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課時分層作業32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含答案解析)-《高考快車道》2026版高三一輪總復習歷史(通史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課時分層作業32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含答案解析)-《高考快車道》2026版高三一輪總復習歷史(通史版)

資源簡介

課時分層作業(三十二)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
(建議用時:40分鐘)
一、選擇題
1.(2024·廣東六校聯考)一學者認為:歷史表明,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批判與否定,最初是道德倫理的批判與否定,以消滅財富不均、要求公平分配為特色,這就是空想社會主義的由來;進而是理性的批判與否定,最后是武力的批判與否定,這就是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和近代工人革命運動的崛起。該學者旨在論證(  )
A.資本主義制度的重大弊端
B.社會主義產生的必然性
C.空想社會主義具有空想性
D.工人階級崛起的可能性
2.(2024·安徽安慶三模)如圖為《盧德運動》,反映了工業革命期間,英國工人以破壞機器為手段反對工廠主壓迫和剝削的自發運動。當時工人把機器視為貧困的根源,用搗毀機器作為反對工廠主、爭取改善勞動條件的手段。盧德運動反映了當時(  )
A.工人階級力量覺醒登上了歷史舞臺
B.工人階級認識到了自身貧困的根源
C.工人運動的目的在于維護經濟權益
D.工人運動已有科學的思想理論指導
3.(2024·云南師大附中模擬)在英國憲章運動中,工人們要求取得普選權,以便有機會參與國家的管理。工人階級希望通過政治變革來提高自己的經濟地位,吶喊出“普選權問題是飯碗問題”。這反映出當時英國(  )
A.民主化的進程得以完成
B.工業革命造成了階級對立
C.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
D.工人運動有科學理論指導
4.(2024·河北保定三模)馬克思說:“小生產‘這種生產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產資料的分散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產資料的積聚,也排斥同一生產過程內部的分工……它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就造成了消滅它自身的物質手段,從這時起,這種生產方式必然要被消滅,而且已經在消滅’‘發展社會勞動生產力,是資本的歷史任務和存在理由’。”馬克思的這一論述意在說明(  )
A.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
B.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必然性
C.資本主義興起的血腥性
D.工人階級與封建制度的徹底決裂
5.(2024·江蘇蘇州八校三模)英國經濟學家約翰·穆勒在1848年出版的《政治經濟學原理及其在社會哲學上的若干應用》中認為,遺產是一種“不勞而獲”的財產,巨額遺產應當收重稅;資本家可以將企業利潤按一定的百分比獎勵給勞動者,并建議勞動者與資本家合伙經營,或自行建立合作組織。他的這一觀點(  )
A.開創了空想社會主義理論
B.是對工業革命的無聲抗議
C.旨在緩和分配不均的矛盾
D.受馬克思剩余價值論影響
6.(2024·廣東茂名二模)1848年歐洲革命失敗后,馬克思指出,如果農民站到革命一邊,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和拋棄小私有觀念,“無產階級革命就會得到一種合唱,若沒有這種合唱,它在一切農民國度中的獨唱是不免要變成孤鴻哀鳴的”。這(  )
A.標志著社會主義學說走向科學
B.表明馬克思主張建立工農聯盟
C.意味著農民成為革命主力軍
D.說明推翻資本主義條件已成熟
7.(2024·江西九江三模)1847年,馬克思在《雇傭勞動與資本》中指出,資本家之所以能獲得利潤是因為工人所生產的產品價值超過了工人以工資形式所獲得的生活資料的價值。這一論述(  )
A.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B.指出了資本主義制度基本矛盾的不可調和
C.肯定資本主義的歷史進步性
D.揭露了資本主義雇傭勞動關系的剝削實質
8.(2024·河北邢臺五岳聯盟模擬)面對有人提出通過按資本的比例向富人征稅的方式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的利益,馬克思明確指出:“我們稱之為共產主義的是那種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后來,“消滅私有制”成為《共產黨宣言》中的重要內容。這說明馬克思(  )
A.肯定了資本主義發展成就
B.理性分析革命形勢的變化
C.批判了自由主義經濟思想
D.認識到資本主義必然滅亡
9.(2024·河南駐馬店聯考)據學者統計,截至1895年恩格斯逝世,《共產黨宣言》的版本覆蓋了德文、法文、英文、俄文、意大利文、羅馬尼亞文、保加利亞文等18種文字(其中俄譯本最多),版次約有130個。這最能說明,19世紀后期(  )
A.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
B.科學社會主義影響擴大
C.國際工人運動不斷高漲
D.全世界無產者實現聯合
