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43 第三編 第十單元 第32講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學生版+教師版)-《高考快車道》2026版高三一輪總復習歷史(通史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43 第三編 第十單元 第32講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學生版+教師版)-《高考快車道》2026版高三一輪總復習歷史(通史版)

資源簡介

第32講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
課標要求 通過了解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時代背景以及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探索與革命實踐,了解《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理解馬克思主義產生的世界意義。
考情歸納 知識點 考 題
1.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2024·山東卷·T12  2024·北京卷·T14  2023·山東卷·T13
2.第一國際和巴黎公社 2023·廣東卷·T14
知識點一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
1.歷史背景
(1)經濟根源:資本主義大工業的建立和發展。
(2)階級基礎:早期工人運動
代表 法國里昂工人武裝起義、英國的________和德意志西里西亞織工起義
意義 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
教訓 工人階級迫切需要________的指導
(3)理論基礎:空想社會主義等
代表 法國人圣西門、______和英國人歐文
內容 揭露和批判資本主義制度的種種弊端;主張建立合作、平等、和諧的________
認識 沒有找到實現理想社會的現實力量和正確有效的途徑
(4)實踐基礎: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研究與革命實踐。
2.標志——1848年2月《__________》的發表
內容 ①肯定了________的歷史進步作用 ②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 ③肯定________在階級社會中推動歷史發展的重要作用,宣告了無產階級作為資本主義掘墓人和________建設者的偉大使命 ④闡明了共產黨的性質、目的和策略原則
意義 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闡明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標志著__________的誕生,為國際工人運動指明了正確方向
3.革命活動和理論探索
革命活動 創辦報紙宣傳革命,組織工人參加武裝起義,指導工人階級進行斗爭
理論探索 《資本》 1867年,創立了________學說,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和資本家剝削的秘密
唯物史觀 科學地揭示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辯證關系,鮮明地提出了________對歷史發展的巨大作用
4.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意義
理論意義 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始終站在時代前沿
實踐價值 自19世紀中期起,馬克思主義成為西歐工人運動的指導思想;在東歐和東南歐的影響日益擴大;是亞洲、美洲工人運動與民族民主運動的重要思想武器
政治影響 馬克思主義政黨在世界范圍內建立和發展起來,人民第一次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成為實現自身解放和全人類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知識點二 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
1.第一國際
背景 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和恩格斯發出了“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偉大號召
成立 1864年,____________在倫敦成立
意義 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國際工人運動進入新階段
2.巴黎公社
(1)背景:1870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失敗,社會矛盾激化。
(2)成立:1871年3月,巴黎爆發工人武裝起義,起義者建立了自己的政權——________。
(3)舉措
機構建設 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立法與行政合一的政權機關和司法機構;廢除舊軍隊和舊警察,代之以國民自衛軍和治安委員會
民主制度建設 人民有權監督和罷免由選舉產生的公職人員,所有公職人員的工資不得超過熟練工人的工資
經濟制度建設 由__________管理工廠;實行八小時工作日
英國憲章運動:是1836—1848年英國無產階級為了爭取普選權,參與國家管理而發起的政治運動。它標志著英國無產階級開始從分散的經濟斗爭到自發聯合起來向資產階級進行政治斗爭。
1.盧德運動
英國工人以破壞機器為手段反對工廠主壓迫和剝削的自發工人運動。相傳萊斯特郡一個名叫盧德的工人,為抗議工廠主的壓迫,第一個搗毀織襪機。工業革命時期,機器生產逐漸排斥手工勞動使大批手工業者破產,工人失業,工資下跌。當時工人把機器視為貧困的根源,用搗毀機器作為反對企業主、爭取改善勞動條件的手段。
作為英國早期工人斗爭的典型之一的盧德運動有何特點?
                                    
                                    
                                    
2.馬克思的革命實踐
弗·列斯納在《一個工人對馬克思的回憶》中指出:從巴黎到布魯塞爾,馬克思始終積極參與許多工人團體的活動,在馬克思身上,嗅不到一點空想家的氣味……常被工人們親切地稱為“馬克思老爹”。
材料反映了馬克思主義的什么特點?
                                    
                                    
                                    
3.馬克思與《資本論》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深刻分析了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提出了著名的“剩余價值論”。
“剩余價值論”的提出,具有怎樣的意義?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4.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
列寧指出,勝利的社會革命至少要有兩個條件:生產力的高度發展與無產階級的準確成熟。但是1871年的法國尚不具備這些基本條件。
列寧認為巴黎公社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為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指明了方向。從此,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更加蓬勃發展,最終推動了世界歷史和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為公平合理的人類社會而奮斗是國際工人運動的終極目標,代表了全人類的共同追求,體現了鮮明的國際主義精神。
——早期工人運動
史料 1811年11月,諾丁漢的工廠主們收到有“奈德·盧德”將軍或“盧德王”簽名的書信,信中解釋了搗毀機器的理由。搗毀機器活動在諾丁漢爆發時,主要采用焚燒工廠、制造機器故障、夜晚突襲、匿名信恐嚇等方式,臨近的約克郡、蘭開郡……紛紛效仿。
——摘編自陳紅兵等《新老盧德運動比較研究》
貴院并不是由全國人民選舉出來的,現行產生代表的辦法不但是極有限制的和不公平的,而且分配不均……威脅利誘、作偽舞弊甚至擾亂治安在歷屆大選中層出不窮,個中情況最為貴族議員所熟知。……請愿人深知,集會自由是無可置疑的。
——《憲章派的第二次請愿書》(1842年)
[史料解讀] 史料中的“盧德王”是萊斯特郡一個名叫盧德的工人,為抗議工廠主的壓迫,第一個搗毀織襪機。“現行產生代表的辦法”僅是少數人有權投票選舉代表,以制定法律,統治全民。
遷移知識 為了改善勞動條件和生活狀況,維護自己的權益,工人階級進行了……多種形式的斗爭。
探究:根據史料,指出英國工人運動提出的具體要求及斗爭方式發生的變化及其原因。
19世紀國際工人運動的三個階段
——馬克思主義
史料 空想社會主義者早已存在,他們……沒有揭示社會發展規律……因而也就難以真正對社會發展發生作用。馬克思創建了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為人類指明了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飛躍的途徑,為人民指明了實現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大會上的講話》(2018年5月4日)
