.世界氣候圖 B.世界河流圖C.世界政區圖 D.世界地形圖【考點】根據需要選擇適用的地圖.【專題】生活實際類開放題;地圖的要素.【答案】C【分析】地圖是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們從地圖上可以直接獲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們要掌握使用地圖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經常讀圖、用圖和收集地圖的好習慣。【解答】解: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地圖,查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地理位置,應選擇的地圖是世界政區圖,C正確,AB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地圖的應用,要理解記憶。8.下列等高線地形圖(單位:m)中序號與山體部位名稱相符的是( )A.①—山峰 B.②—陡崖 C.③—山脊 D.④—山脊【考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專題】地形圖;地形與等高線地形圖.【答案】A【分析】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解答】解:讀圖可知,①處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是山峰,A正確;②處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B錯誤;③處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C錯誤;④處等高線重合是陡崖,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山體部位的判讀,讀圖結合知識點分析解答即可。9.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綠色表示(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考點】應用等高線分層設色地形圖.【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地形與等高線地形圖.【答案】C【分析】在繪有等高線和等深線的地圖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著上深淺不同的褐色、黃色、綠色、藍色等顏色,以鮮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態,這種地圖叫分層設色地形圖。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黃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解答】解: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黃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分層設色地形圖的判讀,記憶解答即可。10.能直觀地顯示垂直方向的地表高低起伏狀況的地圖是( )A.分層設色地形圖 B.等高線地形圖C.航空影像照片 D.地形剖面圖【考點】應用等高線分層設色地形圖.【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地形與等高線地形圖.【答案】D【分析】地形圖分為地形剖面圖、等高線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等,其中最能直觀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狀況的是地形剖面圖。【解答】解:地形剖面圖是以等高線地形圖為基礎轉繪成的。它是沿等高線地形圖某條直線下切而顯露出來的地形垂直剖面。地形剖面圖可以更直觀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緩。故選:D。【點評】地形圖是地理學習中一種重要的地圖,要結合圖例學會讀圖析圖,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1.手機導航軟件(例如百度地圖APP、高德地圖APP等)具有搜地點、查公交、找線路等功能,可以幫助我們快速、便捷到達目的地。與傳統紙質地圖相比,手機導航軟件中使用的地圖( )A.不便于攜帶 B.內容更新較快C.地理信息較少 D.比例尺大小不能改變【考點】比例尺大小與地圖內容詳略的關系;電子地圖和影像地圖.【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地圖的要素.【答案】B【分析】地圖是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們從地圖上可以直接獲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們要掌握使用地圖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經常讀圖、用圖和收集地圖的好習慣。【解答】解:與傳統紙質地圖相比,手機導航中使用的地圖便于攜帶;內容更新更快,能查到更多的信息;可以任意改變比例尺的大小。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手機導航軟件中使用的地圖的優勢,理解解答。12.2023年8月8日,在中國大陸上映的反詐騙電影《孤注一擲》再次引發人們對跨境電信詐騙的關注,而作為電信詐騙分子“溫床”的緬甸也成為眾多游客的黑名單。小明想知道緬甸在世界的位置,他應該查找( )A.世界降水圖 B.世界政區圖C.世界地形圖 D.世界交通圖【考點】電子地圖和影像地圖.【專題】生活實際類開放題;地圖的要素.【答案】B【分析】地圖的種類很多,在龐大的地圖家族中,有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自然地圖包括地形圖、氣候圖、水文圖、植被圖等,社會經濟地圖包括工業圖、農業圖、商業圖、交通圖、人口分布圖等,在不同情況下選擇要會選擇合適的地圖。【解答】解: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地圖,小明想知道緬甸在世界的位置,他應該查找世界政區圖。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地圖的應用,要根據不同地圖的用途選擇。二.解答題(共3小題)13.2023年4月正值春暖花開的時節,某地理興趣小組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圖示地區(如圖),體驗了一堂真實生動的地理課。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活動一:“登高望遠”圖示區域主要地形類型是 丘陵 ,觀景臺海拔為 400﹣450 米之間,地理興趣小組觀察到山下桃花已經部分開放,登上觀景臺后看到桃花正要含苞待放。請你解釋這種現象形成的原因 山上地勢高,氣溫低,所以桃花開得晚 。(2)活動二:“激流勇進”。同學們分成兩組沿AB、CD河段漂流,其中漂流速度較慢的是 CD 河段,理由是 CD段等高線較稀疏,坡度較小 ;沿AB河段漂流的方向大致是 自東北向西南 。(3)活動三:“星空露營”。從安全角度考慮,甲、乙、丙三地中最適宜同學們露營的是 丙 ;圖2“小心落石”的標志最有可能出現在甲、乙、丙中的 乙 處。(4)活動四:“探秘古村”。同學們在探訪中發現,古村分布的共同特點是 沿河分布 。【考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在地圖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應用.