10.(2024·山東煙臺二模)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1892年波蘭文版序言中寫道:“某一國家大工業越發展,該國工人想要弄清楚他們作為工人階級在有產階級面前所處地位的愿望就越強烈……對《共產黨宣言》的需求也就越增長。”恩格斯強調《共產黨宣言》(  )
A.對指導工人運動具有重要意義
B.肯定了階級斗爭的作用
C.推動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生
D.揭示了資本家剝削的秘密
11.(2024·山東淄博三模)1871年4月15日,公社頒布法令,把“凡爾賽議會議員”和反動政府的“一切動產和不動產,以及各種有價證券,都由國家管制”,以備國家“非常的支出”,并成立一個委員會“以監督由國家管制的財務的接收工作”;4月16日,公社通過法令,工人工廠協作社接管上百家逃亡企業主的企業。這些做法反映了巴黎公社(  )
A.獲得各階層廣泛支持  B.得到科學理論指導
C.探索國家治理新途徑   D.進行分配方式改革
12.(2024·吉林長春模擬)19世紀70年代,德國學者杜林宣布改信社會主義,自詡為社會主義的“行家”,提出了“一切經濟現象都應該由政治原因來解釋,即由暴力來解釋”的觀點。對此,恩格斯撰文指出,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不是暴力,而是經濟條件。恩格斯此舉(  )
A.立足于帝國主義時代
B.推動了歐洲工人運動的興起
C.捍衛了科學社會主義
D.豐富了無產階級專政的思想
13.(2024·安徽“皖南八校”聯考)《共產黨宣言》發表之后,歐洲經歷了1848—1849年的歐洲革命和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1864年成立了國際工人協會,史稱第一國際;1876年第一國際解散之后,1889年又成立了第二國際,這是歐美新建立的二十幾個社會主義政黨的國際聯合組織。這反映出(  )
A.馬克思主義得到重大發展
B.社會主義運動從理論到現實
C.革命運動由分散走向聯合
D.共產主義成為社會發展主流
14.(2024·福建泉州模擬)1864年,國際工人協會《臨時章程》規定:“每年召開由協會各支部選派代表組成的全協會工人代表大會。代表大會宣布工人階級共同的愿望,采取使國際協會順利進行活動的必要辦法,并任命協會的總委員會。”這可以用來說明(  )
A.工人階級力量的壯大
B.資產階級政黨走向衰落
C.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
D.無產階級革命條件成熟
15.(2024·河北張家口模擬)下表是某國際組織成立后召開的五次代表大會,該組織的成立意在(  )
次數 召開時間 召開國家 召開地點 出席代表數
第一次 1866年9月3—8日 瑞士 日內瓦 60
第二次 1867年9月2—8日 瑞士 洛桑 71
第三次 1868年9月6—13日 比利時 布魯塞爾 99
第四次 1869年9月6—11日 瑞士 巴塞爾 78
第五次 1872年9月2—7日 荷蘭 海牙 65
A.使資本主義制度在歐洲確立
B.改變歐洲國家間的力量對比
C.加強工人階級間的國際聯合
D.推廣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16.(2024·廣東佛山模擬)巴黎公社刊印和發行了《公報》和《公告》兩種報刊,并將各種法令、聲明、通告、決議,甚至公社會議上討論的問題,都及時刊登在《公報》和《公告》上,張貼于街頭路角。這表明巴黎公社(  )
A.重構國家行政管理模式
B.創新社會輿論監督形式
C.重視公社社員民主權利
D.宣傳政權社會主義性質
二、非選擇題
17.(2024·湖南岳陽一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8分)
材料一 史料一 1776年,法國學者馬布里在《論法制或法律的原則》一文中,指出必須建立共和國,在這個共和國里,“人人都是富人,人人都是窮人,人人平等,人人自由,人人是兄弟,這個共和國的第一條法律就是禁止財產私有”。
史料二 1844年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文中強調:“歷史什么事情也沒有做……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群眾給歷史規定了它的‘任務’和它的‘業務’。”
史料三 現代西方著名經濟學家約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通過論證《共產黨宣言》中所包含的思想內容指出:“我們可以把《共產黨宣言》稱作馬克思后來全部著作——不包括1848年以前出版的任何其他著作的序曲。它不僅預示了要發揮的課題和遵循的路線,而且預示了它必將遇到許多困難。”
材料二 1870年,墨西哥的馬克思主義者創立了第一國際墨西哥支部。1871年以后,許多法國革命者到拉丁美洲尋求政治避難,他們來到拉美后就與拉美的工人結合起來,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古巴的巴利尼奧等人于1900年建立了古巴第一個勞動者的政黨——人民黨,1905年改名為社會主義工人黨,公開接受馬克思主義學說。流亡阿根廷的法國人多馬士于1872年首先建立第一國際法國支部,后來相繼建立了意大利和西班牙支部,并得到馬克思的關懷和通訊指導。1919年,巴西爆發了6萬工人參加的反對帝國主義干涉蘇俄的罷工。烏拉圭的社會黨于1920年決定改名為共產黨,同時加入共產國際。在20世紀20年代,古巴、尼加拉瓜、厄瓜多爾、洪都拉斯、秘魯、薩爾瓦多、巴拿馬和哥倫比亞等國家先后成立了共產黨。
——摘編自程洪《試論俄國十月革命與拉丁美洲》
(1)結合所學知識,對材料一中的三則史料進行合理解讀。(8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圍繞馬克思主義發展史提煉一個觀點并加以闡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晰)(10分)