[史料解讀] 史料闡述了馬克思主義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馬克思和恩格斯創建了唯物史觀,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指明了社會制度更替的途徑。
遷移知識 《共產黨宣言》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闡明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馬克思主義是工人運動與民族民主運動的重要思想武器。
探究:依據史料分析,和空想社會主義相比,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貢獻是什么?并說明其歷史貢獻的依據。
馬克思主義的世界性歷史意義
(1)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貢獻
馬克思立足于工人階級的革命運動,在革命實踐和理論探索中全面系統地總結了人類思想的優秀成果,深刻揭示了自然、社會、人類思維發展的客觀規律,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先進、最科學、最嚴謹的思想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
(2)馬克思主義影響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
①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現實,開辟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發展的新的前程。
②馬克思主義給了國際無產階級以無比銳利的思想武器,推動了工人運動的發展,使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③馬克思主義為無產階級戰勝資產階級、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將社會主義最終由理論變為現實奠定了思想基礎。
④馬克思主義迫使資產階級不得不改變統治策略,提高工人的待遇,完善資本主義制度。
——巴黎公社
史料 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說:公社是由巴黎各區通過普選選出的市政委員組成的……委員……大多數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認的工人階級代表。公社……不是議會式的機構,它既是行政機關,同時也是立法機關……自上至下一切公職人員,都只能領取相當于工人工資的報酬……全部創議權也都轉歸公社……一切公務人員,今后均由選舉產生,要負責任,并且可以罷免。馬克思對巴黎公社高度評價,認為“公社給共和國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礎”……恩格斯再次肯定公社是“新的真正民主的國家政權”。
——摘編自何俊志《對馬克思關于“巴黎公社”
有關論述的再認識》
[史料解讀] 史料闡述了巴黎公社是民主的國家政權;公社、市政委員和公務人員均由選舉產生,對公社負責;委員是工人階級的代表;公職人員領取有限的報酬。
遷移知識 巴黎公社……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學說,為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探究:根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闡釋巴黎公社體現的政治原則和巴黎公社在世界民主進程中的偉大意義。
多維度認識巴黎公社
爆發的偶然性 巴黎公社只是一次特殊條件下的城市起義。即巴黎公社起義的爆發不是資本主義發展和工人運動發展的必然產物,而是具有非常強的偶然性
失敗的必然性 巴黎公社失敗的根本原因是法國的資本主義還處于上升時期,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經濟基礎還不具備,這就決定了其失敗的必然性
意義的深遠性 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偉大嘗試,標志著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它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為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教訓的深刻性 缺乏一個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起來的革命政黨的正確領導,巴黎公社成立后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嚴重錯誤。巴黎公社失敗的另一個重要教訓是缺乏工農聯盟,沒有爭取到廣大農民的支持,沒有掌握足夠的革命武裝力量
[示例] (2024·山東卷·T12)在某些意義上,空想社會主義者是啟蒙思想家的繼承者,因為他們都相信犯罪和貪婪是罪惡環境的產物,也相信社會將趨于完美。但相比之下,空想社會主義者更為“激進”,這是因為他們把關注的重心轉向了(  )
A.經濟規律      B.理想社會
C.社會正義   D.階級斗爭
邏輯思維:
[嘗試解答] __
1.命題點:馬克思主義的發展
(2024·北京卷·T14)馬克思主義在俄國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得到了豐富和發展。下列符合這一論斷的是(  )
A.“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B.“公社……所采取的各項具體措施,只能顯示出走向屬于人民、由人民掌權的政府的趨勢”
C.“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甚至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獲得勝利”
D.“重工業是發展社會主義經濟一切部門、加強我們祖國的國防、增進人民福利的基礎”
2.命題點:《物種起源》與《資本論》
(2023·山東卷·T13)19世紀后期,用變異和自然選擇揭示生物界演化規律的《物種起源》與用經濟力量和經濟學原理揭露資本主義制度秘密的《資本論》,在哲學、神學和社會政治學說中引起巨大震蕩。這是因為二者都(  )
A.總結了工業社會的發展規律
B.推動了科學革命的深入發展
C.沖破了神學對人們思想的束縛
D.發現了斗爭是人類進步的原因
3.命題點:第一國際對巴黎公社的影響
(2023·廣東卷·T14)馬克思在論及第一國際和巴黎公社時說:“總委員會引以自豪的是,國際的巴黎各支部在這次巴黎的光輝革命中起了卓越的作用。事實并不是像一些蠢材所想象的那樣,仿佛巴黎或任何其他的國際支部從一個中心接受命令。”由此可見,第一國際對巴黎公社的作用在于(  )
A.組織發動    B.直接指揮
C.精神引領   D.經濟資助
教材情境:《綱要(下)》P65:19世紀三四十年代爆發的法國里昂工人武裝起義、英國工人爭取普選權的憲章運動和德意志西里西亞織工起義,表明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
1.19世紀三四十年代,為了維護工人自身權益,歐洲爆發了法國里昂工人武裝起義、英國工人爭取普選權的憲章運動和德意志西里西亞織工起義,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據此可知歐洲三大工人運動的發生(  )
A.促進了第一國際的成立
B.建立了獨立的國家政權
C.沖擊了資本主義制度
D.提高了工人的經濟地位
教材情境:《綱要(下)》P66:1846—1847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在布魯塞爾建立了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和德意志工人協會。
2.1846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魯塞爾建立了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并陸續在歐洲各國建立相同的通訊組織,指導工人運動實踐。馬克思認為委員會的建立“能夠了解各國的社會運動”,傳播科學共產主義理論。據此可知,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  )
A.闡明了共產黨的目的與策略
B.強調了工人革命運動的重要作用
C.揭示了社會主義理論的精髓
D.推動了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的發展
教材情境:《綱要(下)》P67學習聚焦:巴黎公社的實踐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學說,為無產階級革命留下了重要啟示。
3.恩格斯在1872年德文版《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共產黨宣言》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特別是巴黎公社已經證明“工人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并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表明,巴黎公社的實踐(  )
A.實現了工人階級的解放
B.以科學社會主義為指導
C.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產物
D.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學說
教材情境:《綱要(下)》P69問題探究:概括材料的主要觀點,并談談你對這個觀點的理解。