【專題】示意圖;地形與等高線地形圖.【答案】(1)丘陵;400﹣450;山上地勢高,氣溫低,所以桃花開得晚;(2)CD;CD段等高線較稀疏,坡度較小;自東北向西南;(3)丙;乙;(4)沿河分布。【分析】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地形部位有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可根據等高線排列規律來判斷各種地形部位;可依據等高線疏密和坡度陡緩的關系,判斷坡度的陡緩,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沒有指向標與經緯網的地圖,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定確定方向;等高距是指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海拔是地面某一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可依據等高距估算海拔高度。【解答】解:(1)圖示區域海拔較低,在500米以下,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緩,主要地形類型是丘陵。圖示等高距為50米,可判定,觀景臺海拔位于400﹣450米之間。地理興趣小組觀察到山下桃花已經部分開放,登上觀景臺后看到桃花正要含苞待放,原因在于山上地勢高,氣溫低。(2)同學們分成兩組沿AB、CD河段漂流,其中漂流速度較慢的是CD河段,理由是CD段等高線較稀疏,坡度較小。圖示沒有指向標與經緯網,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定確定方向,可判定,沿AB河段漂流的方向大致是自東北向西南。(3)從安全角度考慮,甲、乙、丙三地中,丙地地形平坦開闊,最適宜同學們露營;圖2“小心落石”的標志最有可能出現在甲、乙、丙中的乙處,原因在于乙處為陡崖。(4)由圖示信息可知,古村分布的共同特點是沿河分布。故答案為:(1)丘陵;400﹣450;山上地勢高,氣溫低,所以桃花開得晚;(2)CD;CD段等高線較稀疏,坡度較小;自東北向西南;(3)丙;乙;(4)沿河分布。【點評】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在把握地形部位和地形類型的判讀方法、等高距的含義、海拔的估算、方向的判定、等高線疏密和坡度陡緩的關系等知識的基礎上,讀圖理解解答即可。14.讀“我國北方某鄉村的等高線地形示意圖”,如圖1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和泥石流示意圖2。回答下列問題。(1)圖1中地區,要修一條旅游觀光鐵路線,經過甲、乙兩村,A、B路線中經濟、工程量小的是 B 路線。(2)圖1中C處的山體部位是 陡崖 。(3)圖1中丁村想要從小河引水,圖中③、④線路能實現自流引水的是 ④ ,小河的大致流向是 自北向南 。(4)泥石流一般發生在山谷地帶,圖2中泥石流發生時,有①②兩種逃生方向,正確的是 ① 。【考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專題】示意圖;地形與等高線地形圖.【答案】(1)B;(2)陡崖;(3)④;自北向南;(4)①。【分析】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地形部位有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可根據等高線排列規律來判斷各種地形部位;可依據等高線疏密和坡度陡緩的關系,判斷坡度的陡緩,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海拔是地面某一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據圖中信息解答。【解答】解:(1)圖1中要修一條旅游觀光鐵路線,經過甲、乙兩村,A、B路線中經濟、工程量小的是B路線,B路線基本沿等高線修建、坡度緩、成本低,A要穿過山脊,成本高。(2)圖1中C處多條等高線重合為陡崖。(3)圖中③、④線路能實現自流引水的是④,取水處高于目的地;圖中可根據指向標看出,等高線向北高海拔凸出,為山谷,小河的大致流向是自北向南,因為河流所在的山谷地勢是北高南低,水往低處流。(4)泥石流一般發生在山谷地帶,泥石流發生時,應向與泥石流垂直的方向逃生。由圖可知,逃生方法①與泥石流運動方向垂直,逃生方法②與泥石流運動方向一致,因此①、②兩種逃生方向正確的是①。故答案為:(1)B;(2)陡崖;(3)④;自北向南;(4)①。【點評】本題以等高線地形圖為材料,涉及等高線特點、地形部位名稱、河流流向、防災措施等知識,考查學生的區域認知、讀圖分析能力,綜合思維等地理核心素養。15.地理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某中學利用周末開展了一次登山旅行活動。結合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1:同學們選定A地為出發地,設計三組登山路線:①組登魯山,鍛煉體能;②組徒手攀巖,試試膽量;③組參觀古廟,感受歷史。三組同學分別按:①②③路線進行活動。材料2:魯山周邊地區等高線地形圖。(1)三組活動中,體力較弱的同學應參加 ③ 組,理由是 路線③等高線最稀疏,坡度最緩,比較省力 。(2)①組同學從出發地沿①線爬山,沿途主要經過了 山脊 (山體部位),魯山山頂與出發地的相對高度是 750 米。在出發地有同學用手機軟件測得當時氣溫是12℃,由此可算出此時山頂的氣溫是 7.5℃ 。(3)②組開展徒手攀巖,沿②線到達 陡崖 (山體部位),③組同學參觀古廟,古廟位于出發地的 西南 方向,從出發地到古廟的圖上距離為2.5厘米,兩地的實地距離為 5 千米。(4)王村所處海拔在 300~400 米;張村所處海拔在 0~100 米,所處的地形類型是 平原 。【考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地圖上的比例尺應用;在地圖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應用.【專題】地形圖;地形與等高線地形圖.【答案】(1)③;路線③等高線最稀疏,坡度最緩,比較省力;(2)山脊;750;7.5℃;(3)陡崖;西南;5;(4)300~400;0~100;平原。【分析】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稀疏,坡度平緩;等高線密集,坡度較陡。【解答】解:讀圖可知,(1)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圖中路線③經過的等高線稀疏,坡度最緩,比較省力。(2)路線①經過地區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為山脊,魯山山頂的高度海拔為850米,出發地的海拔高度為100米,測得出發地當時的氣溫是12℃,由此可算出此時山頂的氣溫是12℃﹣(850﹣100)÷100×0.6℃=7.5℃。(3)路線②到達地區等高線重疊,為陡崖;圖中有指向標,根據指向標判斷方向,古廟位于出發地的西南方向;路線②到達地區等高線重疊,為陡崖,根據圖中指向標所示,古建筑位于出發地的西南方向,圖中比例尺為1:200000,從出發地到古廟的圖上距離為2.5厘米,兩地的實地距離為2.5厘米×200000=5千米。(4)王村所處海拔高度在300~400米之間;張村所處海拔高度在0~100米之間,所處的地形類型是平原。故答案為:(1)③;路線③等高線最稀疏,坡度最緩,比較省力;(2)山脊;750;7.5℃;(3)陡崖;西南;5;(4)300~400;0~100;平原。【點評】本題以某中學利用周末開展了一次登山旅行活動為材料,設置4道小題,涉及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海拔和相對高度、比例尺、聚落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