18.(2024·河北石家莊三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社會的經濟進步一旦把擺脫封建桎梏和通過消除封建不平等來確立權利平等的要求提上日程,這種要求就必定迅速地擴大其范圍。
大工業發展到更高階段時,就跟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用以限制它的狹隘范圍發生沖突了。
從直接生產者身上榨取無酬剩余勞動的獨特經濟形式,決定了統治和從屬的關系,這種關系是直接從生產本身中生長出來的,并且又對生產產生決定性的反作用。但是,這種從生產關系本身中生長出來的經濟共同體的全部結構,以及這種共同體的獨特的政治結構,都是建立在上述的經濟形式上的。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
材料二 身處快速工業化進程的馬克思深刻洞悉了工業文明的積極意義和負面影響。一方面,工業化創造的生產力,極大提高了人類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能力,形成了具有時代特征的工業文明。另一方面,馬克思也看到,在工業化主導下的自然遭到了破壞,人與自然的關系變得高度緊張,人成為一種獨特的“物”。馬克思對這些現象給予了深刻的批判,從這一意義上說,馬克思工業文明思想既是工業化時代的產物,又是對工業化的批判與超越。
——摘編自馮凱《馬克思工業文明思想的
理論闡釋及其當代價值研究》
(1)根據材料一,概括馬克思、恩格斯的觀點,并指出這一觀點產生的背景。(6分)
(2)說明上述材料對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史料價值。(6分)
7 / 7課時分層作業(三十二)
1.B [根據材料“最初是……進而是理性的批判與否定,最后是武力的批判與否定”可知,該學者認為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經歷了長期的過程,從空想社會主義的道德批判到理性批判,最后才是階級斗爭和暴力革命,具有漸進性的特點,進而認為這是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以此論證社會主義產生的必然性,故選B項;“資本主義制度的重大弊端”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項;材料主旨是強調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必然性,空想社會主義只是支撐學者觀點的論據之一,排除C項;材料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產生的角度論證了工人階級崛起的必然性,排除D項。]
2.C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期間工人把機器視為貧困的根源,用搗毀機器作為爭取改善勞動條件的手段,說明這一階段工人運動的目的在于維護經濟權益,故選C項;工人階級力量覺醒登上歷史舞臺是在19世紀三四十年代三大工人運動之后,排除A項;工人把機器視為貧困根源,這說明工人階級沒有認識到自身貧困的根源,排除B項;此時馬克思主義尚未誕生,工人運動沒有科學的思想理論指導,排除D項。]
3.C [根據材料“工人階級希望通過政治變革來提高自己的經濟地位”可知,當時英國無產階級在憲章運動中對無產階級的政治權利已經有了比較清晰的認知,已經意識到了政治變革的重要性,這說明當時英國的無產階級已經登上了政治舞臺,故選C項;英國政治民主化經歷了一個長期的過程,當時并未完成,排除A項;材料主要強調英國無產階級對政治變革的主張,體現的是政治變革而不是階級對立,排除B項;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誕生于1848年2月,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
4.B [根據題干“它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就造成了消滅它自身的物質手段”“這種生產方式必然要被消滅,而且已經在消滅”“發展社會勞動生產力,是資本的歷史任務和存在理由”可知,馬克思認為由于小生產的局限性,其必然被先進的生產方式取代,即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必然代替封建落后的生產方式,故選B項;題干述及的是封建生產方式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并沒有述及“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的相關內容,排除A項;題干雖然述及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必然性,但并沒有述及其“血腥性”,排除C項;題干述及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必然代替封建落后的生產方式,并沒有述及“工人階級與封建制度”的關系,排除D項。]
5.C [根據材料“巨額遺產應當收重稅”“利潤按一定的百分比獎勵給勞動者”“建立合作組織”可知,這些建議都是為了在資本主義制度下,通過改革來緩和分配不均的矛盾,故選C項;“開創了空想社會主義理論”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項;題目反映了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不平等問題,但他的建議并不是對工業革命的無聲抗議,而是試圖在保留資本主義制度的基礎上,通過改革來減輕社會的不平等,排除B項;“受馬克思剩余價值論影響”與史實不符,排除D項。]