4.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寫道:“現代工業的進步促使資本和勞動之間的階級對立更為發展、擴大和深化。與此同步,國家政權在性質上也越來越變成了資本借以壓迫勞動的全國政權。”因此他主張(  )
A.建立無產階級政權   B.壯大勞工組織力量
C.鏟除現代工業基礎   D.利用統一戰線斗爭
11第32講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
課標要求 通過了解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時代背景以及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探索與革命實踐,了解《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理解馬克思主義產生的世界意義。
考情歸納 知識點 考 題
1.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2024·山東卷·T12  2024·北京卷·T14  2023·山東卷·T13
2.第一國際和巴黎公社 2023·廣東卷·T14
知識點一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
1.歷史背景
(1)經濟根源:資本主義大工業的建立和發展。
(2)階級基礎:早期工人運動
代表 法國里昂工人武裝起義、英國的憲章運動和德意志西里西亞織工起義
意義 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
教訓 工人階級迫切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
(3)理論基礎:空想社會主義等
代表 法國人圣西門、傅立葉和英國人歐文
內容 揭露和批判資本主義制度的種種弊端;主張建立合作、平等、和諧的理想社會
認識 沒有找到實現理想社會的現實力量和正確有效的途徑
(4)實踐基礎: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研究與革命實踐。
2.標志——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內容 ①肯定了資本主義的歷史進步作用 ②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 ③肯定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中推動歷史發展的重要作用,宣告了無產階級作為資本主義掘墓人和共產主義建設者的偉大使命 ④闡明了共產黨的性質、目的和策略原則
意義 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闡明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為國際工人運動指明了正確方向
3.革命活動和理論探索
革命活動 創辦報紙宣傳革命,組織工人參加武裝起義,指導工人階級進行斗爭
理論探索 《資本》 1867年,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和資本家剝削的秘密
唯物史觀 科學地揭示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辯證關系,鮮明地提出了人民群眾對歷史發展的巨大作用
4.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意義
理論意義 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始終站在時代前沿
實踐價值 自19世紀中期起,馬克思主義成為西歐工人運動的指導思想;在東歐和東南歐的影響日益擴大;是亞洲、美洲工人運動與民族民主運動的重要思想武器
政治影響 馬克思主義政黨在世界范圍內建立和發展起來,人民第一次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成為實現自身解放和全人類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知識點二 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
1.第一國際
背景 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和恩格斯發出了“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偉大號召
成立 1864年,國際工人協會在倫敦成立
意義 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國際工人運動進入新階段
2.巴黎公社
(1)背景:1870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失敗,社會矛盾激化。
(2)成立:1871年3月,巴黎爆發工人武裝起義,起義者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巴黎公社。
(3)舉措
機構建設 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立法與行政合一的政權機關和司法機構;廢除舊軍隊和舊警察,代之以國民自衛軍和治安委員會
民主制度建設 人民有權監督和罷免由選舉產生的公職人員,所有公職人員的工資不得超過熟練工人的工資
經濟制度建設 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廠;實行八小時工作日
英國憲章運動:是1836—1848年英國無產階級為了爭取普選權,參與國家管理而發起的政治運動。它標志著英國無產階級開始從分散的經濟斗爭到自發聯合起來向資產階級進行政治斗爭。
1.盧德運動
英國工人以破壞機器為手段反對工廠主壓迫和剝削的自發工人運動。相傳萊斯特郡一個名叫盧德的工人,為抗議工廠主的壓迫,第一個搗毀織襪機。工業革命時期,機器生產逐漸排斥手工勞動使大批手工業者破產,工人失業,工資下跌。當時工人把機器視為貧困的根源,用搗毀機器作為反對企業主、爭取改善勞動條件的手段。
作為英國早期工人斗爭的典型之一的盧德運動有何特點?
提示:自發性;以經濟斗爭為目標。
2.馬克思的革命實踐
弗·列斯納在《一個工人對馬克思的回憶》中指出:從巴黎到布魯塞爾,馬克思始終積極參與許多工人團體的活動,在馬克思身上,嗅不到一點空想家的氣味……常被工人們親切地稱為“馬克思老爹”。
材料反映了馬克思主義的什么特點?
提示:馬克思主義理論源于革命實踐。
3.馬克思與《資本論》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深刻分析了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提出了著名的“剩余價值論”。
“剩余價值論”的提出,具有怎樣的意義?
提示:剩余價值論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和資本家剝削的秘密。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4.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
列寧指出,勝利的社會革命至少要有兩個條件:生產力的高度發展與無產階級的準確成熟。但是1871年的法國尚不具備這些基本條件。
列寧認為巴黎公社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法國資本主義仍然處于上升時期,社會經濟還未發展到可以鏟除資本主義制度的程度。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為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指明了方向。從此,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更加蓬勃發展,最終推動了世界歷史和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為公平合理的人類社會而奮斗是國際工人運動的終極目標,代表了全人類的共同追求,體現了鮮明的國際主義精神。
——早期工人運動
史料 1811年11月,諾丁漢的工廠主們收到有“奈德·盧德”將軍或“盧德王”簽名的書信,信中解釋了搗毀機器的理由。搗毀機器活動在諾丁漢爆發時,主要采用焚燒工廠、制造機器故障、夜晚突襲、匿名信恐嚇等方式,臨近的約克郡、蘭開郡……紛紛效仿。
——摘編自陳紅兵等《新老盧德運動比較研究》
貴院并不是由全國人民選舉出來的,現行產生代表的辦法不但是極有限制的和不公平的,而且分配不均……威脅利誘、作偽舞弊甚至擾亂治安在歷屆大選中層出不窮,個中情況最為貴族議員所熟知。……請愿人深知,集會自由是無可置疑的。
——《憲章派的第二次請愿書》(1842年)
[史料解讀] 史料中的“盧德王”是萊斯特郡一個名叫盧德的工人,為抗議工廠主的壓迫,第一個搗毀織襪機。“現行產生代表的辦法”僅是少數人有權投票選舉代表,以制定法律,統治全民。
遷移知識 為了改善勞動條件和生活狀況,維護自己的權益,工人階級進行了……多種形式的斗爭。
探究:根據史料,指出英國工人運動提出的具體要求及斗爭方式發生的變化及其原因。
提示:要求:從提高工資、改善工作環境到取得民主政治權利(普選權)。變化:由搗毀機器等自發的斗爭轉變為爭取政治權利的自覺斗爭。原因:工業革命的完成,無產階級力量壯大且政治覺悟日益提高;工人協會等組織的作用。
19世紀國際工人運動的三個階段
——馬克思主義
史料 空想社會主義者早已存在,他們……沒有揭示社會發展規律……因而也就難以真正對社會發展發生作用。馬克思創建了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為人類指明了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飛躍的途徑,為人民指明了實現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大會上的講話》(2018年5月4日)
