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新課預習 第三單元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一.選擇題(共12小題)1.與地球自轉有關的自然現象是( ?。?br/>A.極晝、極夜 B.四季更替C.晝夜更替 D.晝夜長短變化2.地球的自轉產生了( ?。?br/>A.四季的變化 B.晝夜長短C.晝夜更替 D.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3.利用地球儀演示地球自轉時,你觀察到地球自轉方向正確的是( ?。?br/>A. B.C. D.4.“太陽大,地球小,地球圍著太陽跑;星兒移,月兒轉,地球自個兒也在轉?!备柚{中“地球自個兒也在轉”的方向及其產生的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br/>A.自西向東 晝夜更替B.自西向東 晝夜長短的變化C.自東向西 時間差異D.自東向西 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5.小葉在北京飯店看見大堂四個城市的時鐘(如圖)在同一時刻時間不同的原因是( ?。?br/>A.地球自轉,各地緯度位置不同B.地球自轉,各地經度位置不同C.地球公轉,各地緯度位置不同D.地球公轉,各地經度位置不同6.我們生活中許多現象蘊含著地理知識,下列現象與地球自轉有關的是( )A.我們家鄉武威市四季分明,冬冷夏熱B.我們鄉村有些學校采用冬季和夏季兩種作息時間,夏季放學時間比冬季晚C.世界杯開幕儀式于多哈當地時間2022年11月20日18點在海灣球場舉行D.正午時,操場旗桿的影子長短在一年中不斷變化7.北京與華盛頓有13個小時的時差。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A.地球是球體 B.緯度位置不同C.地球的公轉 D.地球的自轉8.當地時間11月14日14時35分,習近平主席乘坐的專機降落在舊金山國際機場,開始訪問美國,而此時的北京時間為11月15日早上6時35分,造成此差異的原因為( ?。?br/>A.國家習俗 B.地球的自轉C.地球的公轉 D.飛行時間9.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第十五次大會第二階段于蒙特利爾時間2022年12月7日上午10點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召開,北京市民卻是在2022年12月7日夜間23點收看現場直播。造成兩地時間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br/>A.地球自轉 B.作息不同 C.地球公轉 D.緯度差異10.能正確表示地球自轉方向的示意圖是( )A. B.C. D.11.地球上的一天是指( )A.太陽圍繞地球轉一圈的時間B.月球圍繞地球轉一圈的時間C.地球圍繞地軸轉一圈的時間D.地球圍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12.用制作好的地球儀演示地球自轉運動,正確的操作是( )A.面對赤道從左往右撥動地球儀繞地軸轉動B.面對赤道從右往左撥動地球儀繞地軸轉動C.面對北極順時針轉動D.面對南極逆時針轉動二.解答題(共3小題)13.江蘇省南通市某校地理社團準備進行演示地球自轉,探究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借助日影辨別方向等實驗。圖1為“演示地球自轉示意圖”,圖2為“日影辨別實驗示意”。據此,完成下列問題。(1)試驗時,小?。ㄗ蠖? ?。ㄗ晕飨驏|/自東向西)緩緩撥動地球儀,他發現觀察的位置不同,地球儀旋轉方向有所不同,如果從南極上空看,呈 時針。(2)觀察地球儀上的A、B兩地,同學們發現:隨著地球自轉,A地漸漸由白天進入黑夜,B地由黑夜進入 ,這演示了地球自轉產生了 現象。(3)A點位于B點的 方,隨著地球的自轉,可推測出A點比B點的時間 ?。ㄔ?晚),說明兩地存在 。(4)日月的移動可分辨東南西北。風和日麗的一天,小毅在學校借助手表和利用“棒影”的辦法進行辨別方向實驗。判斷圖中表示朝南方向的代號是 。A.①B.②C.③D.④1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為更好落實課程標準中“用簡單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的要求,成都市某中學將課堂搬進一個暗室里,分組用手電筒模擬太陽照射地球儀,同時用手撥動地球儀,來觀察地球儀上形成的晝半球和夜半球。如圖為地球上的晝與夜示意圖。【探究一:地球自轉的方向】(1)探究過程中,小明同學緩緩地按地球自轉方向 撥動地球儀;此時,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儀是按 ?。ㄌ睢绊槙r針”或“逆時針”)方向轉動。【探究二:地球自轉的周期】(2)小明同學將地球儀繞地軸自轉一圈,小山觀察到地球儀剛好經過一個白晝、一個黑夜,即地球自轉的周期為 。【探究三: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3)圖中④地正位于 線上。(填“晨”或“昏”)(4)北京和東京最先進入黑夜的是 。