6.B [根據材料可知,馬克思認為農民的支持對無產階級革命非常重要。如果農民站到革命一邊,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和拋棄小私有觀念,那么無產階級革命就會得到農民的支持,從而取得成功,這表明馬克思主張建立工農聯盟,故選B項;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社會主義學說從空想走向科學,排除A項;工人階級是革命主力軍,農民是同盟軍,排除C項;1848年,資本主義正處于上升期,推翻資本主義的條件還未成熟,排除D項。]
7.D [根據題干“工人所生產的產品價值超過了工人……所獲得的生活資料的價值”及所學知識可知,該論述深刻地揭露了資本主義雇傭勞動關系的剝削實質,故選D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排除A項;題干述及的是資本家能夠獲得利潤的原因,與資本主義制度基本矛盾無關,排除B項;“肯定資本主義的歷史進步性”與題干內容無關,排除C項。]
8.D [根據材料“我們稱之為共產主義的是那種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可知,馬克思堅決反對通過改良手段來為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爭取合法權益,主張以堅定的革命立場消滅資產階級私有制,這說明馬克思認識到資本主義必然滅亡,故選D項;材料主要強調的是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堅定批判態度,而非肯定資本主義發展成就,排除A項;材料只是表達了馬克思對革命手段的堅定立場,并未對革命形勢進行具體分析,排除B項;材料中馬克思主要批判的是改良主義思想,而非自由主義經濟思想,排除C項。]
9.B [根據材料“版本……18種文字……版次約有130個”可知,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此后,各種文字譯本的不斷發行使科學社會主義得以不斷擴大傳播范圍,故選B項;19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三大工人運動標志著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排除A項;19世紀70年代初,巴黎公社運動失敗后,國際工人運動一度陷入低潮,排除C項;1864年,第一國際的成立促使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推動國際工人運動進入新階段,排除D項。]
10.A [根據材料“大工業越發展”“工人階級……對《共產黨宣言》的需求也就越增長”可知,恩格斯認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越發達,其工人階級越需要《共產黨宣言》的指導,這說明《共產黨宣言》對指導工人運動具有重要意義,故選A項;材料強調的是《共產黨宣言》對工人階級的指導作用,而不是肯定階級斗爭的作用,排除B項;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生是由多方面推動的,材料并沒有提及《共產黨宣言》與工業革命的關系,排除C項;馬克思的《資本論》深刻分析了資本家剝削的秘密,排除D項。]
11.C [根據材料“‘凡爾賽議會議員’……‘一切動產和不動產’……都由國家管制”“工人工廠協作社接管……企業”等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巴黎公社沒收逃亡資本家的企業,成立委員會監督國家管制的財務等,這些做法都是巴黎公社對治理國家途徑的新探索,故選C項;巴黎公社最終被法國資產階級和德國聯合扼殺,這說明其并沒有獲得各階層廣泛支持,排除A項;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之一是缺乏科學理論指導,排除B項;材料并不涉及“分配方式改革”,排除D項。]
12.C [材料中杜林的思想歪曲了經濟和政治暴力的關系,混淆了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的正確理解,恩格斯的文章有利于人們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捍衛了科學社會主義,故選C項;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時代,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歐洲工人運動興起于19世紀三四十年代,排除B項;“豐富了無產階級專政的思想”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項。]
13.A [根據材料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隨后歐洲出現了一系列革命運動,社會主義政黨發展,這為馬克思主義提供了實踐機會和經驗,從而極大地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故選A項;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后蘇俄建立,社會主義運動從理論到現實,排除B項;“革命運動由分散走向聯合”不能完整概括材料主旨,排除C項;19世紀,共產主義屬于社會發展潮流之一,但沒有成為主流,排除D項。]
14.A [材料“由協會各支部選派代表組成的全協會工人代表大會”“宣布工人階級共同的愿望”“任命協會的總委員會”等信息說明在1864年的時候,各國工人階級力量壯大到了一定程度,才有了國際聯合,國際工人協會在這一基礎上成立,故選A項;題目主旨是講工人階級的聯合,與資產階級政黨是否走向衰落沒有必然關聯,排除B項;“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與材料時間和主旨均不符,排除C項;1864年國際工人協會成立的時候,無產階級革命的條件尚未成熟,D項與史實不符,排除。]