[史料解讀] 史料闡述了馬克思主義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馬克思和恩格斯創建了唯物史觀,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指明了社會制度更替的途徑。
遷移知識 《共產黨宣言》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闡明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馬克思主義是工人運動與民族民主運動的重要思想武器。
探究:依據史料分析,和空想社會主義相比,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貢獻是什么?并說明其歷史貢獻的依據。
提示:歷史貢獻:為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極大地推進了人類文明進程。依據: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
馬克思主義的世界性歷史意義
(1)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貢獻
馬克思立足于工人階級的革命運動,在革命實踐和理論探索中全面系統地總結了人類思想的優秀成果,深刻揭示了自然、社會、人類思維發展的客觀規律,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先進、最科學、最嚴謹的思想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
(2)馬克思主義影響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
①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現實,開辟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發展的新的前程。
②馬克思主義給了國際無產階級以無比銳利的思想武器,推動了工人運動的發展,使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③馬克思主義為無產階級戰勝資產階級、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將社會主義最終由理論變為現實奠定了思想基礎。
④馬克思主義迫使資產階級不得不改變統治策略,提高工人的待遇,完善資本主義制度。
——巴黎公社
史料 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說:公社是由巴黎各區通過普選選出的市政委員組成的……委員……大多數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認的工人階級代表。公社……不是議會式的機構,它既是行政機關,同時也是立法機關……自上至下一切公職人員,都只能領取相當于工人工資的報酬……全部創議權也都轉歸公社……一切公務人員,今后均由選舉產生,要負責任,并且可以罷免。馬克思對巴黎公社高度評價,認為“公社給共和國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礎”……恩格斯再次肯定公社是“新的真正民主的國家政權”。
——摘編自何俊志《對馬克思關于“巴黎公社”
有關論述的再認識》
[史料解讀] 史料闡述了巴黎公社是民主的國家政權;公社、市政委員和公務人員均由選舉產生,對公社負責;委員是工人階級的代表;公職人員領取有限的報酬。
遷移知識 巴黎公社……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學說,為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探究:根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闡釋巴黎公社體現的政治原則和巴黎公社在世界民主進程中的偉大意義。
提示:政治原則:無產階級專政(工人階級掌握國家權力);立法權與行政權合一;公職人員由選舉產生,對公社負責;主張人人平等。意義:否定了資本主義代議制,創立了新的民主組織原則;建立了新型的工人政權,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偉大嘗試;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提供了借鑒;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學說。
多維度認識巴黎公社
爆發的偶然性 巴黎公社只是一次特殊條件下的城市起義。即巴黎公社起義的爆發不是資本主義發展和工人運動發展的必然產物,而是具有非常強的偶然性
失敗的必然性 巴黎公社失敗的根本原因是法國的資本主義還處于上升時期,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經濟基礎還不具備,這就決定了其失敗的必然性
意義的深遠性 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偉大嘗試,標志著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它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為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教訓的深刻性 缺乏一個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起來的革命政黨的正確領導,巴黎公社成立后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嚴重錯誤。巴黎公社失敗的另一個重要教訓是缺乏工農聯盟,沒有爭取到廣大農民的支持,沒有掌握足夠的革命武裝力量
[示例] (2024·山東卷·T12)在某些意義上,空想社會主義者是啟蒙思想家的繼承者,因為他們都相信犯罪和貪婪是罪惡環境的產物,也相信社會將趨于完美。但相比之下,空想社會主義者更為“激進”,這是因為他們把關注的重心轉向了(  )
A.經濟規律      B.理想社會
C.社會正義   D.階級斗爭
邏輯思維:
[嘗試解答] C
1.命題點:馬克思主義的發展
(2024·北京卷·T14)馬克思主義在俄國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得到了豐富和發展。下列符合這一論斷的是(  )
A.“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B.“公社……所采取的各項具體措施,只能顯示出走向屬于人民、由人民掌權的政府的趨勢”
C.“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甚至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獲得勝利”
D.“重工業是發展社會主義經濟一切部門、加強我們祖國的國防、增進人民福利的基礎”
C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初,列寧提出“一國勝利論”,認為“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甚至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獲得勝利”,這是俄國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列寧對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革命理論的豐富和發展,故C項正確;“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是《共產黨宣言》中的內容,排除A項;B項屬于對巴黎公社政權性質的描述,排除;D項屬于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理論,排除。]
2.命題點:《物種起源》與《資本論》
(2023·山東卷·T13)19世紀后期,用變異和自然選擇揭示生物界演化規律的《物種起源》與用經濟力量和經濟學原理揭露資本主義制度秘密的《資本論》,在哲學、神學和社會政治學說中引起巨大震蕩。這是因為二者都(  )
A.總結了工業社會的發展規律
B.推動了科學革命的深入發展
C.沖破了神學對人們思想的束縛
D.發現了斗爭是人類進步的原因
D [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物種起源》揭示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界演化規律,而《資本論》揭示了資本主義制度的秘密,都在一定程度上承認競爭、斗爭的重要性,即二者的共同點是發現了斗爭是人類進步的原因,D項正確;《物種起源》揭示的是生物界演化規律,而非工業社會的發展規律,排除A項;科學革命發生在16—17世紀,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B項;文藝復興沖破了神學對人們思想的束縛,排除C項。]
3.命題點:第一國際對巴黎公社的影響
(2023·廣東卷·T14)馬克思在論及第一國際和巴黎公社時說:“總委員會引以自豪的是,國際的巴黎各支部在這次巴黎的光輝革命中起了卓越的作用。事實并不是像一些蠢材所想象的那樣,仿佛巴黎或任何其他的國際支部從一個中心接受命令。”由此可見,第一國際對巴黎公社的作用在于(  )
A.組織發動    B.直接指揮
C.精神引領   D.經濟資助