(5)假設地球自轉的方向和現在地球自轉的方向相反,太陽將 升 落。(6)由于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從圖中看到任何時候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半,被照亮的半球是晝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是夜半球。地球不停地自轉,也就產生了 現象。15.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為了演示地球自轉運動產生的地理現象,某中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根據實驗步驟,完成題目要求。實驗名稱:模擬地球自轉實驗用品:地球儀、手電筒、筆記本、簽字筆……演示過程:如圖所示,一名同學手持電筒代表太陽(位置固定不變),另一名同學沿地球自轉方向撥動地球儀,其余同學在側面觀察地球儀轉動時產生的地理現象并做好記錄。觀察現象:(1)圖示地球儀中a、b兩點位于晝半球的是 點。(2)同學沿地球自轉方向撥動地球儀時,從地球儀(北極點)上方觀察,旋轉方向為 時針。(3)隨著地球自轉,b點逐漸從 ?。ㄌ畎讜?黑夜)進入 (填白晝/黑夜)。(4)b點跨越AB線時,正值 時刻,故AB線為 (晨線/昏線)。實驗結論:(5)由于地球不斷地自轉,使得地球上出現了 現象。新課預習 地球的自轉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2小題)1.與地球自轉有關的自然現象是( ?。?br/>A.極晝、極夜 B.四季更替C.晝夜更替 D.晝夜長短變化【考點】晝夜交替現象的產生原因和地理意義.【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地球的自轉與公轉.【答案】C【分析】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旋轉叫地球自轉,自轉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有晝夜更替、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地球繞著太陽不停地旋轉叫地球公轉,公轉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有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的變化、太陽高度的變化、地球上五帶的劃分等。【解答】解:地球繞著地軸自西向東不停地自轉,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有晝夜更替、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了地球運動產生的現象,熟記即可。2.地球的自轉產生了( )A.四季的變化 B.晝夜長短C.晝夜更替 D.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考點】晝夜交替現象的產生原因和地理意義.【答案】C【分析】地球繞地軸不停轉動,叫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是晝夜交替、日月星辰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解答】解:地球繞地軸不停轉動,叫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是晝夜交替、日月星辰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四季的變化、晝夜長短變化、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是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根據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了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屬基礎題.3.利用地球儀演示地球自轉時,你觀察到地球自轉方向正確的是( ?。?br/>A. B.C. D.【考點】地球自轉及其方向和周期.【專題】示意圖;地球的自轉與公轉.【答案】C【分析】地球繞地球不停地旋轉叫地球的自轉,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解答】解: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的,在北極上空觀察為逆時針,在南極上空觀察為順時針。故選項C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方向的判定,讀圖理解解答。4.“太陽大,地球小,地球圍著太陽跑;星兒移,月兒轉,地球自個兒也在轉?!备柚{中“地球自個兒也在轉”的方向及其產生的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自西向東 晝夜更替B.自西向東 晝夜長短的變化C.自東向西 時間差異D.