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數智作業(四十八) 生物大分子 合成高分子(建議用時:40分鐘 總分: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每小題3分,共18分)1.(2024·廣東卷,T4)我國飲食注重營養均衡,講究“色香味形”。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烹飪糖醋排骨用蔗糖炒出焦糖色,蔗糖屬于二糖B.新鮮榨得的花生油具有獨特油香,油脂屬于芳香烴C.涼拌黃瓜加醋使其具有可口酸味,食醋中含有極性分子D.端午時節用粽葉將糯米包裹成形,糯米中的淀粉可水解2.(2024·河北卷,T4)高分子材料在生產、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線型聚乙烯塑料為長鏈高分子,受熱易軟化B.聚四氟乙烯由四氟乙烯加聚合成,受熱易分解C.尼龍66由己二酸和己二胺縮聚合成,強度高、韌性好D.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機玻璃)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加聚合成,透明度高3.(2024·山東卷,T11)中國美食享譽世界,蘇東坡詩句“芽姜紫醋炙銀魚”描述了古人烹飪時對食醋的妙用。食醋風味形成的關鍵是發酵,包括淀粉水解、發酵制醇和發酵制酸等三個階段。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淀粉水解階段有葡萄糖產生B.發酵制醇階段有CO2產生C.發酵制酸階段有酯類物質產生D.上述三個階段均應在無氧條件下進行4.(2024·北京卷,T11)CO2的資源化利用有利于實現“碳中和”。利用CO2為原料可以合成新型可降解高分子P,其合成路線如下。已知:反應①中無其他產物生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CO2與X的化學計量比為1∶2B.P完全水解得到的產物的分子式和Y的分子式相同C.P可以利用碳碳雙鍵進一步交聯形成網狀結構D.Y通過碳碳雙鍵的加聚反應生成的高分子難以降解5.(2025·重慶模擬)D-2-脫氧核糖是生物遺傳物質的主要成分,可發生如下轉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D-2-脫氧核糖可發生取代、消去、氧化反應B.D-2-脫氧核糖轉化為β-D-2-脫氧核糖的過程是一個加成反應C.D-2-脫氧核糖與β-D-2-脫氧核糖互為同分異構體D.D-2-脫氧核糖轉化為β-D-2-脫氧核糖后,碳原子的雜化方式不變6.某學習小組設計的蔗糖水解反應如圖所示(夾持裝置省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稀硫酸和熱水浴都能增大蔗糖水解速率B.滴加NaOH溶液的目的是調溶液的pH至堿性C.加熱至沸騰后試管內生成黑色沉淀D.實驗現象證明蔗糖水解有還原性物質生成7.(8分)為檢驗淀粉水解的情況,進行如下實驗:試管甲和丙均用60~80 ℃的水浴加熱5~6 min,試管乙不加熱。待試管甲和丙中的溶液冷卻后再進行后續實驗。實驗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加熱,沒有磚紅色沉淀出現。實驗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幾滴碘水,溶液變為藍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實驗時,溶液不變藍色。實驗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調節溶液至堿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淀粉水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設計甲和乙是為了探究________對淀粉水解的影響;設計甲和丙是為了探究________對淀粉水解的影響。(2分)(3)實驗1失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實驗3中溶液的顏色無明顯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8.(12分)聚苯乙烯塑料性質穩定,會造成嚴重的“白色污染”。為此人們開發出一種聚乳酸塑料來替代聚苯乙烯。聚乳酸合成過程如下:→→→……(1)淀粉和纖維素的分子式均可表示為(C6H10O5)n,下列關于淀粉和纖維素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填字母)。(2分)A.互為同分異構體 B.水解最終產物相同C.纖維素是純凈物 D.均是高分子化合物(2)乳酸分子所含官能團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稱)。(2分)(3)根據結構推斷聚乳酸可能發生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并據此說明用聚乳酸塑料替代聚苯乙烯塑料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4)乳酸與足量N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乳酸之間縮聚形成聚合物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9.(12分)(2024·貴陽摸底)小分子藥物高分子化是改進現有藥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圖是一種通過制備中間體M而對藥物進行高分子化改進的路線。已知:氣態烴A是石油裂解的產物,M(A)=28 g·mol-1。(1)B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____;E的名稱是________。(2分)(2)D→E時,苯環側鏈上碳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由________變為________。(2分)(3)F中含有的官能團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4)寫出G→K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將布洛芬嫁接到高分子基體M上(M→緩釋布洛芬)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__。