C [根據材料“仿佛巴黎或任何其他的國際支部從一個中心接受命令”可知,馬克思并不認為巴黎公社運動是第一國際直接領導的結果,而是第一國際通過精神引領的作用,使各個國際支部時刻都能深受國際共產主義精神的領導,故C項正確,B項錯誤;巴黎公社運動是民族矛盾激化階級矛盾的產物,其爆發具有偶然性,并非經歷了充分組織準備的結果,排除A項;巴黎公社運動具有“城市革命”的色彩,并未與其他國際共產組織取得直接聯系,沒有獲得外界的經濟資助,排除D項。]
教材情境:《綱要(下)》P65:19世紀三四十年代爆發的法國里昂工人武裝起義、英國工人爭取普選權的憲章運動和德意志西里西亞織工起義,表明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
1.19世紀三四十年代,為了維護工人自身權益,歐洲爆發了法國里昂工人武裝起義、英國工人爭取普選權的憲章運動和德意志西里西亞織工起義,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據此可知歐洲三大工人運動的發生(  )
A.促進了第一國際的成立
B.建立了獨立的國家政權
C.沖擊了資本主義制度
D.提高了工人的經濟地位
C [由“為了維護工人自身權益……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可知,無產階級偉大的歷史作用開始顯現,無產階級提出了自己獨立的政治經濟要求,沖擊了資本主義制度,C項正確。]
教材情境:《綱要(下)》P66:1846—1847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在布魯塞爾建立了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和德意志工人協會。
2.1846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魯塞爾建立了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并陸續在歐洲各國建立相同的通訊組織,指導工人運動實踐。馬克思認為委員會的建立“能夠了解各國的社會運動”,傳播科學共產主義理論。據此可知,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  )
A.闡明了共產黨的目的與策略
B.強調了工人革命運動的重要作用
C.揭示了社會主義理論的精髓
D.推動了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的發展
D [由“在歐洲各國建立相同的通訊組織……‘能夠了解各國的社會運動’”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在各國起到指導工人運動、聯系各國無產階級活動并促進科學共產主義傳播的作用,這為“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建立做了組織上的準備,推動了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的發展,D項正確。]
教材情境:《綱要(下)》P67學習聚焦:巴黎公社的實踐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學說,為無產階級革命留下了重要啟示。
3.恩格斯在1872年德文版《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共產黨宣言》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特別是巴黎公社已經證明“工人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并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表明,巴黎公社的實踐(  )
A.實現了工人階級的解放
B.以科學社會主義為指導
C.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產物
D.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學說
D [根據材料“《共產黨宣言》……歷史條件……巴黎公社已經證明”可知,1872年德文版的《共產黨宣言》的內容中增加了對巴黎公社運動的評價,說明工人階級掌握政權的重要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故選D項;1872年法國的資本主義正處于上升時期,資產階級對工人階級的壓迫和剝削沒有停止,“實現了工人階級的解放”的說法與史實不符,排除A項;1848年,科學社會主義誕生以后并未直接指導巴黎公社革命,排除B項;材料“工人階級……國家機器”體現的是巴黎工人階級與當時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階級矛盾,并非民族矛盾,排除C項。]
教材情境:《綱要(下)》P69問題探究:概括材料的主要觀點,并談談你對這個觀點的理解。
4.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寫道:“現代工業的進步促使資本和勞動之間的階級對立更為發展、擴大和深化。與此同步,國家政權在性質上也越來越變成了資本借以壓迫勞動的全國政權。”因此他主張(  )
A.建立無產階級政權   B.壯大勞工組織力量
C.鏟除現代工業基礎   D.利用統一戰線斗爭
A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馬克思提出工業革命使得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進一步加深,國家政權成為資本剝削和壓迫無產階級的全國政權,因此馬克思主張建立無產階級政權,故選A項;“壯大勞工組織力量”是工人運動的一個前提,排除B項;馬克思主義肯定了資本主義現代工業的積極作用,排除C項;“利用統一戰線斗爭”的最終目的是建立無產階級政權,排除D項。]
課時分層作業(三十二)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
(建議用時:40分鐘)
一、選擇題
1.(2024·廣東六校聯考)一學者認為:歷史表明,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批判與否定,最初是道德倫理的批判與否定,以消滅財富不均、要求公平分配為特色,這就是空想社會主義的由來;進而是理性的批判與否定,最后是武力的批判與否定,這就是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和近代工人革命運動的崛起。該學者旨在論證(  )
A.資本主義制度的重大弊端
B.社會主義產生的必然性
C.空想社會主義具有空想性
D.工人階級崛起的可能性
B [根據材料“最初是……進而是理性的批判與否定,最后是武力的批判與否定”可知,該學者認為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經歷了長期的過程,從空想社會主義的道德批判到理性批判,最后才是階級斗爭和暴力革命,具有漸進性的特點,進而認為這是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以此論證社會主義產生的必然性,故選B項;“資本主義制度的重大弊端”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項;材料主旨是強調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必然性,空想社會主義只是支撐學者觀點的論據之一,排除C項;材料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產生的角度論證了工人階級崛起的必然性,排除D項。]
2.(2024·安徽安慶三模)如圖為《盧德運動》,反映了工業革命期間,英國工人以破壞機器為手段反對工廠主壓迫和剝削的自發運動。當時工人把機器視為貧困的根源,用搗毀機器作為反對工廠主、爭取改善勞動條件的手段。盧德運動反映了當時(  )
A.工人階級力量覺醒登上了歷史舞臺
B.工人階級認識到了自身貧困的根源
C.工人運動的目的在于維護經濟權益
D.工人運動已有科學的思想理論指導
C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期間工人把機器視為貧困的根源,用搗毀機器作為爭取改善勞動條件的手段,說明這一階段工人運動的目的在于維護經濟權益,故選C項;工人階級力量覺醒登上歷史舞臺是在19世紀三四十年代三大工人運動之后,排除A項;工人把機器視為貧困根源,這說明工人階級沒有認識到自身貧困的根源,排除B項;此時馬克思主義尚未誕生,工人運動沒有科學的思想理論指導,排除D項。]
3.(2024·云南師大附中模擬)在英國憲章運動中,工人們要求取得普選權,以便有機會參與國家的管理。工人階級希望通過政治變革來提高自己的經濟地位,吶喊出“普選權問題是飯碗問題”。這反映出當時英國(  )
A.民主化的進程得以完成
B.工業革命造成了階級對立
C.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
D.工人運動有科學理論指導
C [根據材料“工人階級希望通過政治變革來提高自己的經濟地位”可知,當時英國無產階級在憲章運動中對無產階級的政治權利已經有了比較清晰的認知,已經意識到了政治變革的重要性,這說明當時英國的無產階級已經登上了政治舞臺,故選C項;英國政治民主化經歷了一個長期的過程,當時并未完成,排除A項;材料主要強調英國無產階級對政治變革的主張,體現的是政治變革而不是階級對立,排除B項;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誕生于1848年2月,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
4.(2024·河北保定三模)馬克思說:“小生產‘這種生產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產資料的分散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產資料的積聚,也排斥同一生產過程內部的分工……它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就造成了消滅它自身的物質手段,從這時起,這種生產方式必然要被消滅,而且已經在消滅’‘發展社會勞動生產力,是資本的歷史任務和存在理由’。”馬克思的這一論述意在說明(  )