自東向西 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考點】晝夜交替現象的產生原因和地理意義;地球自轉及其方向和周期.【專題】地理探究類開放題;地球的自轉與公轉.【答案】A【分析】地球繞著太陽不停地旋轉叫地球的公轉,公轉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有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的變化、太陽直射點的變化、地球上五帶的劃分等。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旋轉叫地球的自轉,自轉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是晝夜交替、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解答】解:“地球自個兒也在轉”是指地球不停的進行自轉運動,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的,地球自轉產生了晝夜更替、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地球自轉運動產生的地理現象,結合所學知識點記憶解答此題。5.小葉在北京飯店看見大堂四個城市的時鐘(如圖)在同一時刻時間不同的原因是( ?。?br/>A.地球自轉,各地緯度位置不同B.地球自轉,各地經度位置不同C.地球公轉,各地緯度位置不同D.地球公轉,各地經度位置不同【考點】晝夜交替現象的產生原因和地理意義.【答案】B【分析】地球自轉運動產生了晝夜交替和時差等現象,對這些現象要進行深入地分析,了解其過程,明確其產生的機理。【解答】解:地球是個不透明的球體,任意時刻太陽都只能照亮它的一半。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轉,被照亮的部分(晝半球)不斷地向陰暗的部分(夜半球)轉化,這就是晝夜交替。由于地球的自轉運動,相同緯度的地區東邊的地點早一刻看到日出,這樣不同經度的地方時間的早晚出現了差別,即時差。故選:B。【點評】地球的運動規律及產生的意義是中學教材的難點,學習過程中要多使用教具(地球儀、地球運行儀、三球儀等),親自動手演示運動過程,化抽象為具體,降低難度,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6.我們生活中許多現象蘊含著地理知識,下列現象與地球自轉有關的是( ?。?br/>A.我們家鄉武威市四季分明,冬冷夏熱B.我們鄉村有些學校采用冬季和夏季兩種作息時間,夏季放學時間比冬季晚C.世界杯開幕儀式于多哈當地時間2022年11月20日18點在海灣球場舉行D.正午時,操場旗桿的影子長短在一年中不斷變化【考點】晝夜交替現象的產生原因和地理意義.【專題】地理探究類開放題;地球的自轉與公轉.【答案】C【分析】地球繞地軸不停地轉動,叫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的周期是一天。從北極上空看,是逆時針旋轉,從南極上空看,是順時針旋轉。受地球自轉的影響,東邊的時間早于西邊的時間。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是晝夜交替,日月星辰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解答】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四季的更替和地球的公轉有關;冬季和夏季兩種作息時間和晝夜長短的變化有關,受公轉的影響;卡塔爾世界杯開幕儀式于多哈當地時間2022年11月20日18點在海灣球場舉行表現了時差,時差的產生和地球自轉有關;正午時,操場旗桿的影子長短在一年中不斷變化,受正午太陽高度變化的影響,和地球的公轉有關。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地球運動產生的地理現象,要分析理解解答。7.北京與華盛頓有13個小時的時差。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A.地球是球體 B.緯度位置不同C.地球的公轉 D.地球的自轉【考點】地方時差的形成原理.【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地球的自轉與公轉.【答案】D【分析】由于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所以我們總是從東方迎來黎明的曙光,自西方送走黃昏的落日。一般來說,地球上同緯度地區位置偏東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這樣地球上的時間就有了早晚,不同經度的地方也就出現了時間的差異。【解答】解:題干中描述的時間差異是由于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和經度差異形成的。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地方時差的形成原理,結合所學知識點理解解答即可。8.當地時間11月14日14時35分,習近平主席乘坐的專機降落在舊金山國際機場,開始訪問美國,而此時的北京時間為11月15日早上6時35分,造成此差異的原因為( )A.