15.C [由材料“1866年”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可知,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社會矛盾尖銳,無產階級力量壯大并聯合起來,故該國際組織是“第一國際”,其加強了工人階級間的國際聯合,故選C項;“使資本主義制度在歐洲確立”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A項;“改變歐洲國家間的力量對比”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B項;1866年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已經得到推廣,排除D項。]
16.C [根據材料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巴黎公社將各種重要信息及時刊登并張貼,提高了政府行為的透明度,使公社社員能夠了解政府的運作和決策過程,這體現了對社員民主權利的尊重,讓社員能夠更好地參與和監督公社事務,故選C項;材料主要強調的是信息的公開透明,而非行政管理模式的重構,排除A項;材料重點不在創新社會輿論監督形式,而是強調對社員民主權利的保障,排除B項;巴黎公社不是社會主義性質的政權,D項說法錯誤,排除。]
17.解析:第(1)問,根據材料一中的史料一“必須建立共和國”“人人都是富人,人人都是窮人……禁止財產私有”可知,這是1776年法國學者馬布里的共和國思想,他主張建立一個人人平等、和諧的社會,廢除私有制,勾畫了未來的理想社會藍圖,對當時資本主義的社會現實進行批判和反思,屬于空想社會主義;根據材料一中的史料二“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群眾給歷史規定了它的‘任務’和它的‘業務’”可知,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歷史”和“群眾”關系進行了論述,蘊含了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唯物史觀思想,說明在《共產黨宣言》發表前,馬克思主義的主要理論已初步形成;根據材料一中的史料三“我們可以把《共產黨宣言》稱作馬克思后來全部著作——不包括1848年以前出版的任何其他著作的序曲”可知,西方經濟學家認為《共產黨宣言》是1848年后馬克思諸多著作的思想發端。但根據材料一中的史料二可知,1844年《神圣家族》就已經蘊含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所以這一評價有待商榷。從史料的類型和內容看三則史料都是文獻史料,有助于幫助我們理解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發展。第(2)問,首先,閱讀材料二,提煉觀點,根據材料二“許多法國革命者到拉丁美洲尋求政治避難……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流亡阿根廷的法國人多馬士……并得到馬克思的關懷和通訊指導”“1919年,巴西爆發了6萬工人參加的反對帝國主義干涉蘇俄的罷工……同時加入共產國際”可提煉觀點為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拉丁美洲各國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工人運動的發展情況與歐洲歷史進程緊密相連。其次,根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進行闡述,將材料二中拉丁美洲各國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工人運動的發展情況與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發展的史實如第一國際、巴黎公社等歷史事件相結合,如19世紀后期至20世紀初正值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先進生產方式從歐美地區擴展到拉丁美洲,拉美工業化獲得了一定發展,拉美工人階級的隊伍不斷壯大;第一國際成立后,國際工人運動蓬勃發展,拉美也成立了國際支部,這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根據材料二“流亡阿根廷的法國人多馬士……并得到馬克思的關懷和通訊指導”及所學知識可知,1871年法國巴黎公社起義失敗,由于法國本土遠離拉美,又是拉美移民的來源地之一,一批革命者進入拉美,領導工人運動,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密切結合。這一時期,獨立后的拉美各國仿照歐洲建立了資產階級的政權,政黨政治的理念也傳入拉美,20世紀20年代,拉美多國工人階級成立共產黨參與政治斗爭,馬克思主義成為他們斗爭的武器,由此可見,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拉丁美洲各國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情況與歐洲歷史進程緊密相關。最后總結升華,19世紀末20世紀初,拉美工人運動深受歐洲社會運動的影響,馬克思主義成了拉美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的銳利武器。
答案:(1)史料一概述了18世紀的法國學者馬布里廢除私有制,建立人人平等的共和國的主張,揭露和批判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勾畫了未來的理想社會藍圖,屬于空想社會主義。(2分)