A.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
B.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必然性
C.資本主義興起的血腥性
D.工人階級與封建制度的徹底決裂
B [根據題干“它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就造成了消滅它自身的物質手段”“這種生產方式必然要被消滅,而且已經在消滅”“發展社會勞動生產力,是資本的歷史任務和存在理由”可知,馬克思認為由于小生產的局限性,其必然被先進的生產方式取代,即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必然代替封建落后的生產方式,故選B項;題干述及的是封建生產方式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并沒有述及“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的相關內容,排除A項;題干雖然述及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必然性,但并沒有述及其“血腥性”,排除C項;題干述及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必然代替封建落后的生產方式,并沒有述及“工人階級與封建制度”的關系,排除D項。]
5.(2024·江蘇蘇州八校三模)英國經濟學家約翰·穆勒在1848年出版的《政治經濟學原理及其在社會哲學上的若干應用》中認為,遺產是一種“不勞而獲”的財產,巨額遺產應當收重稅;資本家可以將企業利潤按一定的百分比獎勵給勞動者,并建議勞動者與資本家合伙經營,或自行建立合作組織。他的這一觀點(  )
A.開創了空想社會主義理論
B.是對工業革命的無聲抗議
C.旨在緩和分配不均的矛盾
D.受馬克思剩余價值論影響
C [根據材料“巨額遺產應當收重稅”“利潤按一定的百分比獎勵給勞動者”“建立合作組織”可知,這些建議都是為了在資本主義制度下,通過改革來緩和分配不均的矛盾,故選C項;“開創了空想社會主義理論”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項;題目反映了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不平等問題,但他的建議并不是對工業革命的無聲抗議,而是試圖在保留資本主義制度的基礎上,通過改革來減輕社會的不平等,排除B項;“受馬克思剩余價值論影響”與史實不符,排除D項。]
6.(2024·廣東茂名二模)1848年歐洲革命失敗后,馬克思指出,如果農民站到革命一邊,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和拋棄小私有觀念,“無產階級革命就會得到一種合唱,若沒有這種合唱,它在一切農民國度中的獨唱是不免要變成孤鴻哀鳴的”。這(  )
A.標志著社會主義學說走向科學
B.表明馬克思主張建立工農聯盟
C.意味著農民成為革命主力軍
D.說明推翻資本主義條件已成熟
B [根據材料可知,馬克思認為農民的支持對無產階級革命非常重要。如果農民站到革命一邊,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和拋棄小私有觀念,那么無產階級革命就會得到農民的支持,從而取得成功,這表明馬克思主張建立工農聯盟,故選B項;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社會主義學說從空想走向科學,排除A項;工人階級是革命主力軍,農民是同盟軍,排除C項;1848年,資本主義正處于上升期,推翻資本主義的條件還未成熟,排除D項。]
7.(2024·江西九江三模)1847年,馬克思在《雇傭勞動與資本》中指出,資本家之所以能獲得利潤是因為工人所生產的產品價值超過了工人以工資形式所獲得的生活資料的價值。這一論述(  )
A.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B.指出了資本主義制度基本矛盾的不可調和
C.肯定資本主義的歷史進步性
D.揭露了資本主義雇傭勞動關系的剝削實質
D [根據題干“工人所生產的產品價值超過了工人……所獲得的生活資料的價值”及所學知識可知,該論述深刻地揭露了資本主義雇傭勞動關系的剝削實質,故選D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排除A項;題干述及的是資本家能夠獲得利潤的原因,與資本主義制度基本矛盾無關,排除B項;“肯定資本主義的歷史進步性”與題干內容無關,排除C項。]
8.(2024·河北邢臺五岳聯盟模擬)面對有人提出通過按資本的比例向富人征稅的方式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的利益,馬克思明確指出:“我們稱之為共產主義的是那種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后來,“消滅私有制”成為《共產黨宣言》中的重要內容。這說明馬克思(  )
A.肯定了資本主義發展成就
B.理性分析革命形勢的變化
C.批判了自由主義經濟思想
D.認識到資本主義必然滅亡
D [根據材料“我們稱之為共產主義的是那種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可知,馬克思堅決反對通過改良手段來為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爭取合法權益,主張以堅定的革命立場消滅資產階級私有制,這說明馬克思認識到資本主義必然滅亡,故選D項;材料主要強調的是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堅定批判態度,而非肯定資本主義發展成就,排除A項;材料只是表達了馬克思對革命手段的堅定立場,并未對革命形勢進行具體分析,排除B項;材料中馬克思主要批判的是改良主義思想,而非自由主義經濟思想,排除C項。]
9.(2024·河南駐馬店聯考)據學者統計,截至1895年恩格斯逝世,《共產黨宣言》的版本覆蓋了德文、法文、英文、俄文、意大利文、羅馬尼亞文、保加利亞文等18種文字(其中俄譯本最多),版次約有130個。這最能說明,19世紀后期(  )
A.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
B.科學社會主義影響擴大
C.國際工人運動不斷高漲
D.全世界無產者實現聯合
B [根據材料“版本……18種文字……版次約有130個”可知,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此后,各種文字譯本的不斷發行使科學社會主義得以不斷擴大傳播范圍,故選B項;19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三大工人運動標志著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排除A項;19世紀70年代初,巴黎公社運動失敗后,國際工人運動一度陷入低潮,排除C項;1864年,第一國際的成立促使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推動國際工人運動進入新階段,排除D項。]
10.(2024·山東煙臺二模)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1892年波蘭文版序言中寫道:“某一國家大工業越發展,該國工人想要弄清楚他們作為工人階級在有產階級面前所處地位的愿望就越強烈……對《共產黨宣言》的需求也就越增長。”恩格斯強調《共產黨宣言》(  )
A.對指導工人運動具有重要意義
B.肯定了階級斗爭的作用
C.推動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生
D.揭示了資本家剝削的秘密
A [根據材料“大工業越發展”“工人階級……對《共產黨宣言》的需求也就越增長”可知,恩格斯認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越發達,其工人階級越需要《共產黨宣言》的指導,這說明《共產黨宣言》對指導工人運動具有重要意義,故選A項;材料強調的是《共產黨宣言》對工人階級的指導作用,而不是肯定階級斗爭的作用,排除B項;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生是由多方面推動的,材料并沒有提及《共產黨宣言》與工業革命的關系,排除C項;馬克思的《資本論》深刻分析了資本家剝削的秘密,排除D項。]
11.(2024·山東淄博三模)1871年4月15日,公社頒布法令,把“凡爾賽議會議員”和反動政府的“一切動產和不動產,以及各種有價證券,都由國家管制”,以備國家“非常的支出”,并成立一個委員會“以監督由國家管制的財務的接收工作”;4月16日,公社通過法令,工人工廠協作社接管上百家逃亡企業主的企業。這些做法反映了巴黎公社(  )
A.獲得各階層廣泛支持  B.得到科學理論指導
C.探索國家治理新途徑   D.進行分配方式改革
C [根據材料“‘凡爾賽議會議員’……‘一切動產和不動產’……都由國家管制”“工人工廠協作社接管……企業”等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巴黎公社沒收逃亡資本家的企業,成立委員會監督國家管制的財務等,這些做法都是巴黎公社對治理國家途徑的新探索,故選C項;巴黎公社最終被法國資產階級和德國聯合扼殺,這說明其并沒有獲得各階層廣泛支持,排除A項;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之一是缺乏科學理論指導,排除B項;材料并不涉及“分配方式改革”,排除D項。]