國家習俗 B.地球的自轉C.地球的公轉 D.飛行時間【考點】地方時差的形成原理.【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地球的自轉與公轉.【答案】B【分析】由于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所以我們總是從東方迎來黎明的曙光,自西方送走黃昏的落日。一般來說,地球上同緯度地區位置偏東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這樣地球上的時間就有了早晚,不同經度的地方也就出現了時間的差異。【解答】解:題干中描述的時間差異是由于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和經度差異形成的。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地方時差的形成原理,結合所學知識點理解解答即可。9.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第十五次大會第二階段于蒙特利爾時間2022年12月7日上午10點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召開,北京市民卻是在2022年12月7日夜間23點收看現場直播。造成兩地時間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自轉 B.作息不同 C.地球公轉 D.緯度差異【考點】地方時差的形成原理.【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地球的自轉與公轉.【答案】A【分析】由于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所以我們總是從東方迎來黎明的曙光,自西方送走黃昏的落日。一般來說,地球上同緯度地區位置偏東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這樣地球上的時間就有了早晚,不同經度的地方也就出現了時間的差異。【解答】解:題干中描述的時間差異是由于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和經度差異形成的。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地方時差的形成原理,結合所學知識點理解解答即可。10.能正確表示地球自轉方向的示意圖是( ?。?br/>A. B.C. D.【考點】地球自轉及其方向和周期.【專題】示意圖;地球的自轉與公轉.【答案】C【分析】地球繞地軸不停轉動,叫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是晝夜交替、日月星辰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解答】解:地球的自轉方向從北極點上空看呈逆時針旋轉,從南極點上空看呈順時針旋轉,故C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地球的運動方向,結合所學知識點解答即可。11.地球上的一天是指( ?。?br/>A.太陽圍繞地球轉一圈的時間B.月球圍繞地球轉一圈的時間C.地球圍繞地軸轉一圈的時間D.地球圍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考點】地球自轉及其方向和周期.【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地球的自轉與公轉.【答案】C【分析】地球繞地軸不停地旋轉,叫地球的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周期是一天(也就是24小時);產生的地理現象是晝夜交替。【解答】解:地球繞地軸不停地旋轉,叫地球的自轉。地球自轉的周期是一天,即地球上的一天。故選:C。【點評】解答本題要掌握地球的自轉的時間,注意區分自轉和公轉的時間。12.用制作好的地球儀演示地球自轉運動,正確的操作是( ?。?br/>A.面對赤道從左往右撥動地球儀繞地軸轉動B.面對赤道從右往左撥動地球儀繞地軸轉動C.面對北極順時針轉動D.面對南極逆時針轉動【考點】地球自轉及其方向和周期.【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地球的自轉與公轉.【答案】A【分析】地球繞著地軸不停的旋轉,叫地球的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從北極點上空看呈逆時針旋轉,從南極點上空看呈順時針旋轉。自轉周期是一天,自轉產生的現象有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晝夜交替和時間差異。【解答】解:地球圍繞地軸自西向東不停地進行自轉,所以面對赤道應從左往右撥動地球儀,A正確、B錯誤;面對北極逆時針轉動地球儀,C錯誤;面對南極順時針轉動地球儀,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地球的自轉方向,牢記即可。二.解答題(共3小題)13.