史料二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歷史”和“群眾”關系的論述,蘊含了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唯物史觀思想,說明在《共產黨宣言》發表前,馬克思主義的主要理論已初步形成。(2分)
史料三是西方經濟學家對《共產黨宣言》的評價,指出《共產黨宣言》是1848年后馬克思諸多著作的思想發端。這一評價有待商榷,實際上1844年《神圣家族》就已經蘊含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2分)
三則史料都是文獻史料,有助于幫助我們理解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發展。(2分)
(2)示例:
觀點:近代拉美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與歐洲歷史進程緊密相連。(2分)
闡述:19世紀后期至20世紀初正值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先進生產方式從歐美地區擴展到拉丁美洲,拉美工人階級的隊伍不斷壯大,在拉美誕生了一批馬克思主義者;第一國際成立后,國際工人運動蓬勃發展,拉美也成立了國際支部,這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1871年法國巴黎公社失敗后,許多法國革命者因政治避難來到拉美,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將其與工人運動密切結合;歐洲的政黨政治理念也傳入拉美,古巴等國紛紛成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成為他們斗爭的武器。(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總之,19世紀末20世紀初,拉美工人運動深受歐洲社會運動的影響,馬克思主義成了拉美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的銳利武器。(2分)
18.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根據材料一中的“經濟進步一旦把擺脫……權利平等的要求提上日程”可得,經濟發展推動政治變革,用唯物史觀來說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第二小問,結合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時代背景可知,17—19世紀資本主義制度建立并在全球范圍內繼續擴展;18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歐美等地相繼發生兩次工業革命。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的進程。工業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也凸顯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思想興起,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第(2)問,材料一出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其為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直接史料(第一手史料),但《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存在多個版本,這就需要在使用時注意鑒別各版本間的差異。材料二屬于后代學者對馬克思主義的研究觀點,可以作為研究馬克思主義的間接史料,但學者的觀點必然帶有主觀性,因此在使用過程中需與原始文獻資料和其他學者的觀點相互印證。
答案:(1)觀點:經濟發展推動政治變革。(2分。如答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也可)
背景: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擴展;工業革命的開展,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弊端的暴露;工業革命造成社會階級結構的變化,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4分,每點2分,答出其中2點即可)
(2)材料一出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是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直接史料,但在使用過程中應關注版本和譯文的差別;材料二屬于學者觀點,是研究馬克思主義的間接史料,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作者的主觀意圖,并與其他學者觀點及原始文獻資料相互印證。(6分,每點3分)
7 / 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武县| 永丰县| 平陆县| 南乐县| 永宁县| 吉林省| 大化| 墨竹工卡县| 雅安市| 株洲县| 泗洪县| 辽阳县| 雷波县| 迭部县| 新民市| 张家港市| 米易县| 三河市| 寿阳县| 化隆| 汉中市| 英德市| 九台市| 镇雄县| 惠安县| 温宿县| 万年县| 阜宁县| 从江县| 台安县| 咸丰县| 宾川县| 涿州市| 嘉善县| 江达县| 日土县| 文化| 开江县| 伊川县| 赤城县| 蒙山县|