12.(2024·吉林長春模擬)19世紀70年代,德國學者杜林宣布改信社會主義,自詡為社會主義的“行家”,提出了“一切經濟現象都應該由政治原因來解釋,即由暴力來解釋”的觀點。對此,恩格斯撰文指出,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不是暴力,而是經濟條件。恩格斯此舉(  )
A.立足于帝國主義時代
B.推動了歐洲工人運動的興起
C.捍衛了科學社會主義
D.豐富了無產階級專政的思想
C [材料中杜林的思想歪曲了經濟和政治暴力的關系,混淆了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的正確理解,恩格斯的文章有利于人們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捍衛了科學社會主義,故選C項;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時代,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歐洲工人運動興起于19世紀三四十年代,排除B項;“豐富了無產階級專政的思想”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項。]
13.(2024·安徽“皖南八校”聯考)《共產黨宣言》發表之后,歐洲經歷了1848—1849年的歐洲革命和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1864年成立了國際工人協會,史稱第一國際;1876年第一國際解散之后,1889年又成立了第二國際,這是歐美新建立的二十幾個社會主義政黨的國際聯合組織。這反映出(  )
A.馬克思主義得到重大發展
B.社會主義運動從理論到現實
C.革命運動由分散走向聯合
D.共產主義成為社會發展主流
A [根據材料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隨后歐洲出現了一系列革命運動,社會主義政黨發展,這為馬克思主義提供了實踐機會和經驗,從而極大地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故選A項;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后蘇俄建立,社會主義運動從理論到現實,排除B項;“革命運動由分散走向聯合”不能完整概括材料主旨,排除C項;19世紀,共產主義屬于社會發展潮流之一,但沒有成為主流,排除D項。]
14.(2024·福建泉州模擬)1864年,國際工人協會《臨時章程》規定:“每年召開由協會各支部選派代表組成的全協會工人代表大會。代表大會宣布工人階級共同的愿望,采取使國際協會順利進行活動的必要辦法,并任命協會的總委員會。”這可以用來說明(  )
A.工人階級力量的壯大
B.資產階級政黨走向衰落
C.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
D.無產階級革命條件成熟
A [材料“由協會各支部選派代表組成的全協會工人代表大會”“宣布工人階級共同的愿望”“任命協會的總委員會”等信息說明在1864年的時候,各國工人階級力量壯大到了一定程度,才有了國際聯合,國際工人協會在這一基礎上成立,故選A項;題目主旨是講工人階級的聯合,與資產階級政黨是否走向衰落沒有必然關聯,排除B項;“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與材料時間和主旨均不符,排除C項;1864年國際工人協會成立的時候,無產階級革命的條件尚未成熟,D項與史實不符,排除。]
15.(2024·河北張家口模擬)下表是某國際組織成立后召開的五次代表大會,該組織的成立意在(  )
次數 召開時間 召開國家 召開地點 出席代表數
第一次 1866年9月3—8日 瑞士 日內瓦 60
第二次 1867年9月2—8日 瑞士 洛桑 71
第三次 1868年9月6—13日 比利時 布魯塞爾 99
第四次 1869年9月6—11日 瑞士 巴塞爾 78
第五次 1872年9月2—7日 荷蘭 海牙 65
A.使資本主義制度在歐洲確立
B.改變歐洲國家間的力量對比
C.加強工人階級間的國際聯合
D.推廣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C [由材料“1866年”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可知,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社會矛盾尖銳,無產階級力量壯大并聯合起來,故該國際組織是“第一國際”,其加強了工人階級間的國際聯合,故選C項;“使資本主義制度在歐洲確立”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A項;“改變歐洲國家間的力量對比”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B項;1866年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已經得到推廣,排除D項。]
16.(2024·廣東佛山模擬)巴黎公社刊印和發行了《公報》和《公告》兩種報刊,并將各種法令、聲明、通告、決議,甚至公社會議上討論的問題,都及時刊登在《公報》和《公告》上,張貼于街頭路角。這表明巴黎公社(  )
A.重構國家行政管理模式
B.創新社會輿論監督形式
C.重視公社社員民主權利
D.宣傳政權社會主義性質
C [根據材料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巴黎公社將各種重要信息及時刊登并張貼,提高了政府行為的透明度,使公社社員能夠了解政府的運作和決策過程,這體現了對社員民主權利的尊重,讓社員能夠更好地參與和監督公社事務,故選C項;材料主要強調的是信息的公開透明,而非行政管理模式的重構,排除A項;材料重點不在創新社會輿論監督形式,而是強調對社員民主權利的保障,排除B項;巴黎公社不是社會主義性質的政權,D項說法錯誤,排除。]
二、非選擇題
17.(2024·湖南岳陽一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8分)
材料一 史料一 1776年,法國學者馬布里在《論法制或法律的原則》一文中,指出必須建立共和國,在這個共和國里,“人人都是富人,人人都是窮人,人人平等,人人自由,人人是兄弟,這個共和國的第一條法律就是禁止財產私有”。
史料二 1844年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文中強調:“歷史什么事情也沒有做……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群眾給歷史規定了它的‘任務’和它的‘業務’。”
史料三 現代西方著名經濟學家約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通過論證《共產黨宣言》中所包含的思想內容指出:“我們可以把《共產黨宣言》稱作馬克思后來全部著作——不包括1848年以前出版的任何其他著作的序曲。它不僅預示了要發揮的課題和遵循的路線,而且預示了它必將遇到許多困難。”
材料二 1870年,墨西哥的馬克思主義者創立了第一國際墨西哥支部。1871年以后,許多法國革命者到拉丁美洲尋求政治避難,他們來到拉美后就與拉美的工人結合起來,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古巴的巴利尼奧等人于1900年建立了古巴第一個勞動者的政黨——人民黨,1905年改名為社會主義工人黨,公開接受馬克思主義學說。流亡阿根廷的法國人多馬士于1872年首先建立第一國際法國支部,后來相繼建立了意大利和西班牙支部,并得到馬克思的關懷和通訊指導。1919年,巴西爆發了6萬工人參加的反對帝國主義干涉蘇俄的罷工。烏拉圭的社會黨于1920年決定改名為共產黨,同時加入共產國際。在20世紀20年代,古巴、尼加拉瓜、厄瓜多爾、洪都拉斯、秘魯、薩爾瓦多、巴拿馬和哥倫比亞等國家先后成立了共產黨。
——摘編自程洪《試論俄國十月革命與拉丁美洲》
(1)結合所學知識,對材料一中的三則史料進行合理解讀。(8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圍繞馬克思主義發展史提煉一個觀點并加以闡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晰)(10分)
[解析] 第(1)問,根據材料一中的史料一“必須建立共和國”“人人都是富人,人人都是窮人……禁止財產私有”可知,這是1776年法國學者馬布里的共和國思想,他主張建立一個人人平等、和諧的社會,廢除私有制,勾畫了未來的理想社會藍圖,對當時資本主義的社會現實進行批判和反思,屬于空想社會主義;根據材料一中的史料二“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群眾給歷史規定了它的‘任務’和它的‘業務’”可知,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歷史”和“群眾”關系進行了論述,蘊含了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唯物史觀思想,說明在《共產黨宣言》發表前,馬克思主義的主要理論已初步形成;根據材料一中的史料三“我們可以把《共產黨宣言》稱作馬克思后來全部著作——不包括1848年以前出版的任何其他著作的序曲”可知,西方經濟學家認為《共產黨宣言》是1848年后馬克思諸多著作的思想發端。但根據材料一中的史料二可知,1844年《神圣家族》就已經蘊含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所以這一評價有待商榷。從史料的類型和內容看三則史料都是文獻史料,有助于幫助我們理解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發展。第(2)問,首先,閱讀材料二,提煉觀點,根據材料二“許多法國革命者到拉丁美洲尋求政治避難……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流亡阿根廷的法國人多馬士……并得到馬克思的關懷和通訊指導”“1919年,巴西爆發了6萬工人參加的反對帝國主義干涉蘇俄的罷工……同時加入共產國際”可提煉觀點為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拉丁美洲各國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工人運動的發展情況與歐洲歷史進程緊密相連。