江蘇省南通市某校地理社團準備進行演示地球自轉,探究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借助日影辨別方向等實驗。圖1為“演示地球自轉示意圖”,圖2為“日影辨別實驗示意”。據此,完成下列問題。(1)試驗時,小?。ㄗ蠖? 自西向東 (自西向東/自東向西)緩緩撥動地球儀,他發現觀察的位置不同,地球儀旋轉方向有所不同,如果從南極上空看,呈 順 時針。(2)觀察地球儀上的A、B兩地,同學們發現:隨著地球自轉,A地漸漸由白天進入黑夜,B地由黑夜進入 白天 ,這演示了地球自轉產生了 晝夜交替 現象。(3)A點位于B點的 正東 方,隨著地球的自轉,可推測出A點比B點的時間 早?。ㄔ?晚),說明兩地存在 時間差異 。(4)日月的移動可分辨東南西北。風和日麗的一天,小毅在學校借助手表和利用“棒影”的辦法進行辨別方向實驗。判斷圖中表示朝南方向的代號是 D 。A.①B.②C.③D.④【考點】晝夜交替現象的產生原因和地理意義;地球自轉及其方向和周期.【專題】地理探究類開放題;地球的自轉與公轉.【答案】(1)自西向東;順;(2)白天;晝夜交替;(3)正東;早;時間差異;(4)D。【分析】地球繞著地軸不停的旋轉,叫地球的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自轉一周的時間為24小時(或一天),自轉產生的現象為晝夜交替和時間差異;地球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轉動,從北極點上空看呈逆時針旋轉,從南極點上空看呈順時針旋轉。【解答】解:(1)據所學知識和讀圖可知,地球自轉方向為自西向東,如果要演示地球自轉,小明應該自西向東緩緩撥動地球儀,這樣才能與地球自裝方向一致。觀察的位置不同,地球儀旋轉方向有所不同,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方向;從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方向。(2)據所學知識和讀圖可知,由于地球是一個不透明不發光的球體,所以太陽同一時間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是晝半球,另一半是夜半球,產生晝夜現象;讀圖可知A地在晝半球,B地在夜半球,隨著地球自西向東轉動,A地漸漸由白天進入黑夜,B地由黑夜進入白天,這演示了地球自轉產生了晝夜交替現象,地球自轉還會產生時差、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3)據所學知識和讀圖可知,A、B在同一緯線上,緯線指示東西方向,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可知,A點位于B點的正東。由于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所以位于同一條緯線上的兩地,東邊比西邊時間早,A點位于B點的正東,可推測A點比B點的時間早,說明兩地存在時間差異,這也是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之一。(4)據所學知識可知,江蘇省南通市位于北回歸線以北,上午11:00太陽在東南方天空,棒影在西北方,下午1:00太陽在西南天空,棒影在東北方,讀圖看演示過程可知,①表示朝西方向,②表示朝東方向,③表示朝北方向,④表示朝南方向。所以ABC錯,D對。故選D。故答案為:(1)自西向東;順;(2)白天;晝夜交替;(3)正東;早;時間差異;(4)D。【點評】本題以“演示地球自轉”的實驗為背景材料,涉及晝夜現象的產生及更替、地球自轉方向、時差產生、方向辨別等知識點,考查學生理解及分析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綜合思維和地理實踐力的學科核心素養。1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為更好落實課程標準中“用簡單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的要求,成都市某中學將課堂搬進一個暗室里,分組用手電筒模擬太陽照射地球儀,同時用手撥動地球儀,來觀察地球儀上形成的晝半球和夜半球。如圖為地球上的晝與夜示意圖。【探究一:地球自轉的方向】(1)探究過程中,小明同學緩緩地按地球自轉方向 自西向東 撥動地球儀;此時,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儀是按 逆時針?。ㄌ睢绊槙r針”或“逆時針”)方向轉動。【探究二:地球自轉的周期】(2)小明同學將地球儀繞地軸自轉一圈,小山觀察到地球儀剛好經過一個白晝、一個黑夜,即地球自轉的周期為 一天 。【探究三: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3)圖中④地正位于 晨 線上。(填“晨”或“昏”)(4)北京和東京最先進入黑夜的是 東京 。(5)假設地球自轉的方向和現在地球自轉的方向相反,太陽將 西 升 東 落。(6)由于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從圖中看到任何時候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半,被照亮的半球是晝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是夜半球。