(1分)(6)化合物F的同系物N比F的相對分子質量大14,N的同分異構體中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共有________種(不考慮立體異構);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6組吸收峰,且峰面積比為3∶2∶2∶1∶1∶1的化合物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任寫一種)。(4分)①含有碳碳雙鍵 ②與新制的Cu(OH)2共熱生成紅色沉淀 ③苯環上有兩個取代基1/1課時數智作業(四十八)1.B [蔗糖屬于二糖,1 mol蔗糖水解可得到1 mol葡萄糖和1 mol 果糖,故A正確;油脂主要是高級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不屬于芳香烴,故B錯誤;食醋中含有CH3COOH、H2O等多種物質,CH3COOH、H2O均為極性分子,故C正確;糯米中的淀粉可水解,淀粉水解的最終產物為葡萄糖,故D正確。]2.B [線型聚乙烯塑料具有熱塑性,受熱易軟化,A正確;聚四氟乙烯由四氟乙烯加聚合成,具有一定的熱穩定性,受熱不易分解,B錯誤;尼龍66即聚己二酰己二胺,由己二酸和己二胺縮聚合成,強度高、韌性好,C正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加聚合成,又名有機玻璃,說明其透明度高,D正確。]3.D [淀粉屬于多糖,淀粉水解的最終產物為葡萄糖,反應為+nH2On,A項正確;發酵制醇階段的主要反應為2CH3CH2OH+2CO2↑,該階段有CO2產生,B項正確;發酵制酸階段的主要反應為2CH3CH2OH+O22CH3CHO+2H2O、2CH3CHO+O22CH3COOH,CH3COOH與CH3CH2OH會發生酯化反應生成CH3COOCH2CH3,CH3COOCH2CH3屬于酯類物質,C項正確;發酵制酸階段CH3CH2OH發生氧化反應生成CH3COOH,應在有氧條件下進行,D項錯誤。]4.B [結合已知信息,通過對比X、Y的結構可知CO2與X的化學計量比為1∶2,A正確;P完全水解得到的產物結構簡式為,分子式為C9H14O3,Y的分子式為C9H12O2,二者分子式不相同,B錯誤;P的支鏈上有碳碳雙鍵,可進一步交聯形成網狀結構,C正確;Y形成的聚酯類高分子主鏈上含有大量酯基,易水解,而Y通過碳碳雙鍵加聚得到的高分子主鏈主要為長碳鏈,與聚酯類高分子相比難以降解,D正確。]5.D [D 2 脫氧核糖含有羥基可以發生取代反應和氧化反應,羥基所連碳原子的相鄰碳原子上有氫原子可以發生消去反應,A正確;D 2 脫氧核糖轉化為β D 2 脫氧核糖的過程中醛基轉化為羥基,該反應為加成反應,B正確;D 2 脫氧核糖與β D 2 脫氧核糖的分子式相同,都是C5H10O4,結構不同,互為同分異構體,C正確;D 2 脫氧核糖中含有醛基和亞甲基,碳原子的雜化方式為sp2和sp3,β D 2 脫氧核糖中都是飽和碳原子,碳原子的雜化方式只有sp3,D 2 脫氧核糖轉化為β D 2 脫氧核糖后,碳原子的雜化方式改變,D錯誤。]6.C [蔗糖水解反應中稀硫酸作催化劑,可以增大反應速率,熱水浴使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增大,A正確;反應后溶液中有硫酸,會影響新制的氫氧化銅與水解產物葡萄糖的反應,因此要用氫氧化鈉中和硫酸至溶液呈堿性,B正確;加熱至沸騰后,氫氧化銅被還原成氧化亞銅,為磚紅色沉淀,C錯誤;通過實驗現象可知氫氧化銅被還原成氧化亞銅,表現氧化性,則蔗糖的水解產物表現還原性,D正確。]7.解析:(2)甲與乙的反應物、催化劑均相同,但甲用水浴加熱,乙未加熱,所以設計甲、乙實驗是為了探究溫度對淀粉水解的影響;甲中有稀硫酸,而丙中無稀硫酸,稀硫酸在反應中作催化劑,其他條件相同,所以設計甲、丙實驗是為了探究催化劑對淀粉水解的影響。(3)實驗1中淀粉水解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稀硫酸,呈酸性,而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驗證水解產物時應在堿性條件下進行,所以應先加入過量堿溶液中和稀硫酸,再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4)加入的碘能與氫氧化鈉發生反應,導致淀粉無法與碘發生顯色反應,所以實驗3中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答案:(1)+nH2O (2)溫度 催化劑 (3)沒有加入堿中和稀硫酸 (4)氫氧化鈉與碘反應8.解析:(1)淀粉和纖維素的分子式均可表示為(C6H10O5)n,其中n不同,不互為同分異構體,A錯誤;二者都是混合物,C錯誤。(2)乳酸分子的結構簡式為CH3CH(OH)COOH,所含官能團為羥基和羧基。(3)聚乳酸中含有酯基,可以發生水解反應(取代反應),聚乳酸降解生成無毒無害物質,對環境無污染。(4)乳酸與足量Na反應,乳酸中的羥基和羧基都能與鈉反應生成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2↑。答案:(1)BD (2)羥基、羧基 (3)水解反應(或取代反應) 聚乳酸可降解,生成無毒無害物質,對環境無污染 (4)+2Na―→+H2↑ (5)+(n-1)H2O9.解析:由已知信息知A為乙烯,乙烯與H2O發生加成反應生成B,則B為CH3CH2OH;B催化氧化生成C,D催化氧化生成E,結合F的結構簡式知,C為CH3CHO,E為;G和乙二醇發生酯化反應生成K, 結合M的結構簡式知,K為;由布洛芬的分子式和M、緩釋布洛芬的結構簡式可推知布洛芬為。(2)苯甲醇側鏈上碳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sp3,苯甲醛側鏈上碳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sp2。(6)化合物F的同系物N比F的相對分子質量大14,因此N的分子式為C10H10O,結合條件①②③知,滿足條件的結構中苯環上可以連接①—CHO、—CH==CHCH3,②—CHO、—CH2CH==CH2,③—CHO、,④—CH2CHO、—CH→CH2,⑤—CH3、—CH→CHCHO,⑥—CH3、,每組取代基在苯環上都有鄰、間、對三種位置關系,因此共有18種。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6組吸收峰,且峰面積比為3∶2∶2∶1∶1∶1的化合物的結構簡式為或。答案:(1)CH3CH2OH 苯甲醛 (2)sp3 sp2 (3)碳碳雙鍵、醛基 (4)+HOCH2CH2OH+H2O (5)取代反應 (6)18 (或)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課時數智作業(48) 參考答案與精析.docx 課時數智作業(48) 生物大分子 合成高分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