其次,根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進行闡述,將材料二中拉丁美洲各國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工人運動的發展情況與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發展的史實如第一國際、巴黎公社等歷史事件相結合,如19世紀后期至20世紀初正值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先進生產方式從歐美地區擴展到拉丁美洲,拉美工業化獲得了一定發展,拉美工人階級的隊伍不斷壯大;第一國際成立后,國際工人運動蓬勃發展,拉美也成立了國際支部,這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根據材料二“流亡阿根廷的法國人多馬士……并得到馬克思的關懷和通訊指導”及所學知識可知,1871年法國巴黎公社起義失敗,由于法國本土遠離拉美,又是拉美移民的來源地之一,一批革命者進入拉美,領導工人運動,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密切結合。這一時期,獨立后的拉美各國仿照歐洲建立了資產階級的政權,政黨政治的理念也傳入拉美,20世紀20年代,拉美多國工人階級成立共產黨參與政治斗爭,馬克思主義成為他們斗爭的武器,由此可見,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拉丁美洲各國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情況與歐洲歷史進程緊密相關。最后總結升華,19世紀末20世紀初,拉美工人運動深受歐洲社會運動的影響,馬克思主義成了拉美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的銳利武器。
[答案] (1)史料一概述了18世紀的法國學者馬布里廢除私有制,建立人人平等的共和國的主張,揭露和批判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勾畫了未來的理想社會藍圖,屬于空想社會主義。(2分)
史料二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歷史”和“群眾”關系的論述,蘊含了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唯物史觀思想,說明在《共產黨宣言》發表前,馬克思主義的主要理論已初步形成。(2分)
史料三是西方經濟學家對《共產黨宣言》的評價,指出《共產黨宣言》是1848年后馬克思諸多著作的思想發端。這一評價有待商榷,實際上1844年《神圣家族》就已經蘊含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2分)
三則史料都是文獻史料,有助于幫助我們理解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發展。(2分)
(2)示例:
觀點:近代拉美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與歐洲歷史進程緊密相連。(2分)
闡述:19世紀后期至20世紀初正值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先進生產方式從歐美地區擴展到拉丁美洲,拉美工人階級的隊伍不斷壯大,在拉美誕生了一批馬克思主義者;第一國際成立后,國際工人運動蓬勃發展,拉美也成立了國際支部,這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1871年法國巴黎公社失敗后,許多法國革命者因政治避難來到拉美,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將其與工人運動密切結合;歐洲的政黨政治理念也傳入拉美,古巴等國紛紛成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成為他們斗爭的武器。(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總之,19世紀末20世紀初,拉美工人運動深受歐洲社會運動的影響,馬克思主義成了拉美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的銳利武器。(2分)
18.(2024·河北石家莊三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社會的經濟進步一旦把擺脫封建桎梏和通過消除封建不平等來確立權利平等的要求提上日程,這種要求就必定迅速地擴大其范圍。
大工業發展到更高階段時,就跟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用以限制它的狹隘范圍發生沖突了。
從直接生產者身上榨取無酬剩余勞動的獨特經濟形式,決定了統治和從屬的關系,這種關系是直接從生產本身中生長出來的,并且又對生產產生決定性的反作用。但是,這種從生產關系本身中生長出來的經濟共同體的全部結構,以及這種共同體的獨特的政治結構,都是建立在上述的經濟形式上的。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
材料二 身處快速工業化進程的馬克思深刻洞悉了工業文明的積極意義和負面影響。一方面,工業化創造的生產力,極大提高了人類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能力,形成了具有時代特征的工業文明。另一方面,馬克思也看到,在工業化主導下的自然遭到了破壞,人與自然的關系變得高度緊張,人成為一種獨特的“物”。馬克思對這些現象給予了深刻的批判,從這一意義上說,馬克思工業文明思想既是工業化時代的產物,又是對工業化的批判與超越。
——摘編自馮凱《馬克思工業文明思想的
理論闡釋及其當代價值研究》
(1)根據材料一,概括馬克思、恩格斯的觀點,并指出這一觀點產生的背景。(6分)
(2)說明上述材料對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史料價值。(6分)
[解析] 第(1)問第一小問,根據材料一中的“經濟進步一旦把擺脫……權利平等的要求提上日程”可得,經濟發展推動政治變革,用唯物史觀來說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第二小問,結合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時代背景可知,17—19世紀資本主義制度建立并在全球范圍內繼續擴展;18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歐美等地相繼發生兩次工業革命。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的進程。工業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也凸顯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思想興起,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第(2)問,材料一出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其為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直接史料(第一手史料),但《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存在多個版本,這就需要在使用時注意鑒別各版本間的差異。材料二屬于后代學者對馬克思主義的研究觀點,可以作為研究馬克思主義的間接史料,但學者的觀點必然帶有主觀性,因此在使用過程中需與原始文獻資料和其他學者的觀點相互印證。
[答案] (1)觀點:經濟發展推動政治變革。(2分。如答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也可)
背景: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擴展;工業革命的開展,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弊端的暴露;工業革命造成社會階級結構的變化,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4分,每點2分,答出其中2點即可)
(2)材料一出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是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直接史料,但在使用過程中應關注版本和譯文的差別;材料二屬于學者觀點,是研究馬克思主義的間接史料,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作者的主觀意圖,并與其他學者觀點及原始文獻資料相互印證。(6分,每點3分)
1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泉县| 广西| 松滋市| 陈巴尔虎旗| 雅江县| 长沙县| 方山县| 岳阳市| 合山市| 宣威市| 三亚市| 和硕县| 博爱县| 铁岭市| 昌江| 曲阜市| 庐江县| 南投县| 富阳市| 济源市| 独山县| 大连市| 青海省| 巴彦淖尔市| 儋州市| 丹寨县| 康定县| 永顺县| 鹿邑县| 海林市| 循化| 石棉县| 大名县| 原平市| 西青区| 重庆市| 临邑县| 江达县| 体育| 吉林省| 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