地球不停地自轉,也就產生了 晝夜交替 現象。【考點】晝夜交替現象的產生原因和地理意義;地球自轉及其方向和周期.【專題】示意圖;地球的自轉與公轉.【答案】(1)自西向東;逆時針;(2)一天;(3)晨;(4)東京;(5)西;東;(6)晝夜交替。【分析】地球繞著地軸自西向東轉動叫自轉,從北極點上空看呈逆時針旋轉,從南極點上空看呈順時針旋轉。自轉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有晝夜交替、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由于地球是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太陽光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太陽照到的半球是白晝,未被太陽照到的半球是黑夜,這就產生了晝夜現象。晝夜半球的分界線為晨昏線。【解答】解(1)地球自轉方向為自西向東;在北極上空看時,地球儀是按逆時針轉動。(2)小明同學將地球儀繞地軸自轉一圈,小山觀察到地球儀剛好經過一個白晝、一個黑夜,即地球自轉的周期為一天或約24小時。(3)讀圖可知,由黑夜進入白天的線為晨線,由白天進入黑夜的線為昏線,圖中④地即將進入白天,因此位于晨線上。(4)由于地球自轉方向為自西向東,東邊時刻早于西邊,東邊先進入黑夜,讀圖,東京位于北京東部,因此東京先進入黑夜。(5)地球自西向東轉,日月星辰東升西落,如果自轉方向相反,太陽將從西邊升起,東邊落下。(6)由于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從圖中看到任何時候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半,被照亮的半球是晝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是夜半球。地球不停地自轉,是晝夜半球不停交替,因此產生晝夜交替現象。故答案為:(1)自西向東;逆時針;(2)一天;(3)晨;(4)東京;(5)西;東;(6)晝夜交替。【點評】本大題以地球自轉示意圖為材料,涉及地球自轉的地理現象、方向的判斷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15.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為了演示地球自轉運動產生的地理現象,某中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根據實驗步驟,完成題目要求。實驗名稱:模擬地球自轉實驗用品:地球儀、手電筒、筆記本、簽字筆……演示過程:如圖所示,一名同學手持電筒代表太陽(位置固定不變),另一名同學沿地球自轉方向撥動地球儀,其余同學在側面觀察地球儀轉動時產生的地理現象并做好記錄。觀察現象:(1)圖示地球儀中a、b兩點位于晝半球的是 a 點。(2)同學沿地球自轉方向撥動地球儀時,從地球儀(北極點)上方觀察,旋轉方向為 逆 時針。(3)隨著地球自轉,b點逐漸從 黑夜?。ㄌ畎讜?黑夜)進入 白晝?。ㄌ畎讜?黑夜)。(4)b點跨越AB線時,正值 日出 時刻,故AB線為 晨線?。ǔ烤€/昏線)。實驗結論:(5)由于地球不斷地自轉,使得地球上出現了 晝夜更替 現象。【考點】晝夜交替現象的產生原因和地理意義;地球自轉及其方向和周期.【專題】示意圖;地球的自轉與公轉.【答案】(1)a;(2)逆;(3)黑夜;白晝;(4)日出;晨線;(5)晝夜更替。【分析】地球繞著地軸自西向東轉動叫自轉,自轉周期是一天。從北極點上空看呈逆時針旋轉,從南極點上空看呈順時針旋轉。地球是一個不發光又不透明的球體,同一瞬間陽光只能照亮半個球,被陽光照亮的半個地球是白晝,沒有被陽光照亮的半個地球是黑夜。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自轉,地球上則從東向西進行晝夜交替,不同經度的地方產生時間差異。【解答】解:(1)讀圖可知,圖示地球儀中a、b兩點中,被太陽照到的點是a點,處于白天;未被照到的點是b點,處于黑夜。故位于晝半球的是a點。(2)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是逆時針,從南極上空看是順時針。所以同學沿地球自轉方向撥動地球儀時,從地球儀(北極點)上方觀察,旋轉方向為逆時針。(3)讀圖可知,b點未被太陽照到,正處于黑夜,隨著地球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b點逐漸從黑夜進入白晝。(4)讀圖可知,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AB線是由夜進入晝,既AB是晨昏線中的晨線,此線上的地點正處于日出。故b點跨越AB線時,正值日出時刻,故AB線為晨線。實驗結論:(5)由于地球不斷地自轉,使得地球上出現了晝夜更替現象。故答案為:(1)a;(2)逆;(3)黑夜;白晝;(4)日出;晨線;(5)晝夜更替。【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地球自轉的知識,讀圖結合知識點分析解答即可。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